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地理同步教程人教选修三讲义+测试:第二章 第二节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 格式:doc
- 大小:1.95 MB
- 文档页数:14
绝密★启用前 人教版高中地理同步测试 选修三 2.2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 试卷副标题 xxx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单选题 1.黄山奇松、怪石、云海、温泉的形成与( ) A .黄山的花岗岩地貌有关 B .黄山的亚热带气候有关 C .外力的侵蚀、风化作用有关 D .黄山的地理环境有关 2.“五一黄金周”来武汉旅游的人主要来自周围地区,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有限的( ) A .美学价值 B .交通运输条件 C .吸引半径 D .科学价值 3.关于黄山的成因,错误的是( ) A .黄山是花岗岩断块山,受断层影响,形成了许多较大的溪谷、悬崖、陡坎 B .黄山的节理发育,前山雄伟挺拔,后山秀丽 C .黄山处于温暖湿润的热带地区 D .黄山处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4.旅游目的地必须具备旅游接待服务设施和旅游功能。
下列地区不可能成为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是( ) A .地中海 B .加勒比海 C .东南亚 D .喜马拉雅山 5.以前,安徽潜山县天柱山游人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B.虽兼有雄、奇、灵、秀等美感特征,但与邻近的景点大同小异,质量又略逊一筹C.与经济发达地区距离极远,地区接待能力不够D.交通位置较为闭塞6.安徽省潜山县境内的天柱山,曾被汉武帝封为南岳。
山上“峰无不奇,石无不怪,洞无不杳,泉无不吼”,兼有雄、奇、灵、秀等美感特征,然而,那儿游人稀少,其主要原因是()A.游览价值欠缺B.市场距离太远C.地区接待能力尚差D.交通通达性不便7.中国古典园林入口处常设假山、竹林等,下列诗句能够体现这一造景手法意境的是()A.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B.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C.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D.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8.下列不属于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内容的是()A.景区形象B.旅游环境容量C.功能分区D.空间布局9.下列各组中属于自然景观的是A.武夷山、韶山、香港海洋公园B.肇庆七星岩、黄果树瀑布、武陵源C.都江堰、滇池、济南大明湖D.太原晋祠、云岗石窟、应县木塔10.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我国将成为世界第一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旅游客源输出国,原因有()①国土广大,旅游资源丰富②对外开放的力度加大③居民收入不断提高④人造景观众多A.①②B.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1.下列有关泰姬陵的说法错误的是()B.泰姬陵是一座陵墓清真寺C.泰姬陵位于印度境内D.泰姬陵是印度穆斯林艺术的瑰宝12.以下旅游建设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A.在杭州西湖湖畔兴建高质量星级宾馆B.合理开发陕西窑洞、土炕等民间旅游资源C.在寺庙中安装现代激光照明设施D.拆掉北京的胡同,建设现代化首都13.“自由行”旅游,彰显个性“自由行”是最为时尚的旅游方式,它综合了组团出游的低花费和自助游的自由、随意性,因此自从面世以来日益受到现代旅游者的青睐。
第二节 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1.了解旅游资源的价值表现,理解旅游资源的价值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2.掌握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重点) 3.结合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重难点)[基础·初探]教材整理1 资源价值阅读教材P 20~P 21第二自然段,完成下列问题。
1.资源价值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和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正误判断:(1)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资源价值完全相同。
( ) (2)形象美是人文景观美学价值的核心。
( )(3)旅游资源的质量越高,其旅游价值不一定越大。
( )【提示】 (1)× 不完全相同。
它们都具有经济价值,自然旅游资源侧重于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人文旅游资源侧重于历史文化价值。
(2)× 形象美是自然景观美学价值的核心。
(3)√ 旅游资源的开发,不但包括对单项旅游资源的开发,也需要考虑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
有些旅游资源虽具有一定的质量,但在一定地区内只是孤立的景观,而无法与其他景点共同构成景观群,这样的资源旅游价值就不大。
教材整理2 地理位置与交通、客源市场和基 础设施阅读教材P 21~P 23全部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理位置与交通地理位置与交通――优越方便―→偏远不畅路途交通费用过多,时 间过长,增加旅游者的心理顾虑,游客量少――→改善游客量增加 2.客源市场(1)地位:对客源市场的分析与评价,是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
