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相控阵雷达
- 格式:ppt
- 大小:221.00 KB
- 文档页数:37
相控阵雷达功能特点及其应用分析摘要:相控阵具备迅速扫瞄与灵活波束的能力,支持同时进行多目标搜索、追踪与其他多种任务。
相控阵雷达的出现,在非常大程度之上克服了一般雷达的问题。
相控阵雷达的优势是极大的,但是它也是基于极大的资本投入。
必需融合改良技术,减少输入与输出,展现相控阵雷达的极大优势。
本文对于其特点与应用作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相控阵雷达;功能特点;应用分析1 相控阵雷达原理相控阵雷达天线阵由若干辐射单元与接收单元(称作阵元)构成。
单位的数量取决雷达的性能,自几千到几万不等。
这些细胞有规律地排序于一个平面之上,产生一个阵列天线。
通过电磁波相干原理,通过计算机掌控输入到各紫外线单元的电流的相位,可变化波束的扫描方向,故称为电扫描。
天线单元将接收到的回波信号传送到主机,完成雷达对于目标的搜索、追踪与测量。
除天线紫外线元件之外,每个天线单元也具备比如移相器之类的装置。
不一样的振子可通过移相器获得不一样的相电流,进而在空间之中紫外线出不一样方向的光束。
天线的单元数愈多,频带于空间之中产生的波束便愈多。
该雷达以此相控阵天线为基础,并且以此相控阵天线取名。
振幅掌控可通过相位法、频率法与电子馈电开关法来构建。
在一维中布局多个辐射单元作为线阵,在二维中布局多个辐射单元称为面积阵。
紫外线元件也可布局于曲线或是曲面之上。
这种天线称作保角阵列天线。
该共形阵天线消除了线阵与面阵扫描角度的缺乏,构建了单天线全空气电扫。
共形阵天线包含圆形阵、圆锥阵、圆柱阵、半球形阵等。
综上所述,调压阵雷达是以此其天线为相控阵因而取名的。
2 相控阵雷达的特点相控阵雷达和其他雷达相比,具备比较强的生命力与灵活性。
它远高于采用机械扫描的普通雷达。
其特点重要有以下几点。
(1)天线波束形状变动快的能力:依据天线图综合理论,在维持计算机掌控的条件之下,对于每个天线单元相控阵的幅值与振幅原产展开干涉与变化,波束形状发生变化。
其次是相对比较低的速度(宽度,副瓣的位置,副瓣电平与数字,天线副瓣的位置)。
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 OGY INFORM T ION 2008NO.20SCI ENCE &TECH NOLOGY I NFOR MATI ON 高新技术由于军事上的需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诞生了机载雷达,此后的技术进步又促进了机载雷达的高速发展。
机载雷达的未来取决于需求牵引和技术推动。
客观要求使机载火控雷达面临许多新的挑战,隐身飞机的出现,要看的目标变小了;电子战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其所处的电磁环境更为复杂;如何使雷达更适合装机要求;雷达如何更可靠等等,都对未来机载火控雷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美国F -22战斗机和JSF (F -35)战斗机的公开亮相,标志着2l 世纪先进战斗机(A T F )时代的到来。
新一代战斗机载雷达与往日传统雷达的主要区别在于使用相控阵列天线,这表明有源相控阵雷达将在新一代战斗机上服役,从而标志着21世纪机载雷达将迈入有源相控阵体制时代。
1有源相控阵雷达工作原理“相控阵”,即“相位控制阵列”的简称。
把天线做成一个平面,上面有规则地排列许多个辐射单元和接收单元,称为阵元。
相控阵,就是由许多辐射单元排成阵列形式构成的走向天线,按一定规律控制各单元之间的辐射能量和相位差,利用电磁波的相干原理,则可以控制波束的方向。
典型的相控阵是利用电子计算机控制移相器改变天线孔径上的相位分布来实现波束在空间扫描,即电子扫描,简称电扫。
接收单元将收到的雷达回波送入主机,完成雷达的搜索、跟踪和测量任务。
相位控制可采用相位法、实时法、频率法和电子馈电开关法。
在一维上排列若干辐射单元即为线阵,在两维上排列若干辐射单元称为平面阵。
辐射单元也可以排列在曲线上或曲面上.这种天线称为共形阵天线。
共形阵天线可以克服线阵和平面阵扫描角小的缺点,能以一部天线实现全空域电扫。
通常的共形阵天线有环形阵、圆面阵、圆锥面阵、圆柱面阵、半球面阵等。
