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杆菌及检验
- 格式:ppt
- 大小:1.00 MB
- 文档页数:35
实验三:肠杆菌科的检验一、接种细菌:MAC培养基接种大肠埃希菌和变形杆菌,SS培养基接种福氏志贺菌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采用分区划线法,放在35℃温箱中培养18—24h。
二、观察肠道杆菌在MAC和SS平板上的菌落形态。
1、SS平板:1)福氏志贺菌形成无色、半透明、光滑、湿润、突起、直径为1—2mm大小的菌落;2)乙型副伤寒沙门菌为中心带黑褐色,其余部分为半透明、光滑、湿润、突起的小菌落2、MAC平板:1)大肠埃希菌形成红色、圆形、凸起、边缘整齐、多数为光滑型的菌落。
中等大小。
2)变形杆菌为圆形、扁平、无色、半透明的菌落。
三、涂片、革兰染色将玻片分为四个区域,并分别标记,将四种肠道杆菌分别在四个区域内的生理盐水中研磨,待其自然干燥后固定,采用“改良快速法”进行染色,结果如图所示:福氏志贺菌乙型副伤寒沙门菌变形杆菌大肠埃希菌G-杆菌G-直杆菌,较细长G- 杆菌G-直短杆状显微镜检查特征为革兰阴性杆菌,肠杆菌科多数细菌的形态及染色性相似,根据形态及染色性难以相互鉴别。
四、生化试验:1、氧化酶试验(纸片法):在滤纸条上滴一滴氧化酶试剂,用无菌接种环挑取待测菌落在滤纸条上滴了试剂的部位研磨,;滤纸变为红色则为阳性,不变色为阴性,结果表明,以上四种肠道杆菌的氧化酶试验均为阴性。
2、接种KIA、MIU上。
五、2、微量生化:六、沙门菌、志贺菌的血清学鉴定:1、在洁净载玻片上两端分别滴加一滴志贺菌四种多价血清和福氏四价血清,各取一环志贺菌在两种血清上研磨10S,观察两组结果均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物,提示该菌为福氏志贺菌。
2、采用同上方法,在洁净玻片上分别在其两端滴加一滴沙门菌多价O(A—F)和Hd血清,各取一环待测菌与之混合,研磨10S,几分钟后观察两组结果,出现肉眼可见的颗粒状凝聚物表示该菌为乙型副伤寒沙门菌。
七、讨论:1、做生化试验时,有些细菌为致病菌,故实验时要保护好自己,且实验废弃物要妥善处理,以免发生有害菌的感染。
肠杆菌科及检验● 考点概述概念;命名与分类原则;共同特点;自然与人体内的分布;微生物学检查方法;临床意义。
埃希菌属、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变形杆菌属、耶尔森菌属及其他肠杆菌科细菌。
生物学性状;微生物学检验;临床意义。
【内容讲解】一、概述(共性)肠杆菌科是由多个菌属组成,G-杆菌,生物学性状相似。
大多数肠道杆菌属于正常菌群。
当机体免疫力降低或侵入肠道外组织时成为条件致病菌而引起疾病。
部分为致病性细菌。
(一)分类肠杆菌科细菌的种类繁多。
主要根据细菌的形态、生化反应、抗原性质以及核酸相关性进行分类。
根据《伯杰系统细菌学手册》(1984年)将肠杆菌科的细菌分为20个属即埃希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枸橼酸杆菌属、克雷伯菌属、肠杆菌属、沙雷菌属、哈夫尼亚菌属、爱德华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变形杆菌属、摩根菌属、耶尔森菌属等。
(二)生物学特性1.形态与染色G-,杆菌,大小为(1.0~6.0)μm×(0.3~1.0)μm。
多数有周鞭毛(除志贺菌属、克雷伯菌属、鼠疫耶尔森菌和EIEC),无芽胞,少数菌属细菌可形成荚膜。
2.培养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要求不高;普皿和麦康凯培养基:中等大小、表面光滑的菌落;液体培养基:混浊生长。
3.生化反应发酵葡萄糖产酸、或产酸产气;乳糖发酵试验:非致病菌 +,致病菌 -(除外变形杆菌)。
触酶阳性;氧化酶阴性;硝酸盐还原为亚硝酸盐。
4.抗原构造表面抗原(如Vi抗原、K抗原):包绕在O抗原外的不耐热的多糖抗原,可阻断O抗原与相应抗体之间的反应,加热处理能破坏其阻断作用。
5.变异菌落S~R变异鞭毛H~O变异耐药性变异生化反应性质的改变6.抵抗力不强。
加热60℃,30分钟即被杀死。
不耐干燥,对一般化学消毒剂敏感。
对低温有耐受力,能耐胆盐。
