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2010合肥土地交易概况表
- 格式:xls
- 大小:127.00 KB
- 文档页数:6
[时间]/[指标][指标].[土地交易价格指数].[土地交易价格指数(上年同期=100)][指标].[土地交易价格指数].[居民住宅用地价格指数(上年同期=100)][指标].[土地交易价格指数].[普通住宅用地价格指数(上年同期=100)][指标].[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上年同期=100)][指标].[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上年同期=100)][指标].[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住宅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上年同期=100)][指标].[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普通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上年同期=100)][指标].[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住宅二手房销售价格指数(上年同期=100)]2001年1季度101.4101.6101.1101.9100.5100.8100.9108.2 2001年2季度100.4100.4100.4102.5102.4102.4102.5104.4 2001年3季度101.1101.7101.6102.7102.4102.6102.7103.4 2001年4季度104.1105.2105.4101.8101.7101.910298.9 2002年1季度107.9109.3110.4101.3104.1105.7106106.6 2002年2季度105.4103.7103.5102.8102.6102.9103.2110.6 2002年3季度106.3106.7107.1104103.5103.7104.2112.9 2002年4季度107.8111.2112.6103.5103.4103.6103.9104.4 2003年1季度108.5111.4112.3104.8105105.2105.8104.3 2003年2季度107.1111.8112.1105104.4104.8105.2111.9 2003年3季度108.8113.1113.9104.1105.3105.9106.6102.1 2003年4季度108.9113.1113.5105.1105.2107107.3104.7 2004年1季度107.5108.7108.8107.7107.6107.6107.7111.1 2004年2季度111.5112.2112.2110.4109.7110.1110.6115.2 2004年3季度111.6113.6113.9109.9108.5108.6109.2115.2 2004年4季度110112112.4110.8110.3111.1111.6118.4 2005年1季度107.8109.6108.7109.8109.6110.5109.7111.4 2005年2季度110.7112.9110.9108108.1108.9109.1109.5 2005年3季度109.8111.1109.3106.1106.1106.8107.3106.7 2005年4季度107.9107.4106.6106.5106.8107.5106.8105.8[时间]/[指标][指标].[土地交易价格指数].[土地交易价格指数(上年同期=100)][指标].[土地交易价格指数].[居民住宅用地价格指数(上年同期=100)][指标].[土地交易价格指数].[普通住宅用地价格指数(上年同期=100)][指标].[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上年同期=100)][指标].[房屋销售价格指数].[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上年同期=100)][指标].[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住宅商品房销售价格指数(上年同期=100)][指标].[房屋销售价格指数].[普通住宅销售价格指数(上年同期=100)][指标].[房屋销售价格指数].[住宅二手房销售价格指数(上年同期=100)]2006年1季度105.7105.8105.2105.5105.5106.3105.6105.8 2006年2季度106.4107.1106.5105.7105.9106.4105.3105.8 2006年3季度104.9105.1104.8105.5106106.7106.1104.5 2006年4季度106.1106.1106.2105.3105.6106.2106.5104.9 2007年1季度1101091072007年2季度113.5116.2116.92007年3季度115117.4117.42007年4季度110.7112.2111.12008年1季度116.5121.7122.62008年2季度110.8112.2111.92008年3季度106.9107.7107.92008年4季度103.6103.4103.82009年1季度101.5100.2100.22009年2季度101.6100.9100.92009年3季度104.7104.9104.42009年4季度113.8119.4119.12010年1季度121.2130.5130.22010年2季度122.1131.11322010年3季度121.3129.3129.62010年4季度114.8118.5118.4。
2006年合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国·合肥"门户网站 2007年03月21日信息来源:市统计局网站【字号:大中小】2006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这个主题,真抓实干,开拓进取,经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事业迈出新步伐,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新提高,和谐社会建设收到新成效,全面和超额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预期目标,经济社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实现了“十一五”的良好开局。
合GDP)突破千亿大关,达1073.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7.5%,创近10年来最高水平。
其中,第一产业完成增加值61.76亿元,增长7.7%;第二产业完成增加值510.59亿元,增长22.7%;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501.51亿元,增长13.7%。
经济总量占全省的比重由上年的16.3%提升到17.5%。
