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选修三 旅游地理(整套)
- 格式:ppt
- 大小:4.00 MB
- 文档页数:126
旅游地理授课日期第周星期第节授课班级高二(3)班章节或课题第一章第一节旅游资源及其多样性目标与要求1、了解旅游资源的内涵。
2、认识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3、加深对旅游资源的理解,能对所选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全面分析。
重点与难点重点:旅游资源的内涵,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难点:旅游资源的内涵。
授课课时2课时授课类型新授课教学后记:教学过程【引入新课】你去哪儿旅游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已经成为人们一种普遍的休闲活动。
例如,2004年“十一”黄金周,全国共接待旅游者1.0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97亿元。
除传统的观光旅游外,都市旅游、红色旅游、农业旅游等开始走俏,西部旅游持续升温。
思考最近的一个长假你去哪儿了?说一说你所去地区旅游资源的特点。
【学习新课】一、旅游资源的内涵1、概念:旅游资源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物。
2、旅游资源的内涵:(1)能够吸引旅游者并直接用于欣赏、消遣,一般不包括为旅游者提供服务的设施;(2)能够被旅游者开发利用;(3)能够产生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二、旅游资源的多样性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独特性、变异性、观赏性等各种特性,其中多样性是旅游资源的主要特性。
1、在内容上:自然、人文;景观、文化;古代、现代;实物、体察。
2、在地域上:各有特色。
3、在季节上:季节不同,景观不同。
4、在组成上:多要素组合产生不同的旅游资源。
5、在价值上:艺术欣赏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科学价值、经济价值、美学价值。
5、旅游资源的价值(1)美学价值: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听觉美(2)科学价值:自然科学考察与研究(3)历史文化价值:社会、历史、文化、建筑方面的考古与研究(4)经济价值:合理开发利用经济效益所在地区的重要产业部门教学过程美丽的丹霞地貌丹霞是地理学上很重要的名词。
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
中学地理选修三(旅游地理)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小题)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2004~2010年全国红色旅游》指出,在今后五年内国家将重点建设12个红色旅游区。
目前,上海、井冈山、遵义、延安、西柏坡已被国务院定为红色旅游景区。
据图、表材料完成1~2题。
1.下列关于①旅游区发展条件的叙述,错误的是A.多喀斯特地貌,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较好B.很多旅游景观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C.交通位置相对闭塞,是其旅游发展的制约因素D.与②旅游区相比,该地的旅游市场距离较近2.我国两大红色旅游地客源抽样统计状况反映了A.旅游资源具有可创建性和非凡性 B.地区接待实力制约着客流量的多少C.旅游地的最优吸引半径是有限的 D.巡游价值的凹凸影响客源地的形成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冬季避寒旅游渐渐流行起来。
据探讨,一月平均气温一般在10℃到22℃之间的地区.适合于作为冬季避寒旅游的目的地。
据此回答3~4题。
3.我国冬季比世界上同纬度地区偏冷的主要缘由之一是A.受副极地低气压的限制 B. 西伯利亚冷空气频繁南下C. 东部沿海受到海流影响D. 太阳高度小,日照时间短4.下列各组城市中,适合于冬季避寒旅游的是A. 珠海、南昌B. 南昌、贵阳C. 贵阳、厦门D. 厦门、珠海下图为第五套人民币20元背面图,该版面景观为桂林山水,具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特点,被称为“四绝”。
据此完成5—6题。
5.桂林山水的美学价值主要体现在A.形象美B.色调美C.动态美D.听觉美6.该版面景观的主要成因是()A.冰川侵蚀作用 B.海浪侵蚀作用C.风力侵蚀作用 D.流水溶蚀作用7.与云南元阳梯田景观形成有关的自然因素是:①来自印度洋的水汽带来降水②来自怒江的水汽带来降水③人类修渠浇灌④山地坎坷,海拔高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据报道,到目前为止,已有美国、俄罗斯、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南极旅游大国和智利、阿根廷、日本等开展了南极旅游项目,中国国际旅行总社表示正在筹划到南极旅游的项目开发,据此回答8~9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三。
旅游地理》教案全套本章介绍了现代旅游及其作用,包括旅游资源的类型与分布、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以及旅游与区域发展。
其中,重点讲解了旅游资源的类型与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
现代旅游具有大众化、多样化、扩大化和娱乐化等特点,其基本要素为食、宿、行、游、购、娱。
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主要表现在拉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文化繁荣和影响区域环境等方面。
旅游资源的内涵包括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和具有经济、社会、文化价值等条件。
旅游资源的形成必须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
旅游资源的类型主要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种类型。
在评价旅游资源时,需要考虑旅游景观的观赏方法、旅游景区的景观特点及其形成原因以及旅游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基本内容。
在旅游规划与旅游活动设计方面,需要考虑旅游景区的基本要素以及它们的相互影响,旅游景区的景点、交通和服务设施的初步规划与设计,以及合理的旅游路线的选择和旅游安全的关系。
在旅游与区域发展方面,需要考虑旅游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文化的作用,旅游与景区建设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以及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
自然旅游资源由地貌、水文、气候和生物等要素组成,其中地貌要素对于构建自然风景区至关重要。
这些自然景观对于探险、游乐和疗养等方面的旅游都具有重要意义。
人文旅游资源包括古人类遗址、古建筑、宗教文物和民俗风貌等,其中建筑景观是人文风景区的重要标志。
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非凡性、可创造性和永续性等特性。
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需要考虑资源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以及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景观的地域组合状况。
地理位置和交通、客源市场也是评价旅游资源开发条件的重要因素。
旅游地的基础设施是影响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因素。
公共设施包括水、电、交通、邮政、通信等,而配套服务设施则包括住宿、餐饮、购物、健身、文化娱乐等。
评价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需要从游览价值、市场距离、交通位置及通达性、地区接待能力和旅游环境承载量这五个方面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