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线菌-其他原核微生物
- 格式:ppt
- 大小:3.86 MB
- 文档页数:42
二、放线菌放线菌由于菌落呈现放射状而名。
它是个革兰氏染色阳性的原核生物类群。
放线菌是一类呈菌丝状生长、以孢子繁殖和陆生性强的原核微生物。
放线菌与细菌有许多共同特点:(1)都有原核;(2)菌丝直径与细菌相仿。
(3)细胞壁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大多数是革兰氏阳性菌。
(4)核糖体为70S。
(5)最适生长PH值与多数细菌的生长PH相近,一般呈微碱性。
(6)凡细菌所敏感的抗生素,放线菌也同样敏感。
(7)对溶菌酶敏感。
放线菌在自然界分布很广,如土壤、水域、空气、食品、动植物的体表和体内,尤其适宜在含水量较低、有机物丰富的中性或偏碱性土壤中生存。
泥土所特有的泥腥味主要是放线菌产生的代谢物引起的。
放线菌突出特征之一是能产生各种抗生素。
目前使用的60%以上的抗生素是由放线菌产生的。
放线菌与农业的关系也极为密切。
如农用链霉素、红霉素、氯霉素、土霉素、金霉素、卡那霉素、庆大霉素、井岗霉素等。
少数防线菌能引起植物病害,如马铃薯和甜菜的疮痂并等。
(一)放线菌的形态特征放线菌的形态多样,有杆状或丝状,大部分放线菌菌体由分枝状丝状物组成,称为菌丝,许多菌丝聚集在一起,形成菌丝体。
单细胞;革兰氏阳性;不能运动;原核。
以链霉菌为例来阐述防线菌的一般形态构造。
链霉菌细胞呈分枝丝状。
按菌丝形态和功能分为基内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
1.基内菌丝:生长在培养基内部或表面,无横隔,细胞内有多个原核。
长度不定,菌丝直径0.5—1微米,颜色较浅。
可产生黄、红、紫等各种颜色的水溶性或脂溶性色素,使培养基着色。
基内菌丝的主要功能是吸收营养和排泄代谢物。
2.气生菌丝:基内菌丝长出培养基后伸向空间,并分化出较粗、颜色较深的气生菌丝。
气生菌丝的主要功能是分化形成孢子丝。
3.孢子丝:孢子丝是气生菌丝生长到一定阶段特化形成的丝状物。
孢子丝的形态和排列方式多样。
有直立、波曲、钩状、螺旋状、丛生、轮生等,其中螺旋状最常见。
孢子丝的主要功能是形成孢子,起繁殖作用。
孢子丝生长到一定阶段就产生分生孢子。
第五章放线菌及其他原核生物练习题一、填空题1.放线菌的菌丝可分为营养菌丝、气生菌丝和孢子丝。
2.孢子丝的形状以及在气生菌丝上的排列方式等特征结构都是分类鉴定的重要依据。
3.放线菌主要通过形成无性孢子和菌丝片段方式进行无性繁殖。
4.放线菌的代表属有链霉菌、诺卡氏菌属、小单孢菌属。
5.对水产养殖动物造成危害的放线菌主要有诺卡氏菌。
6.蛭弧菌的整个生活周期可分为识别、定位、侵入、繁殖、成熟释放阶段。
二、选择题(只有一个答案)1.放线菌属于( B )。
A.病毒B.原核微生物C. 真菌D.真核原生生物2. 具有菌丝体的原核微生物是( B )。
A.细菌B.放线菌C.酵母菌D.霉菌3. 在放线菌的发育过程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的器官为(A)。
A.基质菌丝B.气生菌丝C.孢子丝D.孢子4. 放线菌的形态是(A)。
A.单细胞B.多细胞C.单细胞或多细胞D.非细胞5.下列微生物中能通过细菌过滤器的是( C )。
A.大肠杆菌B.立克次氏体C.支原体D.分枝杆菌6. 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E )。
A.细菌B.放线菌C.支原体D. 衣原体E.以上都不是7. 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的是( B )。
A.真菌B.噬菌体C.支原体D.立克次体E.衣原体8. 放线菌一般生长较( A )。
A.慢B.快9. 放线菌菌落与培养基的结合程度具有如下特征( D )。
