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脂肪酸的合理比例
- 格式:docx
- 大小:36.38 KB
- 文档页数:1
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YKK standardization office【 YKK5AB- YKK08- YKK2C- YKK18】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01、猪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42%、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8%、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0%。
食用太多,体内胆固醇易增加,易导致罹患心血管疾病,但可供长时间高温的烹调。
02、羊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54%、单元不饱和脂肪酸36%、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0%。
03、牛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54%、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多元不饱和脂肪酸44%。
牛油含有多种饱和脂肪酸如棕榈酸和肉豆蔻酸等,使用过多容易导致血脂过高,也可使全身动脉硬化,其中包括脑动脉。
04、鸡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31%、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8%、多元不饱和脂肪酸21%。
05、深海鱼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28%、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49%。
06、棕榈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35%、单元不饱和脂肪酸15%、多元不饱和脂肪酸50%。
棕榈油的饱和度较高,为工厂和快餐店常用之油炸油。
07、花生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21%、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9%、多元不饱和脂肪酸30%。
花生油因为含有特别的香度风味,有一定喜爱的消费群,为各类脂肪酸成份比较平均者,油质较稳定适合高温油炸。
08、芝麻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6%、单元不饱和脂肪酸54%、多元不饱和脂肪酸30%。
自古以来,麻油就是国人烹调时不可或缺的调配油,它与其他油品不同之处,在于麻油含有较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以及独特芝麻醇,但麻油最好不要高温烹调,且麻油的发烟点较低也不适合炒菜。
9、大豆油(色拉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5%、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4%、多元不饱和脂肪酸:61%。
含丰富卵磷脂(卵磷脂食品)、胡萝卜素。
但不宜高温油榨,发烟点低(180℃)容易产生油烟,精制时须添加许多抗氧化剂。
鱼油成分含量表
鱼油是一种富含omega-3 脂肪酸的营养补充剂,主要来源于深海鱼类。
鱼油的具体成分含量可以因不同的鱼类、提取方法和品牌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般性的鱼油主要成分及其可能的含量:
1.omega-3 脂肪酸:
•EPA(二十碳五烯酸):约在10-30%之间。
•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约在10-30%之间。
•ALA(α-亚麻酸):在植物油中更为常见,鱼油中较少。
2.饱和脂肪酸:
•硬脂酸:通常占较小比例。
3.单不饱和脂肪酸:
•油酸:通常占较小比例。
4.其他脂肪酸:
•亚油酸:在植物油中较为常见,鱼油中较少。
5.维生素:
•维生素A 和D:部分鱼油品牌可能富含维生素 A 和D。
6.其他物质:
•抗氧化物质:鱼油中可能包含一些天然的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E。
请注意,上述百分比仅供参考,实际的鱼油成分含量可能因品牌和产品而有所不同。
如果您购买鱼油补充剂,建议查看产品标签,因
为标签通常提供了详细的成分含量信息。
此外,如果您有特定的健康需求或对某些成分有特殊关注,最好在选择补充剂之前咨询医生或专业保健提供者的建议。
tg 多不饱和脂肪酸使用比例
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 PUFA)的使用比例是根据每日总脂肪摄入量的建议所确定的。
根据国际营养学会的建议,每天总脂肪摄入量应占总热量摄入的20-35%。
在这个总脂肪摄入量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应该占总脂肪的10-15%。
