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供冷供热原理图 Model (1)
- 格式:pdf
- 大小:99.02 KB
- 文档页数:1
太阳能、地能热泵采暖供热系统原理图太阳能、地能热泵采暖供热系统原理图采暖供热原理:如图一所示,热泵主要由制冷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蒸发器等组成制冷回路,在制冷回路内充注制冷剂。
制冷压缩机通入三相交流电高速旋转,将低温低压制冷剂气体吸入压缩机,经压缩后变成高压高温气体,该高温高压气体经冷凝器被冷却水冷却,变成中压中温制冷剂液体,制冷剂液体经过膨胀阀节流减压后送入蒸发器,由于蒸发器连接在压缩机的吸气口上,压缩机不停的吸入蒸发器的制冷剂气体,使得进入蒸发器的大量制冷剂压力减低,制冷剂进一步大量蒸发。
由于蒸发器另一侧与地下水中水泵连接,所以当地下水大量流过蒸发器时,被蒸发的制冷剂带走大量的地下水中的热量(因为制冷剂蒸发过程,也就是制冷剂吸热的过程)。
地下水中含有大量的地球浅层土壤低温热量,这些低温热量通过地下水媒介被蒸发器中蒸发的制冷剂吸收提取变成制冷剂热量,被源源不断地吸入制冷压缩机。
经压缩机压缩之后,又变成为80-90℃ 的高温气体,这个高温气体在被冷凝器冷却的过程中,将大量的高温热量传给了冷凝器另一侧的采暖系统,80-90℃ 高温制冷剂气体被冷却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将这些高温热量传递给冷却系统的过程,或者说是对采暖系统的加热过程,维持采暖系统水温在50-60℃, 通过风机盘管或暖气片负荷向空调房间供热。
综上所述,热泵机组是将电能通入压缩机,压缩机将电能变为高速旋转的机械能,机械能又通过压缩机将机械能变成为热能,压缩机输出的总热能=压缩机电功率+压缩机向地下水吸收的热能,而向井水中吸取的热能远远大于压缩机的电功率。
一般从井水中提取的热能是压缩机电功率产生热能的 4-5倍,所以热泵机组的能效比=输出热能(kw)/输入电功率 (kw)≈4.5左右。
而电锅炉的能效比=输出热能(kw)/输入功率(kw)≈0.9~0.98左右,从上面的对比可以看出热泵机组是节能环保设备,与电锅炉相比也同样是电采暖设备,只不过热泵比电锅炉更节省运行费用,理应得到电力部门大力推广的设备,最终受益的首先是电力部门,然后是用户,对环保、对电力部门、对全社会都是有很大好处的事。
板式换热器原理图液体换热通用型板式换热器用于液体之间热交换,平均温度差大于2℃的工况。
主要型号:BR10、BR20、BR30、BR31、BR35、BR50、BR64、BR80、BR100、BR140等。
空调系统专用型板式换热器空调系统专用型的板式换热器才能实现。
主要型号:BR70C、BR170C等。
颗粒纤维介质专用型板式换热器在酒精酿造,造纸,纺织,及其他含颗粒或纤维介质的热交换中必须采用专用大间隙无阻碍的板式换热器。
主要型号:BPF40、BPF100、BPF170等。
低阻降冷凝专用型板式换热器适用于各种工业气体的冷凝工艺需要,冷凝阻力非常小,又要有很高的传热系数,一般的板式换热器不能实现。
专用冷凝换热器有:BL80、BZL140。
各国替代板片及垫片太平洋公司按照用户的要求开发了各国板片及垫片。
可以满足各种规格进口板式换热器,板片,及垫片的替代要求。
实验室适用型板式换热器BR3,BR6等型号小型板式换热器适用于小流量的场合使用。
例如:实验室,药品生产,机器润滑配套冷却等。
箱形半焊板式换热器系列适用于高温,高压,真空及要求无泄漏的场合。
主要有冷凝型、自由流型、普通换热型1. 板式换热器简介板式换热器是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纹形状的金属片叠装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换热器。
各种板片之间形成薄矩形通道,通过半片进行热量交换。
它与常规的管壳式换热器相比,在相同的流动阻力和泵功率消耗情况下,其传热系数要高出很多,在适用的范围内有取代管壳式换热器的趋势。
板式换热器的型式主要有框架式(可拆卸式)和钎焊式两大类,板片形式主要有人字形波纹板、水平平直波纹板和瘤形板片三种。
1.1板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板式换热器主要由框架和板片两大部分组成。
板片由各种材料的制成的薄板用各种不同形式的磨具压成形状各异的波纹,并在板片的四个角上开有角孔,用于介质的流道。
板片的周边及角孔处用橡胶垫片加以密封。
框架由固定压紧板、活动压紧板、上下导杆和夹紧螺栓等构成。
热管工作原理示意图热管技术是1963年美国洛斯阿拉莫斯(Los Alamos)国家实验室的乔治格罗佛(George Grover)发明的一种称为“热管”的传热元件,它充分利用了热传导原理与致冷介质的快速热传递性质,透过热管将发热物体的热量迅速传递到热源外,其导热能力超过任何已知金属的导热能力。
目录基本简介热管技术以前被广泛应用在宇航、军工等行业,自从被引入散热器制造行业,使得人们改变了传统散热器的设计思路,摆脱了单纯依靠高风量电机来获得更好散热效果的单一散热模式,采用热管技术使得散热器即便采用低转速、低风量电机,同样可以得到满意效果,使得困扰风冷散热的噪音问题得到良好解决,开辟了散热行业新天地。
