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29 MB
- 文档页数:1
对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关键问题的探究【摘要】针对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的特点,通过对系统分析、系统优化设计、系统评价在交通工程系统建设中的作用及必要性的探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策略,以期为系统建设提供科学指导。
【关键词】道路与交通;系统分析;优化设计;系统评价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6-0184-01一、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是道路与交通安全、高效、快捷运营的重要保障,是一种多学科交叉的复杂系统工程。
其建设的完善程度直接影响到人们出行的便利性与安全性,关系到整个社会发展的和谐。
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的建设主要是通过运用系统分析方法论、控制论、优化技术、计算机仿真模拟、决策理论等学科知识分析研究道路与交通工程这一复杂系统随时间推移而产生的行为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工程系统的规划、设计、修建和运营管理问题,以期达到最佳的资源配置和最优方案选择的目的。
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的建设包括系统分析、系统模型、系统预测、系统优化设计、系统评价、系统决策等方面内容,其中最为关键的几个问题是系统的分析、系统的优化设计以及系统评价。
这些问题处理得当与否关系到整个系统建设的成败。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关键问题往往得不到重视,因此造成的系统建设的不合理性现象普遍存在,系统运行效率大打折扣。
二、系统建设的几大关键问题(一)系统分析。
工程系统分析是用来解决项目规划、工程设计、施工和经营管理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的方法,其目的是为了改进现有系统的效率和效能或者设计更有效的新系统。
工程系统分析主要是资源优化配置和方案合理选择,系统分析能够为决策者改善决策、控制质量、有效领导提供强有力的帮助。
工程系统分析主要内容包括:线性规划、图论、网络技术、预测、决策、经济技术分析与评价。
线性规划主要通过对数学标准型的转化来达到限定任务情况下资源消耗最少和限定资源下完成任务取得经济效益最多的目的;图论是利用“图”的方法来描述复杂的工程系统和管理问题,而后使用数学方法求得最优解;网络技术是用于编制计划的一种有效方法,首先对所要做的工作进行项目分析,然后绘制出网络图,看是否达到预期要求,如果没有达到需对原网络图作调整和优化,直至满意为止;预测是根据事物以往的历史资料,通过科学方法和逻辑推理,对事物未来的发展趋势作出预计和推测;决策是指在众多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技术经济评价是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核心,采用工程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对成本和效益的动态计算获得对方案优劣的评判依据。
道路交通分析与交通工程设计技术要点摘要:市政道路交通设计是一项较为繁琐的系统性工程,隶属概念设计范畴,在城市道路系统设计中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市政道路交通规划有利于市政道路空间的科学分配,科学设计市政道路交通结构,促使社会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道路交通;交通工程设计;技术要点1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的分析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的思路主要呈现在两个方面。
(1)道路拥堵不能仅凭单纯地拓宽道路来处理;(2)通过市政道路交通线形科学设计提升道路设计水准。
就前者而言,对先进城市交通实际情况的研究分析表明,交通拥堵程度与道路交通宽度不存在制约关系。
在国内城市中,多数道路均采用环形交叉与立交桥设计,不但不能有效处理交通拥堵问题,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塞车问题。
因而,应该在出行方面加大探究力度,而不是控制汽车行驶数量。
因此,市政道路交通规划设计需要逐步提倡公共交通,特别是轨道交通。
针对后者而言,科学的交通规划设计,不仅能给城市交通运输提供诸多便利通道,将沿线自然环境进行融合,还能缓解乘客在奔波中的疲惫[1]。
从安全观点与景观方面而言,采用较大半径的圆弧曲线,要比使用短线或直线更为科学合理。
2新时期的发展要求2.1提升街道活力从道路到街道,这是从汽车交通空间到步行生活空间的回归。
在这种情况下,城市道路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道路不仅是车辆的交通空间,也是确保安全、促进互动、展示魅力和激发能量的公共活动空间。
对道路设计的强调已从满足快速生产过渡的要求转向更注重人类交流、休闲、健身和娱乐的慢生活。
2.2注重人文关怀城市交通的发展已经从主要关注“机动车辆的转变”转向全面关注人类交流和“以人为中心”的生活方式。
在道路工程施工期间,设计师必须确保设计的特定多样性,满足所有年龄段人群的移动需求,同时考虑行人、骑自行车者、机动车辆驾驶员、公共汽车乘客和所有残疾人的安全移动。
在中国逐步进入老龄化时代的背景下,道路设计特别关注老年人的流动需求。
交通工程系统分析方法交通工程系统分析方法是通过对交通运输系统中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以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和合理的规划设计方案的一种方法。
在交通工程系统中,交通需求的特点、道路网络、交通流量、交通设施、交通管理措施等都需要进行全面的分析,以达到优化交通系统的目标。
首先,交通需求特点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
交通需求包括出行行为特征、人群分布特点、出行目的、交通量预测等。
通过针对不同的交通需求需要进行量化分析,并通过问卷调查、交通调查等方法获取大量的数据,进而对交通需求进行综合分析,以提供合理的规划设施和管理措施。
其次,道路网络是交通工程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对道路网络进行分析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的重要一环。
道路网络分析包括路段的等级和属性、道路交叉口的设置和布局等。
通过对道路网络进行分析,可以评估道路通行能力和安全性,优化道路网络布局和设计,以满足不同交通需求的要求。
第三,交通流量分析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的关键环节之一。
交通流量分析包括交通流量测量、交通流量模型的建立和预测,以及交通流量对交通系统影响的评估。
通过对交通流量的分析,可以确定交通拥堵点、交通流量的分布特征,对道路通行能力进行评估,并提出合理的交通管理措施,以提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第四,交通设施分析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
交通设施包括路段的标志、标线、信号灯等,对交通运输的安全和畅通起到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交通设施进行分析,可以评估交通设施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提出改进意见,并提供合理的路口配时方案和信号控制策略,以提高交通流量的通行能力和交通运输的安全性。
最后,交通管理措施分析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的重要环节之一。