具体来说,欧洲食品安全局建议,每天总脂肪摄入量应占总热量的20-35%,其中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应占总脂肪的6-11%。
而美国营养学会建议,每天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应占总脂肪的10-15%。
当然,个人的具体情况还是需要根据年龄、性别、身体活动水平和健康状况等因素来确定。
如有需要,请咨询专业医生或营养师的建议。
1:1:1,人体膳食脂肪酸的完美比例食用油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油排在第三,可见食用油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确实,食用油是人摄入油脂的重要途径,和人的健康是密不可分的。
油脂的学名是脂肪。
按化学结构可分为脂肪(亦称中性脂肪)和类脂两种。
类脂包括磷脂、糖脂、固醇和固醇脂几大类。
从营养学的角度讲,人体共有六大营养素: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其中,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为人体三大供能营养素。
而脂肪酸是脂肪的主要组成部分,科学研究表明:脂肪酸种类及其比例对婴幼儿体格生长、器官组织发育,特别是脑发育有着重要作用;与肥胖、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糖尿病、肿瘤以及免疫调节等也有极其重要的关系。
人体可以自身合成多种脂肪酸,但是有两种脂肪酸人体无法合成,只能从食物中摄取,因此被称作"必需脂肪酸",这两种必需脂肪酸分别是亚油酸和α-亚麻酸。
人类是在1929年首次发现必需脂肪酸,其对人体的生理功能已经科学家所证实,而且已经为人类带来了健康。
研究表明,包括"必需脂肪酸"在内,人体一天的脂肪酸的50%来源是通过食用油得到的,由此可见,食用油对于及时补充人体必需的脂肪酸,维护人体健康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食用油按来源可分为动物油、植物油。
这两种油脂对人体健康有不同的影响.动物油以饱和脂肪酸为主,饱和脂肪酸能促进胆固醇的合成,提高人体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过量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而植物油以不饱脂肪酸为主,基本上不含胆固醇。
因此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和营养知识的普及,人们为了追求健康的生活,对油脂选择的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从以肥肉为美味佳肴,逐渐地转变成少吃肥肉而适当食用植物油。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多吃肥肉与当前的所谓富裕病(动脉硬化、肿瘤等)的高发有关。
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内两种重要的脂肪酸,它们在营养均衡方面起着不同的作用。
在摄入比例方面,建议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比例控制在1:1到2:3之间。
这个比例能够确保身体对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需求得到满足,同时也能够平衡身体的健康状况。
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作用。
饱和脂肪酸主要存在于动物性脂肪中,如牛油、奶油和乳脂等。
适量的饱和脂肪酸有助于维护心脏健康,因为它的代谢产物对身体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然而,过量的饱和脂肪酸摄入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不利影响,例如促进血液胆固醇水平的升高,从而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不饱和脂肪酸在植物油中含量较高,如橄榄油、葵花籽油、花生油等。
与饱和脂肪酸相比,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更广泛的生理功能,能够维护神经系统的健康、促进视力发育等。
此外,不饱和脂肪酸还能帮助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水平,从而减少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为了确保摄入适量的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建议将它们的摄入比例控制在1:1到2:3之间。
这个比例能够满足身体对这两种脂肪酸的需求,同时平衡身体的健康状况。
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饮食均衡:在选择食物时,尽量选择含有不同类型脂肪酸的食品。
例如,在食用动物性食品时,可以选择含有适量饱和脂肪酸的肉类,如瘦肉、鱼类等;在食用植物油时,可以选择含有丰富不饱和脂肪酸的橄榄油、葵花籽油等。
2. 控制摄入量:无论是饱和脂肪酸还是不饱和脂肪酸,都需要注意控制摄入量。
过多的摄入可能导致身体负担过重,从而影响健康。
