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楼板计算及配筋
- 格式:doc
- 大小:61.00 KB
- 文档页数:2
楼板结构计算及配筋一、楼板结构计算1.荷载计算楼板结构中,常见的荷载有自重、活荷载和其他附加荷载。
自重是指楼板自身的重量,可以根据材料密度和截面尺寸计算得出。
活荷载是指人员、设备或物品在楼板上的荷载,通常有规范或标准可供参考。
其他附加荷载包括温度应力、风载荷和地震荷载等。
2.弯矩计算楼板在承受荷载的作用下会发生弯曲变形,由此产生弯矩。
在楼板结构计算中,需要计算出楼板截面的弯矩分布,并确定临界截面位置和最大弯矩值。
弯矩大小与楼板荷载、楼板尺寸和楼板材料有关。
3.破坏模式计算楼板结构在受到足够大的荷载作用下会出现破坏。
常见的破坏模式有拉压破坏、弯曲破坏和剪切破坏等。
在楼板结构计算中,需要根据楼板受力特点和材料强度,确定楼板的破坏模式,从而确定楼板的设计安全系数。
二、楼板配筋楼板的配筋是指在计算出楼板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等参数之后,确定楼板中钢筋的布置方式和数量。
楼板的钢筋主要承担抗弯和抗剪的作用,能够增加楼板的强度和刚度。
1.抗弯配筋楼板的抗弯配筋一般是沿着楼板截面的最大弯矩方向进行布置的。
配筋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楼板的受力截面积,提高楼板的抗弯强度。
根据楼板的弯矩大小和钢筋的强度参数,可以计算出楼板抗弯配筋的总面积和间距。
2.抗剪配筋楼板的抗剪配筋一般是沿着楼板截面的剪力方向进行布置的。
配筋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楼板的受力截面积,提高楼板的抗剪强度。
根据楼板的剪力大小和钢筋的强度参数,可以计算出楼板抗剪配筋的总面积和间距。
3.简化计算方法在实际工程中,为了简化楼板的结构计算和配筋,常常采用一些经验公式和规范推荐值。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楼板的跨度、荷载和使用要求等参数,快速估计楼板的截面尺寸和钢筋配筋。
综上所述,楼板结构计算及配筋是建筑设计和施工中的重要环节,需要工程师根据楼板的受力特点和设计要求,进行荷载计算、弯矩计算和破坏模式计算,进而确定楼板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
在此基础上,工程师可以进行抗弯配筋和抗剪配筋的计算,以满足楼板的强度和刚度要求。
双向板楼板配筋计算书双向板楼板配筋计算书1. 设计参数:楼板尺寸:6m×6m楼板深度:0.25m荷载数据:活荷载4.0kN/m²,自重1.5kN/m²构造材料:混凝土C30钢筋型号:HRB400砼保护层:20mm2. 求楼板设计荷载活荷载:4.0kN/m²×6m×6m=144kN自重荷载:1.5kN/m²×6m×6m=54kN设计荷载:144kN+54kN=198kN3. 确定最小配筋率根据设计荷载、双向板楼板厚度、混凝土强度等参数,采用双向板楼板的最小配筋率为0.15%。
4. 求1m宽的板的自重1m宽的板的自重=0.25m×1m×1.5kN/m²=0.375kN/m5. 求板的支持间距板的支持间距应符合要求,一般取跨度的1/2-1/3。
假设板的支持间距为3m。
6. 求荷载长和荷载宽荷载长=6m荷载宽=3m7. 求解弯矩系数根据荷载长、荷载宽、板的自重、荷载提取系数等参数,可求出弯矩系数。
假设荷载提取系数为1.0,弯矩系数δ=0.169。
8. 计算双向板楼板的配筋面积根据配筋率和楼板面积,可以计算出所需的钢筋面积。
楼板面积=6m×6m=36m²,配筋率0.15%,则钢筋面积为0.15%×36m²=0.054m²。
9. 根据抗弯强度求出抗弯钢筋根据混凝土的抗弯强度和钢筋的强度等参数,可以计算出所需的抗弯钢筋面积。
假设混凝土强度为C30,按规范计算所得抗弯钢筋面积为0.687cm²/m,也就是0.0687m²/6m。
10. 计算钢筋间距和配筋数量根据钢筋面积和抗弯钢筋面积,可以计算出钢筋间距和配筋数量。
假设采用Ф16钢筋,钢筋面积为0.024m²/6m,钢筋间距为0.4m,则配筋数量为0.054m²/0.024m²=2.25根,取3根。
楼板结构计算及配筋
首先,楼板的梁板结构计算是为了保证楼板在承受荷载时不会发生过大的挠度和破坏。
在楼板结构计算中,首先需要确定楼板的跨度、荷载情况、楼板的尺寸和材料等参数。
然后通过计算楼板的强度和刚度来确认楼板的尺寸和结构形式,以保证楼板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在楼板的配筋确定中,主要需要确定楼板中钢筋的类型、直径、间距和布置方式。
楼板中的钢筋主要起到增加楼板的强度和刚度的作用,以承受楼板的荷载。
在配筋设计中,需要根据楼板的荷载情况和楼板的尺寸,确定楼板中钢筋的数量和位置。
同时,还需要根据楼板的受力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钢筋的布置,并保证钢筋之间的间距和直径符合规范的要求。
在楼板结构计算和配筋的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关的建筑设计规范和要求进行计算和设计。
常用的建筑设计规范包括《建筑结构荷载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和《钢筋与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等。
这些规范中包含了楼板结构的计算方法、配筋要求和安全性要求等内容,为楼板结构的计算和配筋提供了具体的指导。
此外,在楼板结构计算和配筋的过程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例如楼板的防火设计、抗震设计和节能设计等。
这些因素对于楼板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在设计中进行综合考虑。
总之,楼板结构计算和配筋是建筑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合理的计算和设计,可以保证楼板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满足设计的要求和规范的要求。
同时,在计算和设计的过程中,还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以保证楼板结构的整体性能和功能的实现。
单向楼板配筋计算单向楼板是指楼板在两个相邻方向上只有一个方向的配筋,通常在住宅建筑中采用。
其计算方法相对简单,主要分为楼板自重计算、楼板活载计算、楼板产生的弯矩计算、楼板配筋计算和计算的验证。
1.楼板自重计算楼板自重计算是指根据楼板的净面积和楼板的材料密度计算楼板的自重。
楼板的净面积就等于楼板的实际面积减去梁的截面积。
楼板的材料密度可以查表获得。
2.楼板活载计算楼板的活载通常由人员、家具、冰箱、洗衣机等引起,可以根据住宅建筑设计规范中给出的活载值进行计算。
3.楼板产生的弯矩计算楼板两个相邻方向上的弯矩计算方法不同。
在较宽的方向上,根据梁和板之间的协同作用,可以将楼板看作连续梁,采用一致均布荷载计算产生的楼板弯矩。
