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2.1.2植物细胞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21 MB
- 文档页数:4
2.1.2植物细胞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掌握玻片的分类、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并说出各结构的主要功能。
2.通过观察、小组讨论等学习过程,提高观察以及合作探究能力。
3.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树立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制作和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三、教学难点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
四、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显微镜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上课之初,教师针对上一节课显微镜的内容提出问题:我们用显微镜可以看到生物的微观世界,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是什么?学生进行回答。
接下来,引入本节课的主题,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
(二)新知讲授环节一:玻片的分类教师先将菠菜叶片直接放在光学显微镜下,请学生观察物像,引导学生得出用显微镜观察时要观察的物体必须薄而透明,进而介绍常用的玻片标本的三种类型。
环节二: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结合教材中的实验,引导学生学习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教师先逐次介绍进行观察时所需要的材料用具,再重点逐步讲解洋葱鳞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操作过程,同时进行示范,操作过程中强调注意事项。
之后请学生分组按照讲解的操作步骤进行练习操作,启发学生用一个字对操作过程进行描述:一擦、二滴、三撕、四展、五盖、六染,同时思考讨论滴清水、使用碘液处理的目的,并尝试将实验观察到的结果绘制出来。
环节三:植物细胞结构学生操作结束后绘制出观察到的菠菜叶片的细胞结构后,在课件上呈现植物细胞的结构图或呈现植物细胞的模式图。
引导学生对植物细胞各部位的结构和功能进行介绍,帮助学生掌握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组成。
(三)巩固练习教师多媒体展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
达到巩固新学知识的目的,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小结引导学生思考学习完这节课有哪些收获和体会,交流学习所获、分享学习心得。
(五)布置作业1.课下完成本节课后习题。
2.课后利用环保材料制作植物细胞结构模型。
《2.1.2 植物细胞》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 《植物细胞》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2. 教材这步分内容写得比较清楚,但有一个明显错误。
书第43页有一个手拿滴管滴碘液的图,图中所示的使用滴管的方法明显不规范。
3. 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实际的教学安排与教材有些不同。
《第二节植物细胞》安排二课时。
第一课时为理论部分(包括讲细胞的结构)。
第二课时为实验内容。
本教学设计是针对第二课时实验内容的。
4. 初一使用显微镜的实验比较多。
如: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观察草履虫、观察叶片的结构、观察人血涂片。
可根据各方面的实际情况,将这些实验统一安排。
如:有时可将观察人血涂片合并到观察人体的基本组织这个实验中。
二、学情分析1. 很多学生使用显微镜还不够熟练。
2. 初一学生观察微观世界的愿望非常强烈。
3. 初一的学生第一次制作玻片标本,一上来就完全让学生自己做,有一定的困难。
初中生模仿水平较强。
4. 初一学生自制力差,实验课容易违反纪律。
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2)说明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步骤。
2.水平目标(1)尝试自己制作临时装片。
(2)使用显微镜观察生物细胞(3)尝试绘制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
3.情感目标(1)观察世界的乐趣,交流观察的体会与感想。
(2)确立实事求是的态度,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
五、教学重点巩固使用显微镜的要点,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
六、教学难点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的结构简图。
七、教学方法实验法、发现法、演示、讨论交流相结合。
八、教学用具显微镜、多媒体。
九、课时安排《植物细胞》一节为两课时。
第一课时可将这个节的理论部分讲完。
本教学设计为第二课时实验部分的内容。
十、教学过程十一、板书设计十二、教学反思:因为这是上初中以来的第一次实验,要让他们有成就感,其实这实验不难,但要注意的是最好用低倍的目镜和物镜来看,因为本身洋葱细胞比较大,用低镜看更清晰,这实验我是安排他们用10×的目镜和10×物镜观察。
第二节植物细胞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使用显微镜观察。
2.制作的临时装片,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教学重点制作临时装片,归纳植物细胞结构特点。
教学难点以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成功制作临时装片;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教法:观察阅读课时:1课时教具:载玻片,盖玻片,洋葱一、导入复习显微镜的构造以及使用方法,提问:用显微镜直接观察手指头能否看见?二、新课(一)玻片标本的种类用显微镜观察的标本材料一定要薄而透明,使光线能通过材料。
常用的玻片标本有以下三种:1.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
2.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
