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强度聚焦超声刀治疗晚期肝癌的护理体会
- 格式:pdf
- 大小:111.46 KB
- 文档页数:2
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治疗肿瘤的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 r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4-0114-02【摘要】目的:肿瘤凝固、坏死、消融。
方法:利用高强度聚焦刀聚焦瘤体发生热能杀死整个瘤体。
结果:有效率在95%左右。
结论:在hifu治疗过程中,做好水介质与病人的准备,正确安置体位和保持体位是hifu治疗中的护理关键。
【关键词】高强度超声聚焦刀肿瘤护理高强度聚焦超声刀(hifu)又称体外聚焦高温疗法(fep)。
它是一种被看作21世纪治疗各种肿瘤的无创高新技术,广泛用于人体内外各种良性和中晚期恶性肿瘤及其他各种疾病的治疗[1-2],可在0.1秒内使靶区组织温度迅速上升高达摄氏80度以上,从而使肿瘤组织凝固、坏死、消融,而靶区以外的组织影响甚少。
[1.3.4]我院在2009--2010年中为300例腹腔及盆腔肿瘤病人实施了2292次治疗,根据肿瘤体积大小不同,治疗次数不等,最多治疗34次,最少治疗1次,平均每人均7.99次,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1 临床资料女性211例,男性89例,年龄20-94岁,平均48岁。
人均7.99次。
其中,子宫肌瘤172例,腺肌瘤4例,功能42例,卵巢占位15例,宫腔占位4例,前列腺占位3例,肾占位14例,胰头占位3例,腹腔包块5例,肝占位19例,前列腺增生40例,膀胱占位9例,脾囊肿1例,胆总管占位2例。
2 仪器与治疗方法2.1仪器:fep-byo2型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机由北京源德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制造,输出功1-2kw,有效治疗深度2-15mm,治疗介面为脱气水,实测焦点为3mm+3mm+8mm,效应焦点为6mm+6mm+10mm,单元发射时间(t1)在0.1-0.2秒,占位时间(t2),t2:t1=1:1~2:1,每点次数(n)50~80次。
2.2治疗方式:根据患者的一般情况及影像学检查确定瘤体的位置、大小、形态与邻近器官的关系,制定治疗方案,采取体位(如俯卧位、平卧位、侧卧位、坐位等)。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晚期胰腺癌护理体会2008年我院引进了FEP-BYOI型高能聚焦超声治疗机,即高强度超声聚焦刀(HIFU)肿瘤治疗系统,对18例不能切除的胰腺癌患者,在行姑息手术的同时辅以超声热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人18例,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龄40-72岁,平均年龄55岁;胰头癌14例、胰体癌2例、胰尾部癌1例、胃癌手术后胰腺转移癌1例,其中9例肿瘤侵犯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5例已侵犯肠系膜上动脉,3例已有腹膜或肝脏转移,胰头癌中10例行胆肠内引流术,于术后10天至2周辅以超声聚焦刀治疗。
HIFU刀治疗前B超检查表现为癌组织回声低且不均匀、血流丰富;治疗后经彩超检查,肿瘤血供减少、回声持续增强,而回声持续增强是HIFU所致组织凝固性坏死的特征性表现。
其中12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已出现癌性疼痛,腰背部及上腹部疼痛,生活不能自理,需服吗啡类药物镇痛,吗啡类药物≥10mg/d。
治疗后6例癌痛明显减轻,2例消失,癌痛缓解率达66.7%,无1例出现并发症。
2 护理2.1术前护理2.1.1皮肤准备为减少超声波的折射和反射,增强聚焦的准确性,应对治疗部位及周边5cm内的区域进行脱脂脱气处理:用75%酒精棉球将治疗区皮肤浸湿,擦拭干净,特殊部位如盆腔、会阴部须备皮。
擦拭后建议用透明薄膜覆盖治疗区皮肤,以隔绝空气。
2.1.2胃肠道准备应在术前禁食12h,禁饮4h,必要时对患者进行清洁灌肠,做好肠道准备,减少肠道气体最超声波的影响。
2.1.3治疗前检查治疗前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或CT常规检查肿瘤的分布、数目和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再次确定病变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内部回声点和血供情况,并做详细记录。
随后进行体表定位,测量肿瘤表面及深面到皮肤的距离,确保治疗靶区准确。
