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信用和信用工具
- 格式:doc
- 大小:55.52 KB
- 文档页数:8
(信用管理)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第二章信用和信用工具信用是和商品生产、货币经济相联系的范畴,是于商品货币关系的基础上产生的。
随着信用的发展,经济活动中出现了各种信用形式,如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等。
同时,于信用的发展过程中,逐渐产生了各种各样的信用工具,壹方面人们能够用其来证明信用关系的存于;另壹方面人们能够通过信用工具的流通转让,来实现债权债务关系的转移及资金的融通。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信用的基本概念和内涵,现代经济中主要的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
第壹节信用的产生和发展壹、信用的概念1、信用是经济上的借贷行为,体现着信用关系即债权债务关系2、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3、信用以偿仍付息为基本特征二、信用的产生1、私有财产的出现是借贷关系存于的前提条件信用是于私有制基础上产生的,私有财产的出现是借贷关系存于的前提条件。
2、实物借贷和货币借贷3、信用和货币的关系(1)、货币因信用而扩展了其职能信用的出现发展了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使货币能于更大的范围内流通。
(2)、货币因信用而发展了其形式信用货币就是以信用活动为基础而产生的壹种货币形式。
三、信用的发展1、高利贷信用2、资本主义信用——借贷资本的运动历史上最初的、最古老的信用形式是高利贷信用。
高利贷信用是壹种通过发放实物或货币而收取高额利息为特征的借贷活动。
高利贷信用产生于原始公社瓦解时期,那时由于社会分工的发展,使原始公社内部产生了贫富分化。
贫穷家族为了生产、生活和其他需要,而不得不向富裕家族求贷,于那种剩余产品有限,即能够贷出去的资财极少的情况下,借入者只有付出高额利息才能获得自己所需的商品和货币,这就是高利贷产生的历史根源。
原始社会末期产生的高利贷信用,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发展,成为占统治地位的信用形式。
高利贷信用的贷者主要是大商人、奴隶主、大地主、大寺院的僧侣等;高利贷的借者主要是小生产者、贫苦农民。
高利贷作为壹种信用形式,也具有信用的壹般特征:即以偿仍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的单方面转移。
货币金融学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了解信用的历史,掌握信用的基本概念与范畴;把握信用的主要形式,并尝试进行融资规划;熟悉主要的信用工具及相互间的区别;通过本章的学习,你将能够: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第二章信用与信用工具第一节信用概述1第二节信用形式2第三节信用工具3第一节信用概述伦理道德层面经济学角度货币理论视角对信用概念的理解信用的产生与发展信用的特征高利贷信用借贷资本信用现代信用运行暂时性偿还性收益性风险性对信用概念的理解道德信守诺言、诚信、可信内容经济货币理论借、贷、债货币、资本、财富在我国,崇尚信用的风尚有几千年的传统,《论语》中“信”字出现了38次,频次虽低于仁(109次)、礼(74次);但是高于描述道德规范的多数词汇,如善(36次)、义(24次)、敬(21次)、勇(16次)、耻(16次)。
比如:“自古皆有死,民无信而不立”;“言必信,行必果”;“与国人交,止于信”等。
在西方社会,守信同样也是人们奉行的基本道德准则,《圣经》中关于信用、信任的词汇也出现了几十次之多。
信用——英文credit——源于拉丁文credo,原意是相信、信任、声誉等。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从伦理道德的层面理解信用从经济学角度理解信用在中国,如果信用讲的是经济范畴,那么与之相当的是“借贷”“债”等字眼。
公元前300年,孟尝君放债的故事《管子》中有一篇《问》,把借债、放债作为国情调查的内容,这说明债务关系在经济生活中已相当普遍。
在西方,大约5000年前,苏美尔人在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就有农业信用记录。
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Hammurabi’s Code),关于债务的问题规定得非常具体,从第89条到第119条,大部分是关于债务的法律条文,说明债务关系已经有了很长时期的发展。
