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文如何做到详略得当
- 格式:doc
- 大小:1.08 KB
- 文档页数:1
写作文如何做到详略得当
一、依据文题定详略。
题目确定了写作的重点,而大多数同学的审题不认真导致重点不突出,重点即是要详写的地方。
比如“我的学习乐趣”这个文题,重点是学习生活,其他的事情就不能详写,否则会偏离题目的要求。
二、依据文体定详略。
记叙文要把记叙的部分详写,议论、抒
情的部分Steno,而议论文,就是议论的部分详写,而记述抒情Steno。
另外,以记事为主的文章,故事的情节应该详写,抒情与议论的内容则要略写;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人物的事迹与言行应当详写,而夹在其中的景物描写就不能喧宾夺主,应当略写。
反之,写景状物的文章,对景物应当用墨如泼,抒情的文字则可简笔勾勒。
写下人的文章,人物的思想品质、成就就是文学创作的重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性格、思想品质等也必须详写。
主要人物必须详写,次要人物必须Steno。
例如朱自清的《春》中关于春花、春雨、春草等景物的描绘。
为了把记叙文写下得更好,常使用夹叙夹议的方法。
但是,必须“叙&rd
quo;详而“议”略,处理得当,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依据结构的定征引。
文章的正文部分必须详写。
结尾、结尾,过渡阶段、联结部分必须Steno。
例如正文的事件经过必须详尽描述。
比如:写下与好友的一次争吵,争吵具体内容过程必须详尽描绘,而其他部分可以Steno。
四、依据内容定详略。
与中心有紧密关系或直接突出中心的事件、情节要详细写,其他部分略。
作文如何做到详略得当★小引: 在法国巴黎艺术馆里陈列着一座由法国艺术大师罗丹创作的巴尔扎克雕像。
雕像身披宽袖长袍,头部微仰,双唇轻闭,额纹紧蹙,目光深邃,仿佛正在构思一部新作,酝酿一个细节,捕捉一个确切的词语。
可是,如果看得再仔细些,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断了双手的巴尔扎克!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原来,他的手是被罗丹用斧头砍去的。
据说,法国艺术家罗丹,经过长时间的创作,在一个深夜终于完成了文学家巴尔扎克的雕像,他非常兴奋,连夜叫醒了他的一名学生来欣赏他的作品。
这位学生看到巴尔扎克的雕像惊喜地叫了起来:“多美的雕像啊!”他把雕像反复地看个够,后来目光死死地盯在雕像的手上。
巴尔克扎那双手叠合在胸前,十分逼真。
这位学生不禁连声赞叹:“太棒了,老师,我可从来没有见过这样一双完美的手啊!”学生的话让罗丹兴奋的心情一下子消失了,他心中生疑,又找来几位学生来欣赏自己的作品。
学生看后,又异口同声地称赞雕像的双手太棒了、太完美了。
“手,手,手……”罗丹一边吼叫,一边走到他的工作间,拎起一把大斧,直奔雕像,噼里啪啦地砍去了那双“完美的手”。
罗丹的雕像是要表现巴尔扎克的精神气质。
现在,那双手是突出了,人们看了雕像,只是欣赏手的“完美”,而忽略了主要的内容。
所以,罗丹砍掉了雕像的双手,以突出雕像所要表现的本来意义。
记叙文写作也是如此,详写、略写要得当,切不可“喧宾夺主”。
★要素解说:详略得当是写作中处理详略关系的一种方法。
写记叙文,不管记叙何人、何事,首先,文章应确立一个明确的中心思想,中心思想一确定,还要根据表现中心思想的需要去选择材料,做到有详有略地去记叙。
详略得当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材料的取舍、多少而出现的详略,一是语言上和组织安排上的详略。
所谓“详”即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所谓“略”即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
详略得当作文500字【篇一:初中作文训练详略得当】训练目标:1、认识文章详略得当的好处。
2、掌握使文章详略得当的方法。
3、会把这些方法有意识地运用到写作中。
导入:同学们,苏轼有一首诗写得好:“水光潋艳晴方好,山色空潆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那么,我们的文章能不能做到浓淡相宜,疏密有致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记叙文写作要详略得当。
