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基础
- 格式:docx
- 大小:4.24 MB
- 文档页数:27
畜牧基础教材
《畜牧基础》是化学工业出版社于2009年出版的一本教材,作者是张响英和李彦军。
这本书是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农林牧渔系列之一,根据高职高专兽医专业学生的培养目标和要求编写,并适应了各校的教学改革。
全书共分为6部分,包括动物的营养、饲料、饲养标准与日粮配合、动物的遗传学基础、动物育种和动物繁殖。
此外,本书还适当增加了新型饲料添加剂的研发、动物育种新技术及胚胎生物工程的发展等内容。
本书的章节内容如下:
第一章:饲料和动物体的组成
第二章:动物的消化系统和消化方式
第三章:动物对饲料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
第四章:饲料的营养物质与动物营养
第五章:饲料的分类
第六章:饲养标准
这本书可作为高职高专兽医等相关专业的教材,同时可供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参考。
畜牧学基础畜牧学是指利用动物进行农业生产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动物的生理、遗传、营养、行为以及饲养、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畜牧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
它主要包括家畜养殖和家禽养殖两个方面。
家畜主要包括猪、牛、羊、马、骡、驴等,家禽主要包括鸡、鸭、鹅、鹌鹑等。
畜牧业的发展与我国农业生产、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畜牧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饲养学饲养学主要研究动物饲料的营养成分、摄取量和消化吸收等方面的知识。
合理的饲料配合和科学合理的饲养方式可以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减少饲料浪费,保证畜禽的健康和安全。
主要包括饲料营养学、饲料加工学以及饲养管理学等几个方面。
2. 遗传学遗传学主要研究动物遗传基础、遗传变异、遗传育种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动物的遗传规律和基本特征,可以制定合理的育种计划,提高畜禽的产量和品质。
主要包括遗传学基础、遗传变异、遗传进化和遗传育种等几个方面。
3. 生理学生理学主要研究动物的生命过程和机能活动,包括消化、呼吸、循环、神经、内分泌、生殖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动物的生理特征和功能,可以制定合理的饲养方式,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保证动物的健康和安全。
主要包括消化生理学、循环生理学、内分泌学和生殖生理学等几个方面。
4. 疾病学疾病学主要研究动物疾病的预防、治疗和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畜禽疾病是畜禽养殖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了解畜禽疾病的病原、传播途径和防治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和预防畜禽疾病的发生,提高畜禽生产的效益。
主要包括免疫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等几个方面。
畜牧学是现代畜禽生产的重要基础,它为畜禽养殖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持。
在畜禽养殖中,养殖者应该根据畜禽的生产特点和需要,综合运用畜牧学知识,制定科学合理的生产方案和管理方法,以提高生产效益和畜禽养殖的可持续发展。
畜牧养殖基础知识畜牧养殖是指人类利用各种家畜进行饲养和繁殖,从而获得肉类、乳制品、皮革、毛皮等动物产品。
作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畜牧养殖在人类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介绍畜牧养殖的基础知识,包括畜牧养殖的概述、常见养殖动物、饲养方式以及其重要性和挑战。
一、畜牧养殖概述畜牧养殖是人类利用畜牧动物进行饲养和繁殖的一种经济活动。
它起源于人类的定居农业时期,随着农业的发展和人类对动物产品需求的增加,畜牧养殖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生产活动。
目前,畜牧养殖已经演变成为一个综合性的产业,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应用和重要的经济价值。
二、常见养殖动物畜牧养殖涉及多种不同类型的动物,下面列举几种常见的养殖动物。
1. 猪(Pig)猪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畜牧动物之一。
它们以其高繁殖力和快速生长的特点而闻名。
猪肉是人们日常饮食中重要的肉类来源,同时猪皮和猪毛也是重要的皮革和毛皮原料。
2. 牛(Cattle)牛是重要的家畜之一,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
牛提供肉类和奶制品,如牛肉、牛奶、黄油和乳酪,是人们膳食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3. 羊(Sheep)羊在很多国家和地区都是重要的养殖动物。
