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等高线测试题
- 格式:doc
- 大小:406.50 KB
- 文档页数:5
下图为某地等值线图,数值关系为a>b>c,完成1〜3小题:1、若三条线为等高线,则甲、乙两地代表的地形为[ ]A.甲山脊,乙山谷B.甲山谷,乙山脊C.甲山脊,乙山脊D.甲山谷,乙山谷2、若三条线为等温线,则该地位于[ ]A.南半球B.西半球C.东半球D .北半球3、若三条线为等降水量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纬度高,乙的纬度低 B .甲位于沿海,乙位于内陆C•降水量关系为甲<乙 D .甲位于迎风坡,乙位于背风坡1i 56000(1) 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称:B ___________ C __________ E 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这幅图中,周庄位于李庄的向。
(3) _______________图中小河向 流。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需要修筑一座水库大坝,应在 最合适。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A 、F 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 该地为发展旅游业,拟开辟 DA FA 两条登山线路。
修筑这两条线路各有什么优缺点?(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在E 、F 、G 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 H 处车辆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与B 处表示的地形部位是 ,海拔较高的是 ,其海拔高度为(2) 写出图中不同地形部位的名称: C ______ ; D ____ ; E ____ :(3) M 处的等高线间距较N 处的 ______ (疏或密),因此M 处的坡度较N 处的坡度 _________ (大 或小)上孑尸二小踣根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读我军侦察员绘制的敌军军事部署简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这是一个村庄的地形图,请回答:(1) 填出ABC 三处的地形:A ,B ___________ ,C 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P 点的海拔高度是 ______________ ,P 点与山峰的相对高度大约是 ___________ 米;走哪一条路线省力 _______ (AP 还是AN ;理由是 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流的主干河道的流向应该是自 向 :(4) 从X 点到O 点图上直线距离大约3.5厘米,那么两地的实际距离大约是_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敌军阵地在我军阵地的 向.(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敌军指挥部与我军指挥部的相对高度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为什么?(4) 、如只考虑地形因素,我军应选择哪条进攻路线?为什么?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图三大基本要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 、 ______ .(2) 写出图中字母所处的地形部位名称:A , C __________ , D ____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C 两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 :若要上山, 米:读图回答:在①②③三条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是________ ; A、B两条线中为山谷的是______ ;画出图中河流的支流.读“等高线图”,回答:(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形态名称A、_____ ;B、_____ ;C、_____ ; D________ .(2)EF、FG两个山坡,坡度较缓的是_____ ,判断理由是_______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中AD和BF是小溪流的是,理由是•(2)____________________ C处地形部位表示 _____ ,E处地形部位表示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沿AD爬到海拔420米的山顶比AD的坡对面爬到山顶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吃力或省力中选择正确答案)(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DG间的图上距离是3.5厘米,则DG间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地区表示的面积比湖南省的 _____ (在大或小中选择正确答案),湖南省地图表示的内容比该地区(在简略和详细中选择正确答案)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类型名称:A ____ C _____ D ______E ____F 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C到B和从D到A,上山较容易的是;在ABCDE六处中,可能有河流的是______ .(3)从图上量得A B两地的直线距离是2.6厘米,那么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__答案1、B 2 A 3 C.2 (1) B 山脊C 鞍部E 陡崖(2)东北(3)北(4) D (5) 1500 (6)“略”(7) G3•读图可知,(1) A与B处表示的地形部位是山峰,海拔较高的是B,其海拔高度为1050〜1100米.(2)图中不同地形部位的名称是:C陡崖;D山脊;E山谷.(3) M 处的等高线间距较N处的密,因此M处的坡度较N处的坡度大.根据题意.故答案为:(1)山峰;B; 1050; 1100;( 2)陡崖;山脊;山谷;(3)密;大.4. (1)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判断,可知敌军阵地位于我军阵地的西北方向;(2)读图可知,敌军指挥部的海拔为400米,我军指挥部的海拔为400米,故敌军指挥部与我军指挥部的相对高度是0米;(3)我军阵地与敌军指挥部的图上距离超过3厘米,比例尺为1: 1000000,即两地间的实地距离超过30千米,已超出了我军大炮的最远射程20千米;(4)如果只考虑地形因素,我军选择C进攻线路较好,理由是坡度小,利于行进.故答案为:(1)西北;(2) 0;(3)否;我军阵地与敌军指挥部之间的距离超过30 千米,超过了我军大炮的最远射程20千米;(4) C;坡度小,利于行进.5. (1)地图三大基本要素为: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2)A处是山顶,C处是山脊,D处是陡崖.(3)B、C两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的是B处.(4)①②之间的河流流向是由西北向东南.(5)该图所示地区海拔不足500米,地面起伏不平,其地形类型为丘陵.故答案为:(1)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2)山顶;山脊;陡崖;(3) B;( 4) 由西北向东南;(5)丘陵.6. (1)从等高线地形图看出,A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B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C处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2)读图可知,图中P点的海拔高度是100米,山峰的海拔是180米,P点与山峰的相对高度是180米-100米=80米,AP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登山比较省力;(3)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判断,河流的主干河道的流向应该是自西南向东北流;(4)根据图中比例尺图中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计算可知,两地的实际距离大约是:3.5 X 40米=140米.故答案为:(1)山顶;山谷;陡崖;(2)100; 80; AP;因为AP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3)西南;东北;(4)140.7. 