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儒家思想与教育德育观

  • 格式:doc
  • 大小:4.78 KB
  • 文档页数:2

下载文档原格式

  / 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儒家思想是现代教育不可缺少的传统文化教育,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教育的资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德育;借鉴;思想;仁爱

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其思想道德文化提出了稳定的价值支撑和道德认同,影响深远,在世界范围内被推崇。儒家创立者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后来由思想家、文学家孟子加以发展。儒家的一系列道德思想体系对我们的教育有着推动作用,有利用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教育工作者进行德育的重大课题。

孔子所处的春秋时代,由于社会内部不可调和的矛盾引起的深重危机摇撼了传统文化的

《周礼》权威性,对传统文化的怀疑与批判精神与日俱增。孔子在政治上主张恢复西周的礼制,

是战国时人所作,它是反映西周时期礼制的史料著作。

《周礼》曰:“儒家得道以民。”所谓得道,一曰礼乐,二曰仁义。周公摄政,五年营建洛邑,六年制作礼乐,依据周制,参酌殷礼,制定了田制、管制、禄制、乐制、法制等,形成了相当完备的典章制度,世称周礼。周公曾作大诰、酒诰、周官、立政诸篇,倡导天命不僭,张扬敬德保民、明德慎罚、孝养父母、以德辅天之言行。

在中国,孔夫子到今天两千五百年,我们在孔老夫子著作里面看到,他那个时候就是很感叹世风日下,他羡慕上古时代,尤其是我们看到他常常赞叹的尧舜禹汤,称他们是圣王。那个时候的社会民风淳朴,有圣贤人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圣贤人用什么教化?伦理道德。所以,伦常道德不是孔子发明的。孔老夫子自己常说他一生没有创作,“述而不作”,他所学的、所教的是前人的教诲,他只是“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孔夫子做得圆满,是圣贤,被称为大圣,大成至圣先师。

在现代社会,儒家思想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资源。虽然,我们的经济取得了大的发展,但是,伴随而来的一些社会问题也日益突出。表现了民众道德价值观的缺失,被表面的一些现象所障碍,没有正确的价值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可以理解为精神文明建设,思想道德建设要与经济建设同步,缺一不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靠的是人才,人才的培养靠的是教育。教育要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素质发展的人才,而德育是素质教育的五育之首。思想道德是一个人发展的立足根本,我们的教育要从根本抓起。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学生个人思想品德素质的好坏关系到道德观的树立,直接影响以后的成长和发展,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

很多国家的学者提出了科学教育人文化的观点。据说1998年1月,2/3的诺贝尔奖的得主说过,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2500前去吸取中国孔子的智慧。在新的世纪,努力建构富有中国特色与时代气息的德育理论,正成为我国德育发展进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重要课题。当前我国德育明显存在的问题有:一方面脱离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道德,不注意利用传统德育思想中的合理内核;另一方面,功利主义色彩较浓,缺乏超越精神的成分,其结果造成道德教育的低效。就目前中国德育状况而言,教育需要借鉴儒家思想加强学校德育工作。我们应当从下两个方面认识和思考儒家德育思想的智慧。

一、借鉴儒家的反思思想完善道德教育

《论语》中有“吾日三省吾身”,“见贤而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在孔子看来:思、内自省是联系自身品行的反省,这才是有意义的学习。这是儒家自我修养的最高境界,它倡导的是自主修养。“自律”是现代德育的最高境界,它提倡的是“自我教育”。以“尚礼”为重点,强化文明礼仪的教育,让学生养成自我教育的习惯。引导学生从“他律”走向“自律”,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学做人,做现代文明人,做好人。

自我教育,是人们把自己同时当做教育的主体和客体,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自我发展

的需要,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依靠自身的思想矛盾运动所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是个体为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而进行的自我选择、自我激励、自我调控和自我完善。自我教育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强调人内心中的自觉力量。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指出的“只有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儒家自我教育思想虽然其理论基础是唯心主义的“心性论”,其目的也是为统治阶级教化世风服务的。但它强调克己自省、修身自得的道德自我教育,以及一系列独特的自我教育方法,对当代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在此,要注意以下几点:知行合一。道德品质的形成是落实到实践的统一,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重要是躬身践行;慎独。道德的基础是自律,《礼记》记载: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面对社会上的不良现象,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防止沾染社会上的不良风气。

二、借鉴儒家的仁爱思想完善道德教育

“仁”是儒家创始人孔子伦理思想的核心,孔子的所有理论主张都是以仁为基础发展的,孔子教育人们要“爱人”。孔子在回答颜渊问“仁”时说:“克己复礼为仁。”克己复礼是通过修养,克除自己不良的一面,使自己身心言行达到君子的标准,是爱人的前提。仁爱就是教育人要学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会关心人。如果不会爱人,会把自己封闭起来,形成闭塞心理,影响工作、学习、生活。我们教育面对的学生,往往由于生活条件优越,容易以自我意识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团结意识不强,甚至出现打架斗殴的恶劣事件。在教育中,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情感思想的教育,会让学生缺失仁爱之心。如果说德育是灵魂,那么仁爱教育则是核心。学生具有可塑性,把仁爱思想要很好地渗透进教学中,融入教学方法中,体现在教学内容上。比如,建立良好的师生、生生关系,创建和谐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合作学习,给予赏识评价等。

总而言之,德育教育要从社会发展的现实出发,转变学生存在的一些不良思想。我们要创新教育工作的德育内容,从我国国情出发,根据学生生活和成长的环境、性格等,传承历史的传统文化,借鉴优秀的儒家道德思想观念,把学校德育工作不断深化,为培养有道德的人才保驾护航,提升教育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