总之,摄入适量的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对于身体健康非常重要。
将它们的摄入比例控制在1:1到2:3之间,能够平衡身体对这两种脂肪酸的需求,从而维护身体的健康状况。
同时,饮食均衡、控制摄入量也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原则。
营养师对饮食中欧米伽脂肪酸的摄入量的建议欧米伽脂肪酸是一类对人体非常重要的脂肪酸,包括欧米伽-3和欧米伽-6两种类型。
它们对我们的健康和营养至关重要。
营养师在提供饮食建议时通常会特别关注欧米伽脂肪酸的摄入量。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营养师对饮食中欧米伽脂肪酸摄入量的建议,以帮助大家更好地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1. 欧米伽-3和欧米伽-6的摄入量比例欧米伽-3和欧米伽-6脂肪酸是两种互补且相互依赖的脂肪酸,所以了解它们的比例很重要。
一般来说,营养师建议饮食中欧米伽-6和欧米伽-3的摄入比例应为4:1或更低。
这是因为现代饮食中普遍摄入过多的欧米伽-6脂肪酸,而欧米伽-3脂肪酸则比较不足,导致了不平衡的摄入比例。
2. 欧米伽-3的摄入建议欧米伽-3脂肪酸对心脏健康和神经系统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营养师建议每日摄入的总欧米伽-3脂肪酸应在250-500毫克之间。
这可以通过食用富含欧米伽-3的食物来实现,如鱼类(三文鱼、鳕鱼、鳗鱼等),亚麻籽、核桃等。
此外,也可以通过补充欧米伽-3的膳食补充剂来满足摄入需求。
3. 欧米伽-6的摄入建议虽然欧米伽-6脂肪酸对身体也有益处,但是过多的摄入会导致炎症反应和其他健康问题。
因此,营养师建议每日摄入的总欧米伽-6脂肪酸应在12克以下。
我们的日常饮食中通常已经摄入了足够的欧米伽-6脂肪酸,因此并不需要特别增加欧米伽-6的摄入量。
一些常见的富含欧米伽-6脂肪酸的食物包括植物油(葵花籽油、大豆油、玉米油等)、坚果(花生、杏仁等)和种子。
4. 摄入欧米伽脂肪酸的其他注意事项除了关注欧米伽-3和欧米伽-6的摄入量比例外,营养师还会提醒我们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多样化饮食:不要仅仅依赖某种食物来摄入欧米伽脂肪酸,而是要尽可能多样化饮食,以保证综合的脂肪酸摄入。
- 控制脂肪总摄入量:欧米伽脂肪酸虽然对身体有益,但也是高能量(热量)的来源。
所以,在控制总热量摄入的同时,也要注意控制欧米伽脂肪酸的摄入量。
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
饱和脂肪酸的比例
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人体所需的三种主要脂肪酸,它们在人体内的比例对于健康至关重要。
这三种脂肪酸在食物中的分布和摄入量的平衡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和预防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动物性脂肪,如牛油、羊油、猪油等,以及部分热带植物油,如椰子油、棕榈油等。
长期过量摄入饱和脂肪酸会增加血液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水平,从而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因此,建议控制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将其占总能量的比例控制在10%以下。
单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橄榄油、花生油、菜籽油等植物油,以及部分坚果和种子。
适量摄入单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和LDL-C的水平,从而有助于预防心血管疾病。
建议将单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能量的比例控制在10%-20%之间。
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分为ω-3和ω-6两类,是人体必需的脂肪酸。
ω-3多不饱和脂肪酸主要来源于深海鱼、亚麻籽油、核桃等食物,而ω-6多不饱和脂肪酸则主要来源于玉米油、葵花籽油、大豆油等食物。
适量摄入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降低心血管疾病和炎症性疾病的风险。
建议将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能量的比例控制在5%-10%之间,并保持ω-3和ω-6的比例在1:1至1:4之间。
总之,保持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之间的平衡对于人体健康至关重要。
建议在日常饮食中注意选择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并适量摄入不同类型的脂肪酸,以维持身体健康。
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常见食用油的脂肪酸含量比例01、猪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42%、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8%、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0%。
