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第1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讲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真题演练 新人教版必修3
- 格式:doc
- 大小:49.50 KB
- 文档页数:3
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一单元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外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体的细胞外液即内环境B.细胞外液的化学成分中有葡萄糖、无机盐、激素、尿素等物质C.细胞外液主要成分之间的关系:D.小肠壁的肌细胞可以不通过细胞外液从肠道直接吸收葡萄糖解析:体内细胞只有通过内环境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小肠壁的肌细胞不能从肠道直接吸收葡萄糖,只能从组织液中吸收。
答案:D2.下图是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甲、乙表示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丙、丁可以表示温度和酸碱度B.内环境的稳态只要有三种调节方式即可,不需要其他器官参与C.酸碱度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血液中的缓冲物质,与其他器官或系统也有关D.内环境的稳态和生态系统的稳态一样,其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解析:人体内环境稳态的维持除三种调节方式外,还需各器官、系统的协调配合,如循环系统、泌尿系统等。
答案:B3.右图表示正常人体组织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的体液成分,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②和④可进行物质的双向交换B.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红蛋白C.血浆中的氧进入组织细胞的途径是①→②→③D.图中①②③④构成了人体细胞的直接内环境解析:①~④分别为血浆、组织液、细胞内液、淋巴,其中③不属于内环境;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不在①中;组织液可转化为淋巴,而淋巴不能转化为组织液。
答案:C4.下表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
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N K C M C有蛋a++a2+g2+l-机酸白质①②1425.02.51.5103.36.016.0 ③1474.01.251.0114.07.51.0④11402.510.3525—47A.②属于血浆,其渗透压大小主要与血浆无机盐及蛋白质的含量有关B.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C.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D.①比④量多解析:表格中①是细胞外液,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生物体内的体液中,细胞内液多于细胞外液。
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一稳态与调节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的确定课程标准与本节相对应的要求是:说明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细胞外液共同构成高等动物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阐明机体细胞生活在内环境中,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同时也参与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简述机体通过呼吸、消化、循环和泌尿等系统参与内、外环境间的物质交换,以此确定教学目标目标: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3、尝试构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2)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2、教学难点(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2)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三、教学设计思路教师利用课件展示一连串的问题,通过小组之间的互相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和合作意识,并通过最后再教师的带领下学生小组之间尝试构建人体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四、教学步骤1、新课导入教师利用课件展示草履虫和血细胞的图片,并让学生小组之间互相讨论教材中问题探讨的问题:1、图1和图2所示的各是什么细胞?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尝试说出它们生活环境的异同?(图1中是人体血液中的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等;图 2 中是单细胞动物草履虫。
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
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水环境中。
两者生活环境的相似之处是:都是液体环境;不同之处是:血细胞生活在体内的血浆中,并不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而草履虫直接生活在外界环境中)2、若将图1所示的细胞置于图2所示细胞的生活环境中,会发生什么变化?(若将血细胞放在外界水环境中,血细胞会吸水涨破)2、新课讲授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无论是单细胞还是多细胞生物的细胞都有着其特定的生活环境,并与环境之间不断进行着物质和能量的交换,那么这些生活环境是怎样的呢?【师】大家应该听过一句老话“女人都是水做的”其实无论男女老少,体内都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这些液体称为体液。
第一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知识体系——定内容核心素养——定能力
生命观念
通过掌握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稳态,形成稳态与平衡的生命观
理性思维
通过分析体液各成分相互转化的模型图,培养理性思维能力
科学探究
通过“人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实验,训练实验设计及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的能力
社会责任
通过总结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形成关注人体健康的态度
[基础知识·系统化]
知识点一人体的内环境1.体液的组成(将“”中的内容补充完整)
2.内环境的成分、性质及作用
知识点二内环境的稳态
[基本技能·问题化]
1.据图回答有关内环境的问题
(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内容:。
体液⑥,细胞内液⑤,细胞外液④,淋巴③,组织液②,血浆① (2)连线下列几种细胞所生活的具体内环境:
(3)选择属于内环境成分的序号填空:
氨基酸⑦ 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⑥ 激素⑤ 麦芽糖④ 2③CO 尿素② 血红蛋白①⑧抗体 ⑨载体 ⑩消化酶
⑪神经递质 ⑫淋巴因子 ⑬受体。
