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远市人教版生物必修一试卷(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16.50 KB
- 文档页数:21
清远市人教版生物必修一试卷(含答案)
一、单选题
1.如图①~④表示某细胞的部分细胞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是高倍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细胞亚显微结构
B.从图示可确定该细胞只能是动物细胞
C.结构②④中不含有磷脂
D.结构③具有双层膜,有进一步加工蛋白质的作用
2.如图为与有丝分裂相关的坐标曲线。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 DNA 的含量,则c-d过程细胞中 DNA含量不变
B.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DNA 的含量,则c点时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与a点相同
C.若纵坐标表示一条染色体中DNA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D.若纵坐标表示一个细胞中 DNA 的含量,则a-c过程染色体数目不变
3.下列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相同 B.催化生化反应前后酶的性质改变
C.酶的作用条件温和 D.所有酶都是蛋白质
4.美国科考团在南极湖泊深水无光区发现了生活在此的不明细菌,并获得了该细菌的DNA,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细菌无高尔基体,无法形成细胞壁
B.该细菌中没有染色体,所以繁殖方式为无丝分裂
C.该细菌细胞主要在细胞质中进行有氧呼吸
D.该细菌环状DNA中也存在游离的磷酸基团,且其遗传特征主要由DNA决定
5.温室栽培可不受季节、地域限制,在封闭的温室内栽种农作物,以下哪种措施不能提高作物产量( )
A.增加室内CO2浓度 B.夜间适当提高温度
C.增加光照强度 D.延长光照时间
6.下列关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分裂间期有DNA和中心体的复制
B.分裂间期DNA含量和染色体组数都加倍
C.纺锤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D.染色单体形成于分裂前期,消失于分裂后期
7.古生物学家推测:被原始真核生物吞噬的蓝藻有些未被消化,反而能依靠原始真核生物的“生活废物”制造营养物质,逐渐进化为叶绿体。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中叶绿体来源于原核生物,故其内有核糖体、DNA、RNA
B.图中具有双层膜的细胞结构有细胞膜、线粒体、叶绿体
C.图中叶绿体的两层膜成分上有差异
D.被吞噬而未被消化的蓝藻为原始真核生物提供了有机物
8.以下二倍体生物的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是( )
①有丝分裂中期细胞 ②有丝分裂后期细胞 ③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 ④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⑤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 ⑥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①③⑤⑥ D.①④⑤⑥
9.真核细胞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科学家们在研究细胞核的作用时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下列有关实验与结论均相符合的是
实 验 名 称 结 论
①美西螈核移植实验 美西螈的肤色不是由细胞核控制的
②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 蝾螈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分裂、分化
③变形虫去核及核移植实验 变形虫细胞核、细胞质相互依存,具有完整性
④伞藻嫁接与核移植实验 伞藻形态结构的建成只与细胞核有关
A.②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10.下列有关生物膜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膜、小肠黏膜等都属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B.所有的酶都附着在生物膜上
C.分泌蛋白合成和运输过程中,内质网膜面积减小,细胞膜的面积增大
D.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和结构都是一样的
11.用相同的培养液培养水稻和番茄幼苗,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种离子的浓度,结果如图所示(设水稻和番茄幼苗吸收量相等)。据图判断错误的是
A.水稻不需要Ca2+而排出,结果浓度变大
B.水稻4-4SiO的载体多于Mg2+载体
C.番茄对4-4SiO需求量较少
D.植物细胞吸收矿质离子有选择性
12.某三十九肽中共有丙氨酸4个,现去掉其中的丙氨酸得到4条长短不等的多肽(如图),与原三十九肽对比,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肽键数目减少8个 B.C原子减少12个
C.氨基和羧基分别增加3个 D.O原子数目减少1个
13.下列关于T2噬菌体、乳酸菌、酵母菌和家兔体内核酸中五碳糖、碱基和核苷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A.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的五碳糖是一种,碱基和核苷酸都是四种
B.乳酸菌细胞中的核酸有两种,碱基和核苷酸都是八种
C.酵母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其碱基和核苷酸都是四种
D.家兔神经细胞中的核酸及五碳糖都是两种,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都有核酸分布
14.图为某次光合作用色素分离结果示意图,甲为新鲜菠菜叶色素提取液分离的结果,①~④表示色素的种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研磨时加入CaCO3过量会破坏叶绿素
B.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的色素是③
C.分离时滤液细线应浸没在层析液中
D.乙可能为衰老菠菜叶色素提取液分离的结果
