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步计算四则混合运算复习进程
- 格式:ppt
- 大小:718.00 KB
- 文档页数:10
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一、单元分析本单元教学整数三步计算的混合运算,这是在学习了两步计算混合运算基础上安排的,也是整数混合运算的最后一个单元。
本单元的内容分三段安排:第一段通过例1教学不含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第二段通过例2教学含有小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第三段通过例3教学含有中括号的三步混合运算。
教材结合混合运算,安排学生解决一些简单的三步计算实际问题,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理解并掌握三步计算混合运算的顺序,认识中括号,能正确地进行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
2.使学生经历认识和理解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过程,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的经验,感受知识之间的联系,能用三步计算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获得发现数学结论的成功体验,培养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和做人、做事的责任心。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联系现实的问题情境和已有认识学习运算顺序。
2、教学难点:结合混合运算解决相应的简单实际问题。
四、教学时间8教时(含单元测评3课时)1、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 ... ..1课时2、含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 . .1课时3、练习十一....................... ..... ..1课时4、含有中括号的混合运算............... ....1课时5、练习十二................................1课时主备人:授课人:全册第 59 课时教学内容:不带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第 1 课时第七单元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不含括号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三步混合运算的计算;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产生自主探索的兴趣3、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的学习习惯。
六年级数学复习快速掌握四则运算复习四则运算四则运算是数学学习的基础,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尤为关键。
通过复习四则运算,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快速掌握四则运算的方法,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加法复习加法是最简单的一种运算,它的运算法则也是最容易掌握的。
要快速掌握加法,首先需要熟练掌握数字的顺序和数学符号的运用。
加法主要包括两位数和三位数的相加。
以两位数为例,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步骤进行计算:Step 1:将两个数竖直地排列起来,使得个位数对齐。
23+ 18Step 2:从个位数开始相加,23+18=41。
Step 3:按照进位的原则,将进位的数加到十位数上,得到最终的结果。
23+ 18——41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快速高效地进行加法的计算。
二、减法复习减法是对加法的逆运算,同样也是我们需要掌握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快速掌握减法,首先需要熟悉数学符号的运用和数字的大小关系。
减法也主要包括两位数和三位数的相减。
以两位数相减为例,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步骤进行计算:Step 1:将被减数和减数竖直地排列起来,使得个位数对齐。
56- 23Step 2:先从个位数开始相减,6-3=3。
Step 3:按照借位的原则,如果减数大于被减数,则需要向高位借1。
56- 23——3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可以迅速得出减法的计算结果。
三、乘法复习乘法是数学中比较复杂的一种运算,它需要用到乘法表和多位数的相乘。
为了更好地掌握乘法,我们需要记住乘法表,熟悉乘法的运算法则。
以两位数相乘为例,我们可以采用以下步骤进行计算:Step 1:将乘数和被乘数竖直地排列起来。
24× 12Step 2:从个位数开始相乘,4×2=8。
Step 3:将乘积写在个位数下方,8写在个位上。
Step 4:根据乘法的进位原则,将乘积的十位数保留,作为进位。
24× 12———48Step 5:乘积的十位数写在十位上。
第七单元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复习一、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梳理。
1.不含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有乘、除法和加、减法,运算顺序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2.含有小括号的三步计算:含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
小括号里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3.含有中括号的三步计算:算式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
二、典型题。
1.计算。
840-400÷20×5 25×(22+576÷32)(564-18×24)÷1211×4÷4×11 [175-(49+26)]×23 490÷[210÷(180÷12)]2. 邮政局要处理一批邮件。
如果人工处理,按每分钟6件计算,需要90分钟完成;如果使用数码处理机,9分钟就能完成。
数码处理机每分钟比人工多处理多少件?3. 3辆卡车共运480箱苹果。
照这样计算,再增加2辆卡车,一共可以运苹果多少箱?4.李老师买4副羽毛球拍和 3 副网球拍。
你能估计李老师大约要用多少元吗?他实际用了多少元?5. 王红家的客厅地面用面积为9平方分米的方砖铺,需要400块。
如果改用边长为5分米的方砖铺,需要多少块能铺好?6. 双“十一”期间,一箱牛奶降价后的价格是50元,原来买5箱的牛奶钱,现在可以多买两箱。
原来每箱牛奶多少元?7. 学校足球队有48人,乒乓球队的人数比足球队的3倍少17人。
请你提一个三步计算的问题并解答。
问题:?解答:8. 下面的算式,不计算,能辨别谁的结果较大吗?请用本单元学习的知识辩一辩,说一说理由。
可以这样表达:“我认为结果较大的是,我是这样想的”。
算式A:36+24×50-30 算式B:36+24×(50-30)。
