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基于世通公司财务丑闻的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748.00 KB
- 文档页数:16
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公司会计在提交财务报表时,发现公司财务存在一些不规范操作,如虚增利润、夸大业绩等。
会计了解这些操作违反了会计准则和职业道德规范,但公司内部存在一定的压力和利益关系。
会计面临是否揭露这些问题的困境。
二、案例分析1.违反道德规范的后果会计如果选择保持沉默,不去揭露和报告公司财务违规行为,可以暂时保住自己的工作和薪水。
但这样做贻害他人,对公司经营产生后果。
因为公司财务的不规范操作,可能导致公司经营出现问题,甚至可能面临破产风险。
一旦公司经营出现问题,会计的工作和薪水也将难以维持。
2.道德义务和责任作为一名会计,应该坚守职业道德和行业规范。
会计承担着维护财务诚信和公平性的职责。
虽然揭露公司财务违规行为可能面临一定的风险和压力,但会计有责任保护投资者利益、维护市场秩序以及行业的公信力。
3.法律法规的约束在这个案例中,会计发现的公司财务违规行为违反了会计准则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如果会计选择保持沉默,不主动报告或揭露这些问题,可能会因为涉嫌与公司合谋违规行为而受到法律的制裁。
违反法律法规可能导致会计失去从事该职业的资格,并可能承担法律责任。
4.道德冲突和权衡在这个案例中,会计面临道德冲突,即选择保护自身利益还是揭露公司违规行为。
面对这个冲突,会计应该权衡各种因素,包括法律法规、道德规范、职业发展和潜在的风险。
坚守职业道德并主动揭露公司违规行为可能会带来短期的困难,但长期来看,能够维护个人的声誉,同时也维护了整个行业的声誉和公信力。
三、解决方案基于以上分析,会计在面对这种情况时,应该:1.主动报告违规行为:会计应该勇于报告和揭露公司的财务违规行为,向相关部门或监管机构提供案件相关信息。
这样做有助于维护财务诚信和公平性,保护投资者利益。
2.了解法律法规:会计应该深入了解相关的会计准则、法律法规以及职业道德规范,确保自己的行为符合规定,并避免触及法律底线。
4.维护个人声誉:无论选择何种方案,会计都应该坚守职业道德,维护个人的声誉。
世通公司财务舞弊案世界通信公司成立于1983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成为美国的第二大长途电信营运商(仅次于1877年成立的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如果不是司法部在2001年否决了世界通信与斯普瑞特(Srint)公司的合并方案,他很可能成为美国电信业的龙头老大)。
世界通信的成功应归功于其创始人本纳德·埃伯斯(Bernard J. Ebbers)在收购兼并方面的禀赋以及首席财务官司考特D·苏利文(Scott D. Sullivan)。
从1983年成立至2001年,世界通信共完成了65项重大收购兼并。
2002年7月21申请破产保护前,世界通信是一个业务范围覆盖65个国家,拥有85000名员工、1000多亿美元资产、350多亿美元营业收入,为2000多万个人客户和数万家公司客户提供语音话务、数据传输和因特网服务的超大型跨国公司。
首先发现世界通信财务舞弊的是内部审计部的副总经理辛西亚·库伯(Cynthia Cooper),2002年末被评为《时代》杂志一年一度的新闻人物(此外,还有安然公司的雪伦·沃特金斯(Sherron Watkins)和联邦调查局的柯琳·罗莉(Coleen Rowley))2002年2月8日,世通降低了2002年度的收入和盈余预测,并计划在第二季度计提150至200亿元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3月12日,SEC正式对世界通信的会计处理立案稽查;4月3日,世界通信宣布裁员10%(8500名);4月30日,世界通信的创始人本纳德·埃伯斯(Bernard J. Ebbers)因卷入4.08亿美元贷款丑闻而辞去首席执行官职务;5月9日,穆迪斯(Moody, s)和菲奇(Fitch)等信用评级机构将世界通信债券的信用等级降至“垃圾债券”级别;6月5日,再次裁员20%(17000名);6月20日,因资金周转紧张,推迟了优先股的股息支付;6月24日,世界通信的股价跌破一美元(1999年6元最高股价增达到64.50美元)。
管理实践:世通公司的商业伦理反省管理实践:世通公司的商业伦理反省、全球有线通信公司和其他电信公司的投资者们发愁时,这些公司的不少高级经理却发了财。
花旗集团旗下的所罗门美邦控股公司的杰克.格鲁布曼误导散户,造成了损失和破产,这不仅伤害了投资者,而且还伤害了美国电信产业与韩国、日本等国公司的全球竞争力,韩国和日本两国的公司在某些方面的科学技术已经超越了美国公司。