2.1.4心理护理胰腺癌患者,经手术治疗未达到根治,这对患者生理和心理上造成很大压力,而HIFU是患者抱有希望的最后治疗方法,他们既有希望又有疑问。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肝癌的护理肝癌是世界上非常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我国肝癌中肝细胞癌约占80%,其次为胆管细胞癌和肝细胞胆管细胞混合癌。
当前早期发现、早期手术仍是治疗肝癌的较好手段。
但是原发性肝癌早期缺乏典型症状,从症状出现到获得诊断,多数已处于中晚期,同时超过80%的肝癌患者因为感染肝炎病毒导致的肝硬化而不能接受手术治疗。
我院开展的聚焦超声治疗肝癌,是在无法接受手术治疗情况下,局部治疗肝癌的主要方法之一。
1.资料我院自2010年6月引进,上海爱申科技研制的HIFUNIT9000型高强度超声聚焦肿瘤消融机,共治疗肝癌患者72例,其中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24例,原发性肝癌60例,肝转移癌患者12例。
所有患者均行彩超、CT、AFP检查、行穿刺活检取得病理报告.2.高强度聚焦超声的治疗原理及技术优点2.1高强度聚焦超声的治疗原理高强度聚焦超声是一种能从体外使体内组织凝固性坏死的高温治疗方法,其工作原理是由六个自聚焦的超声换能器发射的超声波经再次聚焦后,通过水介质耦合,经过皮肤进入人体肿瘤组织,通过声热转换效应在超声聚焦点(焦域大小:φ3mm×3mm×8mm)产生瞬间高温65℃以上,短时间内使用肿瘤组织固化实现治疗目的。
2.2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治疗肿瘤的优点超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具有良好的定向性和聚焦性,属于一种非侵入加热的方法,无射线污染,无需防护。
超声波温度高,升温快:聚焦区域内温度在0.5-1秒内能达到65℃;治疗过程中,实时超声监测治疗靶区,确保治疗安全;治疗时根据肿瘤形状进行适形勾边,确保不伤及正常组织器官;HIFUNIT9000为上置式超声换能器,超声波自上而下发射,病人可自由仰卧,体位舒适。
3 高强度聚焦超声的护理3.1治疗前护理3.1.1治疗前预处理治疗区域皮肤清洁、备皮;治疗前三天禁食高蛋白食物,如精肉蛋类、奶制品、豆制品;治疗前一天进食流质饮食(不包括产气类食品);治疗当日,晨起空腹,治疗完毕再进流质易消化饮食必要时治疗前一天晚口服缓泻药或清洁灌肠。
高强度聚焦超声配合中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护理体会摘要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配合中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的临床护理方法。
方法:利用FEP-BY02型高能聚焦超声刀配合中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119例,对治疗前中后的护理经验和方法进行总结,并对疗效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119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均顺利完成了治疗,疗效满意,无严重并发症发生。
结论:中药配合高能聚焦超声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是有效的治疗方法,积极有效的护理,能够保证治疗的成功与安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关键词中晚期原发性肝癌高强度聚焦超声中药护理高能聚焦超声刀治疗是近几年出现的利用热能来杀灭肿瘤的新方法[1],FEP-BY02型高能聚焦超声刀治疗机是采用多振源超声体外聚焦的方法将几百束超声声束聚焦为一个3mm×3mm×8mm焦域,利用声能向热能的转换来实现焦域温度70~100℃,从而使肿瘤细胞达到变性及凝固性坏死,而分散进入体内的声束不造成严重的入射区损伤[2]。
2007年1月~2012年5月利用FEP-BY02型高能聚焦超声刀配合中药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119例,定期进行随访并对疗效进行统计分析,疗效满意,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本组患者119例,男98例,女21例。
年龄37~76岁,平均57.9岁,本组中89例经肝活检病理确诊,其余均经CT\MRI或彩超结合AFP值标准诊断。
病灶直径2~13cm,病灶数1~6个,TNM分期:Ⅱ期25例,Ⅲ期56例,Ⅳ期41例,15例患者有腹水,29例門静脉癌栓,61例肝功能异常,38例AFP值>200μg/L。
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HIFU治疗,治疗前有或未接受介入治疗、粒子植入、化疗等抗肿瘤治疗。
治疗同时均接受中药艾迪、黄芪、苦参素以及中药汤剂辨证治疗。
治疗步骤:⑴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①应用设备:FEP-BY02型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机。