综上所述,相控阵雷达因其天线为相控阵型而得名。
相控阵雷达天线的工作原理及应用作者:谢振武张劲栓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9年第03期[摘要]本文应用惠更斯菲涅耳原理以及平面衍射光栅原理简要的分析了相控阵雷达天线的工作原理,并简要说明了实际相控阵雷达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点。
最后举例说明了相控阵雷达天线的应用。
[关键词]相控阵;相位差;天线中图分类号:TN95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9)03-0380-01一、引言相控阵雷达现已被人们视为现代科技的标志物。
各国对此相当重视,将其列为机密科研项目之一。
但就是这样一个被视为现代科技的标志物的原理却不那么深奥,它仅仅是一个电磁波发射和接受的装置。
它所应用的高技术,始终是波产生和接收这两个环节展开的。
传统雷达对区域进行探测时是通过机械转动其天线,形成波来扫描,这种扫描的周期较长(几秒~几十秒),且扫描速度慢,因而机械扫描无法实现对高速飞行物的跟踪探测。
而相控阵雷达的天线无物理运动,故其波束扫描的速度和方向均可以敏捷地调节。
二、相控阵雷达的工作原理相控阵天线由三个部分组成:天线阵、馈电网络和波束控制器。
基本原理是微处理器接收到包含通信方向的控制信息后,根据控制软件提供的算法计算出各个移相器的相移量,然后通过天线控制器来控制馈电网络完成移相过程。
由于移相能够补偿同一信号到达各个不同阵元而产生的时间差,所以此时天线阵的输出同相叠加达到最大。
一旦信号方向发生变化,只要通过调整移相器的相移量就可使天线阵波束的最大指向做相应的变化,从而实现波束扫描和跟踪。
相控阵在快速跟踪雷达、测相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可以使主瓣指向随着通信的需要而不断地调整。
相控阵为主瓣最大值方向或方向图形主要由单位激励电流的相对来控制天线阵。
通过控制阵列天线中辐射单元的馈电相位改变方向图形状的天线。
控制相位可以改变天线方向图最大值的指向,以达到波速扫描的目的。
在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控制副瓣电平、最小值位置和整个方向图的形状。
第一章 绪论1、雷达的任务:测量目标的距离、方位、仰角、速度、形状、表面粗糙度、介电特性。
雷达是利用目标对电磁波的反射现象来发现目标并测定其位置。
当目标尺寸小于雷达分辨单元时,则可将其视为“点”目标,可对目标的距离和空间位置角度定位。
目标不是一个点,可视为由多个散射点组成的,从而获得目标的尺寸和形状。
采用不同的极化可以测定目标的对称性。
任一目标P 所在的位置在球坐标系中可用三个目标确定:目标斜距R ,方位角α,仰角β在圆柱坐标系中表示为:水平距离D ,方位角α,高度H 目标斜距的测量:测距的精度和分辨力力与发射信号的带宽有关,脉冲越窄,性能越好。
目标角位置的测量:天线尺寸增加,波束变窄,测角精度和角分辨力会提高。
相对速度的测量:观测时间越长,速度测量精度越高。
目标尺寸和形状:比较目标对不同极化波的散射场,就可以提供目标形状不对称性的量度。
2、雷达的基本组成:发射机、天线、接收机、信号处理机、终端设备3、雷达的工作频率:220MHZ-35GHZ 。
L 波段代表以22cm 为中心,1-2GHZ;S 波段代表10cm ,2-4GHZ ;C 波段代表5cm ,4-8GHZ ;X 波段代表3cm ,8-12GHZ ;Ku 代表2.2cm ,12-18GHZ ;Ka 代表8mm ,18-27GHZ 。
第二章 雷达发射机1、雷达发射机的认为是为雷达系统提供一种满足特定要求的大功率发射信号,经过馈线和收发开关并由天线辐射到空间。
雷达发射机可分为脉冲调制发射机:单级振荡发射机、主振放大式发射机;连续波发射机。
2、单级振荡式发射机组成:大功率射频振荡器、脉冲调制器、电源触发脉冲 脉冲调制器 大功率射频振荡器 收发开关 电源 高压电源 接收机主要优点:结构简单,比较轻便,效率较高,成本低;缺点:频率稳定性差,难以产生复杂的波形,脉冲信号之间的相位不相等3、主振放大式发射机:射频放大链、脉冲调制器、固态频率源、高压电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