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
- 格式:doc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2
四川省电力公司文件川电生技〔2007〕3号━━━━━━━━━━━━━━━━━━━━━━━━━关于印发《城市中低压电力电缆线路的设计 和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公司所属各电业局(公司)、设计单位:为规范公司系统内城市中低压电力电缆线路的设计和建设标准,确保设计和建设质量,保证电缆线路运行安全,特制定本标准。
现将《城市中低压电力电缆线路的设计和建设标准(试行)》印发给你们,请各单位遵照执行。
附件:四川省电力公司城市中低压电力电缆设计与建设标准(试行)二○○七年一月五日主题词:电缆 设计 建设 标准 通知四川省电力公司总经理工作部 2007年1月8日印附件:四川省电力公司城市中低压电力电缆设计与建设标准(试行)一、总则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四川省电力公司所辖范围内城市中低压电力电缆线路新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的设计和建设。
规定了电力电缆线路及其附属设施的主要设计技术原则和建设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电压等级为380V/220V~35kV电缆线路。
2、引用标准GB50217-199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DL/T599-1996 城市中低压配电网改造技术导则GB50054-19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DL/T620-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过电压保护和绝缘配合 DL/T448-2000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GB50053-1994 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二、城市电缆线路建设改造项目的基本原则1、城市繁华地区、重要地段、主要道路、高层建筑区等以及市容环境有特殊要求的地段。
2、城市规划确须进行电缆改造的街道。
3、重点旅游风景区的地段。
4、电网结构或运行安全的需要。
5、技术安全综合比较采用电缆线路比较合适的其它情况。
三、电缆线路设计基本要求1、电缆线路路径的选择(1)避免电缆遭受机械性外力、过热、腐蚀等危害。
(2)满足安全要求条件下使电缆较短。
(3)便于敷设、维护。
(4)避开将要开挖施工的地段。
(5)在任何敷设方式及其全部路径条件的上下左右改变部位,都应满足电缆允许弯曲半径要求。
GB 50217-2007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八—*-*• 刖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关于印发二00 —〜二00二年度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制定、临订计划”的通知》(建标[2002]85号)的要求,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汁院会同有关单位对《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 50217 —1994修订而成的。
本规范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 •增加了中、高正电缆;冰数选择要求:2 •增加了电缆绝缘类别选择要求,取消了粘性浸渍纸绝缘电缆的相关内容:3 .增加了主芯截面400mm 1 2< S< 800mm 2和S > 800mm 2的保护地线允许最小截面选样要求;4 •增加了大电流负荷的供电回路由多根电缆并联时对电缆截面、材质等要求;5 •增加了电缆终端一般性选择要求:6 .增加了自接电缆实施金属层开断并作绝缘处理内容:7 •增加了交流系统三芯电缆的金属层接地要求:&增加了城市电缆系统的电缆与管道相互间允许距离相关规定:9 .增加了架空桥架检修通道设置要求;10•增加了电缆隧道安全孔设置间距要求;11•增加了附录B和附录F。