(一)知识链接例文鉴赏:我们来读一读鲁迅先生《社戏》里的文段,感受详略的魅力。
①我们每天的事情大概是掘蚯蚓,掘来穿在铜丝做的小钩上,伏在河沿上去钓虾。
虾是水世界里的呆子,决不惮用了自己的两个钳捧着钩尖送到嘴里去的,所以不半天便可以钓到一大碗。
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
其次便是一同去放牛,但或者因为高等动物了的缘故罢,黄牛水牛都欺生,敢于欺侮我,因此我也总不敢走近身,只好远远地跟着,站着。
这时候,小朋友们便不再原谅我会读“秩秩斯干”,却全都嘲笑起来了。
②我的很重的心忽而轻松了,身体也似乎舒展到说不出的大。
一出门,便望见月下的平桥内泊着一只白篷的航船,大家跳下船,双喜拔前篙,阿发拔后篙,年幼的都陪我坐在舱中,较大的聚在船尾。
母亲送出来吩咐“要小心”的时候,我们已经点开船,在桥石上一磕,退后几尺,即又上前出了桥。
于是架起两支橹,一支两人,一里一换,有说笑的,有嚷的,夹着潺潺的船头激水的声音,在左右都是碧绿的豆麦田地的河流中,飞一般径向赵庄前进了。
比较两段文字,在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呢?探究:第一段是略写,第二段是略写。
因为“社戏”是文章的中心内容,而钓鱼钓虾则是为了衬托社戏,所以略写。
??.什么是详写和略写?所谓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所谓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
二、为了庆祝春节,大家分为幼儿组、青年组、成人组、老年组,举办家庭春节晚会,老师要求以此为素材写篇记叙文,请结合老师提供的提纲说说你会怎样安排这次晚会的详略呢?提纲:《“家庭春晚”》的提纲:(一)“家庭春晚”表演的原因。
写作文如何做到详略得当作文一:如何做到详略得当大家好,我是一名身在学生时代的学生。
写作文是我们学生最为常见的任务,而如何做到详略得当则是非常重要的。
在写作时,我们首先要明确主题,明确要表达的意思,然后结合文中的重点来详略得当地写作。
详细说出重点,有一定的意思,但也不能太长。
这时就需要留意用词的问题。
用清新的语言、简洁的句式,不仅能让老师感受到学生的思想及思想深度,也能让读者在阅读中有良好的收获。
在写作文时,要注重思路和表达的连贯性,不要半途而废。
一定要大力实践,在平时的生活中多读多知多感、多思考,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
这样,我们才能在挑战中突破,同时在写作中做到详略得当。
作文二:如何选择适当的表述方式大家好,我是一名来自学生中的一员,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写作文是学生必修的课程,不同于平时的随性评论,写作文需要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写作时,我们要考虑文章整体的框架,而在表述方式方面要选择适当的方式。
首先,我们要利用词语、短语、句子、段落等部驶精确把控。
词语要选简单、明了易懂的词汇,可捋杂,使整个文章易于理解,增强阅读可读性;句式要通畅易懂,应当看到容易理解,能够给读者带来相应的声音、情景和想象空间;段落则表述意思分明、组织严密、目标鲜明,字数适中,思路连贯有序。
第二,简练、诚恳、易读的,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原则。
写作时,可遵循"三衡"原则——风格、长度、内容的平衡:既要保证给读者带来阅读的快感,也要注意文章的内容、精神的传达;既要保证长短合度,不过也不可以过于简洁;既要在表述上讲求素,也要尽可能让文章表达人的善意和诚信。
总之,我们要把握写作文的时间和机遇,注重用词和句式,从而写出一篇优秀的详略得当的文章。
小学作文如何做到详略得当咱写小学作文的时候,经常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不知道怎么安排内容的详略,有时候啰啰嗦嗦写了一堆不重要的,把重要的反而一笔带过,这样作文读起来就没啥意思。
那到底怎么才能做到详略得当呢?我给您讲讲我自己的一次经历,您就明白啦!有一次,学校组织我们去春游。
那可是我们盼星星盼月亮盼来的活动,大家都兴奋得不行。
出发前的那天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满脑子都是第二天春游的事儿,想着要带哪些好吃的,和小伙伴们玩啥游戏。
第二天一大早,我就背着鼓鼓囊囊的书包冲向学校。
到了学校,同学们也都一个个喜气洋洋的,教室里热闹得像炸开了锅。
老师好不容易让大家安静下来,讲了一些注意事项,然后我们就排队出发啦。