(2)主要评价指标:客源地、游客人数、游客量的季节变化、停留时间、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以及游客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等。
(3)基本指标①客源地:当前国际上客源地多是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
②旅游地与客源地之间的距离:一般来说,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
3.基础设施。
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学习目标:1.了解旅游资源的价值表现,理解旅游资源的价值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
2.掌握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重点) 3.结合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重难点)一、旅游资源的价值1.对旅游资源本身的评价,即评价资源的质量,看其是否具备以下四种价值:的科学研究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文物古迹对研究历史上的社会、经济、文化艺术、工程建筑等都具有重要价值经济价值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1)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是否孤立,能否与其他景点共同构成景观群。
(2)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与邻近景点在景观特征上的差异。
二、地理位置与交通三、客源市场1.地位:对客源市场的分析与评价,是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
2.主要评价指标:客源地、游客人数、游客量的季节变化、停留时间、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以及游客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等。
3.基本指标客源地(游客来源地)当前国际上客源地多是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如西欧、北美、日本客源地与旅游地之间的距离靠近经济发达地区或国家(即主要客源地)的旅游资源,其开发利用的价值要优于远离经济发达区的资源1.内容⎩⎨⎧公共设施:水、电、交通、邮政、通信等配套设施:住宿、餐饮、购物、健身、文化娱乐等2.意义:基础设施决定了旅游地的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1)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的资源价值完全相同。
()(2)形象美是人文景观美学价值的核心。
()(3)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与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无关。
()(4)旅游地的旅游经济价值大小与其浏览价值成正比。
()(5)关于旅游市场距离,正确的叙述是()A.旅游资源的资源价值越大,其开发价值也越大B.旅游消费耗资多少与出游距离关系不大C.经济距离越长,旅游者对旅游目的的需求越强烈D.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提示:(1)×不完全相同。
它们都具有经济价值,自然旅游资源侧重于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人文旅游资源侧重于历史文化价值。
第二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学习目标]了解旅游资源的价值表现,理解旅游资源的价值对旅游资源开发的影响;掌握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结合实例,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
一、资源价值1.评价标准:资源的质量,即□01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02经济价值四个方面。
2.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具有□03美学价值。
3.文物古迹突出在□04历史文化价值。
4.旅游资源的开发,既包括对□05单项旅游资源的开发,也需要考虑旅游资源的□06组合状况。
二、地理位置与交通1.旅游资源所在地的地理位置及交通条件,直接影响其□01开发价值。
2.旅游景区的交通条件一旦得以改善,游客量一般都会□02增加。
三、客源市场1.对□01客源市场的分析与评价,是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前提。
2.评价指标:客源地、游客人数、游客量的季节变化、停留时间、客源地与旅游地的距离,以及游客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等。
3.基本指标四、基础设施1.内容⎩⎨⎧公共设施□01配套设施2.意义:基础设施决定了旅游地的□02接待能力和服务水平,直接影响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开发旅游资源时,首先要对旅游资源本身进行评价,即要评价资源的质量,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读四幅景观图,完成1~2题。
1.白头山天池、华山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游览,主要是因为它们的( ) A .历史文化价值 B .经济价值 C .美学价值D .科学价值答案 C解析旅游资源的价值中,自然景观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主要原因是它们具有美学价值。