本规范以黑体字标志的条文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的解释,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中心负责具体管埋,由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本规范在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认真总结经验,注意积累资料,随时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地址:四川省成都市东风路18号.邮编:610021), 以便今后修改时参考。
1总贝U1 • 0 • 1为使电力工程电缆设计做到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安全适用、便于施工和维护,制定本规范。
1 • 0. 2本规范适删于新建、扩建的电力工程中500kV及以下电力电缆和控制电缆的选择与敷设设计。
1 . 0 • 3电力工程的电缆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50168-2006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2006-07-20发布2006-11-01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目次1总则 (3)2术语 (3)3电缆及附件的运输与保管 (4)4电缆线路附属设施和构筑物的施工 (5)4.1电缆管的加工及敷设 (5)4.2电缆支架的配制与安装 (6)4.3电缆线路其它防护设施与构筑物的施工 (7)5电缆的敷设 (7)5.1一般规定 (7)5.2直埋电缆的敷设 (10)3电缆导管内电缆的敷设 (12)5.4电缆构筑物中电缆的敷设 (12)5.5桥梁上电缆的敷设 (13)5.6水底电缆的敷设 (13)5.7电缆的架空敷设 (14)6电缆附件的安装 (14)6.1一般规定和准备工作 (14)6.2安装要求 (16)7电缆线路防火阻燃设施的施工 (17)8工程交接验收 (18)附录A侧压力和牵引力的常用计算公式 (19)1总则1.0.1为保证电缆线路安装工作的施工质量,促进电缆线路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确保电缆线路安全运行,制订本规范。
1.0.2本规范规定了电力电缆线路(以下称电缆线路)安装工程及附属设备和构筑物设施的施工及验收的技术要求。
1.0.3本规范适用于500kV及以下电力电缆、控制电缆线路安装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1.0.4矿山、船舶、冶金、化工等有特殊要求的电缆线路的安装工程尚应符合专业规程的有关规定。
电缆线路的安装应按已批准的设计进行施工。
1.0.5采用的电缆及附件,均应符合国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合格证件。
设备应有铭牌。
1.0.6施工中的安全技术措施,应符合本规范及现行有关安全技术标准及产品的技术文件的规定。
对重要的施工项目或工序,尚应事先制定安全技术措施。
1.0.7电缆及其附件安装用的钢制紧固件,除地脚螺栓外,应用热镀锌制品。
1.0.8对有抗干扰要求的电缆线路,应按设计要求采取抗干扰措施。
1.0.9电缆线路的施工及验收,除按本规范的规定执行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目次1总则 (1)2术语 (2)3基本规定 (4)4城市用电负荷 (5)4.1城市用电负荷分类 (5)4.2城市用电负荷预测 (5)4.3负荷预测指标 (6)5城市供电电源 (8)5.1城市供电电源种类和选择 (8)5.2电力平衡与电源布局 (8)5.3城市发电厂规划布局 (9)5.4城市电源变电站布局 (9)6城市电网 (11)6.1规划原则 (11)6.2电压等级和层次 (11)7城市供电设施 (13)7.1一般规定 (13)7.2城市变电站 (13)7.3开关站 (16)7.4环网单元 (16)7.5公用配电室 (16)7.6城市电力线路 (17)本规范用词说明 (20)引用标准名录 (21)Contents1General Provisions (1)2Terms (2)3Basic Requirements (4)4Urban Electricity Load (5)4.1Urban electricity Load Classification (5)4.2Urban electricity Load