15.将植物栽培在适宜的光照、温度和充足的CO2条件下,如果在2h时,将环境中某一条件改变,此时,叶肉细胞中的C3、C5、ATP含量变化如图。那么改变的条件是( )
A.加强光照 B.减弱光照
C.提高CO2浓度 D.降低温度
16.如图表示在胰岛B细胞中胰岛素原生成胰岛素的过程。该过程
A.发生在细胞质内的核糖体上 B.离不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的作用
C.至少断裂两个肽键生成两分子水 D.需水参与,且水中氢全部用于形成—COOH
17.下列有关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膜上能产生[H],但不消耗[H]
B.生物膜上能消耗ATP,但不合成ATP
C.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含量和种类不会发生变化
D.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具有催化、运输和识别等功能
18.下图表示测定金鱼藻光合作用强度的实验密闭装置,氧气传感器可监测O2浓度的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实验探究不同单色光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
B.加入NaHCO3溶液是为了吸收呼吸作用释放的CO2
C.拆去滤光片,单位时间内,氧气传感器测到的O2浓度高于单色光下O2浓度
D.若将此装置放在黑暗处,可测定金鱼藻的细胞呼吸作用强度
19.下图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B.暗反应的物质变化为CO2→甲→(CH2O)或乙
C.突然停止光照,甲的含量减少,乙的含量增多
D.光合作用的能量变化是将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
20.下列生物中,除细胞膜外几乎不含磷脂分子的有( )
①酵母菌 ②变形虫 ③肺炎双球菌 ④蓝藻 ⑤草履虫 ⑥乳酸菌
A.②③⑥ B.③④⑥ C.①③④ D.①④⑤
21.下图所示为植物体内发生在不同条件下的光合作用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A.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阶段和卡尔文循环过程
B.植物细胞中,卡尔文循环发生在叶绿体基质
C.C3和葡萄糖的氧化分解都可发生在线粒体基质
D.高氧含量环境下,不利于植物自身的生长发育
22.科学家研究某低等植物细胞的分裂情况,得到该低等植物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h)数据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E阶段完成DNA的复制和中心体的复制
B.BC阶段完成核糖体的增生,CD段出现赤道面
C.一个细胞周期可表示为CD+DE,时间为17.3h
D.观察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应选取CD/BC相对比例小的
23.科研人员测定甲、乙两植物CO2吸收速率随CO2浓度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更适合在CO2浓度较低的大棚中种植
B.碳反应中固定CO2的酶的活性甲植物高于乙植物
C.乙植物达到CO2饱和点时既不吸收O2也不释放CO2
D.M点时甲植物光反应产生ATP和NADPH的速率达到最大
24.下列对生物膜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生物膜是细胞所有膜结构的统称
B.各种生物膜的化学组成与结构都相同
C.膜的组成成分可以从内质网转移到高尔基体膜,再转移到细胞膜
D.各种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调,共同完成细胞的生命活动
25.下列关于水稻细胞内ATP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能与ADP相互转化 B.只能由细胞呼吸产生
C.可为物质跨膜运输提供能量 D.释放的磷酸基团能与某些蛋白质结合
26.高等生物体内时刻都有许多细胞在进行分裂、分化、衰老、凋亡,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衰老的细胞细胞膜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
B.在有丝分裂前期由于进行染色体复制使细胞中染色体:核DNA=1:2
C.细胞凋亡对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稳定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D.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分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27.下图表示甲、乙两种植物净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的变化趋势,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当光照强度等于a时,甲乙两种植物释放的O2量相等
B.当光照强度大于b时,对光能利用率较高的植物是甲
C.若单独种植密度过大,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较大的植物是乙
D.甲、乙两种植物中,更适合在林下种植的是乙
28.豌豆根尖细胞连续分裂的时间(单位: h)数据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DE 阶段发生遗传物质的平均分配
B.CD 阶段完成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C.BC 阶段结束时DNA含量增加一倍
D.“CD+DE”为一个细胞周期,等于17.3h
29.下列对各种“比值”变化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置于蔗糖溶液中的细胞在质壁分离的过程中细胞液浓度/外界溶液浓度的值变大
B.对某绿色植物进行遮光处理时,遮光后瞬间叶绿体中NADPH/NADP+的值变小
C.有丝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时,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核DNA数的值变大
D.肌肉细胞剧烈运动过程中缺氧,细胞中CO2的释放量与O2的消耗量的值变小
30.下面是ATP在酶的作用下水解后的产物及释放能量,表述正确的是( )
A.A—P~P+Pi+能量 B.A—P—P+Pi+能量
C.A~P—P+Pi+能量 D.A~P~P+Pi+能量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单选题
1.C
解析: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