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现当代诗歌赏析
- 格式:doc
- 大小:52.00 KB
- 文档页数:4
现当代名诗一、原文:《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
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二、衍生注释:康河:是位于英国剑桥大学的一条环城河流。
青荇(xìng):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略呈圆形,浮在水面,根生在水底。
三、赏析:1. 主题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次离开康桥时的情境,既表达了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怀念和对康桥美丽景色的热爱,也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和离别的愁绪,更隐藏着诗人对理想境界的追求以及对自由、爱与美的向往。
2. 情感情感真挚而细腻。
开头和结尾的“轻轻”“悄悄”,把诗人不忍打破康桥的宁静、对康桥的那种深切的爱恋和不舍之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诗中的每一个画面描写,无论是金柳、青荇还是榆荫下的潭水,都满溢着他的深情。
3. 表现手法- 意象的运用非常精妙。
诗中不断出现如“金柳”“青荇”“彩虹似的梦”等富有美感的意象,通过这些意象来寄托自己的情感。
“金柳”被比作“新娘”,既描绘出柳的艳丽动人态,又传达出诗人对康桥那种亲昵的感情。
- 情景交融。
诗人对康桥的景色描写都是在表达自己的情感,景色与人物的情感浑然一体,如“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景色之中蕴含着他美好的梦想和回忆。
四、作者介绍:徐志摩,现代诗人、散文家。
他出生于浙江海宁的一个富裕家庭。
徐志摩留过洋,在英国剑桥大学受到西方浪漫主义和唯美派诗人的影响很大,这使得他的诗歌中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追求爱、美和自由。
他的感情生活也十分丰富,而且他积极的与同时期的文学家交往,参与文学活动,是新月派代表诗人,他的许多诗作都成为中国现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何其芳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在中国现当代诗坛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他的诗歌以其婉丽中见清幽、沉郁中显高昂的独特风格,深受读者的喜爱。
何其芳的诗歌《预言》是他的代表作之一,写于1931年秋,当时诗人年仅19岁。
这首诗以一个年轻的神的形象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渴望和对时光的感慨。
诗中的语言简洁明了,但意味深长,读后令人回味无穷。
在《秋天》这首诗中,何其芳以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身份,描绘了秋天乡野里忙碌的景象。
他没有使用象征手法或者深奥的哲理,而是以朴素的语言,直接描述了人们的生活场景,让读者感受到了秋天的氛围和神韵。
何其芳的诗歌不仅有着明朗纯净的诗意诗风,而且有着深刻的思想内涵。
他的诗歌不仅是对生活的感悟,也是对人生的思考。
他的诗歌不仅有着艺术的美感,也有着思想的深度。
总的来说,何其芳是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他的诗歌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想内涵,深受读者的喜爱。
艾青太阳诗歌赏析(实用版)目录一、引言二、艾青诗歌《太阳》的意象及象征意义三、艾青诗歌《太阳》的创作背景及主题思想四、艾青诗歌《太阳》的艺术特点五、结论正文一、引言艾青,原名蒋正华,是中国现当代著名诗人。
他的诗歌以丰富的想象力、独特的艺术表现和深沉的思想内涵著称,为中国新诗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艾青的诗歌作品中,以《太阳》系列诗歌最为著名,本文将对其进行赏析。
二、艾青诗歌《太阳》的意象及象征意义在艾青的《太阳》系列诗歌中,太阳成为一个重要的意象。
太阳代表着光明、希望、生命力等积极的力量,是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诗歌中,太阳从远古的墓茔、黑暗的年代、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升起,震撼沉睡的山脉,象征着生命的复苏和精神的觉醒。
