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金玲——运动神经元病理
- 格式:ppt
- 大小:93.50 KB
- 文档页数:41
中医针灸治疗运动神经元病病案分析专题报告远**,女,47岁,住院号:2065891,就诊时间:202*年1月8日。
主诉:四肢无力伴肌肉萎缩2年。
现病史:患者于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上肢无力,不能抬举,持物掉落,继而右上肢无力,一年后逐渐出现双下肢无力,走路不稳,可见掌指关节肌肉塌陷,四肢肌肉萎缩,言语不利,发音不清,痰粘不易咯出。
于多家医院诊疗,诊断为“运动神经元病”,具体治疗方法不详,症状未见好转,为求进一步治疗就诊于我院国医堂门诊。
现症:神清,精神欠佳,四肢无力,不能抬举,不能独立行走,咳嗽咯痰,痰粘不易咳出,胸闷憋气,不能久卧,抬头无力,语速慢,声调低,发音不清,吞咽困难,饮水咳呛。
纳少,寐欠安,二便可自控。
既往史:体健。
否认药物及食物过敏史。
查体及实验室检查(阳性指标):双手指间肌,大、小鱼际,双上肢三角肌、双下肢股四头肌明显萎缩,双手呈鹰爪形,双上肢肌力3级,双下肢肌力3级,肌张力减低,腱反射亢进,双侧巴氏征(一)。
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HR72次/分,BP130∕80mmHg o 辩证分析:患者年近半百,肝肾精血亏虚,筋骨不利,故四肢无力,不能抬举,不能独立行走,不能久卧,抬头无力,吞咽困难,饮水咳呛;日久髓枯筋燥,故见肌肉萎缩变形;精血不能上充于脑,髓海失养,故精神欠佳,寐欠安,语速慢,声调低,发音不清;日久肺失宣降,故咳嗽咯痰,痰粘不易咳出,胸闷憋气;脾运化无力,故纳少。
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均为肝肾不足之象。
西医诊断:运动神经元病中医诊断:痿证证候诊断:肝肾亏虚证治疗原则: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益气健脾针灸取穴:内关(双)-1、人中-1、三阴交(双)丁、极泉(双)4尺泽(双),、委中(双)-1、肩三针(双)1(肩鹘及前后各2寸一穴)、臂力需(双)1、曲池(双)1、合谷(双)1、外关(双)1、八邪(双)1、上星丁、百会丁、四神聪丁、头维(双)丁、四白(双)丁、上廉泉J-、旁廉泉(双)-κ承浆-1,缺盆丁、天突丁、膻中丁、天枢(双)丁、中脱丁、气海丁、下肢阳明经、太阴经排刺(双)丁,阳陵泉(双)-1、丘墟(双)-1、解溪(双)-1、太溪(双)丁、八风(双)j∙;华佗夹脊穴排刺。
小孩肌营养不良的概述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是一组遗传性的肌肉变性病。
大多数在儿童时期发病,个别可发生于青少年或成人。
发病机理近年来研究认为其病变的基本原因在于肌肉细胞膜的异常,但真正发病机理尚不明确。
病机探微本病的形成与禀赋不足及五脏败伤有关。
病机要点为脾肾亏损,筋骨肌肉失于濡养。
病位主要在脾、肾。
病理生理学本病的病理改变主要累及骨骼肌。
镜检可见肌细胞减少,纤维粗细不等,肌横纹消失,玻璃样变性等。
肌纤维间常见脂肪组织及其他结缔组织增生。
部分病例心肌亦可有类似改变。
诊断中医诊断辨证:本病的特点是以本虚为主,可夹标实之证。
初期阶段以肢酸无力为主要表现,多属肉痿。
以后则渐至肢体挛缩瘫痪,发展为筋痿、骨痿、脉痿。
临证之时,首先应察其虚实,再辨脏腑,抓住主要证候辨证施治。
1.脾胃虚弱主证:四肢瘦削,以臀部为明显,上肢乏力,难以抬举,下肢行如鸭步,伴面色蒌黄,神疲倦怠,声低气怯,心悸气短,舌淡胖嫩,苔薄白,脉细弱。
分析:本证由脾胃气弱,四肢肌肉失养所致。
脾为后天之本,脾胃气弱,生化乏源,四肢肌肉无所禀受,故见四肢瘦削,肌肉萎缩无力。
气虚血亏,故见声低气怯,心悸气短等症。
2.肝肾阴亏主证:肌肉瘦削,肢痿无力,步覆踉跄,站立困难,筋惕肉run,小腿肌肉假性肥大。
甚至语言蹇涩,肢体挛缩瘫痰,伴腰膝痰软,眩晕耳鸣,舌红少苔,脉沉数。
分析:肾藏精,主骨生髓,肝藏血主筋。
肝肾精亏,筋失所养,骨软髓少,故见肌肉瘦削,四肢废萎不用,瘫痪等。
精血不足,虚风内动,故见筋惕肉run,肢体挛缩。
而腰膝酸软,眩晕耳鸣等,皆为肝肾阴精不足之象。
3.湿热内侵主证:肌肉萎缩,肢体困乏,行走不稳,神疲倦怠,痰多脘闷,食少便溏,小便黄少,舌胖大,有齿痕,苔黄腻,脉濡数。
分析:本证属虚中夹实,由脾胃不足,湿热侵袭所致。
脾气弱则肌肉虚,故见肌肉瘦削,行走不稳。
湿热盛,则见肢体困重乏力。
痰多脘闷,食少便溏等皆为脾虚湿盛之象。
西医诊断症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进行性加重的肌肉萎缩和无力,可伴有假性肥大。
生活中很多疾病让我们防不胜防,从数量上,突发性上,严重性上都可以把我们打垮。
