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中考物理每日一题 (8)
- 格式:docx
- 大小:32.75 KB
- 文档页数:2
2020、2021年江苏省中考物理试题分类专题8——内能一.选择题(共15小题)1.(2021•无锡)下列实例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物体放在取暖器旁温度升高B.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温度升高C.食品放入电冰箱后温度降低D.医生用冰袋给发热的病人降温2.(2021•南京)以下描述中的“发热”现象,其改变内能的方式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锯木头锯条发热B.铁丝反复弯折后发热C.阳光下路面发热D.搓手时手掌发热3.(2021•牡丹江)下列四张图中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钻木取火B.煤炉烧水C.压缩空气升温D.搓手取暖4.(2020•常州)百灵鸟是散居型蝗虫的天敌,但蝗灾爆发时,聚集型蝗虫会大量分泌苯乙腈,其刺激性气味使百灵鸟放弃捕食,百灵鸟闻到苯乙腈的气味是因为()A.分子体积很小B.分子间有引力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5.(2020•南通)“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能远远感知是梅不是雪,是因为闻到梅花香味,“暗香来”说明()A.分子间有空隙B.分子间有引力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是运动的6.(2020•镇江)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花香满园B.尘土飞扬C.百花怒放D.细雨绵绵7.(2020•盐城)为了探究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低温物体温度变化的特点,小明做了如下实验,将盛有30℃冷水的小烧杯放入盛有70℃热水的大烧杯中,分别用温度传感器测量两杯水的温度变化情况,绘制成如图所示的图象。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热水和冷水到达同一温度的时间是相同的B.热水温度下降比冷水温度升高得快C.热水放出的热量等于冷水吸收的热量D.热水的质量可能小于冷水的质量8.(2020•无锡)关于内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0℃的冰块没有内能B.物体内能大小与温度无关C.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D.金属汤勺放在热汤中,温度升高,这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9.(2020•无锡)下列现象,不能运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B.红墨水在水中散开C.铅块紧压后粘在一起D.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吸引纸屑10.(2020•扬州)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现象来认识分子。
中考物理模拟试题一、选择题(共28分,1~8题为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9~12题为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多项选择题漏选得2分,错选不得分)1.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乒乓球台的高度约为80cm 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C.现在教室内的温度约为60℃D.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5kg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吸热后温度就一定升高B.内燃机的压缩冲程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C.只有通过热传递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D.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气体和液体中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B.“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指声音的音调高C.中考期间学校周围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具有能量4.热现象在一年四季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春天的早晨经常出现大雾,这是凝华现象B.夏天揭开冰棒包装后会看到冰棒冒“白气”,这是升华现象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这是液化现象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5.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向左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灯泡L变亮B.电压表示数变大C.电流表A1示数变小D.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6.如图是照相机的成像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要在胶片上成缩小的像,物距必须大于2倍焦距B.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C.要使胶片上的像变大,只把镜头后缩就可以D.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凹透镜7.下列有关安全用电的说法,正确的是A.家庭电路中的保险丝熔断,一定是用电器总功率过大B.闸刀开关的手柄是绝缘材料制成的C.