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好玩的数学(新编201912)
- 格式:pptx
- 大小:169.86 KB
- 文档页数:17
有趣的数学有趣的数学有趣的数学1有一天,妈妈给我出了4道算24点的题目。
第一道是:“1、2、3、4”,我想了一会就想出来了。
答案就是1+2=3,3+3=6,6×4=24。
第二道是:“5、6、7、8”,我想了好久也没想出来。
我想的是5×6=30,7×8=56都不对,我再想如果7+8呢?也不对。
我左思右想,怎么也想不出来,最后只好求助妈妈。
妈妈说:“怎么样才能最简单地算出24,有3种方法:第一种就是3×8、第二种就是4×6、第三种是2×12。
”我这才知道,一下子就凑出来是5+7=12,8-6=2,12×2=24,我明白了其中的技巧。
第三道题是“4、4、10、10”。
我想用妈妈的方法一定能算出来。
4已经有了,那6算的出来吗?我想10-4=6,4×6=24,这虽然对了,但还有一个10没有用上,所以只好再请教妈妈。
妈妈说,你倒过来推试试。
我心算了一下,发现这也是一种技巧。
用10×10=100,100-4=96,96÷4=24。
妈妈出了最后一道题3、5、7、9,我以为这又是一种方法,但我想,我先试一试再说。
一想,用妈妈教的第一种技巧就可以了,7-5=2,9+3=12,2×12=24,妈妈说我能举一反三了。
妈妈又说其实这题很简单,全部加起来就可以了,我一算,得数果然是24。
妈妈给我出的这些题目的技巧我都牢牢记在心中了。
我觉得这些数学题真有趣。
有趣的数学2对于数学智力大冲浪,我觉得非常有趣,每次做到这样的题目,我们在快乐的问答、思考、提示和改错中,不知不觉的掌握了不少的数学知识,还养成了认真听题和喜欢开动脑筋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有一次,我遇到了一题智力大冲浪,可把我难住了。
题目是这样的:小兰买了8个面包,小华买了6个面包,小明买了7个面包,小兰比小华多用14元钱,小明花了多少钱?我思考了好一会儿,还是想不出该怎么做.这时,妈妈过来看了一下题,又看了一下我的脸,妈妈看到我皱着眉头,就知道我不会了。
有趣好玩的数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四章第四节“有趣的几何图形”。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并探究平面几何中的对称图形,如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以及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同时,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感受几何图形的变换,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对称图形的定义,能够识别和绘制常见的对称图形。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对称美,增强对数学学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对称图形的定义,能够识别和绘制对称图形。
难点:理解对称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利用对称进行创新设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对称图形卡片。
学具:彩纸、剪刀、直尺、圆规。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组有趣的对称图形,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其中的规律。
2. 新课导入:讲解对称图形的定义,引导学生学习轴对称和中心对称的概念。
3. 实践操作:a. 让学生动手绘制对称图形,加深对对称概念的理解。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识别和绘制对称图形。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对称图形的定义2. 轴对称与中心对称3. 对称图形的识别与绘制方法4. 对称图形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请列举出生活中的三个对称图形,并说明它们的特点。
b. 利用对称原理,设计一个简单的图案。
2. 答案:a. 例如:窗户、书本、心形等。
它们的特点是左右或上下对称。
b. 答案不唯一,只要符合对称原理即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有趣的几何图形,让学生掌握了对称图形的定义和识别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新意识。
课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如是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否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