人们总是想方设法想要遏制疾病的发生,但是结果都是徒劳,有时你会发现,你越是担心,疾病来的越突然。
脑中风就是这么一种发病迅速、症状严重、后果不堪言的脑外科疾病。
如何判断中风呢?下面的8个问题可以让你知道自己是否中风。
如何判断中风?1:是否吸烟?吸烟是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每天吸烟少于20支者,比不吸烟者发生中风的危险性大3倍,每天吸20支烟以上,比不吸烟者大5倍。
吸烟越多、吸烟年龄越早的人,发生中风的机会也就越多。
2:心率是否正常?心房颤动与缺血性脑中风的发生有明显关系,60岁以上有7%―30%的脑中风由房颤所致。
3:血压是否超过140/90毫米汞柱?高血压是脑中风最常见且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治疗高血压可以降低脑中风的发生风险。
舒张压每下降5―6毫米汞柱,脑中风的发生危险下降42%;仅仅控制收缩压,也可以将脑中风减少1/3。
成年人每年至少要检查一次血压。
4:你有脑中风家族史吗?这个高危因素虽然不能改变,但必须坚持定期体检。
5:你的有氧运动量够吗?久坐不动会导致人体内新陈代谢的改变,影响脂肪代谢,减弱酶的活性,使得血液中的脂肪及甘油三酯含量上升,血黏度升高,血流缓慢,容易形成血栓,增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6:你的血糖是否正常?糖尿病是脑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
糖尿病患者并发脑中风者,脑梗死比脑出血多,且以多发性梗塞居多。
7:你的血脂正常吗?主要指标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如果超出正常范围,要引起高度重视。
血脂异常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表现,会引发脑中风、冠心病等诸多问题。
8:你的体重正常吗?俗话说:“胖人多中风”,因为肥胖的中老年人,容易患高血压、糖尿病,常合并血脂异常,所以也容易发生脑中风。
26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神经肌电图分析司金超;崔文杰;白宏英【期刊名称】《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年(卷),期】2016(019)009【摘要】目的对26例运动神经元病(MND)患者神经肌电图进行分析,探讨神经肌电图在运动神经元病确诊中的作用.方法选择北京宣武医院2013-09-2014-03收治的26例MND患者,采用肌电诱发电位仪对患者上下肢神经传导速度和肌电图进行测定,观察所测神经运动和感觉传导速度以及所捡肌肉的运动单位电位波形、波幅、相位、时限和轻重收缩时的募集电位.结果所有患者均存在广泛的神经源性损害,全部出现巨大电位,其中以大鱼际肌检出率为最高.肌肉处于静息时,出现正锐波和纤颤电位最多的肌肉是胸锁乳突肌(21例,占总数的80.7%),其次是脊旁肌(18例,占总数的69.2%).26例患者所检肌肉均出现程度不同的运动单位电位时程增宽、波幅增高的情况.重收缩时,8例呈单纯相,占总数的30.7%,13例呈混合相,占总数的50%;插入电位延长者24例,占总数的92.3%.神经电图结果显示,11例患者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减慢,3例患者运动神经潜伏期延长,5例患者出现运动神经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降低,但受检患者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全部基本正常.结论神经肌电图检测能显著提高MND的确诊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总页数】2页(P87-88)【作者】司金超;崔文杰;白宏英【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郑州 450014;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郑州 450014;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郑州 4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41.044【相关文献】1.54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临床和肌电图分析 [J], 涂怀军;周晖;吴维华2.44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神经肌电图检查分析 [J], 陈岩3.18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神经肌电图分析 [J], 史(王争)莉;田小平;蒋军林4.18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的神经肌电图分析 [J], 史琤莉;田小平;蒋军林5.27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临床和肌电图分析 [J], 席培林;罗艳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渐冻症的病理特征与疾病分型渐冻症(Amyotrophic Lateral Sclerosis,ALS),又称运动神经元病,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损害运动神经元,导致肌肉无力和萎缩,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
本文将从病理特征与疾病分型两个方面介绍渐冻症。
一、病理特征1. 神经元损害:渐冻症主要侵害中枢神经系统的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
上运动神经元位于中枢神经系统皮质脊髓束及其下行途径,对横纹肌肉起控制作用;下运动神经元主要位于脊髓前角,通过周围神经与肌肉相连。
渐冻症患者会出现上运动神经元和下运动神经元同时受损的情况。
2. 胶质细胞活化: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支持细胞,其在渐冻症中发生了活化。
活化的胶质细胞会释放出炎症因子和氧自由基等有害物质,进一步损伤神经元,加剧疾病的进展。
3. 纤维化变化:渐冻症引起周围神经及脊髓灰质变性,使组织纤维蛋白沉积增加,出现纤维化改变。
这种纤维化改变对神经传导起到阻碍作用,导致肌肉无力和萎缩。
4. 蛋白质异常:有研究表明,渐冻症患者的脑脊液中蛋白质的含量会发生变化,其中一种重要的蛋白质是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 SOD)。
这种异常的蛋白质会导致氧自由基以及与神经元损害相关的炎症反应。
二、疾病分型根据临床病情和受累部位的不同,渐冻症可分为以下几类:1. 运动神经元病:这是最常见的渐冻症类型,主要受累的是运动神经元。
患者呈现进行性肌肉无力和萎缩,常伴有肌肉痉挛和病理反射。
病情逐渐加重,最终导致全身肌肉功能完全丧失。
2. 前角细胞变性:该型渐冻症主要影响脊髓前角的运动神经元,而上行运动神经元较少受累。
患者表现为肌肉无力和萎缩,但相对而言病情进展较为缓慢,且智力和感觉功能受累较少。
3. 脑神经病变:这种类型的渐冻症会累及脑神经核心区域,如舌下核、眼动神经核等。
患者会表现出吞咽困难、说话困难以及眼球运动异常等症状。
4. 呼吸肌麻痹型:该型渐冻症主要受累的是呼吸肌群,治疗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高压氧治疗运动神经元病探究【摘要】目的:探讨运动神经元病采用高压氧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运动神经元病患者10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高压氧联合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前,两组的神经传导速度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SNCV和MNCV均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临床上给予运动神经元病患者高压氧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运动神经元病;高压氧;临床效果运动神经元病主要指的是仅侵犯上下两级运动神经元的一种慢性变性病,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以声音嘶哑、吞咽困难、自觉麻木、无力等症状为主要表现,如果不及时治疗,容易加重病情进展,使脊髓前角神经元出现严重退行性变,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导致患者瘫痪,具有较大的危害性[1]。
当前在治疗运动神经元病时,通常以药物为主,包括神经营养因子、腺苷B12等,但是疗效较差。
因此,本文对高压氧运用在运动神经元病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102例运动神经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51例。
