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WHY原因分析
- 格式:xls
- 大小:298.50 KB
- 文档页数:3
5WHY分析报告标题:5WHY分析报告——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引言: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问题和困难。
为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人们提出了许多问题解决的方法和工具。
其中,5WHY分析方法作为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工具,广泛应用于问题解决和质量改进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5WHY分析的原理和应用,并通过案例分析说明其实践价值。
一、5WHY分析的原理1.1 5WHY分析的定义5WHY分析是一种追问问题根本原因的方法。
通过连续提出“为什么”问题,直至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
1.2 5WHY分析的核心思想5WHY分析的核心思想是“追根溯源”。
它认为导致问题发生的原因很少是一个单一因素,更多的是由多个因素相互作用所致。
通过逐步追问问题的根本原因,可以准确找到问题的发生原因,从而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二、5WHY分析的应用2.1 5WHY分析在工作中的应用在工作中,5WHY分析可以用于解决各种问题,如生产线出现故障、客户投诉、项目延期等。
通过深入追问,可以确定问题出现的真正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改进。
例如,当生产线出现故障时,通过进行5WHY分析,可以发现故障原因是由于设备维护不当,进而制定完善的设备维护计划,以提高生产效率。
2.2 5WHY分析在个人生活中的应用除了在工作中,5WHY分析也可以应用于个人生活的问题解决中。
例如,当我们感到疲倦和精神不振时,通过进行5WHY分析,可能发现原因是由于缺乏充足的睡眠。
进而,制定合理的作息时间表,改善睡眠质量,提高个人生活质量。
三、5WHY分析的案例分析3.1 案例一:生产线故障某公司的生产线经常出现故障,导致生产进度延误。
通过5WHY分析,工程师们发现故障的根本原因是设备维护不当。
随后,他们制定了规范的设备维护计划,并加强员工培训,最终解决了生产线故障问题。
3.2 案例二:客户投诉某餐厅连续几天接到客户投诉,称所提供的食物口感不佳。
5why分析法案例
5why分析法是一种用于根本原因分析的问题解决技术,它通过问“为什么”五次来揭示问题背后的深层原因。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超越表面问题,找到并解决真正的问题根源。
下面是一个5why分析法的案例:
在一家制造工厂中,一台机器突然停止工作。
为了找出停止工作的根本原因,团队决定使用5why分析法。
1. 为什么机器停止工作了?
- 因为机器的电源线断了。
2. 为什么电源线断了?
- 因为电源线被机器的移动部件挤压。
3. 为什么电源线会被挤压?
- 因为机器的移动部件没有正确地固定在位。
4. 为什么移动部件没有正确地固定在位?
- 因为固定部件的螺丝松动了。
5. 为什么螺丝会松动?
- 因为机器在运行过程中振动过大,导致螺丝逐渐松动。
通过这一系列的“为什么”,团队发现,虽然电源线断裂是机器停止工作的直接原因,但根本原因在于机器的振动过大,导致固定部件的
螺丝松动。
因此,为了彻底解决问题,团队需要采取措施减少机器的振动,比如加强固定部件的稳定性,或者对机器的移动部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螺丝不会松动。
通过这个案例,我们可以看到5why分析法如何帮助我们从表面问题深入到根本原因,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
这种方法不仅适用于制造业,也适用于各种行业和领域的问题解决过程。
5why分析法经典案例5why分析法是一种用于解决问题的经典方法,它通过反复追问“为什么”来深入挖掘问题根本原因,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经典案例来介绍5why分析法的应用。
案例一,生产线故障。
问题描述,某工厂的生产线突然停机,导致生产计划无法按时完成。
第一次追问,为什么生产线停机?答,因为设备故障。
第二次追问,为什么设备会故障?答,因为设备长时间运转,没有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
第三次追问,为什么设备没有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答,因为生产计划过于紧张,没有安排维护时间。
第四次追问,为什么生产计划会过于紧张?答,因为生产计划没有合理安排,没有考虑设备维护的时间。
