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脂
- 格式:ppt
- 大小:262.00 KB
- 文档页数:13
油脂的知识点总结一、油脂的定义油脂是一种由脂肪酸和甘油组成的复合物,它是一种高热量的有机化合物。
油脂主要来源于动植物的种子、果实、脂肪组织等部位,是脂肪的主要形式之一。
二、油脂的分类根据来源的不同,油脂可以分为植物油和动物油两大类。
植物油主要来源于植物的种子、果实,例如大豆油、花生油、葵花籽油、橄榄油等;动物油则主要来源于动物的脂肪组织,例如牛油、羊油、猪油等。
在利用油脂进行烹饪时,还可以根据油脂的臭氧值、碘值、酸值、渗透值以及色泽等指标来进行分类。
三、油脂的营养价值1. 油脂是重要的能量来源。
每克脂肪提供9千卡热量,是身体能量的重要来源。
2. 油脂是维生素的载体。
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和维生素K都需要脂肪的帮助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3. 油脂是重要的组织结构成分。
人体的细胞膜和神经系统中有大量的脂质组成。
四、油脂的用途1. 烹饪。
油脂是烹饪中必不可少的原料,它可以增加食物的滑润感和口感,同时也是炒菜、煎炸等烹饪方法中的重要调味品。
2. 食用。
除了用于烹饪外,油脂还可以直接食用,例如橄榄油可以用于沙拉、面包、调味品等。
3. 工业用途。
油脂还是许多工业产品的原料,例如肥皂、化妆品、润滑油、油漆等都离不开油脂的加工。
五、油脂的选购与保存1. 选购。
在选购油脂时,首先需要关注产品的出厂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同时还需注意产品的色泽、透明度等,新鲜的油脂一般色泽金黄、透明度高。
2. 保存。
油脂应远离阳光和高温,避免受潮、受热,最好采用玻璃瓶或不透明的包装保存,同时尽量避免与空气接触,以延长其保质期。
在以上内容的介绍中,我们对油脂进行了较全面的了解,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当然,对于不同的人群,油脂的消费量和种类也应有所不同,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选择和使用。
油脂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1.油脂的概念(1)油:不饱和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形成的酯。
在常温下呈液态,如植物油。
(2)脂肪:饱和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形成的酯。
在常温下呈固态,如动物脂肪。
注意:矿物油不是脂肪,属烃类。
如润滑油、凡士林属于矿物油。
(3)油脂:油和脂肪统称为油脂,它们属于酯类。
(4)酯:酯是由醇与酸(有机酸或无机含氧酸)相互作用失去水分子而成的一类化合物的总称。
从结构上看。
酯是含有酯基的一类化合物。
2.油脂的组成和结构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跟甘油生成的甘油酯。
其结构式为:R l、R2、R3相同称为单甘油酯;若不同,则称为混甘油酯。
注意:①天然油脂大都是混甘油酯。
②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但不是高分子化合物。
③天然油脂是混合物,无固定的熔、沸点。
二、油脂的化学性质由于油脂是酯类,具有酯的性质,可以发生水解。
若油脂中含有不饱和烃基,则还兼有烯烃的一些性质。
1.油脂的氢化(还原反应)这个反应叫油脂的氢化,也叫油脂的硬化。
这样制得的油脂叫人造脂肪,通常又叫硬化油。
油脂氢化的目的:一是使油变为脂肪后性质稳定,不易变质,便于储藏、运输;二是提高油脂的熔点,可用于制肥皂。
生产肥皂要消耗大量的动物脂肪(如牛油和猪油等),用人造脂肪可以弥补动物油脂的不足。
2.油脂的水解跟酯类的水解反应相同,在适当的条件下,(如有酸或碱或高温水蒸气存在),油脂跟水能够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甘油和相应的高级脂肪酸。
(1)酸性条件下的水解——制高级脂肪酸和甘油(2)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皂化反应)——制肥皂和甘油此反应称为皂化反应。
硬脂酸甘油脂在NaOH作用下进行皂化后,生成的硬脂酸钠与甘油和NaOH的混合液,用NaCl进行盐析再经过滤可得肥皂的主要成份-高级脂肪酸钠。
三、肥皂和洗涤剂1.肥皂的反应原理把动物脂肪或植物油跟氢氧化钠溶液按一定比例放在皂化锅内加热、搅拌,使之发生皂化反应。
反应完成后,往锅内加入食盐细粒,搅拌,静置,使高级脂肪酸钠从混合物中析出,浮在液面,从而与甘油、食盐水分离。
油脂知识点总结油脂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一类重要物质,无论是在烹饪、食品加工还是在工业生产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下面就来对油脂的相关知识点进行一个全面的总结。
一、油脂的定义和分类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
一般来说,在常温下呈液态的称为油,呈固态的称为脂肪。
从化学结构上看,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
