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太原市污水处理现状的调查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2.50 KB
- 文档页数:3
太原市污水处理情况汇报一、太原市污水处理现状目前,我市(含县城)共有污水处理厂12座,其中,市区污水处理厂有7座、县区有5座,实现了县县有污水厂的目标。
(一)太原市市区污水处理厂太原市市区(目前建成区)范围内污水处理厂7座,即:北郊污水处理厂、杨家堡污水处理厂、河西北中部污水处理厂、殷家堡污水处理厂、南堰污水处理厂、赵庄污水处理厂、经济区世纪阳光水净化厂。
其中,前四座为城市污水处理厂(管委直接管理),后两座为工业污水处理厂,最后一座为太原市经济开发区内污水处理厂(管委对其行业监管)。
服务范围:东起东山过境高速,西到西山矿区,北至二电厂,南到小店经济区、冶峪沟,基本覆盖太原市城区。
1.北郊污水处理厂北郊污水处理厂位于汾河以东,大同路以西,新村以北,上兰村以南,占地面积为99亩,服务范围北起上兰村,南至赵庄,西起汾河,东至小返河,服务面积32.8平方公里。
2004年对其进行改扩建,2006年10月开始运行,设计处理污水能力为4万吨/日,处理工艺为奥贝尔氧化沟处理工艺。
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目前回用量约1.4万吨/日,剩余排入汾河。
2.杨家堡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模式)杨家堡污水处理厂位于太原市学府街,占地230亩.服务范围北起尖草坪、森林公园,南到南内环街、学府街,东起东山过境、体育路,西至滨河东路,服务面积57。
31平方公里。
2010年4月在原址上升级改造,2012年5月进入商业运营,设计处理能力为16万吨/日,处理工艺为改良AAO,出水水质为国家一级A标准。
3.河西北中部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模式)河西北中部污水处理厂位于汾河西岸,占地226亩,服务范围包括柴村镇,西山地区及河西北中部九院沙河以北地区,服务面积47.8平方公里。
2009年7月在原址上进行改扩建,2011年9月进入商业运营,设计处理能力为16万吨/日,处理工艺为改良AAO,出水水质为国家一级A标准。
4.殷家堡污水处理厂殷家堡污水处理厂位于小店区殷家堡村村东,1975年作为试验厂修建的,运行近四十年。
污水处理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长,污水处理问题日益凸显。
为了解当前污水处理情况,本次调查旨在采集并分析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状况、水质指标以及相关管理措施,为进一步改善污水处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查目的1.了解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情况和运行状况;2.采集并分析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指标,如COD、BOD、氨氮等;3.探讨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措施和运维情况;4.提出改善污水处理工作的建议和措施。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问卷调查主要针对相关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内容包括污水处理设施的基本信息、运行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和需求。
实地走访主要考察污水处理厂的设施、设备以及运维管理情况,并进行取样分析。
四、调查结果1.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情况和运行状况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区域内共有X座污水处理厂,其中X座为A级处理厂,X座为B级处理厂。
两座处理厂的总处理能力分别为X吨/日和X吨/日,目前正常运行。
2.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指标针对污水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指标进行取样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区域内的COD浓度平均为Xmg/L,BOD浓度平均为Xmg/L,氨氮浓度平均为Xmg/L。
与国家排放标准相比,污水处理效果良好。
3.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措施和运维情况调查发现,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措施较为完善,包括定期巡检、设备维护保养、运行记录等。
运维人员通过实时监测系统对污水处理过程进行监控,并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同时,污水处理设施还采用了先进的处理工艺和设备,提高了处理效率和水质指标达标率。
五、建议和措施1.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针对调查中发现的污水处理设施不足的问题,建议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新的处理厂,提高处理能力,确保城市污水得到有效处理。
2.优化污水处理工艺在污水处理工艺方面,建议引入更先进的处理技术,提高处理效率和水质指标达标率。
同时,加强对处理过程中的关键指标的监测和控制,确保出水水质符合国家排放标准。
污水处理调查报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污水处理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对污水处理进行了一次调查。
通过实地考察和数据收集,我整理了以下调查报告,以期能够引起人们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并提出解决的方案。