同时,太阳的光芒使生命呼吸,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赋予万物以生命力和活力。
三、艾青诗歌《太阳》的创作背景及主题思想艾青的《太阳》系列诗歌创作于抗日战争时期,这是一个充满黑暗与压迫的时代,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艾青在诗歌中通过讴歌太阳,表达了对光明、自由和民族解放的渴望,激励人民为了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奋斗。
同时,诗歌中太阳的意象也象征着诗人自身的信仰和追求,他坚信光明必将战胜黑暗,民族解放和人类进步的事业必将取得胜利。
四、艾青诗歌《太阳》的艺术特点艾青的《太阳》系列诗歌在艺术表现上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点。
首先,诗歌的意象生动、奇特,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如“火轮飞旋于沙丘之上”、“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等,通过具体的物象呈现出太阳的辉煌与伟大。
其次,诗歌的语言具有丰富的音乐性和节奏感,如“打开你们的窗子吧/打开你们的板门吧/让我进去,让我进去”,形式上整齐划一,节奏感强烈。
最后,诗歌的结构紧凑,主题思想贯穿始终,使得整首诗歌具有深刻的内涵和艺术魅力。
五、结论艾青的《太阳》系列诗歌,通过讴歌太阳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光明、自由和民族解放的渴望,具有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时代意义。
13. 我用残损的手掌戴望舒我用残损的手掌摸索这广大的土地:这一角已变成灰烬,那一角只是血和泥;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我触到荇藻和水的微凉;这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这黄河的水夹泥沙在指间滑出;江南的水田,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岭南的荔枝花寂寞地憔悴,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手指沾了血和灰,手掌黏了阴暗,只有那辽远的一角依然完整,温暖,明朗,坚固而蓬勃生春。
在那上面,我用残损的手掌轻抚,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
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原载于《文艺春秋》第三卷第6期,一九四六年十二月)14. 雪花的快乐[1]徐志摩假如我是一朵雪花,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飞扬,飞扬,飞扬,——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不去那凄清的山麓,也不上荒街去惆怅——飞扬,飞扬,飞扬,——你看,我有我的方向!在半空里娟娟的飞舞,认明了那清幽的住处,等着她来花园里探望——飞扬,飞扬,飞扬,——阿,她身上有朱砂梅的清香!那时我凭藉我的身轻,盈盈的[2],沾住了她的衣襟,贴近她柔波似的心胸——消溶,消溶,消溶——溶入了她柔波似的心胸!(选自《徐志摩精选集》,徐志摩著,北京燕山出版社,2006年)【注释】[1]此诗写于1924年12月30日。
发表于1925年1月17日《现代评论》第一卷第6期。
[2]亦作“凝凝的”。
15. 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选自《汉园集》,卞之琳编,商务出版社,1936年)16. 远和近顾城你一会看我一会看云我觉得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选自《舒婷顾城诗选》,舒婷、顾城,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17.