第五次追问,为什么生产计划没有合理安排?答,因为生产部门和维护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和协调。
通过5why分析,我们发现生产线停机的根本原因是生产计划缺乏合理安排,导致设备没有得到必要的维护和保养。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生产部门和维护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合理安排生产计划,确保设备得到充分的维护和保养。
案例二,客户投诉。
问题描述,某公司的客户投诉率突然上升,影响了公司的声誉和业务。
第一次追问,为什么客户投诉率上升?答,因为产品质量出现问题。
第二次追问,为什么产品质量会出现问题?答,因为生产线上出现了操作失误。
第三次追问,为什么生产线上会出现操作失误?答,因为员工缺乏必要的培训和指导。
第四次追问,为什么员工会缺乏必要的培训和指导?答,因为公司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
第五次追问,为什么公司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答,因为公司长期忽视了员工培训的重要性,将培训视为成本而非投资。
通过5why分析,我们发现客户投诉率上升的根本原因是公司长期忽视了员工培训的重要性,导致员工缺乏必要的培训和指导,从而影响了产品质量。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将培训视为对员工和产品质量的投资。
案例三,交通事故。
问题描述,某地区的交通事故频发,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5why分析法一、简介所谓5why分析法,又称“5问法”,也就是对一个问题点连续以多个“为什么”来自问,以追究其根本原因。
虽为5个为什么,但使用时不限定只做“5次为什么的探讨”,主要是必须找到根本原因为止,有时可能只要3次,有时也许要10次,如古话所言:打破砂锅问到底。
5why法的关键所在:鼓励解决问题的人要努力避开主观或自负的假设和逻辑陷阱,从结果着手,沿着因果关系链条,顺藤摸瓜,直至找出原有问题的根本原因。
这种方法最初是由丰田佐吉提出的;后来,丰田汽车公司在发展完善其制造方法学的过程之中也采用了这一方法。
作为丰田生产系统(Toyota Production System)的入门课程的组成部分,这种方法成为其中问题求解培训的一项关键内容。
丰田生产系统的设计师大野耐一曾经将五问法描述为:“……丰田科学方法的基础……重复五次,问题的本质及其解决办法随即显而易见。
”目前,该方法在丰田之外已经得到了广泛采用,并且现在持续改善法(Kaizen),精益生产法(lean manufacturing)以及六西格玛法之中也得到了采用。
二、5Why实施方法5WHY分析法可以从下列三个层面由浅入深来实施:①.为什么会发生?即从“制造”的角度。
②.为什么没有发现?即从“检验”的角度。
③.为什么没有从系统上预防事故?即从“体系”或“流程”的角度。
每个层面连续5次或N次的询问,得出最终结论。
只有以上三个层面的问题都探寻出来,才能发现根本问题,并寻求解决。
三、5Why经典小案例1、停机的真正原因通过下列的经典案例,可以加强对5Why分析法的理解:丰田汽车公司前副社长大野耐一曾举了一个例子来找出停机的真正原因★问题一:为什么机器停了?答案一:因为机器超载,保险丝烧断了。
★问题二:为什么机器会超载?答案二:因为轴承的润滑不足。
★问题三:为什么轴承会润滑不足?答案三:因为润滑泵失灵了。
★问题四:为什么润滑泵会失灵?答案四:因为它的轮轴耗损了。
5why范文
5分析发电机件故障原因
最近工厂区的发电机组出现停机事件,为查明原因,我们采用5法来调查分析:
1. 问题:发电机组停机了。
2. 为什么停机?因为劳拉带断裂了。
3. 为什么劳拉带断裂?因为劳拉带承受的拉力超过了其承载极限。
4. 为什么劳拉带承受的拉力超过了其承载极限?因为劳拉带老化严重,材料上的磨损使其强度下降。
5. 为什么劳拉带老化严重?因为长期没有进行周期性检修更换,导致其使用寿命超出了设计值。
通过连续5次提出“为什么”问题进行追问分析,我们得出发电机组停机的根本原因是长期没有对劳拉带进行检查和更换,从而导致其老化严重性和强度下降,使其在正常运行中发生了断裂事故。
为了防止同类事件再次发生,我们应该加强对重要零部件的周期性检修管理。
5why分析法怎么写
1. 简介
5why分析法是一种系统性的问题解决方法,通过反复追问“为什么”来深入挖掘问题的根本原因。
本文将介绍5why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和应用方法。
2. 步骤
2.1 确定问题
首先,要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或故障,并将其描述清楚。
2.2 追问“为什么”
从问题表面追溯到根本原因,连续进行5个“为什么”的追问。
每个“为什么”都要紧密联系前一个问题,并深入挖掘潜在原因。
2.3 分析结果