一、污水处理现状在调查过程中,我发现目前我国的污水处理工作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与城市规划不协调,导致一些地区的污水无法及时得到处理。
其次,部分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不足,处理出的污水仍然存在一定的污染物。
此外,部分地区的污水处理设施维护不到位,造成运行效率低下,甚至长时间不运行。
二、影响污水处理的因素在调查中,我发现影响污水处理的因素有很多。
首先,人们的意识问题是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淡薄,许多人没有正确处理污水的观念和行为。
其次,缺乏必要的投入和技术支持也是导致污水处理问题的重要原因。
许多地方政府对于环保问题的重视不够,导致污水处理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不足。
三、污水处理解决方案在调查中,我收集了一些污水处理解决方案,以期能够为问题的解决提供一些思路。
首先,加大对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确保设施的建设与城市规划相协调。
其次,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确保处理出的污水达标排放。
此外,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与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四、污水处理的创新技术在调查中,我还了解到了一些创新的污水处理技术。
例如,目前有一些光催化技术能够有效地去除污水中的有害物质。
此外,一些生物滴滤技术和膜分离技术也能够实现高效的污水处理。
这些创新技术的应用对于改善污水处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五、污水处理的社会参与在调查过程中,我发现社会参与是解决污水处理问题的关键。
通过加强对市民的环保教育和宣传,提高市民对污水处理的认识和参与度。
此外,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到污水处理工作中去,形成多方合力解决这一问题。
六、结论通过这次调查,我了解了污水处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
太原环境调研报告太原环境调研报告太原市是中国山西省的省会城市,也是中国重点的工业城市之一。
在过去几十年里,太原市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环境问题的挑战。
本报告将对太原市的环境状况进行调研,并提出一些改善环境的建议。
首先,太原市的空气质量是最主要的环境问题之一。
由于大量的燃煤和工业排放,太原市的空气污染严重。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太原市的PM2.5浓度超过了国家标准的限值。
这种高水平的污染给居民的健康带来了很大的风险,并对城市形象和旅游业产生了负面影响。
其次,太原市的水质也存在问题。
由于工业排放和城市生活污水的排放,太原市的河流和水源受到了严重的污染。
污染的水质不仅危害居民的健康,还威胁到了农业灌溉和水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太原市的垃圾处理也存在不足。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太原市的垃圾产生量急剧增加,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滞后。
这导致垃圾不仅堆积在城市中,还随意倾倒在农田和河流中,给环境带来了进一步的破坏。
针对太原市的环境问题,本报告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太原市应加大对空气污染的治理力度。
通过减少煤炭的使用,推广清洁能源和提高工业排放的净化技术,可以有效地改善太原市的空气质量。
其次,太原市应加大对水污染的治理力度。
通过加强对工业企业的环保监管,优化污水处理设施,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可以有效地改善太原市的水质。
此外,太原市还应加强垃圾处理的建设。
通过加大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投入,提升垃圾分类和回收利用的水平,可以有效地解决太原市的垃圾问题。
最后,太原市还应加大环境保护意识的宣传教育力度。
通过加强对居民和企业的环境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可以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太原市的环境治理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
总之,太原市面临的环境问题不容忽视。
通过采取上述建议所提出的措施,相信太原市的环境状况将会有所改善,为居民提供更加健康和宜居的生活环境。
好的环境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太原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文章编号:100926825(2007)0620187202太原市污水再生利用现状与规划收稿日期622作者简介古 昀(32),男,工程师,太原市杨家堡污水净化厂,山西太原 36古 昀摘 要:介绍了太原市的污水处理现状和国外的防水再生利用现状,并对污水处理再生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进行了分析,对太原市污水的再生利用进行了规划,并对污水再生利用中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了总结,以促进污水再生利用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污水再生利用,回用水,效益分析中图分类号:X703文献标识码:A 太原市作为全国能源重化工基地,水资源一直是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