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信用”也指“借”和“贷”的关系(管仲,?-前645年)在货币金融学中有一个重要的理论流派,即以18世纪的重商主义代表约翰·劳为先驱、以19世纪的麦克鲁德、阿尔伯特·韩以及20世纪的熊彼特等经济学家为代表的“信用创造学派”。
第2章 信用与信用工具一. 名词解释信用 借贷资本 信用工具 商业信用 银行信用 国家信用 直接信用 间接信用 银行卡现值终值股票 二. 单项选择:1. 利率是资金的( A.价值 B 。
价格6. 信用的发展与货币的哪一个职能的发展相关。
A.价值尺度B .流通手段C •支付手段D.储藏手段7. 现代商业信用的具体形式很多,但不包括。
A.赊销商品 B .委托代销 C .补偿贸易 D .信用卡8. 下面哪一种方式是具有典型意义的商业信用: A.商品赊销B.预付货款C.买方信贷D.消费信贷9. 银行信用是一种:A 商品信用和中介信用B .货币信用和中介信用C .货币信用和直接信用D .商品信用和直接信用10. 国家信用有多种形式,但不包括:A.发行各种政府债券B •国际金融市场上购买债券 C .国际金融市场上发行债券 D .向银行 借款 11. 现代商业信用的具体形式很多,但归纳起来为两大类:A .卖方信用与买方信用B.商品赊销与延期付款C.预付定金与预付货款D.出口信贷与进 口信贷12. 国库券是(债券)C 。
指标D 。
水平2. 债权人和债务人都是企业的信用形式是( A.商业信用B 。
银行信用C 。
国家信用D.3. 国家信用的重要形式是( A 、发行国家公债 B 、透支4. 历史上最早的信用是( A.商业信用 B.银行信用5. 商业信用的借贷物是( A 货币资本 B 、商品资本)。
C 、向财政借款)。
C.政府信用) 消费信用D 、向银行借款 D.高利贷信用)。
C 、商业资本D 、银行资本)。
为弥补长期的财政赤字而发行的期限在一年以上的长期债券。
国库券是国家信用的债权人是政府,债务人是国内外的银行、企业和居民。
政府为解决短期的预算支出而发行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债券。
A.B.D.13.信用起源于(A.改变了借贷标的物货币或商品的使用权B.改变了借贷的标的商品或货币的所有权C.既没有改变标的物的使用权也没有改变所有权 D.既改变了标的物的使用权也改变了所有权。
第二章信用和信用工具一、单项选择(共20题)1、信用的本质是( )A.一个经济范畴B.价值运动的一种特殊形式C.价值单方面的运动D.一种债权债务关系2、信用的最初形式是( )A.高利贷信用B.国家信用C.商业信用D.银行信用3、作为整个信用制度的基础且与商品生产和交换紧密联系的信用形式是( )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4、在各种信用形式中,处于主导地位的信用是( )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国家信用D.消费信用5、通常情况下,证券的安全性、流动性与收益性三者关系正确的有( )A.证券的安全性与流动性正相关,与收益性负相关。
B.证券的安全性与流动性负相关,与收益性正相关。
C.证券的安全性与流动性正相关,与收益性正相关。
D.证券的安全性与流动性负相关,与收益性负相关。
6、信用的基本特征是( )A.平等的价值交换B.无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让渡C.以偿还为条件的价值单方面转移D.无偿的赠与或援助7、为了取得利息而贷放给职能资本家的资本叫( )A.产业资本B.借贷资本C.货币资本D.商业资本8、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是( )A.发行政府债券B.短期借款C.长期贷款D.自愿捐助9、信用是( )A.M2买卖行为B.赠与行为C.救济行为D.各种借贷关系的总和10、下列信用的形式中,能最大效率地动员和配置资金,而且是完成信用的社会功能的最好方式的是( )A.直接信用B.间接信用C.内源融资D.外源融资11、某一具体的信用工具可能具有如下特点( )A.流动性强、安全性高、收益率高B.流动性差、安全性高、收益率低C.流动性差、安全性低、收益率高D.流动性强、安全性低、收益率低12、信用的最基本特征是( )A.安全性B.流动性C.收益性D.偿还性13、商业信用最典型的做法是( )A.赊销B.有借有还C.票据化D.挂账14、直接发生在商品购销双方之间,信用金额固定、使用方向、还款期限及相应的利息补偿由双方直接协商确定的信用形式为( )A.银行信用B.企业信用C.商业信用D.消费信用15、在我国,一直占主要地位的信用形式是( )A.银行信用B.企业信用C.商业信用D.消费信用16、信用活动中的货币发挥的职能是( )A.储藏手段B.支付手段C.流通手段D.价值尺度17、商业信用是企业之间由于( )而相互提供信用A.生产联系B.产品调剂C.货物交换D.商品交易18、高利贷最明显的特征是( )A.收益B.高利息C.偿还性D.风险性19、直接融资活动中的核心是( )A.银行B.