人均GDP突破两万元,达到23205元(按户籍人口计算),增长14.3%。
0.9%。
其中居住类、家庭设备及用品类、烟酒及用品类、食品类和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类消费价格比上年分别上涨3.0%、2.6%、1.9%、1.8%和1.5%;交通和通讯工具类、衣着类、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价格比上年分别下跌0.5%、1.8%、1.9%。
企业原材料购进价格上涨2.7%,工业品出厂价格下跌0.5%,涨幅分别比上年回落2.4个和1.8个百分点。
2006年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单位:%)指标指数(以上年为100)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100.9食品 101.8其中:粮食 102.295.6菜类 106.6烟酒及用品 101.9衣着 98.2家庭设备及用品 102.6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101.5交通和通讯工具 99.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 98.1居住 103.0,基础仍不扎实;工业投资有待增强;就业和社会保障仍面临压力。
业113.55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1.2%。
合肥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合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合肥调查队2011年3月18日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抓发展机遇,奋力争先进位,整体经济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态势。
总体呈现:规模迅速扩张、质量明显提升、动力显著增强、结构趋强趋优,在快速发展、跨越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2702.5亿元,比上年增长17.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2.6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457.6亿元,增长22.3%;第三产业增加值1112.3亿元,增长12.7%。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5.2:52.6:42.2调整为4.9:53.9:41.2。
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1.5%,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表1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单位:亿元图1 2006-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及增幅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5%,居住价格上涨6.1%。
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4%。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7%。
2010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年末在岗职工65.18万人,比上年增加6.88万人。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1.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4万人;累计帮扶“零就业家庭”3849户,共5158人,基本消除城市“零就业”家庭。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3%,比上年下降0.62个百分点。
二、农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8.26万公顷,比上年扩大1.5%;油料种植面积12.46万公顷,减少10.1%;棉花种植面积1.87万公顷,减少1.5%;蔬菜种植面积5.06万公顷,增长5.3%;瓜果种植面积1.87万公顷,增长15.8%。
粮食产量193.52万吨,比上年增长1.6%,连续七年增产。
其中,稻谷产量149.81万吨,下降0.5%;小麦产量30.91万吨,增长11.8%。
关于合肥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2011年1月12日在合肥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合肥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各位代表:受市人民政府委托,现将合肥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1年计划草案提请大会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去年以来,面对极为复杂的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相关会议精神和市委九届十次、十一次全会部署,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着力改善民生,继续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国民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发展,全面完成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见附件一)。
(一)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主要指标均超过预期目标。
