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火车过桥问题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16.50 KB
- 文档页数:2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学会生字词,理解词语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朗读、默读、讨论等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观察、比较、分析等方法,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2)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列车过桥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课文,为新课做好铺垫。
2. 学习生字词(1)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认读。
(2)学生齐读生字词,巩固记忆。
(3)教师讲解生字词的意思,引导学生理解。
3.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跟读。
(3)学生分组朗读课文,互相纠正发音。
(4)全班齐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4. 理解课文内容(1)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内容。
(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点评。
(3)教师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
5. 体会作者情感(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景物描写,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教师点评。
6. 小组合作(1)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课文中的问题。
(2)每组推选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3)教师点评,总结讨论要点。
7. 总结全文(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回顾所学知识。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点评。
8. 作业布置(1)背诵课文。
火车过桥问题教案教案标题:火车过桥问题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和应用火车过桥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原则;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3. 提高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火车过桥问题的背景和规则;2. 运用逻辑思维解决火车过桥问题;3. 培养学生的合作与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演示文稿;2. 火车过桥问题的练习题;3. 计时器。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使用一些与火车有关的图片或视频来引起学生对火车的兴趣,并提出以下问题:你们知道火车过桥问题吗?你们认为火车过桥的时候会遇到什么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并做出回答。
Step 2:讲解火车过桥问题(10分钟)使用PowerPoint演示文稿向学生介绍火车过桥问题的背景和规则。
解释问题的基本概念,例如桥的承重限制、火车的速度等,并通过具体案例进行说明。
Step 3:小组合作解决问题(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共同解决一道火车过桥问题。
提供适当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
鼓励学生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和可能的解决方案。
Step 4:展示和讨论(10分钟)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解决方案。
在展示过程中,鼓励其他学生提出问题和不同的解决思路。
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比较,分析各种解决方案的优缺点。
Step 5:归纳总结(5分钟)总结学生们在解决火车过桥问题中所采用的不同策略和解决思路,并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解决类似的问题,并鼓励他们运用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Step 6:拓展练习(10分钟)提供一些拓展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继续练习和思考。
鼓励学生尝试不同的问题变体,并寻找更高效的解决方法。
Step 7:课堂反思(5分钟)与学生一起回顾课堂内容,让他们分享他们在解决火车过桥问题中的收获和困惑。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建议,以便今后的教学改进。
教学扩展:1. 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火车过桥问题,并与同学们分享。
题目:东西两地间有一条公路长217.5千米,甲车以每小时25千米的速度从西到东地,1.5小时后,乙车从东地出发,再经过3小时两车还相距15千米。
乙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1、相遇问题的特点和关键词是什么呢?2、解决二次或多次相遇问题重点是什么?3、简单的相遇问题解题时的入手点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哪?一、同步知识梳理1、列车过桥问题研究的还是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但有一点先要搞清楚,列车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开,所走过的路程是什么?2、人过桥,由于不考虑人的宽度,从人上桥到下桥,所行路程就是桥的长度,是普通的行程问题,但火车过桥就不一样,火车有长度,从火车头接触桥头开始,到火车尾正好离开桥尾为止,火车所走过的路程是:桥长+车长。
