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球虫病及其防控措施
- 格式:pdf
- 大小:105.82 KB
- 文档页数:1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鸡球虫病是由球虫寄生于鸡的唾液腺和皮肤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该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和致死性,严重威胁了鸡的健康和养殖业的发展。
及时诊断和有效防治鸡球虫病对于保障鸡的健康,促进养殖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鸡球虫病的诊断和防治措施。
1. 临床症状鸡球虫病主要通过观察鸡的临床症状来进行初步诊断。
患病鸡的主要症状包括:唾液腺肿大、饮水困难、啄食无力、体温升高、羽毛蓬松、生长迟缓、消瘦和死亡等。
饲养密集的鸡群更容易发生鸡球虫病,对于密集饲养的鸡群需要加强观察,及时发现并进行诊断。
2. 实验室检测除了观察临床症状外,还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测来明确诊断鸡球虫病。
常用的实验室检测方法包括:唾液腺组织切片检查,皮肤切片检查,唾液腺针吸检查和血清免疫学检测。
这些检测方法可以帮助饲养员明确鸡群是否患有球虫病,有针对性地进行防治工作。
3. 疫情调查在发现鸡球虫病病例后,需要及时进行疫情调查,了解疾病的传播情况、患病鸡的数量和分布等。
通过疫情调查可以帮助饲养员判断疫情的发展趋势,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防止疫情扩大。
1. 环境卫生鸡球虫病主要是通过鸡舍和饮水器等环境传播的,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和饮水器的清洁卫生是预防鸡球虫病的重要措施。
饲养员应定期清理鸡舍,清洁饮水器,保持环境卫生,减少球虫的传播。
2. 防疫措施饲养员在日常管理中需要加强鸡的防疫工作,定期进行疫苗接种,提高鸡的免疫力,预防球虫病的发生。
对于患有球虫病的鸡群,需要及时隔离治疗,防止疫情扩大。
3. 药物防治当发生鸡球虫病疫情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防治。
常用的药物包括:杀球虫剂、抗寄生虫药物和抗菌药物等。
在使用药物进行防治时,需要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进行施药,避免滥用药物导致药物残留和药物抗性的产生。
4. 合理饲养管理对于密集饲养的鸡群,饲养员需要注意合理的饲养管理,减少鸡群的应激反应,保持鸡的健康状态,降低鸡球虫病的发生风险。
鸡球虫病的治疗方法
鸡球虫病是一种由鸡球虫寄生在鸡的消化道引起的寄生虫病。
治疗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抗寄生虫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阿苯达唑、吡利啶和磺胺类药物。
这些药物可以减轻症状,控制感染,并消灭寄生虫。
用药的剂量和疗程需要根据兽医的建议来进行。
2. 饲养环境改善:鸡球虫病的传播与饲养环境卫生密切相关。
改善鸡舍的卫生条件,保持干燥清洁的环境,定期清理粪便和换水,可以减少寄生虫的传播和感染。
3. 饮水添加剂:饲养者可以向饮水中添加一些消化道抗菌剂和抗寄生虫剂,来控制鸡球虫病的传播。
具体需要根据药物和剂量的使用说明来进行。
4. 预防措施:定期进行消毒和预防寄生虫的措施,如定期清理鸡舍、运行雏鸡,防止野生鸟类和啄木鸟进入鸡舍等措施,可以减少寄生虫的传播。
总的来说,治疗鸡球虫病需要综合应用药物治疗、饲养环境改善和预防措施,以控制感染并提高鸡的生产性能和健康水平。
一旦发现鸡球虫病症状,应及时咨询兽医并进行治疗。
鸡球虫病的免疫凡有鸡的地方就有球虫的存在,集约化养鸡场则是球虫病爆发的最适宜场所,其危害有目共睹。
以往控制球虫病的方法是利用化学药物,如尼卡巴嗪[、球痢灵、氨丙啉、地克珠利等,但耐药性的产生造成药效降低,鸡球虫病仍时常发生,鸡只生产性能发挥不理想。
近几年来球虫疫苗的使用为种鸡场解决了球虫病的难题。
若疫苗质量保证、免疫方法正确、饲养管理得当,肉种鸡场采取免疫的方法控制球虫病是较为理想的。
一、球虫活疫苗的免疫方法1、滴口法(1)将球虫疫苗用凉水稀释后倒入滴瓶中,并计算好每一滴中所含球虫疫苗恰好是1羽份。
(2)在滴口过程中要不断摇动滴瓶以使疫苗均匀,且应在较短时间内滴完。
2、喷料法(1)让鸡只自由采食2小时。
(2)按1000羽份疫苗用500~1000毫升(一般用600毫升)的比例量取蒸馏水。
(3)称取适量的饲料(约5克/只)放入料盘(100~150只/盘)中,把球虫疫苗均匀的喷洒在饲料上(喷洒时需要不时摇晃喷雾器),至少来回喷两次。
(4)让鸡把喷洒好球虫疫苗的饲料于6~8小时内采食干净。
3、饮水法(1)让鸡自由采食饮水2小时后实行控水2小时。
