中国古代史重要分期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2
中国古代史年表
一、中国古代史年表概述
中国古代史年表是对我国从远古时期到清朝灭亡的历史进程进行梳理和总结的表格。
它主要包括时代划分和历史阶段特点两个方面。
1.时代划分
中国古代史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原始社会: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标志着我国古代史的开端。
(2)奴隶社会:夏商周时期,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3)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初步发展: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兴起。
(4)封建社会的统一:秦汉时期,中央集权制度建立。
(5)封建社会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6)封建社会的繁荣:隋唐时期。
(7)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宋元时期。
(8)封建社会的衰落:明清时期。
(9)封建社会的终结:鸦片战争后的近代史。
2.历史阶段特点
(1)夏商周时期:神话传说、甲骨文、青铜器。
(2)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战国争雄、铁器牛耕。
(3)秦汉时期:统一六国、烽火戏诸侯、封建制度的确立。
(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鼎立、晋室南渡、民族大融合。
(5)隋唐时期:开疆拓土、盛唐气象、科举制度。
(6)宋元时期:宋朝重文、元朝对外关系、市井文化。
(7)明清时期:封建社会衰落、资本主义萌芽、小说戏曲繁荣。
远古:从距今约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070年这段时期,也就是原始社会。
上古:较早的古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夏商周秦汉这个时期。
有时亦兼指史前时代。
中古:较晚的古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魏晋南北朝隋唐这个时期。
古代:过去距离现代较远的时代(区别于‘近代、现代’)。
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19世纪中叶以前。
1840是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分界线。
近代:近代,是指中英鸦片战争开始(1840年)到五四运动(1919年)这中间的一段时间。
现代: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一段时期。
PS:当代:1949年以后为当代。
远古、太古、上古、中古、近古讲中国古代史,先要明白几个时间段:宋元明清时期属于近古,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中古,夏商周秦汉时期是上古,三皇五帝时期是太古,伏羲氏以前就属于远古了。
中国远古史的奠基就是盘古开天地。
现代科学证明:地球是在50亿年以前形成的,生物是在40亿年以前出现的,人类是500万年以前出现的,所以我们的老祖先盘古氏距今至少有500万年的历史了。
盘古氏下来就是天地人三皇,这个时期太久远太古老了,没有文字只有传说,所以太古史不可考证。
《鉴略妥注》是儿童读的历史课本,里面唱道:乾坤初开张,天地人三皇,天皇十二子,地皇十一郎。
人皇九兄弟,万八寿最长。
人皇时代人的寿命最长,有一万八千岁。
那时的人是穴居,住地窖、山洞,即潮湿又不安全,经常遭到野兽的袭击,于是在树上搭窝盖屋,吃水果、戴树叶,就进入有巢氏时代。
接着学会了钻木取火,进入燧人氏,也就是"火帝"的时代了。
火帝下来是龙师伏羲氏,伏羲也写作"伏牺",就是制伏野兽的意思,这个时期就是历史学家说的"狩猎阶段"。
伏羲氏姓风,号太昊,这个时候黄河里面出来了一个长着马头、龙身的怪兽。
它身上的毛带卷卷的,有斑点和花纹,伏羲氏见到以后受到了启发,划出八卦的符号,又根据龙马身上的花纹发明了渔网,人类文明进入了渔猎时代。
中国史分期中国古代史朝代断限一、按社会形态划分:原始社会:170万年前——公元前2071年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476年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年——1840年鸦片战争前夕二、按朝代划分1、先秦时期(原始社会、三代、春秋战国):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夏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商约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0年东周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分为两个阶段: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5年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2、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秦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西汉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莽新时期 8——23年东汉时期 25——220年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年——589年三国 220——280年西晋 265——316年东晋 317——420年南朝 420——589年北朝 439——581年4、隋唐时期:581年——997年隋 581——618年唐 618——907年5、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997——1368年五代:907—960年辽:916—1125年西夏 1038—1125 金:1115—1234年宋北宋 960——1127年南宋 1127——1279年元 1271——1368年6、明清时期:1368——1912年明 1368——1644年清 