3、相关公式:过桥的路程=桥长+车长车速=(桥长+车长)÷过桥时间通过桥的时间=(桥长+车长)÷车速桥长=车速×过桥时间-车长车长=车速×过桥时间-桥长二、同步题型分析题型1、求时间例:一列火车长180米,每秒行20米,这列火车通过320米长的大桥需要多长时间?分析:根据路程÷速度=时间,可以求出列车通过桥梁时用的时间。
列车完全通过桥梁一共走的路程是桥长+车长:180+320=500(米),列车通过这座桥梁要500÷20=25(秒)。
题型2、求速度例1:一列长300米的列车,完全通过一座长450米的桥梁,一共用了2分钟。
这列火车过桥时每分钟行多少米?分析:列车完全通过一座桥梁,行的路程是桥长+车长。
火车完全通过桥梁一共走的路程是300+450=750(米),这列火车过桥时每分钟行750÷2=375(米)。
例2:一列火车通过一座长500米的桥梁用了40秒,用同样的速度通过另一座600米的桥梁用了45秒。
这列火车过桥时每秒钟行多少米?列车通过第一座桥梁:行的路程是500米+车长 40秒列车通过第二座桥梁:行的路程是600米+车长 45秒这列火车(45-40)秒钟行的路程是(600-500)米。
四年级奥数《火车过桥》教案教学内容:小学四年级奥数《行程问题》(一)——火车过桥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学生执教者:李诗梦课时:8分钟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初步掌握火车过桥问题的结构,基本的数量关系,提高学生对行程问题的认识;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学活动,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获得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研究和解决问题意识和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在自主参过程中,进一步体验学习成功带来的快乐,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实现自主发展,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1.重点:操作演示火车过桥的过程。
2.难点:火车过桥问题的数量关系。
教学用具:PPT、铅笔、书本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故事导入新课)老师:同学们好!在开始今天的新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一个笑话:说在动物园里呀!蛇和兔子要开始一场比赛,干什么呢?赛跑。
它们赛跑的地方是一座桥,比赛的规则是不管是蛇还是兔子一上桥就开始计时,到你彻底下桥的时候就表示结束了。
跑了几次以后,大家猜是蛇赢了,还是兔子赢了?(PPT显示故事发生情景)二、新授老师:跑了这么几次蛇发现自己总输,于是大喊:“不公平,不公平!”。
裁判说怎么不公平了,蛇说:你看,首先,我是有长度的,对吧!我有长度就导致路程比较特殊一点。
比如说吧,你盯着我的尾巴别动,我的尾巴在上桥的时候我是不是在这儿呀(图示),到结束的时候我的尾巴是不是就在这儿了(图示),在这个过程里我跑的不仅仅是桥的长度呀。
老师:那同学们知道蛇跑了多长的距离吗?(询问学生)学生1:……学生2:桥的长度还要加上蛇他自己的长度。
老师:对,是蛇本身的长度加上桥的长度。
而兔子就不一样了,他就那么小布丁点儿,上桥时他在这,下桥时是在这儿,他跑的距离就是桥的长度。
(图示)蛇说的有没有道理呢?我们一起来演示一下好吗?”(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用书本当做桥,用铅笔当蛇看看从蛇头上桥到蛇尾离开是什么样子。
《火车过桥》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火车过桥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火车过桥问题的基本概念。
2. 火车过桥问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1. 火车过桥问题的基本概念。
2. 火车过桥问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1. 火车过桥问题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火车过桥问题相关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火车过桥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火车过桥时可能会遇到的问题。
2. 学生分享观察到的现象和问题。
二、基本概念(10分钟)1. 教师讲解火车过桥问题的基本概念,包括火车长度、桥长、火车速度等。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总结火车过桥问题的基本概念。
三、计算方法(15分钟)1. 教师讲解火车过桥问题的计算方法,包括如何计算火车过桥所需的时间和距离。
2. 学生跟随教师一起练习火车过桥问题的计算方法。
四、练习题(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火车过桥问题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讲解。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总结火车过桥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体会。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火车过桥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让学生掌握了火车过桥问题的解决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题。
在练习题环节,我及时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掌握火车过桥问题的解决方法。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对火车过桥问题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指导。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计算方法”,因为这是解决火车过桥问题的关键步骤,也是学生容易感到困惑的部分。
在补充和说明这个重点细节时,需要详细解释火车过桥问题的计算原理,并提供具体的计算步骤和示例,以便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和掌握。