A.较松、极易挑取B.较松、不易挑取C.较紧、容易挑取D.较紧、不易挑取10. 放线菌的菌落特征主要是( D )。
A. 光滑,湿润,较大,透明,易挑取B. 光滑,干燥,较大,不透明,不易挑取C. 干燥,紧密,较小,不透明,不易挑取D. 湿润,较小,皱褶,透明,不易挑取11. 在液体培养放线菌,放线菌主要借助( C )繁殖方式以产生新的菌丝体。
A.有性孢子B.无性孢子C.菌丝体断裂D.有性接合12. 在自然界,放线菌主要通过( C )方式进行繁殖。
A.形成有性孢子B.有性接合C.形成无性孢子D.菌丝体断裂13.蛭弧菌将( A )作为其繁殖的碳源和能源营养。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原核微生物:细菌,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四菌三体)细胞型真核微生物:真菌、单细胞藻类、原生现代生物学将微生物分为病毒非细胞型亚病毒:朊病毒、类病毒、卫星病毒第一节细菌•原核微生物是指一大类没有核膜和核仁,仅含有一个由裸露的DNA分子构成的原始核区的单细胞生物。
细菌•细菌是一类细胞细而短,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裂方式繁殖,水生性较强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
一、细菌的形态与排列方式1、形态:基本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
细胞的形态明显地影响着细菌的行为及其稳定性。
自然界存在的细菌中,杆菌最为常见,球菌次之,螺旋菌最少。
细菌形态的多变性•环境因素:培养温度、培养时间、培养基成分、渗透压、pH值等条件。
•典型的菌体形态:一般以在适宜条件下培养18~24小时的培养物。
•陈旧老化培养基或不适宜的环境中常出现不规则的形态,称为衰退型。
2、细菌细胞的大小:细菌的大小测量单位是um•一般细菌的大小范围:球菌:以直径表示0.5 ~ 2μm (直径)•杆菌:以宽度(或直径)×长度表示0.5~ 1 μm(直径)×1~ 5μm(长度)•螺旋菌:以宽度(或直径)×弯曲长度表示0.25~ 1.7 μm(直径)X 2~ 60 μm(长度)(弯曲长度是菌体两端点之间的距离,而非实际长度)•细菌大小的测量及表示方法如下图所示•利用显微镜测微尺,显微照相后根据放大倍数进行测算二、细菌的细胞结构(细菌是单细胞微生物)•基本结构(一般细菌共有)包括:细胞壁、细胞膜、核区、细胞质及其内含物(核糖体、气泡和储藏物)。
•特殊结构(某些细菌特有)包括:荚膜、鞭毛、纤毛、芽孢等一般结构:一般细菌都有的构造特殊结构:部分细菌具有的或一般细菌在特殊环境下才有的(1)、细胞壁细胞壁(cell wall)是位于细胞表面,内侧紧贴细胞膜的一层较为坚韧,略具弹性的细胞结构。
约占干重的10-25%不同细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不同,通过革兰氏染色法可将所有的细菌分为革兰氏阳性(G+)和革兰氏阴性(G‐)。
除细菌外其他原核微生物放线菌蓝细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放线菌放线菌是具有菌丝、以孢子进行繁殖、陆生性较强的一类革兰氏阳性原核微生物。
一类主要呈丝状生长和孢子繁殖的革兰氏阳性细菌单细胞,大多由分枝发达的菌丝组成菌丝直径与杆菌类似,约1mm 细胞壁组成与细菌类似,革兰氏染色阳性(少数阴性)细胞的结构与细菌基本相同按形态和功能可分为营养、气生和孢子丝三种(一)放线菌的形态、大小和繁殖特征:丝状分枝多核、单细胞(细胞核之间没有分隔)孢子繁殖→无性繁殖孢子是放线菌的“种子”(无性)。
孢子对于不良的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
散落的孢子遇到适宜条件就萌发长出菌丝。
菌丝分枝再分枝,最后形成网状的菌丝体。