食用太多,体内胆固醇易增加,易导致罹患心血管疾病,但可供长时间高温的烹调。
02、羊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54%、单元不饱和脂肪酸36%、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0%。
03、牛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54%、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多元不饱和脂肪酸44%。
牛油含有多种饱和脂肪酸如棕榈酸和肉豆蔻酸等,使用过多容易导致血脂过高,也可使全身动脉硬化,其中包括脑动脉。
04、鸡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31%、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8%、多元不饱和脂肪酸21%。
05、深海鱼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28%、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49%。
06、棕榈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35%、单元不饱和脂肪酸15%、多元不饱和脂肪酸50%。
棕榈油的饱和度较高,为工厂和快餐店常用之油炸油。
07、花生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21%、单元不饱和脂肪酸49%、多元不饱和脂肪酸30%。
花生油因为含有特别的香度风味,有一定喜爱的消费群,为各类脂肪酸成份比较平均者,油质较稳定适合高温油炸。
08、芝麻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6%、单元不饱和脂肪酸54%、多元不饱和脂肪酸30%。
自古以来,麻油就是国人烹调时不可或缺的调配油,它与其他油品不同之处,在于麻油含有较多对人体健康有益的抗氧化剂,如维生素以及独特芝麻醇,但麻油最好不要高温烹调,且麻油的发烟点较低也不适合炒菜。
9、大豆油(色拉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5%、单元不饱和脂肪酸24%、多元不饱和脂肪酸:61%。
含丰富卵磷脂(卵磷脂食品)、胡萝卜素。
但不宜高温油榨,发烟点低(180℃)容易产生油烟,精制时须添加许多抗氧化剂。
10、橄榄油:脂肪酸成份:饱和脂肪酸15%、单元不饱和脂肪酸7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12%。
具有较高稳定抗氧化成份与抗热性,可降低胆固醇及预防冠状动脉心脏病的发生。
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比例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是三种不同类型的脂肪酸,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不同的影响。
它们的比例也是非常重要的,不同的比例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
饱和脂肪酸是指在分子中没有双键的脂肪酸,它们主要存在于动物脂肪和棕榈油和椰子油等植物油中。
由于它们的化学结构稳定,因此它们不容易被氧化,具有较长的保质期。
然而,饱和脂肪酸有可能导致身体中的胆固醇水平升高,这也是它们被视为不健康的原因之一。
单不饱和脂肪酸在分子中有一个双键,通常是Omega-9脂肪酸,它们多存在于橄榄油中。
与饱和脂肪酸相比,单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更高的不饱和度和更好的健康效果。
它们能够降低总胆固醇和“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同时提高“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它们还能够降低慢性炎症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多不饱和脂肪酸在分子中具有两个或多个双键,它们分为Omega-3和Omega-6两种,常见的是鱼油和亚麻籽油。
Omega-3脂肪酸有助于降低血脂、降低心血管疾病、控制血糖,同时具有抗炎作用;而Omega-6脂肪酸则能够降低总胆固醇和“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水平,同时提高“好”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缓解关节炎等疼痛和不适。
三种脂肪酸的比例也非常重要,它们的比例在我们的日常饮食中直接影响着我们的健康状况。
由于在现代饮食中常常摄入富含Omega-6脂肪酸的植物油,如大豆油、葵花籽油等,而且肉类、乳制品和糖等富含饱和脂肪酸,我们很容易摄入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和Omega-6脂肪酸,而对Omega-3脂肪酸的摄入量不足。
这不利于心血管健康和慢性炎症的控制。
因此,适当增加Omega-3脂肪酸的摄入量,在保持相对平衡的同时,有助于提高健康水平。