7.肠杆菌科的初步分类(三)致病性1.致病性肠道杆菌:以肠内感染为主,腹泻为共显症状,引起急慢性肠道感染、食物中毒、旅游者腹泻及肠热症等。
2.条件致病菌:为医院感染主要病原菌,出现移位感染。
肠道杆菌检验(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在于检测食品和水中的肠道杆菌,以此评估其是否达到安全要求。
通过本实验,可以了解肠道杆菌的常见特点和检测方法,培养学生科学的实验技能能力。
二、实验原理肠道杆菌是一种典型的大肠杆菌,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水质检测中。
它主要存在于动物肠道中,也能够存在于它们的排泄物中,因此如果食品和水受到动物排泄物的污染,就会存在肠道杆菌。
通过检测肠道杆菌的存在和检测数量,可以判断食品和水的卫生质量是否达到安全要求。
肠道杆菌在营养富含的培养基上易于生长,并可以通过简单的染色方法进行检测。
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在培养基上培养并计数,或者利用PCR技术进行定量和鉴定。
三、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1) 肠道杆菌检测脱氧胆酸琼脂培养基、营养琼脂培养基、氧气酒精灯、电热板、灭菌器、微孔过滤膜、灭菌钳等。
(2) 检测器具:恒温培养箱、显微镜等。
(3) 检测样品:需要检测的食品或水样品。
2. 实验操作(1) 样品处理:对待检测的食品或水样品进行处理,如筛选、稀释等等,以达到最佳的检测效果。
(2) 复制脱氧胆酸琼脂培养基和营养琼脂培养基,用微孔过滤膜将样品过滤到培养基上,放入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培养。
(3) 测量生长:在一定时间后,观察脱氧胆酸琼脂培养基中的菌落数量,判断是否存在肠道杆菌,并计算出菌量。
(4) 进行染色:将培养细胞染色,观察细胞形态,以鉴定是否存在肠道杆菌。
四、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防止污染样品。
(2) 营养琼脂培养基和脱氧胆酸琼脂培养基必须进行灭菌处理。
(3) 实验过程需要严格按照实验操作步骤进行,以免影响结果。
五、实验结果及分析通过检测食品和水中的肠道杆菌,在不同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和计数,可以判断食品和水是否满足卫生要求。
如果检测出的肠道杆菌数量较高,则说明食品或水存在严重的卫生问题,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通过本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提高其对卫生的认识和保健意识。
第9章 肠道杆菌测试题一、名词解释1.Vi 抗原:又称毒力抗原,在新分离的伤寒杆菌和丙型副伤寒杆菌具有此抗原。
2.肥达反应:系由已知的伤寒沙门菌O 、H 抗原和甲、乙、丙副伤寒菌的H 抗原与不同稀释度的病人血清做定量凝集试验。
根据抗体滴度高低和早期与恢复期抗体增长情况以辅助诊断伤寒和副伤寒。
3.S-R 变异:是指细菌菌落有光滑型到粗糙型的变异,它是由细菌在人工培养基中多次传代,其脂多糖失去O 特异性侧链或O 侧链与核心多糖粘附,仍保有非特异性核心多糖结构造成。
此变异出现时,表示细菌毒力、抗原性等也同时发生变异。
4.不耐热肠毒素(LT ):是由肠产毒性大肠杆菌(ETEC )产生的致病物质。
对热不稳定,65℃、30分钟可灭活。
由A,B 两个亚基组成。
二.填空题1.肠道杆菌是一群生物学形状相似的有动力或无动力的革兰染色 无芽胞杆菌, 随 排出体外。