交通管理措施包括限制交通、交通信号灯、车道规划等,对交通系统的运行也有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交通管理措施进行分析,可以评估交通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提出改进建议,并提供合理的交通管理方案,以优化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和交通流量的分配。
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方法第二版课程设计介绍道路交通工程系统的分析方法是交通工程领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方面。
对交通状况进行详细且准确的分析和评估是确保公路和城市道路交通行驶安全,保证道路交通运营正常并提高城市交通效率的必要步骤。
因此,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方法的学习和掌握对奠定学生交通工程技术基础至关重要。
本文档介绍了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方法第二版课程设计。
此课程旨在为学生提供能够深入理解该领域最新技术的机会。
课程设计将介绍该领域的基本概念、重要技术和分析工具。
在学习完本课程后,学生将获得对该领域的深度理解和使其可以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方法概述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方法是指使用各种技术和工具,分析道路交通的各个方面,包括交通流量、交通事故、道路能力等,以为道路交通工程的规划、设计和管理提供支持。
交通工程师可利用各种方法获取道路交通数据,分析和预测道路交通流量,并确定道路的设计标准,以确保道路安全、可靠和高效。
课程设计具体要求本课程设计共分三个部分,分别是课程前期阶段、课程实施阶段和课程后期阶段。
课程前期阶段包括课程计划书编写和基础知识学习。
课程实施阶段包括实践操作和报告撰写。
课程后期阶段包括评估和总结。
课程前期阶段在课程前期阶段,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任务:1.阅读相关文献,建立对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方法的系统性理解。
2.了解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方法相关工具和技术,包括交通量调查、交通流分析和交通事故分析方法。
3.构建课程计划书,明确课程目标和内容,并明确实践操作的具体要求。
课程实施阶段在课程实施阶段,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任务:1.根据课程计划书的要求,进行实践操作。
2.基于所学技术和工具,进行数据采集和分析。
3.撰写实验报告,包括数据分析和结论。
课程后期阶段在课程后期阶段,学生需要完成以下任务:1.对实验报告进行评估,确定需要改进的地方,并提供反馈意见。
2.总结和评估课程效果,包括课程设计和实践操作。
市政道路存在的问题与规划改进设计分析摘要:随着我国城镇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市政道路问题逐渐为人民大众所关注,对城镇道路的合理布局是影响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就市政道路现存的问题和市政道路规范化设计作一些讨论分析。
关键词:市政路网道路规划设计中图分类号:u412.3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伴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我国的城镇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城镇一体化建设明显加快,社会对城镇的要求也明显在日益提高。
这其中重中之重是对道路交通的要求,因为道路交通决定着该城市的经济区域划分,居住区域划分,工业区域划分等一些城市核心方面的划分。
道路交通的布局影响着城市的整体发展,影响着该城市的人口容纳量,社会繁荣度。
因此,对市政道路的合理规划设计是非常必要的,对于一座城市的规划首先应该进行合理的道路规划设计再进行其他的经济区块的划分。
本文主要讨论我国部分城市在城市建设时出现的市政道路建设所存在的问题,以及给予几点参考意见建议。
市政道路网需满足的基本要求我国的城镇道路主要分为快速路、主干道、次干道、支路四个等级。
对于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大城市需要考虑城市快速路的规矩建设,对于大城市由于其跨区大,为解决长距离的运输问题就需要建设快速路,这样既提高了城镇道路网的整体容量和快速疏散的能力,又减轻了主次干道网的交通污染和交通压力。
快速路的设计应该保证其与主次干道的联系紧密,保证其与主次干道的车流交换能力。
主干道在城镇中起到主要的交通运输作用。
城市主干道应该是景观性的,不能够是生活性的和商业性质的。
城市次干道承担着城镇交通分流和集散工作。
因此,次干道应该具有生活性和交通性两种功能。
支路则主要为地区或地块的出入交通服务。
支路与人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
就市政道路的功能而言,道路网络系统必须是一个相对协调的系统。
在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其等级结构、功能结构和布局结构,各类道路应该是既相互独立,又是有机结合的。
要保证能够实现道路功能结构与等级结构的统一协调。
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方法课程设计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道路交通工程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
为了更好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需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分析道路交通系统,为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工作提供可靠的依据。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掌握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方法。
目的本课程设计的主要目的为:1.介绍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2.学习道路交通流量、速度、密度等基本参数的测量方法;3.掌握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的方法和工具;4.进行实践操作,深入了解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的过程和结果。
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一部分: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概述介绍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意义和目的,介绍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的基本原理以及主要涉及的参数。
第二部分:道路交通参数的测量方法学习道路交通流量、速度、密度等基本参数的测量方法,包括手动测量方法和自动测量方法,以及测量数据的处理方法。
第三部分: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方法和工具详细介绍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的方法和工具,包括车流量分布分析、通行能力分析、道路拥堵分析、交通事故分析等内容。
第四部分: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采用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方法和工具对某一区域的交通状况进行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估和提出改进建议。