小学数学复习计划(15篇)学校数学复习打算〔精选15篇〕学校数学复习打算篇1一、复习内容:本册的复习内容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综合应用、计算、应用题。
其中计算和应用题是复习的重点和难点。
二、复习目标:1、使同学比较系统地坚固地把握有关整数、小数、分数、比和比例、简易方程等基础学问,具有进行整数、小数、分数四则运算的力量,会使用学过的简便算法,合理、敏捷地进行计算,会解简易方程,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使同学稳固已获得的一些计算单位的大小的表象,坚固地把握所学的单位间的进率,能够比较娴熟地进行名数的简洁改写。
3、使同学坚固地把握所学的几何形体的特征,能够比较娴熟地计算一些几何形体的周长、面积和体积,稳固所学的简洁的画图、测量等技能。
4、使同学把握所学的统计学问,能够看和绘制简洁的统计图表,并且能够计算求平均数问题。
5、使同学坚固地把握所学的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和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够比较敏捷地运用所学学问独立地解答不冗杂的应用题,解决生活中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
三、复习措施:对本班同学理解和把握数学基础学问的状况以及力量进展的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讨论,找出同学学习中的缺陷、薄弱环节以及存在的其它问题,结合本单元各个复习板块的教材编排状况,拟定详细的复习挨次、重点、课时安排及适当的配套练习。
重视同学对概念、法则、性质的理解和把握,沟通学问间的联系,使同学对已有学问系统,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避开混淆。
在计算方面,要留意提高每一个同学的计算力量;在几何学问方面,要进一步进展同学的空间观念;在复习应用题时,要留意提高同学分析问题的力量和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的力量。
讲究复习技巧,有效调动同学复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课堂上要让同学多说、多练习,相互促进,切实提高复习的效果。
复习要面对全体同学。
对学有余力的同学要让他们通过复习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对学问把握比较薄弱的同学要区分对待,在课堂上还把握不坚固的内容,要利用课后时间补差,关心他们把握好最基本的学问和形成最基本的技能。
三步四则混合运算(含小括号内一步计算)前置知识在进行本次学习之前,需要学生掌握以下知识:•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能够进行小学数学的口算•能够灵活运用小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会:•理解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掌握在小括号内进行一步计算的方法•能够熟练应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完成习题教学步骤第一步:了解混合运算的概念1.进行知识点讲解,介绍混合运算的概念。
2.进行范例教学,让学生通过范例深入理解混合运算的应用。
第二步:学习小括号内一步计算的方法1.教师讲解小括号内一步计算的方法。
2.进行一些具体的范例教学,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小括号内一步计算的技巧。
第三步:完成练习,巩固所学知识1.教师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可以逐个练习,或集中进行总练习。
2.检查学生练习情况,对不理解的进行补充解释。
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并运用小括号内一步计算的方式解决问题。
同时,在练习中让学生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难点在于让学生掌握小括号内一步计算的方法,并能够熟练应用。
同时,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部分学生不能理解混合运算的应用,需要针对这些学生进行深入解释和指导。
教学方法本节课的教学方法采用讲解、实例演示、练习等多种形式,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知识点。
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和小测验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和辅导。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重点是让学生掌握三步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并能够熟练应用小括号内一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
通过练习,让学生可以逐渐掌握所学的知识,提高数学应用能力。
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 培养学生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同一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进行。
2. 实例讲解:通过具体例题,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 教学难点:如何在实际运算中灵活运用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法,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实例。
2.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3. 采用问题解决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加减乘除运算,引出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
2. 讲解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讲解先乘除后加减,同一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进行的原则。
3. 实例讲解:出示具体例题,让学生观察并分析运算顺序,引导学生总结规律。
4. 练习巩固:出示练习题,让学生按照正确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教师批改并讲解错误。
5. 应用拓展: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购物计算、行程问题等。