对照组年龄32-65岁,平均(48.3±7.4)岁,其中21例为女性、30例为男性;观察组年龄34-66岁,平均(48.5±7.6)岁,其中20例为女性、31例为男性。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等比较无差异(P>0.05)。
1.2方法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即运用2000BU神经营养因子+生理盐水250ml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每天1次;再口服腺苷B12片(生产厂家:华北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0514,规格0.25mg),每次500μg,每天3次;口服三磷酸腺苷二钠片(生产厂家:广州白云山光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4661,规格20mg),每次40mg,每天3次,1个疗程为25d,结束1个疗程后,中间休息5-7d,再行下1个疗程治疗。
- 177 -[29]李澄,李振霞,刘瑞芬,等.刘瑞芬教授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经验[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0):216,219.[30] SHOKEIR T A,SHALAN H M,EL-SHAFEI M M.Significance of endometrial polyps detected hysteroscopically in eumenorrheic infertile women[J]. J Obstet Gynaecol Res,2004,30(2):84-89.[31]王洋鑫,李萌,卢美松.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的临床研究进展[J].国际妇产科学杂志,2019,46(2):220-224.[32]胡向真.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宫腔镜手术后自然妊娠失败的相关因素[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35):6588-6590.[33]沈坚华,杨洪伟,杨俊雯,等.中医体质类型与不孕症证型相关性的调查[J].光明中医,2016,31(3):322-324.[34]王小珍,陈梅.生化汤加减对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腔镜术后子宫内膜厚度、复发率及妊娠率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7,35(5):151-153.[35]邱乐乐,谈珍瑜.尤昭玲运用不同孕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经验介绍[J].新中医,2020,52(24):197-198.[36]戴春秀,程蕾,袁拯忠,等.程泾教授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不孕症经验[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44(6):522-525.[37]纪珮,李丹虹,陈小平,等.宫腔镜手术联合苍附导痰汤加减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合并不孕患者的生殖预后情况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9,16(10):78-80.[38]谢绮,蒋楠,张媛.中药生化汤加减对子宫内膜息肉不孕患者腔镜术后子宫内膜厚度、复发率及妊娠率的影响[J].贵州医药,2017,41(9):953-955.(收稿日期:2023-09-13) (本文编辑:张明澜)①柳州市中医医院 广西 柳州 545001通信作者:徐宏帕金森病与神经炎症关系的研究进展翁世丽① 周哲屹① 顿玲露① 徐宏① 【摘要】 帕金森病(PD)是世界上第二大最常见的顽固性神经退行性疾病,给老龄人口带来沉重的身体和经济负担。
一般的,在心脏病患者首次发病以前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征兆,可是,这些征兆常常都会被人们所忽视,造成病情发作时的措手不及。
其实,在心脏病发作之前,患者都会有身体异样的感觉,今天就为大家介绍一下心脏病发病前的征兆。