三孔插座中比两孔插座多的那个孔是跟零线连接的D.电能表应该装在家庭电路支路上8.如图是关于电磁现象的四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甲是研究发电机工作原理的实验装置B.图乙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C.图丙是探究磁铁磁性强弱的实验装置D.图丁是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装置9.如图是运动员顶足球时的情景,忽略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被顶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B.顶出去的球在上升过程中,受到平衡力的作用C.球在上升过程中,重力势能增加,机械能保持不变D.顶出去的球最终落地,是由于球具有惯性10.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因为光沿直线传播B.雨后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C.城市玻璃幕墙造成的“光污染”是光的反射现象D.电影屏幕制成白色是因为白色屏幕能发射各种色光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人潜入较深的水中时,必须穿潜水服,因为液体压强随深度增加而增大B.铲车宽大的轮子可以增大受力面积,减少对地面的压强C.用吸管吸饮料时,是利用了嘴对饮料的作用力将饮料吸入口中D.飞机升力的产生是由于机翼上下方的空气流速不同12.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12V,闭合开关S 后,当滑片P从最右端滑到最左端的过程中,小灯泡的I﹣U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24W B.电源电压为12V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9ΩD.小灯泡的最小功率为1.5W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3.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花样游泳运动员,能潜在水中听到音乐,说明能够传声。
专题08压强第3期一、单选题1.(2021·新疆中考真题)如图甲所示,一质地均匀的长方体砖块放在水平地面上。
现将砖块切去一部分,剩余部分如图乙所示,此时砖块对地面的压强为2000Pa ;将图乙中的砖块倒置后如图丙所示,此时砖块对地面的压强为3000Pa 。
则图甲中砖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 )A .2250PaB .2400PaC .2500PaD .2750Pa【答案】B 【详解】观察图甲可知,这是一个质地均匀的长方体砖块,设这个长方体砖块的高度是h ,密度是ρ,那么图甲中砖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p gh ρ=再观察图乙,设上面的边长是1l ,下面的边长是2l ,高度还是h ,密度还是ρ,这砖块往里面的那条边长是l ,则图乙中砖块体积()1212V l l h l =⋅+⋅⋅乙 图乙中砖块的质量()1212m V l l h l ρρ==⋅⋅+⋅⋅乙乙图乙中砖块的重力()1212G m g l l h l g ρ==⋅⋅+⋅⋅⋅乙乙图乙中砖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力()1212F G l l h l g ρ==⋅⋅+⋅⋅⋅乙乙图乙中砖块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2S l l =⋅乙那么根据Fp S=可知,图乙中砖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122122000Pa l l h l gF p S l lρ⋅⋅+⋅⋅⋅===⋅乙乙乙同理,图丙中砖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121123000Pa l l h l gF p S l lρ⋅⋅+⋅⋅⋅===⋅丙丙丙两个压强相比可得1223p l p l ==乙丙 可设12l x =,23l x =再把两个压强相减可得()()1221121-2-3000Pa -2000Pa 1000Pa l l h g l l p p p l l ρ⋅⋅+⋅⋅∆====⋅乙丙代入数据解得21521000Pa6gh x xp x ρ⋅⋅∆==解得2400Pa p gh ρ==图甲中砖块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是2400Pa 。
专题八 计算应用题类型1 力学计算应用题1.(2018·河北中考)实心圆柱体甲和长方体乙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甲的密度为0.6×103 kg/m 3,质量为12 kg ,底面积为4×10-2 m 2;乙的质量为5.4 kg ,边长分别为0.1 m 、0.2 m 、0.3 m 。
(g 取10 N/kg)(1)求乙的密度。
(2)求甲直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若在甲的上方水平截去一段并叠放在乙的正上方后,甲剩余圆柱体对水平地面的压强恰好等于此时乙对水平地面压强的最小值,求甲截去的高度。
2.(2020·保定二模)如图甲所示,在容器底部固定一轻质弹簧,弹簧上端连有一边长为0.1 m 的正方体物块A ,当容器中水的深度为20 cm 时,物块A 有25 的体积露出水面,此时弹簧恰好处于自然伸长状态。
(ρ水=1.0×103kg/m 3,g 取10 N/kg)求:(1)物块A 受到的浮力。
(2)物块A 的密度。
(3)往容器缓慢加水(水未溢出)至物块恰好浸没时水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增加量Δp (整个过程中弹簧受到的拉力跟弹簧的伸长量关系如图乙所示)。
3.(2020·河北中考)边长为20 cm 的薄壁正方形容器(质量不计)放在水平桌面上,将质地均匀的实心圆柱体竖直放在容器底部,其横截面积为200 cm 2,高度为10 cm ,如图甲所示。
然后向容器内缓慢注入某种液体,圆柱体始终直立,圆柱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与注入液体质量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g 取10 N/kg)甲乙(1)判断圆柱体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并写出判断依据。