6. 总结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7.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是否能正确运用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3. 评估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提问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反馈与调整:1. 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3. 对于掌握程度较差的学生,可以通过课后辅导或小组学习,帮助其巩固四则混合运算顺序。
八、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探索更复杂的四则混合运算问题,如多步运算、带有括号的四则混合运算。
整理复习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律简单的三步计算实际问题主备教师: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5页整理与复习的第5-8题。
教学目标: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加以巩固理解及熟练运用所学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同时提高学生应用学过的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掌握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有关的运算律教具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复习混合运算顺序、运算律。
1、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什么?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2、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什么?在有小括号的算式里,要先小括号里的。
3、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怎样算?二、练习36+300÷12 848-800÷16×12(132+68)×(97-57)972÷(720-21×33)找学生板演,教师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注意对学困生的辅导。
三、复习运算律说说下面式子表示什么运算律。
a+b=b+a (a+b)+c=a+(b+c)a×b=b×a (a×b)×c=a×(b×c)(a+b)×c=a×c+ b×c四、应用运算律: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41×99 560÷16102×3436×25 765-198 226×13-26×13304+297 18×45+18×55五、实际应用1、毛巾每条6元,水瓶每个15元,茶杯每个4元,茶盘每个15元。
学生观察情境图,说说能知道什么?学生回答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学生交流激发兴趣提出问题使学生对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加以巩固理解及熟练运用所学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1)妈妈买2个水瓶和6个茶杯,一共要多少元?(2)新安招待所买了32个水瓶和12个茶盘。
买水瓶毕买茶盘多用多少元?(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2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一列特快列车的速度是这辆汽车的2倍,而磁悬浮列车的速度比这列特快列车的速度的3倍还多70千米。
四年级数学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知识点拨】1.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和减法,或者只有乘法和除法,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②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可以使用小括号。
2.四则混合运算方法一看、(看数字,运算符号,想想运算顺序是什么。
)二画、(画线,哪一步先算,就在哪一步的下面画一条横线,没有计算的要照抄下来。
) 三算、(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四检验、(检验运算顺序是否错误,计算是否算错。
)* 混合运算顺序歌通览全题定方案,细看是否能简便;明确顺序是关键,同级只要依次算;异级出现仔细看,先乘除来后加减;遇到括号别慌张,先小后大依次算;每算一步都检验,又对又快喜心间。
【解题技巧】解答式题技巧(一)“看”。
“看”,就是先看一看题目里有几个什么数。
会有几种运算符号;再看一看运算符号和数据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
如405×(3076-2980)+2136÷89。
看的结果应是:①有5个数;②有4种运算;③含有小括号;④是一道带有小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题。
又如3.68×[1÷(2.1-2.09)]+0.6。
看的结果应是①含有5个数;②有4种运算;③含有中括号;④是一道带有中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式题。
这是小学数学的计算题的答题技巧之一。
(二)“定”。
“定”,就是对题目整体观察后,确定运算顺序。
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算什么。
可采用画线标序的方法,如:405×(3076-2980)+2136÷89└──┬─┘①└─┬─┘└──┬──┘└──────┘③(三)“想”。
“想”,就是分析题中的数值特征和运算间的联系,联想到有关运算定律、运算性质,然后进行运算。
如:405×(3076-2980)+2136÷89。
四年级(上)数学《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知识点拨】1.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①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法和减法,或者只有乘法和除法,要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既有加减法,又有乘除法,要先算乘除,后算加减。
②在有括号的算式里,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
改变算式的运算顺序,可以使用小括号。
2.四则混合运算方法一看、(看数字,运算符号,想想运算顺序是什么。
)二画、(画线,哪一步先算,就在哪一步的下面画一条横线,没有计算的要照抄下来。
)三算、(按照运算顺序计算)四检验、(检验运算顺序是否错误,计算是否算错。
)* 混合运算顺序歌通览全题定方案,细看是否能简便;明确顺序是关键,同级只要依次算;异级出现仔细看,先乘除来后加减;遇到括号别慌张,先小后大依次算;每算一步都检验,又对又快喜心间。
【解题技巧】解答式题技巧(一)“看”。
“看”,就是先看一看题目里有几个什么数。
会有几种运算符号;再看一看运算符号和数据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内在联系。
如405×(3076-2980)+2136÷89。