图中画了河流及河流以北的部分等高线,根据水往低处流的道理,离河流越近的等高线海拔越低,离河流越远的等高线海拔越高,读图可得,在①②③三条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是③;A、B两条线中为山谷的是A;图中河流的支流位于A部位.故答案为:③;A;8. 等高线地形图中两山顶之间比较低洼的地方是鞍部,等高线重合的地方是陡崖,等高线向小数弯曲凸出的是山脊,相反,贝規山谷.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相反,则较陡.根据题意.故答案为:(1)A鞍部;B陡崖;C山谷;D山脊(2)FG等高线稀疏9. (1)图中AD和BF是小溪流的是BF,理由是该处是山谷部位;(2)C处地形部位表示陡崖,E处地形部位表示鞍部;(3)沿AD爬到海拔420米的山顶比AD的坡对面爬到山顶较省力,因为该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4)图中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500米,若DG间的图上距离是3.5 厘米,则DG间的实际距离是1750米,该地区表示的面积比湖南省的小,湖南省地图表示的内容比该地区简单.故答案为:(1)BF;该处是山谷部位;(2)陡崖;鞍部;(3)省力;(4)1750;小;简单. 10.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A为山顶(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C为陡崖(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D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E为鞍部(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F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2)从C到B和从D到A,上山较容易的是从D到A,因此D到A坡度更缓,因为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稀疏表明坡度越缓和;在山谷中(F处)才有可能孕育河流;(3)量得A、B两地的直线距离是2.6厘米,根据比例尺= 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得出,实地距离=2.6 X 200000=520000厘米=5200米.故答案为:(1)山顶;陡崖;山脊;鞍部;山谷;(2)从D到A;F;(3)5200米.。
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精选题29道一.选择题(共18小题)1.如图是“某地等高线地形图”,说法正确的是( )A.从甲处攀登山峰比从乙处攀登省力B.丁处的坡度比丙处陡C.甲、乙、丙、丁四处的海拔都是280米D.甲处海拔最高,丁处海拔最低2.下列四幅图(单位:米)中,点P分别表示( )A.山峰、山谷、山脊、鞍部B.鞍部、山峰、山脊、山谷C.山峰、山脊、山谷、鞍部D.山谷、山脊、鞍部、山峰3.如图序号与山体部位名称相符的是( )A.①鞍部B.②山谷C.③山脊D.④陡崖4.下列选项中,A、B、C、D所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排序与图序相符的是( )A.①山谷 ②鞍部 ③山脊 ④山顶B.①山谷 ②山顶③鞍部④山脊C.①山谷 ②山脊 ③山顶 ④鞍部D.①山脊 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5.下面四幅图中,正确表示河流流向的是( )A.B.C.D.6.“因地形,用险制塞”是修筑长城的一条重要经验,如图Ⅰ所示。
图Ⅱ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
若图Ⅱ所示地区有古长城经过,在①②③④四条虚线所表示的位置中,你认为古长城所在的位置最可能是( )A.①B.②C.③D.④7.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地的海拔高度是200米B.乙地的海拔高度是100米C.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100米D.甲、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300米8.读图,四幅图为同一山地的等高线图,比例尺最大的是( )A.B.C.D.9.2020年5月,中国测量登山队对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进行了第三次测量。
如图为珠穆朗玛峰测量攀登部分线路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关于攀登线路叙述正确的是( )A.一直沿山谷方向前进B.测量队从珠穆朗玛峰西坡登山C.一号营地与二号营地相对高度超过400米D.三号营地位于一号营地的东北方向10.下列四幅等高线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A.B.C.D.11.图中A地的地形类型是( )A.平原B.山地C.丘陵D.高原12.如图为“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其中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正确的是( )A.甲——山谷B.乙——山谷C.丙——山脊D.丁——陡崖13.以下等高线图中③部位表示的地形名称是( )A.盆地B.山脊C.鞍部D.陡崖14.读等高线地形图,图中A、B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A.200米B.300米C.400米D.500米15.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盆地的是( )A.B.C.D.16.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稀疏的地方表示( )A.海拔就越高B.海拔就越低C.地形的坡度就越缓D.地形的坡度就越陡17.图中序号表示的地形正确的是( )A.①—山脊B.②—山顶C.③—陡崖D.④—山谷18.在山区常有河流流过的地形是( )A.山脊B.山谷C.山峰D.陡崖二.填空题(共1小题)19.读某区域地形图和该区域开发形成的城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等高线地形图试题命题人:马明华1、下列水系图中,反映地势低平的是 ( )读我国某山地等高线图,回答2--3题。
2.下列现象可信的是( )A. b 、c 的相对高度为500米 B .b 点能看到m 点C. m 、n 为空中索道 D .a 地可能形成瀑布3.此地区植被类型属于( )A.常绿硬叶林 B .落叶阔叶林 C.针阔混交林 D .常绿阔叶林读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判定4—6题。
4.当该地区普降暴雨时,水位上涨最猛的是A .①河段B .②河C .③河D .④湖5.图中虚线是居民点a 和b ,b 和d 之间公路选线方案,其中合理的是 A .e 和g B .e 和h C .f 和g D .f 和h图86.沿着图示箭头方向,该地区发展立体农业,布局合理的是A.棉花——苹果——毛竹——冷杉 B.水稻——柑橘——茶叶——马尾松C.甘蔗——小麦——橡胶——红松 D.春小麦——葡萄——草地——红松下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7~9题。
7.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断,图中河流的总体流向大致是()A.西北向东南流B.东南向西北流C.东北向西南流D.西南向东北流8.该地区拟建一条铁路,有人设计了一选线方案(如图)。
方案沿线甲、乙、丙、丁四处中明显不合理的有()A.1处B.2处C.3处D.4处9.若要安排露营活动地点,就地形、水文特征判断,最不适宜的地点是()A.W B.X C.Y D.Z读我国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0~11题。
10.甲成为图中区域规模最大的村落和集市,最主要的条件是( )A.地处河流上游,水质良好 B.周围地貌多样,风景优美C.地形平坦开阔,交通方便 D.背靠丘陵缓坡,滑坡很少11.地质队员发现乙处有金矿出露,考虑流水的侵蚀、搬运作用,能找到沙金(沉积物中的细小金粒)的地方是( )A.a B.b C.c D.d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13题。
12.图中M处最可能适宜开展的运动项目是()A.跳水运动 B.滑雪运动C.漂流运动 D.攀岩运动13.图中M处地形的海拔最高点相对于甲城镇的高度可能为()A.508m B.316m C.264m D.198m 下图中甲是我国东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图,乙是EF河段河床示意图。