羊肉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肉类,羊毛也被用于制造纺织品、地毯和其他产品。
4. 鸡(Chicken)鸡是最常见的禽类动物之一,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饲养。
鸡肉是世界上最主要的肉类之一,鸡蛋则是每天人们早餐的常见食物。
5. 鱼(Fish)鱼类养殖是水产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养殖鱼类可以提供高质量的蛋白质和脂肪,同时也为渔业提供了补充。
三、饲养方式畜牧养殖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饲养方式,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饲养方式。
1. 放养饲养放养饲养是指让动物在自然环境中自由移动和觅食。
这种饲养方式通常适用于牧场、草原和山区等地区。
养殖动物可以自由选择食物,同时也可以充分运动,有利于它们的生长发育。
2. 圈养饲养圈养饲养是将养殖动物圈养在特定的场所,提供足够的水和饲料。
这种饲养方式常用于畜牧养殖场和养殖场,有利于动物的管理和控制。
青年母鸡育雏要点获得高品质的青年母鸡是达到高产的第一步。
因此就育成期的九个要点加以说明。
1、体重是詁质的基准之一:育成期的体重是甜质评价的主要指标之一。
雏鸡开食后7〜10天间,随意抽100只鸡每天进行个体体重测定,并将其结果与标准体重经常进行比较与研究,再决定口常饲养管理工作。
所测体重的平均值,若在标准体重的小间值和上限值的2间,其后产蛋成绩良好。
测定的体重常常在标准体重以下吋,必须查明其原因及吋采取对策(例如饲料摄取量、饲料品质、给料次数、水槽位置、疾病、舍内环境等);相反,常常在标准体重上限值时,就是限制饲料喂量等来维持与控制适宜体重。
作为鸡群发育是否整齐的判定标准为:要有70%以上的个体,其体重在鸡群平均体重±10%以内,就算鸡群的体重整齐一致。
2、断喙:断喙较容易失败,有吋过分切割嘴喙,有的则断喙不足,还有的烧坏舌头,在断喙时下嘴比上嘴留得长,成功的断喙其后不会过分仲长。
3、避免密饲:通常,鸡舍面积夏天要宽敞,冬季较狭,春秋天介于两者之间。
4、光照管理:育成鸡的光照管理,其H的是控制鸡在适宜口龄达到性成熟。
关于光照程序有各种实用性的方法,究竟哪种好?要根据鸡舍是开放式的,还是密闭式的;或者是春雏还是秋雏而采用不同的方法。
即要由各鸡场的具体情况来决定。
关键的一点是育成鸡舍的光照时间与产蛋鸡舍的光照耍协调。
例如: 若在育成期采用相当长的光照吋间,而转入成鸡舍时口照时间是变短的季节,这就会使产蛋高峰受到影响,不能使鸡群达到应有的产蛋高峰。
5、免疫接种:免疫接种主要是病毒性疫苗类型,接种方法要根据本地区鸡病发生状况,来制定各鸡场的疫苗接种程序。
疫苗的管理、使用方法按说明书进行。
否则,就得不到预期的效果。
6、控制鸡病的发生:现在育种公司、孵化场、育成公司从过去产蛋鸡舍的饲养密度等考虑,利用月田源抗体的雏鸡来生产青年鸡。
7、给料方法对青年母鸡的影响:给料方法对青年母鸡的生长发育状态有明显的关系,幼雏、屮雏、大雏都必须给以优质而营养全而的配合饲料。
畜牧专业基础知识题库100道及答案(完整版)1. 畜禽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A. 大脑B. 小脑C. 下丘脑D. 延髓答案:C2. 动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质元素是()A. 钙B. 磷C. 钾D. 钠答案:A3. 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A. 氨基酸B. 脂肪酸C. 葡萄糖D. 核苷酸答案:A4.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能合成的维生素是()A. 维生素AB. 维生素DC. 维生素ED. 维生素K答案:D5. 家畜受精的部位一般在()A. 输卵管伞部B. 输卵管壶腹部C. 输卵管峡部D. 子宫角答案:B6. 精子获能的主要部位是()A. 附睾B. 输精管C. 子宫D. 输卵管答案:C7. 属于季节性发情的家畜是()A. 牛B. 猪C. 羊D. 兔答案:C8. 胚胎附植的部位一般在()A. 输卵管B. 子宫角C. 子宫体D. 子宫颈答案:B9. 家禽的孵化期鸡一般为()天A. 21B. 28C. 30D. 35答案:A10. 下列属于常量元素的是()A. 铁B. 铜C. 钙D. 锌答案:C11. 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在反刍动物瘤胃中消化的主要产物是()A. 葡萄糖B. 麦芽糖C. 挥发性脂肪酸D. 蔗糖答案:C12. 属于蛋白质饲料的是()A. 玉米B. 豆粕C. 麸皮D. 秸秆答案:B13. 青贮饲料制作时,关键是创造()条件。
A. 有氧B. 无氧C. 低温D. 高温答案:B14. 猪的妊娠期平均为()天A. 114B. 150C. 280D. 330答案:A15. 产蛋鸡适宜的光照时间为()小时/天。
A. 8B. 12C. 16D. 20答案:C16. 奶牛的干奶期一般为()天。
A. 30B. 45C. 60D. 75答案:C17. 下列属于家禽必需氨基酸的是()A. 甘氨酸B. 胱氨酸C. 酪氨酸D. 赖氨酸答案:D18. 影响家畜生长发育的主要因素是()A. 遗传B. 环境C. 营养D. 以上都是答案:D19. 动物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饲料中摄取的脂肪酸是()A. 饱和脂肪酸B. 单不饱和脂肪酸C. 多不饱和脂肪酸D. 以上都不是答案:C20. 猪的发情周期平均为()天。
:畜牧基础课程标准1课程定位和课程设计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的性质:《畜牧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专业拓展课程,是畜牧兽医、宠物医学两专业的专业必修课。
