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物理力学公式
- 格式:wps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14
计算公式力学速度:v = t s , s = vt, t = v s质量:m =g G =ρv,ρ=V m , V=m 重力:G = mg =ρgV , 压强:P=S F , F=PS固体平放:F=G , P=S G液体: P=ρgh, F=PS 浮力:F 浮= G-F (称重法)F 浮=ρ液gV 排= ρ液gV 浸 =ρ液gSh 浸 F 浮=F 向上-F 向下漂浮:F 浮=G 物功: W= Fs= Pt功率: P= t W = Fv杠杆平衡: F 1l 1=F 2l 2 或 21F F = 12l l滑轮组机械效率:η= 总有W W =Fs Gh =Fnh Gh =Fn G W 有=Gh ,W 总=Fs ,s=nh斜面机械效率:η= 总有W W =Gh FL W 有=Gh ,W 总=FL滑轮组省力情况:不考虑滑轮重力和摩擦时:F=n 1G物不考虑摩擦时:F=n 1(G 物+ G 轮) 线的末端移动的距离与动滑轮移动距离的关系:s=nh二、常量、常识、单位换算1m=109nm; 1g/cm 3= 103 kg/m 31m/s= 3.6 km/h中学生的质量: 50kg 。
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 300g ;纯水的密度:1000kg/m 3或1g/cm 3 ;一个鸡蛋的重量: 0.5N ; 课桌的高度约: 80cm ;每层楼的高度约: 3m ; ρ铜 > ρ铁 > ρ铝(填“>”或“<”) 一个标准大气压=1.013×105Pa=760 mmHg ;(1)密度、质量、体积的关系:ρ﹦m/V ,m=ρV,V= m/ρρ---密度--- Kg/m3 (千克每立方米)、m--- 质量--- Kg(千克)、V----体积--- m3 (立方米)(2)速度、路程、时间的关系:v﹦s/t ,s=vt,t= s/vv---速度--- m/s(米每秒)、s--- 路程---- m(米)、t---时间----s(秒)(3)重力、质量的关系:G=mg,m=G/g ,g=G/mG----重力---- N(牛顿)、m ---质量--- Kg(千克),g=9.8N/Kg(4)杠杆的平衡条件:F1 ×L1 = F2 ×L2F1---动力--- 牛(N)、L1---动力臂---米(m)、F2---阻力---牛(N)、L2---阻力臂---米(m)(5)滑轮组计算:F= (1/n)G,s=nhF---拉力--- N(牛顿)、G----物体重力--- N(牛顿)、n----绳子的段数、s----绳移动的距离--- m(米)、h---物体移动的距离--- m(米)(6)压强的定义式:p= F/S(适用于任何种类的压强计算),F=pS,S=F/pp---- 压强--- Pa(帕)、F---压力---- N(牛顿)、S--- 受力面积--- m2 (平方米)(7)液体压强的计算:p = ρgh,ρ= p/gh,h=p/ρgp---压强--- Pa(帕)、ρ---液体密度--- Kg/m3 (千克每立方米)、g=9.8N/Kg、h---液体的深度--- m(米。
物理公式详解汇总一、密度(ρ):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变形m 为物体质量,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 v 为物体体积,主单位cm3 m 33、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 kg/m 3常用单位g/cm 3单位换算关系:1g/cm 3=103kg/m 31kg/m 3=10-3g/cm 3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二、速度(v ):1、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计算公式: 变形 ,S 为物体所走的路程,常用单位为km m ;t 为物体所用的时间,常用单位为s h 3、单位:国际单位制: m/s 常用单位 km/h 换算:1m/s=3.6km/h 。
三、重力(G ):1、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2、计算公式: G=mgm 为物理的质量;g 为重力系数, g=9.8N/kg ,粗略计算的时候g=10N/kg 3、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四、杠杆原理1、定义: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2、公式:F 1l 1=F 2l 2 也可写成:F 1 / F 2=l 2 / l 1其中F 1为使杠杆转动的力,即动力;l 1为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动力臂; F 2为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即阻力;l 