地下水的严重超采,带来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
引黄工程虽然缓解了太原市的水荒问题,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太原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针对太原市水资源匮乏这一严峻现实,本着开源节流并重的原则,在加强节水的同时,合理利用和开发污水资源势在必行,同时也是促进太原市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必要手段。
目前,我国再生水的用途有以下几方面:城市、工业、农业、环境、娱乐和补充水源水等。
根据具体的使用目的和水质要求不同,水源、污水再生利用的设施和技术也随之不同。
1 太原市污水处理现状目前,太原市共有6个污水处理厂,其中北郊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4万m 3)、杨家堡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16.64万m 3)、河西北中部污水处理厂(目前有7.5万m 3/d 的污水处理能力)、殷家堡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0.5万m 3)属于太原市市政管理局管理。
属于太钢管理的赵庄污水处理厂处理污水8万m 3/d ,属于太化集团管理的南堰污水处理厂具有处理污水5万m 3/d 的能力。
太原市的污水排放量约为67万m 3/d ,上述6个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能力累加为41.64万m 3/d ,污水处理率约为62%。
2 国外的污水再生利用20世纪上半叶在水和废水处理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面的技术进步,导致了“污水再生利用时代”的到来。
国际上,美国、日本、以色列、南非、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国早已开展污水经处理后回用的工作见表1。
关于污水情况汇报最近一段时间,我们对本地污水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汇报,以下是我们的调查结果和汇报内容。
首先,我们对本地污水排放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
经过实地走访和数据收集,我们发现本地污水排放量较大,且存在部分企业和居民未经处理直接排放污水的情况。
这种行为严重影响了周边环境的水质和生态平衡,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我们调查了本地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
经过实地考察和相关部门的协助,我们发现部分污水处理设施存在设备老化、运行不稳定等问题,导致污水处理效果不佳,无法达到排放标准。
这也是导致污水排放问题日益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此之外,我们还调查了本地政府对污水治理的相关政策和措施。
我们发现,本地政府对污水治理问题高度重视,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加大了对污水排放的监管力度,推动了污水处理设施的改造和提升。
但是,由于一些地方政府的执行力度不够,导致相关政策和措施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仍然存在一些漏洞和不足。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本地污水情况:首先,加大对污水排放的监管力度,严格执行相关政策和标准,对违规排放行为进行严厉处罚,形成有效的震慑作用。
其次,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及时进行设施的更新和改造,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污水处理效果的达标排放。
同时,加强对污水治理政策和措施的宣传和落实,提高相关部门和企业的意识,推动污水治理工作向更加规范和高效的方向发展。
最后,我们呼吁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关注污水治理问题,共同努力,共同营造一个清洁、健康的生活环境。
总的来说,本地污水情况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但是只要我们齐心协力,采取有力的措施,相信我们一定能够改善本地的污水情况,让我们的家园更加美丽、清洁。
让我们携手共建美好家园!。
关于太原市污水处理现状的调查报告太原市地处黄土高原,多旱少雨,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之一。
全市水资源总量为 6.6 亿立方米,人均占有 243 立方米,仅为全省及全国人均拥有量的 42% 和 7.4% 。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太原市每天产生的55.5万立方米污水中,有49.6%的污水在未经任何净化处理的情况下,被直接排入汾河;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约 31万立方米污水中,只有约 1 万多立方米达到了国家对城市污水处理的要求。
污水净化处理工艺落后问题严重威胁到了太原市稀缺的水资源。
近日,为了解太原市污水处理现状,国家统计局太原调查队走访了相关部门,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太原市城市污水处理现状目前,太原市市区范围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有6座。
其中:杨家堡污水净化厂、河西北中部污水净化有限公司、北郊污水净化厂和殷家堡污水净化厂,属于太原市市政部门管理,主要处理生活污水。