⑪⑫②③⑤⑦⑧以上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2.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内环境(1) (2)与内环境稳态的维持直接相关的结构是:
填图中字母及其
(。
循环系统[e]、泌尿系统[c]呼吸系统、[b]、消化系统[a]皮肤、[d]名称)
和免疫系统。
内分泌系统对内环境的稳态起调节作用的系统:神经系统、(3)
考点一内环境的组成
1.熟记血浆、组织液、淋巴的异同
成分
项目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第1讲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1.(2017年全国新课标Ⅲ卷)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答案】C
【解析】0.9%NaCl溶液是生理盐水,和血浆是等渗溶液。
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机体血浆渗透压不会变化,但血浆量会增加,正常情况下,水盐代谢要维持稳态平衡,水盐摄入量≈排出量,A、B、D错误,C正确。
2.(2017年江苏卷)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浆细胞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
B.饥饿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
C.寒冷环境下机体通过各种途径减少散热,使散热量低于炎热环境
D.肾小管细胞和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
【答案】B
【解析】浆细胞分泌的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抗原,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A项错误。
饥饿时,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故此时血液流经肝脏后,血糖浓度会升高,B项正确。
人是恒温动物,处于寒冷环境中,与外界温差大,散热量比炎热环境中多,此时,人体主要是通过增加产热量来维持体温恒定,C项错误。
抗利尿激素基因在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中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在肾小管细胞中表达,D项错误。
3.(2015年全国新课标Ⅰ卷)某同学给健康实验兔静脉滴注0.9%的NaCl溶液(生理盐水)20 mL后,会出现的现象是( )
A.输入的溶液会从血浆进入组织液
B.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分别增加10 mL
C.细胞内液Na+的增加远大于细胞外液Na+的增加
D.输入的Na+中50%进入细胞内液,50%分布在细胞外液
【答案】A
【解析】组成内环境的血浆与组织液之间可以相互交换物质,静脉滴注的生理盐水中的水和无机盐离子可以从血浆通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A正确;正常机体可以通过调节维持稳态,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机体可以通过泌尿系统把一部分水和无机盐排出体外,B错误;
在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因此静脉滴注的生理盐水中的Na+主要留在细胞外液中,C、D错误。
4.(2014年全国新课标Ⅰ卷)内环境稳态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
B.内环境稳态有利于新陈代谢过程中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C.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
D.内环境中发生的丙酮酸氧化分解给细胞提供能量,有利于生命活动的进行
【答案】D
【解析】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因此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有利于机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酶促反应需要酶,酶的活性又受温度、pH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只有温度、pH等都处于适宜的范围内(内环境稳定),酶才能正常地发挥催化作用;神经细胞兴奋的产生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有关,静息电位的维持和动作电位的产生与神经细胞内外Na+、K+的浓度有关,因此维持内环境中Na+、K+浓度的相对稳定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正常兴奋性;内环境主要包括组织液、血浆和淋巴,丙酮酸氧化分解发生在细胞内,不属于内环境中发生的生理过程。
5.(2017年全国新课标Ⅰ卷)血浆渗透压可分为胶体渗透压和晶体渗透压,其中,由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由无机盐等小分子物质形成的渗透压为晶体渗透压。
回答下列问题:
(1)某种疾病导致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水分由________进入组织液,可引起组织水肿等。
(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__________,从而使血浆晶体渗透压________。
(3)在人体中,内环境的作用主要为:①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②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血浆(2)增加降低(3)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解析】(1)人体血浆蛋白含量显著降低时,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而晶体渗透压不变,从而导致血浆渗透压下降,水分渗出血管形成组织液,引起组织液增多,从而出现组织水肿。
(2)正常人大量饮用清水后,胃肠腔内的渗透压下降,而水以自由扩散或渗透作用经胃肠吸收进入血浆的水量会增多,从而使血浆晶体和胶体的渗透压均下降。
(3)内环境是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体内细胞提供相对稳定的环境,维持细胞渗透压,给细胞提供氧气和营养物质,并及时将细胞代谢终产物排出。
6.(2015年海南卷)Na+在人体的内环境稳态维持和细胞兴奋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回答下列问题:
(1)Na+和Cl-对维持血浆渗透压起重要作用,将红细胞放入0.9%的NaCl溶液中,细胞
形态________(填“会”或“不会”)改变。
(2)Na+可与________________等无机负离子共同存在于血浆中,一起参与缓冲物质的构成。
人血浆pH的正常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
(3)神经细胞受到刺激产生兴奋主要是由于Na+________引起膜电位改变而产生的。
当兴奋沿细胞膜传导时,整个细胞膜都会经历与受刺激点相同的__________________,形成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不会(2)HCO-37.35~7.45 (3)内流电位变化动作电位
【解析】(1)0.9%的NaCl溶液是成熟红细胞的等渗溶液,将红细胞放入0.9%的NaCl溶液中,水分进出平衡,细胞形态不会改变。
(2)Na+可与HCO-3等无机负离子共同存在于血浆中,一起参与缓冲物质的构成,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人血浆pH的正常范围是7.35~7.45。
(3)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Na+内流,产生兴奋。
当兴奋沿细胞膜传导时,整个细胞膜都会经历与受刺激点相同的电位变化,形成动作电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