要求本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具备以下能力:1.理解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意义和目的;2.掌握道路交通流量、速度、密度等基本参数的测量方法;3.熟悉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的方法和工具;4.能够独立进行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并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估和提出改进建议。
结语本课程设计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能力。
同时,为了保证本课程设计的顺利进行,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希望通过本课程设计的学习,能够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和研究提供帮助。
系统工程是以大型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按一定目的进行设计、开发、管理与控制,以期达到总体效果最优的理论和方法。
近年来,随着对系统工程认识的深化及其本身的丰富和发展,系统工程的应用已经广泛深入到城市交通规划、建设、管理、评价的各个方面,并极大地推动了城市交通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系统工程的理论、技术及方法已经成为人们认识交通问题、解决交通问题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工具。
城市交通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
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布局结构的调整以及人的观念的变化,使城市交通系统运行中的不确定因素越来越多,矛盾越来越复杂。
如何保证交通系统的健康运行,最大限度地发挥它的城市载体功能,是新形势下城市交通发展面临的一个严峻课题。
一、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充分认识城市交通系统运行的本质特征城市交通是一个由其内部要素集合而成,复杂开放、随机可控的大系统。
一般而言,它可以分为载体子系统(包括各类交通网络、场站等)、运输子系统(包括运输方式的构成及运输组织管理等)以及交通管理子系统。
此外,城市交通大系统的外部环境同样也可以划分为若干个子系统,包括城市地理环境、城市形态与规模以及城市土地利用及社会环境等。
城市交通的有效运行既取决于内部诸要素整合协同,又受到外部环境的制约。
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来看,城市交通系统的本质特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相关性。
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组成要素,各个子系统都有其独立的内在构成方式和运行机制,但各要素的独立机能只能统一和协调于系统的整体之中,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
以道路系统为例,它是由若干个不同功能层次的道路按照一定的衔接关系或空间布局组合到一起,另外,还有一套与之适应的配套设施,如安全设施、行人过街设施等等。
但是道路子系统要高效运转,不完全取决于它本身,还取决于与其相关客货运输系统以及交通管理等子系统的运行条件和水平。
假如,客货运输系统是以私人小汽车和非社会化的自货自运方式为主,而不是以公共客货运为主,必然由于运行效率的低下而导致路网上的交通负荷成倍地增加。
福建农林大学交通学院课程设计课程名称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设计题目交通系统分析应用程序设计姓名专业年级学号指导教师成绩日期评语指导教师:2012年月日目录1 线性规划 (2)1.1 模型及分析 (2)1.2 Matlab求解方法 (3)1.3 Lingo求解方法 (4)2 运输规划 (5)2.1 模型及分析 (6)2.2 Lingo求解方法 (7)3 整数规划 (9)3.1 模型及分析 (9)3.2 Lingo求解方法 (10)4 与网络分析 (11)4.1 模型及分析 (12)4.2 Matlab求解方法 (12)5 预测分析 (14)5.1 模型及分析 (14)5.2 R软件求解方法 (15)5.3 Excel求解方法 (16)5.4 时间序列法求解 (17)6 参考资料 (19)1.线性规划线性规划某筑路工地同时开挖A、B两段路堑,A路堑采用牵引式挖掘机,B路堑采用液压式挖掘机,运行费用见表1。
因为受运土车辆的限制,挖掘土方量不能超过10000 m3/d,为了保证施工进度,要求路堑A每天的挖土量>=1600 m3,路堑B每天的挖土量>=3000 m3。
该工地有12名机械手可操作两种挖掘机。
试问如何分配这几名机械手,才能使每1.1 模型及分析解:设x1,x2分别为操作牵引式挖土机、液压式挖土机的机手人数,那么每天总的运行费用为:z = 394x1 + 1110x2由于受土方运输条件的限制,每天的开挖土方量必须小于10000 m3,即满足:200x1 + 1000x2 ≤10000为了保证施工进度,必须满足:200x1 ≥16001000x2 ≥ 3000因为该工地仅有12名机械手,所以有:x1 + x2 ≤ 12那么,原问题可用下列数学模型来表达:minz = 394x1 + 1110x2200x1+ 1000x2 ≤10000200x1 ≥1600s.t. 1000x2 ≥3000x1 + x2 ≤12x1,x2 ≥0该问题为线形规划问题,为求得最优解,可用Matlab和Lingo求解。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供电系统设备国产化的分析与思考北京市城建设计研究院于松伟(100037)序言本文完成于1999年初,基于当时的设备状态,对城市轨道交通供电设备国产化进行了分析。
从当时的情况来看,除直流快速开关外,其他设备基本上实现了国产化。
当时发表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加速和推动直流快速开关的国产化进程。
文中曾断言:“直流快速开关肯定会实现国产化,这个民族工业的空白,一定会被有识之士填补,这一天不会太远!”。
现在这一美好愿望,即将变成喜人现实。
在2001年4月和11月,上海新联直流电器有限公司(由原上海立新电器厂改制而成)通过两年多的发奋努力,相继研制成功了QDS8型直流快速开关 (1250A/1500V)-相当于瑞士SECHERON公司的UR6,以及DS16 型直流快速开关(4000A/1500V)-相当于瑞士SECHERON公司的UR40。
2002年3月,这两种开关已成功地完成了型式试验。
而且, UR6型开关已应用于成都青城山磁悬浮列车地面供电系统。
另外,江苏长江电器集团,自1998年与瑞士SECHERON公司签订合作生产协议后,现在通过引进SECHERON公司的直流快速断路器等核心部件,已经形成在国内批量生产直流快速开关柜的能力,并且已经向长春轻轨工程、武汉轨道交通工程等供货。
总而言之,在本文发表后的两年多时间里,直流快速开关的国产化工作,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可以说,“直流快速开关”的国产化,已经露出了曙光。
只要企业、业主、设计单位等共同努力,“直流快速开关”就会象早晨的太阳在东方蓬勃升起!现在,北京城建设计研究院,拟将此文收入“院论文集”,特做此序,以珍视历史,激发未来。
本文作者:于松伟,2002年6月,北京。
内容提要:本文从国家对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的要求谈起,介绍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供电系统设备的特点;分析了供电系统设备国产化现状,认为主变压器用有载调压开关可以采用国内产品,明确了直流系统所采用交流电力电缆的电压等级;着重对直流快速开关的国产化问题进行了思考:开发回顾、研制现状、应用前景、有关建议,目的在于倡导有识之企业,抓住机遇,加大投入,加速直流快速开关柜全面实现国产化。