3.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
(有的生物非常微小,也可以直接做成装片)。
[这些玻片可以做成永久的(可长期保存)或临时的(不能长期保存)]。
(介绍稀碘液的作用是染色,载玻片作用是托载标本的玻璃片,盖玻片的作用是覆盖标本的玻璃片)。
(二)实验:观察植物细胞(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阅读教材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方法步骤:(用一个字总结各步骤)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
(擦)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
(滴)3.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
(取、展)4.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
(盖)5.把一滴稀碘液滴在洋葱内表皮上,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染)6.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
(2)植物细胞的结构对照教材内容,认识植物细胞的各个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细胞质。
作业1.植物细胞包括哪些结构?2.怎样区分显微镜视野中的气泡和细胞?板书1.玻片标本有哪些类型?2.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是如何制作的?3.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是怎样的?因为这是上初中以来的第一次实验,要让他们有成就感,其实这实验不难,但要注意的是最好用低倍的目镜和物镜来看,因为本身洋葱细胞比较大,用低倍镜看更清晰,这实验我是安排他们用10×的目镜和10×物镜观察。
《植物细胞》教学设计(第1课时)北京市上地实验学校王红庚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举例说出玻片标本的基本类型。
2.认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二)能力目标1.学习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体验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交流制作体会。
2.根据自己观察,客观真实地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二、教学重点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三、教学难点规范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
四、教学准备1.洋葱鳞片叶,清水,稀碘液,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绘图纸、铅笔。
2.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大家好!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显微镜结构和如何使用显微镜,利用显微镜走进了微观世界,通过观察了永久装片,我们看到了细胞。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亲手制作一个装片去观察一下活的细胞呢?【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玻片标本的类型1.首先,我们先来复习一下光学显微镜的原理。
在使用显微镜观察之前,我们先要进行对光,其目的是使外界光线通过反光镜的折射,穿过通光孔,到达物镜和目镜,最终我们才能看到放大的标本。
2.在学习完显微镜之后,我经常看到有的同学迫不及待地把自己的手指放在载物台上,想看看自己放大的指纹。
还有的同学在载物台上放上一张纸,想看看上面的字是否能被放大。
甚至有的同学从头上拔下一根头发来想看看头发的显微结构。
但是,他们都没有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结果,这是为什么呢?3.有的同学说,这些材料都太厚。
确实如此,如果我们观察的材料太厚了,光路就无法通过了。
那么,同学们思考一下,什么样的生物材料可以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呢?有的同学会说,实验材料一定要薄。
那么要薄到什么程度?我们观察的生物材料一定要薄到透光才行,所以我们一定要对所观察的实验材料进行处理。
装片:将能透过光线的标本直接放在载玻片上制成。
切片:将标本切成薄而透明的切片。
涂片:将液体标本涂在玻片上制成涂片。
《植物细胞》本课内容是《植物细胞》一节的内容。
前面讲了显微镜的结构和使用方法,学生已初步具备了使用显微镜的技能。
在此基础上,让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结构。
还学习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所以操作和观察应该不会感到特别的困难。
只是在学习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时,会有一定的难度。
【知识与能力目标】1、学会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2、阐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过程与方法目标】1、能制作并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2、练习画植物细胞结构图。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进一步培养学生认真操作、仔细观察的实验习惯;2、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2、练习画植物细胞结构图。
【教学难点】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1、材料工具:显微镜、洋葱鳞片叶、清水、碘液、镊子、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解剖针。
2、小老师培训:课前对四名学生进行单独教学,并教会他们如何指导其他学生。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提出问题:植物细胞有哪些基本结构?先指名回答,再全班学生一起回答。
教师:前面我们观察的都是植物细胞的永久装片,你们想亲手制作装片,看一看植物细胞吗?(愿意)今天我们就来实现这个愿望。