总的来说,不同饱和度和不同类型的脂肪酸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着不同的影响。
因此,我们需要在日常饮食中适当控制各种类型脂肪酸的摄入量,坚持摄入多种类型的脂肪酸,以保持身体健康的平衡状态。
选油要看脂肪酸比例少吃油,并不是说人不需要油。
油是我们身体必需的营养素,它除了提供能量之外,还能提供给机体不可缺少的脂肪酸,而且脂肪酸要达到一定的比例才对健康有益。
人们每天吃25~30克油就可以了,可实际上现在全国人均量是46~47克。
北京有些人吃到了50克,甚至60克。
我们提倡少吃油,同时要吃好油。
什么是好油?好油就是脂肪酸平衡的油。
无论是动物油还是植物油,都是由脂肪酸构成的。
脂肪酸包括饱和的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还分N3、N6、N9等系列,其中与人的健康关系比较密切的是N3和N6系列。
我们认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为111是比较合理的。
而在多不饱和脂肪酸中,N3和N6的比例应该是14~6。
当然,这只是一种推荐,并不那么严格。
不同的科学家可能有不同的见解。
不同的油,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所含的量和比例是不同的。
相对来说,花生油比例好一些,猪油饱和脂肪酸高了一些,黄油和椰子油的饱和脂肪酸也比较高。
红花油、亚麻油、葵花子油中饱和脂肪酸要少一些。
植物油里饱和脂肪酸少一些并不要紧,因为其他食物,如猪肉里有含有饱和脂肪酸。
多不饱和脂肪酸中N3和N6的比例也很重要。
很多油N6太高,N3偏低,因此在选择油的时候应该适当搭配一些含亚麻酸的油。
人们可以买一些亚麻子油,和两瓶豆油或葵花油配合吃,这样脂肪酸比例就会平衡一些。
α亚麻酸是我们身体里面必需的N3脂肪酸,它可以转化成EPA和DHA。
EPA和DHA对于神经系统的发展、神经功能以及血管健康都很重要,而鱼中就含有较高比例的EPA和DHA。
最近有人说反式脂肪酸是毒药,是DDT。
果真如此吗?谈到这个问题,我先要说说反式脂肪酸的来源。
反式脂肪酸天然就有,但并不多。
主要是食品工业加工的时候,将油氢化产生的。
过去食品工业使用的都是猪油、牛油,后来科学家认识到含饱和脂肪酸较多的动物油对健康有危害,于是德国科学家就想办法把植物油加上氢,这样就使植物油的性状类似动物油,所以人们也叫它人造奶油。
选择食用油时应注意脂肪酸比例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副院长郭红卫教授介绍,在我国居民通过膳食摄入的脂肪中,约一半来自食物本身所含的脂肪,另一半则来自食用油脂。
目前部分消费者在选择食用油时存在着脂肪含量越少越好的认识误区,正确的做法应当是选择脂肪酸比例合理的食用油。
脂肪酸是构成脂肪的基本单位。
根据脂肪酸饱和程度分类,可分为碳链中不含双键的饱和脂肪酸、碳链中只含一个不饱和双键的单不饱和脂肪酸、碳链中含两个或多个双键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三种脂肪酸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却各不相同。
饱和脂肪酸是导致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罪魁祸首,大量的流行病学研究证实,膳食中摄入饱和脂肪酸越多,血清总胆固醇水平越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高,几乎没有例外。
摄入一定数量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却反而可以降低血清总胆固醇水平,对地中海沿岸居民所作的心血管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尽管当地居民摄入高脂膳食,但由于他们主要使用以单不饱和脂肪酸为主的橄榄油,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反而较低。
同样的,多不饱和脂肪酸也有降低血脂、预防动脉粥状硬化、抗心律失常、保证胎儿大脑发育等作用。
由于三种脂肪酸对人体的作用各不相同,曾有专家建议膳食中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应大于1,推荐使用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用油。
但是后来的实验发现,长期过多摄入多不饱和食用油,会引起体内脂质过氧化反应上升和抗氧化酶活性下降,同时生成大量血栓素,刺激血管痉挛等,这些都会导致肿瘤、动脉粥状硬化、炎症性疾病的发病率增高。
郭红卫教授说,目前世界上公认的推荐值是:膳食总脂肪供能为30%,其中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供能分别为10%,即三者比例为1:1:1。
中国营养学会的推荐值也与此类似。
在目前人们日常使用较多的食用油中,三种脂肪酸的含量比例分别为:卡诺拉油(加拿大菜籽油)7:61:32,葵花籽油12:16:72,玉米油13:29:58,橄榄油15:75:0,豆油15:23:62,花生油19:48:33,猪油43:47:10,牛油48:49:3,椰子油91:7:2。
椰油钾分子量
椰油钾(也称为椰油肥皂钾)的分子量取决于其化学组成。
根据椰油的化学结构,椰油钾的分子量可以通过计算其主要成分的摩尔质量来确定。
椰油主要由三酸甘油酯组成,其中含有三种主要的脂肪酸:棕榈酸、硬脂酸和亚油酸。