交通系统分析与城市规划学科交叉的教学探讨摘要:交通系统工程与其他学科有着紧密联系的特点,本文着重探讨交通系统分析方法和基本要求在教学中与城市规划专业学科之间应如何进行渗透和交叉,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培养学生开放式和创新式思维。
这样可以避免目前很多高校存在的非常普遍的问题——学生只会做题,不会解决与交通相关的实际问题。
关键词:交通系统分析;城市规划;交叉渗透;教学改革the discussions about the crossing of traffic systems analysis with the subjects of city planning in teaching hu bing1 fang hui-ming1 wu xin1 song yun-lian1 zhang zhen-guo1.i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 feature of traffic systems engineering having close connection with other natural and social science. this paper will discuss how traffic systems analysis infiltrate and cross with the city planning subjects in teaching, further raise students’interests in the study, reinforce the ability of combining theory with practice, cultivate students’ open-minded and creative thinking. this can avoid a common problem that the students can only do some exercises, that they cannot solvethe practice problems.key words: traffic system analysis; city planning; infiltration and crossing; teaching reform1 引言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大多注重交通系统分析课程中的基本概念、求解方法的讲授,而忽视了它在其他学科和实践中的广泛应用,以致割裂了交通分析与各学科之间的联系纽带,学生只会做抽象的习题,而不会解决实际问题。
交通工程毕业题目交通工程是运输工程学中的一个分支。
运输工程包括:公路交通、铁路交通、航空交通、水上交通、管道交通五项内容。
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交通工程毕业题目,欢迎阅读。
交通工程题目一:1、公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研究2、基于集成神经网络的城市道路交通流量融合预测研究3、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理论分析4、城市道路交通状态判别及拥挤扩散范围估计方法研究5、基于CIC的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集成管理研究6、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方风险认知研究7、基于出行特征的交通工程设计研究8、重大交通工程项目经济领域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方法研究9、地下轨道交通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确定方法研究10、基于多维矩阵WBS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集成管理研究11、轨道交通工程绿色施工与清洁生产研究12、宁波轨道交通工程结构混凝土耐久性质量控制管理研究13、天津地下交通工程混凝土墙耐久性研究14、国内轨道交通驾驶室人机工程设计研究15、基层质监机构的交通工程质量监督机制研究16、交通工程施工安全防治和监管体系研究17、珠机城际轨道交通工程线路选线规划设计研究1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项目招标采购管理研究19、面向交通工程造价管理的服务集成与系统设计20、重庆轨道交通工程测量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与实施21、连续长大下坡路段避险车道设置原则研究22、在生态脆弱区交通工程建设的生态影响与生态恢复研究23、交通仿真技术在道路交通工程中的应用研究24、武汉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技术研究25、交通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景观生态学方法研究26、城市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设计27、我国大城市交通拥挤对策及关键技术研究28、公路可行性研究中的交通分析研究29、大型市政工程施工期交通组织研究30、基于GIS的城轨交通工程信息管理系统研究31、重庆交通工程监理咨询公司发展战略研究32、重庆交通工程监理咨询公司发展战略研究3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期间地面交通管理与组织方法研究34、轨道交通工程日常安全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35、国道G4改扩建工程施工交通组织方案优化与仿真研究交通工程毕业题目二:36、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造价控制研究37、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期安全事故分析与研究38、深圳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研究39、交通工程技术人员职业压力的研究及其应对策略40、轨道交通配套通信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研究41、天津市轨道交通工程风险管理研究42、轨道交通工程主控模式下变电所综合监控的应用研究43、甘肃圆峰交通工程有限公司供应商管理研究44、城市交通智能感知与传感器网络技术研究45、轨道交通工程资料管理系统的实现及其文本信息的数据挖掘研究46、中铁二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公司发展战略研究47、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48、高速公路交通工程设施系统分析及评价研究49、道路条件对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研究50、基于AHP层次分析法的轨道交通工程全过程造价控制研究51、基于BIM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进度管理研究52、北京市部分拥堵点段交通疏堵改造工程案例研究53、浙江JH交通工程有限公司对外担保风险管控研究54、宁波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合同管理研究55、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阶段投资控制研究56、交通工程项目造价控制实践研究57、责任成本管理在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研究58、中山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分析59、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期风险管理及工程保险问题研究60、审计视角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设计阶段造价控制研究61、大型交通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风险与预防6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地面控制网的测量与研究6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