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册数学课件-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 冀教版 (共9页)
- 格式:ppt
- 大小:765.00 KB
- 文档页数:10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教案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教案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内容: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P60~P61)教材分析:教材选择了为班级购买保温桶和垃圾桶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自主解决问题。
在充分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思路、算法的基础上,通过蓝灵鼠的问题,鼓励学生试着写成一个算式。
在交流算式的过程中,重点指导如何将三个算式写成一个算式,明确运算顺序。
最后,在“想一想”中放手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自主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自主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两级三步或带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过程。
2、进一步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同一问题解决策略。
教学准备:情境图片、口算卡片、习题板、课件。
教学过程:一、检复铺垫:1、口算: 100-94 32+28 58-34 60×6 4×6+2×7 39÷3 24÷8 24×2 27÷3 100-40×22、将先算的部分画上横线,再计算:30×5-100 79-40÷4 (12+24)÷9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二、出示情境问题:1、师生谈话,引出问题:通过以上的复习,老师发现同学们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加减乘除”各类运算,掌握了这些计算的本领,我们才能自己试着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做生活的小主人。
比如“购买日常用品”——学校计划给每个班配置一个保温桶和一个垃圾桶。
每个保温桶65元,每个垃圾桶17元。
6个班一共要用多少钱?(相机贴示图片与价钱)2、学生尝试自主解决:指名完整口述所给信息和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探索解决。
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1、学生交流不同的算法;教师相机板书。
65×6 =17×6 = 65+17=390+102=82×6=【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化解题思路的空间】2、结合板书,鼓励学生将分步的几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
第三课时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科书70页、71页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提示: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两步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本课时主要是让同学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和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时利用直观图形帮学生分析理解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两级三步或带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两级三步或带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领悟同一问题,思考出发点不同,解决方法也不同。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掌握两级三步或带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将三步计算的算式改为综合算式。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30×5-100 79-40÷4 (12+24)÷92、出示课件学校给每个班级配备了一个保温桶和一个垃圾箱,想想你能从这件事中发现什么数学问题?生1:一共买了多少保温桶和垃圾箱?生2:保温桶贵还是垃圾箱贵,它们差多少钱?生3:学校一共花了多少钱?生4:……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了解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掌握情况;通过事件了解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例5的情景图)师我们若把前面的事件加上条件,你能解决兔博士的问题吗?生1:6个班一共花多少钱,就是求6个班保温桶和垃圾箱一共花了多少钱?生2:其实就是求6个班保温桶和6个垃圾箱一共花了多少钱?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头脑很灵活,思路很清晰。
那你们能帮兔博士解决问题吗?学生独立解答并交流结果。
生1:65×6=390(元)17×6=102(元)390+102=492(元)生2:65+17=82(元)82×6=492(元)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两个同学的做法正确吗?你能说出每一步的意义吗?生1:65×6求的是6个保温杯多少钱?17×6表示6个垃圾箱多少钱?390+102表示一共花了多少钱?生2:65+17表示一个保温桶和一个垃圾箱花多少钱?82×6表示一共花了多少钱?师:同学们的理解非常正确。
第三课时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科书70页、71页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提示: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两步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本课时主要是让同学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和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时利用直观图形帮学生分析理解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两级三步或带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两级三步或带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领悟同一问题,思考出发点不同,解决方法也不同。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掌握两级三步或带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难点:将三步计算的算式改为综合算式。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说出以下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
30×5-100 79-40÷4 〔12+24〕÷92、出示课件学校给每个班级配备了一个保温桶和一个垃圾箱,想想你能从这件事中发现什么数学问题?生1:一共买了多少保温桶和垃圾箱?生2:保温桶贵还是垃圾箱贵,它们差多少钱?生3:学校一共花了多少钱?生4:……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了解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掌握情况;通过事件了解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例5的情景图〕师我们假设把前面的事件加上条件,你能解决兔博士的问题吗?生1:6个班一共花多少钱,就是求6个班保温桶和垃圾箱一共花了多少钱?生2:其实就是求6个班保温桶和6个垃圾箱一共花了多少钱?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头脑很灵活,思路很清晰。
那你们能帮兔博士解决问题吗?学生独立解答并交流结果。
生1:65×6=390〔元〕17×6=102〔元〕390+102=492〔元〕生2:65+17=82〔元〕82×6=492〔元〕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两个同学的做法正确吗?你能说出每一步的意义吗?生1:65×6求的是6个保温杯多少钱?17×6表示6个垃圾箱多少钱?390+102表示一共花了多少钱?生2:65+17表示一个保温桶和一个垃圾箱花多少钱?82×6表示一共花了多少钱?师:同学们的理解非常正确。
《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说课稿说教材本节课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中的第三课时。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上节课学习的将分步计算改写成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是今后学习乘除混合运算、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所以它在本册教材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选择了为班级购买保温桶和垃圾桶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自主解决问题。
在充分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思路、算法的基础上,通过蓝灵鼠的问题,鼓励学生试着写成一个算式。
在交流算式的过程中,重点指导如何将三个算式写成一个算式,明确运算顺序。
最后,在“想一想”中放手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自主解决问题。