初中地理专项训练:等高线地形图(附答案)等高线地形图是一种用等高线来表示地形高低的地图。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坡度陡,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出可以判定为山脊,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鞍部。
等高线地形图上的数据是相对高度,等高线可以相交、重叠,但不可以闭合。
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代表高原。
因此,正确答案为:1.B 2.A 3.B 4.D 5.C 6.B 7.C 8.A 9.A。
11.1)不正确。
2)不确定。
3)不正确。
4)不正确。
5)不确定。
6)不确定。
12.1)A代表山脊,B代表山谷。
2)约为200米,D地气温更高。
3)东北方向,约为1.5千米。
4)因为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可以找到水源和人类活动的迹象,有可能找到安全的地方。
13.需要具体问题才能回答。
1) A点的海拔高度是800米,此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是50米。
2) B处的地形部位是山峰。
3) C处的地形部位是山谷。
4) 图中所画的①、②、③三处河流中,有一处错误,应该是③。
因为③所在位置应该是山峰,不可能是河流。
14.(1) 回答图中地形部位名称:C处是山谷,E处是山峰,B-D是山脊。
2) 如果B-D是一条小河,其河水应是向B处流去。
3) 甲、乙的相对高度是50米。
如果我校七年级要进行一次攀援活动应选择E处。
4) 如果甲、乙两地之间的图上距离为2厘米,那么,它们的实际直线距离约是4千米。
15.(1) 量算图中EC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实地距离为6千米。
2) A和F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分别是山峰和山谷。
3) 图中B点的海拔为500米,等高距为50米。
4) C点位于B点的东南方向。
5) 如果在D坡和E坡开垦梯田,应选择在E坡,判断的依据是E坡比D坡更平缓。
16.(1) 图中A、B两处,适合攀岩的是A处;适合漂流的是B处。
①河段小河的流向大致为南北方向。
2) 在图中正确的位置标出“鞍部”。
3) 图上测得甲、乙两地的直线距离约为1厘米,若要在两地间修建缆车,已知比例尺为1:xxxxxxx,则缆车线路长度至少3千米。
下图为某地等值线图,数值关系为a>b>c,完成1~3小题:1、若三条线为等高线,则甲、乙两地代表的地形为[ ] A.甲山脊,乙山谷B.甲山谷,乙山脊C.甲山脊,乙山脊D.甲山谷,乙山谷2、若三条线为等温线,则该地位于[ ] A.南半球B.西半球C.东半球 D.北半球3、若三条线为等降水量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纬度高,乙的纬度低 B.甲位于沿海,乙位于内陆C.降水量关系为甲<乙 D.甲位于迎风坡,乙位于背风坡(1)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称:B __________ C __________ E__________(2)在这幅图中,周庄位于李庄的________方向。
(3)图中小河向_____方流。
(4)如果需要修筑一座水库大坝,应在_____处最合适。
(5)若A、F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为_______米。
(6)该地为发展旅游业,拟开辟DA、FA两条登山线路。
修筑这两条线路各有什么优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7)判断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是_______地。
根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A与B处表示的地形部位是_____,海拔较高的是_____,其海拔高度为______~_____米.(2)写出图中不同地形部位的名称:C______;D______;E______.(3)M处的等高线间距较N处的______(疏或密),因此M处的坡度较N处的坡度______(大或小)读我军侦察员绘制的敌军军事部署简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敌军阵地在我军阵地的______方向.(2)敌军指挥部与我军指挥部的相对高度是______米.(3)假如我军大炮的最远射程为20千米,敌军阵地是否在我军炮火的射程之内?为什么?__ __________(4)、如只考虑地形因素,我军应选择哪条进攻路线?为什么?____________.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地图三大基本要素为: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图中字母所处的地形部位名称:A______,C______,D______.(3)B、C两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的是______处.(4)①②之间的河流流向是______.(5)该图所示地区海拔不足500米,其地形类型为______.这是一个村庄的地形图,请回答:(1)填出ABC三处的地形.A______,B______,C______.(2)图中P点的海拔高度是______米,P点与山峰的相对高度大约是______米;若要上山,走哪一条路线省力______(AP还是AN);理由是______.(3)河流的主干河道的流向应该是自______向______流.(4)从X点到O点图上直线距离大约3.5厘米,那么两地的实际距离大约是______米.读图回答:在①②③三条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是______;A、B两条线中为山谷的是______;画出图中河流的支流.读“等高线图”,回答:(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形态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2)EF、FG两个山坡,坡度较缓的是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D和BF是小溪流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2)C处地形部位表示______,E处地形部位表示______.(3)沿AD爬到海拔420米的山顶比AD的坡对面爬到山顶较______ (在吃力或省力中选择正确答案)(4)若DG间的图上距离是3.5厘米,则DG间的实际距离是______米,该地区表示的面积比湖南省的______ (在大或小中选择正确答案),湖南省地图表示的内容比该地区______(在简略和详细中选择正确答案)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类型名称:A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F______(2)从C到B和从D到A,上山较容易的是______;在ABCDEF六处中,可能有河流的是______处.(3)从图上量得A、B两地的直线距离是2.6厘米,那么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____ __.答案1、B 2 A 3 C.2(1)B 山脊 C 鞍部 E陡崖(2)东北(3)北(4)D(5)1500(6)“略” (7)G3. 读图可知,(1)A与B处表示的地形部位是山峰,海拔较高的是B,其海拔高度为1050~1100米.(2)图中不同地形部位的名称是:C陡崖; D山脊; E山谷.(3)M 处的等高线间距较N处的密,因此M处的坡度较N处的坡度大.根据题意.故答案为:(1)山峰;B;1050;1100;(2)陡崖;山脊;山谷;(3)密;大.4. (1)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判断,可知敌军阵地位于我军阵地的西北方向;(2)读图可知,敌军指挥部的海拔为400米,我军指挥部的海拔为400米,故敌军指挥部与我军指挥部的相对高度是0米;(3)我军阵地与敌军指挥部的图上距离超过3厘米,比例尺为1:1000000,即两地间的实地距离超过30千米,已超出了我军大炮的最远射程20千米;(4)如果只考虑地形因素,我军选择C进攻线路较好,理由是坡度小,利于行进.故答案为:(1)西北;(2)0;(3)否;我军阵地与敌军指挥部之间的距离超过30千米,超过了我军大炮的最远射程20千米;(4)C;坡度小,利于行进.5. (1)地图三大基本要素为: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2)A处是山顶,C处是山脊,D处是陡崖.(3)B、C两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的是B处.(4)①②之间的河流流向是由西北向东南.(5)该图所示地区海拔不足500米,地面起伏不平,其地形类型为丘陵.