一路上,风景还不错。
路边的花开得五颜六色的,小草也绿油油的,好像在跟我们打招呼。
不过这些我都没多写,因为这不是重点嘛。
到了目的地,那是一个大大的公园。
一进去,我们就像脱缰的野马一样撒欢儿跑开了。
有的去荡秋千,有的去滑滑梯,还有的在草地上打滚。
这时候,我发现了一棵特别大的树,树干粗得几个人都抱不过来。
我心想,这树肯定有好多故事。
这就是我要详细写的地方啦!我慢慢地走近那棵大树,仰着头看,树叶密密麻麻的,把阳光都挡住了不少,树下特别凉快。
我伸手摸了摸树干,感觉糙糙的,还有一些小疙瘩。
我绕着树走了一圈,发现树根的地方有个小小的洞,我好奇地凑近看,里面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动。
这时候,我的好朋友小明跑过来,问我在看啥。
我指给他看那个树洞,他也来了兴趣。
我俩就蹲在那,仔细地研究起来。
突然,一只小松鼠从洞里探出头来,眼睛滴溜溜地转,把我俩吓了一跳。
小松鼠看了我们一眼,又缩回去了。
“哎呀,这小松鼠太可爱啦!”我兴奋地对小明说。
“就是就是,不知道它在洞里藏了啥宝贝。
”小明也一脸好奇。
我们就守在那,等着小松鼠再出来。
等了好久,小松鼠终于又冒出头来,嘴里还叼着一颗坚果。
它警惕地看了看四周,然后迅速地跑上树去了。
我和小明看着小松鼠的背影,哈哈大笑起来。
作文升格第五讲——详略需得当一幅好的山水画,绝对不是整个画面都堆得满满的,而是会留有一定的空白。
作画的时候,遇到最需要表现的地方,画家就会用墨如泼;遇到其他起衬托作用的地方,画家就会惜墨如金。
一篇好的文章,同样需要有详有略,相互配合,详略得当。
同学们在写记叙文的时候,会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力求面面俱到,最后文章成了流水账?主次颠倒,该详写的略写了,该略写的详写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解决这些问题,学习让文章详略得当的方法。
一、略写所谓略写,是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
比如说,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开头第一句就用极为简洁的笔墨交代了自己和父亲之间的来往和回忆——“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这是对故事背景的交代,也是略写的部分。
二、详写所谓详写,是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
比如说,《背影》这篇散文表现的是父亲对孩子的深情,于是,朱自清就选择父亲为“我”买橘子这一细节展开非常细致的描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
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
我赶紧拭干了泪。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
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
”作者用详尽的笔墨描写父亲朴素的衣着和艰难地爬上月台的动作,也描写了“我”看到父亲的背影之后落泪的反应。
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详细的描写,才淋漓尽致地表现出父亲对“我”的爱,从而凸显出文章的主旨和中心。
三、详写和略写的关系详写和略写都有各自的作用,详写能够起到凸显主旨的作用,略写能够起到交代背景、烘托主旨的作用。
《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作文训练【训练目标】写作记叙文时要做到选材叙事详略得当,主题突出。
【作文题目】经过一周忙碌的学习,双休日是我们每个同学所向往的。
在这两天里,你们可以尽情地去释放、享受。
希望你能将最精彩、最有意义的事件拿出来与我们一起分享,让我们去体味你们别样的生活,倾听你们真实的心声……请以“在双休日里”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做到选材叙事详略得当,主题突出。
要求:(1)写一篇记叙文,有一件完整的事例,主题自定,但要鲜明。
(2)选材叙事要做到详略得当。
(3)感情真挚,注意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
(4)字数不少于600字。