小学数学教案:《火车过桥》微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火车过桥的问题,掌握火车过桥的基本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火车过桥的基本原理2. 火车过桥的数学模型3. 火车过桥的实际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火车过桥的基本原理2. 火车过桥的数学模型的建立与运用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火车过桥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 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共同解决火车过桥问题。
3. 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发现火车过桥的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具:火车模型、桥模型、卡片等。
2.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份火车过桥的练习题。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火车过桥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火车过桥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火车过桥的基本原理:引导学生思考火车过桥时,车身、桥长和桥宽之间的关系。
通过小组讨论,总结出火车过桥的基本原理。
3. 建立火车过桥的数学模型:引导学生根据火车过桥的基本原理,建立数学模型。
让学生尝试用字母表示火车长度、桥长和桥宽,列出相应的等式。
4. 应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让学生运用刚建立的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火车长度为30米,桥长为120米,桥宽为8米,求火车完全过桥所需的路程。
5. 巩固练习:布置一些有关火车过桥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火车过桥数学模型的掌握程度。
七、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火车过桥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
2. 强调火车过桥问题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醒学生关注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究类似问题,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八、作业布置:1. 请学生运用火车过桥的数学模型,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 让学生收集有关火车过桥的资料,了解火车过桥在实际生活中的九、课后反思:1. 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对火车过桥的基本原理和数学模型是否掌握。
火车过桥问题趣味课教案教案标题:火车过桥问题趣味课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火车过桥问题的背景和基本规则。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重点:1. 火车过桥问题的基本规则和解题思路。
2. 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分析问题,找出解题思路。
2.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幻灯片,包括火车过桥问题的背景介绍和解题思路。
2. 火车过桥问题的示例题目和解答。
3. 小组活动所需的纸、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幻灯片或故事情节引入火车过桥问题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有没有听说过火车过桥问题?你们认为这个问题有什么解决办法?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通过幻灯片介绍火车过桥问题的基本规则和解题思路。
2. 解释问题中的关键概念,如火车的速度、桥的承重限制等。
三、示例分析(10分钟)1. 给学生展示一个具体的火车过桥问题示例,并引导学生分析解题思路。
2. 与学生一起讨论如何确定哪些火车可以一起过桥,以及如何保证桥的承重限制。
四、小组活动(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火车过桥问题进行解答。
2. 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并记录解题思路,尽量找到最优解。
3. 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和讨论,引导他们思考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五、解答讨论(10分钟)1. 邀请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解题思路和答案。
2. 引导学生分析各组的解题思路,讨论不同解法的优劣之处。
六、总结(5分钟)1. 总结火车过桥问题的解题思路和关键点。
2. 强调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1. 鼓励学生设计自己的火车过桥问题,并与同学分享。
2. 提供更复杂的火车过桥问题,挑战学生的解题能力。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和沟通情况。
2. 收集学生解题思路和答案,评估他们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列车过桥问题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列车过桥的基本问题,能够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通过对列车过桥问题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列车过桥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2. 列车过桥问题的解决步骤和策略。
3. 实际案例分析,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