2.图中的景观,既有较高的科学价值又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的是()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答案 C解析在自然景观中一些旅游名胜区往往代表某种典型的地质构造或水文特征,具有地学上的科学价值,如白头山天池是典型的火山口积水形成的火口湖,华山是典型的断块山。
3.古诗云:一队风来一队沙,有人行处没人家。
该地区景观独特,但前来观光的游客比较稀少,主要原因是()A.基础设施差B.环境条件差C.交通闭塞D.远离客源市场答案 D解析由古诗可知,该地区地处我国西北地区,为大漠风光,虽然环境条件较差,却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和科学价值,游客少的主要原因主要是距离经济发达地区远。
4.“十一黄金周”到武汉旅游的人主要来自周边地区,这说明旅游资源具有有限的()A.旅游容量B.区位条件和可进入性C.吸引半径D.旅游经济容量答案 C解析游客来自周边地区,说明旅游资源的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探究点资源价值喷焰的火山、茂密的森林、洁白的沙滩、湛蓝的海水、热烈的草裙舞与轻巧的独木舟……每年吸引了多达700万的游客到夏威夷度假观光,旅游业成为这里第一支柱产业。
下图为夏威夷群岛的位置和火山分布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从哪些方面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2)旅游资源的价值高,就一定开发价值高吗?(3)依据材料分析说明夏威夷群岛旅游资源游览价值高的理由。
[答案](1)从两方面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一是旅游资源的本身;二是旅游资源所处的环境及其相关方面。
(2)不一定。
旅游资源的开发价值,不只受旅游资源本身质量的影响,还受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的影响。
(3)该地旅游资源质量较高;火山地貌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热带海洋景观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等;旅游景点集群性好,彼此间距离较近;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好,自然景观类型丰富,兼有火山、热带海洋和森林等多样组合,有风土民情等丰富的人文景观。
1.开发旅游资源时,首先要对旅游资源本身进行评价,即要评价资源的质量,看其是否具备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具有“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高质量的旅游资源,才会对旅游者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具体分析见下表。
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对旅游资源价值的影响2014年4月28日,雨过天晴的湖南张家界天门山出现云海奇观,如诗如画的仙境,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据此完成1~3题。
1.张家界吸引大量游客前往游览,最主要的是因为它的()A.历史文化价值B.经济价值C.美学价值D.科学价值答案 C解析自然风景名胜区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最根本的原因是它们具有美学价值。
2.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首先体现在()A.游览资源的集群状况B.旅游资源的地域组合状况C.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D.旅游资源的质量答案 D解析旅游资源的游览价值,首先体现在旅游资源的质量,看是否具有较高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3.旅游资源的价值除了资源的质量外,还表现在()A.旅游区内的交通状况B.旅游区的吃、住条件C.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D.景观的特色答案 C解析旅游资源的开发,既包括对单项旅游资源的开发,也需要考虑旅游资源的组合状况;有些旅游资源本身质量高,但无法与其他景点构成景观群,价值也不大;如果所要开发的景点与邻近的景点雷同,其游览价值也会大大降低。
所以只有类型丰富、搭配协调,旅游资源的价值才能得到更大的发挥。
探究点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位于欧洲腹地的瑞士,虽然只有4.1万平方千米的面积、760万人口,资源匮乏,但瑞士旅游业十分发达,早已成为与机械、化工并列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
瑞士旅游业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多年来瑞士每年的游客均达6 500万人次,其中外国游客逾1 300万人次,年均旅游收入近130亿瑞士法郎,位居世界旅游大国前十位,旅游竞争力一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下图为瑞士旅游图。
据此探究下列问题:(1)简要说明瑞士旅游业发达的原因。
(2)分析中国游客到瑞士旅游的不利条件。
[答案](1)瑞士旅游资源丰富,类型多样;集群状况好,游览价值高;距欧洲其他发达国家近,交通通达度高;发展旅游业的历史悠久,有丰富的经验和较好的旅游设施;环境承载量大。
(2)因距离较远,花费时间较多;受时差、地域和文化的差异的影响,导致很多景观无法深入游览。
旅游资源评价的答题思路(1)游览价值(2)市场交通(3)基础设施2017年全年杭州市接待国内游客15 884.4万人次,接待入境旅游者402.23万人次。