故答案为:(1)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2)山顶;山脊;陡崖;(3)B;(4)由西北向东南;(5)丘陵.6. (1)从等高线地形图看出,A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B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C处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2)读图可知,图中P点的海拔高度是100米,山峰的海拔是180米,P点与山峰的相对高度是180米-100米=80米,AP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登山比较省力;(3)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判断,河流的主干河道的流向应该是自西南向东北流;(4)根据图中比例尺图中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计算可知,两地的实际距离大约是:3.5×40米=140米.故答案为:(1)山顶;山谷;陡崖;(2)100;80;AP;因为AP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3)西南;东北;(4)140.7. 图中画了河流及河流以北的部分等高线,根据水往低处流的道理,离河流越近的等高线海拔越低,离河流越远的等高线海拔越高,读图可得,在①②③三条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是③;A、B两条线中为山谷的是A;图中河流的支流位于A部位.故答案为:③;A;8. 等高线地形图中两山顶之间比较低洼的地方是鞍部,等高线重合的地方是陡崖,等高线向小数弯曲凸出的是山脊,相反,则是山谷.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相反,则较陡.根据题意.故答案为:(1)A鞍部;B陡崖;C山谷;D山脊(2)FG;等高线稀疏9. (1)图中AD和BF是小溪流的是BF,理由是该处是山谷部位;(2)C处地形部位表示陡崖,E处地形部位表示鞍部;(3)沿AD爬到海拔420米的山顶比AD的坡对面爬到山顶较省力,因为该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4)图中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500米,若DG间的图上距离是3.5厘米,则DG间的实际距离是1750米,该地区表示的面积比湖南省的小,湖南省地图表示的内容比该地区简单.故答案为:(1)BF;该处是山谷部位;(2)陡崖;鞍部;(3)省力;(4)1750;小;简单.10.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A为山顶(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C为陡崖(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D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E为鞍部(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F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2)从C到B和从D到A,上山较容易的是从D到A,因此D到A坡度更缓,因为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稀疏表明坡度越缓和;在山谷中(F处)才有可能孕育河流;(3)量得A、B两地的直线距离是2.6厘米,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得出,实地距离=2.6×200000=520000厘米=5200米.故答案为:(1)山顶;陡崖;山脊;鞍部;山谷;(2)从D到A;F;(3)5200米.。
初中地理等高线练习题一、选择题1. 等高线是表示地形起伏的一种方式,以下哪项不是等高线的特点?A. 等高线是连续的曲线B. 等高线是闭合的C. 等高线不会交叉D. 等高线可以表示地形的高低变化2.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表示什么?A. 地形平坦B. 地形陡峭C. 地形有小丘D. 地形有河流3. 等高线地形图中,两等高线之间的距离表示什么?A. 地形的坡度B. 地形的海拔C. 地形的起伏程度D. 地形的坡向4.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差称为?A. 等高距B. 等高差C. 等高线密度D. 等高线间隔5.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闭合且中心高,四周低的地形是什么?A. 山峰B. 盆地C. 峡谷D. 平原二、填空题6.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____的区域表示地形陡峭。
7. 当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时,表示地形为____。
8.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之间的数值差越大,表示地形的____越小。
9.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闭合且中心低,四周高的地形是____。
10.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平直表示地形____。
三、判断题11.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越密集,表示地形越平坦。
()12.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闭合且中心高,四周低的地形是盆地。
()13.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递增的方向是海拔升高的方向。
()14. 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时,表示地形为山脊。
()15.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数值递减的方向是海拔降低的方向。
()四、简答题16. 请简述等高线地形图的作用和意义。
17. 解释等高线地形图中的“等高距”是什么,并举例说明如何通过等高距判断地形的坡度。
18.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如何通过等高线的形态判断地形的类型?19. 描述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闭合且中心低,四周高的地形特征。
20. 说明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和向海拔低处凸出分别表示什么地形特征。
五、综合应用题21. 根据所给的等高线地形图,计算出A点到B点的相对高度。
高中地理《等高线》练习题一、选择题读我国南方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题。
1.如陡崖M在甲村正南方,则可知乙村旁的河流大致流向是( )A.由西北向东南 B.由西向东C.由东南向西北 D.由东向西2.在N点( )A.能同时观察到甲、乙两村 B.能看到甲村,无法看到乙村C.能看到乙村,无法看到甲村 D.两村都无法看到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判读地貌形态。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数码代表的四条引水线路中,河水可自流入村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4.在等高距为50 m的等高线图上,五条等高线重叠的一处断崖,其相对高度的可能范围是( ) A.大于200 m,小于300 m B.大于250 m,小于350 mC.大于200 m,小于250 m D.大于250 m,小于300 m读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回答5~7题。
5.既近水又受水患影响最小的居民点是( )A.① B.② C.③D.④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②居民点最容易发展成为城镇B.站在M山可以看到图中的所有居民点C.图中河流干流由西北流向东南D.由⑤地取近道攀登M山忽上忽下较耗体力7.⑤居民点到M山顶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 )A.368 mB.488 mC.678 mD.708 m下图中箭头表示地表径流的方向。
读图回答8~9题。
8.关于图中A、B两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A点位于山谷中,B点位于山脊上B.B处一定有河流分布C.A点的海拔一定比B点高D.A点的海拔可能较B点低9.经m、n的剖面图和经过A点的等高线组合正确的是( )读某区域等高线图及该地气候资料,图中等高线的数值分别为200米、300米、400米、500米和600米。
回答10~11题。
10.对图示区域描述正确的是( )A.从甲地可以看到城镇景观 B.甲地与城镇的高差可能为301米C.该河流主要靠冰雪融水补给 D.该区域易发生滑坡泥石流灾害11.该区域适宜发展( )A.热带经济作物 B.亚热带经济林木 C.养殖业 D.大面积修梯田种水稻右图为某地区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