像安然和世通公司之类的的公司丑闻动摇了投资者的信心。
作为对投资者要求披露所谓的不适当行为的响应,美国起草了新的法案。
从2002年8月起,许多美国大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都必须宣誓,他们所知道的最新的财务报告是真实的'。
为了重新获得投资者的信心,《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规定,首席执行官和首席财务官都必须保证报告的正确性。
这个法规同时规定,禁止对高级管理人员提供个人补贴贷款。
《商业周刊》提出了创建完美公司的几点意见,即完美的公司必须建立在诚实、道德、公平和信任的基础上。
对于投资者、供应商、消费者和员工来说,新的公司模式必须更加透明;公司业绩的数据要准确,这样投资者才可以相信这些数据;高级管理人员的薪水必须是公平的;更加开放的公司文化要强调责任心,员工必须可以随时报告那些不道德和不公平的事件。
管理评论:企业不讲公共道德、搞假冒伪劣产品、损害环境与伤害消费者健康,或者做假欺骗股民等,又或者不遵法律法规,那么这个企业就会有让人唾弃的污点。
不讲商业伦理的企业,既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又破坏了企业形象,让利益相关者望而生畏。
这样的企业要不就会遭受到重大经济损失,要不就关门倒闭。
我们做企业的人,总喜欢耍小聪明,不在乎消费者的利益,为了尽可能地多赚钱,而致消费者的健康不顾,赚昧心钱,赚黑心钱。
须不知善恶到头终有报,最终这样的企业自己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上海福喜企业销售过期肉就是为了多赚钱,而致消费者的健康于不顾的,把商业伦理当摆设的典型案例。
企业跟人一样,如果没有道德操守的话,最后会出现得小便宜吃大亏的结局。
世通公司财务舞弊案世界通信公司成立于1983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成为美国的第二大长途电信营运商(仅次于1877年成立的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如果不是司法部在2001年否决了世界通信与斯普瑞特(Srint)公司的合并方案,他很可能成为美国电信业的龙头老大)。
世界通信的成功应归功于其创始人本纳德·埃伯斯(Bernard J. Ebbers)在收购兼并方面的禀赋以及首席财务官司考特D·苏利文(Scott D. Sullivan)。
从1983年成立至2001年,世界通信共完成了65项重大收购兼并。
2002年7月21申请破产保护前,世界通信是一个业务范围覆盖65个国家,拥有85000名员工、1000多亿美元资产、350多亿美元营业收入,为2000多万个人客户和数万家公司客户提供语音话务、数据传输和因特网服务的超大型跨国公司。
首先发现世界通信财务舞弊的是内部审计部的副总经理辛西亚·库伯(Cynthia Cooper),2002年末被评为《时代》杂志一年一度的新闻人物(此外,还有安然公司的雪伦·沃特金斯(Sherron Watkins)和联邦调查局的柯琳·罗莉(Coleen Rowley))2002年2月8日,世通降低了2002年度的收入和盈余预测,并计划在第二季度计提150至200亿元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3月12日,SEC正式对世界通信的会计处理立案稽查;4月3日,世界通信宣布裁员10%(8500名);4月30日,世界通信的创始人本纳德·埃伯斯(Bernard J. Ebbers)因卷入4.08亿美元贷款丑闻而辞去首席执行官职务;5月9日,穆迪斯(Moody, s)和菲奇(Fitch)等信用评级机构将世界通信债券的信用等级降至“垃圾债券”级别;6月5日,再次裁员20%(17000名);6月20日,因资金周转紧张,推迟了优先股的股息支付;6月24日,世界通信的股价跌破一美元(1999年6元最高股价增达到64.50美元)。
第1篇一、引言世通事件(Enron scandal)是20世纪最大的企业财务丑闻之一,涉及美国能源巨头世通公司(Enron Corporation)的欺诈行为。
2001年,世通公司因财务造假被曝光,导致公司破产,数千名员工失业,投资者损失惨重。
本文将通过对世通事件的法律分析,探讨企业财务欺诈的法律责任、监管体系以及防范措施。
二、世通事件背景1. 世通公司简介世通公司成立于1985年,总部位于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是一家全球性的能源公司,业务涵盖能源、金融、通信等多个领域。
在2000年之前,世通公司一直是全球最大的能源公司之一,市值一度高达6000亿美元。