(2)当圆柱体刚被浸没时,求它受到的浮力。
(3)当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与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之比为1∶3 时,求容器内液体的质量。
4.水平地面上放着重为200 N的物块,现用斜面将其由底端匀速拉到顶端,如图所示。
已知平行于斜面的拉力为120 N,物块移动的距离为2 m,升高1 m。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专题10简单机械第3期一、单选题1.(2021·河南中考真题)如图工人师傅正在使用一根硬棒撬动石头,使用此硬棒()A.省力且省距离B.省力但费距离C.费力且费距离D.费力但省距离【答案】B【详解】CD.一根硬棒撬动石头,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故是省力杠杆,故CD错误;AB.省力但是费距离,故A错误;B正确。
故选B。
2.(2021·北京中考真题)图示的四种工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A.园艺剪B.筷子C.瓶盖起子D.核桃夹【答案】B【详解】A.园艺剪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A不符合题意;B.筷子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故B符合题意;C.瓶盖起子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C不符合题意;D.核桃夹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021·广西南宁市·中考真题)图是小华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体验中国传统农耕“春稻谷”的示意图。
小华若要更省力,下列做法可行的是()A.支点不动,脚在杆上的位置前移B.将支点靠近人,脚在杆上的位置不动C.将支点靠近人,同时脚在杆上的位置前移D.将支点远离人,同时脚在杆上的位置后移【答案】D【详解】由题知,阻力F2大小不变,若要更省力,即减小F1,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 F2l2可知,可以增大l1或减小l2或同时增大l1和减小l2。
A.支点不动,脚在杆上的位置前移,减小了l1,l2不变,F1将增大,故A错误;B.将支点靠近人,脚在杆上的位置不动,l1减小,同时l2增大,F1将增大,故B错误;C.将支点靠近人,同时脚在杆上的位置前移,l1减小,l2增大,F1将增大,故C错误;D.将支点远离人,同时脚在杆上的位置后移,减小l2同时增大l1,F1将减小,故D 正确。
故选D。
4.(2021·青海中考真题)许多物理学家为人类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叙述中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牛顿发现了杠杆平衡条件B.伽利略最早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D.阿基米德最早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答案】C【详解】A.最早发现了杠杆平衡条件的是阿基米德,故A错误;B.托里拆利最早测出了大气压强的值,故B错误;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即电流的磁效应,故C正确;D.牛顿最早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即光的色散,故D错误。
专题8 含浮力的压强计算1、(2021奉贤一模)如图1所示,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足够高且置于水平桌面上,其底面积为2×10-2米2,内盛有质量为6千克的水。
求:①容器中水的体积V水。
②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压强p水。
③将一实心金属球浸没在水中,水位升高了0.1米,并且容器对桌面压强的增加量Δp为4900帕,求小球所受重力与浮力之比。
2、(2021杨浦一模)如图2所示,盛满水的薄壁轻质柱形容器甲与实心柱体乙放置在水平地面上。
底面积分别为S、2S,水的质量为m。
①若容器甲中水的深度为0.2米,求水对容器甲底部的压强p水。
②若柱体乙的质量为2m,求柱体乙对地面的压强p乙。
③现有物块A、B、C,其密度、体积如下表所示。
小华选择其中一个先后放入容器甲的水中(物块浸没在水中)、柱体乙的上部,使容器甲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小于柱体乙对地面的压强变化量,且容器甲对地面的压强最大。
请写出选择的物块并说明理由,计算出容器甲对地面的压强最大值p甲大。
甲乙图2物块密度体积A 1.8ρ水0.5VB 1.2ρ水0.6VC 2.5ρ水2V图13、(2021徐汇一模)相同的柱形容器甲、乙置于水平桌面上,甲中盛有水,乙中盛有酒精。
现将A 、B 两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实心小球分别放入两容器的液体中,静止后如图3所示,B 小球一半体积浸在酒精中。
(小球密度分别为ρA 、ρB ,酒精的密度为0.8×103千克/米3)①若甲容器内原装有深度为0.2米的水,求:原来水对甲容器底的压强p 水。
②若小球B 的体积为1×10-3米3,求:小球B 受到的浮力F 浮。
③若把两个小球对调放入对方容器内(无液体溢出),对调前后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Δp 甲和Δp 乙。
求:对调前后液体对容器底部压强的变化量的比值Δp 甲:Δp乙。
4、(2020奉贤一模)如图4所示,圆柱形木块甲与薄壁圆柱形容器乙放置于水平桌面上,已知木块甲的密度为0.6×103千克/米3,高为0.3米、底面积为2×10 2米2的乙容器内盛有0.2米深的水。