在追问完5个“为什么”后,分析获得的信息,确定问题的实质原因。
2.4 制定解决方案
根据找到的根本原因,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并确保问题不再发生。
3. 案例分析
3.1 问题描述
某公司生产线出现频繁故障,导致生产效率下降。
3.2 5why分析
1.为什么生产线频繁故障?因为设备老化。
2.为什么设备老化?因为缺乏定期维护。
3.为什么缺乏定期维护?因为没有制定维护计划。
4.为什么没有制定维护计划?因为管理层对设备维护重视不足。
5.为什么管理层对设备维护重视不足?因为缺乏设备维护的正规培训。
3.3 解决方案
培训管理层和员工关于设备维护的重要性,建立定期的设备维护计划,并严格执行。
4. 总结
通过5why分析法,可以帮助深入了解问题根本原因,从而找到更有效的解决方案。
在实际操作中,持续练习和灵活运用5why方法,将帮助我们更好地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
5WHY分析报告样本1. 背景本次5WHY分析旨在深入挖掘导致某产品生产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根本原因。
通过该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找出问题的源头,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 问题描述在某次产品生产过程中,发现有20%的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影响了生产进度和产品质量。
问题主要表现为产品尺寸不准确,偏差超过允许范围。
3. 问题分解3.1 为什么会出现尺寸偏差?•原因1:生产线上的机器磨损严重,导致加工精度降低。
•原因2:原料质量不稳定,造成产品尺寸的不准确。
3.2 为什么机器磨损严重?•原因1:缺乏定期的机器维护和检修。
•原因2:机器使用频率过高,超出其承受范围。
3.3 为什么原料质量不稳定?•原因1:供应商提供的原料质量参差不齐。
•原因2:原料的储存和处理过程不符合要求,导致质量下降。
3.4 为什么缺乏维护和检修?•原因1:公司对设备维护和检修的重视程度不够。
•原因2:缺乏专业的维护和检修团队。
3.5 为什么机器使用频率过高?•原因1:生产计划不合理,导致机器长时间连续运行。
•原因2:缺乏对生产过程的实时监控和调度。
4. 根本原因分析通过上述问题分解,我们可以发现,导致产品尺寸偏差的根本原因为:公司对设备维护和检修的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定期的机器维护和检修;以及生产计划不合理,导致机器长时间连续运行。
5. 改进措施针对上述根本原因,我们提出以下改进措施:1.增加对设备维护和检修的投入,定期对机器进行维护和检修,提高加工精度。
2.对供应商进行严格筛选,确保提供的原料质量稳定。
3.优化生产计划,合理安排机器运行时间,避免长时间连续运行。
4.建立实时监控和调度系统,对生产过程进行有效管理。
6. 总结通过本次5WHY分析,我们深入挖掘了导致产品尺寸偏差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希望通过实施这些措施,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减少类似问题的发生。
7. 后续行动计划为确保改进措施的有效实施,特制定以下行动计划:7.1 设备维护和检修•短期目标:在接下来的一个月内,完成对所有关键设备的维护和检修工作。
5why分析案例
假设案例问题:
一台智能手机新上架了今天,但在最近一次软件更新中丢失了联网功能,现在拥有者
无法正常联网。
1.原因分析:
对于此问题,第一步是收集相关信息,以确定原因。
确定软件更新之前,智能手机的
网络是否正常运行;检查软件是否与网络有关;检查手机网络是否处于关闭状态;以及检
查当前软件是否在正常操作。
2.假设原因:
软件更新时手机的网络是否被意外关闭,导致网络不能正常工作;软件更新时是否有
潜在的网络问题;或者软件更新是否有任何可能造成网络损坏的情况,如软件错误升级或
损坏安装。
3.五步法分析:
第二步:定义当前现象:智能手机新上架今天后,用户不能正常联网。
第四步:考虑后续步骤:检查哪一步可能导致联网故障,诸如是否有关闭网络的步骤,随后可以尝试开启联网;检查软件更新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随后可以试着重新升级软件;或者检查软件更新是否造成可能损坏网络的情况,如错误升级或损坏安装,这些情况可以
通过重新安装软件来解决。
第五步:确认解决方案:识别可能导致联网失败的原因,然后按照相应的缓解措施来
进行手机网络检查。
确保软件更新过程中没有出现意料之外的错误,检测当前软件是否正
在正常运行,及时开启网络,同时确保网络功能是否正常,以期达到正常联网的目的。
5why分析法经典案例5why分析法是一种经典的问题分析工具,它通过反复追问“为什么”,来找出问题的根本原因,从而有效解决问题。
下面我们将通过几个经典案例来详细介绍5why分析法的应用。
案例一,生产线故障。