1644——1912年(1840年——1911年称为晚清时期,属于近代)中国近代史分期(1840——1949)1、1840——1919年:近代前期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资产阶级领导)2、1919——1949年:近代后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产阶级领导)其中(1)1840——1911年称为晚清时期(2)1912——1928年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近代后期可划分以下几个时期:(1)1924.1——1927.7: 国民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2)1927.7——1937.7: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土地革命时期、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3)1937.7——1945.8:抗日战争时期(4)1946.6——1949.10:人民解放战争时期(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现代史分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简称“国史”)1、1949.10——1956年: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新民主义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其中1949.10——1952年:政权巩固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3——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时期2、1956——1966.5: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3、1966.5——1976.10:“文化大革命”时期4、1978.12——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古代史分期及阶段特征 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中国古代史分期及阶段特征一、先秦时期:华夏族的形成和华夏文明的全面奠基1、内容概述:上起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时期,下至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期。
跨越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形成等三个历史阶段。
中国历史从穴居野处走向定居农耕,从石器时代走向铁器时代,从蒙昧、野蛮走向文明、开化。
这为中华文明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2、阶段特征:(1)、政治上:①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②从原始公有制到阶级和国家的产生;③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确立;④从分封制到县制、郡县制的产生,逐渐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①农业在经济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开始确立,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形成;②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兴盛起来,集政治、经济、商业和文化功能于一身的封建城市兴起;③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的重农抑商政策和观念开始形成。
(3)、民族关系:华夏族主干开始形成,民族融合初步发展。
(4)、思想文化:①现代汉字的前身甲骨文出现,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奠定了基础;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儒、道、法等主要思想流派均已出现;③具有中华民族特点和底蕴的文学艺术(如《诗经》、《离骚》)和传统科技(如天文历法和中医学)起步奠基。
二、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1、内容概述: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初期阶段。
为了巩固封建政权和国家的统一,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统治者着手建立起了一套统治制度,很多具有开创性。
这有利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维护。
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发展时期。
2、阶段特征:(1)、政治上:①统一局面的形成(秦灭六国)和巩固(汉武帝大一统);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和巩固(汉);③拓展疆域,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辖(如秦在越族地区设三郡、汉设西域都护)。
2025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1讲中外历史的阶段划分一.中国古代史(约170万年前—1840年)1.原始社会:母系—父系旧石器—新石器旧石器时代:约170万年前—约1万年前年新石器时代:约1万年前年—公元前2070年2.奴隶社会(BC2070—BC476)(1)夏朝:BC2070—BC1600 阳城(河南登封)禹奴隶社会形成时期(2)商朝:BC1600年—BC1046 亳→殷汤奴隶社会发展时期(3)西周:BC1046年—BC771 镐京周武王姬发奴隶社会鼎盛时期(4)东周:①春秋:BC770—BC476 奴隶社会瓦解时期②战国:BC475—BC221 封建社会形成时期3.封建社会(BC475—AD1840)(1)秦朝:BC221—BC207 咸阳嬴政(2)西汉:BC202—AD8 长安刘邦(3)东汉:25—220年洛阳刘秀(4)三国两晋南北朝(220—589)①三国:220—280年洛阳—曹丕;成都—刘备;建业—孙权②西晋:265—316年洛阳司马炎③东晋:317—420年建康司马睿④南北朝:386—589年A.北朝:北魏(386-534年)→东魏、西魏→东魏被北齐取代、西魏被北周取代B.