等高线专题练习1.读“等高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分).读“等高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8分)(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_。
的流向。
(2)用箭头在图中标出小河F的流向。
(3)甲、乙两山顶之间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则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_(两山顶之间的垂直距离忽略不计)。
山顶之间的垂直距离忽略不计)。
米。
(4)山顶甲在山顶乙的________方向。
甲乙两山顶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米。
℃。
(5)若海拔200米处的气温17.4℃,则海拔600米处的气温为_________℃。
2.读等高线地形图,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称:(10分)分))写出下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1)写出下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B、C、D、F、的流向是(2)图中小河F的流向是米。
(3)甲、乙两山顶之间的相对高度是)甲、乙两山顶之间的相对高度是 米。
)山顶甲在山顶乙的 方向。
方向。
(4)山顶甲在山顶乙的到乙比较省力的是 ,判(5)由D到甲与由B到乙比较省力的是断理由是 。
断理由是3.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9分)分))写出图中各部位的名称:(1)写出图中各部位的名称: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E______________ (2)甲乙两山峰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_米。
他们的直线距离大约有__________米。
流。
图中河流F的流向是向______________流。
(3)一队攀岩爱好者打算攀爬这里的山崖,选择哪个地方最合适?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11分)分))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A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等高线地形图基本知识一、单项选择题1.下面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距相同,水平比例尺不同,请判断坡度最陡的是哪一示意图()2.在等高距为50米的地形图中,5条等高线重叠于某断崖处,该断崖处的相对高度可能为()A.180米B.220米C.320米D.300米3.关于下面等高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山对乙山的相对高度是2470米B.CD是山谷,EF是脊C.G是陡崖,A是鞍部D.CD和EF都是山谷读图回答下列3题。
4.河流ab段的流向为()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南向西北C.自东北向西南D.自西南向东北5.断崖顶部的E点海拔可能为()A.59米B.99米C.199米D.259米6.下述土地利用方式中较不合适的是()A.甲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B.丙坡种植果树C.乙坡植树种草D.乙坡修水平梯田种水稻下图为某地的等高线和岩层分布图,读图回答:7.陡崖C有可能的最大相对高度(H)为()A.800米> H > 799米B.400米> H > 399米C.1100米> H > 1099米D.600米> H > 599米8.图中所示地区的的地质构造为()A.地垒B.地堑C.向斜D.背斜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B处建坝修水库可以解决甲镇的用水问题B.在乙村和丙村有可能发现同一种矿产C.甲村的大型地下溶洞吸引了大批游客D.D点的海拔为700米10.与平面图中自X至Y地势变化最符合的剖面图是()11.图为等高线地形图上过P点的两幅剖面图,两剖面线垂直相交于P点,则P点所在的地形部位是()A.山峰B.盆地C.鞍部D.山谷二、综合题12.读等高线图,回答下列问题:(单位:米)(1)D在E的___________方向,F点的海拔高度是____________米。
(2)C悬崖的相对高度最多不会超过___________米。
(3)假设图中城市的海拔高度为400米,当城市温度为32℃时,山峰E的温度不会高于___________℃。
专项训练:等高线地形图(附答案)一、单选题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的地方表示()A. 海拔高B. 坡度陡C. 坡度缓D. 海拔低2.能—目了然地看出陆地和海洋的高低起伏的地形图是( )A. 等高线地形图B. 分层设色地形图C. 地形剖面图D. 政区图3.在等高线地形图上,()①等高距全图是一致的②等高线是可以相交的③等高线是可以重叠的④等高线是不可以闭合的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4.在等高线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代表( )A. 海洋B. 平原C. 冰川D. 高原5.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从低处向高处凸出,可以判定为( )A. 山谷B. 盆地C. 陡崖D. 山脊6.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山谷的是( )A. aB. bC. cD. d7.在等高线地形图上,若干条等高线重叠的地方是( )A. 盆地B. 陡崖C. 鞍部D. 山顶8.下列关于等高线的描述,正确的是()A. 等高线上面标的数据是相对高度B. 等高线都是闭合的曲线C. 等高线上面也可以不标数据D. 等高线地形图上不能表示出平原9.下列等高线地形图中,主要表示山脊的是( )A. B. C. D.10.有关地图知识的叙述,正确的说法是()A. 等高线闭合的地区,数值由内向外变小的为盆地B. 分层设色地形图上,绿色比黄色代表的高度要高C. 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缓D. 任何地图的上方总是北方二、综合题11.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南方向。
()(2)河流丙的流向大致是自北向南。
()(3)B点的海拔是600米,A点和B点的相对高度大于200米、小于400米。
()(4)甲、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100米。
()(5)如果C D两条虚线中有一条表示小河,该小河应位于C处。
()(6)甲地比较适合建自来水厂。
()12.读图12“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A ;B 。
下图为某地等值线图,数值关系为a>b>c,完成1~3小题:1、若三条线为等高线,则甲、乙两地代表的地形为[ ] A.甲山脊,乙山谷B.甲山谷,乙山脊C.甲山脊,乙山脊D.甲山谷,乙山谷2、若三条线为等温线,则该地位于[ ] A.南半球B.西半球C.东半球 D.北半球3、若三条线为等降水量线,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纬度高,乙的纬度低 B.甲位于沿海,乙位于内陆C.降水量关系为甲<乙 D.甲位于迎风坡,乙位于背风坡(1)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地形名称:B __________ C __________ E__________(2)在这幅图中,周庄位于李庄的________方向。
(3)图中小河向_____方流。
(4)如果需要修筑一座水库大坝,应在_____处最合适。
(5)若A、F两点间的图上距离为3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为_______米。
(6)该地为发展旅游业,拟开辟DA、FA两条登山线路。
修筑这两条线路各有什么优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7)判断在E、F、G三个地点中,能目测到公路上经过H处车辆的是_______地。
