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钢结构健康监测方案许锴等
- 格式:docx
- 大小:10.90 KB
- 文档页数:1
港珠澳大桥工程施工的风险识别与控制对策摘要:任何工程建设项目在实施过程中都存在着不同的风险。
本文依据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的工程特点、工程环境和施工条件,采用故障树的方法对其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风险识别,选用R=P×C定级方法作为风险评价方法,提出了有效地降低工程安全风险,保证港珠澳大桥隧道工程的安全、经济、高效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港珠澳大桥;风险管理;故障树1 工程项目概述港珠澳大桥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特大型桥梁隧道结合工程,全长49.968公里。
其主要工程包括:海中桥隧工程(包括海中桥隧主体工程、香港口岸与大桥的连接立交桥;澳门口岸与大桥的连接桥;珠海口岸与大桥的连接桥)、香港口岸人工岛填海及口岸设施、澳门口岸人工岛填海及口岸设施、珠海口岸人工岛填海及口岸设施、珠海侧接线。
大桥落成后,将会是世界上最长的六线行车沉管隧道,及世界上跨海距离最长的桥隧组合公路。
2 港珠澳大桥工程风险识别风险识别是找出影响预期目标实现的主要风险,在这一阶段主要侧重定性分析。
本文运用故障树分析法将影响港珠澳大桥预期目标实现的主要风险罗列出来。
2.1 自然风险2.1.1 台风风险台风对大桥整体稳定性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
港珠澳大桥所处的伶仃洋海域是台风多发地,每年南海的台风都要经过这里,而且每年超过6级以上风速的时间接近200天,韧性强的钢梁会在风力的作用下自然摆动,一旦造成频率相同,就会产生共振,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要想保证整个项目成功实施,在大桥的初步计划中,必须把风作为一个重要因素考虑进去。
2.1.2 氯盐风险实验表明,钢筋混凝土在氯盐的作用下会发生锈蚀,最后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甚至于剥落。
如何来保证大桥长达120年的使用寿命?工程师们需要克服技术难关,找到一个抵抗氯盐的好办法。
2.1.3 地质风险复杂的海床结构也对大桥的勘探工作形成了严峻的挑战。
港珠澳大桥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使用钢材建造的桥梁,它将面临一个严峻的挑战:地震。
附件一《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临时施工便桥项目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工程概况本项目计划在珠海口岸人工岛北侧环岛路与情侣南路延长线之间新建施工便桥,路线总长约2435.607m,双向两车道,桥面总宽12m。
桥梁通航位置采用4×35m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小箱梁,其他桥梁上部结构型式采用25m跨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小箱梁。
下部结构采用桩基础。
根据《海域使用分类》(HY/T123-2009),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施工便桥海域使用类型交通运输用海(一级类)中的路桥用海(二级类),用海方式为构筑物(一级方式)跨海桥梁(二级方式)。
海中桥梁全长约2340m,海域使用面积7.2990公顷。
2、工程分析本项目施工期间污染物排放主要包括悬浮物、施工废水和固体废物三方面。
悬浮物排放主要源自桥梁桩基施工,本工程桩基施工产生的悬浮物最大源强约为0.10×6=0.60kg/s,产生量较小。
施工期废水包括生活污水、工地污水和含油废水。
施工人员生活污水产生量约4m3/d,每天COD cr排放 1.0kg、BOD5排放0.6 kg、SS排放0.8kg。
含油废水主要有施工机械冲洗维修含油废水和船舶机舱含油废水,其中绝大部分为机舱含油废水,估算舱底油污水产生量为0.8t/d,施工期石油类污染物的发生量共约为8kg/d。
固体废物主要包括有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
施工生活垃圾产生量约为50kg/d,按规定应及时收集进行有效处理,对海洋环境影响不大。
