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线菌-微生物
- 格式:ppt
- 大小:60.50 KB
- 文档页数:18
什么是放线菌引言放线菌(Actinobacteria)是一类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中的细菌,也是一类非常重要的微生物资源。
它们具有丰富的代谢能力和生物活性产物,对于农业、药物开发、环境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放线菌的研究和应用已经成为微生物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从分类特征、生物特性、应用领域等方面对放线菌进行详细介绍。
一、分类特征1. 形态特征放线菌是革兰氏阳性细菌,其细胞多为直杆状,长为0.2-2.0μm,直径为0.5-1.0μm。
有的放线菌细胞会形成分枝或丝状结构,使得其菌落呈现放射状生长。
2. 细胞壁特征放线菌的细胞壁主要由多肽聚糖组成,其中N-乙酰葡萄醣胺和N-乙酰半乳葡萄糖胺是其特征性成分。
这些特殊的细胞壁结构使得放线菌对抗生物膜、抗药物和耐酸碱有一定的能力。
3. 分类系统放线菌属于细菌界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目前已知的放线菌约有50个属。
根据形态特征、生理和生态习性等分类指标,放线菌可以进一步分为不同的科、属和种。
二、生物特性1. 生长环境放线菌广泛存在于土壤、水体和植物表面等自然环境中。
它们对土壤质地、pH值、湿度和养分含量等因素有一定的适应性,因此在地球生态系统中分布十分广泛。
2. 代谢能力放线菌具有丰富的代谢能力,可以利用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作为碳源、氮源和能源。
许多放线菌具有优良的降解能力,能够降解有机污染物和农药,对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3. 生物活性产物放线菌是许多重要天然产物的产生者,其中包括抗生素、抗肿瘤活性物质、抗氧化物质等。
这些生物活性产物对细菌、真菌和肿瘤细胞等具有显著的抑制或杀灭作用,对人类的健康和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三、应用领域1. 农业应用放线菌具有优良的土壤分解和降解能力,可以降解农药残留、处理农业废弃物等。
此外,放线菌还能够产生一些具有生物肥料作用的物质,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2. 药物开发放线菌是抗生素的重要来源之一,许多著名的抗生素如链霉素、土霉素等都是由放线菌产生的。
第二章微生物的特征第二节放线菌放线菌是介于细菌和真菌之间的一类微生物,细胞构造与细菌相似,形状与霉菌相似,是唯一的一种以丝状体存在的原核生物。
它主要以无性孢子繁殖,也可借菌丝断裂产生新的个体。
它分布广泛,一般在中性或偏碱性环境中生长,大多数腐生,少数寄生。
最大的特点就是产生抗生素,代表菌有链霉菌、小单孢菌及诺卡氏菌属。
一、放线菌的结构放线菌菌体由丝状的菌丝组成,大部分有分枝。
菌丝纤细且有分枝,直径一般在0.2~1.2μm,无横隔膜。
(一)菌丝放线菌的菌丝由于形态与功能的不同,分为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3部分(图2.15)。
基内菌丝又称营养菌丝,伸入到培养基内,主要功能是吸收营养物,一般无横隔膜。
直径0.2 ~0.8μm,有的无色,有的因产色素而呈不同颜色。
气生菌丝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分化出可以形成孢子的菌丝称为孢子丝(图2.16)。
孢子丝的形状以及在气生菌丝上的排列方式因种而异,孢子的形状、排列方式、颜色也各不相同,这些均为鉴定菌种的重要依据。
图2.15 放线菌形态示意图1-基内菌丝2-气生菌丝3-孢子丝图2.16 放线菌不同类型的孢子丝(二)放线菌的细胞构造细胞膜、放线菌形状与霉菌相似,细胞结构则与细菌细胞一样,属于原核细胞。
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及内含物与核质体等。
化学组成也与细菌细胞相似,只是细胞壁中含有胞壁酸和二氨基庚二酸,没有几丁质或纤维素,革兰氏染色阳性。
二、放线菌的菌落特征放线菌因菌落呈放射状而得名。
菌落一般圆形,光平或有许多皱褶,菌落周围具辐射状菌丝。
气生菌丝较细,生长缓慢,分枝交错缠绕,因而形成的菌落质地致密。
菌落特征也因不同的菌丝类型而异。
有一种类型的放线菌产生大量分枝的基内和气生菌丝,菌丝体交织成网,使菌落与培养基结合较紧,不易挑起或整个菌落被挑起而不破碎,如链霉菌菌落。
另种类型放线菌不产生大量的菌丝,菌落粘着力较差,粉质,挑起时易粉碎,如诺卡氏菌菌落。
放线菌菌落幼龄阶段与细菌相似,不易区分。
项目四其他微生物任务二放线菌一、概述放线菌是一群革兰氏阳性的原核微生物,因菌落呈放线状而的得名。
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主要以孢子繁殖,其次是断裂生殖。
与一般细菌一样,多为腐生,少数寄生。
多数无致病性,少数可引起动物疾病如牛放线菌较为常见。
二、放线菌的结构放线菌细胞的结构与细菌相似,都具备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拟核等基本结构。
个别种类的放线菌也具有细菌鞭毛样的丝状体,但一般不形成荚膜、菌毛等特殊结构。
放线菌的孢子在某些方面与细菌的芽孢有相似之处,都属于内源性孢子,但细菌的芽孢仅是休眠体,不具有繁殖作用,而放线菌产生孢子则是一种繁殖方式。
1.细胞壁放线菌细胞壁的结构组成与革兰阳性细菌相似,其主要成分为肽聚糖,既有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借助β-1,4糖苷键连接成链状结构,再由胞壁酸上的短肽侧链进一步交联成为立体网格分子。
除极个别的例外,放线菌的革兰染色结果一般都为阳性。
在不同种类的放线菌中,短肽侧链上的氨基酸组成略有差异,这些差异常用于对防线菌的分类及鉴定。
可以根据细胞壁中的氨基酸组成不同将放线菌的细胞壁分为六种类型:Ⅰ型-含有甘氨酸和L-2,6-二氨及庚二酸和内消旋二氨及庚二酸;Ⅱ型-含有甘氨酸和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Ⅲ型-只含有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Ⅳ型-含有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阿拉伯糖和半乳糖:Ⅴ型-含有蓝氨酸和鸟氨酸:Ⅵ型-含有赖氨酸和天门冬氨酸。
放线菌的细胞壁中还含有一些其他的糖类,如阿拉伯糖、半乳糖、木糖及马杜拉糖等。
2.细胞膜放线菌的细胞膜是紧贴细胞壁包含细胞质及拟核的一层膜结构。
该膜与细菌的细胞膜在结构、化学组成及生物学功能上都极为相似。
细胞膜最重要的作用是选择性地进行营养物质的运输及代谢废物的排除,特别是对于营养菌丝,起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种类十分丰富,在放线菌从周围环境吸收营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膜上的各种极性类脂、非极性类脂及细胞色素和醌类等物质在组成细胞膜结构、参与能量代谢及对放线菌的化学分类中都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