初步核算,全市地区生产总值2702.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较上年增长17.5%,分别高于全国、全省7.2和3个百分点,连续七年保持在17%以上,增速有望继续位居全国省会前列、中部省会城市第一;财政收入476.2亿元,增长39.3%,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59.4亿元,增长43.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67亿元,增长2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9亿元,增长19.8%;外贸进出口总额99.6亿美元,增长54.9%,其中出口56.3亿美元,增长26.5%;实际利用外资14.3亿美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051元,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7118元,增长17.4%;新增就业1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控制在2.7%。
年初确定的各项预期目标全面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圆满完成(见附件三)。
(二)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明显,运行质量持续改善。
工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3768.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52.7亿元,增长24.9%。
百瑞地产家居网数据研究中心:胡志强一、土地推出与公告500100015002000250030003500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117358587 532479295 186225 6 495 335 2244270.612183.81742.10 0.00 0.00330.92 753.66 188.18 415.17 217.68 304.563164.022011年1-12月土地公告2010年 2011年1、土地推出情况合肥土地市场全年公告出让土地85宗,面积8570.71亩(包含流标后重新挂牌上市地块,重新上市地块为6宗,面积694.66亩),与2010年同期公告出让地块面积6615.11亩相比,同比增加2055.60亩,增幅31.55%。
公告特点:•总结:这一年一些大型房企的身影让合肥土地拍卖增色不少。
“招保万金”中,保利顺利摘得政务区ZWQTB-033地块进驻合肥。
在8月的土地出让中,保利和万科还顺利通过现场竞价的方式摘得滨湖BHC-10地块和BHC-11地块。
虽然目前楼市销售虽进寒冬,土地成交一再低迷,但也不失为逆市投资的良机,尤其是一些优质地块,拿地竞争减弱,底价成交的价格趋于合理。
此时,那些节奏把握良好的房企赢得了在土地市场抄底抢地、进而长期获利的机会。
2011年各月公告土地与房产市场走势有着密切的联系,呈U 字型,2月和12月为公告土地最多月份,也是明星地块出现的月份。
元月的“国八条”和“限购令”的影响,政府在1月仅公布了270余亩土地;2月低价供应了2183亩地,包括世纪金源拿的北城世纪城地块就超千亩;3月合肥版“限购令” 房产调控新政的出台开始波及合肥房产市场,成交量急剧下降,政府准确把握市场信息和开发商心理,从3月开始减少土地公告量,4月5月甚至没有供应土地;一直延续到11月,合肥房地产市场一直处在低迷,开发商谋划拿地的情绪低落,基本都在收缩资金;政府为了完成土地全年供应计划,政府在12月更是公告了多达两千亩地块,合肥土地市场达到公告峰值。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5%,居住价格上涨6.1%。
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上涨2.4%。
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6.7%。
2010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涨跌幅度(单位:%)指标涨跌幅度居民消费价格 2.7其中:食品 5.5烟酒及用品 2.2衣着-2.7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1.8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 2.3交通和通信-0.6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 1.3居住 6.1年末在岗职工65.18万人,比上年增加6.88万人。
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1.3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4万人;累计帮扶“零就业家庭”3849户,共5158人,基本消除城市“零就业”家庭。
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43%,比上年下降0.62个百分点。
二、农业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8.26万公顷,比上年扩大1.5%;油料种植面积12.46万公顷,减少10.1%;棉花种植面积1.87万公顷,减少1.5%;蔬菜种植面积5.06万公顷,增长5.3%;瓜果种植面积1.87万公顷,增长15.8%。
其中:轻工业422.9926.8重工业629.7323.7其中:国有企业94.6027.7集体企业7.7010.1股份合作企业 3.69-7.8股份制企业659.3926.2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274.7722.2其他企业12.5622.5其中:国有控股企业363.2224.7其中:大中型企业700.1022.4图2 2006-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及增幅全市34个工业行业中生产实现增长的有33个。
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化工及橡胶轮胎、新材料、电子信息及软件、生物医药、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等八大产业完成产值2728.74亿元,八大产业增加值762.06亿元,增长28.5%,创下2005年确立八大产业以来的最高增幅。
其中,汽车、装备制造、家用电器三大产业分别增长35.4%、31.2%和29.7%。
表4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中八大产业增加值(单位:亿元)指标绝对数比上年增长%八大产业762.0628.5汽车137.8535.4装备制造196.4631.2家用电器193.8529.7化工及橡胶轮胎89.4417.9新材料8.28 4.5其中新开工面积5102.73万平方米,增长35.8%;房屋建筑竣工面积2945.34万平方米,增长7.7%。
1.划拨土地使用权补办出让手续(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分行)本次拟出让两宗地位于宁国路与水阳江路交叉口,土地使用权人为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分行,土地面积分别为24941.4平方米(合约37.41亩)、5535.52平方米(合约8.30亩),划拨土地使用权,土地用途为教育。