建筑垃圾主要是钻孔灌注桩的钻孔钻渣及废弃泥浆,在废弃泥浆和钻渣收集清运过程中应做好密闭工作,避免钻渣洒落污染水体。
项目拆除时,钻孔灌注桩出水部分直接截断,钢管桩进行拔除,拆除后的固体废物按施工方案经工作车收集集中处理,不会对海洋环境造成影响。
施工便桥建成后,水污染源主要为桥面雨水。
桥面雨水含有少量石油类,由于为施工便桥,用于运输土石方,悬浮物含量较大,在降雨初期污染物浓度较高,雨水流入拱北湾,会对水体造成轻微影响。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初步设计方案及重大问题汇报
且能体现出高水准的专业知识
一、主体工程初步设计方案
1、桥梁结构
港珠澳大桥采用典型的双层双车道钢桁架桥,桥梁结构以钢桁架桥结构为主要结构,其桥面基本采用桁架复系结构,叠合钢梁构成。
钢梁由内外两层结构,外层纵向钢梁为三斜梁,外层桁架纵向系由对称的三斜梁与上下横向桁连接构成,内层桁架上下横向各两根梁连接,由横向吊索串联起来。
2、施工方式
3、桥墩结构
桥墩结构采用现浇新木桩桩基结构,新木桩桩基采用支护结构,新木桩桩基高度采用外扩性桩,桩基采用无缝塑料管砌筑,桥墩上部为直立式砌筑结护,下部主要为现浇混凝土结构,中央可加强为钢筋结构,桥墩的施工采用分根施工,桥墩底部深度采用调沙增料、加重混凝土加固,并采用提升法增加桥墩高度实现桥墩基础工程的施工。
港珠澳大桥主体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专项检测技术要求1. 工作目标港珠澳大桥建设目标为:建设世界级的跨海通道、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成为地标性建筑。
为保证港珠澳大桥满足120年的设计使用寿命要求,需对大桥主体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状况进行监测,以制定科学合理的维护制度。
耐久性专项监测系统要求能定量监测混凝土内氯离子的浓度分布、钢筋腐蚀速率和混凝土电阻率,从而掌握影响大桥主体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健康状况的关键参数并定量预测其耐久性剩余使用寿命,为后期的管理维护和耐久性再设计提供数据支撑。
2. 工作原则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专项监测系统实施的具体原则如下:(1)施工过程需要保证安全、质量和进度;(2)硬件设备以稳定、可靠、长效为原则;(3)日常数据采集以完整准确为原则。
3.耐久性监测传感器系统技术要求3.1耐久性专项监测系统设备要求混凝土结构耐久性专项监测选用多功能耐久性监测传感器系统,该类传感器系统要求能对钢筋腐蚀速率、氯离子浓度和混凝土电阻率进行定量监测分析,从而评估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健康状况并定量预测耐久性剩余使用寿命。
多功能耐久性监测传感器应选用在至少2个实体海工工程中得到应用的成熟产品。
传感器埋置在混凝土中无法更换,应尽量选用性能可靠度高、长寿命的传感器产品。
(1)多功能耐久性监测传感器系统应至少包括传感器、电缆、数据采集与传输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器,数据通讯设备接口、远程数据通讯系统和测试软件系统)、防干扰机箱以及监测操作软件。
数据采集及传输系统的套数应根据传感器的布点位置来确定。
(2)传感器材料要求:外壳应为防静电的VALOX TM塑料,混凝土电阻率探针应为316参比电极,钢筋电极为普通碳钢钢筋,辅助电极为316不锈不锈钢,参比电极应为MnO2钢。
(3)传感器的功能要求:传感器应具有对氯离子浓度、钢筋腐蚀速率、混凝土电阻率和温度的监测功能,且传感器内部设有dummy电池,可对传感器的运行状况进行自检。
(4)数据采集仪性能要求:电位测量范围为±1.3V,电阻率测量范围1000Ω·cm 至19000Ω·cm,极化电阻测量范围为1kΩ·cm2至1MΩ·cm2,数据采集仪同时具备有线和无线传输功能。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主桥施工方案一、工程结构概况1、青州航道桥:采用半漂浮体系双塔整幅钢箱梁斜拉桥,桥跨布置为110+236+458+236+110=1150m。
青州航道桥主要结构及数量2、江海直达船航道桥:采用独柱型三塔整幅钢箱梁斜拉桥,桥跨布置为129+258+258+129=994m。
江海直达船航道桥主要结构及数量3、九洲航道桥:采用双塔整幅正交异性桥面板钢箱梁斜拉桥,桥跨布置为85+127。
5+268+127.5+85=693m。
二、工程特点港珠澳大桥是中国交通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环保要求最高、建设要求及标准最高的工程之一。