在狭窄的方向上,根据楼板自身的刚度,将楼板看作单自由度系统,根据活载位置的不同计算楼板的弯矩。
楼板配筋计算是指基于受力与弯矩的平衡条件,计算出楼板所需的配筋面积和数量。
楼板的配筋通常包括主筋和腹筋。
主筋用于承受弯矩,而腹筋用于抵抗剪力。
主筋的计算通常采用梁的截面设计原则,根据楼板的弯矩和受压区高度计算出主筋的截面面积和受压区深度。
主筋的间距和直径一般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选取。
腹筋的计算通常采用最大剪力的方法进行计算,根据楼板的剪力计算出腹筋的截面面积和间距。
腹筋的直径一般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选取。
5.计算的验证计算结束后,需要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
验证的方法通常有两种,一种是根据楼板配筋的构造推算出楼板的抗弯承载力,与计算得到的弯矩进行比较。
另一种方法是根据楼板的最大剪力和腹筋的抗剪承载力进行比较。
以上就是单向楼板配筋计算的基本步骤。
在实际计算中,还应该考虑楼板的现浇混凝土强度、配筋率等因素。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楼板的受力分析应该细化到板的每一根梁的受力情况,以确保楼板在受到荷载时不发生破坏。
2.4 板配筋计算2.4.1 楼板厚度的确定房间楼板短跨方向最大为6000mm ,梁、板用C25混凝土,柱用C30混凝土 ,1111h ~~6000120~150********L mm ⎛⎫⎛⎫==⨯= ⎪ ⎪⎝⎭⎝⎭,则取板厚t=120mm 。
2.4.2 荷载计算恒荷载标准值:客房、过道、其余的房间:25mm 水磨石面层 20.02525=0.625kN/m ⨯ 30mm 水泥砂浆找平层 20.0320=0.60kN/m ⨯ 120mm 现浇混凝土楼板 20.1225=3kN/m ⨯ 20mm 厚石灰砂浆抹底 20.0217=0.34kN/m ⨯ 恒荷载标准值: 合计:24.6kN/m 卫生间、厨房:20mm 防滑地砖 20.0222=0.44kN/m ⨯ 30mm 水泥砂浆找平层 20.0320=0.60kN/m ⨯ 120mm 现浇混凝土楼板 20.1225=3kN/m ⨯恒荷载标准值: 合计:24.04N/m k 活荷载标准值:根据规范卫生间取2k q 2.5/kN m =,其它的地方取2k q 2.0/kN m =,由于4.6 2.3 2.82k k g q ==< 则是活载起控制作用。
2.4.3 内力计算按弹性方法进行内力计算,双向板恒活载设计值计算计算结果见表1;板弯矩计算计算结果见表2 ,板配筋计算计算结果见表3,板跨中配筋计算见表4。
板支座配筋计算见表5.现浇板的配筋(板上、下钢筋,板厚尺寸)尽量用二级钢包括直径φ10(目前供货较少)的二级钢,直径≥12的受力钢筋,除吊钩外,不得采用一级钢。
钢筋宜大直径大间距,但间距不大于200,间距尽量用200。
(一般跨度小于6.6米的板的裂缝均可满足要求)。
跨度小于2米的板上部钢筋不必断开。
板上下钢筋间距宜相等,直径可不同,但钢筋直径类型也不宜过多。
顶层及考虑抗裂时板上筋可不断,或50%连通,较大处附加钢筋,拉通筋均应按受拉搭接钢筋。
1.2 楼面荷载计算建筑构造通用图集(工程做法),08BJ1-1(2008)1.3 屋面板与楼面板的选择采用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结构屋面板 3.3 120楼面板楼① 3.3 100 楼② 3.3 100 楼③ 3.3 100 楼④ 2.4 100 楼⑤ 3.3 1002. 楼板配筋计算板采用整体现浇式,板厚100h mm,采用30C混凝土,板中钢筋采用335HPB级钢筋。
设计中采用弹性理论计算的方法来计算板和支座中的内力,采用弯矩调幅法对结构按弹性方法所求的弯矩值和剪力值进行适当调整,以考虑结构非弹性变形所引起的内力重分布。
本计算中选取边跨和中间跨,以及男女厕所为计算单元,将楼板命名为①②③④板块进行计算.见下图:122.1 板的荷载计算按照1.2楼面荷载计算中的结果可知1)楼面恒载标准值为4.84 k N/m2楼面横载设计值:g=4.84⨯1.2=5.8 k N/m2楼面活荷载标准值: 2.0k N/m2楼面活荷载设计值:q=2.0KN/m2 1.4 2.8⨯=k N/m2楼面荷载:25.8 2.88.6/+=+=g q kN m'2=+=+=/2 5.8 2.8/27.2/g g q kN m'2===q q kN m/2 2.8/2 1.4/2)厕所楼面恒载标准值为5.09k N/m2厕所横载设计值:g=5.09⨯1.2=6.1 k N/m2厕所活载标准值: 2.5 k N/m2活载设计值: 2.5×1.4=3.5 k N/m2厕所荷载:2g q kN m+=+=6.1 3.59.6/'2g g q kN m=+=+=/2 6.1 3.5/27.86/'2===/2 3.5/2 1.75/q q kN m32)弯矩计算:43)配筋计算:对于一类环境,C30混凝土,板的保护层最小厚度为20mm,5由题知:b=1000mm,设a s=20mm,则h0=h-a s=100-20=80mm,采用C30的混凝土:f c=14.30N/mm,采用HRB335级钢筋:f y=300N/mm。
目录1.设计题目、内容、要求 (1)1.1设计题目 (1)1.2设计内容 (1)1.3设计要求 (1)2.计算步骤 (2)2.1楼盖板、次梁、主梁截面尺寸确定 (2)2.2板的设计 (2)2.3次梁的设计 (4)2.4主梁的设计 (5)3.施工图 (10)参考文献 (11)1.设计题目、内容、要求1.1设计题目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周边为240mm厚墙体)1.2设计内容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5、绘制结构施工图(1)、结构平面布置图(2)、板的配筋图(3)、次梁的配筋图(4)、主梁的配筋图1.3设计要求楼面均布可变荷载标准值为7.5 kN/m2,混凝土:C25;注:平面尺寸:25000×198002.计算步骤2.1楼盖板、次梁、主梁截面尺寸确定对该建筑的楼板,拟定板厚h=80mm;次梁截面高度h= (1/12~1/18)×5000=417~278mm,取h=400mm,截面宽b=(1/2~1/3)h=200~133,取b=150mm,即次梁截面尺寸为150×400 mm2;主梁截面高度应满足h=(1/8~1/14)×6600=830~470mm,取h=650mm,截面宽度取为b=(l/2~l/3)h=325~217,取b=250 mm,主梁截面尺寸为250×650 mm2;柱的截面尺寸b×h=400×400 mm2。
板的平面布置图如下:2.2板的设计(一)因板两边与梁固结,按调幅法计算,故板的计算跨度取净跨:边跨:L0= L n + h/2=(1900-150/2-240/2)+ 80/2=1745mm中间跨:L0= L n =2000-150=1850mm计算图如下:恒荷载标准值20mm 厚砂浆抹面 0.4 KN/m 2 80mm 现浇板 0.08×25=2.00 KN/m 2 天棚粉刷 0.18 KN/m 2g k =2.58 KN/m 2恒载设计值 g=1.2×2.58=3.1 KN/m 2 使用活荷载设计值 q=1.4×7.5KN/m 2 =10.5 KN/m 2g+q=3.1+10.5=13.6 KN/m 2边跨与中间跨的计算跨度相差:174518500.056810%1850-=<故可按等跨连续板计算内力。