南朝:宋→齐→梁→陈(5)隋朝:581—618年长安杨坚(6)唐朝:618—907年长安李渊(7)五代辽宋夏金(907—1276年)①五代十国:907—960年②辽国:916—1125年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耶律阿保机③西夏:1038—1227年兴庆(今银川)元昊④金国:1115—1234年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完颜阿骨打⑤北宋:960—1127年东京(汴梁即开封)赵匡胤⑥南宋:1127—1276年临安(杭州)赵构(8)元朝:1271—1368年大都(北京)忽必烈(9)明朝:1368—1644年应天(六朝古都南京)→北京朱元璋(10)清朝前期:①1616—1636年后金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沈阳努尔哈赤②1636—1840年清皇太极顺治帝迁都北京二.中国近代史(1840—1949年)1.两个王朝(1)清朝后期:1840—1912年(2)中华民国:1912—1949年南京→广州→武汉→南京→重庆→南京孙中山①北洋军阀政府:1913—1928年北京袁世凯②国民政府大陆统治:1927—1949年南京→重庆→南京蒋介石③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1931—1937年瑞金毛泽东④伪中华民国:1940—1945年南京汪精卫⑤伪满洲国:1932—1945年长春溥仪2.两个阶段(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主要包括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
湖北九年级历史知识点湖北九年级历史课程是学生们在中学阶段必修的一门学科,旨在让学生们了解和掌握中国历史的基本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湖北九年级历史的重要知识点,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门学科。
1. 湖北九年级历史的重要时期- 中国古代史的重要分期: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唐宋元明清等。
- 现代中国史的重要分期:民主革命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时期。
- 当代中国的发展和变革。
2. 夏朝的兴起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封建王朝,它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源。
夏朝的兴起是建立在黄河流域的农业生产和其他领域的进步基础之上的。
夏朝开天辟地,建立了在历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的王朝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秦朝的统一秦朝是一个拥有强大统一力量的封建王朝,它由秦始皇统治。
秦朝的统一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它结束了诸侯割据的混乱局面,实现了中央集权。
秦始皇在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采取了许多重要的改革措施,这些措施也对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
4. 魏晋南北朝的分裂和统一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分裂和统一阶段。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分裂为三国、南北朝两个时期,国力削弱,社会动荡不安。
然而,随着北方民族的南侵,统一的要求逐渐被重视,最终在隋朝的出现下实现了统一。
5. 唐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特点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繁荣和强盛的王朝之一,唐朝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达,对世界产生了重要影响。
宋朝是一个文化兴盛、经济繁荣的时期,它是中国古代史上重要的一个时期。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外族统治王朝,它对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明朝是中国古代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庞大的封建王朝。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6.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与民主革命和新中国成立后的建设时期有关。
民主革命时期,中国经历了多次重要革命,实现了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推翻,开辟了建设现代中国的道路。
中国古代史分期先秦时期:包括夏(公元前2070——公元前1600都阳城,禹——桀)商(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都殷汤——纣))西周公元前1046——公元前771 都城镐京武王姬发——幽王)东周公元前770——公元前256都城洛阳,分为春秋BC770——BC476和战国BC475——BC221两个阶段秦汉时期:包括秦BC221始皇帝统一六国——BC207都城咸阳西汉BC202---____公元8年都城长安,前期帝王有高祖刘邦·惠帝刘盈·文帝刘恒·景帝刘启·武帝刘彻东汉公元8年——220年都城洛阳开国君主光武帝刘秀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包括三国魏220——265都洛阳;蜀221——263都城成都;吴222——280都城建业(现在的南京)西晋265——317都洛阳,后迁都长安;为匈奴所灭;东晋317——420都城建康(现在的南京)与东晋在北方对峙的先后有五胡十六国,曾统一黄河流域的政权先后有曹魏·前秦·北魏·北周南朝包括宋(刘裕建立)·齐(萧道成建立)·梁(萧衍建立)·陈(陈霸先建立)这四朝统治中心区域都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都城为建康。
南京由此被称为六朝古都。
王安石《金陵怀古》有名句: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即指此。
北朝包括北魏,鲜卑族拓跋部386年所建,439年统一黄河流域,485年孝文帝改革实行汉化政策,由平城(现在的山西大同)迁都洛阳;北魏分裂为西魏(都长安)和东魏(都洛阳);后又分别被北周·北齐取代;北周灭北齐,统一黄河流域。
隋灭北周和南朝陈,统一全国。