根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A与B处表示的地形部位是_____,海拔较高的是_____,其海拔高度为______~_____米.(2)写出图中不同地形部位的名称:C______;D______;E______.(3)M处的等高线间距较N处的______(疏或密),因此M处的坡度较N处的坡度______(大或小)读我军侦察员绘制的敌军军事部署简图(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敌军阵地在我军阵地的______方向.(2)敌军指挥部与我军指挥部的相对高度是______米.(3)假如我军大炮的最远射程为20千米,敌军阵地是否在我军炮火的射程之内?为什么?__ __________(4)、如只考虑地形因素,我军应选择哪条进攻路线?为什么?____________.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地图三大基本要素为:______、______、______.(2)写出图中字母所处的地形部位名称:A______,C______,D______.(3)B、C两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的是______处.(4)①②之间的河流流向是______.(5)该图所示地区海拔不足500米,其地形类型为______.这是一个村庄的地形图,请回答:(1)填出ABC三处的地形.A______,B______,C______.(2)图中P点的海拔高度是______米,P点与山峰的相对高度大约是______米;若要上山,走哪一条路线省力______(AP还是AN);理由是______.(3)河流的主干河道的流向应该是自______向______流.(4)从X点到O点图上直线距离大约3.5厘米,那么两地的实际距离大约是______米.读图回答:在①②③三条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是______;A、B两条线中为山谷的是______;画出图中河流的支流.读“等高线图”,回答:(1)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形态名称A、______;B、______;C、______;D、______.(2)EF、FG两个山坡,坡度较缓的是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AD和BF是小溪流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2)C处地形部位表示______,E处地形部位表示______.(3)沿AD爬到海拔420米的山顶比AD的坡对面爬到山顶较______ (在吃力或省力中选择正确答案)(4)若DG间的图上距离是3.5厘米,则DG间的实际距离是______米,该地区表示的面积比湖南省的______ (在大或小中选择正确答案),湖南省地图表示的内容比该地区______(在简略和详细中选择正确答案)读“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类型名称:A______C______D______E______F______(2)从C到B和从D到A,上山较容易的是______;在ABCDEF六处中,可能有河流的是______处.(3)从图上量得A、B两地的直线距离是2.6厘米,那么两地间的实地距离为____ __.答案1、B 2 A 3 C.2(1)B 山脊 C 鞍部 E陡崖(2)东北(3)北(4)D(5)1500(6)“略” (7)G3. 读图可知,(1)A与B处表示的地形部位是山峰,海拔较高的是B,其海拔高度为1050~1100米.(2)图中不同地形部位的名称是:C陡崖; D山脊; E山谷.(3)M 处的等高线间距较N处的密,因此M处的坡度较N处的坡度大.根据题意.故答案为:(1)山峰;B;1050;1100;(2)陡崖;山脊;山谷;(3)密;大.4. (1)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判断,可知敌军阵地位于我军阵地的西北方向;(2)读图可知,敌军指挥部的海拔为400米,我军指挥部的海拔为400米,故敌军指挥部与我军指挥部的相对高度是0米;(3)我军阵地与敌军指挥部的图上距离超过3厘米,比例尺为1:1000000,即两地间的实地距离超过30千米,已超出了我军大炮的最远射程20千米;(4)如果只考虑地形因素,我军选择C进攻线路较好,理由是坡度小,利于行进.故答案为:(1)西北;(2)0;(3)否;我军阵地与敌军指挥部之间的距离超过30千米,超过了我军大炮的最远射程20千米;(4)C;坡度小,利于行进.5. (1)地图三大基本要素为: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2)A处是山顶,C处是山脊,D处是陡崖.(3)B、C两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的是B处.(4)①②之间的河流流向是由西北向东南.(5)该图所示地区海拔不足500米,地面起伏不平,其地形类型为丘陵.故答案为:(1)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2)山顶;山脊;陡崖;(3)B;(4)由西北向东南;(5)丘陵.6. (1)从等高线地形图看出,A处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B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C处几条海拔不同的等高线重合处为陡崖;(2)读图可知,图中P点的海拔高度是100米,山峰的海拔是180米,P点与山峰的相对高度是180米-100米=80米,AP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登山比较省力;(3)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可判断,河流的主干河道的流向应该是自西南向东北流;(4)根据图中比例尺图中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米、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计算可知,两地的实际距离大约是:3.5×40米=140米.故答案为:(1)山顶;山谷;陡崖;(2)100;80;AP;因为AP处等高线稀疏,坡度较缓(3)西南;东北;(4)140.7. 图中画了河流及河流以北的部分等高线,根据水往低处流的道理,离河流越近的等高线海拔越低,离河流越远的等高线海拔越高,读图可得,在①②③三条等高线中,海拔最高的是③;A、B两条线中为山谷的是A;图中河流的支流位于A部位.故答案为:③;A;8. 等高线地形图中两山顶之间比较低洼的地方是鞍部,等高线重合的地方是陡崖,等高线向小数弯曲凸出的是山脊,相反,则是山谷.等高线稀疏的地方坡度较缓,相反,则较陡.根据题意.故答案为:(1)A鞍部;B陡崖;C山谷;D山脊(2)FG;等高线稀疏9. (1)图中AD和BF是小溪流的是BF,理由是该处是山谷部位;(2)C处地形部位表示陡崖,E处地形部位表示鞍部;(3)沿AD爬到海拔420米的山顶比AD的坡对面爬到山顶较省力,因为该处等高线稀疏,坡度缓;(4)图中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500米,若DG间的图上距离是3.5厘米,则DG间的实际距离是1750米,该地区表示的面积比湖南省的小,湖南省地图表示的内容比该地区简单.故答案为:(1)BF;该处是山谷部位;(2)陡崖;鞍部;(3)省力;(4)1750;小;简单.10.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A为山顶(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C为陡崖(等高线重合的部位是陡崖);D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E为鞍部(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F为山谷(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2)从C到B和从D到A,上山较容易的是从D到A,因此D到A坡度更缓,因为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越稀疏表明坡度越缓和;在山谷中(F处)才有可能孕育河流;(3)量得A、B两地的直线距离是2.6厘米,根据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得出,实地距离=2.6×200000=520000厘米=5200米.故答案为:(1)山顶;陡崖;山脊;鞍部;山谷;(2)从D到A;F;(3)5200米.。
等高线地形图专题训练一、选择题读某地区等高线图(单位:米),回答1~3题。
1.图中山峰与甲村的相对高度可能是()A.550米B.650米C.750米D.850米2.环保部门在桥梁下的河水里检测出农药残留物,这些农药残留物最可能来自于()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3.图示地区欲发展旅游业,你认为该地区优美的景观主要体现在()A.幽谷藏寺B.急流飞瀑C.海滩峡谷D.湖光山色如图为山区的局部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4~5题。
4.图中M、N两点之间的实际水平距离约为()A.1000米B.10千米C.250米D.20千米5.若图中有一瀑布,则瀑布及最佳观赏的位置分别位于: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D.乙和丁读右侧湖南省某村等高线图,回答6~7题6.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地区最高海拔在500至600米之间B.若要上山顶B,从②处比④处上更省力C.李村位于山顶A 的东北方向D.若要进行攀岩运动,选择①处最合适读图3“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7~8题。