一、写作导引文章恰似流水账,详略处置不得当,是目前学生作文的一大弊病。
比如记叙自己的经历,从呱呱坠地写到幼儿园、小学再到初中,各个时期都平均用力;写一件事,开端、发展、高潮、结局,从头到尾,平铺直叙,波澜不兴;记叙一个人物,眉毛胡子一把抓,分不清主次、抓不住重点。
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学生对自己的生活素材没有取舍、未加提炼,从而使得文章平铺直叙、毫无色彩。
怎样才能做到“详略得当”?首先,要找到目标靶向。
文章的详略是由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决定的,所以,我们首先要确定文章的中心,也就是我们详写的目标。
其次,要做到“拿”与“舍”。
就像在一堆水果中挑拣出不同品质、不同等级的水果一样,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材料,是“最大最好的果子”,是主要内容,要详写;关系不很密切的材料,是“衬果”,是次要内容,可以略写。
与中心无关的材料是“弃果”,要毫不可惜地舍弃。
例如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就要在记叙中刻画人物的思想、性格、品质等多方面的特征。
而要表现人物的这些特征,就要在叙事中对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外貌等进行详细描写,是“画龙”式详写。
对那些次要因素,则应概括叙述,以寥寥几笔来勾勒背景,是“画云”式略写;有时为了更好地点明主题,就要借助适当的议论、抒情来深化中心、升华感情,是“点睛”式略写。
总之,要确立目标、有取有舍,才能做到写重点内容细致入微、充分生动,写次要内容清楚明了、简明扼要,这样就做到了主次分明,详略得当。
作文指导之详略得当一、概念解答1、详写:指对能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主要材料加以具体的叙述和描写,放开笔墨,写得比较充分;2、略写:指对虽与表现中心意思有关但不是直接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少用笔墨,进行概括式的叙述。
3、详写略写关系:详写和略写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
详写的内容必须是主要的,次要的不能详写,否则文章就罗嗦、冗长,材料堆砌,淹没了中心意思;详写必须有略写配合,略写补充详写,使文章繁简适当,重点突出。
详写和略写是两种互为补充的表达方法。
一般地说,详写经常用来表现“点”的情况,反映事物的深度;略写则往往概括“面”的情况,反映事物的广度。
4、详写和略写原则最能直接的、具体生动地表现文章中心意思的地方要详写;同表现中心意思有些联系,完全不写,就会对主要方面有影响——或者使情节不完整,或者使内容显得单薄,或者使详写部分缺少陪衬,这些属于不能不写但又不必详写的,就要略写。
简单说来就是(1)过程详,结果略;(2)面上略,点上详。
5、如何确定详略(1)文章的题目:题目确定了写作的重点,重点就正是要详写的地方。
比如“课余生活的乐趣”,重点就是写课余生活,课堂上的事情就不能详写,否则就偏离了题目的要求。
(2)文章的中心:围绕文章的中心选择了材料,还要围绕文章的中心区分这些材料的主次。
(3)文章的体裁:为了把记叙文写得更好,常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
但是,必须“叙”详而“议”略,处理得当,就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作文修改:1、我找到了成功的诀窍(二类下)“不会吧,没过?”听着电话里的提示声,我深觉难以置信。
重拨电话,重新输入准考证号,好吧,确实没过。
听着电话内冷冰冰的女声,只觉得心被大锤“铛”的砸了一下。
失败了,确确实实地失败了。
放下电话,坐在沙发上发呆半晌,脑子里一片空白。
跌跌撞撞走回房间,钢琴仍打开着,那八十八个黑白琴键似乎也在嘲笑着我。
回想起考级那天,进考场前那怦怦乱跳的脉搏,弹奏时那冰凉僵硬的手指、结束时考官紧皱的眉头……其实早就隐隐约约有预感,只不过自己不愿承认吧?躺在床上,不甘心地想着,为什么之前几级都顺利考过,偏偏这次?最早学钢琴的时候,是十分的认真努力。
浅谈如何处理作文中详略与中心的关系陆游诗云:“天章云锦用在我,妙手剪裁非刀尺。
”说的是写诗作文剪裁的重要性。