企业C.证券公司D.消费者20、下列不属于民间信用特点的是( )A.利率高B.风险大C.金额大D.易发生纠纷二、多项选择(共10题)1、以信用发放主体为标准进行划分,可将信用分为( )A.商业信用B.银行信用C.政府信用D.国际投资信用E.个人信用或民间信用2、下列属于直接信用工具的有( )A.股票B.企业债券C.政府债券D.可转让大额存单E.人寿保险单3、信用是有条件的借贷行为,其条件是( )A.到期偿还B.支付利息C.出具担保D.信用委托E.本金与利息一次性支付4、关于信用对现代经济作用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信用保证现代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B.信用实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C.信用可加速资金周转D.信用为股份公司的建立和发展创造了条件E.信用可能使生产和需求脱节,导致经济危机5、国家的信用的形式有( )A.公债B.国库券C.政府信贷D.国家E.国家基本建设拨款6、消费信贷的基本类型有( )A.银行信用B.合作信用C.商业信用D.国家信用E.民间信用7、与公司、企业的经营活动直接联系的信用形式有( )A.消费信用B.商业信用C.国家信用D.银行信用E.赁信用8、信用工具具有以下( )特征A.安全性B.偿还性C.流动性D.收益性E.风险性9、信用的特征有( )A.信用标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相分离B.价值的有偿运动C.特殊的运动过程D.风险性E.收益性10、属借贷范围的基本信用形式有( )A.信托信用B.银行信用C.商业信用D.国家信用E.民间信用三、判断改错(共5题)1、某企业将自己的产品赊销给消费者,则该企业与消费者之间产生了商业信用关系。
对错2、借贷资本本质上是一种生息资本。
对错3、商业汇票是由出票人委托付款人于指定的日期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票据。
对错4、由于我国规定企业发行有价证券时必须由专业的投资管理机构进行发行辅导,并最终由其进行承销,也即是中介是必须的和重要的,所以,证券信用是间接信用。
对错5、银行汇票是由银行发出,收款人凭此向指定的银行兑取汇款的票据。
对错6、直接融资成本与资金融入方的信用无关。
对错7、一般而言金融市场是金融体系的中心。
对错8、我国的金融监管体系是按照分业管理的要求设立的。
对错9、金融体系可以实现跨时空转移资源。
对错10、直接融资就是指以金融机构作为信用中介而进行的融资。
对错11、信用产生后,其本质也因不同时期信用形式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对错12、银行票据比商业票据流动性更强。
对错13、消费信用与商业信用一般都会涉及到商品的交易。
所以它们的特点基本相同。
对错14、信用制度的发展必然会引起债务链条的断裂而爆发信用危机。
对错15、商业信用交易方中必须有一方是工商企业。
对错四、简答题(共4题)1、信用工具的基本特征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如何协调?2、信用具有哪些经济功能?3、信用工具应具备哪些基本特征?4、简述商业信用的特点、作用及局限性。
五、论述题(共1题)比较商业信用与银行信用的特点,二者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六、案例分析题花旗公司和旅行者集团的合并1998 年4 月6 日,美国花旗银行(Citi bank)的母公司花旗公司(Citi corp)和旅行者集团(Travelers Group)宣布合并,这一消息给国际金融界带来了极大的震动。
这次合并之所以引入注目,不仅仅是因为其涉及1400亿资产而成为全球最大的一次合并,更重要的在于,一旦这次合并得到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的批准,合并后的实体将成为集商业银行、投资银行和保险业务于一身的金融大超市,从而使“金融一条龙服务”的梦想成为现实。
花旗公司原为全美第一大银行,1996 年美国化学银行和大通曼哈顿银行合并后,屈居次席。
旅行者集团是—家总部设在纽约的老字号保险金融服务公司,是道琼斯30种工业股票中的一员。
早期以经营保险业为主,在收购丁美邦经纪公司后,其经营范围扩大到投资金融服务领域。
1997 年底又以90 多亿美元的价格兼并了所罗门兄弟公司,成立了所罗门--- 美邦投资公司,该公司已居美国投资银行的第二位。
至此,旅行者的业务已包括投资服务、客户金融服务、商业信贷和财产及人寿保险业四大范围。
合并后的新公司将命名为“花旗集团”(Citi group)。
旅行者集团首席执行官斯坦福•韦尔和花旗公司董事长约翰•里德同时担任花旗集团董事会主席。
根据协议,旅行者集团的股东将以l股换新公司1股,花旗公司的股东将以l股换新公司2.5股的方式获得新公司的股份。
