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面工程细部做法集锦77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5.54 MB
- 文档页数:77
屋面工程细部做法一、水落口的设置屋面水落口要设置在最凹处,地漏采用竖向半球形地漏。
水落口周围直径500mm范围内坡度不小于5%(施工时严格控制水落口的标高),并用密封材料涂封,其厚度不应小于2mm。
水落口杯与基层接触处设置宽20mm、深20mm凹槽,嵌填密封材料,防水层贴入水落口杯内不应小于50mm。
三道防水附加层竖向水落口示意图二、水平出入口防水要求三、卷材防水屋面的泛水构造卷材收头可直接铺压在女儿墙压顶下,压顶应做防水处理,混凝土墙上的卷材收头应采用金属压条钉压,并用密封材料封严,确保泛水面与屋面成活面高度为260mm。
同时禁止将管道等在泛水高度以下从室内穿出屋面(上层小屋面的雨水管、水箱间的溢流管等)。
女儿墙或砖墙泛水檐下防水收口四、变形缝防水及盖板构造变形缝的泛水高度不应小于250mm,防水层应铺贴到变形缝两侧砌体的上部,变形缝内应填充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上部填放衬垫材料,并用卷材封盖,变形缝顶部应加扣混凝土或金属盖板,混凝土盖板的接缝应用密封材料嵌填。
5-沥青麻丝;6-水泥砂浆层;7-混凝土盖板四、屋面分隔缝的设置1、女儿墙内侧面墙面抹灰长度超过4m时,要做分隔缝,分隔缝留置间距与保护层分隔缝间距相同。
2、防水保护层分隔缝的设置。
当采用水泥砂浆做保护层间距为2m×2m,缝宽20mm,缝内嵌入沥青砂;当保护层采用地砖等块材镶贴时,分格缝间距一般为6m×6m。
3、卷材保护层与女儿墙、屋面建筑墙体交界处必须设置分隔缝,分隔缝可以防止裂缝产生并起分色作用。
分隔缝打胶前,先贴分色纸,均匀打胶后,再将分色纸拆除,防止交叉污染。
4、保护层与设备基础、柱子及其他平面变化、应力集中处设置分隔缝:如图所示:五、出屋面管道根部防水椎体做法:1、管道根部直径500mm范围内,找平层应抹出高度不小于30mm 的圆锥台;2、管道周围与找平层或细石混凝土防水层之间,应预留20mm ×20mm的凹槽,并用密封材料嵌填严密;3、管道根部四周应增设附加层,宽度和高度均不应小于300mm;4、管道上的防水层收头处应用金属箍紧固,并用密封材料封严。
防水功能通过合理的构造和设计,防止雨水渗入建筑物内部。
定义屋面细部是指建筑物屋面上的各种小型构造和装饰元素,用于完善屋面功能和提升建筑美感。
排水功能将屋面上的雨水迅速排走,避免积水对屋面造成损害。
装饰功能提升建筑物的整体美感和艺术性。
保温隔热功能减少室内外热量交换,提高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性能。
定义与功能01完善屋面功能屋面细部是屋面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屋面的防水、排水、保温隔热等功能至关重要。
02提升建筑美感精美的屋面细部能够提升建筑物的整体美感和艺术性,彰显建筑风格和特色。
03延长使用寿命优质的屋面细部材料和合理的构造设计能够延长屋面的使用寿命,减少维修和更换成本。
屋面细部的重要性檐口位于屋面与墙面交接处的装饰线条,具有排水和装饰功能。
雨水口用于收集并排放屋面上的雨水的装置,通常与排水管道相连。
泛水在屋面上设置的向上翻起的防水层,用于防止雨水渗入墙体。
天沟用于将屋面上的雨水引导至排水管道或雨水口的构造。
女儿墙位于建筑物顶部的矮墙,具有安全防护和装饰功能。
烟囱、通风道等突出物周边处理针对建筑物上的突出物进行周边防水和装饰处理,确保其功能并提升美观度。
常见的屋面细部类型设计原则与规范遵循建筑设计基本原则,确保屋面细部与整体建筑风格相协调。
参照国家相关建筑设计规范,确保屋面细部设计的安全性和合规性。
考虑当地气候条件、环境因素及使用功能,进行针对性设计。
01选择优质防水材料,如高分子防水卷材、防水涂料等。
02在关键节点如屋脊、檐口、天沟等处加强防水措施,如设置附加防水层。
03设计合理的排水坡度,避免积水,减少渗漏风险。
根据降雨量及屋面面积,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包括排水管道、排水口等。
考虑排水坡度及排水方向,确保雨水能够顺畅排出。
针对可能出现的堵塞问题,设置清淤措施及备用排水方案。
选择热工性能良好的保温隔热材料,如挤塑聚苯板、岩棉板等。
在屋面设置通风设施,如通风道、通风口等,改善室内热环境。
利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进行绿色建筑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