我国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规定,中学阶段要能够“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可见有详有略、详略得当是优化结构、酌取材料、突出主题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学阶段记叙文写作的重点。
而学生们要写好作文,也应追求这种境界。
有详有略、详略得当反映在学生生活中,其实就是懂得取舍,张弛有度。
那么学生在作文中如何做到围绕文章的中心恰当、合理地安排好文章的详略呢?我就这个问题从下面几个方面谈一谈:一、详略与中心的关系文章的详略是由文章的中心决定的。
它不取决于你对材料的占有量,也不取决于你对材料的喜好程度。
凡是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能深刻、生动地突出中心的,就是重点材料,就应该详写,需泼墨如水,与中心思想有关的次要材料不可不写,但要略写,要惜墨如金;而与中心思想无关的材料坚决不能写。
这就要求学生在动笔之前,要有明确的写作目的,确定所要表达的主题,从而考虑哪些内容详写、哪些内容略写。
详写就是要做到浓墨重彩,或生动具体,或说理透辟;略写要做到淡笔勾勒,概括精炼,画龙点睛。
一般情况下,记叙事件,描写人物,绘制景物时,详写要抓住主要事情、主要过程、主要人物、主要景物的细节,运用好描写的手法;略写要抓住事物的特征,运用好叙述的手法,一般用于文章的开头和结尾,与中心思想关系一般的部分,人所共知的部分。
但是,要注意,主要的不等于惟一的、次要的不等于可有可无的、略写不等于不写。
如果把应当略写的材料舍弃不写,就可能使情节不完整,或者使文章显得单调。
只有祥写与略写相结合,使整个叙述有详有略,疏密相间,形成叙述的起伏。
文章才能条理清楚,中心突出。
二、详略与中心关系处理上的常见误区在处理详略与中心的关系上,一些同学作文时最容易犯的毛病是事先不对详略进行统筹规划,想到哪写到哪,结果影响文章中心的表达。
(1)忽略中心,喧宾夺主一些同学或因为笔下的材料很精彩,舍不得隐痛割爱;或因为缺乏判断力,甄别不出材料对所表达中心所起作用的大小,写作时常常该详写的材料不详写,该略写的材料反而大张旗鼓地去叙说,结果主次不分,喧宾夺主。
详略得当突出中心的作文《详略得当突出中心》在我们的生活中,每天都在上演着各种各样的故事。
有些事情如过眼云烟,转瞬即逝;而有些事情却刻骨铭心,让人难以忘怀。
要想把这些事情清晰、生动地讲述出来,就需要我们懂得详略得当,突出中心。
这样,才能让别人更好地理解我们想要表达的重点,感受到事情的魅力和情感的力量。
就拿我上次参加的家庭聚会来说吧。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全家人都聚在了一起,准备好好热闹一番。
一大家子人,老老少少,济济一堂。
刚进门,就能听到孩子们的欢笑声。
表妹和表弟正在客厅里追逐打闹,玩具扔得到处都是。
大人们则在一旁笑着,偶尔喊上一嗓子:“小心点,别摔着!” 这算是一个简略的场景描述,为后面的重点情节做个铺垫。
聚会的重点,当然是那顿丰盛的午餐啦。
厨房里,妈妈、姑姑还有婶婶们忙得不亦乐乎。
切菜声、炒菜声、锅碗瓢盆的碰撞声,交织成了一曲欢快的厨房交响曲。
我走进厨房想帮忙,却发现自己根本插不上手。
妈妈正熟练地翻炒着锅里的菜,那绿油油的青菜在锅里上下翻腾,不一会儿就散发出诱人的香气。
姑姑在一旁切着肉,每一刀都那么精准,肉片薄厚均匀。
婶婶则忙着准备调料,她仔细地量着盐、糖、酱油的分量,仿佛在进行一场精细的化学实验。
这一段,算是比较详细地描述了厨房的忙碌景象。
再看客厅里,爸爸和叔叔们正在谈论着工作上的事情。
叔叔皱着眉头,讲述着他最近在项目中遇到的难题,爸爸则认真地听着,不时给出一些建议。
而爷爷和奶奶坐在沙发上,看着孩子们玩耍,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这部分相对简略,只是勾勒出客厅的大致情况。
终于,饭菜都做好了,满满一桌子的美味佳肴。
有红烧肉、糖醋排骨、清蒸鱼、油焖大虾……每一道菜看起来都让人垂涎欲滴。
大家围坐在餐桌旁,开始享用这顿丰盛的午餐。
这时,我可要详细说一说我的小侄子了。
小侄子才五岁,正是调皮可爱的时候。
他坐在儿童椅上,一双大眼睛紧紧盯着桌上的美食。
当他看到那盘红烧肉时,眼睛都直了,嘴里嚷嚷着:“我要吃肉肉,我要吃肉肉!”姑姑给他夹了一块,他迫不及待地放进嘴里,结果被烫得直吐舌头,那模样真是滑稽极了。