根据高级脂肪酸的种类和结构,油脂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动物油脂:如猪油、牛油、羊油等,它们通常含有较多的饱和脂肪酸。
2、植物油脂:如大豆油、花生油、菜籽油、橄榄油等,植物油脂中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相对较高。
二、油脂的物理性质1、色泽:纯净的油脂通常是无色、淡黄色或淡绿色的,但由于杂质的存在,实际的油脂可能会呈现出较深的颜色。
2、气味:不同的油脂具有独特的气味,这与其中所含的挥发性物质有关。
3、密度:油脂的密度一般比水小,所以会浮在水面上。
4、溶解性:油脂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如乙醚、苯、四氯化碳等。
三、油脂的化学性质1、水解反应油脂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在酸性条件下,水解反应是可逆的,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在碱性条件下(如氢氧化钠溶液),水解反应是不可逆的,生成高级脂肪酸盐(肥皂的主要成分)和甘油,这个过程被称为皂化反应。
2、加成反应不饱和脂肪酸中的碳碳双键可以与氢气、卤素等发生加成反应。
例如,植物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通过加氢可以转化为饱和度较高的油脂,使其性质更加稳定。
3、氧化反应油脂在空气中容易被氧化,尤其是不饱和脂肪酸。
氧化会导致油脂酸败,产生难闻的气味和有害物质。
为了防止油脂氧化,通常会添加抗氧化剂,如维生素 E 等。
四、油脂的营养价值1、提供能量油脂是一种高热量的物质,每克油脂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能量约为377kJ,是人体重要的能量来源之一。
2、构成身体组织油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对于维持细胞的正常结构和功能起着重要作用。
3、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维生素 A、D、E、K 等脂溶性维生素需要在油脂的帮助下才能被人体吸收和利用。
油脂的有关知识点总结一、油脂的分类根据其来源和组成,油脂可以被分为动物油脂和植物油脂两种。
动物油脂主要包括了脂肪、鱼油、黄油等,而植物油脂则包括了植物油、坚果油等。
从化学结构上来看,油脂主要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
脂肪酸是油脂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根据其饱和度分为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主要来自于动物油脂,而植物油脂则主要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二、油脂的生物学功能1. 提供能量油脂是人体获得能量的主要来源之一,每克油脂可以提供9千卡的能量。
在人体的能量代谢中,脂肪可以通过氧化产生大量的ATP,为人体提供所需的能量。
2. 维持细胞膜结构油脂是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维持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脂肪酸在细胞膜上形成双层结构,保护细胞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3. 维生素的吸收油脂可以帮助维生素A、D、E、K等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
这些维生素需要与脂肪一起进入肠道黏膜,再由脂肪球运输到淋巴系统,最终进入血液循环。
4. 营养素的运输油脂可以将一些脂溶性物质,如胆固醇、甘油三酯等运输到人体各个组织和器官中,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
5. 调节体温油脂可以帮助保护人体不受寒冷和热的影响,减少水分蒸发和热量散失。
三、油脂的摄入建议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成年人每天的脂肪摄入量应该控制在总热量摄入量的15%至30%之间,其中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不应超过总脂肪摄入量的10%。
此外,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应该占总脂肪摄入量的不超过10%。
对于一些高危人群,如患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者,其脂肪摄入量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
四、油脂与健康的关系1. 心血管健康过量摄入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有关。
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则有助于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对心血管健康有益。
2. 体重管理脂肪是热量密集型食物,过量摄入会导致能量摄入过多,增加体重。
油脂分子式
油脂分子式
一、什么是油脂?