这三种脂肪酸的摩尔质量分别为240.71克/摩尔、282.48克/摩尔和278.43克/摩尔。
计算椰油钾的分子量需要考虑这三种脂肪酸的比例。
因为椰油钾是椰油与碱(通常是氢氧化钾)反应得到的产物,所以我们需要将其摩尔比与碱的摩尔质量结合起来计算。
如果我们假设椰油中的三种脂肪酸的比例分别为40%的棕榈酸、10%的硬脂酸和50%的亚油酸,然后使用它们的摩尔质量计算椰油钾的分子量。
根据上述假设,椰油钾的计算如下:
(0.4*240.71g/mol)+(0.1*282.48g/mol)+
(0.5*278.43g/mol)=95.084g/mol
因此,根据假设的比例和摩尔质量,椰油钾的分子量约为95.084克/摩尔。
羊脂的做法羊脂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脂肪油。
多由熬煮羊的内脏脂肪组织而得。
三种脂肪酸的组成比例为饱和脂肪酸57.3%,单不饱和脂肪酸36.1%,多不饱和脂肪酸5.3%。
因为含有饱和脂肪酸比例较多,故其熔点也较高,粗品多作为工业原料用,如肥皂、脂肪酸、润滑脂等,新鲜的油脂精制后可供食用。
羊脂可以养颜护肤,养阴补虚。
用于虚劳羸瘦,久痢,口干便秘,肌肤皲裂,痿痹,赤丹肿毒,疥廯疮疡,烧烫伤,冻伤。
宰羊时剖腹取脂肪,置锅内煎熬,滤出油脂,冷却。
1、治产后诸病羸瘦:生地黄汁一升,生姜汁五升,羊脂二斤,白蜜五升。
上四味,先煎地黄汁,令余五合。
下羊脂煎,减半。
次下姜,次下蜜,令如饴状。
空肚,酒一升,取煎如鸡子大,投酒中饮,日三。
2、治虚劳口干:羊脂如鸡子大,醇酒半升,枣七枚擘,合渍七日,取枣食之。
3、治卒汗不止:牛、羊脂,温酒频化服之。
4、治诸久痢不差:羊脂、蜡、阿胶各二两,黍米二升。
上四味,合煮作粥,一服令尽。
5、治妊娠下痢:羊脂如棋子大十枚,温酒一升,顿服之,日三。
6、治赤流肿丹毒:以羊脂煎了,摩之。
得青羊脂最良。
7、治小儿口疮:羊脂煎薏苡根涂之。
1、羊脂饼1.1、用羊肉馅、胡萝卜等配料炒好的羊脂馅,就像平时炒胡萝卜羊肉一样。
1.2、面同馅做成小薄饼,放在平底锅中干烙,锅中不用再刷油,因为烙饼的过程中饼会出油。
1.3、反面,金灿灿的,那是饼自己烙出的油啊。
1.4、烙熟的羊脂饼出锅了,薄薄的有筋道。
2、羊脂汤2.1、材料:羊脂5两,当归3两,干姜3两,黄柏3两,黄连3两。
2.2、以水9升,煮取3升,去滓,纳脂令烊,分3服。
2.3、主治产后下痢。
1、哪些人不能吃羊脂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外感不清、痰火内盛者均忌。
2、羊脂的适用人群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内服:烊化冲;外用:熬膏敷。
每次约10-15克。
3、羊脂的食用禁忌外感不清、痰火内盛者均忌。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黄金比例“1:1:1”,或仅是膳食指导建议作者:陈宇来源:《消费者报道》2019年第05期由于单一的食用油,如花生油、大豆油、玉米油等均存在脂肪酸比例不协调的“营养缺陷”,所以诞生了多种食用油混合而成的调和油。
但是,经过混搭之后的调和油,其脂肪酸比例就一定能达到耳熟能详的1:1:1吗?什么样的调和油营养更均衡?本刊测试指标包括三种脂肪酸的比例(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欧米伽(n)-6与欧米伽(n)-3脂肪酸的比例(n-6/n-3)以及烟点。
结果显示,包括金龙鱼、福临门、鲁花等在内的9款产品三种脂肪酸的比例均达不到1:1:1;不过,鲁花的脂肪酸含量较为接近中国营养学会的膳食推荐值(<1:1:1),其比例为0.2:0.8:1。
龙大、长寿花、多力3款产品都有“营养缺陷”,其n-6与n-3脂肪酸的比例均较大程度超过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的推荐值,如果膳食中单纯只吃这种油脂,那么健康风险可能会因此增加。
黄金比例9款产品均未达到脂肪是人体三大营养素之一,它可以为身体提供各种脂肪酸,以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这些脂肪酸可以分为三类: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及多不饱和脂肪酸。
这三类脂肪酸的摄入量与健康有密切关系。
江南大学食品学院油脂专家王兴国教授撰文指出,脂肪酸攝入不均衡是造成中国居民慢性病高发的原因之一。
一般的食用植物油中,都会含有这三类脂肪酸。
不过,单一的植物油可能饱和脂肪酸过多或者不饱和脂肪酸过少,容易造成脂肪酸摄入比例不当,所以就有了几种油脂混合而吃的方式,这是调和油产生的原因。
“国际上关于不同膳食脂肪酸的摄入比例,曾经比较权威的推荐是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为1:1:1。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卞华伟此前对本刊表示。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曾建议,在膳食中脂肪占总能量的20%-30%的前提下,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供能分别为由于植物油是消费者日常膳食最主要的脂肪酸来源之一,所以如果植物油的脂肪酸比例接近膳食建议值的话,相对更有利于营养的均衡。
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导言:日常生活中,我们的饮食习惯对身体健康产生着很大的影响。