课程的作用:本门课程是学习动物营养与饲料,动物遗传育种,动物繁殖及牧场环境卫生及设计等多方面内容的一门综合性拓展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畜牧饲养管理过程中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实用技能,为今后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奠定基础。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门课程是以《动物生物化学》,《家畜解剖学》,《动物微生物》,《动物生理》,《动物病理》,《动物药理》等课程为基础,综合影响家畜生长的各方面因素,讲授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今后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稳定就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面向兽医、宠医专业的全体学生,本着夯实专业基础知识,着眼毕业后的就业岗位,综合畜牧饲养基础理论和技能,辅助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拓展就业面而开设。
(本课程具有三大特点:第一,内容广泛且基础理论知识较强,是学生毕业后从事各类家畜饲养不可缺少的指导性基础知识。
第二,生产技术涉及广泛,要求必须掌握的技能项目较多,而且都是直接应用于生产实践的操作技能。
第三,是培养学生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开拓创新、团结协作等职业素质和拓展专业知识的良好载体,使得学生毕业后有更广阔的就业空间。
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是畜禽生产、管理岗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是职业技能鉴定如家禽饲养工、家畜饲养工、饲料检测员等工种的考核项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技能、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的综合培养。
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紧跟现代畜牧业发展形势,以就业岗位为目标,强化基本职业能力的培养,促进基本技能的形成,以“实用、适用、够用”和注重素质培养为原则进行课程设计。
根据专业课程需要和学生就业岗位基于工作过程需要来设计课程结构,经过与相关专业课程教师共同探讨,以及对毕业生和行业企业调研结果设计课程重点难点。
为使学生每节课都能够在实际工作场景中开始学习,本课程对每一个具体实际工作都进行教学环节设计,改变一直以来以知识传承为主的讲授方式,取而代之的是以典型岗位为基点,以实际问题为引导,以学习兴趣为驱动,以多媒体和实景教学为载体,结合实际情况按顺序分步骤逐层讲解的方式进行授课,使学生能够由浅入深的完成理论知识的积累和岗位技能的掌握。
畜牧职称考试试题畜牧职称考试试题畜牧职称考试是评价畜牧从业人员专业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
通过考试,可以评估从业人员在畜牧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畜牧职称考试的试题,以帮助考生更好地了解考试内容。
一、畜牧基础知识1. 请简要描述家畜的分类和特点。
2. 什么是畜牧业的生产要素?请列举并简要解释。
3. 请解释畜牧业中的“精细化养殖”和“绿色畜牧”的概念。
4. 请简要介绍畜牧业的发展趋势以及现代畜牧业的特点。
二、畜牧养殖技术1. 请解释畜牧养殖中的“种畜繁育”和“育种改良”的概念。
2. 请简要介绍家畜饲养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请列举常见的家畜疾病,并简要介绍其防治措施。
4. 请解释畜牧养殖中的“饲料与营养”和“饲养环境”对畜牧业的影响。
三、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1. 请简要介绍畜产品的加工流程以及常见的畜产品加工技术。
2. 请解释畜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并列举常见的畜产品质量指标。
3. 请简要介绍畜产品的储藏和运输技术,以及畜产品的保鲜方法。
4. 请解释畜产品加工中的“无害化处理”和“绿色加工”的概念。
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1. 请解释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并列举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 请简要介绍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减少负面影响。
3. 请解释畜牧业的循环经济模式,并列举实现循环经济的方法。
4. 请简要介绍畜牧业的节能减排措施以及推动畜牧业绿色发展的途径。
通过以上试题,我们可以看出,畜牧职称考试的内容涵盖了畜牧基础知识、畜牧养殖技术、畜产品加工与质量控制以及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等多个方面。
考生需要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以及对畜牧业发展的前瞻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可以通过学习相关的畜牧学科教材和参考书籍,深入了解畜牧业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操作。
