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二专题1 经济生活中的曲线题解法
- 格式:pptx
- 大小:1.11 MB
- 文档页数:28
经济生活中的坐标曲线图题数值的变化曲线这类题目都属于“以图求文”题,曲线图呈现某一数值在肯定时间内的变动状况。
一般状况下,这类曲线图,以时间为自变量,相应的数值为因变量。
解题技巧:解决这类题目比较简洁,可依据曲线图在肯定时间内的变化趋势,对相应的数值如何变化(升或降、增加或削减等)做出正确的推断。
要娴熟把握供应法则、需求法则、互补与替代商品需求量变化等基础学问。
[例1]商品价格与需求量成反比,P为商品价格,Q为需求量,二者存在如右图所示的关系。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状况下,下列推断正确的有()①若该商品价格由P B向P A运动时,可能会导致高档耐用品的需求量削减②若该商品需求量由Q A向Q B运动时,说明生活必需品的需求量有了大幅度增加③若该商品的价格由P A向P B运动时,会引起其替代品需求量的相应削减④若该商品需求量由Q B向Q A运动时,会引起其互补商品需求量的大幅度增加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②④[具体分析]商品价格由P B向P A运动时,意味着该商品的价格提高,这会引起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削减,①可选;商品价格由P A向P B运动时,意味着该商品的价格降低,这会引起其替代品需求量削减,③符合题意;②观点不精确,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比较小;④表述不正确,商品需求量由Q B向Q A运动时,意味着该商品的需求量削减,这会引起其互补商品需求量的削减,而不是增加。
[答案] B数量关系曲线这类题目以曲线图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有以图求文类,也有以文求图类。
《经济生活》所涉及的基本数量关系不外乎两种:正相关(两个变量同方向变动)和负相关(两个变量反方向变动)。
解题技巧:解决这类题目,基础和关键在于对相应数量关系的断定。
不论是“以图求文”还是“以文求图”,关键的问题是弄清两个变量之间是正相关还是负相关,即曲线的方向是从左下到右上,还是从左上到右下。
[例2]汽车需求量(Q)随着汽车价格(P)、汽车购置税(T)、汽油价格(E)、居民收入(I)的变动而变动。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专题解读——经济生活曲线图【重点难点突破】如何读懂经济生活曲线图 (一)明确自变量和因变量(谁引起谁的变化) 注意:在数学中,一般用横轴表示自变量,纵轴表示因变量,但是在经济学中研究需求曲线和供应曲线时,人们习惯用纵轴表示自变量——价格,用横轴表示因变量——数量 (二)回归书本,明确变量之间的关系 (三)明确曲线的走势,判断量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移动方向) 1、沿着曲线变动(由价格变动引起的需求量或供给量的变化)(1)需求曲线 (2)供给曲线2曲线平移(由价格以外的其他因素引起的需求量或供给量的变化) 无论是需求曲线还是供给曲线,曲线向左(或者向下)移动表示量的减少,向右(或者向上)移动表示量的增加。
需求曲线的移动供给曲线的移动3、区分需求曲线的移动(平移或者向上或向下移动)与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即需求曲线上点的移动)(1)通过公益广告、香烟盒上有害健康的警示以及禁止在电视上做香烟广告等限制吸烟的政策减少香烟的需求量,由于香烟的价格不变,需求曲线是向左移动,见下图(a) (2)政府通过对香烟制造商征税,烟草公司就会以提高价格的形式把这种税的大部分转嫁给消费者,较高的价格促使吸烟者减少吸烟量,由于此方法是通过价格变动影响需求量,表现为沿着需求曲线点的移动,见图(b) 需求曲线的移动与沿着需求曲线的变动4、区分供给曲线的移动(平移或者向上、下移动)与沿着供给曲线的变动(即供给曲线上点的移动)价格变动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的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
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往往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的急剧减少,需求弹性较小;高档耐用品价格的大幅度下降,则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迅速增加,需求弹性较大;一般来说,通过某一点的需求曲线越平坦,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大;通过某一点的需求曲线越陡峭,需求的价格弹性就越小。
(五)均衡价格1、均衡价格:是指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经济生活中的价格曲线曲线类试题一般是指价格曲线,主要由函数坐标系、文字信息构成,主要考查某一经济数据的变化对相关经济数据所产生的影响。
即通过对自变量变化的分析,明确因变量的变化趋势。
此类试题中常见的曲线主要有供给曲线、需求曲线、复合变动曲线、需求弹性曲线、均衡价格曲线等。
一般采取的设问方式有:下列曲线正确反映……变动关系的是、引起上述曲线变动的因素有……与……相符合的曲线有……等。
1.区分自变量和因变量在函数关系式中,某特定的量会随另一个量的变动而变动,某特定的量被称为因变量,另一个量是自变量。
解答价格曲线类试题,首先应该明确哪是自变量,依据自变量数据的变化,分析因变量的数据变化。
其次通过相关数据的变化,找出对应的曲线。
【例1】(2019·江西九江联考)如图描述的是纯电动汽车的需求曲线由D1右移到D2。
能导致这种变动的因素有A.纯电动汽车的质量不稳定B.燃油汽车的价格不断降低C.绿色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D.充电桩及配套设施欠完善解题思路第一步,明确自变量和因变量。
第二步,分析相关数据的变化。
第三步,找出对应的曲线。
解析A、B、C、D所描述的现象都是自变量,需求曲线的变化是因变量。
观察图示信息可知,纯电动汽车的需求曲线由D1右移到D2,意思是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纯电动汽车的需求增加;而纯电动汽车的质量不稳定会导致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减少,A不选;燃油汽车与纯电动汽车是互为替代品,燃油汽车的价格不断降低会导致纯电动汽车的需求减少,B不选;充电桩及配套设施与纯电动汽车是互补品,充电桩及配套设施欠完善,会降低人们对纯电动汽车的需求,D不选;绿色出行的理念深入人心,纯电动汽车符合这一理念,因而会出现纯电动汽车价格不变的情况下增加消费的情形,C入选。
答案C[训练1](2020·山西大同开学考)下列经济现象与图中(P为价格,Q为数量,S为供给曲线,D为需求曲线)蕴含的经济原理相符的是①由于厂商的技术进步、劳动生产率提高引起供给增加②鼓励民间资本参入PPP领域,社会投资由S向S1位移③价格战导致人们对该商品需求量增加④该商品处于卖方市场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解答此题可以遵循以下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