隋唐时期581——907,都城均为长安;隋文帝杨坚·隋炀帝杨广;唐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高宗李治·武则天·中宗·睿宗·玄宗李隆基;五代十国907——960年,北方黄河流域先后有五个政权更替,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都城东京汴梁(现在的河南开封)后唐都城长安;南方先后有十个政权,分别是南唐·南(汉)·北汉·前(蜀)后蜀;吴·闽·吴越·南平·楚;后周大将赵匡胤取代后周,建立北宋;又先后灭掉南唐·南汉·吴樾·北汉。
中国、世界历史分期1、中国历史分期:掌握中国历史分期,应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总体划分)170万年前 --------------------- 前21世纪 ------------------------ 至今史前史(蒙昩时代)文明史(阶级社会和无阶级时代)史前史说明:170万年前为元谋人时代,中经80万年前的蓝田人时代、40—50万年前的北京人时代,到2万多年前的山顶洞人时代,人们开始由原始人群(不固定的群体)生活,转变为以血缘为纽带的母系氏族公社生活。
到了7千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和稍晚的半坡文化时代,母系氏族公社进入繁荣阶段,这时祖国境内各地已都有人们居住,亦称为新石器时代(使用经过磨制的石器,此前均使用打制石器,称旧石器)。
到了4、5千年前,以山东大汶口文化中晚期为代表,母系氏族公社被父系氏族公社所取代,一夫一妻制的家庭形成;公有制逐渐瓦解,私有制出现,贫富分化,阶级形成。
公元前21世纪,禹破坏“禅让制”,建立夏王朝,跨进阶级社会门槛,中国的原始社会解体,中国历史由蒙昩时期最终进入了文明阶段,开始了阶级社会的历史。
第二层次:(文明史分期划分和说明)170万年前----------------1840年---------------1949年---------------至今(中国古代史)(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说明:1、中国历史分期,采取的是按社会发展形态划分的方法。
把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划为“中国古代史”;把中国特有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划为“中国近代史”;把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的历史划为“中国现代史”。
2、1840年的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沦为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中国社会性质的改变,故成为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分界。
第三层次:(以社会发展形态划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过度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170万年前------前21世纪-------前476年---1840年---------------------1949年----------------------------至今说明:从170万年前元谋人出现,到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为原始社会;从公元前21世纪夏王朝建立,中经殷商、西周、春秋为奴隶社会;到前476年春秋时期结束,标志奴隶社会解体、封建社会开始;从前475年战国开始到1840年清王朝中期鸦片战争爆发,为封建社会;从1840年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为过度时期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班级姓名高三历史综合复习学案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先秦时期(一)(一)原始社会和夏商西周时期本课涉及教材:必修一1-1;必修二2-1.2.3.4;必修三3-8.10一、中国古代史分期:1.原始社会:约距今170万年前——约前2070年2.奴隶社会:奴隶社会:公元前2070年至公元前476年。
包括夏、商、西周和春秋时期。
3.封建社会:公元前475 年至公元1840 年。
4.封建社会传统分期:①战国秦汉时期:前475-220②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220-589③隋唐时期:581-907④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907-1368⑤明清时期:1368-1840(鸦片战争前)1.政治:①社会结构:原始人群氏族公社母系氏族公社②禅让制父系氏族公社→部落→部落联盟2.经济:生产工具:石刀、石斧、耒耜①原始农业:耕作方式:刀耕火种农作物:粟、水稻②原始畜牧业:猪、狗、鸡、水牛③原始手工业;冶铜,养蚕缫丝3.思想文化:神话传说,三皇五帝:伏羲、燧人、神农,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绘画:《鹳鱼石斧图》四、夏、商、西周我国奴隶社会夏朝建立、商朝发展、西周强盛、春秋瓦解。
(一)、夏商西周的政治:1.夏朝(约前2070-约前1600),商朝(约前1600-前1046),西周(前1046-前771)①启: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②特点:国家大事都通过占卜的方式来决定,王权具有神秘色彩;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③行政管理:中央:设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伯。
对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度有直接的影响。
2.西周的政治制度:①王位世袭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④礼乐制度⑤世卿世禄制⑥井田制(经济)3.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1)分封制:也叫封邦建国,“封建”。