同时,参加实践培训和实地考察,了解现代畜牧业的最新发展动态和技术创新,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
此外,考生还可以参加畜牧相关的学术研讨会和行业交流活动,与同行业的专业人士进行交流和分享经验,拓宽视野,增加对畜牧业的深度理解。
《畜牧基础》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专业(中职)必修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是在《畜禽解剖生理》、《化学》课程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核心课程。
其任务是培养学生掌握畜禽营养与饲料,畜禽繁殖与改良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为后续《禽类生产与经营》、《牛羊生产与经营》、《猪的生产与经营》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120学时,8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应体现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按照立德树人的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
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专业知识的掌握和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中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的综合素质、职业能力及培养目标,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营养观念、良种意识、现代繁殖技术运用等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生物工程高等职业学校畜牧兽医(中职)专业岗位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以及畜禽养殖、动物选种选配等岗位需求,注重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围绕畜禽生产关键能力,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畜禽饲料利用、畜禽繁殖技术运用为主线,结合畜禽生产中的典型案例,设计学习任务。
将基础理论、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课程设计。
紧密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年龄特点,参照职业岗位工作过程,序化学习任务。
四、课程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畜禽营养和动物繁殖的基本原理与规律,具备应用营养和繁殖知识解决生产中相关问题的能力。
六、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情境,实行做中学、做中教。
2.将相关职业标准、行业标准中技术要求、工艺流程、管理规范、职业操守等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促进学生职业素养的形成。
畜牧专业基础知识一、动物营养我们知道,任何物质不会会凭空产生,动物也是一样,它要生存、生长、乃至产肉、产奶、产蛋,都须要吃入营养物质即饲料来完成。
而动物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不外乎六大类:水份、蛋白质、糖类、脂肪、矿物质、维生素。
(一)蛋白质1、蛋白质的作用:(1)构成动物体的重要物质。
动物体的各种组织、器官如肌肉、皮肤、内脏、血液等,均是由蛋白质作为基础物质而构成的。
蛋白质是动物体内除水分之外,含量最高的物质,通常能占到动物干物质的50%左右。
肌肉、肝、脾中可达80%。
各种组织器官之所以具有特异性的生理功能,主要是因组成该组织器官的蛋白质种类和存在形式不同所致。
例如,球蛋白是构成体组织的主要组分,白蛋白是构成体液的主要组分,硬蛋白则是构成骨骼、筋腱、韧带、毛发和蹄角等的主要组分。
因此,动物体的妊娠、生长、泌乳、产毛和产蛋等生理生化过程,均是以特定的蛋白质作为物质基础的。
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等三大营养物质中都含有碳、氢、氧,惟有蛋白质中含有氮。
所以,蛋白质乃是动物机体的氮的唯一来源,无论是脂肪或碳水化合物均不能代替它。
(2)蛋白质是更新组织的必需物质动物体在生长过程中,身体的各种组织细胞不断分解与合成而更新,即使成年动物,在其体蛋白含量基本恒定情况下,也需要不断摄人蛋白质,以补充体组织蛋白合成之需。
这是因为组织蛋白质在更新过程中分解生成的氨基酸,并不能全部用于再合成蛋白质,其中有一小部分氨基酸经一系列变化而分解为尿素、尿酸及其他代谢产物而排出体外。
据实验测定,动物体蛋白总量中每天约有0.25%~0.30%进行更新。
若按此计算,则每经12~14个月体组织蛋白即全部更新一次。
(3)蛋白质是动物体内的功能物质动物体中许多重要的功能物质,如酶和激素在体内起催化和调节代谢的作用,免疫抗体(免疫球蛋白)能增强防御机能和提高抗病力的,血红蛋白承担运输氧的功能等,这些物质均是以蛋白质为主体而构成的。
此外,动物体内酸碱平衡的维持、水分正常的分布、遗传信息的传递,以及许多重要物质的转运等,无不与蛋白质有关。
畜牧兽医基础知识
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畜牧兽医基础知识,这可真是一门有趣又实用的学问呢!