现在常见于cpu的散热器上。
从热力学的角度看,为什么热管会拥有如此良好的导热能力呢?物体的吸热、放热是相对的,凡是有温度差存在的时候,就必然出现热从高温处向低温处传递的现象。
从热传递的三种方式来看(辐射、对流、传导),其中热传导最快。
热管就是利用蒸发制冷,使得热管两端温度差很大,使热量快速传导。
一般热管由管壳、吸液芯和端盖组成。
热管内部是被抽成负压状态,充入适当的液体,这种液体沸点低,容易挥发。
管壁有吸液芯,其由毛细多孔材料构成。
热管一端为蒸发端,另外一端为冷凝端,当热管一端受热时,毛细管中的液体迅速蒸发,蒸气在微小的压力差下流向另外一端,并且释放出热量,重新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段,如此循环不止,热量由热管一端传至另外一端。
这种循环是快速进行的,热量可以被源源不断地传导开来。
基本工作典型的热管由管壳、吸液芯和端盖组成,将管内抽成1.3×(10负1---10负4)Pa的负压后充以适量的工作液体,使紧贴管内壁的吸液芯毛细多孔材料中充满液体后加以密封。
管的一端为蒸发段(加热段),另一端为冷凝段(冷却段),根据应用需要在两段中间可布置绝热段。
当热管的一端受热时毛纫芯中的液体蒸发汽化,蒸汽在微小的压差下流向另一端放出热量凝结成液体,液体再沿多孔材料靠毛细力的作用流回蒸发段。
热泵空调制冷原理与各部件图解在说制冷原理之前,首先我们来看一些生活中与制冷相关的常见现象:将酒精擦到皮肤上,会感到凉爽,说明通过蒸发能制冷。
把水抹到皮肤上,也有凉意,没有酒精明显。
因为酒精比水更容易蒸发,蒸发得更快,说明蒸发越快制冷越好。
洗晒的衣服,夏天比冬天容易干,因为夏天温度高,蒸发得快。
说明温度越高蒸发越快。
在青藏高原烧水,90度就沸腾蒸发了。
因为青藏高原地势高,压力低。
说明压力越低蒸发越快。
温度、压力对蒸发、冷凝影响一、制冷循环系统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四个基本部件组成。
我们用一张图来表现它们制冷剂状态的变化:我们可以大概归纳总结为:两个控制,两个转换。
1、压缩机:吸入蒸发器内蒸气,维持其低温低压;压缩出高压、高温蒸气。
为什么要压缩?因为制冷剂要回收再利用。
如不压缩,直接排入冷凝器。
常温已高于制冷剂沸点温度,无法冷却、冷凝成液体。
[压力越高,沸点越高;压力越低,沸点越低]。
只有通过提高制冷剂的压力,使制冷剂的凝结点(沸点)高于室外温度,才能让制冷剂向室外散热,温度降低,制冷剂凝结成液体。
2、冷凝器:将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蒸气冷却成液体;释放出的热量被水或空气带走。
可分为水冷式、空气冷却式、水和空气混合冷却式三种类型。
空调冷凝器大多采用翅片盘管式结构,为提高换热效率常将铝合金翅片压成各种形状,以增加换热面积。
3、节流装置:当制冷剂流体通过一小孔时,一部分静压力转变为动压力,流速急剧增大,成为湍流流动,流体发生扰动,摩擦阻力增加,静压下降。
节流阀主要作用:节流降压;调节流量,使流体达到降压调节流量的目的。
3.1、毛细管特点:无运动件、结构简单;无储液器,充入的制冷剂量小;停机后的高低压基本相同,便于启动;工作的准确程度差;小型空调或冰箱上运用。
缺点:供液量不能随工况变动而调节。
热力膨胀阀结构3.2、热力膨胀阀特点:又称感温式膨胀阀,接在蒸发器的进口上,器感温包紧贴蒸发器的出口管上。
热泵式空调的基本工作原理在我国,家用空调和中央空调本是两个独立的概念。
家用空调一般是指窗式机、分体壁挂式和柜机等用于家庭单个空间的空调机组;而中央空调则是指具有集中的冷/热源和冷/热媒的空调系统,主要应用于宾馆、写字楼等,能够为较多的独立划分的空间提供冷量和热量的空调系统。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人居面积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人们对于室内空气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个多居室的家庭往往需要安装多台家用空调,才能满足不同空间的温度要求。
据2000 年对上海市某一居民区的调查发现,平均每户拥有家用空调近2 台,有的家庭甚至达到了7 台。
一个家庭安装数台家用空调有许多弊端:1.整机能效比低,一般为2.7—3.1,具体表现为家庭耗电量大,城市电网峰值剧增;2.难以保证室内良好的温度场和气流场,影响室内环境的品质和舒适性;3.由于无新风且单机过滤不完全,导致室内空气质量变差;4.大量安装的室外机不但破坏大楼的外观的美感,更成为安全隐患等等。
中央空调几乎不存在上述问题:由于冷源集中,中央空调的能效比一般在4~5;多风口的送风和回风可以保证室内有良好的气流场和温度场;由于远离制冷机房,所以噪音污染得到有效的抑止;可以加入新风并通过及时更换过滤器,保证室内空气质量;一般安装在专用的机房,不会破坏大楼的美观,更不会造成安全隐患。
鉴于上述原因.家用空调中央化的方案引起了业界的关注,陆续提出了“户式中央空调”或“小型家用中央空调”等概念。
按照家用中央空调的输送介质的不同,常见的有三种型式:风管式系统、冷/热水机组和vRv(变制冷剂流量)系统。
VRV 家用中央空调是一种冷剂式空调系统,它以制冷剂(比如R22)为传送介质。