Forecast (5)4.3Load Forecast Index (6)5Urban Power Supply Sources (8)5.1Urban Power Supply Sources Type and Choice (8)5.2Power Balance and Power Source Layout (8)5.3Urban Power Plant Plan Layout Principle (9)5.4Urban Power Source Substation Layout Principle (9)6Urban Power Network (11)6.1Plan Principle (11)6.2Voltage Rank and Level (11)7Urban Power Supply Facility (13)7.1General Requirement (13)7.2Urban Substation (13)7.3Switching Station (16)7.4Ring Main Unit (16)7.5Public Distribution Room (16)7.6Urban Power Circuit (17)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20)List of Quoted Standards (21)1总则1.0.1为更好地贯彻执行国家城市规划、电力、能源的有关法规和方针政策,提高城市电力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经济性,确保规划编制质量,制定本规范。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直埋敷设:把电缆放入开挖好的的壕沟内,沿线在电缆上下铺设一定厚度的沙土活细土后盖上预制钢筋混凝土保护板,最后回填土,夯实与地面齐平的敷设方式。
排管:按规划电缆根数开挖壕沟一次建成多孔通道的地下构筑物。
电缆沟:封闭式不通行、盖板可开启的电缆构筑物,盖板与地坪齐平或稍有上下。
电缆隧道:容纳电缆数量较多有供安装和巡视的通道全封闭型的电缆构筑物。
工作井:供工作人员安装接头或牵引电缆用的电缆构筑物。
金属护套或屏蔽层电压限制器:接在金属护套或屏蔽层或交叉互联的金属屏蔽层,用以限制在系统暂态过程中金属屏护套式蔽层电压的装置。
压力箱:用于适应充油电缆中油体积变化的贮油箱。
需油量:当电缆线路温度发生变化时,能确保电缆内的油压值在规定范围内持续运行所需的油量。
工作油压:能持续安全运行的油压值。
暂态油压:当电缆温度突然发生变化而出现的暂时性油压值。
蛇形敷设:把电缆敷设成蛇的形状,以吸收电缆线路热胀冷缩量。
伸缩弧:在电缆线路局部地段,把电缆敷设成圆弧形,如设在排管管道两端的工井处,则用来吸收来自排管中的热伸缩量,如设在大跨距的桥梁上,则用以吸收由于桥梁主体热伸缩引起的电缆伸缩量。
交叉互联:相邻单元段电缆的金属护套或屏蔽层交叉连接,使每个金属护套或屏蔽层的连续回路依次包围三相导体一种特殊互联方式。
包络经:品字形排列3 根电缆的外接圆内径。
— 1 —公司各单位、总部各部门:根据《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管理办法》规定,《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已经通过审查,现批准为国家电网公司技术标准并予以印发,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附件:Q/GDW 370-2009《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二〇〇九年十一月二日国家电网公司文件国家电网科〔2009〕1194号关于印发《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的通知— 2 —主题词:科技配电技术标准通知国家电网公司办公厅2009年11月2日印发1ICS 29.240备案号:CEC 131?2009国家电网公司企业标准Q / GDW 370 2009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Technical guide for urban distribution network2009-11-02发布 2009-11-02实施国家电网公司发布Q /G D WQ / GDW 370—2009I目次前言 (II)1 适用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2)4 总则 (2)5 一般技术原则 (3)6 