2为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即阻力臂 五、压强(P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 P=F/Sρ m V = Vm ρ = V mρ= v s t= t s v= vt s =F为压力,常用单位牛顿(N);S为受力面积,常用单位米2(m2)3、单位是:帕斯卡(Pa)六、液体压强(P):1、计算公式:p =ρgh其中ρ为液体密度,常用单位kg/m3 g/cm3 ;g为重力系数,g=9.8N/kg;h为深度,常用单位m cm2、单位是:帕斯卡(Pa)七、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2、公式计算: F浮= G排=ρ液V排gG排为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常用单位为牛(N);ρ液为物体浸润的液体密度,常用单位kg/m3 g/cm3 ;V排为排开液体的体积,常用单位cm3 m3 ;g为重力系数,g=9.8N/kg3、单位:牛(N)八、功(W):1、定义: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2、计算公式: W=FS其中F为物体受到的力,常用单位为为牛(N);S为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常用单位为m3、单位:焦耳,1J=1N·m九、机械效率(η):1、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2、计算公式:η= W有用/ W总W有用为对人们有用的功,即有用功;W总为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即总功。
计算公式力学速度:v = t s , s = vt, t = v s质量:m =g G =ρv, ρ=V m , V=m重力:G = mg =ρgV,压强:P=S F , F=PS固体平放:F=G, P=SG 液体: P=ρgh, F=PS 浮力:F 浮= G-F (称重法)F 浮=ρ液gV 排= ρ液gV 浸 =ρ液gSh 浸 F 浮=F 向上-F 向下漂浮:F 浮=G 物功: W= Fs= Pt功率: P= t W = Fv杠杆平衡: F 1l 1=F 2l 2 或 21F F = 12l l滑轮组机械效率:η= 总有W W =Fs Gh =Fnh Gh =Fn G W 有=Gh ,W 总=Fs ,s=nh斜面机械效率:η= 总有W W =Gh FL W 有=Gh ,W 总=FL滑轮组省力情况:不考虑滑轮重力和摩擦时:F=n 1G物不考虑摩擦时:F=n 1(G 物+ G 轮) 线的末端移动的距离与动滑轮移动距离的关系:s=nh二、常量、常识、单位换算1m=109nm; 1g/cm 3= 103 kg/m 31m/s= 3.6 km/h中学生的质量: 50kg 。
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 300g ;纯水的密度:1000kg/m 3或1g/cm 3 ;一个鸡蛋的重量: 0.5N ;课桌的高度约: 80cm ;每层楼的高度约: 3m ; ρ铜 > ρ铁 > ρ铝(填“>”或“<”)一个标准大气压=1.013×105Pa=760 mmHg;(1)密度、质量、体积的关系:ρ﹦m/V ,m=ρV,V= m/ρρ---密度--- Kg/m3 (千克每立方米)、m--- 质量--- Kg(千克)、 V----体积--- m3 (立方米)(2)速度、路程、时间的关系:v﹦s/t ,s=vt,t= s/vv---速度--- m/s(米每秒)、 s--- 路程---- m(米)、t---时间----s(秒)(3)重力、质量的关系:G=mg,m=G/g ,g=G/mG----重力---- N(牛顿)、 m ---质量--- Kg(千克),g=9.8N/Kg(4)杠杆的平衡条件:F1 ×L1 = F2 ×L2F1---动力--- 牛(N)、L1---动力臂---米(m)、F2---阻力---牛(N)、L2---阻力臂---米(m)(5)滑轮组计算:F= (1/n)G,s=nhF---拉力--- N(牛顿)、G----物体重力--- N(牛顿)、n----绳子的段数、s----绳移动的距离--- m(米)、h---物体移动的距离--- m(米)(6)压强的定义式:p= F/S(适用于任何种类的压强计算),F=pS,S=F/pp---- 压强--- Pa(帕)、F---压力---- N(牛顿)、S--- 受力面积--- m2 (平方米)(7)液体压强的计算:p = ρgh,ρ= p/gh,h=p/ρgp---压强--- Pa(帕)、ρ---液体密度--- Kg/m3 (千克每立方米)、g=9.8N/Kg、h---液体的深度--- m(米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初中物理力学公式大全一、机械运动部分(一)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路程、时间公式:1、求速度:v=s/t2、求路程:s=vt3、求时间:t=s/v【注:v ——速度——m/s (km/h );s ——路程——m (km );t ——时间——s (h )】【各量关系:在t 一定时,s 与v 成正比;在s 一定时,t 与v 成反比;在v 一定时,s 与v 成正比。