问题描述,生产线突然停止工作,导致生产进度延误。
为什么生产线停止工作?因为机器故障了。
为什么机器故障了?因为零件损坏了。
为什么零件损坏了?因为使用了劣质材料。
为什么使用了劣质材料?因为采购部门为了节省成本而选择了廉价供应商。
为什么采购部门选择了廉价供应商?因为管理层要求降低成本。
通过5why分析法,我们发现生产线停止工作的根本原因是管理层要求降低成本,导致采购部门选择了廉价供应商,进而影响了零件质量,最终导致了生产线故障。
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维修机器和更换零件,还需要从管理层层面上重视产品质量,合理安排采购策略。
案例二,客户投诉。
问题描述,客户投诉产品质量不合格。
为什么产品质量不合格?因为生产过程中出现了工艺问题。
为什么出现了工艺问题?因为操作工人没有按照标准操作。
为什么操作工人没有按照标准操作?因为缺乏相关培训和指导。
为什么缺乏相关培训和指导?因为公司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
为什么公司没有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因为管理层没有重视员工培训。
通过5why分析法,我们找到了产品质量不合格的根本原因是管理层没有重视员工培训,导致操作工人缺乏培训和指导,进而影响了生产过程中的工艺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不仅需要改进生产工艺,还需要加强员工培训,建立完善的培训体系,确保每位操作工人都能按照标准操作,提高产品质量。
案例三,交通事故。
问题描述,公司车辆频繁发生交通事故。
为什么公司车辆频繁发生交通事故?因为驾驶员驾驶技术不过关。
为什么驾驶员驾驶技术不过关?因为缺乏安全驾驶培训。
为什么缺乏安全驾驶培训?因为公司没有建立完善的驾驶员培训机制。
为什么公司没有建立完善的驾驶员培训机制?因为管理层没有重视驾驶员培训。
为什么管理层没有重视驾驶员培训?因为公司没有意识到安全驾驶的重要性。
5why分析法案例5W法是什么?5W法也被称为"5Why法",是一种通过反复追问为什么的方法,用于深入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
它被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故障分析和工作流程改进等领域。
本文将列举一个关于生产线停工的案例,并使用5Why法进行分析。
案例描述:某工厂的生产线经常发生停工现象,导致产品交付延迟和产品质量问题。
该工厂的管理团队希望通过5Why法找出根本原因,并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一为什么 (Why 1):为什么生产线会停工?回答: 因为设备故障。
第二为什么 (Why 2):为什么设备会发生故障?回答: 因为没有进行定期维护。
第三为什么 (Why 3):为什么没有进行定期维护?回答: 因为维护人员不足。
第四为什么 (Why 4):为什么会出现维护人员不足的情况?回答: 因为没有足够的维护预算。
第五为什么 (Why 5):为什么没有足够的维护预算?回答: 因为管理团队没有意识到维护的重要性,把预算用于其他方面。
通过以上的5Why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生产线停工的根本原因是管理团队没有意识到维护的重要性,并且将维护预算用于其他方面。
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管理团队重视维护工作,并为其提供足够的预算,以确保设备能够进行定期维护。
此外,还需要加强维护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以确保他们有能力和资源来执行维护工作。
解决方案:1. 建立维护意识: 管理团队应当认识到维护工作对生产线运作的重要性,并将其纳入管理指标中。
2. 调整预算分配: 管理团队应当为维护工作划拨足够的预算,确保维护人员能够有条件地进行定期维护。
3. 加强维护人员培训: 管理团队应当提供维护人员所需的培训和技能提升机会,以提高他们的执行能力。
4. 设备监控和维护计划: 建立设备监控系统,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并制定详细的维护计划,以确保设备的长期稳定运行。
总结:通过5Why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生产线停工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5why 分析法(五个为什么分析法)
5 Why 范例: 為何停机
why
层次什么是 Why-Why 分析法
所谓5why 分析,也称“5-WHY”,也就是对一个问题点连续以5个“为什么”来自问,以追究其真正原因。
“5-WHY”,名称虽为5个为什么,但使用时不限定只做“5次为什么的探讨”,主要是必须找到真正原因为止,有时可能只要3次,有时也许要10次。
问1:為什麼机器停了?