64、某市轨道交通机电工程进度管理研究65、轨道交通建设中前期配套工程合理实施的研究66、考虑风险因素的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成本与进度研究67、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研究与实践68、青岛市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信息系统设计及实现69、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的风险分担研究70、杭州地铁2号线1期工程项目人力资源管理及配置研究交通工程毕业题目三:71、山区县交通工程安全生产监管研究72、轨道交通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研究7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费用定额比较分析74、轨道交通机电安装工程的设计变更研究75、风险分担视角下城市轨道交通BT项目的回购定价研究76、浅埋地下结构地震反应分析及设计方法研究77、高速公路隧道交通流模型与应急交通控制预案研究78、高速公路改扩建作业区交通组织及安全保障技术研究79、公路交通设施驾驶容错能力分析方法研究80、交通工程边坡在振动力作用下行为特征研究81、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期间地面交通组织管理技术方法研究82、道路交通信息获取多参量感知与传感器网络优化83、城镇密集区道路改扩建工程交通组织研究84、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方案虚拟集成决策技术研究85、BT模式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管理研究86、城市轨道交通明挖车站建设碳排放计算及主要影响因素分析87、中山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站办公收发文处理系统的研究与分析88、大型改建工程的交通影响分析和改善规划研究89、城市道路交通分析与交通工程设计技术研究90、数字轨道交通工程的设备接口管理91、磁浮和轨道交通给排水设计及隧道消防系统研究92、保险在轨道交通工程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9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管理模式比较研究94、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融资BT模式研究95、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研究96、慢行系统交通标志设置方法研究97、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系统的设计实现98、辽宁LQ交通工程公司项目质量管理案例研究99、轨道交通项目施工单位质量控制体系的构建与应用100、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多种轨道结构施工技术研究101、交通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102、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质量检查检测标准化研究103、天津市区至滨海新区快速轨道交通工程投资控制104、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质量管理体系研究105、高速公路改建工程交通安全研究。
道路交通分析与交通工程设计技术要点发布时间:2022-12-12T09:36:12.941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5卷第15期作者:高晓磊[导读] 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是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同时保障出行的安全性高晓磊烟台市公交集团开发区有限公司山东烟台 264006摘要: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是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同时保障出行的安全性,但是当前的城市道路交通状况并不是很好。
因此,一定要以当前城市道路交通状况和对道路交通的需求情况为基础,使交通工程设计更为合理。
关键词:道路交通分析;交通工程;设计技术引言社会发展进步之下,人们生活水平也在逐渐提高,对于出行提出较高要求的背景之下,道路上所通行的车辆变得越来越多,由此引发出一系列交通问题,这对于交通安全运转来说也有极大的影响。
所以,针对道路交通要有效地分析,还需在交通工程设计的时候做好相应的规划和调整。
在落实城市可持续发展理念之下,让交通工程设计拥有明确的目标,在逐渐完善交通工程运转之下,带领交通行业的稳步前行。
1城市道路交通分析城市道路交通所涉及的道路往往分为不同的层面,其中涵盖了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
同时,快速路作为快速交通的重要道路支持,让人们在出行的时候拥有便捷的交通条件。
在提供有效的服务体系之下,交通的各个部门有效联系,能够让交通疏导更加全面。
倘若发生拥堵问题时,通过快速路进行疏导,然后不同的交通道路可以有效地结合,在相互连接之下,让城市交通更加高效运转。
主干路是城市对外交通以及组团联系的重要道路,通过车道数的设定,以交叉口逐渐扩大的形式,让车辆通行更加有力。
主干路在城市道路交通建设当中视为机动车辆和交通提供服务的重要层面,结合具体的交通需求做好相应的划分。
次干路是作为重要的部分,在城市当中处于生活领域上的重要方面。
支路则是结合街坊道路,然后在支路上会建立住宅和公共建筑,同时也会创设与生活服务相关联的功能,这让交通环节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方法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方法作为交通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课程,旨在介绍交通工程中各种方法和技术,以便对交通系统作出准确的评价和决策。
本课程将涵盖以下方面:•道路和车辆的特征分析•道路流量和速度的基本原理•公路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设计方法和策略•城市规划和交通流模型的数学分析方法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后,将掌握交通工程系统的基础知识、技能和实践经验,能够设计和开展交通工程项目的计划和管理,以及解决实际交通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2.1 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系统分析道路交通工程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和理论研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2.2 课程要求•学生需具备数学和物理等相关学科的基础知识•学生需掌握基本的计算机应用技能•学生需熟悉道路和车辆的基本特征三、教学内容及大体课时分配3.1 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1 道路和车辆的特征分析•道路类型和特征分析•车辆类型和特点分析•行车环境特征分析3.1.2 道路流量与速度的基本原理•道路流量的概念和测量方法•道路速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道路流量和速度的关系分析3.1.3 公路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设计方法和策略•道路能力和交通状况分析•全向停车设计和交通控制方法•公路和城市道路管理策略3.1.4 城市规划和交通流模型的数学分析方法•城市规划的原则和方法•交通流模型的分类和建模方法•计算机模拟方法的原理和应用3.2 大体课时分配•道路和车辆的特征分析(5学时)•道路流量与速度的基本原理(10学时)•公路和城市道路交通管理的设计方法和策略(15学时)•城市规划和交通流模型的数学分析方法(10学时)四、教学方法与手段4.1 教学方法该课程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讨论和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
