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必修1(B版)2.2.2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教学设计
- 格式:docx
- 大小:17.12 KB
- 文档页数:3
1 人教版高中必修1(B版)2.2.2二次函数的性质与图像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二次函数的性质,包括对称轴、顶点、开口方向和对称性;
2. 能够根据函数定义式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
3. 理解二次函数的图像与函数性质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步骤
1. 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导入本节课的内容,例如“小明,你知道什么是二次函数吗?”或者“二次函数有什么特点?”等等,让学生回答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二次函数的性质
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写出二次函数的标准式y=ax^2+bx+c,并分别解释 a、b、c 代表什么含义。然后,讲解二次函数的性质,包括:
1. 对称轴:二次函数的对称轴是过顶点的一条竖直线,可以通过公式x=-b/2a求得;
2. 顶点:二次函数的顶点是函数的最值点,可以通过公式(-b/2a, f(-b/2a))求得;
3. 开口方向:当a>0时,二次函数开口向上;当a<0时,二次函数开口向下;
4. 对称性:二次函数图像关于对称轴对称。 2 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具体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让学生在有趣的语境下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
3. 绘制二次函数图像
教师可以根据PPT或者黑板上的二次函数标准式,讲解如何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同样地,可以通过实例来加深学生的印象。
1. 首先求出对称轴,然后找到对称轴上的一个x值,代入标准式求出对应的y值,这个点就是二次函数的顶点;
2. 根据对称性,可以对称地求出顶点在对称轴两侧的另外两个点;
3. 接着选择一个离顶点足够远的点,代入标准式求出对应的y值,在坐标系中标出这个点;
4. 再根据开口方向,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
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多练习画图,加深对二次函数的理解。
4. 总结与拓展
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像的绘制方法。最后,可以鼓励学生通过相关的网站或教材,了解更多有关二次函数的知识。
三、教学评价
1. 学生能够正确说出二次函数的定义和基本性质;
2. 学生能够根据二次函数的标准式画出对应的函数图像;
3. 学生能够发现二次函数的图像与函数性质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资源
1. 电子设备(PPT或投影仪);
2. 黑板、粉笔;
3. 相关教材和习题; 3 4. 计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