你想想看,那些可爱的小动物们,像毛茸茸的小羊、活蹦乱跳的小猪,它们的健康可都得靠我们来守护呀!就好像我们照顾自己的家人一样。
咱先来说说怎么观察动物的健康状况。
你看,动物要是没精神,耷拉着脑袋,就跟咱人没睡好一样,那肯定是有问题啦!还有它们的吃喝拉撒,要是吃得少了,或者拉得不正常,这都是信号呀!这就好比一辆汽车,要是加不上油或者漏油了,那肯定开不顺畅呀,对不对?
然后呢,预防疾病也特别重要。
就像我们人打预防针一样,动物也需要呀!给它们做好各种防疫措施,让那些病菌都没法靠近。
这就像给小动物们穿上了一层坚固的铠甲,保护它们免受疾病的侵害。
要是动物真生病了,那可就得赶紧治疗啦!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这些畜牧兽医发挥作用咯!咱得像侦探一样,找出病因,然后对症下药。
可不能瞎治乱治,不然小动物多遭罪呀!
再说说饲养环境吧。
动物住的地方也得干干净净、舒舒服服的呀!要是它们住在脏兮兮、臭烘烘的地方,那能健康吗?这就好比让你住在一个又脏又乱的房间里,你也会不舒服呀!
还有饲料也很关键呢!得给它们吃合适的、有营养的东西,这样它们才能长得壮壮的。
就像我们人一样,总不能天天吃垃圾食品吧,那身体能好吗?
哎呀,这畜牧兽医基础知识可真是太重要啦!我们学好了,就能让那些小动物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这不仅是对动物负责,也是对我们自己负责呀!想想看,我们养的动物都健健康康的,我们心里得多高兴呀!
所以啊,大家可别小瞧了这畜牧兽医基础知识,它可是能派上大用场的呢!让我们一起努力,成为动物们的健康守护天使吧!。
畜牧基础化学知识点总结畜牧基础化学是研究动物生长、繁殖和健康所必需的元素和化合物,以满足动物对营养物质需求的一门基础科学。
它是畜牧养殖学中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学科,直接关系着动物生长发育、繁殖和健康等方面。
在畜牧业中应用广泛,对于提高畜牧生产效率、改善畜产品的质量、促进动物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无机化学基础1. 元素元素是化学中极为基本的概念,所有物质都是由元素构成。
在畜牧基础化学中,了解不同元素在动物体内的生理功能和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碳、氢、氧是构成有机物的三个原子,它们在动物体内存在于不同的有机化合物中,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等。
2. 离子离子是化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原子或原子团失去或得到一个或多个电子而带有电荷的物质。
在生物体内,许多化合物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如氧化物、碳酸盐、硫酸盐等。
3.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的元素以一定的化学键相连接而构成的物质。
在生物体内,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都是动物生命活动所必须的物质。
4. pH值pH值是衡量一个物质酸碱性强弱的指标。
在动物体内,血液、体液和细胞内的pH值会影响动物的生理功能和代谢活动。
在畜牧基础化学中,了解动物体内液体的pH值对于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
二、营养元素1. 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一类有机化合物,它是动物体内最主要的能量来源。
在畜牧基础化学中,了解碳水化合物的代谢途径、合成与分解规律对于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和动物生长发育有着重要意义。
2. 脂肪脂肪是由长链脂肪酸与甘油酯相互结合而成的有机化合物,它是动物体内最主要的储能物质。
在畜牧基础化学中,了解脂肪的合成、分解和代谢特点对于动物产奶、发育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3. 蛋白质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它是动物体内最主要的组织结构和功能性物质。
在畜牧基础化学中,了解蛋白质的合成、分解和代谢规律对于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和动物生长发育非常重要。
畜牧业基础必学知识点
1. 畜牧业概述:了解畜牧业的定义、分类,以及畜牧业在农业中的地
位和作用。
2. 畜牧动物的分类:了解畜牧动物的主要分类,包括家畜(如牛、羊、猪、鸡)和野生畜牧动物(如鹿、兔、蟹)等。