2.大多数肠道杆菌是 菌群的成员, 在特定条件下也可引起疾病, 故称为 .3.肠道杆菌中的多数非致病菌能迅速分解 ,而大多数致病菌与之相反 ,故此项生化反应可作为肠道致病菌与非致病菌的 试验 .4.肠道杆菌的抗原构造主要是 抗原、 抗原和荚膜(K)抗原 .5.肠道杆菌H 抗原为鞭毛蛋白 ,不耐热, ℃24h 才被破坏 , min 即被破坏 ,细菌失去鞭毛后 ,H 抗原消失 ,菌体抗原为露 ,称细菌的H-O 变异 .6.伤寒杆菌死亡后释放的内毒素可使宿主体温 ,血循环中白细胞数 .7.Vi 抗原与 有关 ,含Vi 抗原的菌株比Vi 抗原 的菌株对小鼠毒力强 .8.大多数志贺菌不分解乳糖 ,只有 志贺菌呈 乳糖 .9. 试验在初步鉴别肠道致病菌和非致病菌时有重要意义 . 1.阴性,粪便 2.肠道正常,条件致病菌 3.乳糖,初步鉴定4.菌体(O),鞭毛(H )5.60,306.升高,下降7.毒力,丢失8.宋内,缓慢发酵9.乳糖发酵10.IMViC试验是指、、、 .11.肠道杆菌抗原主要有、和 .12.大肠杆菌为正常菌群成员 ,但当侵犯组织时可引起化脓性感染 .引起肠内感染的大肠杆菌主要有、、、 .13.产毒性大肠杆菌产生的肠毒素有、 .14.伤寒杆菌免疫以为主 .肠热症后可获得 .15.疑似肠热症病人做病原体分离培养采取标本时 ,发病1~2周取 ,2~3周可采取、或 .16.志贺菌属的细菌通常称为 ,是引起的病原菌 .按生化反应不同分为、、、四群 .其致病因素主要有、 ,某些菌株还可产生毒性很强的 . 17.分离肠道杆菌一般选用、培养基 . 10.吲哚生成试验、甲基红试验、VP 试验、枸橼酸利用试验。
大肠杆菌检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掌握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了解其在水质检验中的重要性。
二、实验原理1. 大肠杆菌大肠杆菌是一种常见的肠道杆菌,是一类嗜热性、厌氧性以及革兰阴性杆菌。
该菌种常常是肠道菌群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水污染的重要指示菌之一。
(1)标准培养基法经过富营养培养基的生长,大肠杆菌会形成显性和隐性的群体。
这种检测方法适用于水质样本、地球样品以及饮用水。
(2)膜过滤法样品通过过滤器滤过后,将过滤后的膜放入培养基上培养。
这种方法既适合于生物质量较小的样品,也适用于分析浓度高的样品。
(3)MPN法通过使用3组不同浓度的小管,并观察哪个浓度的小管有生长曲线的所有格子都被满足,来计算菌落形成单位的浓度。
可以适用于样品浓度较低的环境。
三、实验操作1. 实验材料大肠杆菌标准菌株、优化阳性对照菌株、培养基、蒸馏水、实验器材、滤纸、吸管、离心机、洗涤液和细胞硬度试剂。
2. 实验步骤(1)制备纯菌液:将大肠杆菌基配合缓冲液跳接种到营养琼脂平板上,并在37℃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过夜。
将菌落划入脱色水中,通过洗涤和离心的方式,获得纯化的细胞菌悬液。
(2)制备样品:将需要检测的水样分别过滤,过滤膜使用巨孔滤纸。
滤膜被慢慢放在脱色水上U型板中间的孔里,然后浸泡(3)培养过程: 将U型板接入温度为37℃的有氧培养箱内,在24 - 48小时内观察细菌进行生长,并做出相应的计数和检测。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样品处理和培养后,确认样品中是否存在大肠杆菌。
如果在实验中产生的试样中出现了大肠杆菌生长,且其生长优于阳性对照;或者在某些水样中不能检测出大肠杆菌,说明该水质品质不满足相关规范的要求。
五、实验结论本实验通过不同的大肠杆菌检测方法,较为全面地了解了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及其在水质检验中的重要性。
在实验的基础上,我们有理由相信,通过科学准确的操作,人们可以更好地保证饮用水的健全和安全。
肠道细菌的实验报告引言肠道细菌是人体消化道中存在的微生物,对人体健康和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本实验旨在通过培养和研究肠道细菌,了解其特性和影响因素,为进一步研究肠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实验方法实验材料1. 肠道细菌样本(人体粪便样本)2. 营养琼脂培养基3. 石蜡瓶4. 培养皿5. 无菌试管、噻唑蓝试剂6. 实验室标准设备和仪器实验步骤1. 用无菌试管采集肠道细菌样本,并在无菌条件下将其转移到石蜡瓶中。
2. 在培养皿中加入营养琼脂培养基,石蜡瓶中的肠道细菌样本均匀涂抹在培养皿上。
3. 将培养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以37摄氏度培养24小时。
4. 观察培养皿中的细菌生长情况,并记录结果。