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海子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喂马,劈柴,周游世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告诉他们我的幸福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我将告诉每一个人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选自《海子、骆一禾作品集》,周俊,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18. 神女峰舒婷在向你挥舞的各色花帕中是谁的手突然收回紧紧捂住自己的眼睛当人们四散而去,谁还站在船尾衣裙漫飞,如翻涌不息的云江涛高一声低一声美丽的梦留下美丽的忧伤人间天上,代代相传但是,心真能变成石头吗为眺望远天的杳鹤而错过无数次春江月明沿着江岸金光菊和女贞子的洪流正煽动新的背叛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1981年6月于长江(选自《舒婷的诗》,舒婷,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19. 七里香席慕蓉溪水急着要流向海洋浪潮却渴望重回土地在绿树白花的篱前曾那样轻易地挥手道别而沧桑的二十年后我们的魂魄却夜夜归来微风拂过时便化作满园的郁香(选自《席慕蓉诗集》,席慕蓉著,作家出版社,2010年)。
现当代情诗一、原文:《我曾经爱过你》我曾经爱过你:爱情,也许在我的心灵里还没有完全消亡,但愿它不会再打扰你;我也不想再使你难过悲伤。
我曾经默默无语、毫无指望地爱过你,我既忍受着羞怯,又忍受着嫉妒的折磨,但愿上帝保佑你,另一个人也会像我爱你一样。
二、衍生注释:1. “默默地、毫无指望地”:这体现了一种暗恋状态下的无奈与无力,只能将爱深深藏在心底,没有勇气表达,也看不到希望。
2. “羞怯”和“嫉妒”:羞怯是因为暗恋者内心的自卑与紧张,面对自己所爱之人的时候不敢表现自我;嫉妒则是看到所爱之人与他人有接触或者关系较好时内心的酸涩。
三、赏析:1. 主题与情感- 主题是关于失恋或者说是告别暗恋的爱情。
诗人表达出一种深沉而无奈的爱情情感,曾经热烈地爱过一个人,但因为种种原因,他选择放弃这份感情。
没有怨恨、没有执着地不舍,更多的是一种释怀后的美好祝福,充满了宽容和大度的情感。
2. 表现手法- 诗人在开头就直接点明“我曾经爱过你”,直白的表述奠定了全诗诉说情感的基调。
然后通过叙述自己内心的状态,如默默无语、毫无指望、忍受羞怯和嫉妒等,生动地描写出暗恋者复杂的内心世界。
结尾处的“但愿上帝保佑你,另一个人也会像我爱你一样”,用一种宗教般的祈祷式话语来表达对爱人最后的祝福,把情感提升到一种纯粹、高尚的境界。
四、作者介绍:这首诗的作者是普希金。
普希金是俄国著名的文学家、诗人。
他在俄罗斯文学史上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
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涵盖爱情诗、政治诗、叙事诗等多种类型。
普希金的爱情诗往往能够细腻地捕捉到爱情中的各种情感,他的爱情诗清新、真挚,很多诗歌表达的爱情观即使在现代社会也非常值得人们借鉴。
五、运用片段:1. 校园爱情回忆场景- 在大学同学聚会上,曾经暗恋过同系女生的小明看到了多年未见的她。
她已经结婚生子,但依然美丽动人。
小明想起自己大学时期那默默付出却从未说出口的感情,心中不免有些波动。
诗歌赏析(仅供参考)北岛回答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看吧,在那镀金的天空中,飘满了死者弯曲的倒影。
冰川纪过去了,为什么到处都是冰凌?好望角发现了,为什么死海里千帆相竞?我来到这个世界上,只带着纸、绳索和身影,为了在审判之前,宣读那些被判决的声音。
告诉你吧,世界就让所有的苦水都注入我心中,如果陆地注定要上升,就让人类重新选择生存的峰顶。
新的转机和闪闪星斗,正在缀满没有遮拦的天空。
那是五千年的象形文字,那是未来人们凝视的眼睛。
[参考一]首先,讨论的是第一诗段所用的意象,如开头第一行:「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它本身是一很奇怪的陈述句,这明显是一个隐喻,简略来说就是「卑鄙」是「通行证」,而这「通行证」是「卑鄙者」的,这给原属中性的「通行证」,沾上「卑鄙」负面的感情色彩。
事实上,意象感情色彩的改变往往是阅读意象时需要注意的地方,这里也不例外。
若从规范语言的角度看,在这麼一个短距离内,出现两个相同的字词「卑鄙」和「卑鄙者」的情况是应该极力避免的。
但这种不规范不洗练的语言现象,在文学文本强调陌生化效果的前提下,便变成吸引读者注意的手法。
读者不禁要问:「卑鄙」为何能够成为「通行证」呢?诗人刻意把这两个意象放在一起,目的是让读者思考。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卑鄙」是指语言、行为很恶劣,不道德的形容式名词;若在语言上、行为上是恶劣,又如何成为「通行证」呢「通行证」意指到达某特别地方的证明,而这地方是限制进出的,「通行证」一般是给合资格人士进出的凭证。