4.2 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包括课堂教学、计算机模拟和实验室实践。
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1. 整体概述道路交通工程系统指的是由交通道路、车辆、交通信号和人类行为等多个部分组成的一个复杂系统。
交通工程师需要对这个系统进行分析和规划,以保证交通运输的安全、高效、节能和环境友好。
2. 分析要素2.1 交通道路交通道路是交通工程系统的基础设施,分析道路的特点和使用情况非常重要。
这包括路段长度、车道数、路面情况、路口情况、停车设施、交通标志、路灯和交通障碍等。
2.2 车辆车辆是交通道路上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分析车辆的特点和使用情况也非常重要。
这包括车型、尺寸、轴重、速度、加速度、车辆类型和数量等。
2.3 交通信号交通信号是交通道路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们的设置和使用情况会影响整个交通工程系统的运行效率。
分析交通信号的类型、布局、时间、频率和控制方法等非常重要。
2.4 人类行为人类行为是整个交通工程系统中最难以预测和控制的要素之一,包括行人行为、驾驶员行为和乘客行为等。
分析人类行为的类型、数量、规律和变化趋势等,可以更好地预测交通事故的风险和交通拥堵的状况。
3. 分析方法为了对道路交通工程系统进行有效的分析,交通工程师需要采用合适的方法和工具。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分析方法:3.1 状态分析状态分析是一种通过观察和记录交通道路的实时运行状态,以获取有关道路拥堵、速度、车流量、路面状况等信息的方法。
这些数据通常通过传感器、摄像头、雷达等设备进行收集和处理。
3.2 模拟仿真模拟仿真是一种利用计算机模拟真实交通道路运行情况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被用来测试新的设计、交通流量的控制方法或者预测未来的交通流情况。
仿真计算的输入可能来自历史数据或者模拟环境中假设的车辆和行人的控制行为。
3.3 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是一种通过收集和处理已知的交通道路数据,以发现数据之间潜在的相关性和规律的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被用来寻求有关某段时间内的交通状况、交通拥堵、发生的交通事故等信息。
4.为了设计和实现一个高效、安全、节能、环境友好的道路交通工程系统,需要仔细的分析系统的各个要素,并精心地设计适合的方案。
I G I T C W技术 研究Technology Study4DIGITCW2024.011 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长,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成为了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面临着复杂的安全风险和隐患,如何全面、准确地监测和管理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并解决相关安全问题,成为了当前的重要研究课题。
目前,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主要依赖于公司风险、隐患、应急3个既有安全系统,这些系统各自独立运行,数据格式不统一,数据之间的互通存在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用先进的数据融合技术和数据处理分析技术,实现安全管控业务数据的融合及应用,提高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安全水平。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DolphinScheduler 、FlinkCDC 和Restful API 的数据融合方法,以实现公司风险、隐患、应急3个既有安全系统的安全数据的标准化、融合和应用,从而提升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安全水平。
2 实施路径及方法本项目以公司风险、隐患、应急3个既有安全系统的安全数据为基础,统一安全数据标准和口径,实现安全管控业务数据的融合及应用。
具体实施路径如下。
(1)统一数据标准:梳理整合轨道主数据和风险系统、盾构系统、隐患系统、应急系统等业务系统安全数据指标,对不同安全系统的数据进行统一的标准化基金项目:北京市基础设施投资有限公司科研项目经费资助,项目编号:2022-15-06-06,项目名称:北京市基础设施安全风险智慧管控平台。
作者简介:刘魁刚(1979-),男,汉族,河北邯郸人,教授级高工,硕士,研究方向为轨道交通建设管理。
张 瑜(1981-),男,汉族,安徽临泉人,教授级高工,本科,研究方向为轨道交通建设管理。
毕 鹏(1975-),男,汉族,山东文登人,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为建设工程安全管理。
赵智涛(1978-),男,汉族,山东冠县人,高级工程师,本科,研究方向为轨道交通的建设管理及相关工作。
城市道路交通分析与交通工程设计技术要点分析摘要:城市道路作为城市化建设进程的重要标志,在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利好背景下,建设情况变得愈加复杂。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深入,城市人口密度逐年增加,改变了市政道路工程设计理念。
虽然传统市政道路工程设计能够基本满足城市交通运输需求、符合道路交通标准规范,但无法与城市绿色发展体系有效融合。
因此,在现代化城市道路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需要综合考虑城市景观绿化、基础设施及运营可持续性等建设需求,通过合理规划、科学设计,全面提升现代化城市道路设计水平。
本文通过对道路交通分析与交通工程设计技术要点进行论述,为建设现代化城市道路提供技术支撑。
关键词:道路交通分析;交通工程;设计;技术要点引言道路是城市建设的重要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发展对城市整体规划布局具有重要影响。
不同等级道路构建成城市发展骨架,沿路周边等建筑设施形成城市发展主体,交通流则充当城市发展血液,带动整个城市的运作。
对不同道路等级的交通特性进行分析,研究道路工程设计技术要点,对城市道路的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1道路交通分析根据道路在城市道路网中的位置、对沿线的服务功能及交通功能可将城市道路细分成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和支路4种类型。
其中,快速路是城市道路等级中最高的道路,通过设置中央分隔带,使得车辆可以高速安全行驶。
快速路作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重要基础设施,能够解决交通工程实际的需求层次:一方面通过距离和速度需求将不同需求的交通流分离出来,提高出行效率和城市交通可达性;另一方面其可以联系市内各主要地区、主要近邻区、卫星城镇及主要对外公路,促进城市空间结构的合理调整,带动周围土地开发利用;其次,通过建立系统的快速路网络,可完善市内交通和市际交通的有序衔接,提升城市的区位优势,扩大城市辐射吸引能力。
主干路通常是指城市对外开展交通运输活动和城市组团联系的道路,主要为城市客运货运任务提供基础服务保障,其往往是城市的标志性道路,贯穿整个城市、代表城市形象,一般位于城市轴线,联系城市大型商业街区、公共性活动场所及主要工业区等,两侧严格控制公共建筑出入口及路侧带缘石断口。
城市道路施工的交通组织设计要点分析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蓬勃发展, 城市道路施工设计是交通发展的一大要点,对于市政工程道路施工过程中的交通组织设计是尤为重要的一部分。