3. 畜禽的解剖结构:了解畜禽的主要器官(如胃、肺、心脏)以及其
功能,对于健康管理和疾病预防有重要意义。
4. 畜牧业的发展历程:了解畜牧业的发展历程,包括原始畜牧、农耕
畜牧、现代工业畜牧等阶段,以及与农业、人口增长等的关系。
5. 畜牧业的现状与趋势:了解当前畜牧业的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包括
环境污染、粮食和饲料供给、动物福利等,以及发展畜牧业的新模式
和技术。
6. 畜牧业的管理与生产技术:学习畜牧业的基本管理知识,包括动物
饲养管理、疫病防控、配种和繁殖技术等。
7. 畜牧业经济性与市场营销:了解畜牧业的经济性评价指标,包括养
殖成本、产出和利润等,以及畜牧产品的市场营销策略和渠道。
8. 畜牧业的政策与法律:了解畜牧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包括畜
牧业发展规划、养殖标准和动物保护法等。
9. 畜牧业的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学习畜牧业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可持续
发展的方法和措施,包括节能减排、资源利用和生态农牧业等。
10. 畜牧业科研与创新:了解畜牧业科研的重点领域和研究方法,包括遗传育种、营养与饲料、疾病诊断和药物研发等。
名词解释:畜牧业:从事畜禽养殖为人类提供生产和生活资料的产业。
家畜:经人类长期驯养的各种禽类和哺乳动物。
粗蛋白:动植物体中的含氮化合物总称为粗蛋白,包括纯蛋白和非蛋白氮。
必需氨基酸:指在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能合成但合成的速度和数量不能满足动物机体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必需脂肪酸: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数量不能满足动物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脂肪酸成为必需脂肪酸。
青贮饲料:是以青饲料为原料经乳酸发酵或青贮制剂调制保存的一类饲料。
饲料添加剂:是指各种用于强化家畜饲料效果和有利于配合饲料生产和储存的一类非营养性的微量成分,如各种防腐剂,抗氧化剂等。
消化能:饲料总能减去未被消化,以粪形式排出的能量,剩余能量称为消化能。
代谢能:是指家畜食入的饲料总能减去粪、尿及消化管气体所含能量后剩余能量,即食入饲料中能为动物体吸收利用的营养物质能量,又称为表观代谢能。
维持需要:家畜处于维持状态下,所需要的能量和各营养物质就为维持需要。
包括维持体温和呼吸、消化吸收、血液循环等的营养需要。
饲养标准:即动物营养需要量,是科学工作者通过各种消化代谢和动物试验,并结合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经验,科学地规定各种家畜在不同体重、不同生理状态和生产水平等条件下,每头每天应给予的能量和各种营养物质的数量,可用以指导动物饲料的基本标准。
理想蛋白:饲料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之间有一个最佳比例时,可利用效价最高,具有这一最佳氨基酸比例的蛋白质称为理想蛋白。
染色质:细胞核内一种很容易被碱性染料染上颜色的物质。
染色体: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其核内染色质可变为形状清晰的小体,即为携带遗传基因的载体染色体。
基因频率:群体中某一基因对其等位基因的相对比例称为基因频率。
基因型频率:是指一个群体某一性状的各种基因型间的比例。
选择反应:选择导致的群体平均值的变化叫做选择反应,记为R,是中选亲本的后代与选择前亲本世代之间的平均表型值之差。
选择差:中选的亲本个体平均表型值与群体平均值的差。
畜牧兽医专业基础知识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畜牧兽医专业基础知识这档子事儿。
咱先说说动物的健康吧,这就好比咱人一样,身体得棒才能好好生活呀!动物要是不健康,那可不得了。
你想想,要是家里养的小猪哼哼唧唧没精神,那多让人心疼呀!所以咱得了解怎么照顾它们,让它们舒舒服服的。
就拿常见的家畜来说,牛啊羊啊马啊这些。
它们的饮食可重要啦!就跟咱人一样,得吃好喝好才有劲。
给它们的饲料得搭配合理,不能光给一种吃的,得有粗有细,有荤有素,嘿嘿,开个玩笑啦,动物可不能吃荤。
要是饲料不好,它们就容易生病,那可麻烦啦。
还有啊,动物住的地方也得干净整洁。
这就好比咱的家,要是脏兮兮乱糟糟的,咱住着也不开心呀,对吧?得定期给它们打扫圈舍,让它们有个舒适的小窝。
再说防疫,这可是大事!就像我们人要打预防针一样,动物也得做好防疫措施。