2. 世通事件爆发2001年12月2日,世通公司公布了一项涉及数十亿美元资产的重组计划,随后股价暴跌。
12月14日,世通公司承认存在大规模的财务造假行为,并宣布破产。
三、世通事件法律分析1. 企业财务欺诈的法律责任(1)刑事责任根据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Sarbanes-Oxley Act of 2002),世通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因财务造假行为被追究刑事责任。
主要责任人包括:① 世通公司前CEO杰弗里·斯基林(Jeffrey Skilling)和前CFO安德鲁·法斯托(Andrew Fastow):被判处24年和6年监禁,分别罚款4500万美元和1000万美元。
② 世通公司审计委员会成员:被罚款并处以有期徒刑。
(2)民事责任世通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因财务造假行为被追究民事责任,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① 投资者诉讼:世通公司被投资者起诉,要求赔偿损失。
法院判决世通公司支付投资者约70亿美元赔偿金。
② 证券欺诈诉讼:世通公司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起诉,被罚款1.5亿美元。
2. 监管体系(1)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SEC是美国证券市场的监管机构,负责监督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证券交易活动。
在世通事件中,SEC对世通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进行了调查,并追究了其法律责任。
第六节会计职业道德案例分析摘要: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在从事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道德规范。
本文通过分析一个具体的会计职业道德案例,探讨会计人员面临的道德困境及应对策略,旨在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意识,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
第一部分:引言会计人员作为财务管理和监督的重要角色,承担着保护公众利益、保持企业声誉、提供准确财务信息的重要职责。
然而,在实践中,会计人员常常面临各种道德困境。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个具体的会计职业道德案例,探讨会计人员应如何应对这些道德困境,提升会计职业道德水平。
第二部分:案例背景该案例涉及一家中型企业的会计主管小王。
小王发现公司的一位高管在财务报表中故意进行了虚报,以提高公司股价并获取操纵股市的利益。
小王意识到这种行为违背了财务规则和会计职业道德,他面临着是否举报的道德困境。
第三部分:道德困境分析小王面临的首要道德困境是他是否举报高管的不当行为。
举报高管的行为可能会对公司的声誉和业务运营产生重大影响,同时也可能对小王自身带来负面后果,如遭受报复、失去工作等。
此外,小王还需要考虑如何确保举报的有效性和保护自身的安全。
第四部分:应对策略面对道德困境,小王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来应对:1. 寻求道德指导:小王可以咨询相关专业组织、道德委员会或导师等人士的意见,寻求对该道德问题的指导和建议。
2. 收集证据:小王应收集足够的证据来支持他的举报行动。
这些证据可以包括邮件、合同、财务记录等,以证明高管的不当行为存在。
3. 保护个人权益:小王应考虑如何保护自己的个人权益。
他可以寻求法律援助或与公司的合规部门进行沟通,以确保举报行为不会导致个人遭受不公正待遇。
4. 考虑行动后果:小王应该认真评估举报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包括对公司的影响、对高管的影响以及对自身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他应该谨慎决策,选择最佳的行动方案。
第五部分:道德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本案例揭示了会计人员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道德困境,突出了道德教育和培训的重要性。