看的结果应是:①有5个数;②有4种运算;③含有小括号;④是一道带有小括号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题。
又如3.68×[1÷(2.1-2.09)]+0.6。
看的结果应是①含有5个数;②有4种运算;③含有中括号;④是一道带有中括号的小数四则混合式题。
这是小学数学的计算题的答题技巧之一。
(二)“定”。
“定”,就是对题目整体观察后,确定运算顺序。
即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后算什么。
可采用画线标序的方法,如:405×(3076-2980)+2136÷89└──┬─┘①└─┬─┘└──┬──┘②②└──────┘③(三)“想”。
“想”,就是分析题中的数值特征和运算间的联系,联想到有关运算定律、运算性质,然后进行运算。
如:405×(3076-2980)+2136÷89。
这道题虽不存在简算问题,但括号部分与除法可同时计算,即同时算出3076-2980的差与2136÷89的商。
小学数学?四那么混合运算?知识总结知识点一:四那么运算的概念和运算顺序1、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四那么运算。
2、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如果只有加、减法或者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3、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既有乘、除法又有加、减法的,要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
4、算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大、中、小括号的计算顺序为小→中→大。
括号里面的计算顺序遵循以上1、2、3条的计算顺序。
知识点二:0的运算1、0不能做除数;字母表示:无,a÷0是错误的表达2、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3、一个数减去0还得原数;字母表示:a-0=a4、一个数减去它本身,差是0;字母表示:a-a=05、一个数和0相乘,仍得0;字母表示:a×0=06、0除以任何非0的数,还得0;字母表示:0÷a=0(a≠0)知识点三: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在两个数的加法运算中,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字母表示: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加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加另一个加数,和不变。
字母表示:(a+b)+c=a+(b+c)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的乘法运算中,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字母表示:a×b=b×a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字母表示:(a×b)×c=a×(b×c)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再乘另一个数,等于把这个数分别同两个加数〔减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相减〕,得数不变。
字母表示:(a+b)×c=a×c+b×c;a×c+b×c=(a+b)×c;②a×(b—c)=a×b—a×c;a×b—a×c=a×(b—c)6、连减定律:①一个数连续减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后两个数的和,得数不变;字母表示:a—b—c=a—(b+c);a—(b+c)=a—b—c;②在三个数的加减法运算中,交换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不变。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整数四则混合运算(不含括号的三步计算)》数学教案一、教学目的1.了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概念;2.掌握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规则;3.熟练运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规则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2.实际问题中应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是指在一道题中,同时出现加减乘除四种运算符并含有整数的运算。
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需要注意运算符优先级,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运算规则如下:1.先乘除,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例如:4 + 3 × 2 -5 ÷ 1= 4 + 6 - 5= 52. 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实际问题中应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需要分析问题,将问题转化为数学式子,并按照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进行计算。
例如:问题:小华今天花了64元买了2盒巧克力,每盒巧克力20元,买了3支铅笔每支铅笔4元。
小华手里还剩下15元,请问小华刚开始有多少元钱?解题思路:先算出小华买巧克力的总价,再加上铅笔的总价,最后用总花费减去剩余的钱得到答案。
解题过程:2 × 20 = 40 (巧克力的总价)3 ×4 = 12 (铅笔的总价)40 + 12 = 52 (总花费)52 + 15 = 67 (刚开始有的钱)答案:小华刚开始有67元钱。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解、演示和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讲解:通过讲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和实际问题应用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演示:通过白板和PPT演示实例,让学生看到计算过程和思路。
练习:给学生分发练习题,让学生自主进行练习巩固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识首先,老师简单介绍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概念,并与学生分享一些实际问题中使用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例子。
2. 讲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讲解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规则,包括运算符优先级和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