(课件第2页)能否将一个洋葱或一根黄瓜直接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呢?要看得清楚被观察的物体,应该要让被观察的材料具备什么样的条件?引导生答:薄而透明二、教学新课(一)玻片标本类型(课件第3页)切片:用从生物体上切取的薄片制成涂片:用液体的生物材料经过涂抹制成装片:用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二)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1.学生通过实验报告上的材料工具名称,认识所用到的工具。
教师对学生不熟悉的工具进行指导,并提醒学生实验时要注意安全。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工具的使用及注意事项,确保学生操作准确及人身安全。
2.1.2《植物细胞》教学设计新课标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
通过对该课的学习能使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植物细胞》课标分析核心素养目标:生命观念学会制作临时装片。
渗透 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对认识生命世界具有指导作用,是科学自然观和世界观的有机组成和重要基础科学探究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动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通过绘制细胞结构图,感知动植物细胞结构。
科学探究是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方式,跨学科实践是扩展视野、增强本领的重要途径,探究实践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志科学思维学会运用分析、归纳、对比、推理等科学方法得出结论。
发展科学思维是培育学生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等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科学态度认识动植物细胞的结构,养成乐于探索自然界奥秘的科学态度。
态度责任关系到知识和能力的正确运用,是生物学课程育人价值的重要体现。
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这对以后的自主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七上教材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学生练习制作临时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同类型的动植物细胞,切实体验微观世界的神奇,认识到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教学重难点:教师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对观察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引导学生寻找和发现动植物细胞的共性 即各种各样的细胞都有共同的结构模式--—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再引导学生辨识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不同点,进一步促进学生认识动植物细胞功能的不同与细胞结构的差异有关,初步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念。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植物细胞》教学设计课学生提出问题:美丽的苏州园林由一砖一瓦建造出来的,构成生物的基本单位是什么呢?生:细胞二、学习目标大屏幕上展示,学生代表朗读三、自主学习、了解新知细胞是生物结构的基本单位,科学家根据细胞的多少将生物分为哪两种生物?生:单细胞生物、多细胞生物举例 (附带图片)把生物送回家 (能区分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四、合作探究、把握重点(一)1.明确实验目的要求2.清点实验器材3.明确实验步骤小组讨论以下问题(1)尝试用一个表示动作的字来概括动植物细胞临时装片制作的每一个步骤。
第二节植物细胞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学会制作临时装片的基本方法
(2)使用显微镜观察自己制作的临时装片,以提高自己的观察和实验能力。
(3)认识并阐明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4)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技能目标:
学生体会“胆大心细”是顺利实验的必备素质;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老师的带领、指导下,尝试改革实验,意识到实验方法是可以发展变化的,增强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制作临时装片。
2.归纳植物细胞结构。
3. 初步学会绘制植物细胞简图。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胆大心细的心理素质、成功地制作临时装片: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练习绘制植物细胞结构简图。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法。
学习方法: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内合作探究动手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练习画细胞结构简图。
教具准备
教师准备:1.洋葱鳞片叶、番茄(或西瓜等成熟果实)德国肉、清水、碘酒溶液、高锰酸钾溶液(质量分数1%-5%)、镊子、刀片、滴管、纱布、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
学生准备:自愿准备感兴趣、可观察的植物材料,如洋葱、番茄的果肉等;3H铅笔、绘图纸、教具使用:多媒体演示。
教学过程
一、指导预习
2.可前让各合作小组的组长、记录员按教师的要求,结合实验预习准备好实验器材及实验材料;任课教师
对各合作小组的组长、记录员进行培训,制作临时装片,为各组更好完成实验作准备。
二、检查预习
用问答式教学方法与学生共同复习上节课内容。
(略)看来大家对显微镜的基础知识掌握的很好。
我们掌握好这些知识就是为了便于观察各种各样的细胞结构。
今天我们就先来观察一下植物细胞结构。
三、双主互动
学生操作显微镜是为了使用它看到微观的生命世界,可是把一个洋葱或黄瓜直接放到显微镜下,能看到内部结构吗?我们不妨来做一个小实验。
学生活动:把切得较厚的材料直接放到显微镜下观察。
教师活动:这样能观察到细胞吗?学生回答:不能。
为什么观察不到呢?