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的护理摘要】探讨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的临床护理。
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仪将超声波能量聚集于体内肿瘤组织,使之发生的凝固性坏死,从而达到杀灭肿瘤细胞,治疗肿瘤的目的。
首先为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做好治疗前治疗中,治疗后的观察和护理。
42例肿瘤患者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18例患者治疗3个月后复查癌灶明显缩小。
其他部分患者已在治疗及观察中。
【关键词】高能聚焦超声刀肿瘤护理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是将超声波能量聚焦于体内病灶,通过声热转换效应来迅速提高焦点处组织温度(70℃左右),使肿瘤组肿发生凝固性坏死,从而杀灭肿瘤细胞,达到治疗肿瘤目的。
本着“肿瘤综合治疗”理念和“外科手术微创化”的发展趋势,超声刀治疗,是一种无创伤无痛治疗,被誉为肿瘤绿色疗法,我院于2008年12月底成立了聚焦超声刀中心。
与此同时,我院肿瘤科为了使患者不仅得到高新治疗,并使治疗更加规范化摸索并总结了高能聚焦超声治疗的护理经验,现将具体体会汇报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2009年12月至2011年4月1日我科收治患者42例,其中中晚期肿瘤患者28例,占66.6%。
男13例,女29例:年龄39~83岁,平均61岁。
其中肿瘤腹腔转移10例,腹腔原发灶14例。
肝脏右叶肿瘤4例,盆腔实体肿瘤14例。
1.2治疗方法简介我院使用的是由北京源德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FEP-BY02型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机。
该治疗系统由:操控台、治疗床、电源柜、水处理柜、B超机组成。
各部分均由计算机控制,具有自动完成肿块定位、超声实行监控和分析治疗效果的功能。
患者取平卧位,先以外置探头进行超声定位,以确定治疗的范围、大小和层层,再以内置探头探测肿瘤,并根据肿瘤距皮肤的深浅部位、形状、大小选用不同的治疗参数,行逐点、逐层面治疗。
2 护理2.1心理支持护理人员根据患者年龄、性别、职业的不同进行心理护理,向患者讲解超声刀治疗的有关知识,注意事项,消除患者及家属顾虑及精神负担。
高能聚焦超声消融治疗肝癌40例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3-02-25T09:23:17.7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36期供稿作者:高红玉蔡茂怀严晓梅熊军[导读] 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护理配合,保证治疗的顺利完成。
高红玉蔡茂怀严晓梅熊军(江苏省盐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盐城 224002)【摘要】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护理配合,保证治疗的顺利完成。
方法采用FEP-BY01型高能聚焦超声热疗机,同时对患者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实施整体护理,对40例不能手术的肝癌进行以HIFU为主的综合治疗。
结果4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在肿瘤的局部控制和缓解疼痛方面取得满意疗效,无并发症发生。
结论在HIFU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过程中,对患者实施整体护理,有利于治疗的顺利完成和并发症的预防。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肝脏肿瘤护理体会【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6-0038-02 我院于2009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高强度聚焦超声技术治疗肝癌40例,本文就HIFU治疗及护理体会进行探讨,现总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40例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3例,年龄43~78岁,中位年龄51岁。
其中原发性肝癌均符合国内临床诊断标准,按我国通用的临床分期法分期,Ⅱ期9例,Ⅲ期31例:大体分型,结节型23例,巨块型17例;其中AFP>400ug者24例,合并门脉栓子8例。