定期给它们打疫苗,预防那些可怕的传染病。
不然一传染起来,那可就是一大片呀,那不就损失惨重啦!兽医呢,就像是动物的白衣天使。
他们得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快速准确地判断出动物出了啥问题。
这可不容易哦,得靠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的知识。
有时候动物不会说话,全靠兽医去观察、去判断,这得多厉害呀!咱再想想,要是动物受伤了怎么办?那兽医就得赶紧去治疗呀。
就跟咱人受伤了要去看医生一样。
兽医得会处理伤口,会给它们开药、打针。
这可都是技术活呢!畜牧兽医专业可不只是照顾照顾动物这么简单,这里面的学问大着呢!就像一个神秘的宝库,等着我们去探索。
你说,要是没有畜牧兽医专业的人,那我们的畜牧业还怎么发展呀?那些可爱的动物们生病了谁来照顾呀?所以呀,这个专业可重要啦!咱平时生活中也得多了解一些畜牧兽医的知识,就算咱不从事这个行业,也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呀。
比如说家里养个宠物啥的,有点小毛病咱自己也能处理处理,不用动不动就往宠物医院跑,对吧?总之呢,畜牧兽医专业基础知识就像是一把钥匙,能打开动物健康的大门。
让我们一起重视起来,为动物们的健康保驾护航吧!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畜牧学基础畜牧学基础是指畜牧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包括畜牧动物的生理、遗传、营养、繁殖、疾病等方面的知识,以及畜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和未来趋势等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
畜牧学基础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畜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畜牧动物的生理是畜牧学基础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畜牧动物的生理研究包括消化、呼吸、循环、排泄、神经、内分泌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畜牧动物的生理特点,可以帮助畜牧业者更好地管理和养殖畜牧动物,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益。
畜牧动物的遗传是畜牧学基础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畜牧动物的遗传研究包括基因、染色体、遗传变异、遗传规律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畜牧动物的遗传特点,可以帮助畜牧业者进行良种选育和遗传改良,提高畜牧业的品种质量和生产效益。
畜牧动物的营养是畜牧学基础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畜牧动物的营养研究包括饲料、饲养管理、营养需求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畜牧动物的营养需求和饲养管理,可以帮助畜牧业者制定科学的饲养方案,提高畜牧业的生产效益。
畜牧动物的繁殖是畜牧学基础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畜牧动物的繁殖研究包括生殖器官、生殖生理、繁殖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畜牧动物的繁殖特点和繁殖技术,可以帮助畜牧业者提高畜牧动物的繁殖率和繁殖效益,促进畜牧业的发展。
畜牧动物的疾病是畜牧学基础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畜牧动物的疾病研究包括病原体、病理、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知识。
了解畜牧动物的疾病特点和预防治疗方法,可以帮助畜牧业者预防和控制疾病,保障畜牧业的生产安全和质量。
畜牧学基础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畜牧业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
畜牧业者应该不断学习和掌握畜牧学基础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为畜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