学生回答:材料太厚、不透光。
回答非常正确。
所以我们在观察时,应先将材料切得薄而透明,通常我们把材料制成玻片标本。
阅读课本总结玻片标本的种类。
[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及归纳总结能力]以上三种玻片标本都可做成永久的,也可做成临时的装片。
我们今天就先来学习一下最常用的临时装片的制作方法。
提问:谁能把这几个步骤分别用一个字概括一下?学生思考议论并回答,教师总结:擦→滴→取→展→盖→染→吸几个步骤。
下面请大家看视频明确各个步骤。
边放视频边讲解注意观察每个步骤。
首先是擦,把载玻片和盖玻片用洁净的纱布擦拭干净,滴: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取:用镊子撕一小块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展:将材料放在水滴中央展开;盖:盖上盖玻片,要注意使盖玻片一边先接触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
可以避免气泡的出现;染: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吸: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这样一个临时装片就做好了,就可以放到显微镜下观察。
学生活动:用不同的材料制作临时装片,并注意各步骤的操作方法。
疑难问题,教师指导。
教师活动:这是我们自己制作的第一张临时装片,一定要仔细观察,做好后放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你所看见的植物细胞结构,把它如实地画到实验报告纸上。
(并适时的播放课件,要让学生明确细胞的结构)
学生活动:制片,观察细胞结构,讨论、分析植物细胞的结构、画生物简图时注意生物简图的画法和注意事项。
教师活动:请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同学及其他临时装片的同学,把你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选取一个画在黑板上,注意形状和结构(要实事求是,不能添枝加叶)。
学生活动:上黑板画出你在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教师纠正错误的地方。
通过各种细胞的比较总结出细胞的基本结构以及生物简图的画法。
教师活动:在我们观察过程中会发现细胞和气泡有时难以分辨,请大家注意气泡往往有粗而黑的边缘,形状呈圆形或椭圆形,里面往往是一片空白,用镊子尖轻轻压一下盖玻片,气泡就会变形和移动。
请大家再注意
观察一下。
在画生物简图时一定要真实、规矩、完整。
好了,现在检查一下我们所画的图。
在我们所画的细胞结构图上都有一个基本相同的结果。
最外层是一层透明的薄壁,叫细胞壁。
起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
紧贴细胞壁的是细胞膜,植物细胞中有一个近似球形的细胞核,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结构是细胞质,细胞质里有液泡,液泡内的细胞液含有多种物质,日常生活中瓜果蔬菜能具各种味道就是这些物质在起作用。
细胞中还含有叶绿体结构。
植物细胞的各种结构分别具有各自的功能,它们协调配合,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
四、归纳总结
本节课我们通过制作并观察植物细胞的临时装片,认识了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更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和画生物简图,更多的知识还需进一步地实践和巩固。
五、拓展提升
1. 请根据制作临时装片的知识回答问题:
①②③
④⑤⑥
(1)请排列上述操作步骤的先后顺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④和⑤所示操作中所滴液体分别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 _____。
(3)图中③所示的操作步骤是盖上盖玻片,先让盖玻片的__ _______接触液体,再慢慢放下另一边,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
2、写出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中的各序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
●板书设计
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
一、玻片标本分类
1.切片——切取薄片
2.涂片——液体涂抹
3.装片——撕下或挑取的少量材料制成的
二、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
擦→滴→取→展→盖→染→吸
三、植物细胞结构
1.细胞壁2.细胞膜3.细胞质4.细胞核5.液泡6.叶绿体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