通过分生孢子或孢囊孢子繁殖,也可以一段营养菌丝繁殖(二)、鉴定特征及生理特性菌落特征(与细菌特征正好相反)表面常呈粉末状或皱褶状(?) ,有的则呈紧密干硬的圆形,有些为糊状。
颜色各异,正反不同(?) ,质地紧密,菌落不易用接种环挑起(?),较小。
②液体培养特征静置培养:培养基不混浊膜状附壁,或沉降于底部。
震荡(或摇床)培养:短的菌丝体构成球状颗粒③生理特性大多数好氧,最适宜的pH值7~8,嗜中温蓝细菌(一)蓝细菌—蓝藻或蓝绿藻(blue-green algae)革兰氏阴性,无鞭毛,含有光合色素(不形成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并产氧的原核生物。
1、结构和形态比一般细菌大,通常直径为3~10μm,最大达60μm 蓝藻有单细胞球状、杆状、长丝状、分枝丝状单细胞体的、群体的和丝状体的。
丝状体:是由于细胞分裂按同一个分裂面反复分裂、子细胞相接而形成的群体:丝状体可以连成群体,包在公共的胶质鞘膜中特殊结构异形胞—固氮的场所静息孢子—休眠体2、营养类型—光能自养3、繁殖—无性生殖单细胞:二分裂、多次分裂、顶端释放(芽殖)丝状体:中间分裂、无规则分裂、顶端释放(芽殖4、分类蓝藻门分为两纲:色球藻纲和藻殖段纲(一)色球藻纲藻体为单细胞体或群体。
项目四其他微生物任务二放线菌一、概述放线菌是一群革兰氏阳性的原核微生物,因菌落呈放线状而的得名。
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主要以孢子繁殖,其次是断裂生殖。
与一般细菌一样,多为腐生,少数寄生。
多数无致病性,少数可引起动物疾病如牛放线菌较为常见。
二、放线菌的结构放线菌细胞的结构与细菌相似,都具备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拟核等基本结构。
个别种类的放线菌也具有细菌鞭毛样的丝状体,但一般不形成荚膜、菌毛等特殊结构。
放线菌的孢子在某些方面与细菌的芽孢有相似之处,都属于内源性孢子,但细菌的芽孢仅是休眠体,不具有繁殖作用,而放线菌产生孢子则是一种繁殖方式。
1.细胞壁放线菌细胞壁的结构组成与革兰阳性细菌相似,其主要成分为肽聚糖,既有N-乙酰葡萄糖胺和N-乙酰胞壁借助β-1,4糖苷键连接成链状结构,再由胞壁酸上的短肽侧链进一步交联成为立体网格分子。
除极个别的例外,放线菌的革兰染色结果一般都为阳性。
在不同种类的放线菌中,短肽侧链上的氨基酸组成略有差异,这些差异常用于对防线菌的分类及鉴定。
可以根据细胞壁中的氨基酸组成不同将放线菌的细胞壁分为六种类型:Ⅰ型-含有甘氨酸和L-2,6-二氨及庚二酸和内消旋二氨及庚二酸;Ⅱ型-含有甘氨酸和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Ⅲ型-只含有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Ⅳ型-含有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阿拉伯糖和半乳糖:Ⅴ型-含有蓝氨酸和鸟氨酸:Ⅵ型-含有赖氨酸和天门冬氨酸。
放线菌的细胞壁中还含有一些其他的糖类,如阿拉伯糖、半乳糖、木糖及马杜拉糖等。
2.细胞膜放线菌的细胞膜是紧贴细胞壁包含细胞质及拟核的一层膜结构。
该膜与细菌的细胞膜在结构、化学组成及生物学功能上都极为相似。
细胞膜最重要的作用是选择性地进行营养物质的运输及代谢废物的排除,特别是对于营养菌丝,起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种类十分丰富,在放线菌从周围环境吸收营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此外,膜上的各种极性类脂、非极性类脂及细胞色素和醌类等物质在组成细胞膜结构、参与能量代谢及对放线菌的化学分类中都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