一.设计条件:楼板采用压型钢板组合楼板钢筋混凝土板厚:69(mm)肋高:51(mm) 混凝土强度等级:C25fc:11.9(N/mm 2)ft: 1.27(N/mm 2) 钢筋等级: HRB 235fy:210(N/mm 2)Es: 2.0E+05(N/mm 2)装饰面层 1.00(kN/m 2)钢筋混凝土层 2.3625(kN/m 2)吊挂0.50(kN/m 2)恒载: 3.86(kN/m 2)活载: 3.00(kN/m 2)总荷载标准值pk: 6.86(kN/m 2)总荷载设计值p:8.84(kN/m 2)取T形截面进行计算:板上线荷载qk=pk*L= 1.73(kN/m)qp=p*L= 2.23(kN/m)板有多跨,按五连跨连续梁计算,计算简图如下:跨度l= 2.50(m)三.内力计算:边跨跨中:M 1k =0.078*qkl 2=0.84(kN·m)M 1p =0.078*qpl 2=1.09(kN·m)离端部第二支座:M 1k =-0.079*qkl 2=-0.85(kN·m)M 1p =-0.079*qpl 2=-1.10(kN·m)四.配筋计算:1.根据跨中最大弯矩进行底部配筋计算(按T形截面梁计算)h=120(mm)hf'=69(mm)bf'=252(mm)b=153.5(mm)c=20(mm)α1= 1.0h 0=100(mm)α1fc*bf'*hf'(h 0-hf'/2)=13.55(kN•m)>M1故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受压区在翼缘以内αs =M 1/α1fcbf'h 02=0.0362ξ=1-√(1-2αs)=0.0369As=α1fcbf'ξh 0/fy=52.66(mm 2)Asmin=ρmin bh=27.63(mm 2)As>Asmin,满足,按计算值配筋故底部配筋可选用2φ8(As=100.48mm 2)满足2.根据支座最大负弯矩进行顶部配筋计算(按矩形截面梁计算)h=69(mm)α1= 1.0b=252(mm)c=20mmh 0=49(mm)αs=M B /α1fcbh 02=0.1527ξ=1-√(1-2αs)=0.1665楼板配筋计算As=α1fcb ξh 0/fy=116.54mm 2 Asmin=ρmin bh=26.08mm 2按每米折算As=462.443092(mm 2)As>Asmin,满足,按计算值配筋故顶部配筋可选用 6.φ10(As=471mm 2)满足五.裂缝计算:1.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Ate=16006.5(mm 2)Ate=16006.5(mm 2)ρte=(As+Ap)/Ate=0.02942555(支座)ρte=(As+Ap)/Ate=0.00627745(跨中)=0.02942555=0.012.标准组合计算的钢筋混凝土构件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力:σsk=Mk/(0.87*h0*As)a.支座处:σsk=20.8377032(N/mm 2)b.跨中:σsk=196.816978(N/mm 2)3.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ftk: 2.01(N/mm 2)a.支座处:ψ=1.1-0.65ftk/(ρte*σsk)=-1.03076250.4b.跨中:ψ=1.1-0.65ftk/(ρte*σsk)=0.436185320.436185324.裂缝计算:a.支座处:ωmax=0.0052292(mm)b.跨中:ωmax=0.00023573(mm)5.最大裂缝宽度ωmax:0.0052292(mm)ωmax<[ωmax],裂缝验算满足⎪⎪⎭⎫ ⎝⎛+=te eq s sk cr d c E ρσψαω08.09.1m ax。
板0.4%一0.8%,矩形粱0.6%~1.5%,T形梁0.9%一1.8%,如取其平均值.则板为0.6%,矩形梁为1.05%,T形粱为1.35%一般情况下,粱板的配筋率应尽可能用其经济配筋率的平均值、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可能都如愿以偿、故经济配筋率的核心范围,建义扳取0.5%~0.7%,矩形粱取0.85%~1.25%,T形粱取1.1%~1.6%。
为了不使截面配筋过于拥挤,全部纵筋配筋率不宜超过0.05。
对于仓库、贮仓、料斗等贮料荷载经常占总荷载较大部分的结构物,若柱中纵向配筋率过大,在长期贮料突然卸载时,会使柱中混凝土出现拉应力甚至开裂。
若柱中的纵筋和混凝土之间有很强的黏结应力时,则能同时产生纵向裂缝,这种裂缝更为危险。
为了防止出现这种情况,要控制柱的配筋率,对于筒仓柱的全部配筋率不应大于0.02。
从经济和施工方面来考虑,一般常用的配筋率范围为0.005~0.02。
常用框架结构设计板、梁、柱的经济取值一、单向板肋梁楼板。
1、主梁:经济跨度一般为6~9米,截面高度为跨度的1/14~1/8,宽度为梁高的1/3~1/2;2、次梁:经济跨度(即主梁的间距)一般为4~7米,截面高度为次梁跨度的1/28~1/12,宽度为梁高的1/3~1/2。
3、板:经济跨度(即次梁的间距)一般为1.8~3.0米,板厚不小于其跨度的1/40,一般为70~100㎜。
二、井字梁楼板(正交式或斜交式)。
井字梁楼板梁的跨度可达30米,板的跨度一般为3米左右。
三、经济配筋率:1:板:0.4%一0.8%,如取其平均值.则板为0.6%;2:矩形粱:0.6%~1.5%,矩形梁平均值为1.05%,T形梁0.9%一1.8%,T形粱平均值为1.35%。
一般情况下,粱板的配筋率应尽可能用其经济配筋率的平均值、但由于各种原因,不可能都如愿以偿、故经济配筋率的核心范围,建义扳取0.5%~0.7%,矩形粱取0.85%~1.25%,T形粱取1.1%~1.6%。
LB-1矩形板计算一、构件编号:LB-1二、示意图三、依据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四、计算信息1.几何参数计算跨度:Lx = 6000 mm; Ly = 5000 mm板厚:h = 150 mm2.材料信息混凝土等级:C30fc=14.3N/mm2ft=1.43N/mm2ftk=2.01N/mm2Ec=3.00×104N/mm2钢筋种类:HRB335fy = 300 N/mm2Es =2.0×105 N/mm2最小配筋率:ρ=0.200%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s =20mm保护层厚度:c =15mm3.荷载信息(均布荷载)永久荷载分项系数:γG =1.200可变荷载分项系数:γQ =1.400准永久值系数:ψq =1.000永久荷载标准值:qgk =6.000kN/m2可变荷载标准值:qqk =2.000kN/m24.计算方法:弹性板5.边界条件(上端/下端/左端/右端): 简支/简支/简支/简支6.设计参数结构重要性系数:γo =1.00泊松比:μ =0.200五、计算参数:1.计算板的跨度:Lo = 5000 mm2.