2017年桂林市接待国内游客7 983.89万人次,入境过夜游客248.9万人次。
据此完成1~2题。
1.杭州和桂林旅游开发的共同优势有()①旅游资源丰富,游览价值高②地区接待能力强③旅游资源有良好的地域组合和集群状况④地区经济发达,客源市场广阔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 A解析桂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低,排除④。
2.造成桂林和杭州两大旅游城市游客数量差异的主要原因有()①资源价值②市场距离③地区接待能力④地理位置及交通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答案 C解析桂林地处我国西南部,交通不便;桂林及周边地区人口较少,经济发展水平低,游客数量少。
杭州地处东部沿海,杭州及周边地区人口众多,交通发达,游客数量多。
3.2017年,云南省大理州共接待近2 100万外地游客。
大理市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有()①历史文化资源丰富②少数民族风情多样③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组合好④旅游接待能力强⑤地理位置,距客源市场近A.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④D.②③④⑤答案 C解析大理位于云南省西部,位置偏僻,远离客源市场,排除⑤。
一、选择题“自由行”是最为时尚的旅游方式,它综合了组团游低花费和自助游的自由、随意性,因此自从面世以来日益受到现代旅游者的青睐。
据此完成1~2题。
1.“自由行”在我国迅速兴起的原因主要是()A.居民收入的增加B.游客不满足旅游业中介服务C.交通的发展及休闲时间的增多D.新旅游景点不断增多答案 C解析结合材料可知,“自由行”综合了组团游低花费和自助游的自由、随意性,其前提条件是交通便利和游客时间充足。
2.“丽江自由行”“成都自由行”“西安自由行”等旅游深受旅友追捧的原因是()A.旅游资源的集群性好B.地区接待能力强C.旅游地消费水平低D.旅游地的交通位置优越答案 A解析“丽江自由行”“成都自由行”“西安自由行”等旅游深受旅友追捧的首要原因应该是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地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集群性好,吸引大批游客。
3.有关旅游活动的规模与环境承载量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旅游活动的规模应与旅游环境的承载量相适应②如果旅游规模超过环境承载量,就会对旅游资源产生破坏③旅游规模达不到环境承载量,则有利于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④旅游资源的规模与环境的承载量没有什么关系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 A解析旅游规模应与旅游区的环境承载量相适应。
如果规模超过环境承载量,就会对旅游区的资源和背景环境产生破坏,使旅游环境恶化。
如果规模达不到环境承载量,则显示出对旅游资源开发的不足,造成对资源的浪费。
4.秦陵兵马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的原因是()A.具有举世无双的历史文化价值B.是自然博物馆和优良的健身场所C.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D.在地学上有很高的科学价值答案 A解析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秦始皇陵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座陵墓,而规模巨大的秦始皇陵陪葬兵马俑具有举世无双的历史文化价值,被称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下图是北京、昆明两地某年游客流量统计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昆明旅游旺季长是由于()A.气候条件较好B.市场距离较短C.交通通达性较强D.接待能力较强答案 A解析昆明的旅游旺季要长于北京,这是因为昆明地处南方地区,气候条件相对较为优越;而北京的纬度相对较高,冬季较为漫长,影响了旅游业的发展。
6.两地客流量差异较大,最主要是由于()A.气候环境的差异B.自然旅游资源的差异C.人文旅游资源的差异D.环境容量的差异答案 C解析图中显示出,北京的游客流量远远大于昆明,这是因为北京不仅是我国的首都,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古都,有着众多的人文旅游资源,且这些旅游资源有突出的非凡性,对游客的吸引力较大。
二、综合题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2017国庆假期,丹霞山景区共接待游客30万人次,同比增长9.3%,其中自驾自助散客占绝大多数,入园车辆仍以广东省为主。
丹霞地貌是由红色砂砾岩构成的具有陡峭坡面的各种地貌形态,以赤壁丹崖为特色,形成的必要条件是砂砾岩层巨厚,垂直节理发育。
因在中国广东省北部仁化县丹霞山有典型的发育而得名。
上图是丹霞山景观图。
(1)丹霞地貌作为旅游资源主要具有哪些价值?(2)来丹霞山的游客主要来自广东省,自驾自助散客游客多。
试分析原因。
答案(1)美学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
(2)广东省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客源市场广阔;广东省居民收入高,私家车拥有量大;丹霞山位于广东省,旅游距离近;广东省交通便利。
解析第(1)题,丹霞山属于自然旅游景观,具有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
第(2)题,丹霞山位于广东省,广东游客出游方便;广东经济发展水平高,人口多,游客数量庞大;自驾游的重要条件是私家车普及、交通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