35kV配电网 (6)7 20、10kV配电网 (7)8 低压配电网 (9)9 配电网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配电自动化及信息化 (9)10 用户接入 (10)11 20kV配电网建设 (11)附录 A 35kV电网典型接线图············································································· (12)附录 B 20、10kV架空网典型接线图 (13)附录 C 20、10kV电缆网典型接线图 (14)附录 D 电缆典型敷设方式图 (16)编制说明 (19)Q / GDW 370—2009II前言《城市配电网技术导则》是国家电网公司所属各区域电网公司、省(区、市)公司进行城市配电网规划、设计、建设、改造和运行的指导性文件和技术依据。
电缆线路技术规范(一)电缆选择6.3.1 电力电缆型号的选择,应根据环境条件、敷设方式、用电设备的特殊要求等因素来确定,一般按下列原则考虑:一、在一般环境和场所内宜采用铅芯电缆,但在振动剧烈和特等建筑物以及有特殊要求的场所,应采用铜芯电缆。
二、埋地敷设的电缆,一般采用有外护层的铠装电缆。
在无机械损伤可能的场所,也可采用塑料护套电缆或带外护层的铅(铝)包电缆。
三、在可能发生位移的土壤中(如沼泽地、流砂、大型建筑物附近)埋地敷设电缆时,应采用钢丝铠装电缆或采取措施(如预留电缆长度,用板桩或排桩加固土壤等),消除位移作用在电缆上的应力。
四、在有化学腐蚀或杂散电流腐蚀的土壤中,应尽量不采用埋地敷设电缆。
如果必须埋地时,应采用防腐型电缆或采取防止杂散电流腐蚀电缆的措施。
五、敷设在管内或排管内的电缆,一般采用塑料护套电缆,也可采用裸铠装电缆。
六、在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内敷设的电缆,不应采用有易燃和延燃的外护层。
一般采用裸铠装电缆、塑料护套电缆或裸铅(铝)包电缆。
七、当电缆敷设在较大高差的场所时,宜采用塑料绝缘电缆、不滴流电缆或干绝缘电缆。
八、三相四线制线路中使用的电力电缆,不应选用三芯电缆另加一根单芯电缆作为工作零线的方式。
6.3.2 电缆截面的选择,一般按电缆长期允许载流量和允许电压损失来确定,并考虑环境温度的变化、多根电缆的并列以及土壤热阻率等的影响,分别根据敷设的条件进行校正。
当选出的电缆截面介于标准截面之间时,一般按上限选择。
电缆在空气和土壤中多根并列敷设时载流量的校正系数、环境温度变化时电缆载流量的鹇正系数,参见附表6-3所列数值。
6.3.3 电缆线路一般应进行短路条件下的热稳定校验。
但在下列情况下允许不作校验:一、用熔断器作为短路保护的电缆线路。
二、馈电给非重要用电场所,电压在10千伏及以下,容量为1250千伏安及以下变压器的电缆,当电缆损坏时不致造成严重后果者。
6.3.4 在电缆沟或电缆隧道内敷设的电缆,当确定其空气计算温度时,除采用规定的昼夜平均温度外,尚要根据电缆发热、散热和通风效果来确定。
详解电⼒电缆线路常见敷设⽅式及其要求⼩筱寄语电友你好和往期内容有重复希望⼤家谅解,其中穿插以前内容。
汇总来⾃各⽅电友总结!感谢!不喜勿喷底部找⼩筱⽂章底部找⼩筱⽂章电⼒交流2群 490903491电⼒电缆线路的敷设⽅式及其要求1. 电⼒电缆线路的敷设⽅式(1)直接埋设在地下,这是最通⾏和最经济的敷设⽅法。
(2)敷设在电缆沟内,⽤于多条电缆的敷设。
电缆沟虽然当时投资⽐直埋较⼤,但其便于进⾏温度监视和采取通风降温措施,改善其散热条件。
另外,电缆沟还具有便于电缆检修、新设、更换以及有利于防⽌外⼒损伤和故障测寻、修复等优点。
(3)安装在电缆隧道内,当在发电⼚或变电站出线电缆很多或并列敷设条数较多(如20~40条以上时)的地区敷设电缆时,应考虑建造电缆隧道。
建造电缆隧道虽然建设时投资⼤、⼯期长、建筑材料耗费多,⽽且带来通风、防⽕、防漏⽔等⼤量问题,但是它具有以下优点:1)⼤量地减少了电缆线路所占道路断⾯(⾛廊)。
2)减少对电缆的外⼒破坏和机械损伤。
3)消除因⼟壤中有害物质引起的保护层化学腐蚀。
4)检修或更换电缆迅速⽅便。
5)随时可以增放新电缆,⽽且不必掘开路⾯。
(4)敷设在电缆排管内,当较多电缆通过市区街道时,直埋对电缆压⼒⼤,⼜不适宜建造电缆沟和隧道,可建造电缆排管,造价低于隧道,但⼜具有许多隧道的优点,还不必考虑防⽕问题。
(5)敷设在电缆托架上,是⼚区内电缆安装的新形式,⼚区内(尤其是发电⼚或化⼯⼚内)管线很多,建筑电缆沟已很困难,⼜常常因为热管道的跑汽、跑⽔⽽损伤电缆,因⽽在⼚区内采取电缆托架架空安装来代替电缆沟。
(6)架空安装,由于近年塑料电缆的发展,电缆的重量减轻,把电缆吊挂在吊线上(或固定在杆塔上)的⽅式逐渐得到应⽤。
架空电缆和埋在地下的电缆相⽐,易受外界的影响,不够美观,但建设费⽤较低。