注意:绝对不能说v 与s 正比或与t 成反比】(二)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t t ...s s t s v 2121++++==总总【注意:“平均速度”绝对不能错误的理解为“速度的平均值”】 (三)几种特殊题型中的各量关系:1、“回声测距”问题:s=往返往返vt 21s 21=;或往返t 21v vt s ⨯== 2.“火车过桥(洞)问题”:(1)火车通过桥时所经过的距离:s=s 桥+s 车;(2)火车完全在桥上所经过的距离:s=s 桥;-s 车3.利用相对速度求解的问题:【相对速度——相对运动的两个物体,以其中一个为参照物,另一物体相对于它的运动速度。
当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线或相互平行的两条线上运动时: A 、同向相对速度:21v v v +=同向B 、异向相对速度:小大异向v v v -=】(1)追击问题:在研究追击问题时,为了简化问题,通常以被追击者为参照物,追击所用时间就是追击者以“同向相对速度”运动完他们的“间距”所用时间。
即:小大间同向间追v v s v s t -==(2)相遇问题:相向而行或背向而行的物体,他们的相对速度是:21v v v +=异向,s 相对=s 1+s 2 (3)错车问题:○1同向错车:s 相对=s 1+s 2 , v 同向=v 大-v 小 , 同向相对错v s t =○2相向错车:s 相对=s 1+s 2 ; v 异向=v 1+v 2 , 同向相对错v st = 【注意:在研究水中物体运动的相遇、追击问题时,一般以水为参照物,则物体都以相对于水的速度运动,可使问题简化。
力学公式九年级物理知识点力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物体的运动和相互作用。
在九年级物理学习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力学公式,以便能够解决与运动相关的问题。
下面将介绍九年级物理学力学知识点中的一些重要公式。
一、速度和加速度1. 速度公式速度是物体单位时间内位移的变化量,表示了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
速度 = 位移 / 时间公式中,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位移的单位是米(m),时间的单位是秒(s)。
2.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是速度单位时间内的变化率,表示了物体运动的加速和减速情况。
加速度 = (末速度 - 初速度)/ 时间公式中,加速度的单位是米/秒²(m/s²),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时间的单位是秒(s)。
二、力和动量1. 力和牛顿第二定律力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描述了物体受到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
力 = 质量 ×加速度牛顿第二定律表明,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
公式中,力的单位是牛顿(N),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加速度的单位是米/秒²(m/s²)。
2. 动量公式动量是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物理量,表示物体的运动量大小和方向。
动量 = 质量 ×速度公式中,动量的单位是千克·米/秒(kg·m/s),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速度的单位是米/秒(m/s)。
三、重力和工作1. 重力公式重力是地球或其他天体对物体的吸引力,是由物体质量引起的。
重力 = 质量 ×重力加速度在地球上,重力加速度的近似值是9.8米/秒²(m/s²)。
公式中,重力的单位是牛顿(N),质量的单位是千克(kg),重力加速度的单位是米/秒²(m/s²)。
2. 工作公式工作是力对物体引起的位移的结果,描述了力对物体做功的大小。
工作 = 力 ×位移× cosθ公式中,工作的单位是焦耳(J),力的单位是牛顿(N),位移的单位是米(m),θ是力的作用角度与位移方向之间的夹角。