可是如果结合这两个意象在一起,「卑鄙」是「通行证」的话,便可得出这样的结论来:这个限制进出的地方是以行为语言恶劣及不道德作为进出标准的。
读者不难由此推断:这以「卑鄙」为「通行证」的地方,必然是乌烟瘴气,是非黑白不明,道德沦亡的。
接者的一句:「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也与前一句紧密地连在一起。
「高尚」是用来形容道德水平高的人。
这句里呱想[喻:说「高尚」是「墓志铭」,「墓志铭」是指放在墓里刻有死者生平事迹石刻上的文字,一般是死者生前好友对死者的评价。
当代诗全集《生活的模样》生活就像一个大染缸,赤橙黄绿青蓝紫都往里装。
有时是甜蜜的糖果色,那是幸福在悄悄把甜香释放。
日子也会变成暗沉的灰,压力像乌云把天空都抹黑。
可希望永远是那一抹金,在缝隙里把前路给照亮。
或许生活还是一片蓝,像大海般深邃有无限的内涵。
我们在这色彩斑斓中游荡,寻找着自己心中的那束光。
二、衍生注释:- “大染缸”:这里把生活比作大染缸,是说生活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内容和情感,像染缸里各种颜色混合一样复杂。
- “暗沉的灰”:代表压力下的生活状态,显得压抑、没有活力和色彩。
- “那一抹金”:象征着希望,就像金色的光线总是那么耀眼,在黑暗中给人方向和力量。
三、赏析:主题上,这首诗围绕生活展开。
情感方面表现出对生活复杂多样的感悟,有幸福时刻的甜蜜,有遭受压力时的沉重,更有充满希望时的积极向上。
在表现手法上,用各种色彩来比喻生活的不同状态很有创意,通过对色彩的描绘形象地呈现出生活中不同的境遇。
比如糖果色代表幸福甜蜜,暗沉的灰象征压力等,让抽象的情感和状态变得非常具体和直观,易于读者理解和感同身受。
而且最后表达出在复杂的生活中寻找心中那束光的坚定信念,具有积极的启发意义。
四、作者介绍:从诗歌的内容来看,作者可能是一位对生活有深刻感悟的常人,他把自己在生活中的各种经历转化为文字里的色彩。
可能是一位中年作者,经历过生活的酸甜苦辣,才能如此细腻而全面地描绘生活。
他是一位善于观察生活细节并且用简洁又生动的方式表达内心感受的人。
五、运用片段:1. 在一次生活分享会上,大家都在谈论自己的生活感悟。
小明站起来说:“就像诗里说的那样,‘生活就像一个大染缸,赤橙黄绿青蓝紫都往里装。
’咱们的生活其实就是各种各样的经历都有的,有甜有苦。
就像我之前创业,刚开始是甜蜜的糖果色,业绩做得好,周围人都在夸,但中间资金一断就变成了暗沉的灰,天天发愁。
不过我一直坚信希望永远是那一抹金,最后还是坚持下来了。
”2. 公司的团队遇到项目进展不顺利,士气有些低落。
精选当代诗集及赏析
本文档将介绍几本当代诗集,并进行简要赏析。
这些诗集代表了当代诗歌的不同风格和主题,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1. 《相逢于斯》
诗集《相逢于斯》由当代诗人张三编撰,收录了他在过去十年中创作的一系列诗歌作品。
这些诗作以深邃的思考和细腻的表达为特点,通过抒发作者对人生、爱情、自然和社会等主题的感悟,引发读者对生命的思考。
张三的诗歌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2. 《岁月如歌》
《岁月如歌》是当代女诗人李四的诗集,其中包含了她的成长和经历的独特呈现。
李四的诗作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沧桑的思考。
她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岁月的变迁和生活的琐碎,让读者感受到岁月如歌的美妙和沉甸。
这本诗集展现了李四独特的诗歌才华和敏锐的生活感悟。
3. 《寻梦人》
《寻梦人》是诗人王五的作品,是一本探索梦想与现实关系的诗集。
王五通过他的诗歌表达了他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和现实的无奈矛盾。
他的诗作充满了对生活的希望和对困境的坚持,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
《寻梦人》将带领读者深入思考关于梦想与现实的辩证关系。
4. 《流光溢彩》
诗人赵六的《流光溢彩》是一本以自然景观和美丽的图像为灵感的诗集。
赵六通过丰富的意象和鲜明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景色和变化的热爱。
他的诗作充满了美感和想象力,让读者感受到自然之美的力量和魅力。
每本诗集都有独特的风格和主题,展示了当代诗歌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通过欣赏这些诗集,读者可以拓宽视野,感受美的力量,并从中获得灵感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