计算板的有效高度:ho = h-as=150-20=130 mm六、配筋计算所以按双向板计算):1.X向底板钢筋1)确定X向板底弯矩Mx =表中系数(γG*qgk+γQ*qqk)*Lo2 = (0.0343+0.0524*0.200)*(1.200*6.000+1.400*2.000)*52=11.205 kN*m2)确定计算系数αs = γo*Mx/(α1*fc*b*ho*ho)=1.00*11.205×106/(1.00*14.3*1000*130*130)=0.0463)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ξ = 1-sqrt(1-2*αs) = 1-sqrt(1-2*0.046) =0.0474)计算受拉钢筋面积= 294mm25)验算最小配筋率ρ = As/(b*h) = 294/(1000*150) =0.196%ρ<ρmin =0.200%不满足最小配筋要求所以取面积为As = ρmin*b*h =0.200%*1000*150 = 300 mm2采取方案d10@200,实配面积392 mm2 2.Y向底板钢筋1)确定Y向板底弯矩My =表中系数(γG*qgk+γQ*qqk)*Lo2 = (0.0524+0.0343*1.200*6.000+1.400*2.000)*52=14.825 kN*m2)确定计算系数αs = γo*Mx/(α1*fc*b*ho*ho) =1.00*14.825×106/(1.00*14.3*1000*130*130)=0.0613)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ξ = 1-sqrt(1-2*αs) = 1-sqrt(1-2* 0.061) =0.0634)计算受拉钢筋面积5)验算最小配筋率ρ = As/(b*h) = 393/(1000*150) =0.262%ρ≥ρmin =0.200%满足最小配筋要求采取方案d10@200,实配面积392 mm2七、跨中挠度计算:Mk --------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弯矩值Mq --------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计算的弯矩值1.计算荷载效应Mk = Mgk + Mqk= (0.0524+0.0343*0.200)*(6.000+2.000)*52 =11.860 kN*mMq = Mgk+ψq*Mqk= (0.0524+0.0343*0.200)*(6.000+1.000*2.000)*52 =11.860 kN*m2.计算受弯构件的短期刚度Bs1)计算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作用下,构件纵向受拉钢筋应力σsk = Mk/(0.87*ho*As)(混凝土规范式8.1.3-3)=11.860×106/(0.87*130*392) =267.508 N/mm2)计算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矩形截面积:Ate =0.5*b*h =0.5*1000*150= 75000mm2ρte = As/Ate(混凝土规范式8.1.2-4)3)计算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ψ =1.1-0.65*ftk/(ρte*σsk)(混凝土规范式8.1.2-2)=1.1-0.65*2.01/(0.523%*267.508) =0.166因为ψ不能小于最小值0.2,所以取ψ =0.24)计算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模量的比值αE5)计算受压翼缘面积与腹板有效面积的比值γf 矩形截面,γf=06)计算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ρρ = As/(b*ho)= 392/(1000*130) =0.302%7)计算受弯构件的短期刚度BsBs = Es*As*ho2/[1.15ψ+0.2+6*αE*ρ/(1+3.5γf')](混凝土规范式8.2.3--1)=2.0×105*392*1302/[1.15*0.200+0.2+6*6.667*0.302%/(1+3.5*0.0)]=2.406×103 kN*m23.计算受弯构件的长期刚度B1)确定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组合对挠度影响增大影响系数θ当ρ'=0时,θ=2.0(混凝土规范第8.2.5条)2)计算受弯构件的长期刚度BB = Mk/(Mq*(θ-1)+Mk)*Bs (混凝土规范式8.2.2)=11.860/(11.860*(2.0-1)+11.860)*2.406×103=1.203×103 kN*m24.计算受弯构件挠度fmax = f*(qgk+qqk)*Lo4/B103=23.507mm5.验算挠度挠度限值fmax=23.507mm≤fo=25.000mm,满足规范要求!八、裂缝宽度验算:1.跨中X方向裂缝1)计算荷载效应Mx =表中系数(qgk+qqk)*Lo2= (0.0343+0.0524*0.200)*(6.000+2.000)*52=8.964 kN*m2)带肋钢筋,所以取值vi=1.03)计算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作用下,构件纵向受拉钢筋应力σsk=Mk/(0.87*ho*As)(混凝土规范式8.1.3-3)=8.964×106/(0.87*130*392)=202.187N/mm4)计算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矩形截面积,Ate=0.5*b*h=0.5*1000*150=75000 mm2ρte=As/Ate(混凝土规范式8.1.2-4)因为ρte=0.0052 <0.01,所以让ρte=0.015)计算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ψ=1.1-0.65*ftk/(ρte*σsk)(混凝土规范式8.1.2-2)=1.1-0.65*2.010/(0.0100*202.187)=0.4546)计算单位面积钢筋根数n=57)计算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deq deq= (∑ni*di2)/(∑ni*vi*di)=5*10*10/(5*1.0*10)=108)计算最大裂缝宽度ωmax=αcr*ψ*σsk/Es*(1.9c+0.08*Deq/ρte) (混凝土规范式8.1.2-1)=0.1137mm ≤0.30,满足规范要求2.跨中Y方向裂缝1)计算荷载效应My =表中系数(qgk+qqk)*Lo2= (0.0524+0.0343*0.200)*(6.000+2.000)*52=11.860 kN*m2)带肋钢筋,所以取值vi=1.03)计算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作用下,构件纵向受拉钢筋应力σsk=Mk/(0.87*ho*As)(混凝土规范式8.1.3-3)=11.860×106/(0.87*130*392)=267.508N/mm4)计算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矩形截面积,Ate=0.5*b*h=0.5*1000*150=75000 mm2ρte=As/Ate(混凝土规范式8.1.2-4)因为ρte=0.0052 <0.01,所以让ρte=0.015)计算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ψ=1.1-0.65*ftk/(ρte*σsk)(混凝土规范式8.1.2-2)=1.1-0.65*2.010/(0.0100*267.508)=0.6126)计算单位面积钢筋根数n=57)计算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deq deq= (∑ni*di2)/(∑ni*vi*di)=5*10*10/(5*1.0*10)=108)计算最大裂缝宽度ωmax=αcr*ψ*σsk/Es*(1.9c+0.08*Deq/ρte) (混凝土规范式8.1.2-1)=0.2027mm ≤0.30,满足规范要求。