2.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对列车过桥问题的直观理解。
四、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评估学生对列车过桥问题的掌握程度。
2. 通过对学生讨论和表达能力的评估,了解学生的参与情况和思考能力。
3. 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五、教学计划1. 课时安排:共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进度安排:第1-2课时:介绍列车过桥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公式。
第3-4课时:学习列车过桥问题的解决步骤和策略。
第5-6课时:分析实际案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7-8课时:进行课堂练习和作业讲解。
六、教学资源1. 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展示列车过桥问题的相关图片和动画,帮助学生直观理解问题。
2. 案例素材:收集一些实际的列车过桥问题案例,用于课堂讨论和分析。
3. 练习题库:准备一系列的练习题,包括不同难度和类型的题目,供学生在课堂上练习和巩固知识。
七、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的列车过桥问题案例,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讲解概念:介绍列车过桥问题的基本概念和公式,解释相关术语,确保学生理解清楚。
3. 演示解题过程: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演示解决列车过桥问题的步骤和策略,让学生跟随并理解解题思路。
4. 练习与讨论: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尝试解决不同难度的列车过桥问题,并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解题方法和经验。
《思维之“数”》之“火车过桥”微课脚本教学内容:火车过桥问题(自编教材)施教学生:四年级学生执教教师:教学目标:1.让学生知道火车过桥的路程包括一个桥长和一个车身的长度。
2.学会计算过桥路程、桥长、车长、过桥时间。
3.学会计算一车过一桥问题、一车过两桥问题以及变形的火车过桥问题。
教学重、难点:能够准确处理过桥路程、车长、桥长以及过桥时间之间的关系、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同学们,你们好!欢迎来到《思维之“数”》微课堂,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是火车过桥。
二、探究新知师:首先我们来看这块内容的知识要点。
1.火车过桥问题也属于行程问题中的一类,主要可分两种“一车过一桥”和“一车过两桥”。
2.解答火车过桥问题和行程问题一样,也要正确的运用路程、速度与时间之间的数量关系,同时火车过桥问题中还涉及车长与桥长的问题。
3.列车通过一座桥是指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
“列车通过大桥”是指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止。
基本数量关系是:火车速度×时间=车长+桥长。
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探索“火车过桥”的奥秘吧!研究一:一车过一桥师:首先,我们来研究一车过一桥。
例1:一列火车长240米,每秒钟行14米。
全车通过全国最高的,长810米的纳界河特大桥,需要多少时间?师:我们先来思考:火车过桥研究的是哪三者之间的关系?是的,火车速度、过桥时间和路程。
继续思考,火车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开,所行驶的路程指什么?你能在图上画出来吗?我们一起来看!(通过动画演示)师:通过动画演示,我们发现,火车所走的路程是有2部分,桥长和车长,也就是所走的路程=桥长+车长。
要想求这列火车过桥所需的时间,可按行程问题中一般数量关系,用路程除以速度,路程就是桥长+车长。
火车速度是每秒钟14米。
师:根据以上分析,我们求出路程=810+240=1050(米),过桥时间=1050÷ 14=75(秒)最后答,需要75秒。
小结:在解决一车过一桥问题时,我们根据题意,要想求出过桥时间,需要求出过桥的路程即车长+桥长,再按行程问题的一般数量关系,用路程除以车速求出时间。
1
课题 火车过桥
适用程度 P/T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能力方面 1、理解和掌握简单的火车过桥问题; 2、提高学生对行程问题的认识 情感方面
1. 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1. 火车过桥问题的分析及应用
教具 讲解、演示、图示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教学时间分配及教学方法
Step 1:
例1.一列火车通过长540米的山洞需30秒,已知车长90米,求火车的速度是多少?
分析:列车过桥,就是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止。
车尾经过的距离=车长+桥长,车的车速用车长与桥长和除以时间。
解:(540+90)÷30=21(米/秒) 答:火车的速度是21米/秒
Step 2: 一列火车长300米,以每秒20米的速度通过长江大桥,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共用了70秒,这座长江大桥长多少米?
分析:列车过桥,就是从车头上桥到车尾离桥止。
车尾经过的距离=车长+桥长,速度×时间=车长+桥长。
所以桥长=速度×时间—车长。
解:70×20-300=1100(米) 答:桥的长度是1100米。
Step 3:例3:一列火车通过530米的桥需40秒钟,以同样的速度穿过380米的山洞需30秒钟。
求这列火车的速度是每秒多少米?车长多少米?
分析与解 火车40秒行驶的路程=桥长+车长;火车30秒行驶的路程=山洞长+车长。
比较上面两种情况,由于车长与车速都不变,所以可以得出火车40-30=10秒能行驶530-380=150米,由此可以求出火车的速度,车长也好求了。
解:(1)火车速度:(530-380)÷(40-30)=150÷10=15(米/秒)
(2)火车长度: 15×40-530=70(米)
答:这列火车的速度是每秒15米,车长70米。
Step 4:
301次列车通过456米长的铁桥用了27秒,经过一位站在铁路边的扳道工人用了8秒。
列车的速度和长度各是多少?
分析:从两个不同的时间得到两个对应的路程,但是没有一
(20 mins)
(10 mins)
(10mins)
(10 mins)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