因补办出让需要,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分行委托安徽中安房地产评估咨询有限公司对该两宗地土地使用权价格进行评估。
以2009年8月13日为评估基准日,估价期日设定用途为教育用地,容积率分别为0.311 和0.2 ,评估备案地价均为795元/平方米,约合53万元/亩。
土地出让金按拟出让时土地市场价格的40%收取,须补缴土地出让金分别为793.1301万元和176.0295万元。
土地利用现状为地上有建筑物。
2.划拨土地使用权补办出让公告(安徽盛虹烟花爆竹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盛虹烟花爆竹集团有限公司所属房产位于庐江路98号98幢101号,房产证证号为房地权证合产字第110001651号,证载用途为商业服务,建筑面积为120平方米,土地使用权面积为34.17平方米(分摊)。
该宗地原为安徽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划拨土地使用权。
现安徽盛虹烟花爆竹集团有限公司申请房产所涉及划拨土地使用权补办出让手续。
该宗地出让备案地价为12703元/平方米,总地价为43.41万元,需补交土地出让金21.705万元。
3.安徽省东风机械总厂位于美菱大道273号两宗划拨土地使用权补办出让安徽省东风机械总厂A、B地块均位于美菱大道273号,A地块土地面积为710.42平方米,B地块土地面积为2451.43平方米,土地总面积为3161.85平方米(合4.79亩),土地用途为商业(招待所)。
根据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安徽军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改制方案的批复》安徽省东风机械厂实行政策性破产。
2007年6月28日安徽省国资委《关于安徽省东风机械总厂有关资产产权划转的函》同意将未列入东风厂破产范围内的省国防公办招待所从东风厂剥离。
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合肥市2017年公共资源集中交易目录的通知正文:----------------------------------------------------------------------------------------------------------------------------------------------------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合肥市2017年公共资源集中交易目录的通知合政办秘〔2017〕1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根据《合肥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条例》的规定,经市政府同意,现将《合肥市2017年公共资源集中交易目录》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
一、本目录范围内的公共资源交易项目,应当进入市或县(市、区、开发区)公共资源交易平台集中交易。
二、建设工程项目公开招标限额按《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办法》执行,政府采购项目公开招标限额按《合肥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合肥市2017年市级政府集中采购目录及限额标准的通知》(合政办秘〔2016〕136号)执行。
达到公开招标限额标准的项目,应当采用公开招标方式。
国有投资项目因特殊情况需采用公开招标以外方式的,项目单位须报经市政府批准。
总投资额3000万元以下的县(市)国有投资项目,因特殊情况需采用公开招标以外方式的,项目单位须报县(市)政府批准。
三、国有或集体产股权交易项目,可采用拍卖、招投标、网络竞价以及其他竞价方式交易。
企业增资扩股可采用竞价、竞争性谈判、综合评议等方式进行多轮次遴选。
因特殊原因需要采用非公开协议方式的,项目单位应当取得有权部门书面批准。
市及各县(市)区土地出让项目根据市土地管理委员会确定的交易方式操作。
四、排污权和碳排放权未列入本目录,但相关部门应积极有序推进进场交易。
五、各区(开发区)公开招标限额标准以下的项目,可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网上商城和竞价工作,加强小额零星库建设,逐步取消现场交易。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标准(试行)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二〇〇九年八月前言为规范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的内容、数据库结构、数据交换格式,满足土地调查更新数据的汇交、更新、维护等管理和利用方面的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参照《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和《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等相关标准和规程,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适用范围是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统一时点更新和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库更新工作。
本规定由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并负责解释。
本规定主要起草人:参加编写人员:目录前言...............................................................................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数据库更新一般规定 (2)5 数据库更新结构定义 (5)6 数据更新交换文件命名规则 (38)7 数据更新交换内容与格式 (40)8 元数据更新 (46)I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标准(试行)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的内容、要素分类代码、数据分层、数据文件命名规则、更新数据的结构、数据交换格式和元数据等。
