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五年级数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杨红霞教案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北京
- 格式:docx
- 大小:12.96 KB
- 文档页数:4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时间:2019.4.12教学内容:教材第57页例1、例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它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之间的联系。
2.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相同的分数,为约分和通分的学习打下基础。
过程与方法让学生经历预测猜想—动手操作—合情推理---探究创造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原理和应用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敢于质疑、学会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归纳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运用性质转化分数。
教学准备:正方形纸、多媒体课件。
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商不变的规律,和分数的一些基本知识,在课前进行复习,对学习本节课有了很好的基础。
前置作业:1.自学课本第57页例1、例2。
2.通过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复习除法中商不变的规律。
二、课前展示话剧根据话剧中的问题,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分数的基本性质)三、折一折(多媒体出示要求)根据要求,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交流。
四、小组展示汇报:根据相关的汇报要求,找一至两个小组的同学上台来汇报,其他小组的成员认真倾听,汇报完后及时的补充、质疑。
预设:(1)==(2)从左往右看,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2,结果分数的大小没有发生改变。
(3)从右往左看,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结果分数的大小没有发生改变。
(4)总结规律: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5)如果分子、分母都乘0,则分数成为0/0,而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又因为0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子、分母也不能同时除以0.五、课堂检测多媒体出示习题。
六、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七、作业布置:八、板书设计:分数的基本性质例1:==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1《分数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预测猜想——动手操作——合情推理,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它与整数除法中商商不变规律的联系。
2.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学会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教学重点:探索、发现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自主探究、归纳概括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法引拨法,多媒体教学法,实验法,归纳法,谈话法等。
学法猜想验证实验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法等。
学生分析:五年级学生对于抽象的数学学习会感觉枯燥无味,所以要使学生对于本节课有很好的收获,就必须得给本节课的学习加以趣味性,并且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120除以30的商是多少?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3倍,商是多少?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3倍,商是多少?(学生列式计算)21.120÷30=42、(120×3)÷(30×3)=43、(120÷10)÷(30÷10)=4师:大家回忆一下.这是我们学习过的一个什么性质呢?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都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二、探究新知,解决问题(一)验证猜想师:老师这里有一组分数1/2、2/4、4/8,大家猜猜这组分数有什么关系。
师:到底谁的猜想是正确地呢?让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1、折一折,画一画,剪一剪,比一比(1)折请同学们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把每张纸都看作单位“1”。
用手分别平均折成2份、4份、8份。
(2)画在折好的正方形纸上,分别把其中的2份、4份、8份画上阴影。
(3)剪把正方中的阴影部分剪下来。
(4)比把剪下的阴影部分重叠,比一比结果怎样。
要求:(1)请你动手折一折这3张纸,分别把它们平均分成2份、4份、8份,并分别涂色表示出1/2、2/4、4/8。
3(2)比较3张纸中涂色部分的大小,看看能发现什么。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单位:鸡东县第四小学教师姓名:白云凤教学对象:五年级数学第四单元第3节第一学时教学内容:分数的基本性质?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第三课分数的基本性质。
本节课是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以及真分数与假分数的一节关于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论研究课。
学生分析:五年级学生在抽象知识的研究中有一定的困扰,尤其是对于偏远地区的孩子来说,抽象数学不如直观教学容易理解,基于此,本节课我主要是用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的方法变抽象为直观,引导学生进行数学规律的探究。
通过找规律、写规律、用规律的过程,逐步提高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并能应用这一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历观察、比较、实践等学习过程,有条理、有根据的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从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增强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学活动设计一、复习旧知、直接导入:1、出示课件,复习已学知识:(1)找出真分数与假分数:1/2,5/5,9/7,14/15,19/21,7/12,10/23,8/27,75/60,41/21(2)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15/2,8/5,21/7,50/9,43/12,69/2【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了解掌握学生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决定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2、直接导入,阅读学习目标(1)直接导入:通过以上知识的练习,可见同学们对上节课的内容掌握的很好,今天我们继续研究分数,重点是探究分数的基本性质。
(2)齐读课题,出示学习目标,一生朗读,其他学生听读。
【设计意图:直接导入,可以向学生直接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点,让学生直观感受到要学习的内容是什么;齐读课题,是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印象;学习目标的出示与朗读,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知识本节课要学习完成的知识点是什么,进而有学习的方向和目标】二、新课探究、找到规律:1、出示课件,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的大小。