2021年中考物理试题汇编:声现象1、(2021·四川攀枝花·2)以下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根据响度能分辨出不同乐器的声音B.调节电视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C.“禁止鸣笛”是为了防止噪声的产生D.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2、(2021·内蒙古包头·5)2021年5月天舟二号升空与天宫空间站顺利完成对接。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天舟二号在升空过程中机械能始终保持不变B.天舟二号与天宫空间站对接后始终处于平衡状态C.宇航员在天宫空间站内不能用声音交流D.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可供空间站使用3、(2021·内蒙古通辽·1)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调节电视机的音量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B.“闻其声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区分C.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不借助其他设备直接用语言交流D.超声波粉碎结石是利用声波具有能量4、(2021·吉林长春·3)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师生合唱《我的祖国》,歌声响彻礼堂。
“响彻礼堂”描述的是声音的()A.音调B.响度C.音色D.频率5、(2021·湖南张家界·1)排箫又叫“参差”,是由长短不一的竹管组成,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 .真空中可以听见箫声B .竹管长度参差不齐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C .我们能区别排箫的声音是依靠音调D .排箫发出声音是由管内空气柱振动产生的6、(2021·湖北荆州·1)为庆祝建党100周年,某学校合唱队排演了男女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其中关于声音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 )A .女生的音调高是因为女生声音的响度大B .如果两位学生的音调和响度相同,我们就无法分辨两人的声音C .音箱放出的伴奏声和学生的合唱声传播速度是相同的D .欣赏合唱期间,同学们要保持安静是在阻断噪声的传播7、(2021·黑龙齐齐哈尔·2)疫情过后,小雨同学去音乐厅听一场音乐演奏会,当她听到优美动听的音乐时,联想到初中学习过的有关声现象的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提琴发出的声音是由琴弦振动产生的B .听众可以通过音调分辨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C .悠扬的琴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8310m sD .音乐厅的门窗在演奏时关闭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8、(2021·黑龙江大庆·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声音在不同物质中传播速度是相同的B.高架道路两旁建隔音墙、道路旁植树等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C.航天员在飞船内或飞船外工作时,只能利用电子通信设备进行交流D.可以利用超声波预测地震、侦测台风等9、(2021·贵州黔东南州·2)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甲图:弹奏古筝时,手在不同位置按弦,目的是为了改变发出声音的响度B.乙图:发声的音叉轻触系在绳上的乒乓球,球多次被弹开,说明发声体在振动C.丙图:医生用B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D.丁图:摩托车上装有消声器,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阻断噪声的传播10、(2021·广西贺州·3)为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校以班级为单位组织“唱红歌”比赛。
2021年全国中考物理真题全解全析汇编(第三期)专题08 压强和浮力1、(2021·北京·T11)甲、乙两支完全相同的试管,分別装有质量相等韵液体。
甲试管内液体的密度为ρ甲,乙试管内液体的密度为ρ乙。
将两支试管放置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甲试管竖直。
乙试管倾斜,静止时。
两试管内液面相平,液面距离桌面的高度为h,如图所示。
液体对甲。
乙两试管底的压强分别为p甲和p乙,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ρ甲<ρ乙p甲<p乙B.ρ甲<ρ乙p甲=p乙C.ρ甲>ρ乙p甲>p乙D.ρ甲>ρ乙p甲=p乙2、(2021·北京·T5)图示的四个实例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A.饮料管的一端剪成斜口B.在铁轨下面铺枕木C.书包背带做得较宽D.图钉帽的面积做得较大3、(2021·福建·T9)如图,《天工开物》中描述了古代劳动人民在田间制稻、脱粒等情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把镰刀口磨锋利是为了增大压强B.木桶底面积较大是为了减小压力C.用力击稻是为了利用惯性脱粒D.撑开稻草晾晒是为了加快蒸发4、(2021·广东·T7)小明看到清淤作业人员正在将水塘底部的淤泥搬运到船上。
他想:水面高度会变化吗?于是进行了探究:首先,将石块a和不吸水的木块b置于装有水的烧杯中,如图所示;然后,将石块a从水中拿出并轻轻放在木块b上,它们处于漂浮状态,则水面高度将()A.下降B.上升C.不变D.无法判断5、(2021·海南·T5)如图为帕斯卡实验,在一个封闭的木桶内装满水,从桶盖上插入一根细长的管,向细管里只灌了几杯水,就把木桶压裂。
这个实验说明液体压强大小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A.液体的重力B.液体的体积C.液体的深度D.液体的密度6、(2021·河北·T6)图所示能够说明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A.拦河坝设计成上窄下宽B.向下吹气,乒乓球不下落C.用吸盘搬运玻璃D.站在安全线以外候车7、(2021·河南·T14)如图,一方形容器置于水平面上,用竖直薄隔板将其分成左、右两部分,右侧部分横截面积是左侧的2倍,隔板底部有一小圆孔用薄橡皮膜封闭。