本标准适用于土地调查数据库更新与数据交换。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13989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和编号GB/T 17798-1999 地球空间数据交换格式GB/T 19231-2001 土地基本术语GB/T 16820-1997 地图学术语GB/T 13923-2006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GB/T 21010-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CH/T 1007 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TD/T 1014-200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5-2007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6-2007 土地利用数据库标准TD/T 国土资源信息核心元数据标准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合肥市土地利用状况分析一.研究地区概况1.地理位置合肥市位于北纬31度52分、东经117度17分。
东端在肥东县元祖山,相邻滁州,西端在肥西县金桥乡西,交界六安,南端在三河镇杨婆村南,与巢湖地区相望,北端在长丰县赵大山,依舜耕山与淮南市相连。
合肥市位于安徽省中部,地处长江、淮河之间的华东丘陵地区中部。
江淮分水岭南测,巢湖北岸,把河之水穿流而过。
通过南把河通江达海,具有承东启西、接连中原、贯通南北的重要区位优势。
合肥市的文字记载始见于司马迁著《史记》,至今己逾二千二百年。
合肥是安徽省省会,是安徽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水路交通枢纽。
合肥市是国家首批命名的3个全国园林城市之一,城市绿化覆盖率为30.7%,人均绿地7.3平方米,形成“城中有园,园中有城,城园交融,浑然一体”的独特城市园林风格,有“绿色之城”的美誉。
图-1 合肥市地理位置2.自然条件概况合肥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适中,雨热同季,易涝易旱。
常年平均气温15.70C。
年平均降水量998.4毫米。
降水量集中在6-8月份,其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1%。
年平均蒸发量为1514毫米。
年平均日照量为2163小时,以七、八两月最多。
无霜期230天。
冰冻期82天左右。
其自然条件具有如下特点:1、季风明显,四季分明。
合肥市地处中纬度地带,是季风气候最为明显的区域之一。
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春暖”、“夏炎”、“秋爽”、“冬寒”感觉明显。
气象上常以候平均气温作为划分四季的标准,候平均小于10℃为冬季,大于22℃为夏季,介于10-22℃之间为春秋季,合肥市四季大致分配是:春季2个月,夏季4个月,秋季2个月,冬季4个月。
2、气候温和,雨量适中。
合肥市地居中纬度,气候温和。
年平均气温在15-16'C之间,属于温和的气候型。
冬季,月平均气温在1.5-5.0℃之间,夏季7月平均气温为27.5-28.5℃左右,平均年较差各地在25-27℃之间,除个别年份外,严寒期与酷暑期短促;全市年平均降水量在940-1000毫米之间,雨量比较适中。
土地估价技术报告项目名称:合肥市**有限责任公司(滁州路**商场一层2~3轴)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评估受托估价单位:合肥**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土地估价报告编号:**地评字(2005)第082号土地估价技术报告编号:**地评字(2005)第082号提交估价报告日期:二○○五年九月十八日土地估价技术报告第一部分总述一、估价项目名称合肥市****有限责任公司(滁州路***商场)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评估二、委托估价方合肥市****有限责任公司三、受托估价方受托机构:合肥***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机构地址:合肥市***路***号法定代表人:****邮政编码:**四、估价目的合肥***房地产评估有限公司应合肥市***有限责任公司的委托,对位于滁州路**商场一层2~3轴所分摊的商业用地进行评估,为其办理出让该宗地的土地使用权提供地价参考。
五、估价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城镇土地估价规程》;4、安徽省人民政府、安徽省国土资源厅及相关部门颁发的有关政策、法规等文件;5、合肥市人民政府、合肥市国土资源局及相关部门颁布的有关政策规划、法规等文件;6、委托方提供的有关资料;7、估价人员收集的当地市场资料及现场勘查资料。
六、估价基准日二○○五年九月十二日七、估价日期二○○五年九月十二日至二○○五年九月十八日八、地价定义根据估价对象实际土地利用状况,此次评估以估价对象宗地红线外基础设施条件设定估价对象的土地开发程度,估价对象开发程度的设定详见表1:估价对象的评估价格是指在表1设定的开发程度和土地用途条件下、评估基准日为2005年9月12日、土地使用年限为法定最高使用年限的土地使用权价格。
表1 估价对象土地用途和开发程度设定表九、估价结果经评估,得到待估宗地在估价设定的用途及开发程度条件下,于评估基准日2005年9月12日,使用年限为法定最高使用年期的土地使用权价格如下:土地面积:11.88平方米(分摊);单位地价:2573元/平方米;地价总额:3.06万元,大写:叁万零陆佰元整。
关于发布实施《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通知国土资发〔2006〕307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计划单列市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土地调控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发〔2006〕31号)精神,加强对工业用地的调控和管理,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根据土地等级、区域土地利用政策等,部统一制订了《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详见附件1),现予以发布。
一、本《标准》是市、县人民政府出让工业用地,确定土地使用权出让价格时必须执行的最低控制标准。
二、工业用地必须采用招标拍卖挂牌方式出让,其出让底价和成交价格均不得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详见附件2)相对应的最低价标准。
各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在办理土地出让手续时必须严格执行本《标准》,不得以土地取得来源不同、土地开发程度不同等各种理由对规定的最低价标准进行减价修正。
三、工业项目必须依法申请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国有建设用地。