会计职业道德典型案例分析摘要: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从业人员在工作中应遵守的职业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
本文将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探讨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并解析会计职业道德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一、案例背景在日常工作中,会计人员面临着各种涉及数据的处理、保密及报告的问题。
在这个案例中,一位会计师被聘用为一家中型企业的财务主管,并发现一位员工恶意篡改公司财务报表,隐瞒了公司的亏损情况,以获得奖金。
这个案例涉及到会计人员的诚信和责任。
二、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职业道德可以维护行业的公信力和信任度。
会计师承担着保障全球经济稳定和金融市场的重要职责,通过合规遵循职业道德,会计师能够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
其次,职业道德可以保护会计从业人员个人声誉。
在工作中恪守职业道德,会计人员能够树立良好的职业形象和声誉,为个人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案例分析在这个案例中,会计师发现一位员工篡改了财务报表,隐藏了公司的亏损情况,企图获得违规奖金。
面对这种情况,会计师面临着道德和职业责任的抉择。
按照职业道德的要求,会计师有责任保证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为公司提供真实的财务信息。
同时,会计师也有义务向公司高层报告这一违规行为,以保护公司的利益。
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师应当按照以下步骤行动:1. 收集证据:会计师需要收集相关证据,并确保证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 向公司高层报告:会计师应当向公司高层报告所发现的违规行为,并提供相关证据。
3. 合作调查:会计师应当积极配合公司内部调查,并提供必要的协助。
从世通财务丑闻看会计诚信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5-265-02摘要众所周知,为商之道,诚信是金。
唯有讲诚信、重承诺、诚实经营的商家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而欺诈的后果很可能象世通一样频临破产倒闭。
近年来,国内外资本市场会计丑闻迭起,会计诚信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就以世通财务丑闻为实例对会计诚信问题进行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会计诚信世通财务会计控制在美国监管机构的调查步步紧逼之下,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和数据服务公司——世界通讯(worldcom)终于承认,在1998年至2002年期间,世通利用把营运性开支反映为资本性开支等弄虚作假的方法虚报利润110亿美元。
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会计造假案。
公司按美国证交所要求将要做出的会计重新申报已经是美国历史的最大数额,是安然公司的六倍。
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
事发之后,世通的股价从最高的96美元暴跌至90美分。
会计诚信危机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其产生的根源在于信息的不对称。
经营者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直接执行者,与所有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相比,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拥有更多的信息,是信息的垄断者,具有信息优势,在企业内部往往会造成“内部人控制”的局面,在利益驱动下会违背会计诚信,采取会计欺诈、伪造信息等手段谋取私利。