2021年中考物理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的四个装置,关于它们的说法错误的是()A.图A可以说明电可以产生磁B.将图B中滑片向右移动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会减少C.根据图C装置可以制成发电机D.图D装置可以用来研究电磁感应现象2.如图所示的现象中,与手影形成原因相同的是()A.水中倒影B.水中折筷C.小孔成像D.雨后彩虹3.下列现象中,属于利用惯性的是A.坐汽车时要系好安全带B.跳远运动员快速助跑C.行车时要注意保持车距D.学校路段需减速慢行4.如图代表多个物理实验,关于这些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沸腾后,水蒸气推动橡皮塞冲出试管口,这一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与汽油机压缩冲程相同B.将两只相同的气球在自己的头发上摩擦后,可以让一只气球在另一只气球上方“跳舞”,这种现象与验电器的工作原理相同C.烧瓶中的水加热至沸腾后移开酒精灯,用注射器往瓶内打气,水继续沸腾D.在估测大气压的实验中,注射器里的空气未排尽,会使测量结果偏大5.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只闭合开关 S1时,R1两端的电压为U1,电压表 V1和 V2的示数之比为 3∶2;若只闭合开关 S2时,R2 两端的电压为U2,电压表 V1和 V2 的示数之比为 6∶5,则R1与R2 的电阻之比以及电压U1和U2之比分别为()A.2∶5;4∶5 B.2∶5;5∶6 C.5∶9;5∶6 D.5∶9;8∶96.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t=1s时,物体所受摩擦力是1N B.4s~6s内,拉力的功率为4WC.2s~4s内物体所受摩擦力为3N D.t=3s时,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7.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给全国人民带来很大影响,为了保护自己与他人,出门必须要戴口罩。
当你戴上口罩之后与人交谈时,他人听到你的声音()A.音调变低B.音调变高C.响度变小D.响度变大8.2022 年第 24 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我国举行,如图是滑雪运动员正在训练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使用雪橇滑雪是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的B.运动员加速滑行时,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与雪橇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当运动员匀速直线滑行时,雪橇的重力与地面对雪橇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运动员冲过终点后不能立即停止滑行,是由于运动员受到惯性力的作用9.如图甲所示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装置,两个相同的易拉罐中分别装有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a、b两种液体,用相同的装置加热,根据记录的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调节下面铁圈的高度时,不需要点燃酒精灯B.实验中需控制酒精灯中酒精的质量相等C.升高相同温度,b液体吸收的热量更多D.a液体的比热容大于b液体的比热容1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如图甲所示,一束平行光射向凸透镜,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未画出)。
第8讲简单机械一杠杆一、选择题1.(2020·北京)如图所示,正在使用的四种工具,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2.(2020·荆州)如图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装置图,关于此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3.如图所示,杠杆AOB的A端挂重为G A的物体,B端挂重为G B的物体,杠杆平衡时AO处于水平位置,若AO=BO,杠杆自重不计,则G A和G B的大小关系是( )A.G A>G B B.G A=G BC.G A<G B D.无法比较4.(2020·衡阳)如图所示为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装置,若每个钩码的质量为50 g,为了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A点挂4个钩码能使杠杆平衡B.在B点用弹簧测力计竖直向下拉,当示数为0.5 N时,能使杠杆平衡C.用弹簧测力计在B点拉,无论如何改变用力方向都要省力D.用弹簧测力计在A点拉,无论如何改变用力方向都要费力5.(2020·宜昌)如图为工地搬运砖头的独轮车,人抬起车把时,车体可以看成一个杠杆,关于这个杠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手握的位置靠近把手末端时更费力B.砖头的位置远离车轮时抬起更省力C.轮子的中心是杠杆的支点D.图中拉力F大于重力G二、填空作图题6.(2020·济宁)杠杆两端螺母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的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若在两侧各减掉一个等重的钩码,杠杆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保持水平平衡。
7.如图所示为一轻质杠杆,重为50 N的物体挂在杠杆的中点,在a位置时拉力F的大小为________N,若拉力F始终与杠杆保持垂直,那么,将杠杆从a位置拉到b位置的过程中,拉力F的大小将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如图所示,杆秤秤砣的质量为0.2 kg,杆秤自身的质量忽略不计。