12公分现浇楼板配筋标准
12公分现浇楼板配筋标准需要根据具体的楼板结构和设计要
求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楼板配筋标准会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钢筋直径:根据楼板厚度和设计荷载,选择合适直径的钢筋。
常用的直径有6、8、10、12、14、16、18、20mm等。
2. 钢筋布置距离:根据楼板跨度、荷载和强度要求,确定钢筋的布置间距。
一般要求主筋的间距不超过3倍钢筋直径,副筋的间距不超过5倍钢筋直径。
3. 主筋和副筋的配筋比例:一般采用钢筋配筋率来表示。
根据楼板跨度、荷载和强度要求,设计师会确定楼板的配筋率。
常见的主筋配筋率为0.5%~1.0%,副筋配筋率为0.15%~0.5%。
4. 钢筋的层数和间距:楼板通常采用两层钢筋或多层钢筋布置。
如果使用两层钢筋,一般要求两层钢筋之间的间距不超过40
倍钢筋直径。
总之,12公分的现浇楼板配筋标准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
和计算,并符合相关的建筑规范和设计标准。
设计师和结构工程师会根据具体项目要求来决定最合适的配筋方案。
双向楼盖板分离式钢筋计算双向板分离式配筋,上部无贯通筋布置,仅在板四边布置负筋,伸入支座梁锚固。
当上部配筋没有布置贯通筋的为分离式楼板配筋,底部一定为贯通式配筋,承受弯矩荷载。
顶部布置负筋承受负弯矩荷载,板与梁一起浇筑,板筋在梁筋上生根绑扎在一起。
顶部配负筋锚固平直段长度满足Ia可直锚,不用弯到梁角筋内侧弯钩竖直长度15d o底部配筋平直锚固长度要求大于5d且至少到梁中线取大值。
楼板钢筋楼盖板1B2:h=120;B:X&Y一级10圆@200双向筋楼板:C30混凝土,钢筋级别一级。
轴线距离3600*6000,梁按轴线居中布置,板四周梁宽度250mm oC30混凝土,一级钢筋,查得钢筋直锚长度=1a=30d=30*8=240mm,梁支座宽-梁保护层二250-20=23Omm,小于1a,不满足直锚要求。
板支座负筋为一级8(g)200mm墙、板保护层:15mm楼板厚度120,支座负筋分布钢:一级光圆6(g)150mm计算根数要考虑,第一钢筋距梁边为1/2板筋间距二15Omm/2,计算2个起算距离。
一级10圆X向底部受力筋长度3350+2*max(5*10,125)=3600mm,根数(5750-200/2*2)/200+1=29⅛o重量3.6*29*0.617=64.41kg一级10园Y向底部受力筋max(5*10z250∕2)+5750+max(5*10,250/2)+2*6.25*10=6125mm 根数(3350-100-100)/200+1=18根重量0.617*6.125*18=68.02kg板净宽3600-125-125=3350z左边梁宽250,右边梁宽250板净长6000-125-125=5750,上边梁宽250,下边梁宽25OmmC30混凝土,一级钢,1a=30d=30*8=240nn,梁支座宽-梁保护层=250-20=230mn,小于Ia,不满足直锚。
顶部一级8圆支座负筋(平直段长度1250mm)长度:1250+15*8+(120∙2*15)=1460mm根数(5900-100-100)/200+1=30根重量30*0.395*1.460=17.301kg顶部一级6圆支座负筋分布筋长度5750-(1250-(250-20))-(1250-230)+2*150=4030mm 根数(1250√250-20)-150∕2)∕150+1=8根重量8*0.222*4.03=7.16kg。
住宅楼板计算及配筋一、关于计算模型1. 最小直径6mm,最大间距200mm。
2. 采用弹性算法。
3. 边缘梁、剪力墙按固端计算,有错层楼板按固端计算4. 负筋长度取整模数:50mm。
6. 钢筋面积调整系数:板底钢筋1.15,支座钢筋0.85。
7. 对于砌体结构周边板的边支座,按铰接考虑。
8. 对于内部的大板,大板与周边板厚度相差不宜超过30mm。
9. 对于便于导荷而设置在板中的虚梁,在进行板配筋计算时,应将虚梁删除。
(上条指当板跨大于3900时,小板就算了)。
10. 异形板及大跨度板当板上砌体墙较多,应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核对,补充板计算书。
二、板厚1. 一般情况,双向板的最小板厚取值详见下表,单向板厚取1/30板跨(同时考虑当地的习惯做法)。
2.特殊情况:1)屋顶板厚至少120;2)电梯前室、门厅走道板厚至少120;3)电梯机房层的底板厚120,无机房电梯的顶板厚150;三、配筋1. 不同支座情况、不同支座截面、不同砼等级下板面筋可用直径详见下表。
2. 一般情况,面筋采用分离式配筋,底筋双向拉通,板面架立筋为Φ6@200。
3. 不同板厚的最小配筋量详见下表,最小配筋率在一般情况下,HRB400,砼等级C25取0.16,砼等级C30取0.18,砼等级C35取0.20。
4. 特殊情况:1)当板跨≤2400负筋拉通,当板跨≥3900时隔一拉一;当板跨≥4200时,直径不小于10mm;2)房屋四角配筋双层双向拉通;3)电梯机房层的底板配筋Φ10@150双层双向,无机房电梯的顶板配筋Φ10@150双层双向;4)屋顶板,配筋Φ8@150双层双向;5)房屋长度超限的端部,凹凸角处,异形板,均采用双层双向配筋,间距不大于150mm;四、习惯做法及注意事项1. 降板:卫生间以及阳台、露台、空调隔板、门厅等降板各多少详建筑。
2. 防水翻边:卫生间四周、厨卫井道处以及阳台、露台、空调隔板、门厅等室内外交接处均需做素砼翻边,上翻高度200或详建筑,宽度同墙。
住宅楼楼板钢筋的计算公式在建筑工程中,楼板是连接楼层的结构,起到承载和分布荷载的作用。
楼板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荷载的大小、楼板的跨度和材料的承载能力等因素。
而楼板钢筋的计算是楼板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到楼板的承载能力和安全性。
本文将介绍楼板钢筋的计算公式,并对其进行详细的解析。
一、楼板钢筋的计算公式。
楼板钢筋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楼板受弯钢筋的计算和楼板受剪钢筋的计算两部分。
下面分别介绍这两部分的计算公式。
1. 楼板受弯钢筋的计算公式。
楼板受弯钢筋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受弯钢筋的面积计算和受弯钢筋的配筋计算两部分。