初中物理公式大全总结1.运动学公式:-速度v=位移s÷时间t-加速度a=(末速度v-初速度u)÷时间t-总位移s=初速度u·时间t+加速度a·时间t^2/2-速度v=初速度u+加速度a·时间t-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的平均值vave=(初速度u+末速度v)÷2 2.力学公式:-力F=质量m·加速度a-动量p=质量m·速度v-动量变化Δp=力F·时间t-作用力F=质量m·重力加速度g-力F=弹性系数k·弹性形变量x- 功W=力F·位移s·cosθ-功率P=功W÷时间t-机械效率η=输出功率÷输入功率3.能量公式:-劲度系数k=弹簧的弹力F÷弹簧的弹性形变量Δx-弹性势能Ee=1/2k·Δx^2-势能Ep=质量m·重力加速度g·高度h-动能Ek=1/2m·v^2-机械能E=动能Ek+势能Ep-功W=能量E-阻力功W=摩擦力F·位移s-热量Q=质量m·比热容c·温度变化Δθ4.波动光学公式:-光的速度v=光程C÷时间t-光程C=光速v·时间t-真空中光速v≈3×10^8m/s- 光的折射定律n₁·sinθ₁=n₂·sinθ₂-真空中光的折射率n=1-实物距离s=像距离s'··f÷(像距离s'-f)-物距离u,焦距f,像距离v之间的关系:1÷焦距f=1÷物距离u+1÷像距离v-放大率β=像高h'÷物高h=像距离v÷物距离u-物距距离u,焦距f,像距离v之间的关系:物距距离u+像距离v=2焦距f-像方放大率β',物方放大率β之间的关系:β'=1÷β-焦距f=2倍焦距f'-球面镜成像公式:1÷物距距离u+1÷像距距离v=曲率c÷折射率n -透镜成像公式:1÷物距距离u+1÷像距距离v=(折射率n-1)÷曲率c-球面镜成像公式:物距距离u+像距距离v=焦距f-透镜成像公式:物距距离u+像距距离v=折射率n-1÷折射率n÷焦距f5.电磁学公式:-电流I=电量Q÷时间t-电压U=电势差ΔV÷电场强度E-电阻R=电势差ΔV÷电流I-电阻R=电势差ΔV÷电流I-电功率P=电流I·电压U=电流I^2·电阻R=电压U^2÷电阻R-高斯定理:电荷q:电场强度E=库仑常量k·电荷q÷距离r^2-电容C=电量Q÷电压U-电容C=介电常数ε·电容板面积A÷板间距d-电能E=1/2C·U^2=1/2Q·U-电流强度I=电量过的截面面积S÷通过截面的时间t-电阻R=电阻率ρ·电阻长度L÷电阻截面积S- 合并电阻公式:1/Req=1/R1+1/R2+1/R3+...这些公式是初中物理学习中常用的公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物理知识。
物理公式详解汇总一、密度(ρ):1、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公式: 变形m 为物体质量,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 v 为物体体积,主单位cm3 m 33、单位:国际单位制单位: kg/m 3常用单位g/cm 3单位换算关系:1g/cm 3=103kg/m 31kg/m 3=10-3g/cm 3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读作1.0×103千克每立方米,它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
二、速度(v ):1、定义:在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等于运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物理意义: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2、计算公式: 变形 ,S 为物体所走的路程,常用单位为km m ;t 为物体所用的时间,常用单位为s h 3、单位:国际单位制: m/s 常用单位 km/h 换算:1m/s=3.6km/h 。
三、重力(G ):1、定义:地面附近的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的力叫重力2、计算公式: G=mgm 为物理的质量;g 为重力系数, g=9.8N/kg ,粗略计算的时候g=10N/kg 3、单位:牛顿简称牛,用N 表示 四、杠杆原理1、定义: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2、公式:F 1l 1=F 2l 2 也可写成:F 1 / F 2=l 2 / l 1其中F 1为使杠杆转动的力,即动力;l 1为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即动力臂; F 2为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即阻力;l 2为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即阻力臂 五、压强(P ):1、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压强。
物理意义: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