随着世界通讯丑闻案调查的深入,世界通讯公司的“内部人控制”的局面日益显露。
当内部审计员库柏向艾伯斯报告她的内部审计发现时,艾伯斯的态度非常“不礼貌”。
在艾伯斯强势的领导方式面前,库柏也无能为力。
但她依然执著努力。
库柏首先向世界通讯财务总监苏利文表达了对公司账目混乱的担忧,而后又向内部审计主管罗比特汇报,最后求助于公司的外部审计机构。
最后终于将世界通讯丑闻暴露在阳光下。
所以美国证监会的调查报告指出,世通并非制衡机制薄弱,而是完全没有制衡机制。
世通的董事会持续赋予公司首席执行官艾伯斯绝对的权力,让他一人独揽大权。
世通公司舞弊审计案例分析咱今儿就来好好唠唠世通公司这个舞弊审计的事儿。
话说在那风起云涌的商业世界里,世通公司曾经也是个响当当的角色。
可谁能想到,在那看似辉煌的外表下,竟然隐藏着一系列见不得光的舞弊勾当。
世通公司,原本在通信行业那可是呼风唤雨的存在。
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公司高层为了追求那些表面上好看的财务数据,走上了歪门邪道。
他们通过各种手段,比如虚构收入、夸大资产,把公司的财务报表打扮得花枝招展,就像一个浓妆艳抹的演员,看似光彩照人,实则虚假不堪。
就拿虚构收入这事儿来说吧,他们可真是费尽了心思。
比如说,明明是一笔还没完全敲定的业务,他们就敢提前把收入算进来。
还有更离谱的,直接编造一些根本不存在的业务交易,硬是给自己的账本上添上几笔收入。
这就好比你明明没赚到钱,却硬说自己腰缠万贯。
审计人员在调查的时候,那可真是费了九牛二虎之力。
他们得像侦探一样,从一堆堆错综复杂的财务数据中寻找线索。
有一次,一位审计人员发现了一笔收入的记录十分可疑。
这笔收入的来源公司,经过深入调查,发现竟然是世通公司自己虚构出来的空壳公司。
你想想,这得多狡猾啊!再说夸大资产这一块。
世通公司把一些不值钱的资产,硬是估值成了天价。
这就好比把一个破铜烂铁说成是稀世珍宝。
审计人员在评估资产价值的时候,发现了其中的猫腻。
比如一些老旧的设备,按照正常的折旧计算,价值已经大打折扣,可世通公司却还按照全新的价格来计算资产。
这一系列的舞弊行为,最终还是被揭露了出来。
这给投资者们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让世通公司的声誉一落千丈。
从这个案例中,咱们能学到好多东西。
首先,企业的诚信那是绝对不能丢的。
一旦走上舞弊的歪路,就像在悬崖边跳舞,迟早会摔得粉身碎骨。
其次,对于审计工作来说,那可得睁大双眼,不能放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
要像啄木鸟一样,把那些隐藏在树干里的害虫给揪出来。
总之,世通公司的舞弊审计案例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在商业的舞台上,只有坚守诚信,严格审计,才能走得稳、走得远。
世界通信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一、简介世通公司的成立、发展以及主要业务二、厄运世通公司的破产经过、财务造假揭露过程股价与绩效 —— 不协调的发展三、世通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1.代理成本问题公司2.高管权限问题3.管理结构问题(权利分割问题)4.公司道德、企业社会责任5.内部监督机制问题5.财务、审计独立性考虑6.股东权利设置小组成员:林煌斌陈晓燕林伟琳宋世兰郑治平张明月2013-12-15一、简介:世界通信,还是世界骗局?世界通信公司(WorldCom,简称世通)是一家美国通讯公司,2003年因会计丑闻事件破产。
1983年成立,2002年7月21日申请破产保护之前为美国第二大长途电信运营商,仅次于1877年成立的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
曾经以1150亿美元股票市值一度成为美国第25大公司,业务范围覆盖65个国家,拥有2000多万家个人客户和数万家公司客户,拥有员工85000人,年营业收入350多亿美元。
2002年之后,世界通信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破产案,创下利润造假的世界记录,美国主流媒体甚至将世界通信的英文缩写“World Com”改为“World - con”(世界骗局),世界通信变成了世界骗局!世界十大破产排行榜(亿美元)二、2002,世通厄运的一年2月8日世界通信降低了2002年度的收入和盈利预测;计划在第二季度计提150至200亿美元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3月12日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式对世界通信的会计处理立案审查4月3日世界通信宣布裁员10%,计划解雇8500名员工4月30日世界通信公司的创始人本纳德J.