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胜利学校七年级政治上册 第三单元 第二课 师生情谊教案 粤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90.50 KB
- 文档页数:4
《师生情谊》教学设计第三单元第二课师生情谊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析内容分析: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成长经历体验教师工作的特点,体会老师的多重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老师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成长人引路人、心灵的保健医生、生活中的良师益友等等。
引导学生感受老师工作的辛苦和繁重,由衷地尊重老师。
鼓励学生尝试接近老师,体会老师辛劳,感受她的学识。
最关键的是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
让学生明白相互理解是化解冲突的良策。
懂得同理心的作用与应用,将有利于学生将来的待人处事,有利于其更好地融入社会。
教学重点:体会老师的多重角色与工作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正确对待教师的批评。
学生分析初中生在身心巨变的同时,独立意识大大增强,认识能力和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使得他们在小学时对老师的权威性感受、对老师的服从性及认为老师的话绝对正确的看法,都发生了本质变化。
初中生对老师有新的认识、更多的要求,但对师生关系的变化,老师工作的特点、立场处境认识不多、理解不够,容易造成师生关系的紧X。
本课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老师工作的特点,体会老师的辛劳,理解老师的立场、处境,从而激发感激、尊敬老师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教师工作的特点,认识教师工作的辛劳,尊重教师和教师的劳动。
正确对待教师的批评与表扬,学会与老师沟通。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老师和学生之间和睦关系是成功教育的先导条件。
通过活动,认识教师工作的特点和教师的辛劳,增进师生情谊。
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提高师生交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我和老师的合影”、“打开记忆之门”活动,引导学生体会老师担当的多重角色,并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叙述,进一步认识到老师工作的特点,理解老师工作的辛劳。
通过“真情告白”活动,传递对老师的感激尊重之情。
通过“说说我自己”活动,懂得尊重老师要从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做起,从细节做起。
通过“角色体验”活动,理解老师教育学生的处境和心情,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
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师长情谊六七课共5课时》教学设计(2022课标)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的第三单元第六、七课,共5课时。
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师长情谊”,主要让学生认识到与老师、同学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性。
六、七两课的主要内容分别是“尊重老师”和“与同学友好相处”。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尊重老师,与同学建立友好的关系,学会合作与交流。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开始进入中学阶段,对于与老师、同学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但可能还不够深入。
他们可能对老师有一定的敬畏之心,但也可能存在一些误解和矛盾。
对于同学关系,他们可能有一定的友好的愿望,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
因此,教师需要通过深入浅出的教学,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与老师、同学的关系,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老师的辛勤付出,尊重老师,与同学建立友好的关系,学会合作与交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理解他人、与人为善的态度,培养良好的师德和同学谊。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实践尊重老师,与同学友好相处的行为。
2.难点:学生能够深入理解尊重老师的内涵,与同学在实际生活中友好相处。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理解尊重老师和与同学友好相处的重要性。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尊重老师和与同学友好相处的具体行为。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2.案例材料:关于尊重老师和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案例。
3.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案例和进行小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发生在校园里的故事,引发学生对尊重老师和与同学友好相处的思考。
3.2《师生情谊》教案一、导入:师:在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感受一段音乐,让我们随着优美的旋律、熟悉的歌声,一起沉入回忆的河底,让时光倒流、让记忆重现,让思绪伴着音乐流淌、飘扬……播放:《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师:在音乐的海洋里你的回忆之河流淌出了哪些片段、哪些画面?生:我想到了……师:大家想起了老师,想起老师的教诲、老师的关爱、想起了和老师一起的快乐时光,闪现出的许多与老师相关的片段、画面都伴随者温馨的回忆。