油脂是指在室温下呈液态或半固态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化合物,
主要由甘油和脂肪酸组成,具有高能量、保护器官、维持体温、调节
内分泌等重要作用。
二、油脂的分类
1.动物性油脂:来自动物体内或动物产品中提取的油脂,如牛油、猪油、羊油等。
2.植物性油脂:来自植物种子或果实中提取的油脂,如花生油、菜籽油、橄榄油等。
3.人造合成脂肪:通过化学反应制造的合成脂肪,如人造黄油等。
三、甘油分子式
甘油是一种三羟基丙醇,也称为丙三醇。
其分子式为C3H8O3。
四、常见脂肪酸分子式
1.饱和脂肪酸:不含双键和环状结构。
常见的有硬脂酸(C16:0)和棕榈
酸(C18:0)等。
2.不饱和脂肪酸:含有双键,可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1)单不饱和脂肪酸:只含有一个双键。
常见的有油酸(C18:1)、豆
油酸(C22:1)等。
(2)多不饱和脂肪酸: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双键。
常见的有亚油酸(C18:2)、亚麻酸(C18:3)、芝麻酸(C20:4)等。
五、油脂分子式
油脂是由甘油与三种或三种以上的脂肪酸通过缩合反应形成的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55H98O6。
六、结语
油脂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营养来源,但过量摄入会导致健康问题。
因此,在食用油脂时需注意适量搭配,以保持身体健康。
油脂知识点1. 油脂定义油脂是一类具有长链烃基结构的有机化合物,主要由甘油和脂肪酸通过酯化反应形成。
它们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能量储存物质和细胞结构组成部分。
2. 油脂分类- 按来源分:植物油(如大豆油、菜籽油、橄榄油)和动物油(如鱼油、猪油、牛油)。
- 按脂肪酸链长度分:短链脂肪酸(C4-C12)、中链脂肪酸(C13-C18)和长链脂肪酸(C18以上)。
- 按不饱和程度分:饱和脂肪酸(无双键)、单不饱和脂肪酸(一个双键)、多不饱和脂肪酸(两个或以上双键)。
3. 油脂的物理性质- 熔点:油脂的熔点受脂肪酸链长度和不饱和程度影响,链越长、不饱和程度越低,熔点越高。
- 沸点:油脂的沸点较高,通常在300°C以上,因此不易挥发。
- 密度:油脂的密度约为0.91-0.93 g/cm³,低于水的密度。
- 折射率:油脂的折射率约为1.45-1.47,可用于油脂的鉴定。
4. 油脂的化学性质- 酯化反应:甘油与脂肪酸在酸性或碱性条件下反应生成油脂。
- 水解反应:油脂在酸、碱或酶的作用下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 氧化反应:不饱和脂肪酸在空气中易发生氧化,产生过氧化物,导致油脂变质。
- 氢化反应:不饱和脂肪酸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反应,转化为饱和脂肪酸。
5. 油脂的营养价值- 能量来源:油脂是高能量食物,每克油脂提供约9千卡的能量。
- 必需脂肪酸:亚麻酸和亚油酸是人体不能合成的必需脂肪酸,必须通过食物摄取。
- 脂溶性维生素:油脂是脂溶性维生素A、D、E和K的载体,对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6. 油脂的工业应用- 食品工业:用于烹饪、烘焙、调味和食品加工。
- 化妆品工业:作为乳化剂、滋润剂和抗氧化剂使用。
- 制药工业:用于软膏、栓剂和胶囊的制备。
- 涂料工业:作为油漆、油墨和塑料的原料。
7. 油脂的储存与处理- 避光:油脂应存放在避光的环境中,以防止光氧化。
- 密封:油脂应密封保存,避免接触空气,减少氧化变质的风险。
第四节油脂油脂是脂质中的一类,脂质是一大类天然有机化合物。
脂质可以分为真脂和类脂两类。
真脂就是常说的油脂,通常把室温下呈液态的称为油,呈固态的称为脂肪,天然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脂;类脂包括磷脂、糖脂、蛋白脂、硫脂等复合脂类以及固醇、蜡等脂肪伴随物。
脂质都不溶于水,易溶于乙醚、石油醚、氯仿、苯、四氯化碳、丙酮等有机溶剂。
脂质在植物体中主要存在于种子和果仁中,在动物体中主要存在于皮下组织、腹腔、肝脏、肌肉间的结缔组织中。
人类膳食和食品加工中最重要的脂质是油脂。
油脂是人类食物中三大主要的产能营养素,每克油脂氧化产生的热能比糖类和蛋白质所产的热能多约1倍;油脂还为人类提供必需脂肪酸,有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摄入和吸收。
食用油脂有2种形式:一是从植物体中分离提纯的油脂,如猪油、奶油;另一是存在于食品中的成分油脂,如牛乳中的乳脂、肉中的脂肪。
在食品工业中,油脂的风味功能也是相当重要的,它可以使制品起酥、增香、松脆、滑润;还可利用油脂生产所需的乳化剂、润滑剂、增塑剂等等。
油脂的主要成分是甘油和脂肪酸形成的三脂酰甘油,或称脂肪酸甘油酯:单纯脂肪酸甘油酯(单纯三脂酰甘油) 混合脂肪酸甘油酯(混合三脂酰甘油)如果分子中的3个脂肪酸残基相同,则属于单纯三脂酰甘油,如三硬酰甘油,否则属于混合三脂酰甘油,如α-硬脂酰-β-油酰-α′-软脂酰甘油,天然油脂大多是由不同的混合三脂酰甘油形成的混合物。
三硬脂酰甘油α-硬脂酰-β-油酰-α′-软脂酰甘油天然油脂中的脂肪酸有两大类: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多为偶数碳原子的直链脂肪酸。
室温下呈液态的油主要来源于植物,含较多不饱和脂肪酸;呈固态的脂肪主要来源于动物,含较多饱和脂肪酸。
一些重要的脂肪酸见表1-12。
表1-12 一些重要的脂肪酸有几种不饱和脂肪酸在人体内有特殊的生理功能,但人体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这些不饱和脂肪酸称为必需脂肪酸。
