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四小龙
- 格式:docx
- 大小:17.85 KB
- 文档页数:3
亚洲四小龙的往昔与现状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香港先后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
所谓“东亚模式”引起全世界关注,它们也因此被称为“亚洲四小龙”。
然而,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将“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带入了低谷。
如今,10年过去了,“亚洲四小龙”的现状如何呢?韩国:物价上涨,生活质量随之下降“昔日经济高速增长时,钱包鼓鼓的,敢大把花钱,如今钱包瘪了,物价涨了,花钱就得精打细算。
”一位韩国人感慨地对说。
韩国从上世纪60年代起,经济实现腾飞。
1995年,韩国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1万美元,被誉为“亚洲四小龙”综合实力最强的一个。
就在韩国正踌躇满志之时,历史却开了一个“大玩笑”: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经济受到重创,经济低迷已达10年之久。
亚洲金融危机引起了韩国举国上下的深刻反思。
韩国国家均衡发展委员会的官员成京龙认为,韩国原来的经济增长模式至少存在三个弊端。
首先是“资源拼搏”型发展模式不能可持续发展。
具有韩国特色的“舰队式”大企业集团通过拼劳力、资本、土地等资源,虽然初期能飞速发展,但后劲不足。
其次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
为在短期内取得业绩,韩国曾实施了“不均衡发展战略”,把主要力量集中在首都圈内的发展上,造成了“首尔地区肥大症”。
第三是过于依赖出口,国内消费却没有拉动起来,这个问题至今仍非常突出。
为了摆脱旧有模式的束缚,韩国开始探索并推行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国家均衡发展战略。
新模式主要内容包括:迁移政府机关,建设革新城市;整合全国行政区域的力量,形成区域经济圈等。
均衡发展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效果。
韩国去年经济增长率为3.9%。
然而,韩国大多数媒体认为,贫富差距拉大、产业竞争力下降等问题都是不可回避的难题,韩国仅仅才迈出第一步。
新加坡:“搭乘中国经济顺风车”,逐步走出低谷“对现在的生活还算满意啦,政府在金融危机和SARS风暴等多次紧要关头处理得不错,经济也迅速恢复起来。
简论“亚洲四小龙”【摘要】“亚洲四小龙”是指台湾、新加坡、韩国和香港这四个亚洲发展速度较快的国家和地区。
它们在20世纪后半叶以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成就,被认为是亚洲经济的典范。
本文首先介绍了“亚洲四小龙”的背景和定义,然后分别论述了台湾、新加坡、韩国和香港在经济发展方面的表现。
接着探讨了“亚洲四小龙”对整个亚洲经济的影响,以及它们成功的模式所带来的启示和反思。
通过对这四个地区的经济成功案例的研究,可以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亚洲四小龙、经济表现、影响、模式、启示、反思1. 引言1.1 简论“亚洲四小龙”简论“亚洲四小龙”指的是台湾、新加坡、韩国和香港这四个亚洲经济体,它们在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之间取得了惊人的经济增长成就,被称为亚洲四小龙。
这四个地区以其高速经济增长、高质量教育、创新性产业和开放市场而闻名,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典范。
亚洲四小龙国家在短短几十年内实现了经济跃升,从相对贫穷的农业经济国家迅速转变为工业化国家。
它们的成功经验吸引了许多其他发展中国家的注意,成为了许多国家发展战略的借鉴对象。
在全球化和市场经济的浪潮中,亚洲四小龙国家展现出了强大的发展潜力和韧性。
它们的经验为其他国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启示我们如何在全球市场竞争中保持竞争力,以及如何在改革开放的道路上不断进步。
2. 正文2.1 背景介绍简论“亚洲四小龙”“亚洲四小龙”指的是台湾、新加坡、韩国和香港这四个亚洲地区经济发展较快并取得较大成功的国家或地区。
它们在20世纪后半叶迅速崛起,并成为亚洲经济发展的引擎。
这四个地区在经济上的成功可以追溯到它们在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初期的高速经济增长期。
在这段时间里,它们实施了一系列的经济改革和政策措施,成功地吸引了大量外国投资和技术转移,推动了本地经济的快速增长。
它们也大力发展了出口贸易,成功地占据了全球市场份额,获得了丰厚的外汇收入。
这四个地区在教育、科技、基础设施等方面也进行了大量投入和改革,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亚洲四小龙指的是哪里
20世纪60年代,全世界开始步入和平时期,有四个亚洲国家和地区,都开始摆脱西方殖民的影响,迅速成为亚洲最富裕的地区,被世界称为“亚洲四小龙”,那么亚洲四小龙指的是哪里 1?经济发达的日本为什么不是四小龙?下文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
亚洲四小龙指的是哪里 1
“亚洲四小龙”是指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亚洲的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和韩国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一跃成为全亚洲发达富裕的地区。
亚洲四小龙
这四个位于东亚和东南亚的成功经济体极其成功的经济发展过程和经验是发展经济学研究的典型范例。
他们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吸引了大量外国资本和技术,迅速走上发展之路,成为东亚和东南亚的经济火车头之一。
日本为什么不是四小龙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虽然战后损失严重,但在美国的扶持之下,日本的经济开始迅速发展,在其后的20年间,便迅速成为发达国家了。
1968年,日本甚至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彼时的“亚洲四小龙”,还处于发展之中。
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的特征与原因“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出有别于其他类型发展模式的特征:(1)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出口增长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带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人均GNP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被世界银行列为高收入国家与地区。
(2)产业部门的结构转换具有跨越性特点。