案例分析1:
答1:因為机器超载, 保险丝烧断了它是一种对现象发生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的方法。
丰田汽车公司前副社长大野耐一曾举了一个例子来找出停机的真正原因 5 Why 范例: 為何停机问题一:为什么机器停了?
问1:為什麼机器停了?它是一种更进一步的因果分析法,它考虑了所有的因素而不是只找出
最具影响的因素。
答案一:因为机器超载,保险丝烧断了。
问2:為什麼机器会超载?
问题二:为什么机器会超载?答1:因為机器超载, 保险丝烧断了总而言之,它是问题解决工具
答案二:因为轴承的润滑不足。
答2: 因為轴承的润滑不足问题三:为什么轴承会润滑不足? 5 Why 范例: 為何停机为什么使用 Why-Why 分析法
答案三:因为润滑帮浦失灵了。
问1:為什麼机器停了?问题四:为什么润滑帮浦会失灵?问2:為什麼机器会超载?它是一种建立在所有事实上寻找根本原因的分析方法
答案四:因为它的轮轴耗损了.
问3:為什麼轴承会润滑不足?问题五:为什么润滑帮浦的轮轴会耗损?答1:因為机器超载, 保险丝烧断了它不是一个复杂的工具,人人都可能使用它,它带来更大的进步
答案五:因为杂质跑到里面去了。
答2: 因為轴承的润滑不足答3: 因為润滑帮浦失灵了JIPM长期的经验已经证明它是有效的!
经过连续五次不停地问“为什么”,才找到问题的真正原因和解决的方法,在润滑帮浦上加装滤网。
5 Why 范例: 為何停机如果员工没有以这种追根究底的精神来发掘问题,他们很可能只是换根保险丝草草了事,真正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问1:為什麼机器停了?什么时候使用?
问2:為什麼机器会超载?
案例分析2:问3:為什麼轴承会润滑不足?当原因很明显时不需要使用它,不要浪费资源去做“反向工程”,找到在-5到1%部分相对失败率较低的问题,“现场”观察/找到事实之
华盛顿广场有名的杰弗逊纪念大厦建成之后不久,墙面出现裂纹。
最初大家认为损害建筑物的元凶是酸雨。
进一步研究,却发现对墙体
侵蚀最直接的原因,是每天冲洗墙壁所含的清洁剂对建筑物有酸蚀作用.问4: 為什麼润滑帮浦会失灵?而每天为什么要冲洗墙壁呢?答1:因為机器超载, 保险丝烧断了Why-Why 的概念
是因为墙壁上每天都有大量的鸟粪。
答2: 因為轴承的润滑不足为什么会有那么多鸟粪呢?答3: 因為润滑帮浦失灵了它是一种用不断问“为什么”来找现象的根本原因的方法。
因为大厦周围聚集了很多燕子。
答4: 因為帮浦的轮轴耗损了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燕子呢? 5 Why 范例: 為何停机它是一种在 Toyota Motor 公司适用的5 Why 分析法,在重复问五
次 “Why” 来找到真正原因。
而在 Why-Why 分析法中,没有问多少次“Why” 的限制
因为墙上有很多燕子爱吃的蜘蛛。
问1:為什麼机器停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蜘蛛呢?
问2:為什麼机器会超载?Why-Why 分析法的要点
因为大厦四周有蜘蛛喜欢吃的飞虫。
问3:為什麼轴承会润滑不足?
为什么有这么多飞虫?问4: 為什麼润滑帮浦会失灵? 1. 必须建立在事实基础上,而不是猜测。
必须是实际的,而不是假设的或推测的,需要知道5个事实:1).Phenomenon 现象 2).Site (Genba) 现场 3).Principle (Genri)原理 4).Object (Genbutsu)对象 5).Rules/Standards (Gensoku)规则/标准
因为飞虫在这里繁殖特别快。
问5: 為什麼润滑帮浦的轮轴会耗损?而飞虫在这里繁殖特别快的原因,答1:因為机器超载, 保险丝烧断了 2. 阐明现象。
现象=能观察到的事件或事实。
需要掌握物理表现的各方面,为避免猜测,需到现场去察看现象。
是因为这里的尘埃最适宜飞虫繁殖。
答2: 因為轴承的润滑不足为什么这里最适宜飞虫繁殖?