①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②内容:周王授予诸侯土地和人民。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1 中国史分期线索1、原始社会:距今约170万年前(元谋人)——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前)2、奴隶社会:前2070年——前476年夏朝(建立) 商朝(发展) 西周(强盛) 春秋(衰亡)前2070年 前1600年 前1046年 前771年 前476年3、封建社会:前475年——1840年(鸦片战争前)——特点见括号战国 秦汉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元(民族 明清(统一多民族 (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 (封建国家分裂 (封建社会 融合进一步加强和 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前475年 前221年 220年 589年 907年 1368年 1840 ★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1912.2.12溥仪退位)★新民主义革命的四个时期:(1)1924、1——1927、7年:国民大革命(第一次国内战争时期)开始标志:国民大一大召开;失败标志:1927年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2)1927.8.1――1937.7.7年国共十年对峙(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十年对峙) 八一南昌起义开始,七七卢沟桥事变结束(3)1937、7.7-1945、9.2:八年抗战(8月15宣布无条件投降)(4)1946年夏――1949年10月1日:解放战争时期过程:1946防御(粉碎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1947反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中原)1948决战(三大战役);1949渡江(4.23解放南京,宣告国民党22年的统治结束)一、分成四个时期:1、 1949、10-1956年底:新民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时期(七年过渡时期:)2、1956-196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十年探索)3、1966-1976:十年动乱 二十年曲折探索1976-1978:两年徘徊(左倾错误:两个凡是)4、 1978-1992-今天: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或改革开放新时期;★注意1956、1978、1992三个标志(1)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中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和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标志着改革开放新时期的开始(3)1992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标志改革开放进入新的阶段。
中国古代史划分远古:从距今约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070年这段时期,也就是原始社会。
上古:较早的古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夏商周秦汉这个时期。
有时亦兼指史前时代。
中古:较晚的古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魏晋南北朝隋唐这个时期。
古代:过去距离现代较远的时代(区别于‘近代、现代’)。
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19世纪中叶以前。
1840是中国古代和近代的分界线。
近代:近代,是指中英鸦片战争开始(1840年)到五四运动(1919年)这中间的一段时间。
现代:五四运动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一段时期。
PS:当代:1949年以后为当代。
远古、太古、上古、中古、近古讲中国古代史,先要明白几个时间段:宋元明清时期属于近古,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是中古,夏商周秦汉时期是上古,三皇五帝时期是太古,伏羲氏以前就属于远古了。
中国远古史的奠基就是盘古开天地。
现代科学证明:地球是在50亿年以前形成的,生物是在40亿年以前出现的,人类是500万年以前出现的,所以我们的老祖先盘古氏距今至少有500万年的历史了。
盘古氏下来就是天地人三皇,这个时期太久远太古老了,没有文字只有传说,所以太古史不可考证。
《鉴略妥注》是儿童读的历史课本,里面唱道:乾坤初开张,天地人三皇,天皇十二子,地皇十一郎。
人皇九兄弟,万八寿最长。
人皇时代人的寿命最长,有一万八千岁。
那时的人是穴居,住地窖、山洞,即潮湿又不安全,经常遭到野兽的袭击,于是在树上搭窝盖屋,吃水果、戴树叶,就进入有巢氏时代。
接着学会了钻木取火,进入燧人氏,也就是"火帝"的时代了。
火帝下来是龙师伏羲氏,伏羲也写作"伏牺",就是制伏野兽的意思,这个时期就是历史学家说的"狩猎阶段"。
伏羲氏姓风,号太昊,这个时候黄河里面出来了一个长着马头、龙身的怪兽。
它身上的毛带卷卷的,有斑点和花纹,伏羲氏见到以后受到了启发,划出八卦的符号,又根据龙马身上的花纹发明了渔网,人类文明进入了渔猎时代。
中国古代史分期及阶段特征一、先秦时期:华夏族的形成和华夏文明的全面奠基1、内容概述:上起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时期,下至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期;跨越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形成等三个历史阶段;中国历史从穴居野处走向定居农耕,从石器时代走向铁器时代,从蒙昧、野蛮走向文明、开化;这为中华文明奠定了初步的基础;2、阶段特征:1、政治上:①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②从原始公有制到阶级和国家的产生;③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确立;④从分封制到县制、郡县制的产生,逐渐形成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2、经济上:①农业在经济领域中的主导地位开始确立,家庭手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逐渐形成;②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在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商业兴盛起来,集政治、经济、商业和文化功能于一身的封建城市兴起;③贯穿于整个