2、《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课堂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内容: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57页内容。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能在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的过程中,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分析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数学验证的思想,培养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相关的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正方形纸、直尺、彩笔教学过程:一、铺垫孕伏,温故迁移1.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说一说:商不变的性质是什么?3.想一想:分数与除法有怎样的关系?4.猜一猜:除法中有商不变的规律,分数中是否具有类似的规律?二、设疑激趣,探究新知(一)故事激趣,引出分数。
说出自己从故事中听到的分数。
(二)小组合作,直观感知。
1.折一折:拿出三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分别用对折的方法平均分成2份、4份、8份。
2.画一画:画出折痕所在的直线。
3.涂一涂:(1)给平均分成2份的正方形纸的其中的1份涂上颜色。
(2)给平均分成4份的正方形纸的其中的.2份涂上颜色。
(3)给平均分成8份的正方形纸的其中的4份涂上颜色。
4.比一比:比较3张正方形纸涂色部分的大小。
5.议一议:和同伴说说自己的想法。
(二)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1.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同,分数的大小却相等。
你能找出它们之间的变化规律吗?请同学们四人一组,讨论这个问题。
2.汇报交流。
3.启发点拨。
通过从左往右观察、比较、分析,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小结得出: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那么,从右往左看呢?让学生再次归纳: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除以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4.归纳小结:引导学生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5.启发思考:这里的“相同的数”可以是任何数吗?(补充板书:0除外),你能举例说明吗?(三)独立尝试,运用规律。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知道分数的基本性质与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之间的联系。
2.学生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相等的分数。
3.培养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师:老师带领去大家欣赏一组美丽的图案,好看吗?生:好看。
师:光好看还不行,老师还带来几个问题,考一考大家:观察这些图案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生:形状变了,七巧板没有变。
生:形状变了,面积没有变。
师:同学们说得都很好。
在我们的数学中也有许多的变与不变的规律。
例如:6÷3=212÷6=22÷1=2观察这些算式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生:被除数和除数变了,商不变———商不变的性质。
商不变的性质: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师:根据除法和分数的关系,是不是分数也有这样不变的规律呢?(猜想)(二)、例1你能从下面的分数中找出一些相等的分数吗?1/2,1/3,2/4,3/5,6/12,(先让学生猜一猜,哪几个数相等,然后让学生用手中的材料去验证)让同学们在5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上把这几个分数分别用阴影部分表示出来。
生:发现1/2=2/4=6/12.生:我是用计算器算出来的,这几个分数相等。
(再次得到验证)师:那么分数的大小不变,而分子分母是按照什么样的规律变化的呢?首先请大家从左往右观察。
师:不着急,同桌先相互说一说。
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很好.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相同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师:我们看待一个问题要从多个角度去观察。
现在我们就反过来,从右往左观察,看看你又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师:同桌先相互说一说,然后提问:从右往左观察,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除以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内容:教材57页内容及练习十四教学目标:1.经历分数基本性质的建构过程,归纳概括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归纳、概括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2.经历观察、比较、猜想、验证、推理等数学活动,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的能力。
3.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的数学问题。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索、发现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问题。
难点:自主探究、归纳概括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具学具:投影仪、每人四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课件导入奥运会图标和京字,刺猬两种不同形态。
揭示生活是数学的老师,生活中有很多种变形,那么数学中的分数是否有变形呢?需要我们去举例、验证,那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探究吧?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1.投影出示例1。
(1)具体要求:拿出三张相同的纸片。
先折一折、再画一画,分别用阴影部分表示出它们。
折出它们阴影部分,再比一比,你发现了什么?师:很好,同学们是不是都发现了这个问题。
生:是。
师: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这些分数,它们的分子分母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2)学生思考,分小组讨论。
(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师:我们把发现的规律用下面的式子表示出来,这样更直观。
师:你们还能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吗?根据上面的例子,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是不是所有的分数都有这样的变化规律呢?能举例来验证你们的发现是正确的吗?(1)学生举例,教师引导学生操作或计算。
(2)思考:是否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任何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都不变呢?启发学生得出:0除外。
引导学生想一想:为什么?(3)引导学生再次归纳,概括结论:一个分数的分子、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4)师:这个结论是分数的一个重要性质,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板书:分数的基本性质。