要严格按照规范进行落实。
其在施工的过程中,所涉及的因素较多,为了保证安全和交通畅通,梳理好交通组织工作非常重要。
本文通过对于市政道路施工的交通组织设计进行阐述,并对道路交通组织设计的要点进行分析,希望对道路交通组织合理的运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城市道路施工;交通组织;设计要点引言:城市道路交通组织设计是使用交通工程技术和管理对该区域的交通进行系统分析。
当施工道路堵塞或发生交通安全危险时,交通管理部门只能实施“渠道”。
管理,根本解决不了问题。
关键是要控制冲突点的位置,实现“一刀切”,减少冲突点的数量,或将冲突点转换为交错的冲突点,并增加交叉点的容量。
事实上,在使用道路的过程中,由于使用条件不同,交通流量不同,对道路交通流量的需求差异很大,尤其是城市更新和重建的中心路线。
道路工程没有交通组织设计,例如道路建设。
这种转化理念如果在实施过程中存在问题,不仅对整个交通系统、重复建设和工程都有严重的影响,而且造成了大量的浪费资金和其他问题。
与“交通工程设计”和“交通设施设计”不同,交通组织设计是近年来提出的“交通设计”的一部分,旨在改善城市交通,提高交通效率。
一、城市道路施工交通组织设计分析1、规划设计目标受施工系统的影响,在道路施工过程中,交通组织通过道路时空资源的要求进行重新分配,保证车辆能有序运行。
根据施工组织及设计模式的具体要求,减少车辆绕行时间,提升车辆的行进速度。
交通组织设计要从现有网络布局入手,结合道路管制措施以及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做好方案组织和规划工作,协调交通和施工关系。
2、设计规划原则交通组织规划设计需要应用交通工程学的基本原理,考虑交通安全、通畅及环境等因素,按照资源管理要求进行落实。
以交通资源为基础,考虑时间、空间和投资水平等,掌握约束条件,寻找最佳改善方案。
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方法教学设计背景介绍道路交通工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市政工程、交通规划、交通运输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为了能够在交通运输领域中发挥更好的作用,需要系统地学习交通工程的相关知识,特别是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方法。
因此,本文将通过介绍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方法教学设计,探讨一种较为科学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掌握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方法。
教学目标通过本次课程,学生应该能够:1.掌握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2.能够熟练运用主要的系统分析工具和软件。
3.能够独立进行道路交通系统分析,并提出正确的建议和决策。
4.能够独立撰写道路交通系统分析报告。
教学内容第一章道路交通工程概论1.道路交通工程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道路交通工程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现状。
3.道路交通工程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二章道路交通系统的特征和分析方法1.道路交通系统的组成和特征。
2.道路交通系统的系统分析方法。
3.道路交通系统模型的建立和解析方法。
第三章道路交通系统评价方法1.道路交通系统评价的意义和目的。
2.道路交通系统评价的指标体系。
3.道路交通系统评价的方法和程序。
第四章道路交通治理与规划1.道路交通治理的概念和方法。
2.道路交通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3.道路交通规划的实施和效果。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3+1教学模式。
即每周授课3学时,实践1学时。
授课形式包括题解、讲述、案例分析等。
实践环节主要是引导学生做实际操作和分析,包括道路交通数据采集与处理、道路交通系统模型的建立和解析、道路交通系统评价等。
此外,还将采用人机交互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运用交通工程软件对道路交通系统进行建模、分析和优化,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教学考核1.考试占50%的总成绩。
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主要考察学生对道路交通工程系统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
2.实践占40%的总成绩。
包括实验操作的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的撰写情况。
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城市的发展和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道路交通面临着日益突出的问题,如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交通安全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探讨其规划、设计、优化策略及案例分析,对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改善居民出行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
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的建设需要综合考虑城市规划、土地利用、交通需求等多方面因素,需要有科学的规划和设计原则作为指导。
对城市交通流量进行分析,了解交通运行状态,寻求优化策略,提高交通系统效率是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
通过案例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不同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法,为今后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从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的整体概述开始,着重介绍城市道路规划与设计原则、交通流量分析、优化策略以及案例分析,从不同角度对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进行深入研究,为城市交通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意义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是城市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意义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的研究对于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口密度不断增加,车辆数量不断增加,交通压力日益加大,交通拥堵已成为城市发展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研究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可以有效地指导交通规划和设计,提高交通运输效率,减少交通拥堵现象,改善城市居民出行体验。
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的研究对于提升城市交通安全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交通安全一直是城市交通管理的重要课题,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的规划与设计直接影响交通安全情况。