封建社会的重农抑商政策和观念开始形成;3、民族关系:华夏族主干开始形成,民族融合初步发展;4、思想文化:①现代汉字的前身甲骨文出现,为中华文明的传承奠定了基础;②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儒、道、法等主要思想流派均已出现;③具有中华民族特点和底蕴的文学艺术如诗经、离骚和传统科技如天文历法和中医学起步奠基;二、秦、汉时期: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建立和初步发展1、内容概述: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初期阶段;为了巩固封建政权和国家的统一,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统治者着手建立起了一套统治制度,很多具有开创性;这有利于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维护;秦、汉时期,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初步发展时期;2、阶段特征:1、政治上:①统一局面的形成秦灭六国和巩固汉武帝大一统;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秦和巩固汉;③拓展疆域,加强对边疆地区的直接管辖如秦在越族地区设三郡、汉设西域都护;2、经济上:①社会生产力有较大提高,封建经济逐渐发展;统一度量衡、货币,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经济的交流;②重农抑商政策被作为封建王朝的基本国策,休养生息政策被作为封建王朝恢复和发展经济,稳定统治的重要措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③形成了严密的户籍制度,确立了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3、民族关系:加强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联系,通过战争与和好,开拓与发展,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初步发展;4、中外关系:①丝绸之路开辟,中西之间的通商友好关系发展起来;②对外交往以陆路为主;5、思想文化:①实行文化专制,确立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以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需要和巩固统一的要求;②封建教育模式逐渐形成,创立了太学和形成了地方教育系统;③科技文化取得了许多领先世界的成就;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国家的长期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1、内容概述:东汉建立以来豪强地主势力日益发展,在东汉末年黄巾大起义后形成了军阀割据的局面,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就是这种割据局面的延续;其间虽有西晋短暂的大一统局面,也有黄河流域地区的几次局部统一,但分裂局面是主要的;由于这一时期北方战乱较多,而南方相对较稳定,从而使南方经济发展较快,南北经济的差距缩小;北方出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族大融合的高潮;2、阶段特征:1、政治上:①封建国家长期分裂,但分裂中孕育着统一的因素如西晋的短期统一,黄河流域的多次局部统一,南方经济开始赶上北方、民族融合;②政权更替频繁;③北方战乱频繁,南方相对稳定;④士族制度盛行,成为割据分裂的政治基础;2、经济上:①北方的经济几经破坏,几经恢复,延缓了发展的速度;②江南经济开发,开始赶上北方,南北经济发展水平趋于平衡;③士族庄园经济、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3、民族关系:各民族经济文化联系加强,民族融合的步伐加快,特别是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出现了民族大融合趋势,北魏孝文帝改革又促进了民族融合,民族融合出现了第一次高潮;4、思想文化:①天文、地理、数学等科技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②佛教盛行,佛教文化发展;③文学艺术成就突出;四、隋唐时期: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发展1、内容概述: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阶段;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经济发达,典章制度先进完善,文化发达,中外交往频繁,唐文化影响深远;是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2、阶段特征:1、政治上:①国家统一,国力强盛,疆域辽阔,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的时间相对较长;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完善;③进一步完善了选官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2、经济上:①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全面繁荣;②出现了一些各具特色的工商业城市;③赋税制度出现大变革,两税法开始改变以人丁为主的征税标准;3、民族关系:①政府执行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既拓展了疆域又开发了边疆;②民族和睦,各民族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4、中外关系:①对外交通发达,广泛对外开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②对外来文化歉收并蓄,广泛吸纳;③设立了专门管理外贸的机构;5、①唐文化博大精深,全面辉煌,兼收并蓄,科技成就世界领先;②教育发达,专业教育确立;③史学、文学、艺术繁荣,体育空前兴盛;五、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1、内容概述本阶段封建国家分裂,民族政权并立,但封建经济发展,民族融合加强,对外关系进一步发展,科技文化发达;2、阶段特征1、政治上:①封建国家从分裂割据,民族政权并立到逐步实现大一统;②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进一步发展;③中原封建王朝“积贫积弱”,而