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快速下降,第二产业中的新兴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陡然上升,产品高度面向出口。
第三产业超前性跨越性发展,并向国际化、信息化迅速迈进。
(3)具有较强的外部平衡能力。
除韩国外,其他三个经济体的对外贸易均为顺差,经常账户长年持续巨额盈余,外汇储备丰裕,无外债负担。
(4)反映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指标,包括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医疗卫生与营养、人民大众受教育程度、收入分配和贫困缓解等普遍得到明显改善,有的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
然而,从特性角度来考察,“亚洲四小龙”的人均GNP显然处在两个不同的档次上,新加坡、香港要比台湾、韩国高出1至2倍。
经济增长源要素组合差异也很大。
在经济发展早期,新加坡和香港主要依靠劳动投入与资本投入,韩国和台湾则主要依赖美国提供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土地改革、进口替代工业和农产品出口等全要素生产率。
60年代之后,全要素生产率在新加坡和香港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愈益重要的作用。
新加坡倚重面向出口工业政策、外国直接投资带来的技术创新和金融深化。
香港则主要得益于金融业先行发展与深化以及自由贸易政策。
技术创新对台湾与韩国的经济快速增长也起了关键性作用。
台湾主要通过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与当地企业合作的方式获得先进的技术,韩国则着重利用国外贷款购买成套设备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改造、创新。
经济结构的演变过程折射出不同的特点。
韩国和台湾表现为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再向高新技术制造业部门转换的特点。
香港和新加坡则从服务业部门低生产率活动(如仓储贸易和非正式城市部门)向制造业部门、现代金融部门、现代商业贸易、运输与通讯等部门迅速转移,工业化发展进程呈非同步性。
(一)“亚洲四小龙”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出有别于其他类型发展模式的特征:(1)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出口增长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带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人均GNP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被世界银行列为高收入国家与地区。
(2)产业部门的结构转换具有跨越性特点。
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快速下降,第二产业中的新兴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陡然上升,产品高度面向出口。
第三产业超前性跨越性发展,并向国际化、信息化迅速迈进。
(3)具有较强的外部平衡能力。
除韩国外,其他三个经济体的对外贸易均为顺差,经常账户长年持续巨额盈余,外汇储备丰裕,无外债负担。
(4)反映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指标,包括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医疗卫生与营养、人民大众受教育程度、收入分配和贫困缓解等普遍得到明显改善,有的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
然而,从特性角度来考察,“亚洲四小龙”的人均GNP显然处在两个不同的档次上,新加坡、香港要比台湾、韩国高出1至2倍。
经济增长源要素组合差异也很大。
在经济发展早期,新加坡和香港主要依靠劳动投入与资本投入,韩国和台湾则主要依赖美国提供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土地改革、进口替代工业和农产品出口等全要素生产率。
60年代之后,全要素生产率在新加坡和香港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愈益重要的作用。
新加坡倚重面向出口工业政策、外国直接投资带来的技术创新和金融深化。
香港则主要得益于金融业先行发展与深化以及自由贸易政策。
技术创新对台湾与韩国的经济快速增长也起了关键性作用。
台湾主要通过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与当地企业合作的方式获得先进的技术,韩国则着重利用国外贷款购买成套设备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改造、创新(注:Amsden,A.H.,Asia's Next Giant:South Korea and Late lndustrializati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89.)。
亚洲四小龙的名词解释
亚洲四小龙是指韩国、新加坡、台湾和香港这四个亚洲经济发展
较快、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地区。
它们主要因为在20世纪70年代和80
年代快速发展产业和实施出口导向政策而被称为亚洲四小龙。
1.韩国:韩国是亚洲四小龙之一,以其发达的制造业和重工业而
闻名。
20世纪70年代,韩国开始推动国家的重工业化和技术创新,逐渐成为全球领先的汽车、造船和半导体制造国家之一。
2.新加坡:新加坡作为一个小岛国家,通过积极吸引外国投资和
推动开放型经济模式,成功地发展成为一个全球金融中心和航运中心。
新加坡拥有健全的法治体系、高效的政府管理和良好的基础设施,吸
引了大量跨国公司来投资和设立亚洲总部。
3.台湾:台湾通过推动工业化、提升教育水平和技术创新,成功
发展成为一个高度现代化的经济体。
台湾在半导体、电子产品、信息
技术等领域具有世界领先的地位,被誉为“亚洲的硅谷”。
4.香港:香港作为一个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经济自由和开放
的市场经济。
香港拥有世界级的金融中心,是亚洲最重要的国际金融
枢纽之一。
香港经济主要依托于金融、贸易和服务业,在全球经济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这四个地区的成功经验主要包括积极推动工业化和技术创新、注重教育和人力资源培养、开放市场和吸引外国投资、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
它们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借鉴。
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的特征与原因首先,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都是出口导向型的。
它们在20世纪70年代的经济恢复时期,通过大力推动出口贸易,赢得了国际市场份额,尤其是在制造业方面。