那么今天让我们将这些快乐、温馨进行打包整理,将这些美好的回忆进行保鲜封存,来给老师制作一本“老师写真档案”,作为对老师纪念。
设计意图:歌曲营造浓重的氛围、画面以直观的形象唤起学生对老师的美好回忆,从而引导学生自然进入本课话题。
二、老师写真记录1、情境创设:在做“写真记录”前先看这则小幽默,形象地刻画了各科老师特点,大家来猜猜看。
投影:当学生解不开鞋带时数学老师:线段比例不对,将一根旋转90度看看。
英语老师:oh,my god!电脑老师:是不是被格式化处理过了!社会老师:这个现象要辩证的全面看待!设计意图:以小幽默的猜想来激发学生概括老师形象的兴趣。
2、师:那么现在小组合作来完成老师的“写真记录”吧,相信作为与老师朝夕相处的学生,你们更多、更生动、更贴切的老师形象描述!请同学们仔细搜索记忆,根据老师的工作特点将老师最鲜明的形象、最突出特点描述出来作为老师写真记录,可以根据以下方式描述:投影:写真主题:老师写真说明:3、方式:每人记录在“写真档案”上,四人小组交流,并派代表发言。
反馈:亲切的老师忙碌的老师……设计意图:以给老师制作“写真记录”的新奇形式,让学生自然融入情境。
4、小结:看来大家心目中的老师形象是丰富的、多姿多彩的:是忙碌的、严厉的、亲切的;老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多种角色:是知识的传播者,带领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是成长的引路人,教导我们如何做事、如何做人;是值得信赖的朋友,倾听我们的心声、解除我们的烦恼;是慈爱的父母,关心我们、爱护我。
3.2 师生情谊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老师工作的特点和老师的辛劳,增进师生情谊;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积极主动地与老师沟通,自觉地增进师生情谊,培养热爱老师、尊敬老师的美德。
2.能力: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与表扬,学会与老师沟通的技巧,提高师生交往的能力。
了解老师工作的特点,认识老师工作的辛劳,尊重老师和老师的劳动。
尊师教育在小学也经常进行,学生对老师工作的特点会有所了解,但小学生往往把老师看作是至高无上的。
上中学后,学生在身心巨变的同时,独立意识大大增强,对老师有了新的认识,并有了更高的要求。
加上中学老师的教学和对学生的管理都与小学有很大的区别,师生关系有了新的变化。
怎样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老师工作的特点,理解老师工作的辛劳,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与表扬,学会与老师沟通的技巧,提高师生交往的能力,就成为本课要完成的教学任务。
重点:老师的多重角色与工作特点难点: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情景设置、思考评价、心理辅导。
2课时。
第一课时:我心目中的老师形象第二课时:学会与老师沟通(一)课前准备指导学生收集老师辛勤培育学生和学生尊师的感人事例,要求学生出期手抄报。
(二)导入新课师:在人生的道路上,对我们影响最大的,除了父母,还有陪伴我们成长的老师。
老师是一个让人充满敬意的称呼。
人们常说,老师就像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
同学们虽然天天和老师打交道,但你对老师工作的特点了解吗?你理解老师工作的辛劳吗?出示课题:老师,让我如此感动(三)自主探究活动一:散文诗朗诵第一步:学生分组、分段朗诵散文诗。
师:让我们用心、用情一起诵读下面这首散文诗(投影,老师,您一生都站着(要求学生分组、分段朗读):老师,您一生都站着老师,您一生都这样站着。
您站在我面前足足七年多了,但您又岂止站了七年呢?或许您的一生都这样站着,您从来都没有坐下过,而我们却坐着。
老师,您站着的时候,我们分明地看见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您挥起修长的手臂摘下满树的果子。
第三单元师长情谊第六课师生之间(2课时)了解教师的工作,积极与教师进行有效沟通,正确对待教师的表扬与批评,增进与教师的感情。
第1课时走近老师知识目标1.了解教师的职业特点及老师的不同风格。
2.认识老师在我们成长中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学会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亲近老师、尊重老师的情感。
重点学会尊重不同风格的老师,学习老师身上的优点。
难点了解老师的不同教学风格和性格特点。
教师准备:精心备课,制作课堂活动课件。
学生准备:1.预习新课;2.为老师画一张像。
听歌曲《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老师的谆谆教导引领我们前行,老师的关爱伴随我们长大。
但有时候我们却不那么了解老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老师,走近老师的世界吧。
探究一:了解教师职业教学活动一:安排学生阅读教材第60页“运用你的经验”。
思考问题:(1)如果让你形容遇到过的老师,你会怎样描述?幼儿园时的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学时的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现在的老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教师点拨:(示例)幼儿园时的老师,多才多艺,吹拉弹唱样样精通;亲切和蔼,关心我们的生活和学习。
小学时的老师,和蔼中不乏严厉,亲切中存在威严,既教我们知识,又教我们做人。
现在的老师,知识渊博,在教我们学知识的同时,还教我们怎样探究问题,亲切和蔼,有着强烈的责任心。
思考问题:(2)在以上三个不同时期,老师在你心目中的印象有变化吗?教师点拨:有变化,幼儿园时的老师照顾我们吃饭、睡觉,照顾得无微不至。
小学时的老师开始注重我们的学习,对教学内容讲得细致入微。
现在的老师知识丰富,教给我们学习的方法和技巧,教会我们学会自主学习、自主管理。
思考问题:(3)回忆并分享老师对自己成长的帮助。
教师点拨:(示例)我性格内向,胆小,班主任就找我谈心,鼓励我锻炼自己的胆量,安排我当小组长,负责收发作业,给同学讲解错题等,在老师的支持帮助下,我逐渐克服了胆小的毛病,变得越来越有自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