(1)受弯钢筋的面积计算。
受弯钢筋的面积计算公式为:As = (M M1) / (0.87 fyd h)。
其中,As为受弯钢筋的面积,M为楼板的设计弯矩,M1为混凝土的抗弯强度,fyd为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h为楼板的有效高度。
(2)受弯钢筋的配筋计算。
受弯钢筋的配筋计算公式为:As,min = 0.26 b h / fyd。
其中,As,min为受弯钢筋的最小配筋面积,b为楼板的宽度。
2. 楼板受剪钢筋的计算公式。
楼板受剪钢筋的计算公式主要包括受剪钢筋的面积计算和受剪钢筋的配筋计算两部分。
(1)受剪钢筋的面积计算。
受剪钢筋的面积计算公式为:Av = V / (0.87 fyd d)。
其中,Av为受剪钢筋的面积,V为楼板的设计剪力,fyd为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d为楼板的有效高度。
(2)受剪钢筋的配筋计算。
受剪钢筋的配筋计算公式为:Av,min = 0.13 b d / fyd。
其中,Av,min为受剪钢筋的最小配筋面积,b为楼板的宽度。
二、楼板钢筋计算公式的详细解析。
1. 楼板受弯钢筋的计算公式的详细解析。
(1)受弯钢筋的面积计算公式中,M M1表示楼板的设计弯矩减去混凝土的抗弯强度,得到的结果除以(0.87 fyd h)即可得到受弯钢筋的面积。
这个公式的目的是为了确定楼板受弯钢筋的数量和位置,以保证楼板在受到荷载时能够承受弯曲作用。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配筋设计计算书LB-1矩形板计算工程地址:南京市浦口区绿之苑小区工程项目: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隔层工期:二十天结构设计:钱工项目领导:刘工工程监理:盛工施工单位:南京石峰钢筋混凝土隔层工程部一、构件编号: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LB-1二、示用意三、依据标准《建筑结构荷载标准》GB50009-2021《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GB50010-2020四、计算信息1.几何参数计算跨度: Lx = 2700 mm; Ly = 4800 mm板厚: h = 120 mm2.材料信息混凝土品级: C25 fc=mm2ft=mm2ftk=mm2Ec=×104N/mm2钢筋种类: HRB400 fy = 360 N/mm2Es = ×105 N/mm2最小配筋率: ρ= %纵向受拉钢筋合力点至近边距离: as = 25mm爱惜层厚度: c = 15mm3.荷载信息(均布荷载)永久荷载分项系数: γG =可变荷载分项系数: γQ =准永久值系数: ψq =永久荷载标准值: qgk = m2可变荷载标准值: qqk = m24.计算方式:塑性板5.边界条件(上端/下端/左端/右端):固定/固定/固定/固定6.设计参数结构重要性系数: γo =塑性板β =五、计算参数:1.计算板的跨度: Lo = 2700 mm2.计算板的有效高度: ho = h-as=120-25=95 mm六、配筋计算(lx/ly=2700/4800=< 因此按双向板计算):向底板钢筋1) 确信X向板底弯矩Mx = ζ((γG*qgk+γQ*qqk)*Lo2)= **+**= kN*m2) 确信计算系数αs = γo*Mx/(α1*fc*b*ho*ho)= *×106/**1000*95*95)=3)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ξ = 1-sqrt(1-2*αs) = 1-sqrt(1-2* =4) 计算受拉钢筋面积As = α1*fc*b*ho*ξ/fy = **1000*95*360= 98mm25) 验算最小配筋率ρ = As/(b*h) = 98/(1000*120) = %ρ<ρmin = % 不知足最小配筋要求因此取面积为As = ρmin*b*h = %*1000*120 = 240 mm2采取方案8@200, 实配面积251 mm2向底板钢筋1) 确信Y向板底弯矩My = αMx= *= kN*m2) 确信计算系数αs = γo*My/(α1*fc*b*ho*ho)= *×106/**1000*95*95)=3)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ξ = 1-sqrt(1-2*αs) = 1-sqrt(1-2* =4) 计算受拉钢筋面积As = α1*fc*b*ho*ξ/fy = **1000*95*360= 31mm25) 验算最小配筋率ρ = As/(b*h) = 31/(1000*120) = %ρ<ρmin = % 不知足最小配筋要求因此取面积为As = ρmin*b*h = %*1000*120 = 240 mm2采取方案8@200, 实配面积251 mm2向支座左侧钢筋1) 确信左侧支座弯矩M o x = βMx= *= kN*m2) 确信计算系数αs = γo*M o x/(α1*fc*b*ho*ho)= *×106/**1000*95*95)=3)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ξ = 1-sqrt(1-2*αs) = 1-sqrt(1-2* =4) 计算受拉钢筋面积As = α1*fc*b*ho*ξ/fy = **1000*95*360= 178mm25) 验算最小配筋率ρ = As/(b*h) = 178/(1000*120) = %ρ<ρmin = % 不知足最小配筋要求因此取面积为As = ρmin*b*h = %*1000*120 = 240mm2采取方案8@200, 实配面积251 mm2向支座右边钢筋1) 确信右边支座弯矩M o x = βMx= *= kN*m2) 确信计算系数αs = γo*M o x/(α1*fc*b*ho*ho)= *×106/**1000*95*95)=3)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ξ = 1-sqrt(1-2*αs) = 1-sqrt(1-2* =4) 计算受拉钢筋面积As = α1*fc*b*ho*ξ/fy = **1000*95*360= 178mm25) 验算最小配筋率ρ = As/(b*h) = 178/(1000*120) = %ρ<ρmin = % 不知足最小配筋要求因此取面积为As = ρmin*b*h = %*1000*120 = 240 mm2采取方案8@200, 实配面积251 mm2向上边支座钢筋1) 确信上边支座弯矩M o y = βMy= *= kN*m2) 确信计算系数αs = γo*M o y/(α1*fc*b*ho*ho)= *×106/**1000*95*95)=3)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ξ = 1-sqrt(1-2*αs) = 1-sqrt(1-2* =4) 计算受拉钢筋面积As = α1*fc*b*ho*ξ/fy = **1000*95*360= 55mm25) 验算最小配筋率ρ = As/(b*h) = 55/(1000*120) = %ρ<ρmin = % 不知足最小配筋要求因此取面积为As = ρmin*b*h = %*1000*120 = 240 mm2采取方案8@200, 实配面积251 mm2向下边支座钢筋1) 确信下边支座弯矩M o y = βMy= *= kN*m2) 确信计算系数αs = γo*M o y/(α1*fc*b*ho*ho)= *×106/**1000*95*95)=3) 计算相对受压区高度ξ = 1-sqrt(1-2*αs) = 1-sqrt(1-2* =4) 计算受拉钢筋面积As = α1*fc*b*ho*ξ/fy = **1000*95*360= 55mm25) 验算最小配筋率ρ = As/(b*h) = 55/(1000*120) = %ρ<ρmin = % 不知足最小配筋要求因此取面积为As = ρmin*b*h = %*1000*120 = 240 mm2采取方案8@200, 实配面积251 mm2七、跨中挠度计算:Mk -------- 按荷载效应的标准组合计算的弯矩值Mq -------- 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计算的弯矩值1.