实验结果经过24小时培养,我们观察到培养皿中出现了多种不同形态和颜色的细菌。
其中,主要观察到以下几种常见肠道细菌:1. 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呈现圆形、鲜亮的橙红色菌落。
2. 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呈现小形或中形、呈黄色或乳白色菌落。
3. 梭状芽胞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呈现长条形的白色菌落。
4. 腺病毒(Adenovirus):呈现透明的圆形菌落。
讨论与分析肠道细菌是人体肠道内的共生微生物,在人体的消化和免疫功能中起着重要作用。
此次实验观察到的肠道细菌具有多样性,这与人体消化道中存在的多种微生物种类相符。
其中,大肠杆菌和肠球菌是人体肠道中最常见的细菌,其在人体内的生存和繁殖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
肠道细菌的种类和数量对人体健康有重要影响。
正常肠道菌群的稳定和平衡与人体的免疫功能、营养代谢和防病能力密切相关。
一些研究发现,肠道细菌的失调可能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如肠道炎症、肠道肿瘤和肠易激综合征等。
结论通过这次实验,我们成功培养出了肠道细菌样本,并观察到了不同菌种的生长情况。
肠道细菌的多样性和数量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影响,进一步研究肠道菌群的组成和功能,有助于理解人体免疫和消化系统的运作机制,为肠道健康的保护和促进提供科学依据。
一、有益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柔嫩梭菌,丁酸梭菌,芽抱杆菌(枯草、地衣)。
5种有害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产气荚膜梭菌,空肠弯曲杆菌。
4种二、厌氧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产气荚膜梭菌,丁酸梭菌,柔嫩梭菌。
5种需氧菌:芽抱杆菌。
1种兼性厌氧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
2种注:空肠弯曲杆菌:微需氧菌,在含2.5-5%氧和10%C02的环境中生长最好。
最适温度为37〜42C。
在正常大气或无氧环境中均不能生长。
肠道正常菌群中95%以上为专性厌氧菌,兼性厌氧菌和需氧菌在正常菌群中所占比例较少。
三、一般检测菌株包括厌氧菌中的双歧杆菌、拟杆菌、优杆菌、消化性球菌、乳杆菌及梭菌。
需氧菌中的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及酵母菌等。
四、无氧环境的简易操作:1、方法来自文献《健康羊驼粪球中主要正常菌群的分离与初步鉴定》采用干燥器培养空间用焦性没食子酸Wg、10%氢氧化钠溶液100mL,按比例取10%的氢氧化钠液置于干燥器皿底部,然后放置2到3个略高于液面的青霉素小瓶,再按比例称取焦性没食子酸用纸美蓝指示剂一管。
盖上缸盖并用石蜡封闭。
再轻轻摇动干燥器,使焦性没食子酸掉人氢氧化钠液中,反应后,干燥器内无氧,美蓝指示剂由蓝变白。
置于温箱37c培养24 — 48h观察结果。
2、方法来自文献《健康猪肠道菌群的分离培养与耐药性分析》后者先拧紧瓶盖,放入密封性较好的玻璃罐(用凡士林封口),通过蜡烛燃烧法制作简易厌氧装置。
五、CO 2培养箱不可代替无氧培养箱厌氧箱一般是组合气体90%氮气+5%氢气+5%二氧化碳,厌氧箱里面培养的微生物都是厌氧微生物;而二氧化碳培养箱里面是5%二氧化碳+95%空气,里面是有一部分氧气的。
一般的研究认为严格厌氧菌的培养环境中02的浓度必须小于WOOPpm (千分之一),更严格的环境是小于300Ppm (万分之三),本实验室C02培养箱C02浓度范围为280-2000ppm,所以CO2培养箱是不能用来培养严格厌氧菌。
大肠杆菌群检验的实验原理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是一种常见的肠道细菌,广泛存在于人类和动物的肠道中。
大肠杆菌群检验是一种用于研究肠道菌群组成和功能的实验方法。