桥位区水文、地质条件复杂、珠江口航道众多、航行密度大、对航行安全要求高;工程方案研究中要满足香港及澳门机场航空限高要求(针对本工程的高度限制要求,青州航道桥小于208米;江海直达船小于158米;九州航道桥小于138米。
在施工生产中,施工船机设备及设施高度均需考虑航空限高要求。
);桥轴线穿越珠江口中华白海豚保护区,对环保要求高;大桥设计寿命为120年,要同时满足内地、香港、澳门有关技术标准及法律、法规要求;业主提出的建设目标定位高;项目的特点及定位决定了本项目施工工作也将是高标准、高难度的。
主桥预制构件重量大、体积大、质量要求严格、预制和安装难度高。
三、施工部署和主要施工手段及设备考虑到三座主桥中,以青州航道桥最为复杂、最为典型,因此本方案以青州航道桥为主。
1、施工部署施工拟划分三个工段进行管理、指挥和调度,具体划分如下:主墩施工工段:主要负责QZ3、QZ4墩基础、索塔混凝土结构、索塔钢结构及钢箱梁施工;过渡墩及辅助墩施工工段:负责QZ1、QZ2、QZ5、QZ6墩基础及墩身施工;陆上工段:专门为主墩、辅助墩和过渡墩所需钢构件、混凝土预制构件、钢筋和模板等在陆上预加工、堆存、转运提供支持和服务,负责水上施工工段物资供应.在满足施工总体进度的前提下,QZ3、QZ4墩基础优先开工,QZ1、QZ2、QZ5、QZ6墩钻孔桩待QZ3、QZ43墩桩基施工完毕后陆续开钻。
重大工程组织场域的结构化与变迁——以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工程为例谢琳琳;褚海涛;韩婷;乐云【摘要】从制度理论出发,分析整合组织种群间关系、制度逻辑系统、组织原型和集体行为等核心要素,尝试构建出重大工程组织场域的理论模型,基于模型探究了制度环境与组织间关系、组织行为的交互影响;并以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工程为例实证分析了组织场域结构化和变迁过程.指出重大工程组织场域的动态变迁多,需要场域中各组织种群协同发挥能动作用,降低风险,提高绩效水平,实现重大工程可持续发展目标.研究结论也为项目组合和项目群研究提供了新思路.【期刊名称】《工程管理学报》【年(卷),期】2018(032)006【总页数】6页(P92-97)【关键词】重大工程;组织场域;制度环境;结构化;变迁【作者】谢琳琳;褚海涛;韩婷;乐云【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华南理工大学土木与交通学院,广东广州 510006;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 20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17就建设目的、交付要求、复杂程度和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程度而言,重大工程完全不同于普通工程项目[1],由于项目背景复杂,涉及各个层次的利益相关者,重大工程建造甚至起着改变社会的作用[2]。
因此,对重大工程组织的分析不能只关注组织架构形式和建设目标,还应将其依赖的项目及社会背景容纳进来,重视多元主体在制度环境、关系结构下的协同治理。
在重大工程组织的研究中,利益相关者理论应用最为广泛,建设工程管理的学者强调有效的利益相关者管理能够消除利益冲突、化解矛盾,实现重大工程效益最大化[3]。
但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无法很好地解释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结构,交互影响和行为模式等问题,无法考虑“重大工程组织环境”作为行为背景的制约作用。
组织场域将重大工程项目的利益相关者置于关系和制度的背景环境中,以更高层次的组织集合为研究单位关注组织的演进过程。
港珠澳大桥地震安全监测与评估系统朱嘉健;赵贤任;王立新;姜慧【期刊名称】《防灾博览》【年(卷),期】2018(0)6【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大型桥梁的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未来地震对大型桥梁结构的威胁也日趋严重。
在国内外众多破坏性地震中,几乎都有程度不等的桥梁破坏,严重的全桥倒塌,轻微的桥墩倾斜、偏移或沉陷。
强震动观测是认识地震动特征和工程结构地震反应特性的主要手段之一,对于了解大跨度桥梁的真实地震反应和破坏机理,其地位和作用是十分突出的。
港珠澳大桥作为目前世界上长度最长、综合难度最大的跨海大桥,其地震安全性备受关注,对其进行实时的强震动监测及安全诊断,可为大桥维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大桥的安全运营。
