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肠道杆菌、弧菌
- 格式:ppt
- 大小:1.67 MB
- 文档页数:78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标准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护理系《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课程编码】23000607【适用专业】护理【课时】54学时【学分】4学分【课程性质、目标和要求】课程性质:医学微生物学主要研究与医学有关的病原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与诊断及特异防治原则等。
以预防、控制和消灭传染性疾病,达到保障和提高人类健康水平的目的。
它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主干基础医学课程。
教学目标:医学微生物学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该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综合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学习基础医学有关课程和临床医学课程以及由微生物所致疾病的诊断和防治工作奠定基础。
教学要求:(一)基础理论与基本知识1、掌握微生物、微生物学的基本概念。
熟悉医学微生物学的性质、分类、地位、内容和范围。
了解微生物在自然界及人体的分布以及微生物与人类和其它生物间的相互关系。
2、熟悉细菌的大小、形态、基本结构与功能。
了解细菌的理化性状、营养类型、营养物质、能量代谢。
熟悉细菌生长的物理条件。
繁殖方式及速度。
掌握细菌的基本结构、细菌细胞壁的主要组成、细菌的特殊结构及其医学意义。
掌握常见细菌形态与结构检查法。
了解培养细菌的方法及其在医学中的应用。
掌握细菌遗传的物质基础:染色体、质粒、转座子及噬菌体的概念和特性,质粒的种类及其作用。
掌握细菌遗传变异的机理。
熟悉细菌变异的现象及变异的医学意义。
3、掌握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和病原菌、医院获得性感染的概念;病原微生物的致病物质及其作用现制、宿主与病原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抗感染免疫机制。
熟悉感染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结局。
4、熟悉病原菌、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和螺旋体等所致疾病;掌握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原微生物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免疫性、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5、熟悉真菌的形态与结构、培养特性、繁殖方式、抵抗力、致病性、免疫性以及微生物学检查和防治原则。
医学微生物学各章节复习要点和试题练习第一章微生物基本概念【考纲要求】1.微生物的定义。
2.三大类微生物及其特点。
【考点纵览】1.微生物定义。
2.微生物按其结构组成等,可分3大类:非细胞型微生物、原核细胞型微生物、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历年考题点津】1.不属于原核细胞型的微生物是A.螺旋体 B.放线菌 C.衣原体D.真菌 E.立克次体答案:D第二章细菌的形态与结构【考纲要求】1.细菌的三种形态及测量单位。
2.细菌基本结构的构成。
3.肽聚糖的结构。
4.革兰阳性菌和荫性菌细胞壁的结构和医学意义。
5.细菌胞质内与医学有关的重要结构与意义。
6.荚膜及其与细菌致病性的关系。
7.鞭毛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8.菌毛的分类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9.芽孢及其与医学的关系。
10.革兰染色的步骤、结果判定和医学意义。
【考点纵览】1.细菌以微米为测量单位。
2.细菌按基本形态分三种:球菌、杆菌和螺形菌。
3.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浆和核质。
4.不同细菌细胞壁组成及结构不同主要成分为肽聚糖。
革兰阳性菌的肽聚糖由聚糖骨架四肤侧链和甘氨酸五肽交联桥三部分组成,革兰阳性菌肽聚糖仅由聚糖骨架和四肽侧链两部分织成。
除此之外革兰阳性菌有磷壁酸,革兰荫性菌有脂蛋白,脂质双层和脂多糖。
5.革兰阳性菌和革兰荫性菌细胞壁的区别。
6.不同抗生素作用机制。
7.质粒的概念和特点。
8.芽孢、荚膜、鞭毛和菌毛的概念功能和与细菌致病性的关系。
9.最常用的革兰染色的方法和医学意义。
【历年考题点津】1.细菌细胞壁特有的成分是A.肽聚糖B.外膜C.脂蛋白D.脂多糖E.类脂A答案:A2.细菌芽胞最显著的特性是A.抗吞噬性B.具有毒素活性C.耐热性D.粘附性E.侵袭性答案:C3.细菌“核质以外的遗传物质”是指A.mRNAB.核蛋白体C.质粒D.异染颗粒E.性菌毛答案:C(4~6题共用备选答案)A.中介体B.包涵体C.吞噬体D.线粒体E.异染颗粒4.与细菌的呼吸作用有关的结构是答案:A5.可用于鉴别细菌的结构是答案:E6.在病毒的增殖过程中,可出现的结构是答案:B第三章细菌的生理【考纲要求】1.细菌生长繁殖的基本条件与方式。
第11、12章弧菌属与螺杆菌属一、名词解释1、弧菌属2、 Cholera entero toxin二、填空题1、霍乱弧菌可分为O-1群霍乱弧菌、___________和__________,前者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生物型。
2、霍乱弧菌耐_________不耐酸,其选择性增菌培养基是_____________。
3、霍乱肠毒素的A1肤链作用于腺苷酸环化酶,使________不断转化为_________,引起肠液大量________,导致严重腹泻。
4、霍乱肠毒素的毒性中心是___________,结合中心是_________,后者与肠上皮细胞的________结合使毒素分子变构。
5、霍乱弧菌有耐热的____________抗原和不耐热的___________抗原。
6、霍乱弧菌感染后主要抗体是____________________。
7、霍乱弧菌根据O抗原不同可分为_________个血清群,其中_________和_________引起霍乱。
8、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嗜________性弧菌,能引起________,病后免疫力__________。
9、空肠弯曲菌广泛存在于禽类__________,人类接触后主要引起_______________。
10、幽门螺杆菌形态似______状,目前认为与人类的_______、________等疾病有关。
三、选择题A型题1、霍乱弧菌的主要致病物质不包括A、鞭毛B、菌毛C、毒素共调菌毛D、外毒素E、内毒素2、关于霍乱弧菌的生物学性状,叙述错误的是A、革兰阴性弧菌,有单鞭毛B、霍乱弧菌耐碱不耐酸C、在霍乱病人粪便悬滴标本中,可见“鱼群样穿梭”现象D、ELTor真生物型霍乱弧菌抵抗力强,是因为有芽胞形成E、有菌毛和荚膜3、关于霍乱肠毒素,叙述正确的是A、A亚单位与细胞受体结合B、B亚单位迸入细胞发挥毒性作用C、激活鸟苷酸环化酶,使cGMP升高D、其受体是糖蛋白E、不耐热外毒素4、霍乱病人排泄物的特点A、脓血便B、水样便C、米泔水样便D、果酱样便E、柏油样便5、关于霍乱,错误的是A、属于烈性传染病B、人类是霍乱弧菌的唯一易感者C、病愈后,少数病人可长期带菌D、病后的免疫力短暂E、接种霍乱死菌苗可增强人群的特异性免疫力6、弧菌主要分布于A、空气B、水C、土壤D、人体肠道E、动物体肠道7、关于ELTor型霍乱弧菌与古典型霍乱弧菌所致疾病的叙述,下列错误的是A、两者感染后,机体免疫力有强弱之别B、两者所致疾病的临床表现轻重不一C、人类是唯一易感者D、传染源均为病人或带菌者E、传播途径均为污染水源或经食物摄人8、O139群霍乱弧菌与01群霍乱弧菌的不同之处是A、形态染色性B、产生肠毒素C、成人病例比例高D、在TCBS琼脂培养基呈黄色菌落E、所致临床表现9、副溶血性弧菌引起的食物中毒经什么传播A、污染用水B、病畜肉C、病鼠尿污染食物D、苍蝇污染食物E、海产品或盐脯制品10、一男性病人,43岁,头晕,腹胀,剧烈腹泻水样便伴呕吐1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