vRv 系统与普通的家用空调比较相近,是对普通家用空调的一种多用户的扩展,即:一台室外机通过管路能够向若干个室内机输送液态制冷剂,通过控制压缩机的制冷剂循环量和进入室内各换热器的制冷剂流量,适时地满足室内冷、热负荷要求。
目录概述 (1)第一章微型燃气轮机 (2)1.1微型燃气轮机工作原理: (2)1.2微型燃气轮机的工作流程 (4)1.2.1压气机模块 (4)1.2.2回热器模块 (6)1.2.3 燃烧室模块 (7)1.2.3透平模块 (8)1.2.4发电机 (8)第二章余热锅炉数学模型 (10)1 补燃装置 (10)2 余热锅炉 (12)第三章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模型 (14)3.1 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工作原理 (14)3.2 高压发生器模型 (15)3.3 低压发生器模型 (16)3.4 冷凝器模型 (17)3.5 蒸发器模型 (18)3.6 吸收器模型 (19)概述分布式能源具有利用效率高、污染少、耗能低等优点,逐渐成为能源开发利用的一个重要手段。
分布式能源在解决系统全局的能源供需平衡和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又能根据特殊场合需求,解决特定行业和特定区域用户的资源综合利用、能量梯级利用问题。
因此,分布式能源技术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冷、热、电(Combined Cooling Heating&Power)系统是以天然气为燃料,由小型或微型设备组成,在用户或建筑物附近,直接向用户供冷、热、电和生活热水的分布式能源系统(Distributed Energy System)。
三联供系统达到了能源的梯级利用,可以节约电力,减少夏季用电负荷,填补夏季天然气使用低谷,同时减少燃机排入大气中的废热,运用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同时可以避免使用对大气有破坏影响的氟利昂等制冷剂,起到环境保护作用。
在冷热电联供系统中,微型燃气轮机和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组合是一种很通行的冷热电联供方式,通常应用于建筑物中,也称建筑冷热电联供系统。
其原理图如下图所示。
总的说来,冷热电三联供系统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提高了能源利用率。
传统的热发电厂能源有效利用率仅为35%左右。
天然气冷热电三联供系统,利用发电后的排气热能,直接供给用户热量或者利用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机组供热或者制冷,实现能源的多级利用,使能源的利用率达到85%以上。
某宾馆制冷、供暖方案北京诚信能环科技有限公司2008年3月目录1.项目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空调室外计算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空调室内计算参数...........................................................................................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相关设计规范...................................................................................................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设计要求...........................................................................................................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方案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水源热泵工作原理:
地球表面浅层水源(一般在1000 米以内),如地下水、地表的河流、湖泊和海洋,吸收了太阳进入地球的相当的辐射能量,并且水源的温度一般都十分稳定。
水源热泵技术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输入少量高品位能源(如电能),实现低温位热能向高温位转移。
水体分别作为冬季热泵供暖的热源和夏季空调的冷源,即在夏季将建筑物中的热量“取”出来,释放到水体中去,由于水源温度低,所以可以高效地带走热量,以达到夏季给建筑物室内制冷的目的;而冬季,则是通过水源热泵机组,从水源中“提取”热能,送到建筑物中采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