【总页数】8页(P18-25)【关键词】港珠澳大桥;桥隧工程;强震动观测;安全监测;桥梁结构;评估系统【作者】朱嘉健;赵贤任;王立新;姜慧【作者单位】广东省地震局;深圳防灾减灾技术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46【相关文献】1.港珠澳大桥隧道管幕工程成功穿越珠海拱北口岸港珠澳大桥主航道6.7 km 海底隧道2016年底难建成 [J],2.独家资源+融媒体产品唱响世纪工程港珠澳大桥凯歌--羊城派客户端港珠澳大桥通车报道策划案例 [J],3.港珠澳大桥地震安全监测与评估系统将为大桥通车运行保驾护航 [J],4.为实现港珠澳大桥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稳定而努力——在港珠澳大桥安全生产(职业安全健康)工作监管专题会议上的讲话 [J], 黄晓涛5.律师与港珠澳大桥15年的全程坚守——访港珠澳大桥项目法律顾问广东君信律师事务所 [J], 张慧[1]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主桥施工方案.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主桥施工方案一、工程结构概况1、青州航道桥:采用半漂浮体系双塔整幅钢箱梁斜拉桥,桥跨布置为110+236+458+236+110=1150m. 青州航道桥主要结构及数量编号1 2 部位名称桩基现浇承台结构形式钢管复合桩+钻孔桩主墩:哑铃形承台,外轮廓尺寸**6m 辅助墩、过渡墩:承台外轮廓尺寸24**3m 采用H桥塔,上横梁采用钢结构“中国结”造型,塔身163m,塔柱采用渐变倒圆角矩形断面墩宽12m,厚,单节最大吊重约2100t 工程数量156根2个4个2个4个备注6个3 索塔预制墩身斜拉索加劲梁4 5 6采用1940Mpa,平行钢丝索,最长14+14 索长约250m,最大索重约29t 主梁采用“整幅式钢箱梁”方案,约65块** 2、江海直达船航道桥:采用独柱型三塔整幅钢箱梁斜拉桥,桥跨布置为129+258+258+129=994m。
江海直达船航道桥主要结构及数量编号1 2 部位名称桩基现浇承台结构形式工程数量60+26=86根备注6个 3 索塔 4 预制墩身钢管复合桩+钻孔桩主墩承台厚9m,平面尺寸横桥向2个35m,顺桥向26m 辅助墩、过渡墩:承台厚6m,平4个面尺寸横桥向33m,顺桥向19m 采用钢-混组合结构塔身,塔身高3个量)过渡墩墩高,墩底厚,宽12m,采用预制空心墩身,分两4个节吊装,吊重分别为500t和2300t 1 5 斜拉索 6 加劲梁中央单索面,平行钢丝斜拉索,钢丝抗拉强度1940Mpa,最长索长10+10+10 约135m,最大索重约20t 主跨和次边跨有索区段采用整箱形式,边跨无索区段采用分体箱形式,有索区段采用浮吊和桥面吊机架设,最大吊重24000吨)约350t,边跨区段则利用大型浮吊,采用大节段整体吊装,吊重约3400t3、九洲航道桥:采用双塔整幅正交异性桥面板钢箱梁斜拉桥,桥跨布置为85++268++85=693m。
港珠澳大桥房建工程质量及进度管理任海威,张永财(港珠澳大桥管理局,广东珠海519000)【摘要】港珠澳大桥房建工程具有界面复杂、场地狭窄、交叉作业频繁、外海材料运输不便等特点,具有较高的管理难度。
房建工程管理秉承了大桥主体工程的管理理念,按照《港珠澳大桥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开展工作,推行协同、共赢的伙伴关系理念,坚持“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对项目质量、工期、安全及成本等方面进行有效控制,为建造高质量、高水准的工程提供管理基础。
本文主要介绍港珠澳大桥房建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主要重、难点工程的质量及进度管控,为类似项目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提升提供经验和方法。
【关键词】港珠澳大桥;房建工程;工程管理;管理理念【中图分类号】U65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066(2021)03-0105-030引言港珠澳大桥房建工程是主体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四项建筑:山地建筑相融合的港珠澳大桥管理养护中心、交通与建筑相结合的珠澳口岸人工岛大桥管理区以及独特的海上施工东、西人工岛房建工程,见图1。