说学情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在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乘、除法的基础知识,把两个加减法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以及上节课学习的将分步计算改写成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知识,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本节知识做了有力的铺垫。
说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自主探索、解答问题,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两级三步或带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过程。
(2)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简单的三步四则运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解决。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是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将依托情境,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讨论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
说教学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要立足于学生的“学”。
为了让学生获得充分的经历感知,取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本课教学分为以下四个环节。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教案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教案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教案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内容: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P60~P61)教材分析:决问题的思路、算法的基础上,通过蓝灵鼠的问题,鼓励学生试着写成一个算式。
在交流算式的过程中,重点指导如何将三个算式写成一个算式,明确运算顺序。
最后,在“想一想”中放手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自主解决问题。
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自主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两级三步或带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过程。
2、进一步掌握两级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同一问题解决策略。
教学准备:情境图片、口算卡片、习题板、课件。
教学过程:一、检复铺垫:1、口算: 100-94 32+28 58-34 60X6 4X6+2X739÷3 24÷8 24X2 27÷3 100-40X22、将先算的部分画上横线,再计算:30X5-100 79-40÷4 (12+24)÷9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二、出示情境问题:1、师生谈话,引出问题:通过以上的复习,老师发现同学们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加减乘除”各类运算,掌握了这些计算的本领,我们才能自己试着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做生活的小主人。
比如“购买日常用品” ——学校计划给每个班配置一个保温桶和一个垃圾桶。
每个保温桶65元,每个垃圾桶17元。
6个班一共要用多少钱?(相机贴示图片与价钱)2、学生尝试自主解决:指名完整口述所给信息和问题;鼓励学生探索解决。
师巡视指导。
三、交流解题思路和方法:1、学生交流不同的算法;教师相机板书。
65X6 =17X6 = 65+17=390+102= 82X6=【为学生提供展示个性化解题思路的空间】2、结合板书,鼓励学生将分步的几个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
说课设计。
第三课时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说教材本节课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四则混合运算》中的第三课时。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带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以及上节课学习的将分步计算改写成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基础上学习的,同时又是今后学习乘除混合运算、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所以它在本册教材中起到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材选择了为班级购买保温桶和垃圾桶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自主解决问题。
在充分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思路、算法的基础上,通过蓝灵鼠的问题,鼓励学生试着写成一个算式。
在交流算式的过程中,重点指导如何将三个算式写成一个算式,明确运算顺序。
最后,在“想一想”中放手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自主解决问题。
说学情三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在二年级,学生已经学习了加、减、乘、除法的基础知识,把两个加减法算式改写成一个综合算式,以及上节课学习的将分步计算改写成带括号的两级混合运算的知识,这些都为学生学习本节知识做了有力的铺垫。
说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自主探索、解答问题,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两级三步或带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过程。
(2)进一步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简单的三步四则运算。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解决。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掌握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是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个问题。
说教法与学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将依托情境,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学习中,感受学习的乐趣,通过观察、比较、分析、讨论等数学活动,让学生充分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
说教学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
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的“教”要立足于学生的“学”。
第三课时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科书70页、71页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教学提示:同学们已经掌握了两步的四则混合运算的方法,本课时主要是让同学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和简单的三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时利用直观图形帮学生分析理解问题.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尝试将分步计算改写成两级三步或带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过程.过程与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两级三步或带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领悟同一问题,思考出发点不同,解决方法也不同。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同一问题。
掌握两级三步或带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难点:将三步计算的算式改为综合算式。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并计算.30×5-100 79-40÷4 (12+24)÷92、出示课件学校给每个班级配备了一个保温桶和一个垃圾箱,想想你能从这件事中发现什么数学问题?生1:一共买了多少保温桶和垃圾箱?生2:保温桶贵还是垃圾箱贵,它们差多少钱?生3:学校一共花了多少钱?生4:……设计意图:复习旧知,了解学生对运算顺序的掌握情况;通过事件了解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创设情境,探究新知。
1、出示课件(例5的情景图)师我们若把前面的事件加上条件,你能解决兔博士的问题吗?生1:6个班一共花多少钱,就是求6个班保温桶和垃圾箱一共花了多少钱?生2:其实就是求6个班保温桶和6个垃圾箱一共花了多少钱?师: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头脑很灵活,思路很清晰.那你们能帮兔博士解决问题吗?学生独立解答并交流结果。
生1:65×6=390(元)17×6=102(元)390+102=492(元)生2:65+17=82(元)82×6=492(元)师:同学们看一看这两个同学的做法正确吗?你能说出每一步的意义吗?生1:65×6求的是6个保温杯多少钱?17×6表示6个垃圾箱多少钱?390+102表示一共花了多少钱?生2:65+17表示一个保温桶和一个垃圾箱花多少钱?82×6表示一共花了多少钱?师:同学们的理解非常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