症状一:疼痛心肌不能获得足够的血液和氧(称为心肌缺血)以及过多代谢产物堆积都能导致痉挛。
常说的心绞痛就是由于心肌不能获得足够的血液供应而产生的一种胸部紧缩感或压榨感。
然而,在不同的个体之间,这种疼痛或不适感的类型和程度都有很大的差异。
有些患者在心肌缺血时,可能始终没有胸痛发生(称为隐匿性心肌缺血)。
如果其他肌肉组织(特别是腓肠肌)不能获得足够的血供,患者常在运动中感到肌肉紧缩感和乏力性疼痛(间歇性跛行)。
心包炎(心脏周围囊腔的炎症或损伤)所导致的疼痛常在病人平卧时加重,而在坐位或前倾位时减轻,运动不会使疼痛加重。
由于可能存在胸膜炎,故呼吸检查可能会加重或减轻病人的疼痛。
当动脉撕裂或破裂时,病人出现剧烈锐痛,这种疼痛来去匆匆且可能与暂时身体活动无关。
有时这种病损可能发生在大动脉,小孩特别是主动脉。
主动脉的过度伸展或膨隆部分(动脉瘤)突然出现渗漏,或者内膜轻度撕裂,血液渗漏入主动脉夹层。
这些损害可导致突然的严重疼痛。
疼痛可发生在颈后、肩胛间区、下背部或腹部。
左心室收缩时,位于左心房和左心室之间的一组瓣膜可能会脱向左心房(二尖瓣脱垂),这种挂到病人有时可出现短暂发作的刺痛,通常这种疼痛位于左乳下,且与体位和活动无关。
症状二:气促气促是心力衰竭的常见症状,是液体渗出到肺脏中肺泡间质的结果,称为肺充血或肺水肿,类似于溺水。
在心力衰竭的早期,气促只出现在体力活动时。
随着心衰的加重,轻微活动时也发生气促,直至静息状态下都出现气促。
卧位时液体渗到整个肺脏,而站立位时由于重力作用液体主要分布在双肺底部,故心衰病人卧位时发生气促或加重而站立位时症状减轻。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是病人夜间平卧时发生的气促,站立后可减轻。
运动神经元病最新治疗方案运动神经元病(Motor Neuron Disease,简称MND)是一种罕见的进行性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通常会导致肌肉无力、肌肉萎缩和进行性肌肉无力。
目前,尽管尚无法治愈MND,但医学界对于治疗这一疾病的方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最新的MND治疗方案。
首先,针对MND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支持性治疗。
药物治疗方面,目前广泛应用的药物包括利舍平(Riluzole)和二甲双胍(Metformin)。
利舍平是目前唯一被FDA批准用于治疗MND的药物,其机制是通过减少谷氨酸释放,从而减缓神经元的退化。
而二甲双胍则是一种口服降糖药,研究表明它可能对MND的治疗具有一定的益处。
此外,物理治疗方面,针对MND患者的康复训练、理疗和运动疗法也被广泛应用。
这些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维持肌肉功能和关节活动性,减缓病情的进展。
最后,支持性治疗包括营养支持、呼吸支持和心理支持等,可以帮助患者维持身体功能和心理健康。
其次,除了传统的药物和物理治疗,一些新的治疗方法也在不断涌现。
例如,干细胞治疗被认为有望成为MND治疗的新方向。
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为多种细胞类型的能力,因此可以用于修复和替代受损的神经元。
目前已有一些临床试验表明干细胞治疗对MND患者的症状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此外,基因治疗也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研究人员正在尝试利用基因编辑技术修复MND患者体内的受损基因,以期达到治疗的效果。
这些新的治疗方法为MND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最后,除了治疗方案的不断更新,对于MND的早期诊断和综合管理也至关重要。
早期诊断可以帮助医生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减缓病情的进展。
而综合管理则需要多学科的专业团队共同合作,包括神经科医生、康复医生、营养师、心理医生等。
他们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全面关注患者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总之,MND的治疗方案正在不断丰富和完善,尽管目前尚无法根治这一疾病,但通过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支持性治疗以及新的治疗方法,可以帮助患者减缓病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