埃伯斯(Bernard J. Ebbers)因卷入4.08亿美元贷款臭闻而辞去首席执行官的职务5月9日穆迪斯(Moody’s)和菲奇(Fitch)等信用评级机构将世界通信的信用等级降低到“垃圾债券”级别6月5日世界通信宣布再次裁员20%,计划辞退17000名员工6月20日世界通信因资金周转紧张,推迟了优先股的股息支付6月24日世界通信的股票价格跌破1美元(1999年6月最高达到64.50元)6月25日公司上任不到二个月的首席执行官约翰.西择摩尔(John Sidgmore)向新闻媒体发布:审计发现,2001年度到2002年第一季度,世界通信通过将支付给其它通信公司的线路和网络费用确认为资本性支出,在5个季度内低估期间费用、虚增利润38.52亿美元。
财务造假的商业伦理与会计职业道德分析作者:刘妙来源:《大经贸·创业圈》2020年第06期【摘要】随着全球化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创业板注册的出台,在国内外企业IPO浪潮不断掀起。
成功上市的公司可以募集大额资金,提高公司地位和市场形象,提高资本的融通能力等等。
因此,有些企业为了逐利,不择手段,利用各种方法实现上市目的。
本文采用案例研究法,以A公司因财务造假导致上市失败为例,从商业伦理和会计审计职业道德的角度对公司和证券保荐机构的行为以及其反映的背后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进行总结和提出建议。
【关键词】商业伦理财务造假职业道德一、案例简介M证券公司和D会计师事务所分别是A公司IPO项目的保荐机构和会计师事务所。
M证券公司为A公司首次发行股票并上市出具了"有充分理由确信发行人申请文件和信息披露资料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的保荐书。
D会计师事务所也出具了IPO三年期的标准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但A公司招股说明书预披露之后马上收到媒体的质疑,质疑其财务造假,虽然,A公司2个月之后撤回了申报材料,但该公司也引起证监会的关注和立案稽查。
原来,A公司为了达到上市条件确实存在财务造假。
该公司的造假主要通过伪造的三个政府项目-城市太阳能照明项目完成的。
A公司其实并没有按照政府工程项目必须先完成招投标程序,就直接签工程施工合同,然后又伪造《工程结算书》作为入账依据。
更严重的是,该公司通过关联方-实际控制人隐蔽的实际控制的其他公司的银行账户向其客户转款,然后其客户又转款回A公司作为其销售回款。
这些造假造成A公司一年的主营业务收入、成本和净利润大幅虚增和上涨。
中国证监会对该违法违规事件进行立案稽查后,作出了《行政处罚决定书》,给予A公司高管和实际控制人等15名责任人警告和罚款处罚,给予M证券公司、保证代表人和D会计师事务所公开谴责、没收收入和罚款处罚。
其中,这一事件使M证券公司的投行业务停滞,在审项目撤回的严重后果。
世界通信公司成立于1983年,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成为美国的第二大长途电信营运商(仅次于1877年成立的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如果不是司法部在2001年否决了世界通信与斯普瑞特(Srint)公司的合并方案,他很可能成为美国电信业的龙头老大)。
世界通信的成功应归功于其创始人本纳德·埃伯斯(Bernard J. Ebbers)在收购兼并方面的禀赋以及首席财务官司考特D·苏利文(Scott D. Sullivan)。
从1983年成立至2001年,世界通信共完成了65项重大收购兼并。
2002年7月21申请破产保护前,世界通信是一个业务范围覆盖65个国家,拥有85000名员工、1000多亿美元资产、350多亿美元营业收入,为2000多万个人客户和数万家公司客户提供语音话务、数据传输和因特网服务的超大型跨国公司。
首先发现世界通信财务舞弊的是内部审计部的副总经理辛西亚·库伯(Cynthia Cooper),2002年末被评为《时代》杂志一年一度的新闻人物(此外,还有安然公司的雪伦·沃特金斯(Sherron Watkins)和联邦调查局的柯琳·罗莉(Coleen Rowley))2002年2月8日,世通降低了2002年度的收入和盈余预测,并计划在第二季度计提150至200亿元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3月12日,SEC正式对世界通信的会计处理立案稽查;4月3日,世界通信宣布裁员10%(8500名);4月30日,世界通信的创始人本纳德·埃伯斯(Bernard J. Ebbers)因卷入4.08亿美元贷款丑闻而辞去首席执行官职务;5月9日,穆迪斯(Moody, s)和菲奇(Fitch)等信用评级机构将世界通信债券的信用等级降至“垃圾债券”级别;6月5日,再次裁员20%(17000名);6月20日,因资金周转紧张,推迟了优先股的股息支付;6月24日,世界通信的股价跌破一美元(1999年6元最高股价增达到64.50美元)。