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势力大大发展,并最终统一全国;2、经济上:①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经济重心南移完成;②商品经济有了新发展,海外贸易发达;③封建生产方式大规模向边疆扩展;3、民族关系:①民族政权并立,各政权之间有战有和,以和为主;②民族融合出现又一次高潮,新的民族形成;到元朝时,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又得到巩固和发展;4、中外关系:①中外交流频繁,对外交往的范围空前扩大;②海上“丝绸之路”发达;③对外贸易方式以官方贸易为主,但民间贸易也空前繁荣;5、思想文化:①科学技术仍处世界前列;②教育发达,学校制度完备;③史学、文学、艺术繁荣;六、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1、内容概述明清阶段正处于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中外交往上都体现出衰落的特征,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却得到进一步巩固;2、阶段特征1、政治上:①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并且日益腐朽、反动,严重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②农民战争发展到触及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新水平;2、经济上:①封建经济空前发展,商品经济空前繁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②边疆地区得到进一步开发;3、中外关系:①对外政策由开放逐渐走向闭关自守,中国越来越脱离世界;②西方殖民势力东来,中国人民开始了反殖民、反侵略的斗争;4、思想文化:①传统科技仍走在世界前列,但自然科学未得到发展,中西方差拉大;②带有反封建色彩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产生;③实行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教育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强烈色彩;④文学艺术繁荣,并深刻反映出封建制度的衰落;5、民族关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①坚决同分裂叛乱势力作斗争,正确地制定和实施民族政策,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管理;②坚决反击外来侵略,维护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③各民族人民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加强了,边疆地区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
中国古代史重要分期
一.先秦时期(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
先秦时期指我国境内人类开始到公元前221年(秦统一中国)即秦以前,秦之先
1.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约179万年前——约公元前221年)
Ask.以前讲原始社会,现在不讲,但是原、封、资、社,严格地说不是历史,是社会发展史。
是历史的一个分支,我们是学历史的,so we把奴隶制在形成以前,叫远古社会和传说时代
Ask.传说是不是历史?=>NO,but传说里包含历史的因素、历史的常识、历史的内容在里面
Eg.嫦娥奔月,神话到现实,玉兔捣药,桂花树.so,神话里包含历史信息
2.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
中国进入阶级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以前是没有阶级。
注意:夏朝历史不是正史,只有以前留下的东西上有记载,没有出土文物能够证实。
我们了解历史有两个途径:一种通过文字了解,eg.历史典籍。
另一种是通过文物,也就是考古发现来印证。
相比之下考古发现更有说服力,因为口说无凭。
How to证明夏朝存在呢?有没有出土文物来证明?eg:商朝,we挖出了甲骨文,周朝也有许多文物来鉴定,唯夏朝在考古学上至今没有找到过确凿证据。
So像港台出版的历史书,一般写中国历史从商朝开始讲,不写夏朝,因为夏朝还没有真正确定存在,以严谨的学术观点看,只是传说。
约——>公元前1046年,没有约,也是近十年考证出来的,why?武王伐纣的那一年出现了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so询问天文学家,在公元前11世纪,出现这种天文现象最有可能是哪一年?=>天文学家推算说应该是1046年,不是历史学家,而是天文学家的推算,商朝历史very重要,eg.资料.
中国的鬼神观念,迷信思想就是继承商朝,而且现在做生意的叫商人。
商朝被西周灭了,土地被夺了,商部落的人为了生存,只好东奔西走做生意,这些人叫商人。
没地,被迫做生意,说明商人地位very低下
3.西周……
①.宗法制:商有,西周完善了eg.now五百年前是一家,祠堂、家谱
4.东周
严格说,春秋、战国是时期,不是朝代……资料
二.秦汉时期
大一统:高度统一,不仅国家统一,货币、思想、观念,一切都统一 1.大一统2.制度 3.影响
秦:大一统汉武帝:大一统
唐人街(华人聚集的地方)CHINA TOWN
Why.把中国人住的地方叫唐人街,因为影响大
But并不是all国家都叫唐人,还有叫汉人。
秦人的。
Eg.韩国首都首尔,首尔即首都,没有文化。
首尔以前叫汉城,中国城,以中国成为首都说明此地可能是中国的地盘,why改名?韩国人以中国城为首都不好,说明汉和韩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秦人:秦
中国56个民族,人数最多的——汉族,why叫汉族?=>汉朝时期形成的民族So误历史有好处,培根说:“误史以明忘”不是仅知道过去的事,是知道过去的,解释现在的,预知未来的,把现在和将来结合。
三.三国、两晋
北朝:北魏孝文帝改革
四.隋唐时期(581年——907年)
五.五代、辽、宋、夏、今、元
重点:王安石变法知识分子最幸福的是宋
宋太祖三大遗言:①不杀柴氏②永不加赋③不杀士人——明清文字狱
元:行省制
六.明清时期
明、清制度考点多
专制
封建制度衰落有一个典型表现是专职强化
目录(古今中外政治文明的发展历程)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中华大地上出现人类(170万年前)到1840年鸦片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