对少数地区确需使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的土地,且土地前期开发由土地使用者自行完成的工业项目用地,在确定土地出让价格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最低价标准的60%执行。
其中,对使用未列入耕地后备资源且尚未确定土地使用权人(或承包经营权人)的国有沙地、裸土地、裸岩石砾地的工业项目用地,在确定土地出让价格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最低价标准的30%执行。
对实行这类地价政策的工业项目用地,由省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报部备案。
四、对低于法定最高出让年期(50年)出让工业用地,或采取租赁方式供应工业用地的,所确定的出让价格和年租金按照一定的还原利率修正到法定最高出让年期的价格,均不得低于本《标准》。
年期修正必须符合《城镇土地估价规程》(GB/T18508-2001)的规定,还原利率不得低于同期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人民币五年期存款利率。
附件一市、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参考格式及主要内容.XX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06-2020年)前言一、上一轮规划实施评价分析结合国民经济发展形势和规划修编的背景,阐述规划实施的主要成效,提出规划修编的必要性。
二、需解决的土地利用重大问题三、规划目标简述规划目标的内容、规划指标及其落实。
四、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调整为了明确重要用地的规模与布局,安排协调各类用地矛盾, 编制概略性规划方案,包括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土地利用布局调整方案和土地分区方案。
要求根据区域内不同的土地利用战略和调控措施拟订的多个可供选择的规划方案, 根据可行性论证和效益评价、公众参与结果,选定一个最佳概略性规划方案提交规划编制领导小组、上下级规划部门审议。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方案阐述规划期各类用地调控数量、结构变化,各类土地利用原则、调控措施。
土地利用布局调整方案阐述规划期内主要用地布局调整的指导思想、调整原则、布局方案和调控措施。
土地分区方案在市级规划中,对市域土地利用进行功能分区,阐述各区域土地利用调整方案,提出分区管制规则;在县级规划中,对县域土地进行用途分区,阐明各土地用途区的面积、分布及其管制规则。
五、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和布局调整编制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方案,对规划期间的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进行总量控制,在县域内依法划定不得占用的耕地和优质农用地。
方案编制以土地适宜性和农用地分等定级为基础,将区域内质量较好、农业基础设施比较完善的耕地、随市场变化可调整为耕地的其他优质农用地纳入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方案。
根据耕地需求预测和供给潜力分析,在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耕地保有量规划平衡表,表中列出规划期间和规划近、远期补充耕地、减少耕地和净增(减)耕地的面积。
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应与对应的土地用途区统计面积协调一致,新增面积应与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规划方案协调一致。
六、城镇、村镇建设用地规模和布局拟定城镇、村镇建设用地方案。
合肥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正文:---------------------------------------------------------------------------------------------------------------------------------------------------- 合肥市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合肥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合肥调查队2011年3月18日)2010年,是“十一五”收官之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抓发展机遇,奋力争先进位,整体经济继续保持又好又快发展态势。
总体呈现:规模迅速扩张、质量明显提升、动力显著增强、结构趋强趋优,在快速发展、跨越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发展、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一、综合初步核算,全年生产总值(GDP)2702.5亿元,比上年增长17.5%。
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32.6亿元,增长3.5%;第二产业增加值1457.6亿元,增长22.3%;第三产业增加值1112.3亿元,增长12.7%。
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5.2:52.6:42.2调整为4.9:53.9:41.2。
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41.5%,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
表1 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单位:亿元指标绝对数比上年增长%生产总值2702.517.5第一产业132.63.5第二产业1457.622.3工业1122.623.8建筑业335.016.2第三产业1112.312.7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107.214.1批发和零售业228.920.9住宿和餐饮业36.77.2金融业151.16.4房地产业139.7-2.2营业性服务业201.516.7非营业性服务业247.215.3图1 2006-2010年全市生产总值及增幅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7%,其中食品价格上涨5.5%,居住价格上涨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