太钢赵庄污水处理厂和太化南堰污水处理厂属于大型企业污水处理厂,太钢赵庄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工业废水,太化南堰污水处理厂,既处理工业废水又处理生活污水。
除太钢赵庄污水处理厂外,其余五座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处理能力合计为 41 万立方米 / 日,实际处理能力为 35 万立方米 / 日。
其中,市政管理局下属的 4 个污水净化厂,设计处理能力合计为 29.64 万立方米 / 日,服务太原市城区范围。
由于近年来城市规模的迅速发展,太原市污水污染源分散复杂,污水产生量大幅度增加。
据调查, 2007 年太原市城市污水排放量为 20267.67万立方米,实际处理量为10217.0万立方米,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1281.87万立方米,实际处理量为7095.2万立方米。
污水处理后回用量为342.5万立方米,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62.9%。
可见,目前我市污水处理能力明显不足,每天有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
二、城市污水处理设计标准较低据了解,全国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从 2002 年开始执行国家新的污水处理排放标准,要求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国家一级 A 标准。
关于太原市污水处理现状的调查报告太原市地处黄土高原,多旱少雨,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之一。
全市水资源总量为 6.6 亿立方米,人均占有 243 立方米,仅为全省及全国人均拥有量的 42% 和 7.4% 。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太原市每天产生的55.5万立方米污水中,有49.6%的污水在未经任何净化处理的情况下,被直接排入汾河;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约 31万立方米污水中,只有约 1 万多立方米达到了国家对城市污水处理的要求。
污水净化处理工艺落后问题严重威胁到了太原市稀缺的水资源。
近日,为了解太原市污水处理现状,国家统计局太原调查队走访了相关部门,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太原市城市污水处理现状目前,太原市市区范围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有6座。
其中:杨家堡污水净化厂、河西北中部污水净化有限公司、北郊污水净化厂和殷家堡污水净化厂,属于太原市市政部门管理,主要处理生活污水。
太钢赵庄污水处理厂和太化南堰污水处理厂属于大型企业污水处理厂,太钢赵庄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工业废水,太化南堰污水处理厂,既处理工业废水又处理生活污水。
除太钢赵庄污水处理厂外,其余五座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处理能力合计为 41 万立方米 / 日,实际处理能力为 35 万立方米 / 日。
其中,市政管理局下属的 4 个污水净化厂,设计处理能力合计为 29.64 万立方米 / 日,服务太原市城区范围。
由于近年来城市规模的迅速发展,太原市污水污染源分散复杂,污水产生量大幅度增加。
据调查, 2007 年太原市城市污水排放量为 20267.67万立方米,实际处理量为10217.0万立方米,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1281.87万立方米,实际处理量为7095.2万立方米。
污水处理后回用量为342.5万立方米,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62.9%。
可见,目前我市污水处理能力明显不足,每天有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
二、城市污水处理设计标准较低据了解,全国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从 2002 年开始执行国家新的污水处理排放标准,要求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国家一级 A 标准。
太原市污水处理情况汇报一、太原市污水处理现状目前,我市(含县城)共有污水处理厂12座,其中,市区污水处理厂有7座、县区有5座,实现了县县有污水厂的目标。
(一)太原市市区污水处理厂太原市市区(目前建成区)范围内污水处理厂7座,即:北郊污水处理厂、杨家堡污水处理厂、河西北中部污水处理厂、殷家堡污水处理厂、南堰污水处理厂、赵庄污水处理厂、经济区世纪阳光水净化厂。
其中,前四座为城市污水处理厂(管委直接管理),后两座为工业污水处理厂,最后一座为太原市经济开发区内污水处理厂(管委对其行业监管)。
服务范围:东起东山过境高速,西到西山矿区,北至二电厂,南到小店经济区、冶峪沟,基本覆盖太原市城区。
1.北郊污水处理厂北郊污水处理厂位于汾河以东,大同路以西,新村以北,上兰村以南,占地面积为99亩,服务范围北起上兰村,南至赵庄,西起汾河,东至小返河,服务面积32.8平方公里。
2004年对其进行改扩建,2006年10月开始运行,设计处理污水能力为4万吨/日,处理工艺为奥贝尔氧化沟处理工艺。
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一级A标准,目前回用量约1.4万吨/日,剩余排入汾河。
2.杨家堡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模式)杨家堡污水处理厂位于太原市学府街,占地230亩。
服务范围北起尖草坪、森林公园,南到南内环街、学府街,东起东山过境、体育路,西至滨河东路,服务面积57.31平方公里。
2010年4月在原址上升级改造,2012年5月进入商业运营,设计处理能力为16万吨/日,处理工艺为改良AAO,出水水质为国家一级A标准。