公司会计违反职业道德案例
那我给你讲个公司会计违反职业道德的案例哈。
就有这么一家小公司,会计叫老王。
这老王啊,平时看着挺老实巴交的。
公司老板呢,对他那是相当信任,毕竟财务这块是公司的命脉,交给老王就觉得很放心。
有一回,公司正打算拉一笔投资,投资人要求看公司真实的财务报表。
这时候老王就动起了歪脑筋。
为啥呢?原来啊,老王自己在外面偷偷炒股亏了不少钱,他就想从公司这儿捞点好处补补自己的窟窿。
他把财务报表改得那叫一个面目全非。
把公司的一些债务偷偷给抹去了不少,然后又把一些还没到手的收入提前给算进去了。
这报表一看,哇塞,公司那叫一个盈利状况良好,前景无限光明啊。
投资人一看这报表,还真有点心动,开始跟老板深入洽谈投资细节。
可是呢,纸包不住火啊。
公司里有个细心的员工,偶然间发现了一些数据对不上的小端倪,就跟老板悄悄反映了这个情况。
老板开始还不信呢,觉得老王不可能干这种事。
但是为了谨慎起见,还是找了个专业的审计团队来查账。
这一查,可不得了,老王的那些小把戏全被拆穿了。
最后啊,老王不但丢了工作,还被行业通报,以后在会计圈里算是臭名远扬了。
你说他这是何必呢,为了自己那点私利,把职业道德都给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这就像一个守门员,却自己偷偷把球门给拆了,真是太不应该了。
财会管理培训中的财务伦理与职业道德案例分析近年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商业竞争的加剧,财务领域的职业道德和财务伦理问题备受关注。
财会管理培训机构在传授财务知识的同时,也应该注重教育学员们遵守财务伦理和职业道德,以维护市场信任和社会公正。
本文将通过分析一些财务领域的案例,探讨财务伦理与职业道德在财会管理培训中的重要性和应用。
案例一:公司财务造假在财务领域中,一个最为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是诚实守信。
然而,一些公司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会采取财务造假行为。
在财会管理培训中,学员们需要学习正直和诚信的原则,并了解财务造假所带来的潜在风险和后果。
他们应该了解国内外相关法规和会计准则,并能够识别和应对一些可能的财务造假手段,如虚增收入、减少成本等。
案例二:职业道德与税务规范税收是一个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纳税人应该遵守相关纳税法规和税务道德。
在财会管理培训中,应该教育学员们遵守税务规范,并培养纳税人的责任感和诚信意识。
例如,学员们应该了解如何正确申报个人所得税,合理避税和反避税的原则,以及如何应对可能的税务风险。
案例三:保密和隐私保护财务工作者经常接触到公司的敏感信息和客户的个人隐私。
在财会管理培训中,学员们需要学习并遵守保密和隐私保护的规定。
他们应该了解保护公司商业机密的重要性,以及遵循相关法规和企业内部规定的要求。
此外,他们还需要掌握如何正确处理客户信息,保护客户的隐私权。
案例四:与利益相关方的关系财务工作者需要与各种利益相关方进行合作,如公司管理层、股东、债权人等。
他们应该坚守无私、公正和诚信的原则,并在金钱和利益面前保持独立的判断力。
财会管理培训应该培养学员们正确的职业道德观念,使他们能够在处理与利益相关方的关系时不偏袒任何一方,并能够妥善处理潜在的利益冲突。
结论:财务伦理和职业道德是财会管理培训中不可或缺的内容。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学员们需要学习并遵守财务伦理和职业道德的原则,以保证财务决策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合规性。
从世通财务丑闻看会计诚信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1)05-265-02摘要众所周知,为商之道,诚信是金。
唯有讲诚信、重承诺、诚实经营的商家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而欺诈的后果很可能象世通一样频临破产倒闭。
近年来,国内外资本市场会计丑闻迭起,会计诚信问题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本文就以世通财务丑闻为实例对会计诚信问题进行简要的探讨。