重症肌无力要怎么检测才能确诊我们平时要怎么发现自己患有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的自测是很重要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重症肌无力的发病人数也在提高。
重症肌无力的发病原因是有很多的,所以大家在平时要注意重症肌无力的预防。
那么重症肌无力的自测方法是什么?重症肌无力的检查方法可以用下面几个方面:1、持续用力闭眼,检查是否因疲劳无力而出现闭目不合或埋睫征消失的情况,正常标准:用力闭眼埋睫征存在f睫毛能全部埋进眼皮内,这个是重症肌无力的自测。
2、双上肢用力持续维持90度的侧平举状态的最长时间;仰卧(不枕枕头)持续用力屈颈抬头45度能维持的最长时间;仰卧直腿上举45度(左右腿分别做)能用力维持这种抬腿状态的最长时间,正常标准:平举、抬头、抬腿的最长时间各≥120秒,这个是重症肌无力的自测之一。
3、持续用力睁眼,上眼皮过早疲劳出现下垂的时间和下垂的严重程度,正常标准:用力持续睁眼的最大眼裂(上下眼皮间的距离)≥10毫米,持续睁眼60秒也无睑下垂,这个是重症肌无力的自测方法。
重症肌无力的诊断是什么呢:1、胸腺的改变:重症肌无力中约有30%左右的患者合并胸腺瘤,40%-60%的患者伴有胸腺肥大,75%以上的患者伴有胸腺组织发生中心增生。
腺瘤按其细胞类型分为:淋巴细胸型,上皮细胞型,混合细胞型,后两种常伴重症肌无力。
这也是重症肌无力的诊断方法。
2、神经肌肉接头处的改变:神经肌肉接头部的形态学改变是重症肌无力病理中最特征的改变,主要表现在:突触后膜皱褶消失、平坦、甚至断裂。
这是重症肌无力的诊断方法之一。
3、肌纤维变化:病程早期主要是在肌纤维间和小血管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以小淋巴细胞为主,此现象称为淋巴漏;在急性重症病中,肌纤维有凝固性坏死,伴有多形核白细胞的巨噬细胞的渗出;晚期肌纤维可有不同程度的失神经性改变,肌纤维细小。
这是重症肌无力的诊断。
樊金玲:运动神经元患者的饮食要讲究“四性”、”五味”
运动神经元疾病是以肌肉萎缩、肌无力等症状为最常见,可以说,谷氨酸是引起运动神经元损伤的罪魁祸首,运动神经元损伤主要是由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的。
我们在日常饮食中,尽量避免食用对运动神经元损伤有影响的食物。
那么,得了运动神经元疾病患者吃什么食物有益健康的呢?
运动神经元患者的饮食:
1、根据中医药食同源及其四性五味的理论观念,每种食物都具有"四性"、"五味"。
"四性"又称为四气,即寒、热、温、凉, " 五味":即辛、甘、酸、苦、咸。
食物的四性五味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于运动神经元损伤患者,在饮食中禁忌食用辛辣、肥腻、剌激性食物,忌食虾、螃蟹、蚌、螺等海鲜腥味产品。
饮食要以清淡为主,多吃甘温补益食品如纯天然蜂王浆,有帮助病情恢功效,有利于增强自身免疫力,还可以多吃些、生姜、羊肉、核桃仁、牛肉、乌鸡等,甘味食物的作用是能够起到和中、缓急、补益,所以滋补强壮,调节人体五脏很重要。
一般患者宜多食甘温补益食品,如:小米、大枣、山楂、山药、当归、赤小豆、莲子、葡萄干、核桃仁等
2、神经元损伤患者在进行饮食治疗的时候,应注意饮食禁忌,尽量避免使用具有寒凉性的食物,如苦瓜、西瓜、白菜、冬瓜、芥菜、、
绿豆、海带、紫菜、西泮菜、白菜、黄花菜、等都属寒凉食品,病人尽量避免服食。
末梢神经炎是一种世界性疑难病,因此仅靠医生的治疗是不够的,还必须靠一些辅助治疗。
其中饮食就是辅助治疗的一种,好的饮食不但可以使患者的身体不断增好,还可以使患者增加抗疾病能力。
那么什么是末梢神经炎呢?末梢神经炎都有哪些症状呢?
末梢神经炎,其实一般都是指多发性末梢神经炎,是一种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
那么患上末梢神经炎有什么症状呢?
末梢神经炎症状
患上末梢神经炎的时候,患者的主要症状就是表现为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以及运动和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至于具体情况,就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肢体远端对称性感觉
感觉异常(疼痛、麻木、过敏、减退)常呈手套、袜套式。
2.运动障碍
肌力减退、肌张力低下、腱反射减弱或消失,晚期有以肢体远端为主的肌肉萎缩。
3.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患者主要是表现为肢端皮肤发凉以及苍白和发绀,或者是出现出汗障碍,且皮肤会从粗糙变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