比如,亚油酸、亚麻酸、花生四烯酸等等。
第一节 油脂(fats and oils) 一 油脂的组成和结构1、油脂定义: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叫油脂2、油脂的组成和结构R 1、R 2、R 3代表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3、油脂的分类按油脂分子中烃基是否相同分⎩⎨⎧不相同)混甘油酯(相同)单甘油酯(321321R R R R R R4、油脂的饱和程度对其熔点的影响。
饱和高级脂肪酸形成的甘油脂熔点较高,呈固态。
不饱和高级脂肪酸形成的甘油脂熔点较低,呈液态。
二、、油脂的性质1、物理性质 不溶于水,易溶于汽油,乙醚,苯等有机溶剂。
[引入] 油脂是人类的主要食物之一,也是一种重要的工业原料。
我们日常食用的猪油,牛油,羊油,花生油,豆油,棉子油等都是油脂。
那么,什么是油脂?他们的结构怎样?具有什么性质?本节课主要解决这三个问题。
第一节 油脂(fats and oils) 一 油脂的组成和结构[复习提问] 1、什么是羧酸,什么是高级脂肪酸?2、高级脂肪酸定义中对烃基部分有何规定没有?常见的高级脂肪酸有哪三种?3、什么是醇?醇和酸如何反应生成酯?4、酯有何化学性质?5、写出乙酸和乙醇,乙酸和丙三醇,三种高级脂肪酸与丙三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问]什么是油脂,油脂定义中的要点是什么?[讲]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油酸、亚油酸等)跟甘油形成的酯。
属于酯类化合物。
常温下呈液态的油脂叫做油,呈固态的油脂叫做脂肪,也就是说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
1、油脂定义:由高级脂肪酸和甘油形成的酯叫油脂[投影]说明脂和酯的区别[讲]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三酯(triglyceride)2、油脂的组成和结构R 1、R 2、R 3代表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讲]油脂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都是混合物,天然油脂大多是混甘油酯。
3、油脂的分类[讲]按常温下的状态分:油 (常温下呈液态,如植物油脂);脂肪 (常温下呈故态,如动物油脂)。
按油脂分子中烃基是否相同分⎩⎨⎧不相同)混甘油酯(相同)单甘油酯(321321R R R R R R[学与问]1、油脂与矿物油是否为同类物质?不同,油脂属于酯类,矿物油烃类。
油脂的性质1.油脂的物理性质2.油脂的化学性质油脂是多种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而高级脂肪酸中既有饱和的,又有不饱和的。
因此,许多油脂兼有酯类和烯烃的化学性质,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和加成反应。
(1)油脂的水解反应油脂在酸、碱或酶等催化剂的作用下,均可发生水解反应。
油脂在小肠内通过酶的催化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的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作为人体的营养物质被小肠吸收。
①酸性水解油脂在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如:工业上根据这一反应原理,可用油脂为原料来制取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②碱性水解——皂化反应油脂在碱性溶液中的水解反应又称为皂化反应。
如:高级脂肪酸钠(或钾)盐是肥皂的有效成分,工业上利用油脂的皂化反应来制造肥皂。
(2)油脂的氢化不饱和程度较高、熔点较低的液态油,通过催化加氢,可提高饱和度,转变成半固态的脂肪。
由液态的油转变为半固态的脂肪的过程,称为油脂的氢化(加成反应),也称为油脂的硬化。
如:通过油脂氢化制得的油脂叫人造脂肪,通常又称为硬化油。
硬化油不易被空气氧化变质,便于储存和运输,可作为肥皂、人造黄油的原料。
(3)油脂的其他化学性质由于油脂中的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中含碳碳不饱和键,所以,油脂除可以加氢外,还可以发生以下反应,如:①加成反应使溴的CCl4溶液褪色。
②氧化反应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久露空气中,被氧气氧化而变味。
典例详析例1(湖南衡阳八中期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油脂水解可得到丙三醇B.油脂皂化生成的高级脂肪酸钠盐是肥皂的有效成分C.天然油脂大多是由不同酯形成的混合物D.植物油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解析◆植物油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其中高级脂肪酸的烃基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该不饱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答案◆D例2从植物的果实里提取低级酯宜采用的方法是A.加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后分液B.加水溶解后分液C.加酸溶解后蒸馏D.加有机溶剂溶解后分馏解析◆在碱性或酸性溶液中酯会水解,无法提取到酯,所以A、C项不能采用;酯易溶于有机溶剂,而在水中不溶,故排除B项,选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