若杆秤水平静止时,被测物体和秤砣到秤纽的距离分别为0.05 m和0.2 m,则被测物体的质量为__________kg,若秤砣有缺损,则测量值比被测物体的真实质量要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2021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力学实验大通关(8)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的因素”时,同学们提出了下列猜想:(1)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动滑轮重力有关;(2)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被提升的物重有关;(3)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物体提升高度有关;(4)滑轮组机械效率高低可能与承重绳子股数有关。
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个滑轮组,进行对比实验来验证提出的猜想,则该实验验证的猜想是( )A.(1)B.(2)C.(3)D.(4)2.如图,测“动滑轮机械效率”时必须沿__________方向匀速向上拉动弹簧测力计.钩码重为1 N,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N,动滑轮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3.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关数据如表所示:(1)实验中,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应竖直向上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
(2)第三次实验中,绳端移动的距离为_________,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_。
(3)分析实验数据发现,同一滑轮组提升物体,物体的重力越大,滑轮组的机械效率越___________。
4.在探究影响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因素时,小明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滑轮组机械效率与被提升物体所受的重力有关.猜想二:滑轮组机械效率与动滑轮所受的重力有关.为了验证猜想,准备的器材如下:两个相同的滑轮、一根细绳、钩码若干、刻度尺和弹簧测力计.小明把两个滑轮分别作为定滑轮和动滑轮组装成滑轮组,用该滑轮组提升不同数量的钩码进行了三次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你解答如下问题.(1)表中第3次实验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_.根据表中数据在图中画出该滑轮组的绕线方式.(2)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用同一滑轮组提升不同的物体,物体越重,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选填“越高”“越低”或“不变”).(3)为了验证猜想二,还需增加的实验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5.“测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数据如下表.(1)实验时,应沿竖直向上的方向__________拉动弹簧测力计.(2)第2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如图所示,为__________N.(3)第3次实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__________.(保留到0.1%)(4)如果用这个滑轮组提升7 N的重物,则它的机械效率可能是_______(选填序号).A.60%B.70%C.80%6.在“测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第三次实验时的拉力如图所示。
2021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1.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在远离地震中心、人无震感的区域,次声波会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
由右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区域,听觉上有较明显反应的动物是 ..................................................................................................................()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蝙蝠1000Hz~120 000Hz海豚150Hz~150 000Hz猫60Hz~65 000Hz大象1Hz~20 000HzA.蝙蝠B.海豚C.猫D.大象2.在下列过程中,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 )A.踢出去的足球在草坪上越滚越慢B.一个小石块在竖直上抛的过程中C.上紧的发条带动指针转动D.一重物沿斜面匀速下滑3.关于电与磁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于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而产生电流,发电机的电能应来自磁能B.磁场是磁体周围看的见、真实存在的物质C.地磁场的两极与地理的两极互相重合D.通电导线周围有磁场,磁场方向并与电流的方向有关;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磁效应4.闭合开关后,四个小磁针指向(黑色为N极)都正确的是:A B C D5.