7.图中①~④的地形部位名称依次是()A.山脊、山顶、陡崖、山谷B.山顶、山脊、山谷、陡崖C.山谷、陡崖、山顶、山脊D.陡崖、山谷、山脊、山顶8.乙河干流流向大致是()A.从西向东流 B.从东南向西北流 C.从北向南流D.从西南向东北流读我国华北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9题。
9.关于图示两村之间规划公路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从牛家村到张家村是先上坡后下坡 B.走向大致是东北—西南C.从牛家村到张家村一直是上坡 D.规划公路长约40千米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10—11小题。
10、在图上量得C地到D地的直线距离为3.3厘米,那么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是( )A.300米B.330米C.3300米D.330000米1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从E点爬到山顶A比从C点爬到山顶A更容易B.B地为陡崖,适合攀岩运动C.A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570米D.小溪的大致流向为自西北向东南流读福建省某泉区城等高线地形图,回答12- 13 题。
中考地理总复习《等高线地形图》专项测试卷1.某校学生前往湖北某区域开展研学活动。
下图示意该区域地形。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该区域地形类型以___为主。
地形部位名称:A是_____,B是____(2)小清河的流向大致为______。
(3)两个研学小组分别从甲、乙两地出发,沿廊道①、②前往观景台。
其中沿途地表均较平缓的廊道是__(序号)。
在观景台用望远镜可看到的出发地是__地。
(4)乙地兴建度假村有利的自然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
2.湖北某学校制定了研学方案并组织学生到蔡尖尾山开展活动。
下图为蔡尖尾山及其周边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气象台所在的地形部位是___,海拔大约在_____米之间。
(2)隧道的走向是_______。
量得隧道图上距离为1.5厘米,则实地距离是___千米。
(3)拟修建的①②两条观景廊道中,登顶更省力的廊道是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4)图示区域快速路的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___。
3.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决胜年,小明家乡也成功脱贫。
读小明家乡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各题。
(1)小明家乡的地形以___为主,山顶A 的海拔高度在______之间。
(2)当地政府在B处修建了一处拦水大坝,大坝修在此处的原因是________。
(3)为改善甲、乙两村之间的交通条件,政府在图示①②方案中选择线路②修建了一条公路,其优势是________。
(4)为发展当地经济,丙村原计划在C处建一个大型养猪场,但该项目未被环保部门通过。
环保部门不予通过的原因可能是___(5)为了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当地政府计划开发漂流旅游项目,你认为图中m、n两河段比较适宜的是__,理由是____4.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某区域脱贫攻坚项目考察。
下图是考察地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A地山体部位名称是___。
此地为同学们考察的第一站,现有a、b两条上山的线路可以选择,你会建议同学们选择哪条线路?请说明理由。
《等高线及地形剖面图》测试题下图为我国东部某镇示意图(等高线单位为米),据此回答1—3题。
1、图中ab河流流向为()A、由西南向东北流B、由北向南流C、由西北向东南流D、由东北向西南流2、该镇拟建一个化工厂,从保护环境考虑,应建在该镇的()A、东南郊B、东北郊C、西南郊D、西北郊3、宜在该地建立的优势产业是()A、棉纺织工业B、制茶厂C、橡胶加工厂D、葡萄酒酿造厂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回答以下4-7题:4、图中等高线X的数值最有可能是()A、100mB、150mC、200mD、250m5、图中丁地与丙村的相对高差可能为()A、200mB、250mC、300mD、400m6、图中的①②③④四地中不能看丙村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7、图中甲河流的流向大致是()A、由南向北B、由东向西C、由东北向西南D、由西北向东南下图是“沿20°E经线所作的剖面图”,读图回答8—9题。
8、图中④所代表的地形区为()A、四川盆地B、中央大平原C、刚果盆地D、亚马孙平原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所示大陆降水量从北向南递减B、图中①地所在沿海石油资源丰富C、③地与⑤地自然带类型相同D、⑥地的气候特点是夏干冬雨读沿南回归线所作的地质剖面图,回答10—12题。
10、在六大板块的范围内,图中占了()A、3个B、4个C、5个D、6个11、图中的热带沙漠有()A、1处B、2处C、3处D、4处12、图中①处在哪个板块()A、太平洋板块B、印度洋板块C、非洲板块D、南极洲板块13、图甲是我国某区域的水系分布。
某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图甲中的M地进行实地考察,并查阅了相关资料,发现近30年来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图乙示意M地的等高线分布,表格示意M地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读图、表,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M地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图表材料,分析M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的原因和时R河水文特征的影响。
等高线1一、选择题1.图为“某地等高线(米)地形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1) 图中A山峰海拔为270米,A山峰与B地的相对高度为()A. 10米B. 20米C. 30米D. 50米(2) 下列四条登山线路中,坡度最缓的是()A. AB线B. AC线C. AD线D. AE线2.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1)丙地海拔是多少( )A.100米B.150米C.200米D.300米(2)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300米B.200米C.100米D.150米3.有关等高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脊—等高线向高处凸出B.山谷—等高线向高处凸出C.陡坡—等高线稀疏D.缓坡—等高线密集4.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的颜色是( )A.蓝色B.黄色C.绿色D.褐色5.通常海拔低于500米,相对高度不超过200米,地表崎岖不平的地形类型是()A.平原B.丘陵C.山地D.盆地6.如图为小明家乡的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题(1)图中A山峰的海拔可能是()A.1550米B.1450米C.1350米D.1250米(2)①②③④四地中,可能有河流经过的是()A.①B.②C.③D.④7.读图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题。
(1)图中数码表示的地形正确的是()A.①——鞍部B.②——山顶C.③——陡崖D.④——山谷(2)为了加强农田基本建设,实现旱涝保收,村民拟在图示地区建一蓄水量最大的水库,合适的坝址是()A.甲B.乙C.丙D.丁8.下列四幅局部等高线地形图中,有可能发育河流的是()A.甲B.乙C.丙D.丁9.分层设色地形图中,绿色常常表示______地形。