肿块直径最小5.0cm×4.5cm×3.5cm,最大者13.0cm×10.0cm×11.0cm。
转移性肝癌患者中胃癌7例,食管癌1例,乳癌2例,均经临床病理证实。
1.2 方法 1.2.1 设备与原理治疗采用北京源德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FEP-BY01型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机,从体外向体内发射高强度超声波,利用超声声束的可聚汇性、穿透性等物理特点,利用超声影像引导测定治疗范围,高剂量多束超声波由体外发射,通过水介导向体内肿瘤靶点处穿透并聚集,在焦点发生能量转换,使局部瞬间温度达到70~100℃[1]。
《海南医学》2008年第19卷第7期高强度超声聚焦刀(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肝癌是一种非侵入性的新的治疗技术,它主要利用超声波的可聚焦性和软组织的可穿透性等物理特点,将体外低能量(<3w )超声波聚焦在体内特定靶区,通过聚焦处高能量(>1000w)超声波产生瞬间高温效应、空化效应,杀死靶区肿瘤细胞。
我科2001年8月~2004年9月应用该方法治疗肝癌30例,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30例中,男22例、女8例,年龄29~72岁。
全部病例均按WHO 临床诊断标准确诊,原发性肝癌18例,肝转移癌12例,肿块直径2~5cm 有9例,5.1~10cm 有15例,超过10cm 有6例。
30例患者共接受38次HIFU 治疗,最少者1次,最多者3次。
1.2方法1.2.1选用重庆医科大学医学超声工程研究所研制的JC 型HIFU 肿瘤治疗系统———海扶超声聚焦刀,该治疗系统包括监控定位和治疗设备两大部分,由组合治疗头、定位监视装置、超声功能源、治疗床、脱气水装置、运动控制系统组成。
各部分均由计算机控制,具有自动完成肿瘤病灶的定位、超声实时监控和分析治疗效果的功能。
1.2.2根据患者年龄、身体状况、病灶大小、位置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使患者在麻醉状态下进行治疗。
1.2.3根据肿块大小、位置、形态,按外科手术原则,对肿瘤病灶及其边缘2cm 以内的正常组织进行治疗。
由定位监视系统将治疗区域划分为若干个治疗层面,行点线扫描、三维立体逐层治疗,直至覆盖预定靶区。
1.3结果治疗后1月经核磁共振(MRI)、彩色多普勒检查,30例肿块体积缩小4.55%~39.12%,瘤体内血供减少,回声明显增强,AFP 降低,16例肝区疼痛缓解,症状、食欲明显改善。
2护理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治疗肝癌的护理来明霞(广东省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广东广州510620)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高强度超声聚焦刀(HIFU)治疗肝癌的临床护理方法和经验。
肝癌HIFU术后的护理目的探讨HIFU术治疗肝癌的护理体会。
方法67例肝癌病例采用俯卧或侧卧位进行治疗。
术前、术中及术后均采用系统的护理方法。
结果HIFU术对肝癌治疗效果较好,全面、系统的护理能够提高治疗的效果,减轻患者的痛苦。
标签:肝癌;HIFU;护理医学领域一直都在不断进行技术革新,先进的医疗设备在医疗各个领域内展现其魅力。
肿瘤是临床上的常见病。
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是一种新型治疗方法。
治疗原理是利用高强度聚集超声产生的机械效应、高温效应和空化效应共同摧毁肿瘤组织。
手术优点是能够对治疗部位准确定位,对人体正常组织损伤较小,无出血,是操作简便的治疗肝癌方法,无须侵入治疗,体外即可实现对肿瘤的适形治疗,能够完全破坏靶区内的肿瘤细胞,使癌细胞坏死。
临床调查该疗法治疗肿瘤有效率高达70%。
临床实践证明,对HIFU术后患者实施优质护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
现将我院采取JC型HIFU 治疗的67例肝癌患者的术后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包括2012-2014年入院接受高强度聚集超声术的患者共67例病例,其中男性患者55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主要是41-76岁之间,平均年龄54岁左右。
肿瘤直径最大20cm,最小5cm,均由B超、CT检查在临床诊断为肝癌。
原发性肝癌37例,肝转移癌30例,均同意接受JC型HIFU治疗。
67例患者共实施HIFU治疗85次,最少治疗1次,最多治疗3次。
1.2治疗方法采用JC型HIFU肿瘤治疗系统,该系统能由监控定位设备和治疗设备组成。
患者行硬麻醉后,由超声刀医师根据肿瘤块的大小、位置、形态等确定治疗区的范围和层面,按外科手术原则,对肿瘤病灶及其边缘2cm内的组织进行治疗。
根据肿瘤的大小、位置选择使用相应的焦距治疗头。