本文将从实验原理、样本采集、实验步骤、结果解读和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实验原理:大肠杆菌群检验主要通过对肠道中细菌的DNA进行测序和分析来研究菌群组成和功能。
尤其是通过对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分析,可以确定细菌的分类学信息,从而了解菌群的组成。
在这个实验中,主要使用PCR扩增和高通量测序技术。
1. 样本采集:在进行大肠杆菌群检验之前,需要采集肠道样本。
常见的采集方法包括粪便、肠黏膜组织和大肠黏膜刷取等。
样本采集要注意无菌操作,避免外源性细菌的污染。
2. 实验步骤:(1)DNA提取:首先需要提取样本中的DNA,这可以通过商业DNA提取试剂盒来完成。
提取的DNA浓度和质量要满足后续PCR扩增和测序的要求。
(2)PCR扩增:通过设计引物,选择16S rRNA基因的特异性区域进行扩增。
PCR反应体系中加入模板DNA、引物、dNTPs和DNA聚合酶。
PCR反应的温度和循环次数通过程序设定。
(3)PCR产物纯化:将PCR扩增产物纯化,去除引物和杂质。
可以使用DNA 凝胶电泳和商业纯化试剂盒来进行纯化操作。
(4)高通量测序:纯化后的PCR产物进行高通量测序,可以采用Illumina MiSeq 或Ion Torrent等测序平台。
测序后得到的数据包括原始测序片段和测序质量值。
3. 结果解读:经过测序平台生成的数据可以通过特定的分析流程进行处理和解读。
首先将原始测序片段进行质控和过滤,去除接头序列和低质量序列。
然后对质控后的测序片段进行聚类和分类,可以使用聚类算法(如CD-HIT和UPARSE)和数据库(如Greengenes和SILVA)来进行分类鉴定。
最后,通过比较分析菌群间的差异,在样本之间实施群落结构和功能的比较。
4. 临床应用:大肠杆菌群检验可以用于研究肠道菌群与人类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关系。
想了解肠道菌检测的不同方法优劣点及价格三甲医院可以提供什么样的检测正好控叔写过科普什么是肠道菌检测顾名思义,就是采集样本对肠道中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进行一次非常深度、系统和全面的检测。
假设我们每天排出一公斤的粑粑,有二两的“干货”都是肠道菌,所以粑粑中包含了肠道细菌全部的资料。
只要收集很少一点粑粑样本,经过分离提取DNA,上机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后,就可以了解你肠子里到底住了哪些菌和他们的“菌口数量”大概是怎样。
与肠镜等体内检查完全不同的是,肠道菌检测没有任何痛感,不需要专程到医院,只需要在家中使用专业的采样管,1分钟内即可轻松完成对粑粑的取样,so easy。
为什么要测肠道菌?认识你的肠道君,为不盲目服用益生菌很多妈妈喜欢给孩子补充益生菌和益生元,认为益生菌就是对人体有益无害的好东西,惭愧的说几年前甚至我和丁妈也是这么认为的。
近一两年,国际上肠道菌研究突飞猛进,在跟进了一系列最前沿的科学文献后,我们认为很有必要提醒大家:不要盲目服用益生菌。
每个人的身体的情况差别很大,可能对大多数人有益处的菌,对少数人来说反而是致病菌。
比如下面两个最常见的菌,你一定不陌生,大家感受一下它的差别。
01乳酸杆菌就是能够发酵糖类并且产生乳酸的细菌,是典型的益生菌,最常见的就是存在于各类酸奶中。
如果体内乳酸杆菌数量大幅减少,就可能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此时补充一定量的乳酸菌,肠道生态又能很快恢复平衡。
但乳酸杆菌也不是一直扮演“好人”的角色,因为就在这个月发表的重磅研究表明,乳酸杆菌过量很可能是疾病的罪魁祸首【1】。
过量繁殖的乳酸杆菌会分泌大量乳酸,从而激活肠道NADPH氧化酶No某,生成巨量的活性氧(ROS)【2】。
活性氧的富集会加速肠道老化,在一些人体内引发剧烈的肠道黏膜损伤及肠干细胞的发育紊乱,从而导致结肠炎和肠道衰老【3,4】。
所以,即使如乳酸杆菌这样的良好市民,也并不是量越大越好。
02屎肠球菌这个听上去就“味儿很正”的细菌,其实就是“妈某爱”中的活性菌之一、而严格来说,肠球菌尚不能算在益生菌之列,应该是人体的共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