计算荷载效应Mk = Mgk + Mqk= *+* = kN*mMq = Mgk+ψq*Mqk= *+** = kN*m2.计算受弯构件的短时间刚度Bs1) 计算按荷载荷载效应的两种组合作用下,构件纵向受拉钢筋应力σsk = Mk/*ho*As) 混规= ×106/*95*251) = N/mmσsq = Mq/*ho*As) 混规= ×106/*95*251) = N/mm2) 计算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矩形截面积: Ate = *b*h = *1000*120= 60000mm2ρte = As/Ate 混规= 251/60000 = %3) 计算裂痕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ψk = 混规= =因为ψ不能小于最小值,因此取ψk =ψq = 混规= =因为ψ不能小于最小值,因此取ψq =4) 计算钢筋弹性模量与混凝土模量的比值αEαE = Es/Ec = ×105/×104 =5) 计算受压翼缘面积与腹板有效面积的比值γf矩形截面,γf=06) 计算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ρρ = As/(b*ho)= 251/(1000*95) = %7) 计算受弯构件的短时间刚度BsBsk = Es*As*ho2/[ψk++6*αE*ρ/(1+ γf')](混规= ×105*251*952/[*++6**%/(1+*]= ×102 kN*m2Bsq = Es*As*ho2/[ψq++6*αE*ρ/(1+ γf')](混规= ×105*251*952/[*++6**%/(1+*]= ×102 kN*m23.计算受弯构件的长期刚度B1) 确信考虑荷载长期效应组合对挠度阻碍增大阻碍系数θ当ρ'=0时,θ= 混规2) 计算受弯构件的长期刚度BBk = Mk/(Mq*(θ-1)+Mk)*Bs (混规= *+*×102= ×102 kN*m2Bq = Bsq/θ (混规= ×102/= ×102 kN*m2B = min(Bk,Bq)= min,=4.计算受弯构件挠度f max = (q gk+q qk)*Lo4/(384*B)= +*(384*×102)= +*(384*×102)=5.验算挠度挠度限值fo=Lo/200=2700/200=fmax=≤fo=,知足标准要求!八、裂痕宽度验算:1.跨中X方向裂痕1) 计算荷载效应Mx = ζ(qgk+ψqqk)*Lo2= *+**= kN*m2) 带肋钢筋,因此取值v i=3) 因为C < 20,因此取C = 204) 计算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作用下,构件纵向受拉钢筋应力σsq=Mq/*ho*As) 混规=×106/*95*251) =mm5) 计算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矩形截面积,Ate=*b*h=*1000*120=60000 mm2ρte=As/Ate 混规=251/60000 =因为ρte= < ,因此让ρte=6) 计算裂痕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ψ= 混规= =因为ψ= < ,因此让ψ=7) 计算单位面积钢筋根数nn=1000/dist = 1000/200=58) 计算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d eqd eq= (∑n i*d i2)/(∑n i*v i*d i)=5*8*8/(5**8)=89) 计算最大裂痕宽度ωmax=αcr*ψ*σsq/Es**C+*Deq/ρte) (混规=**×105**20+*8/ = ≤ , 知足标准要求2.跨中Y方向裂痕1) 计算荷载效应My = αMx= *= kN*m2) 带肋钢筋,因此取值v i=3) 因为C < 20,因此取C = 204) 计算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作用下,构件纵向受拉钢筋应力σsq=Mq/*ho*As) 混规=×106/*95*251)=mm5) 计算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矩形截面积,Ate=*b*h=*1000*120=60000 mm2ρte=As/Ate 混规=251/60000 =因为ρte= < ,因此让ρte=6) 计算裂痕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ψ= 混规= =因为ψ= < ,因此让ψ=7) 计算单位面积钢筋根数nn=1000/dist = 1000/200=58) 计算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d eqd eq= (∑n i*d i2)/(∑n i*v i*d i)=5*8*8/(5**8)=89) 计算最大裂痕宽度ωmax=αcr*ψ*σsq/Es**C+*Deq/ρte) (混规=**×105**20+*8/ = ≤ , 知足标准要求3.支座上方向裂痕1) 计算荷载效应M o y = βMy= *= kN*m2) 带肋钢筋,因此取值v i=3) 因为C < 20,因此取C = 204) 计算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作用下,构件纵向受拉钢筋应力σsq=Mq/*ho*As) 混规=×106/*95*251)=mm5) 计算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矩形截面积,Ate=*b*h=*1000*120=60000 mm2ρte=As/Ate 混规=251/60000 =因为ρte= < ,因此让ρte=6) 计算裂痕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ψ= 混规= =因为ψ= < ,因此让ψ=7) 计算单位面积钢筋根数nn=1000/dist = 1000/200=58) 计算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d eqd eq= (∑n i*d i2)/(∑n i*v i*d i)=5*8*8/(5**8)=89) 计算最大裂痕宽度ωmax=αcr*ψ*σsq/Es**C+*Deq/ρte) (混规=**×105**20+*8/ = ≤ , 知足标准要求4.