关键词会计诚信世通财务会计控制在美国监管机构的调查步步紧逼之下,美国第二大长途电话和数据服务公司——世界通讯(worldcom)终于承认,在1998年至2002年期间,世通利用把营运性开支反映为资本性开支等弄虚作假的方法虚报利润110亿美元。
这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的会计造假案。
公司按美国证交所要求将要做出的会计重新申报已经是美国历史的最大数额,是安然公司的六倍。
严重打击了投资者的信心。
事发之后,世通的股价从最高的96美元暴跌至90美分。
会计诚信危机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其产生的根源在于信息的不对称。
经营者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直接执行者,与所有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相比,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拥有更多的信息,是信息的垄断者,具有信息优势,在企业内部往往会造成“内部人控制”的局面,在利益驱动下会违背会计诚信,采取会计欺诈、伪造信息等手段谋取私利。
随着世界通讯丑闻案调查的深入,世界通讯公司的“内部人控制”的局面日益显露。
当内部审计员库柏向艾伯斯报告她的内部审计发现时,艾伯斯的态度非常“不礼貌”。
在艾伯斯强势的领导方式面前,库柏也无能为力。
但她依然执著努力。
库柏首先向世界通讯财务总监苏利文表达了对公司账目混乱的担忧,而后又向内部审计主管罗比特汇报,最后求助于公司的外部审计机构。
最后终于将世界通讯丑闻暴露在阳光下。
所以美国证监会的调查报告指出,世通并非制衡机制薄弱,而是完全没有制衡机制。
世通的董事会持续赋予公司首席执行官艾伯斯绝对的权力,让他一人独揽大权。
世界通信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一、简介世通公司的成立、发展以及主要业务二、厄运世通公司的破产经过、财务造假揭露过程股价与绩效 —— 不协调的发展三、世通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1.代理成本问题公司2.高管权限问题3.管理结构问题(权利分割问题)4.公司道德、企业社会责任5.内部监督机制问题5.财务、审计独立性考虑6.股东权利设置小组成员:林煌斌陈晓燕林伟琳宋世兰郑治平张明月2013-12-15一、简介:世界通信,还是世界骗局?世界通信公司(WorldCom,简称世通)是一家美国通讯公司,2003年因会计丑闻事件破产。
1983年成立,2002年7月21日申请破产保护之前为美国第二大长途电信运营商,仅次于1877年成立的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
曾经以1150亿美元股票市值一度成为美国第25大公司,业务范围覆盖65个国家,拥有2000多万家个人客户和数万家公司客户,拥有员工85000人,年营业收入350多亿美元。
2002年之后,世界通信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大的破产案,创下利润造假的世界记录,美国主流媒体甚至将世界通信的英文缩写“World Com”改为“World - con”(世界骗局),世界通信变成了世界骗局!世界十大破产排行榜(亿美元)二、2002,世通厄运的一年2月8日世界通信降低了2002年度的收入和盈利预测;计划在第二季度计提150至200亿美元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3月12日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式对世界通信的会计处理立案审查4月3日世界通信宣布裁员10%,计划解雇8500名员工4月30日世界通信公司的创始人本纳德J.埃伯斯(Bernard J. Ebbers)因卷入4.08亿美元贷款臭闻而辞去首席执行官的职务5月9日穆迪斯(Moody’s)和菲奇(Fitch)等信用评级机构将世界通信的信用等级降低到“垃圾债券”级别6月5日世界通信宣布再次裁员20%,计划辞退17000名员工6月20日世界通信因资金周转紧张,推迟了优先股的股息支付6月24日世界通信的股票价格跌破1美元(1999年6月最高达到64.50元)6月25日公司上任不到二个月的首席执行官约翰.西择摩尔(John Sidgmore)向新闻媒体发布:审计发现,2001年度到2002年第一季度,世界通信通过将支付给其它通信公司的线路和网络费用确认为资本性支出,在5个季度内低估期间费用、虚增利润38.52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