A.森林B.平原C.草地D.高原10.下列等高线图中①②③④部位表示的地形名称依次是()A.山脊、山谷、盆地、山地B.山脊、山谷、陡崖、鞍部C.山谷、山脊、陡崖、鞍部D.山谷、山脊、盆地、山地11(1)丙地海拔是多少( )A.100米B.150米C.200米D.300米(2)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是( )A.300米B.200米C.100米D.150米12.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等高线等温线雪线高中地理题1. 下列关于等高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等高线的高度是指该点相对于海平面的垂直距离B. 等高线的数值总是大于高程C. 等高线的数值可以出现小数和负数D. 等高线是闭合曲线2. 下列关于雪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雪线是常年积雪的下界线,即多年冰川的融化与积累的平衡线B. 雪线以上的高度是指雪融化后的高度C. 雪线的高度与气温和降水量的关系密切D. 雪线以上是一个稳定的高度范围,不会有大的变化3. 下列关于等温线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等温线是表示气温相等的各点的连线B. 等温线的数值总是等于气温的平均值C. 等温线的数值总是出现极值D. 等温线的数值与地形地貌无关4. 下列关于等高线与地形地貌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地形平坦B. 等高线闭合的地方是山地或盆地C. 等高线的弯曲程度可以反映地形的起伏D. 等高线的数值可5. 下列关于等温线与季风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季风区的等温线通常呈东西走向B. 季风区的等温线通常呈南北走向C. 季风区的等温线通常呈闭合曲线D. 季风区的等温线通常呈不规则曲线6. 下列关于雪线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雪线高度与纬度位置密切相关B. 雪线高度与地形地貌无关C. 雪线高度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D. 雪线高度与季节变化有关7. 下列关于等温线与洋流关系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暖流经过地区的等温线向北凸出B. 寒流经过地区的等温线向南凸出C. 暖流经过地区的等温线向南凸出D. 寒流经过地区的等温线向北凸出8. 下列关于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不正确的是 ( )A. 可以计算出山顶和山脚间的相对高度B. 可以计算出两地的气温差C. 可以确定一条最短路线D. 可以计算出两地的水平距离9. 下列关于等温线的描述,错误的是 ( )A. 等温线的密集程度可以反映气温的差异B. 等温线的弯曲程度可以反映地形的高低起伏C. 等温线的闭合圈可以反映气温的变化趋势D. 等温线的数值10. 下列关于雪线和冰川融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雪线以上的地区不会有冰川存在B. 冰川融化主要发生在雪线以下的地区C. 雪线以上的地区冰川融化量大于积累量D. 雪线以下的地区冰川积累量大于融化量。
等高线地形图一、选择题下图为某地午后两点左右的天气系统图,该天气系统以每小时约10千米的速度东移。
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差为()A.500米B.800米C.1 700米D.2 100米2.此时甲地气温20 ℃,则乙聚落的气温最可能是()A.15 ℃B.19.5 ℃C.23.6 ℃D.27 ℃解析:1.B 2.D第1题,根据等高线分布特点可知,河流两侧的等高线海拔呈对称分布,由此得出,甲地海拔为2 200~2 400米,乙地海拔为1 400~1 600米,交叉相减后得到两地高差为600~1 000米。
第2题,甲地气温为20 ℃,乙地比甲地海拔低600~1 000米,所以乙地的气温比甲地高3.6 ℃至6 ℃,在考虑高差对气温影响的基础上,可得到乙地气温为23.6 ℃至26 ℃,但是此时甲地受低压槽控制,天气阴雨,而乙地受高压脊控制,天气晴朗,所以乙地的气温因受晴朗天气影响,高于这一温度范围。
2022年北京冬奥会组委会选择北京延庆区小海坨山建设国家高山滑雪中心。
小海坨山主峰海拔2 199 m。
下图示意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雪道分布。
据此回答3~4题。
3.国家高山滑雪中心的四条滑雪道()A.落差均未超过800米B.甲、丁道均沿山脊分布C.乙、丙道的延伸方向基本一致D.丁道坡度最大4.国家高山滑雪场中心比黑龙江省亚布力滑雪场的市场潜力更大,其主要影响因素是()A.基础设施B.地理位置C.环境容量D.运营成本解析:3.C 4.B第3题,根据图中相邻等高线的数值可判断,等高距为100 m。
根据计算相对高度的公式:d(n-1)≤落差<d(n+1),其中d代表等高距,n代表两点间有效等高线数量,图中起点与终点间等高线数量都为9,代入公式,可以判断落差均超过800 m,A错误。
等高线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为山脊,由此可知,甲道的北段和南段沿山脊分布,但中段部分等高线没有明显的凸出方向,即没有沿山脊分布;丁道的北段和中段沿山脊分布,但南段部分没有沿山脊分布,B错误。
一、读图答题(共0分,每小题0分)
1. 下图是某旅游区的等高线。
今年“十一”长假王先生到此旅游,登山游览路线如图箭头所示。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这幅图的等高距是_______米;乙点海拔是_______米。
(2)图示的地形部位名称:B—D虚线位置表示_______,C虚线位置表示_______,E处是_______。
(3)山顶A在城镇的_______方向。
(4)爬到A点后,感到很凉爽。
城镇(海拔约450米)与A点温差最接近A.2.4℃B.5.4℃C.7.2℃D.12℃
(5)已知古寺到城镇图上距离为1.6厘米,则两地实地距离是_______米。
(6)由古寺返回城镇住所,沿途可能会遇到河流吗? _______。
2. 读“等高线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B:;C:;D ;E:。
(2)虚线A、F中,表示山脊的是,可能存在河流的是。
(3)在等高线地形图中,等高线密集,坡度;等高线稀疏,坡度。
(4)G地的海拔高度为米,H地与G地的相对高度约为米
3. 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相关问题。
(1)图中甲地在乙的____方向,河流丙的流向大致是______。
(2)图中B点海拔是______米。
(3)如果C、D两条虚线中有一条表示小河,该小河应位于______(C或D处)。
(4)如果在甲地拟建一座工厂,有人建议建化工厂,也有建议建自来水厂。
你认为哪个建议合理?并说明理由。
4. 读图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A所在地是____地形,理由是________。
为充分开发利用B河的水资源,拟建一座水电站,请在图上最佳位置标出△。
(2)支流C和D相比,C河流短促流急,原因是_______
(3)计划在甲乙两地之间修一条公路,a和b两条路线中,宜选择哪条路线?理由是________
5.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上比例尺为1:__________。
(2)甲山在乙山的__________方向。
(3)假如甲、乙两山顶的图上距离是2厘米,则实地距离是__________米。
(4)甲山顶对乙山顶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米。
(5)图中山坡E和山坡F的坡度相比,坡度陡的是__________。
(6)图中各字母处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分别是:
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
6. 读下图回答。
①写出下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A.B. C.D.
②图中小河F的流向是并用箭头在图中标出。
(注意:要在图上标出)
③甲、乙两山顶之间的实地距离是。
④山顶甲在山顶乙的方向。
⑤甲、乙两山顶的相对高度是米。
7. 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代表的相应地形部位的名称,A ;B 。
2.图中D、E两点中(字母)处坡较陡,因为能看到该处E地与D地的相对高度约为米;同一时间,测得D地的气温为16℃,则E地气温应该是______。
3.C地位于D地的______方向;若测得C、D两地图上距离约2厘米,两地实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
4.某徒步旅行者在此山区迷路,当他发现一条小溪时,果断沿着小溪向下游前进,摆脱困境。
请解释这种做法的合理性:。
8. 读等高线图,完成下列各题:
(1)乙村庄位于丙村庄的____________ (方向)。
(2)甲村庄的海拔约____________米。
(3)某同学量得甲村和丁村之间的距离是1 5厘米,则实地距离为____________。
(4)甲村和乙村之间欲修建一条公路,应选择____________ (②或③)。
(5)如果在该地区建设小城镇,甲、乙、丙、丁四个村庄发展条件最有利的是____________
村。
9. 在图中各题的下面标注地形名称。
A_________ B_________ C________
D_______ E________ F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