通过研究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的安全性,可以及时发现隐患,采取有效措施保障交通安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的研究对于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市政桥梁
106 2015年33期
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研究
李光耀
身份证:130481198389210475,河北石家庄050000
摘要:通过对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的目的、作用以及步骤进行分析,总结出了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的主要内容,同时对相关模型的建立和运用进行了阐述,通过综合分析和总结,提供了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工程;分析;总结;依据
中图分类号:U49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810(2015)33-0106-01
1基本概念
1.1工程系统分析的定义
工程系统分析就是对工程项目规划、项目设计、工程施工以及后期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一些核心问题分析时所采取的分析方法。
为了保证分析过程中能够被理解得更为透彻,核心问题通常分为以下两种:第一种就是资源配置方面的问题,比如要想获得某个系统预定的目的,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将劳动力、能源、资金材料以及设备等等资源进行经济、合理的有效配置;第二种则是如何进行方案选择的问题,系统目标和目的的实现是方案选择所要满足的首要条件,在此前提下,再结合方案设计来进行分析评价,最终选择出最佳方案。
1.2工程系统分析的步骤
系统分析作为决策者的一个有力工具,对决策者改善政策、制定质量以及实施有效领导等方面有重要影响,其基本步骤如下:(1)明确目标:在进行系统分析时,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对系统和系统范畴进行明确定义,清楚了解系统的环境以及系统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等;接着就是对反映系统行为、性能或者性状的数据进行大量采集,选择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指标,对现有系统的性能和状态进行定性描述和定量评价时,通过数据分析的利用加以实现;完成评价后,应该调查并预测现有系统当下和将来的需求,并与现有的系统实际状态和使用系能进行类比,进一步使得现有系统存在问题的内容和范围都有所确定。
根据这些分析依据来对现有系统开展价值分析,讨论后确定接受度高且实现性强的系统整改的目标和目的。
(2)可选方案的提出:按照系统的问题和所定的目标及目的对多个可能的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和筛选,多次进行系统分析和系统评价,从众多改进法方案中筛选出可行性较高的方案。
(3)选择方案的分析评价:在上一个步骤中已经完成了各项方案的分析,因此这时应该依据按照表征系统的行为、性状和特征模拟所得到的一个或数个模型细致的技术、经济政治可行性分析,对系统实施后的各种状态进行计算分析。
1.3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
道路与交通工程的规划、设计、修建和后期运作管理是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的主要对象。
这些问题的基本特征与微观经济概念预测法、系统分析方法论、技术优化、决策理论等相结合就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最佳方案的选择的依据基础。
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庞大而复杂,投入甚大,各管理部门的资源优化配置和最佳解决方案的选择是工程系统分析工作的主要内容。
2模型的建立与运行
模型是将系统和问题的全貌以立体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决策者的一种工具,通过直观的呈现各种问题来加强决策者的决策能力,在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的分析过程中模型是必不可少的。
模型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使分析员能够根据具体模型来分析各种各样的变量、因素以及关系之间是如何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通过分析来推测可能对系统产生影响的各种行为、性状、性能等,进一步对方案的效果进行评价,对方案进行必要的完善。
所以,模型的建立是城市道路与交通系统分析的重中之重,其建立和运行步骤如下:初步设计、根据现有数据初步证实、通过模型预测新情况、根据实际偏差改进模型。
3城市道路与交通系统分析的主要内容
3.1线性规划与图论
线性规划是运筹学中的一个分支,运筹学会通过运用图解法、人工变量法、单纯形法等求解方法来将所分析的问题具体呈现出来。
通常情况下,使用线性规划有两个目的:一个目的是根据任务要求,采用最省资源的方式完成工作;第二个目的是根据被限定的资源,采用最佳方案经济有效地完成任务。
3.2网络技术
这里所说的网络技术跟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理解的网络技术不同,作为图论的一个分支,其主要的表示方法有箭线图和顺序图,主要工作第一步是对承接的工作展开项目分析,并依据分析结果绘制出与预期要求相符的网络图,若通过分析绘制得到的网络没有达到预期要求目标,分析人员就可以结合时间、资源、费用等因素的影响对原图进一步调整优化,以达到最终的满意效果,在施工组织和施工计划管理的过程中往往会用到网络技术。
3.3预测与决策
预测与决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预测是以某件事物的历史资料为依据,采取科学的方法和逻辑推来对该事物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并对估计结果进行客观评价,然后再调对人们的行动进行调节引导;而决策则是指在众多可选方案中选择出可行性最佳的执行方案。
3.4技术经济分析与评价
在道路工程中,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需要用到技术经济评价,技术经济评价是对成本和效益动态计算并最终得出定量评价依据的一种手段,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有工程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分析来说明某个方案的优劣。
4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道路交通已经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随之而来的是对道路交通工程更高一级的要求。
在实际的工程中,各种各样的技术问题需要得到完善,对工程的管理也需要进一步科学化,对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分析是必不可少的。
在实际分析过程中,要学会运用科学知识灵活对整个工程进行综合评价和预测,模型的建立以及决策也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对城市道路与交通工程系统进行综合的有效分析,才能找到最佳的可选方案。
参考文献
[1]叶炯. 城市道路交通的环境影响评价分析[J]. 江苏商报·建筑界, 2013, (15):126-127.
[2]崔翠, 王波, 仲崇高. 城市道路绿化与交通安全关系分析[J]. 现代园艺, 2014, (16):163.
[3]荀国宁. 探究城市道路交通分析与交通工程设计技术研究[J]. 建材发展导向, 2012, (21):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