3.河西北中部污水处理厂(特许经营模式)河西北中部污水处理厂位于汾河西岸,占地226亩,服务范围包括柴村镇,西山地区及河西北中部九院沙河以北地区,服务面积47.8平方公里。
2009年7月在原址上进行改扩建,2011年9月进入商业运营,设计处理能力为16万吨/日,处理工艺为改良AAO,出水水质为国家一级A标准。
4.殷家堡污水处理厂殷家堡污水处理厂位于小店区殷家堡村村东,1975年作为试验厂修建的,运行近四十年。
关于太原市污水处理现状的调查报告
发布单位:太原市统计局报送时间:2008年3月18日
太原市地处黄土高原,多旱少雨,是我国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城市之一。
全市水资源总量为 6.6 亿立方米,人均占有 243 立方米,仅为全省及全国人均拥有量的 42% 和 7.4% 。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太原市每天产生的55.5万立方米污水中,有49.6%的污水在未经任何净化处理的情况下,被直接排入汾河;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的约 31万立方米污水中,只有约 1 万多立方米达到了国家对城市污水处理的要求。
污水净化处理工艺落后问题严重威胁到了太原市稀缺的水资源。
近日,为了解太原市污水处理现状,国家统计局太原调查队走访了相关部门,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太原市城市污水处理现状
目前,太原市市区范围投入运行的污水处理厂有6座。
其中:杨家堡污水净化厂、河西北中部污水净化有限公司、北郊污水净化厂和殷家堡污水净化厂,属于太原市市政部门管理,主要处理生活污水。
太钢赵庄污水处理厂和太化南堰污水处理厂属于大型企业污水处理厂,太钢赵庄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工业废水,太化南堰污水处理厂,既处理工业废水又处理生活污水。
除太钢赵庄污水处理厂外,其余五座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处理能力合计为 41 万立方米/ 日,实际处理能力为 35 万立方米 / 日。
其中,市政管理局下属的 4 个污水净化厂,设计处理能力合计为 29.64 万立方米 / 日,服务太原市城区范围。
由于近年来城市规模的迅速发展,太原市污水污染源分散复杂,污水产生量大幅度增加。
据调查, 2007 年太原市城市污水排放量为 20267.67万立方米,实际处理量为10217.0万立方米,其中生活污水排放量为11281.87万立方米,实际处理量为7095.2万立方米。
污水处理后回用量为342.5万立方米,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62.9%。
可见,目前我市污水处理能力明显不足,每天有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
二、城市污水处理设计标准较低
据了解,全国的城镇污水处理厂从 2002 年开始执行国家新的污水处理排放标准,要求处理后的污水达到国家一级 A 标准。
但是,目前太原市市政部门下属的污水净化厂处理水平只有升级改造后的北郊污水净化厂可以达到国家一级 A 标准,杨家堡污水净化厂和河西污水净化厂可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而殷家堡污水净化厂因设施严重老化只能达到三级标准,与新标准有很大的差距。
三、城市污水管网老化建设滞后
近年来,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展及工业化的加速发展,产生污水的领域越来越广,污水的产生量也越来越多。
由于我市的收集管网老化,建设速度跟不上城市发展步伐,管网、污泥处理等配套设施滞后且布局不合理,使现有管网无法收集到足够的污水。
就处理标准最高的北郊污水净化厂而言,设计处理能力为 4 万立方米 / 日,而实际处理能力仅为 1.5 万立方米 / 日。
尽管 2007 年我市城市道路进行了大面积改造,但城市污水管网建设滞后的现状仍未得到彻底解决。
预计2008年在大同路修好后,情况将会有所好转。
四、资金短缺城市污水处理升级困难
据了解,按照国家规定污水净化处理成本要达到每吨水 1.2 元以上才能维持基本运行。
而目前,太原市市政管理局下属的 4 个污水净化厂的平均处理成本却是每吨水 0.40 元到0.5 元左右,其中处理能力排在前两位的杨家堡污水净化厂和河西污水净化厂,处理成本分别为 0.46 元和 0.39 元。
由于资金的严重不足,这几个厂的设备只能勉强维持基本运转。
按国家新的污水处理标准要求,还有很大差距。
因此,要想解决污水处理的现状,必须加大资金投入,使现有污水处理厂进行升级改造,太原市的污水处理率将有望达到国家新的处理标准。
五、“十一五”污水处理率将达到 90%
按照国家“十一五”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指标实施细则,将用“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代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做为城市污水处理情况的定量考核指标。
“十一五”期间太原市要实现的重要环保目标之一,是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要达到 90% 以上。
而目前的现实情况是,仅有 50.4% 的污水得到净化厂处理。
据从有关部门获悉,2010年前为提高我市污水处理能力,将完成以下三项工程建设。
(1)新开工城南污水处理厂,厂区位于南内环高速北侧,设计污水处理能力将达到 20 立方万米 / 日,一期工程 10 万立方米 / 日。
(2)河西北中部污水处理厂二期改扩建工程,在原址建设,建设规模为 7.5 万立方米 / 日,建成后该厂处理能力将达到 15 万立方米 / 日。
(3)杨家堡污水净化厂升级改造工程,该工程在现有设施基础上升级改造,改造完成后全部出水水质满足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 A 标准。
三项工程完工后,对设施严重老化的殷家堡污水净化厂将关闭。
届时太原市的污水处理率将由目前的 50.4% 增至 90% 以上,而中水回用率也将由
3.35%增至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