2、计算公式: P=F/Sρ m V = Vm ρ = V mρ= v s t= t s v= vt s =F为压力,常用单位牛顿(N);S为受力面积,常用单位米2(m2)3、单位是:帕斯卡(Pa)六、液体压强(P):1、计算公式:p =ρgh其中ρ为液体密度,常用单位kg/m3 g/cm3 ;g为重力系数,g=9.8N/kg;h为深度,常用单位m cm2、单位是:帕斯卡(Pa)七、阿基米德原理求浮力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2、公式计算: F浮= G排=ρ液V排gG排为排开液体受到的重力,常用单位为牛(N);ρ液为物体浸润的液体密度,常用单位kg/m3 g/cm3 ;V排为排开液体的体积,常用单位cm3 m3 ;g为重力系数,g=9.8N/kg3、单位:牛(N)八、功(W):1、定义: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的乘积2、计算公式: W=FS其中F为物体受到的力,常用单位为为牛(N);S为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常用单位为m3、单位:焦耳,1J=1N·m九、机械效率(η):1、定义: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2、计算公式:η= W有用/ W总W有用为对人们有用的功,即有用功;W总为有用功加额外功或动力所做的功,即总功。
初中物理力学公式大全1.静力学公式-质量公式:质量=密度×体积-万有引力公式:F=G×(m1×m2)/r²(G为万有引力常数,m1和m2为两个物体的质量,r为两个物体之间的距离)-重力公式:F=m×g(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约为9.8m/s²)2.动力学公式-牛顿第一定律:物体要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需要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牛顿第二定律:F=m×a(F为物体所受合力,m为物体的质量,a为物体的加速度)-牛顿第三定律:任何一个物体受到的力都有另一个物体对其施加的相等大小、方向相反的力3.动能和功的公式-动能公式:Ek=1/2×m×v²(Ek为物体的动能,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功公式:W = F × s × cosθ (W为力所做的功,F为力的大小,s为力的方向上的位移,θ为力和位移之间的夹角)4.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E1=E2(E1为初状态的机械能,E2为末状态的机械能)-重力势能公式:Ep=m×g×h(Ep为物体的重力势能,m为物体的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h为物体的高度)-动能定理:W=ΔEk(W为合外力对物体做的功,ΔEk为物体动能的增量)5.斜抛运动公式- 斜抛运动的位移公式:S = v0 × t × cosθ (S为斜抛物体的位移,v0为斜抛物体的初速度的水平分速度,t为斜抛物体运动的时间,θ为斜抛物体的抛射角度)- 斜抛运动的竖直上升时间公式:tup = v0 × sinθ / g (tup为斜抛物体竖直上升的时间)- 斜抛运动的竖直下落时间公式:tdown = v0 × sinθ / g (tdown为斜抛物体竖直下落的时间)- 斜抛运动的总时间公式:ttotal = 2 × v0 × sinθ / g (ttotal为斜抛物体整个运动的时间)6.圆周运动公式-圆周运动的角度公式:θ=α×t(θ为物体所转过的角度,α为角加速度,t为运动的时间)-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公式:v=R×ω(v为物体的线速度,R为物体所在圆轨道的半径,ω为物体的角速度)-圆周运动的周速度公式:v=2×π×R/T(v为物体的周速度,R为物体所在圆轨道的半径,T为物体运动一周所需的时间)这些公式是初中物理力学部分的常见公式。
九年级物理公式初三知识点一、力学1. 速度公式:速度 = 距离 / 时间2. 加速度公式:加速度 = (末速度 - 初始速度)/ 时间3. 牛顿第二定律:力 = 质量 ×加速度4. 动能公式:动能 = 1/2 ×质量 ×速度²5. 功率公式:功率 = 功 / 时间6. 压力公式:压力 = 力 / 面积二、热学1. 热传导公式:热传导率 = (热流量 ×厚度) / (面积 ×温差)2. 热膨胀公式:长度变化 = 初始长度 ×线膨胀系数 ×温差3. 热容公式:热容 = 质量 ×热容量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 × V = n × R × T三、光学1. 光速公式:光速 = 路程 / 时间2. 牛顿环公式:2d = (m + 1/2) × λ3. 透镜公式:1/焦距 = 1/物距 + 1/像距4. 光的折射公式:n1 × sinθ1 = n2 × sinθ2四、电学1. 电压公式:电压 = 电势差 / 电荷量2. 电阻公式:电阻 = 电压 / 电流3. 欧姆定律:电阻 ×电流 = 电压4. 瓦特定律:功率 = 电流 ×电压5. 法拉第定律:电解物质的质量 = 电流 ×时间 ×当量五、力学与万有引力1. 圆周运动速度公式:速度= 2 × π × 半径 / 时间2. 圆周运动加速度公式:加速度 = 速度² / 半径3. 开普勒第三定律:T² = k × r³ (T为公转周期,r为平均距离)4. 引力公式:引力 = G × (质量1 ×质量2) / 距离² (G为引力常数)以上是九年级物理中的一些重要公式和知识点,这些公式和知识点在解题和理解物理现象时非常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