运用监视定位系统对治疗区划分为不同层面,探头从体外依层面顺序行占线扫描,适形治疗各层面肿瘤组织,进行三维立体治疗,直至覆盖预定靶区。
高强度聚焦超声刀治疗晚期肝癌的护理体会
张卫华
摘要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刀(HIFU)治疗晚期肝癌的护理方法和要点。
方法:应用HIFU治疗晚期肝癌26例,实施治疗前、中、后护理措施,并分析总结HIFU治疗的护理经验。
结果:2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改善,疼痛有所缓解,未发生并发症。
结论:高强度聚焦超声刀治疗晚期肝癌痛苦小,副作用少,疗效确切,是一种无创、安全、有效的治疗技术,而合理、周密、细致的护理为安全、顺利完成治疗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高强度聚焦超声刀;肝癌;护理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2.01.032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由于它起病隐匿,临床症状不明显[1],且恶性程度高,发展快,发现往往已是中晚期[2],多数已失去介入、手术等前期治疗的机会,而放疗和化疗均有一定程度的损伤,并不是每一位患者都能耐受。
近年来高强度聚焦超声刀在肝癌的治疗中逐渐推广并突显优势,它是一种非侵入性局部治疗实体肿瘤的新技术[3],主要利用超声波的组织穿透性和可聚焦性等物理特性,将体外低能量超声波聚焦在体内肿瘤病灶,通过焦点区高能量超声波产生的高温、机械、空化效应,使靶区内肿瘤组织完全毁损[4],而它对正常组织无副作用,且能提高患者免疫力,从而达到治疗肿瘤的目的。
我院2010年3月 2011年4月运用高强度聚焦超声刀(HIFU)治疗26例晚期肝癌患者,取得较为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本组26例患者中,男18例,女8例。
年龄40 78岁,平均年龄59岁。
所有病例均经B超、CT或MIR 以及AFP等检查确诊为肝癌,其中肿块直径最大11cm,最小2.5cm。
本组26例患者接受HIFU治疗,最多者4个疗程共计24次,最少者1次。
1.2方法采用FEP-BY02型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机(北京源德生物医学工程有限公司),该治疗系统均由计算机控制,由超声刀医师根据肿瘤病灶的部位,安置患者于治疗床取合适体位,定位并制动,根据肿块大小、深度,选用适当焦距的治疗探头从体外由线到面,三维立体逐层治疗肿瘤组织,直至完全覆盖预定靶区。
2护理
2.1治疗前护理
2.1.1心理护理HIFU是一项新技术,为了消除患者担心治疗会有危险、治疗中疼痛及对治疗产生的疑虑[5],治疗前向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HIFU治疗原理、过程及配合方式,告知HIFU是一种无创、无痛苦、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为进一步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安排其参观其他患者治疗过程,请有经验的患者介绍经验,让疗效较好的同病患者进行现身说法,从而减轻或消除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使其安心配合治疗。
2.1.2完善相关检查及文书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治疗前作必要的检查,如肝肾功能、AFP、血常规、凝血功能、心电图等;为确保治疗靶区的准确性,治疗前再次彩超定位;同时签署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知情同意书。
2.1.3胃肠道准备为减少肠道气体对超声波的影响,治疗前3d禁食易产气食物(如奶类、豆类、饮料等)。
治疗前12h 禁食、4h禁饮,消化不良者遵医嘱服用理气、胃动力药,必要时予清洁灌肠。
2.1.4皮肤准备为减少超声波的折射、反射,增强疗效,治疗前1d备皮(范围:病灶周围10cm皮肤),并嘱患者洗澡,以清洁皮肤。
治疗前用75%酒精擦拭治疗区备皮范围的皮肤以脱脂、脱气[6],然后予透明薄膜覆盖治疗区皮肤,以隔绝空气。
2.1.5治疗室、治疗仪器的准备常规消毒治疗室空气,保持25ħ左右的室温。
由于超声波在空气中会发生折射[7],故治疗时需以水为媒介介导超声波进入体内,以减少超声波折射[8],将自来水输入脱气装置,经自动水处理系统处理变成脱气水,并注于水囊中以备用。
2.2治疗中护理
2.2.1巧妙、合理固定体位根据患者病灶部位的不同予相应合适的治疗体位,协助患者使病灶部位尽可能接近聚焦超声治疗系统的治疗探头。
为防止血管、神经、皮肤受损受压,根据患者胖瘦及治疗时间的长短,选用吊带、沙袋或海棉软垫等固定体位,在保证治疗部位准确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确保患者舒适与安全,并注意保暖。