合并完成后,原来的两家公司特务持新公司股份50%。
根据两家公司原来的财务及业绩计算,新组成的花旗集团1997年的资产为7000亿美元,流通股市值超过440亿。
以市值而言,是全球最大的金融服务公司,新组成的花旗集团将集中于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消费者信贷、信用卡业务、投资银行业务、证券经营业务、资产管理业务及地产保险和人寿保险等业务。
韦尔说,新集团将成为一家经营全球多元化消费者金融服务的公司,一家杰出的银行,一家全球性资产管理公司,—家全球性投资银行及证券交易公司,一家具有广泛经营能力的保险公司。
花旗公司和旅行者集团即将合并的消息在世界金融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
欧、日对此极为不安,欧洲舆论呼吁欧洲金融界尽快采取类似的兼并行动以防止美国金融界独霸全球;日本认为,花旗集团的出现使日本中小银行面临更为严峻的生存压力,同时也将冲击亚洲金融界。
可以预料,花旗集团的出现将在美国乃至世界的银行与金融服务公司之间引起新一轮的兼并和合并浪潮,从而形成更多业务广泛的金融集团公司。
思考题1.本案例中,你认为有哪些原因促使花旗公司和旅行者集团的合并?( )A. 在追逐利润的商业冲动下,商业银行为了在较短时间内提高自身竞争力,都倾向于利用并购的手段。
B.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企业,其一切经营活动根本动机就在于利润最大化,并购作为一种直接投资行为当然也不例外。
C. 并购后的新集团公司,使一些相关金融产品的交叉销售成为可能.D. 可以充分获取范围经济和规模经济的好处。
2. 花旗公司和旅行者集团通过并购,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A. 高市场进入成本B. 低市场进入成本。
C. 实现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D. 垄断市场【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2.A 3.A 4.B 5.A 6.C 7.B 8.A 9.D 10.B 11.C 12.D 13.A 14.C 15.A 16.B 17.D 18.B 19.C 20.C二、多选题1. ABCDE2. ABC3.AB4.ABCDE5.ABC6.AC7.BD 8、ABCD 9.ABCD 10.BCD三、判断改错1、错。
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以内销方式对购买商品的工商企业所提供的信用信用。
2、正确。
3、正确。
4、错。
证券信用是最典型的直接信用。
区分直接信用与间接信用的根本标准应该是看有没有中介人以及中介人在信用过程中有没有进行资金的重新分配。
证券信用中的中介人虽然重要,但不改变资金的性质、用途、规模和方式,所以仍然是直接信用。
5、正确。
6、错7、正确8、正确9、正确10、错11、错12、正确13、错14、错15、错四、简答题1、信用工具的基本特征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如何协调?答:一般来说,信用工具具有偿还性、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等特征。
总体上来说,偿还性、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四个要求之间既存在统一的关系,也存在矛盾的关系。
总体上,偿还性与其他三性之间基本是统一的,安全性与流动性之间也是统一的,主要矛盾集中在安全性与收益性、流动性与收益性之间,这个矛盾恰好体现风险与收益成正比的经济规律。
在金融市场上,运用投资组合理论进行资产选择,目的就是要处理好这个矛盾,以实现风险最小条件下的收益最大化。
2、信用具有哪些经济功能?答:具体而言,信用具有以下经济功能:(一)资金配置功能:具体又表现为促进储蓄向投资转化、进规模效应形成、促进社会合理分配等方面。
(二)信用创造功能:通过特定的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信用可以源源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支付能力,对经济形成持续的推动力。
一方面,信用不断地创造出信用货币,尤其是存款货币,使之适应飞速扩大的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不至于出现金融货币流通时期经常出现的“货币饥荒”;另一方面,根据熊彼特的非常信用理论,现代信用体系创造出超过现有经济总量的资金,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使经济处于加速发展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