支座下方向裂痕1) 计算荷载效应M o y = βMy= *= kN*m2) 带肋钢筋,因此取值v i=3) 因为C < 20,因此取C = 204) 计算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作用下,构件纵向受拉钢筋应力σsq=Mq/*ho*As) 混规=×106/*95*251) =mm5) 计算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矩形截面积,Ate=*b*h=*1000*120=60000 mm2ρte=As/Ate 混规=251/60000 =因为ρte= < ,因此让ρte=6) 计算裂痕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ψ= 混规= =因为ψ= < ,因此让ψ=7) 计算单位面积钢筋根数nn=1000/dist = 1000/200=58) 计算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d eqd eq= (∑n i*d i2)/(∑n i*v i*d i)=5*8*8/(5**8)=89) 计算最大裂痕宽度ωmax=αcr*ψ*σsq/Es**C+*Deq/ρte) (混规=**×105**20+*8/ = ≤ , 知足标准要求5.支座左方向裂痕1) 计算荷载效应M o x = βMx= *= kN*m2) 带肋钢筋,因此取值v i=3) 因为C < 20,因此取C = 204) 计算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作用下,构件纵向受拉钢筋应力σsq=Mq/*ho*As) 混规=×106/*95*251)=mm5) 计算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矩形截面积,Ate=*b*h=*1000*120=60000 mm2ρte=As/Ate 混规=251/60000 =因为ρte= < ,因此让ρte=6) 计算裂痕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ψ= 混规= =7) 计算单位面积钢筋根数nn=1000/dist = 1000/200=58) 计算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d eqd eq= (∑n i*d i2)/(∑n i*v i*d i)=5*8*8/(5**8)=89) 计算最大裂痕宽度ωmax=αcr*ψ*σsq/Es**C+*Deq/ρte) (混规=**×105**20+*8/ = ≤ , 知足标准要求6.支座右方向裂痕1) 计算荷载效应M o x = βMx= *= kN*m2) 带肋钢筋,因此取值v i=3) 因为C < 20,因此取C = 204) 计算按荷载效应的准永久组合作用下,构件纵向受拉钢筋应力σsq=Mq/*ho*As) 混规=×106/*95*251)=mm5) 计算按有效受拉混凝土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矩形截面积,Ate=*b*h=*1000*120=60000 mm2ρte=As/Ate 混规=251/60000 =因为ρte= < ,因此让ρte=6) 计算裂痕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不均匀系数ψψ= 混规= =7) 计算单位面积钢筋根数nn=1000/dist = 1000/200=58) 计算受拉区纵向钢筋的等效直径d eqd eq= (∑n i*d i2)/(∑n i*v i*d i)=5*8*8/(5**8)=89) 计算最大裂痕宽度ωmax=αcr*ψ*σsq/Es**C+*Deq/ρte) (混规=**×105**20+*8/ = ≤ , 知足标准要求。
住宅楼板计算及配筋
一、关于计算模型
1. 最小直径6mm,最大间距200mm。
2. 采用弹性算法。
3. 边缘梁、剪力墙按固端计算,有错层楼板按固端计算
4. 负筋长度取整模数:50mm。
6. 钢筋面积调整系数:板底钢筋1.15,支座钢筋0.85。
7. 对于砌体结构周边板的边支座,按铰接考虑。
8. 对于内部的大板,大板与周边板厚度相差不宜超过30mm。
9. 对于便于导荷而设置在板中的虚梁,在进行板配筋计算时,应将虚梁删除。
(上条指当板跨大于3900时,小板就算了)。
10. 异形板及大跨度板当板上砌体墙较多,应采用有限元软件进行核对,补充板计算书。
二、板厚
1. 一般情况,双向板的最小板厚取值详见下表,单向板厚取1/30板跨(同时考虑当地的
习惯做法)。
2.特殊情况:1)屋顶板厚至少120;
2)电梯前室、门厅走道板厚至少120;
3)电梯机房层的底板厚120,无机房电梯的顶板厚150;
三、配筋
1. 不同支座情况、不同支座截面、不同砼等级下板面筋可用直径详见下表。
2. 一般情况,面筋采用分离式配筋,底筋双向拉通,板面架立筋为Φ6@200。
3. 不同板厚的最小配筋量详见下表,最小配筋率在一般情况下,HRB400,砼等级C25
取0.16,砼等级C30取0.18,砼等级C35取0.20。
4. 特殊情况:1)当板跨≤2400负筋拉通,当板跨≥3900时隔一拉一;
当板跨≥4200时,直径不小于10mm;
2)房屋四角配筋双层双向拉通;
3)电梯机房层的底板配筋Φ10@150双层双向,
无机房电梯的顶板配筋Φ10@150双层双向;
4)屋顶板,配筋Φ8@150双层双向;
5)房屋长度超限的端部,凹凸角处,异形板,均采用双层双向配筋,间距
不大于150mm;
四、习惯做法及注意事项
1. 降板:卫生间以及阳台、露台、空调隔板、门厅等降板各多少详建筑。
2. 防水翻边:卫生间四周、厨卫井道处以及阳台、露台、空调隔板、门厅等室内外交接处
均需做素砼翻边,上翻高度200或详建筑,宽度同墙。
3. L形异形板、转角窗、框架处无梁时设置JQD(加强带),一般400宽,配筋上下各
4Φ14,Φ8@200箍筋。
此外:板内阳角放射状配筋一般为5Φ8@100,长度为L/4,(总说明已有),当异形板跨>=4.2米时为7Φ10@100(具体工程具体分析)。
4. 厨房烟井和暗卫气井不穿底板但上屋面,卫生间水井穿底板但不上屋面。
5. 填充墙下一般设置加强筋,配筋见总说明,钢筋位置在图上表达出来,建筑画虚线墙下
一般不应加粗钢筋,应整体提高板的配筋。
只有垂直单向板长边的不可能移位的隔墙,如厕所与其他房间的隔墙下才可以加粗钢筋。
6. 电梯吊钩: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9.
7.6条规定,吊环锚入混
凝土的深度不应小于30d并应焊接或绑扎在钢筋骨架上,d为吊环钢筋的
直径。
当直锚不足时,可以采用弯锚。
五、绘图参数
1. 负筋位置:界线位置,梁中;尺寸位置,下边。
2. 负筋标注:文字标注;钢筋编号:不编号。
3. 多跨负筋:长度,取短跨轴线间距1/4+半梁宽;两边长度取大值;
负筋自动拉通距离:100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