在治疗过程中嘱患者平稳呼吸,不善自挪动体位,以确保治疗部位精准及治疗的顺利进行。
2.2.2超声功率增减技巧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如皮肤灼热、疼痛等,应及时沟通,可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随时微调,不能耐受时可暂停治疗;而首次治疗应予基础量,并根据患者的感受适当增减超声功率;为达到最大耐受剂量,嘱患者描述在机器工作暂停音响之前1s的真实感受,我们根据其感受随时调节超声功率;等治疗结束时再次询问患者的治疗感受,为下次治疗提供更适量的超声功率。
2.2.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一般采取静态观察,以不影响患者体位为宜。
注意观察患者唇色改变;通过看患者胸廓的起伏以观察其呼吸频率;常规测脉搏,必要时测血压并记录;如出现异常报告医师及时处理。
本组26例患者病情稳定,未发生异常。
2.3治疗后护理
作者单位:226361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超声刀室张卫华:女,大专,主管护师
2.3.1治疗区皮肤护理治疗结束,协助患者轻柔擦干耦合剂,并查看治疗区皮肤,如有红肿予间隙性冰敷,冰敷时间根据皮色、皮温调整,为防止冻伤用毛巾包裹,必要时涂烫伤软膏;若有水泡应采取无菌操作,用碘伏消毒,无菌注射器抽吸,油纱布换药,严防局部感染;为防止擦伤,保持皮肤完整,嘱患者沐浴时避免治疗区皮肤揉搓,以穿宽松、柔软、棉质衣裤为宜。
本组仅有1例患者HIFU治疗后,出现皮肤轻微潮红1次,经上述处理后症状缓解。
2.3.2监测肝功能为尽早及时发现HIFU治疗的患者可能发生的急慢性肝功能衰竭,必须注意观察患者的皮肤、巩膜有无黄染或加重,尿量、腹水、出血等情况,并定期检查肝功能、电解质等。
本组病例均未发生肝功能衰竭。
2.3.3出院指导加强营养,保证睡眠;定期测腹围并记录;如有不适随时就诊;嘱患者3个月后来院复查,通过B超或CT复查,了解经HIFU治疗的肿瘤病灶大小的变化,观察患者各临床症状与指标的变化,以判断疗效。
3结果
本组26例患者经HIFU治疗后3个月复查,病灶明显缩小者20例,无变化者6例;18例患者肝区疼痛较前有所缓解,食欲、睡眠明显改善。
本组所有病例均未发生肝功能衰竭。
4体会
HIFU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无创治疗技术,对于既失去手术机会又无法承受放化疗毒副作用的晚期肝癌患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新的重要治疗手段。
它从体外发射聚焦超声波治疗体内肿瘤病灶,具有操作便捷、治疗安全、疗效确切、并发症少、适应证广等技术优势。
本组26例患者经随访、复查,肿瘤大小、病灶血供、AF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减小,腹痛、腹胀有所缓解。
通过临床治疗证明,HIFU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并配以全面、优质、完善的护理,保证患者顺利完成治疗,以延长患者生命,改善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罗德红,袁立英,李竹青.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治疗肝癌的疗效观察[J].遵义医学院学报,2009,32(5):483
[2]周臻涛,林小军,崔伯康,等.含亚砷酸化疗方案TACE治疗中晚期肝癌的临床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7,14(14):
1094-1097.
[3]胡风琼,张莉国,谢波.高强度超声聚焦刀治疗晚期肿瘤的观察和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6:527).
[4]王智彪,陈文直,朱辉,等.高强度聚焦超声体外治疗恶性实体肿瘤的临床安全性研究[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1,4(10):213.
[5]韩晓静,盖长新.高强度聚焦超声刀治疗子宫肌瘤的护理7例[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6):25.
[6]杜英霞,刘金英,卢爱霞.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44例肝癌患者的护理体会[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3):194-195.
[7]冯若,汪荫主编.超声治疗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197.
[8]干春兰,张晓蓉.海扶超声聚焦刀治疗肝癌术后皮肤灼伤的预防和护理[J].华西医学,2008,23(3):613.
(收稿日期:2011-05-13)
(本文编辑王亚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