脂肪是我们饮食中必不可少的成分,但饮食中过多的饱和脂肪酸和不足的不饱和脂肪酸却会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介绍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比例以及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饱和脂肪酸比例:饱和脂肪酸是指脂肪酸分子中所有碳-碳键都是单键的脂肪酸,它们的摄入对人体健康有着很大的影响。
在日常饮食中,饱和脂肪酸摄入过多会导致胆固醇升高、动脉硬化等身体疾病。
所以,我们日常饮食中的饱和脂肪酸比例应尽量控制在10%以内。
常见的饱和脂肪酸食物有动物油脂、含油脂丰富的猪肉、牛肉、羊肉等。
不饱和脂肪酸比例:不饱和脂肪酸是指脂肪酸分子中含有双键或三键的脂肪酸,它对人体健康有着很多好处。
不饱和脂肪酸可以降低人体胆固醇水平,预防一些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高血压、中风等。
同时,不饱和脂肪酸还有抗氧化作用,可以提高免疫力,延缓人体衰老。
所以我们日常饮食中的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应尽可能地高于饱和脂肪酸,达到总脂肪酸的25%至35%为宜。
常见的不饱和脂肪酸食物有坚果、橄榄油、鱼肉等。
比例的注意事项:虽然不饱和脂肪酸对身体健康有着诸多的好处,但是如果不注意其摄入量也会对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比如,过度摄入不饱和脂肪酸也会降低人体免疫力、增加肥胖等问题。
所以在日常饮食中,应该保持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合理比例,同时要注意合理控制总饱和脂肪酸和总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
总结:正确认识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比例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对于保持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在日常饮食中,保持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的合理比例,控制总饱和脂肪酸和总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才能使脂肪对我们的身体产生更多的好处。
“好油”要素之一:相对合理的脂肪酸组成相对合理的脂肪酸组成是“好油”的第一要素。
在营养学上,平衡即合理,合理即平衡。
食用油的主要成分是各种甘油三酯分子,每种甘油三酯分子由1个甘油分子与3个脂肪酸分子结合而成,脂肪酸种类很多,通常可以分成饱和、单不饱和、多不饱和三大类,各大类之下还可以细分。
例如,饱和脂肪酸可以分为短碳链、中碳链和长碳链等亚类,多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分成ω-3和ω-6等家族。
常见植物油的脂肪酸组成见表,各类脂肪酸的差异明显。
脂肪酸的分子质量远大于甘油,其在甘油三酯分子中占的比重很大(95%左右),对甘油三酯乃至食用油的理化性质和营养功效起着主要影响。
不同种类的食用油,所含各种脂肪酸的类型、数量及其结构(在甘油三酯上的排布方式)通常不相同,那么,能否用脂肪酸组成作为食用油好坏的一种评价标准呢?这就是食用油中脂肪酸组成是否合理、平衡的问题,有二层含义:(一)脂肪酸如同油脂的指纹,其种类、含量及排布结构的不同,决定了油与油之间的差异。
营养学界普遍认为,不同种类、不同排布结构的脂肪酸对健康的作用是不同的,日常饮食中各种脂肪酸都要有所摄取,数量上要平衡,但这种平衡不是绝对的,不存在严格固定的比例关系,只要在相对合理的范围内即可。
(二)膳食脂肪酸平衡是针对一个人每天从全部食物中吃进去的所有油脂而言的,既包括看得见的油脂,如烹调油、奶油等食用油,也包括看不到的油脂,如粮食、肉、蛋、奶中的油脂。
不同人群和个体,其饮食习惯、健康状况不尽相同,有些甚至大相径庭,其食用油的脂肪酸组成是否合理,需要结合各人的全部食物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如果所有人群和个体不加区别地食用同一种油品,势必会造成整体膳食中各类脂肪酸摄取的不平衡。
所以,离开一个人的饮食习惯和健康状况,离开他的主食,仅仅讲食用油中各种脂肪酸的“平衡”(例如“几比几”“黄金比例”),不但没有意义,对健康也是不利的。
我们认为,既然各种类型的脂肪酸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那么食用油也无绝对好坏之分。
可可脂脂肪酸组成可可脂是一种天然的植物油脂,由可可豆中的脂肪提取而来。
它是一种高度稳定的油脂,在温度较高时不易氧化,并具有较长的保质期。
可可脂中所含的脂肪酸主要包括饱和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其中不饱和脂肪酸占比较高。
下面是可可脂的脂肪酸组成及其功效。
1. 常见的脂肪酸可可脂主要由三种脂肪酸组成,分别是棕榈酸、硬脂酸和油酸。
其中,棕榈酸和硬脂酸为饱和脂肪酸,油酸则为不饱和脂肪酸。
在可可脂中,棕榈酸和硬脂酸的比例通常是相等的,占可可脂总量的60%-70%,而油酸则占20%-30%。
2. 不饱和脂肪酸油酸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不饱和脂肪酸,其化学式为C18H34O2,通常在植物中的含量较高。