答3: 因為润滑帮浦失灵了为综合阐明现象,要问:
因为开着的窗阳光充足,大量飞虫聚集在此,超常繁殖……答4: 因為帮浦的轮轴耗损了案例分析3:
答5: 因為杂质跑到裡面去了
1)现象出现在机器运行的哪一个环节一个人摔了一跤(一个错误使用5why 的案例)
5why 的分析不是随意进行的,必须是朝解决问题的方向进行分析,如果脱离了这个方向,5why 就可能会走上死胡同。
2) 在同样的环境下此现象是否经常发生例如:一个人摔了一跤,分析原因:1、为什么摔跤?
3) 此现象发生的时间间隔是否有规律
5层
1层
2层
3层
4层
因为地面滑
2、为什么地面滑?4) 此现象朝着好的方向还是坏的方向发展
因为地面有水
3、为什么有水?5) 此现象是否在一台以上的机器发生
因为喝水水洒了
4、为什么水洒了?6) 此现象是否只在某些员工身上发生
因为纸水杯掉地了
5、为什么纸水杯掉地了?
因为没有杯托
6、为什么没有杯托?
因为总务小妹休息了没拿出来
7、为什么总务小妹休息了?
因为总务小妹感冒了
8、为什么总务小妹感冒了?
...................
如果按照这样的方法进行分析的话,你会发现离主题越来越远,要想分析出真正原因,几乎是不可能了,到头来只能是无头案。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或者工作中,我们最不缺乏的就是问“为什么”,却较少系统的使用5WHY的分析方法,我们有时候甚至会发
现,为什么问得到是不少,但是问题却被问得越来越复杂,问题越发得不到有效的解决。
在IKEA对我们供应商进行5Why培训的过程
就要求参加5WHY分析的成员要有以下的观点:
一、回答问题的人要有积极解决问题的态度。
首先要尽可能找自身的原因,除非是在自身上找不到原因和改进的方法,才可以去从别的
方面去找原因,否则“问题分析会”势必变成“责任推卸会”,只要大家开始踢皮球,真正的原因就很容易被掩盖。
然后还要找可控的因
素,可控因素才是我们能着眼去改进的因素,比如设备维修是我们内部可以做到的,而金融危机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现实,再比如说塞
车,我们可控的是我们可以调整我们的出行时间,而交通拥堵则是我们无法控制的。
二、现代管理要求管理人员具备的成本观念,参与问题分析的人员更要有成本观念,要分清“价格”与“成本”的概念,不能混为一谈。
在
内部质量改进问题分析上,大家很容易找到的一个所谓的理由就是“老板要求降低成本”。
我个人觉得降低成本不能成为“质量问题”的原
因,大家都知道,质量问题势必带来各种浪费和损耗,又何来降低成本一说呢?是把“价格”和“成本”混为一谈了。
关于“成本”的含义,包括材料价格、损耗、人工及费用的总和,而“价格”应该算是“成本”的一部分。
举个例子,我们买一个原材料A,有
两个不同的供应商,甲供应商卖12元/KG,乙供应商卖10元KG,甲供应商虽然价格贵,但是甲的材料利用率高(假设利用率为
95%),而且因为其工艺较好,内部不再需要进行其它的处理,乙的便宜,但是其质量不稳定,利用率偏低(假设利用率为75%),因
为乙表面处理不够好,公司在内部加工中需要进行表面处理,每KG表面处理费用为1元,则甲提供的实际成本为12/0.95=12.63元/KG,
乙提供的实际成本则为10/0.75+1=14.33元,我们可以看出,乙虽然价格低,但是实际成本要高于甲。
由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价格低并不
一定就是降低了成本,所以我们采购在说出“老板要求我们降低成本”之前,最好是先核算一下,价格低是不是真的降低了成本。
三、每个“为什么”的结论都可能是一个集思广益的过程,一个“为什么”的答案也是一次头脑风暴的结果,是大家的意见的综合,对于每
个结论都要有合理的理由或证据来证明其合理性,同时对于每个结论都要进行验证其结论的正确性,因为一个错误的结论必定会影响后
面的“为什么”结论的准确性。
1、遇到复杂问题时运用;
2、区分“问题”与“问题点”;
3、工字思维;
4、要尽可能找自身的原因;
5、要找可控的原因;
6、单一要因、双要因、三要因、多要因(鱼骨图、FTA、Q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