2. 电⼒电缆线路敷设的安全技术要求(1)电缆直接敷设在地下的安全技术要求1)电缆的埋设深度不应⼩于0.7m,通过农⽥时埋设深度不⼩于1.2m。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一、总体要求1.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应满足城市电力供应的需要,确保供电质量和可靠性。
2. 设计应遵循国家相关标准和规范,并考虑城市规划、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因素。
3. 设计应考虑线路的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方便维护人员进行检修和维修工作。
4. 设计应密切配合城市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维护工作,确保电力线路与其他设施的协调发展。
二、线路选址与布置1. 线路选址应遵循合理布局的原则,考虑供电范围、居民需求、交通设施等因素。
2. 线路布置应尽量减少对城市交通和居民生活的影响,避免穿越人口密集区和敏感环境区。
3. 线路布置应充分考虑地下设施和地形地貌的特点,避免与其他设施发生冲突。
三、电缆选择与敷设1. 电缆选用应符合城市供电要求,考虑负荷容量、绝缘强度、电缆长度等因素。
2. 电缆敷设应遵循规范要求,确保电缆安全可靠,并考虑未来的扩建需求。
3. 电缆敷设应尽量采用地下敷设方式,避免对城市道路和景观的破坏。
四、保护措施与安全防范1. 线路保护措施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确保电力线路安全可靠。
2. 对于敷设在地下的电缆,应采取合适的防护措施,避免机械损坏和外界干扰。
3. 设计应考虑自然灾害如地震、洪水等对电缆线路的影响,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五、接地与中性点处理1. 设计应合理确定电缆线路的中性点和接地装置,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2. 中性点和接地装置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规范,确保电力线路的接地效果和防雷性能。
六、线路标识与管理1. 设计应对电缆线路进行标识,包括线路名称、电压等级、敷设方式等内容。
2. 设计应制定适当的电缆线路管理措施,确保电缆线路的安全运行和维护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七、环境保护与美化1. 设计应充分考虑环境保护和美化要求,采取合适的措施减少电缆线路对环境的影响。
2. 设计应合理选择材料和颜色,使电缆线路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
综上所述,城市电力电缆线路的设计应根据城市电力供应需求和相关要求,合理选址布置,选择适用的电缆和敷设方式,采取保护措施和安全防范措施,进行线路标识和管理,并兼顾环境保护和美化要求。
城市电力电缆线路设计技术规定直埋敷设:把电缆放入开挖好的的壕沟内,沿线在电缆上下铺设一定厚度的沙土活细土后盖上预制钢筋混凝土保护板,最后回填土,夯实与地面齐平的敷设方式。
排管:按规划电缆根数开挖壕沟一次建成多孔通道的地下构筑物。
电缆沟:封闭式不通行、盖板可开启的电缆构筑物,盖板与地坪齐平或稍有上下。
电缆隧道:容纳电缆数量较多有供安装和巡视的通道全封闭型的电缆构筑物。
工作井:供工作人员安装接头或牵引电缆用的电缆构筑物。
金属护套或屏蔽层电压限制器:接在金属护套或屏蔽层或交叉互联的金属屏蔽层,用以限制在系统暂态过程中金属屏护套式蔽层电压的装置。
压力箱:用于适应充油电缆中油体积变化的贮油箱。
需油量:当电缆线路温度发生变化时,能确保电缆内的油压值在规定范围内持续运行所需的油量。
工作油压:能持续安全运行的油压值。
暂态油压:当电缆温度突然发生变化而出现的暂时性油压值。
蛇形敷设:把电缆敷设成蛇的形状,以吸收电缆线路热胀冷缩量。
伸缩弧:在电缆线路局部地段,把电缆敷设成圆弧形,如设在排管管道两端的工井处,则用来吸收来自排管中的热伸缩量,如设在大跨距的桥梁上,则用以吸收由于桥梁主体热伸缩引起的电缆伸缩量。
交叉互联:相邻单元段电缆的金属护套或屏蔽层交叉连接,使每个金属护套或屏蔽层的连续回路依次包围三相导体一种特殊互联方式。
包络经:品字形排列3根电缆的外接圆内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