1建设规模港珠澳大桥房建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10.6万m 2,其中管理养护中心建筑面积24752.2m 2、大桥管理区建筑面积7857.3m 2、东人工岛房建工程建筑面积41133.86m 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26677m 2,地下室建筑面积14456.86m 2)、西人工岛房建工程建筑面积32116.81m 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8997.41m 2,地下室建筑面积13125.4m 2)。
2项目施工质量控制措施项目质量控制目标为:工程整体质量优良,无重大质量事故,无大范围返工。
围绕上述目标,项目业主方结合项目特点与实际情况,系统构建了适用于本项目房建工程的质量管理体系。
在工程实施各阶段狠抓落实,努力实现项目施工质量目标和进度目标。
项目开工以来,一直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力求精益求精,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从施工工艺选择、原材料及关键材料、设备质量控制、混凝土供应商比选、施工过程监测监控、结构物细部处理及成品保护等多方面采取措施,确保用经济实用的材料做出高品质的房建工程[1]。
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土建工程施工CB03合同段青州航道桥复合桩钢管及承台、墩身钢筋腐蚀监控方案中交一航局二公局联合体港珠澳大桥桥梁工程CB03标项目经理部二○一二年十二月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工程土建工程施工CB03合同段青州航道桥复合桩钢管及承台、墩身钢筋腐蚀监控方案编制:日期: 2012.12.28复核:日期: 2012.12.28审核:日期: 2012.12.28审批:日期: 2012.12.28目录1、编制依据 (3)2、概述 (3)3、腐蚀监控设备及材料 (4)4 监控分包、目标及内容 (4)4.1监控分包 (4)4.2监控的目标 (5)4.3监测内容 (5)5 监测系统主要组成部分 (6)5.1钢管腐蚀监测探头 (6)5.2监测装置 (6)5.3远程传输装置 (7)5.4远程控制终端 (7)6 腐蚀监控系统的安装 (8)6.1钢管监测探头的安装 (8)6.2探头及电缆完整性测试 (9)6.3混凝土中监测探头的安装 (9)6.4 GPRS天线的安装 (10)6.5 监测仪器ECI-1综合腐蚀监测仪安装 (10)7 数据终端系统的数据分析 (10)8 运行管理 (11)9 ECI-1的埋入式腐蚀监测系统 (11)10施工图纸 (14)1、编制依据(1)《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DB01标段施工图设计》(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3)施工现场考察及调查周边环境所了解的情况和收集的信息(4)公司现有的技术装备、管理水平和类似工程的施工经验(5)国家、交通部颁发的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技术规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验收办法2、概述本方案依据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桥梁CB03标青州航道桥施工图设计中对复合桩钢管和承台钢筋混凝土钢筋的腐蚀监控中的技术要求,为更好地了解监控对象的腐蚀情况,现对施工图纸中的监测技术方案进行细化,提高方案的可实施性,更全面地对监测部位进行评估,确保各监测内容和指标满足设计要求。
(6)测量技术与控制目录1、施工测控关键技术分析 (1)2、施工测控关键技术解决方案 (1)3、施工测量控制 (2)3.1施工控制网 (2)1)、首级控制网和首级加密网检测 (2)2)、施工加密控制网建立 (2)3)、施工控制网复测 (2)4)、GPS参考站系统 (2)5)、坐标及高程系统 (3)3.2人工岛 (3)1)、格型钢板桩打设定位控制 (3)2)、隧道暗埋段对接基准面控制 (3)3.3隧道基础 (3)1)、基槽测量精度控制 (3)2)、减沉桩测量控制 (3)3)、基床施工测量控制 (3)3.4隧道沉管段测控 (4)1)、管节控制点标定 (4)2)、沉放测量控制 (4)(1)、近岸段沉管定位 (5)(2)、远岸段沉管定位 (5)3.5岛隧结合部桥梁测量控制 (6)3.6沉降位移测量 (6)3.7贯通及竣工测量 (6)4、测量控制管理 (6)4.1测量组织管理 (6)4.2测量质量控制管理....................................................................................................................................... -6- 1、施工测控关键技术分析岛隧工程施工质量与测量精度密切相关。