【设计意图:通过自己动手和自主讨论探究,有益于学生在脑海里形成关于分数基本性质的认知,利用以往的旧知识探索新知】师:在分数的基本性质里,哪几个词最重要?你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的变化规律,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吗?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基本性质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分数的基本性质》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起着承前启后、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既与整数除法的商不变性质有着内在的联系,也是后面进一步学习分数的计算、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
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规律性知识,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会变吗?分数的分子分母如何变化,分数的大小不变呢?学生在这种“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
2.教材处理以前,教师通常把《分数的基本性质》看作一种静态的数学知识,教学时先用几个例子让学生较快地概括出规律,然后更多地通过精心设计的练习巩固应用规律,着眼于规律的结论和应用。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们越来越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但我们也看到这样的现象:问题较碎,步子较小,放手不够,探究的过程体现不够充分。
《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不可以有别的教学思路呢?新的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
根据这一新的理念,我认为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大问题背景下的探索活动,使学生在一种动态的探索过程中自己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体验发现真理的曲折和快乐,感受数学的思想方法,体会科学的学习方法。
所以,教师的着眼点,不能只是规律的结论和应用,而应有意识地突出思想和方法。
基于以上思考,我以让学生探究发现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为教学重点,创设了一种“猜想——验证——反思”的教学模式,以“猜想”贯穿全课,引导学生迁移旧知、大胆猜想——实验操作、验证猜想——质疑讨论、完善猜想等,把这一系列探究过程放大,把过程性目标”凸显出来。
设计意图:本课主要本着遵循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建立数学模型解释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模型拓展数学模型”的指导思想而设计的。
1.通过故事创设问题情境,贴近学生生活,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从故事情境中提出问题,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
3.小组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解决问题,让学生充分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
3.分数的基本性质
第1课时
分数的基本性质(1)
【教学内容】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材第57页的例1,及第58页练习十四的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归纳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正确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题。
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观察能力。
3.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
【重点难点】
抽象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
每人3张同样的正方形或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
1.说出下列各分数的意义,分数单位和它包含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2.商不变规律。
(1)计算:120÷30
12÷3
40÷5
400÷50
(2)说一说,你有什么发现?
(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或扩大相同的倍数,商不变。
)
3.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由学生回顾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师板书。
【新课讲授】
1.教学教材第57页的例1。
由学生拿3张同样的正方形或方形纸片,分别对折一次,两次,四次,平均分成2份,4份,8份,涂上颜色,分别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提示:你发现了什么?板书:(为什么相等?)
2.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分子,分母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请代表发言。
随着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3.提问: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4.观察以上例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学生讨论,汇报。
板书: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提问:为什么0要除外?(学生讨论)
小结:分子和分母如果都乘上0,则分数成为0
,而分数的分母不能为0;
又因为0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也不能同时除以0。
5.提问:你能不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商不变性质来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
【课堂作业】
学生完成教材第58页练习十四的第1~5题。
1.学生先独立涂色,然后比较大小并说明理由。
2.
3.学生两人一组,由一人说一个分数,另一个人说出一个相等的分数。
4.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
可以把25化成410,也可以把410化成25,再比较。
5.引导学生先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判断哪几个分数是相等的,然后在直线上把这个点画出来,老师启发学生观察,推算出每个分数中分子与分母可以同时除以几,得到一个与原分数相等的分数。
【课堂小结】
谁能说一说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什么?
【课后作业】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
板书设计:
第1课时
分数的基本性质(1)
课后反思:
1.从学生的认知发展和已有的基础知识进行教学,一开始就复习了商不变的性质,为新知的学习作了明确的暗示,学生在后面的学习中就很轻松地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推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2.让学生小组合作自主活动;写出一组大小相等的分数,并想办法证明,这样的处理创造了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给了学生很大的探索空间,让学生在自己的空间里推敲、生疑、验证,从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发现分数的基本性质也就水到渠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