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⑴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⑵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⑶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花散去⑷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A.⑴⑵B.⑵⑷C.⑴⑶D.⑶⑷6.光的三原色是指()A.品红、黄、青B.红、绿、蓝C.红、绿、紫D.红、黄、绿.7.在下图所示的四个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是()8.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9.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磁感线最密的地方,磁性最强B.磁感线是磁体周围固有的C.磁感线上任一点的方向和放在该点小磁针S极受力方向相反D.条形磁铁周围的磁感线总是从N极出发,回到S极10.人走近镜子时,人在镜中的像与原来相比()A.变大B.变小C.不变D.可能变小11.吹笛子时,人听到美妙的笛声是由于()A.气柱的振动产生了声音B.竹笛的振动产生了声音C.人声带的振动产生了声音 D、竹笛周围的空气振动产生了声音.二、填空题12.“低碳”是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核电站在运行过程中无温室气体排放,不会造成空气污染.我省田湾核电站是利用能来发电的,现每年需要50t的核燃料,而同等规模火电站每年需要6×106 t的煤炭.6×106 t的煤炭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J(煤炭的热值为2.9×107J/kg).13.小强在马路边上拍街景照片,连续拍了两张,如图甲、乙所示。
备战2021中考物理考点精准题练——专题八:噪声的危害和控制考点一:噪声一、概念:①物理学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发出的声音;②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是指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作用的声音。
二、相关知识:①乐音:是指的声音。
②当代社会的四大污染: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精准题练】1.(2020黄石,2)窗外飘来《我和我的祖国》的优美旋律,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波可以在空气、地面和真空中传播B.噪声也是一种污染,所以在公众场合不要大声喧哗C.人耳听不见次声波,是因为次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D.响度越大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得越快2.如图所示,根据声音的波形判断,属于噪声的是3.关于噪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从物理学角度,噪声是指发声体振动频率过高而发出的声音B.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凡是对人们正常生活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是噪声C.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90dBD.在耳中塞一小团棉花,是为了降低听到声音的音调4.夜晚,歌舞厅正在播放优美的舞曲,并且声音很大.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优美的舞曲一定是噪音B.优美的舞曲一定属于乐音C.对于影响休息的居民而言舞曲属于噪声D.无论从什么角度讲,舞曲都应属于乐音5.我们班文艺委员的歌声很像某位歌星,这是指他们的__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相近,但是她有时也在自习课上唱歌,此时她“美妙”的歌声属于________(选填“乐音”或“噪音”)。
6.小超被广场舞的音乐声吵醒后很不开心,对他来说,广场舞的音乐声属于_________(选填“噪声”或“乐音”),为避免干扰,他戴上了耳罩,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选填“消声”、“吸声”或“隔声”)的方法来减小干扰.7.如图所示,图中a、b、c、d是四种声音的波形图,从图形可知:图________是乐音的波形,图________是噪声的波形。
2021届中考物理每日一题
1.为了研究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同学提出两个猜想:猜想一:机械效率是否与G物有关;猜想二:机械效率是否与G动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小明先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不断改变G物,竖直向上匀速拉动弹簧测力计,计算并绘出η与G物关系如图乙(a)所示;然后换另一个不同重量的动滑轮,不断改变G物,计算并绘出η与G物关系如图乙(b)所示。
根据图象他()
A.只能验证猜想一
B.只能验证猜想二
C.既不能验证猜想一,也不能验证猜想二
D.既能验证猜想一,也能验证猜想二
【分析】分析图象中同一个滑轮组提升不同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动滑轮提升相同重物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然后得出答案。
【解答】解:
由图(a)或者图(b)可知,当甲图中动滑轮的重力一定时,都有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随提升物体重力的增大而增大,故可以验证猜想一;
在图(a)和图(b)中,提升物体的重力相同时,动滑轮的重力不同,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不同,故可以验证猜想二。
综上可知,ABC选项错误、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了学生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正确的利用控制变量法分析图象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