有别于一般陆上测控技术,岛隧工程测控主要具有以下四个特点:①离岸长基线,测量现场处于海上,常规测量手段不能满足测控精度要求;②气象、水文等海上复杂环境因素对测量精度影响较大;③格型钢板桩、减沉桩打设、基槽开挖、基床整平、管节沉放定位等均为动态、水下测控目标,测控技术要求高;④测控点多面广、测控技术应用多。
针对以上测控特点,岛隧工程测控关键技术及管理归纳为以下四个方面:①长基线高精度测控技术;②自动化、智能化高精度测量控制技术;③动态、水下高精度测量定位技术;④大型复杂海上工程测量技术与控制管理。
港珠澳大桥波形钢腹板焊接工艺内容提要:波形钢腹板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桥梁就是波形钢腹板取代预应力混凝土箱梁的混凝土板作腹板的箱型桥梁,这种新型的组合结构桥梁具有抗震性能好、结构受力合理、经济效益好、提高材料利用率、施工方案快捷、节能环保造型美观等特点。
港珠澳大桥珠海连接线前山河特大桥波形钢腹板的施工工艺流程为:清洗---定位---组装---焊接---检验---矫正---防腐涂装。
为了提高钢腹板的力学性能,满足前山河特大桥的工程要求,钢腹板焊缝的焊接及检验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对于以后此新型桥梁也可以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本文通过对焊接过程的监控,深入分析焊缝现状以及处理方法。
关键词:波形钢腹板焊缝质量控制1 工程概况1.1 主梁主梁采用单箱室截面,中墩支点梁高9.5m,高跨比1/16.84,边墩支点及跨中梁高4m,高跨比1/40。
梁高按1.8次抛物线变化。
主梁对称悬臂施工,主梁为单箱单室,顶板宽15.75m,翼缘3.375m,箱室宽9m,设2%横坡。
1.2波形钢腹板1.2.1 波形钢腹板构造波形钢腹板采用I600型波形钢板,材料为Q345C钢,采用模压法成形。
钢腹板波形水平段长430mm,斜段长430mm,斜段水平方向长370mm,波高220mm,弯折半径不小于15倍板厚。
1.2.2波形钢腹板安装随着施工的进展以及难度的改变,波形钢腹板的安装共采用了三种工艺:(1)在0#块施工的过程中,通过借助塔吊对波形钢腹板进行吊装;(2)随着跨度越来越大,塔吊能够承重的最大限度满足不了钢腹板的自身重量,通过加工走道梁,在0#块位置把钢腹板装在工字钢焊接的车上,沿着轨道前行,最后借助挂篮上的电动葫芦进行吊装;(3)在后来的施工中,为了提高钢腹板的安装效率,再加上施工情况,配备了船吊,通过船吊进行钢腹板的安装。
1.2.2波形钢腹板连接(1)波形钢腹板间的连接采用双面搭接贴脚焊接,施工时先采用螺栓临时固定。
(2)波形钢腹板与顶板间采用双PBL键连接,与底板间采用角钢剪力键连接。
港珠澳大桥珠海口岸钢结构健康监测方案许锴等
港珠澳大桥是连接中国珠海、香港和澳门的跨海大桥,是中国目前最长的跨海大桥,
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
大桥的建设给珠海经济发展和交通运输带来了巨大的推动力,但同时也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健康监测问题。
钢结构是港珠澳大桥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大桥的重量和承载力。
钢结构的健康状
况直接关系到大桥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为了保证大桥的安全和稳定运行,需要实施钢结
构的健康监测方案。
钢结构的健康监测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钢结构的表面检测:定期对钢结构的表面进行视觉检查,观察是否有锈蚀、腐蚀、裂纹等表面缺陷,及时采取防腐蚀措施和维修措施。
2. 钢结构的物理性能检测: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对钢结构的力学性能、疲劳性能等
进行检测。
无损检测技术包括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涡流检测等,可以有效地发现钢结
构的隐蔽缺陷和疲劳损伤。
3. 钢结构的振动监测:通过安装振动传感器,监测钢结构的振动情况。
振动监测可
以发现钢结构的自然频率、模态形态等信息,同时还可以监测到外界环境对钢结构的影响,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4. 钢结构的应力监测:通过安装应力传感器,监测钢结构的应力变化。
应力监测可
以及时发现钢结构的变形和应力集中区域,为后续的维修和加固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