这些国家的出口产品以价格竞争力和高品质而闻名,吸引了国际市场的需求。
此外,它们还利用自己的地理位置和优势,成为国际贸易和金融中心,吸引了全球资本和跨国公司的投资。
其次,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都得益于政府的积极干预和产业政策。
这些国家的政府积极引导和支持重点产业的发展,并通过提供资金、税收优惠、技术支持等手段来鼓励企业发展。
政府还提供了优质的基础设施和教育系统,培养了人才,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政府的积极干预和产业政策的成功实施对于亚洲四小龙的经济起到了关键作用。
此外,亚洲四小龙在经济发展中还体现了高度的教育和科技投资。
这些国家将教育视为培养人才和提高技术水平的基石,加大了对教育的投资,并注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技术人才。
同时,它们注重科技创新,并积极引进和吸收国际先进的技术和知识。
这些投资使得它们在技术和创新方面具有竞争力,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支持和保障。
此外,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还得益于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
这些国家长期保持了对外开放的政策,并营造了稳定、透明、公正的商业环境,吸引了国内外投资。
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的维护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并为企业和个人提供了发展的保障和安全感。
最后,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还与文化传统有关。
这些国家重视勤奋、纪律、节俭和教育,这些传统价值观有助于他们在经济竞争中更有活力和纪律性。
此外,这些国家具有较高的人均资源,从而可以有效地调动和利用人力资源,助力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具有出口导向、政府干预、教育科技投资、稳定政治环境和社会秩序、传统文化等特征。
这些特征的形成与这些国家在近代历史和社会背景、政府政策、教育和科技投资、政治环境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因素密切相关。
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共同推动了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发展。
亚洲四小龙作业17广告吴郁文
“亚洲四小龙”是指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香港、台湾、新加坡
和韩国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一跃成为全亚洲发达富裕的地区。
1998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国家陷入衰退。
其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吸引外国大量资金和技术,迅速走上发展道路,成为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经济火车头四小龙经济发展特点,属于幅员不大、工矿资源很少,但地理位置优越且同西方发达国家有特殊关系的地区,并均为东亚或东南亚强国(或地区),政治中心也都是亚洲数一数二的大城市.它们的经济发展
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
①增长速度快.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都接近或超过10%.
②出口扩张迅速 .
③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④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
⑤失业人数减少,失业率都降到4%以下
对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的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有以下因素:
①外部世界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上世纪50~70年代,世界主要发达
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为亚洲四小龙的出口导向发展提供了良好外部条件.科学技术革命使发达国家生产转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工业,亚洲四小
龙拥有质高价廉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工业.东亚地区的稳定。
②实行正确经济政策.台湾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放弃凯恩斯主义政策,采用货币贬值以利出口,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货膨胀,并刺激居民储蓄以增加投资来源等政策.韩国也仿效台湾货币贬值提高利率等方法.新加坡与中国香港则抓住有利时机,将消费城市转变为工业城市.
③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政府都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并积极参予投资,适当进行经济管理.
④中国优良的文化传统.亚洲四小龙同属中华文化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注意发扬了注重教育、甘于吃苦、勤俭节约等传统.
⑤西方价值观影响:香港地区与新加坡受到英国殖民统治,在法律、教育、经济各方面都深受影响;.
(1)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出口增长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带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2)产业部门的结构转换具有跨越性特点。
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快速下降,第二产业中的新兴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陡然上升,产品高度面向出口。
第三产业超前性跨越性发展,并向国际化、信息化迅速迈进。
(3)具有较强的外部平衡能力。
除韩国外,其他三个经济体的对外贸易均为顺差
(4)反映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指标,有的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
地区稳定,然后有精力发展经济,当局有发展经济的魄力和才华,自身优异的地理位置,来自欧美经济大国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