它是一种单不饱和脂肪酸,其化学性质非常稳定。
通过多项研究,可以发现油酸具有以下良好的健康功效:(1) 有助于控制血脂。
由于油酸的双键位置是在第9个碳原子处,因此它的构象是“U”形的,不同于其他一般的不饱和脂肪酸。
这种不同的构象使油酸有助于控制血脂,帮助维持体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正常水平。
(2) 可降低血压。
油酸还可以降低血压,减轻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普通的单不饱和脂肪酸一般只具有这种降低血压的作用,但油酸还具有其他的保健功效。
(3) 可改善血糖代谢。
油酸的双键位置还能使其参与葡萄糖的代谢,可以提高体内糖类代谢的效率。
研究发现,正常成年人的饮食中含有极少量的油酸,容易导致血糖浓度下降。
油酸的吸收能力比其他不饱和脂肪酸更好,同时它还能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使人们更健康。
(4) 对脑部有保护作用。
油酸在体内酰化后,具有与其他不饱和脂肪酸不同的健康效应。
它可以排除细胞内的自由基,防止对脑部的损害,同时还能有助于增强人的记忆力。
总之,虽然可可脂中含有的饱和脂肪酸较多,但其中所含的不饱和脂肪酸油酸,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的健康益处。
而这些功效,与油酸的存在也不无关系。
因此,适量摄取可可脂,有助于保持身体健康。
脂肪酸自动计算公式为脂肪酸自动计算公式。
脂肪酸是构成脂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作用。
脂肪酸的摄入量和摄取比例对人体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了解脂肪酸的摄入量和比例是非常重要的。
脂肪酸的摄入量和比例可以通过计算公式来得到,下面将介绍脂肪酸自动计算公式。
脂肪酸是由碳、氢和氧组成的羧酸,它们是脂肪的主要组成部分。
脂肪酸可以分为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三种类型。
饱和脂肪酸是指碳链上没有双键的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是指碳链上有一个双键的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是指碳链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双键的脂肪酸。
不同类型的脂肪酸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不同,因此了解脂肪酸的摄入量和比例是非常重要的。
脂肪酸的摄入量和比例可以通过计算公式来得到。
脂肪酸的摄入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摄入量(克)= 食物中脂肪酸含量(克/100克)×食物摄入量(克)。
脂肪酸的比例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脂肪酸比例(%)= 某种脂肪酸摄入量(克)/ 总脂肪酸摄入量(克)×100%。
通过这两个公式,我们可以得到脂肪酸的摄入量和比例。
了解脂肪酸的摄入量和比例有助于我们合理安排饮食,保持身体健康。
下面将以具体的实例来说明脂肪酸自动计算公式的应用。
假设某人一天摄入了200克的食物,其中含有10克的饱和脂肪酸、5克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和3克的多不饱和脂肪酸。
那么他摄入的脂肪酸总量为:摄入量(克)= 10(饱和脂肪酸含量)× 200(食物摄入量)+ 5(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200(食物摄入量)+ 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 200(食物摄入量)= 2000 + 1000 + 600 = 3600克。
脂肪酸的比例为:饱和脂肪酸比例(%)= 10(饱和脂肪酸摄入量)/ 3600(总脂肪酸摄入量)×100% = 0.28%。
单不饱和脂肪酸比例(%)= 5(单不饱和脂肪酸摄入量)/ 3600(总脂肪酸摄入量)× 100% = 0.14%。
三种脂肪酸的合理比例
有很多种脂肪酸,其中三种主要的脂肪酸是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
它们的合理比例可以参考以下建议:
1. 饱和脂肪酸:合理摄入量应限制在总热量摄入量的10%以下。
即便如此,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也不应高于每天超过20克。
2. 单不饱和脂肪酸:建议总脂肪摄入量的15-20%来自单不饱和脂肪酸。
常见的单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Omega-9)。
3. 多不饱和脂肪酸:建议总脂肪摄入量的5-10%来自多不饱和脂肪酸。
常见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包括欧米伽-3和欧米伽-6脂肪酸。
其中,欧米伽-3脂肪酸可以通过富含的食物如鱼类,亚麻籽和胡桃中摄取。
而欧米伽-6脂肪酸则主要来自一般的植物油中。
这些比例建议是基于全面饮食的角度,为了保持身体健康,也可以根据个人的具体情况和膳食需求进行适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