小学三年级写景作文的方法和技巧(6篇)1、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好的写景作文,往往不取决于你在文章中罗列了多少个景物,也不在于你选择的景物是否每个都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而在于无论你写到多少处景物,有一处必定是文章的重点,可以用描绘性的语文对它进行具体描写,也可以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景物的特点,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写景作文最容易范的三个错误,一是将它写成“流水帐”,就像有的游记,看起来写了很多景点,却每个景点都是一笔带过,没有很好的选出其中一处,进行具体描写;二是写到的景物虽然也有背景介绍或细节描写,但显得有些如同蜻蜓点水,碰了一下又绕开了;三是文章详略安排不合理,开头起因部分介绍过细过长,而文章中间部分去没有很好地展开,六百字的文章写了三百字还没写到重点。
2、突出景物的具体特点或特征这是说的景物的特点与特征,也是指要写出该事物与其它与物的不同之处来。
只有这样,才可以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但在这里还有个前提,那就是要在抓住景物的特点之后,再进行具体的描绘,不可一笔带过。
在描写过程序中,要充分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准确、恰恰当地使用修辞手法有助于把景物写得更生动形象、真实感人。
3、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单一的景物描写,再美的景物也无法感染读者,给读者留下美好的心理享受,因此,作者在写景的同时,要融入自己的真实情感,让读者在文章中不但能“看”到美好的景物,还能感受到作者所想表达的情感,作者的思想。
单一的为写景而写景的作文,是无法成为一篇让读者产生情感共鸣的好文章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写文章时,写到景物时,自然地将自己的情感融进去,借助于对景物的描写,来表达自身的情感。
4、在景物描写要写进人或动物的活动如果说写景作文中景物是“静”的话,那么一篇优秀的写景作文,也离不开“动”,这里的“动”包括与景物相对应的人物的活动、游玩、戏嬉、奔跑,动物的觅食、跳跃等等,当一篇写景作文将人和动物的活动,与景物的描写相结合起来的时候,才会给人一种亲切感,动静结合的美感。
作文详略得当的口诀
写作文时,得掌握详略的技巧,这样才能写得更出彩。
写详细点,就得像画画一样,一笔一划都不能马虎。
比如写人物心情,得把他们的内心活动写得清清楚楚,让读者能感受到那种情绪。
还有写事件经过,重要的细节得一个不落,这样故事才吸引人。
不过,也不能啥都写得太详细,有些内容就得一笔带过。
就像流水一样,轻轻滑过就行。
比如写历史背景,不需要太啰嗦,简明扼要就好。
详略得当,就像弹琴一样,得有个和谐的节奏。
有的地方要弹得响亮,有的地方就得轻轻带过。
这样,整首曲子才好听。
写作文也是这样,详写和略写得配合好,文章才更吸引人。
想掌握详略得当的技巧,得多读多写。
看看别人是怎么写的,学学他们的方法。
然后自己多练习,多琢磨,慢慢地,你也能写出一手好文章了!。
一、依据文题定详略。
题目确定了写作的重点,而大多数同学的审题不认真导致重点不突出,重点即是要详写的地方。
比如“我的学习乐趣”这个文题,重点是学习生活,其他的事情就不能详写,否则会偏离题目的要求。
二、依据文体定详略。
记叙文要把记叙的部分详写,议论、抒情的部分略写,而议论文,就是议论的部分详写,而记叙抒情略写。
另外,以记事为主的文章,故事的情节应该详写,抒情与议论的内容则要略写;以写人为主的文章,人物的事迹与言行应当详写,而夹在其中的景物描写就不能喧宾夺主,应当略写。
反之,写景状物的文章,对景物应当用墨如泼,抒情的文字则可简笔勾勒。
写人的文章,人物的思想品质、成就是写作的重点,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性格、思想品质等也要详写。
主要人物要详写,次要人物要略写。
如朱自清的《春》中关于春花、春雨、春草等景物的描写。
为了把记叙文写得更好,常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
但是,必须“叙”详而“议”略,处理得当,才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三、依据结构定详略。
文章的正文部分要详写。
开头、结尾,过渡、照应部分要略写。
如正文的事件经过要详细叙述。
例如:写与好友的一次争执,争执具体过程要详细描写,而其他部分可以略写。
四、依据内容定详略。
与中心有紧密关系或直接突出中心的事件、情节要详细写,其他部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