(2)将球虫疫苗稀释于足够鸡1~2小时饮完的凉开水中,加入悬浮剂。
(3)将疫苗定量分装饮水器中供鸡只自由饮用。
4、喷雾法该法常用于孵化室进行1日龄小鸡喷雾免疫。
二、球虫活疫苗的免疫程序球虫活疫苗的免疫程序应根据不同的疫苗厂家、不同的垫料及鸡群健康的不同而定。
一般平养鸡舍首次免疫应在1~10日龄,1羽份/只鸡,若需转群则可根据鸡群状态于转群前作第二次免疫,剂量为首免的1/5羽份。
并密切注意鸡群,防止免疫失败或免疫过度。
鸡球虫病的症状及防治方法鸡球虫病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流行性原虫病。
这种病分布广,发生普遍,严重危害鸡的寄生虫病。
本病以15-50日龄的鸡易感染,气温在20―30°C和雨水较多的季节为流行。
鸡球虫病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流行性原虫病。
这种病分布广,发生普遍,严重危害鸡的寄生虫病。
本病以15-50日龄的鸡易感染,气温在20―30°C和雨水较多的季节为流行。
鸡球虫病的症状病鸡精神沉郁,羽毛蓬松,头卷缩,食欲减退,嗉囊内充满液体,鸡冠和可视粘膜贫血、苍白,逐渐消瘦,病鸡常排红色葫萝卜样粪便,若感染柔嫩艾美耳球虫,开始时粪便为咖啡色,以后变为完全的血粪,如不及时采取措施,致死率可达50%以上。
若多种球虫混合感染,粪便中带血液,并含有大量脱落的肠粘膜。
急性球虫病:精神、食欲不振,饮欲增加;被毛粗乱;腹泻,粪便常带血;贫血,可视粘膜、鸡冠、肉垂苍白;脱水,皮肤皱缩;生产性能下降;严重的可引起死亡,死亡率可达80%,一般为20-30%。
恢复者生长缓慢。
慢性球虫病:见于少量球虫感染,以及致病力不强的球虫感染(如堆型、巨型艾美耳球虫)。
拉稀,但多不带血。
生产性能下降,对其它疾病易感性增强。
防治措施在鸡的养殖过程中,除选好鸡苗和饲料,科学规范的饲养管理外,消毒是预防鸡球虫病的有效措施。
1、圈舍、食具、用具用20%石灰水或30%的草木灰水或百毒杀消毒液(按说明用量兑水)泼洒或喷洒消毒。
保持适宜的温、湿度和饲养密度。
2、本病流行季节,投喂维生素A、维生素K以增强机体免疫能力,提高抗体水平。
3、雏禽期可用抗球虫类药物按剂量拌料投喂3-5天。
防治鸡球虫病的药物很多,考虑药物残留和耐药性问题。
建议养殖户在用药时根据当地市场的供药品种对症选用,并交替使用。
一种药物可连续使用5-7天,间隔数天后再换一种药物。
若天气干燥,鸡群健康,间隔时间可适当长一些。
用户在使用各种抗菌药物防治鸡其它疾病期间不必再使用抗球虫药物,因为一般抗菌药物对球虫病都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和效果。
鸡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鸡球虫病是一种由寄生在鸡的消化道内的球虫引起的传染病,主要症状包括腹泻、厌食、体重下降等。
下面将对鸡球虫病的诊断与防治进行详细介绍。
一、诊断:1. 临床表现:鸡球虫病主要症状为腹泻、厌食、体重下降等,严重情况下还可导致贫血、死亡。
患病鸡的粪便常出现粘液丝或血丝,粪便量增多,颜色淡黄或绿色。
患病鸡的肠道黏膜出现充血、水肿和糜烂。
2. 实验室检查:通过粪便检查可以直接发现球虫卵,卵囊或成虫。
常用的方法包括浮游法、石蜡切片法、盐析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明确诊断鸡球虫病,并确定病情的程度。
二、防治:1. 环境卫生:鸡球虫主要通过粪便传播,因此保持鸡舍的清洁卫生非常重要。
定期清理鸡舍地面、饲料槽、饮水器等,每次更换新一批鸡前,应对鸡舍进行彻底消毒。
2. 药物防治:药物防治是鸡球虫病的常用方法。
可选用的药物包括呋喃咪唑类、苯咪唑类、阿维菌素和扁虫清等。
治疗时应按照药物使用说明正确使用,严格掌握用药剂量和用药时间。
3. 养殖管理:在鸡球虫病高发季节,可适当调整饲养密度,减少鸡群之间的接触,降低传染风险。
饲养管理上,要保持饲料的新鲜和卫生,避免受潮发霉,及时清理残留饲料。
4. 营养调理:为提高鸡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可在饲料中添加一些营养强化剂,如维生素、矿物质、益生菌等。
合理的营养搭配可以增强鸡的抵抗力,减少鸡球虫病的发生。
诊断鸡球虫病需要进行临床鉴别和实验室检查,通过粪便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并确定病情的程度。
在防治方面,环境卫生和药物防治是主要手段,同时要注意养殖管理和营养调理,提高鸡的抵抗力和免疫力。
及时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可以有效减少鸡球虫病的发生和传播。
鸡球虫病防治中的用药技巧
1.选择有效的药物。
选择一种能够针对鸡球虫的有效药物非常重要,例如替硝唑、甲硝唑等。
在选择药物时,应该遵循以药物安全性、药物对鸡体的影响、药物的
耐药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2.坚持使用药物。
在防治鸡球虫病时,一旦选择了药物,就必须坚持使用,否则很容易
导致治疗失败。
因为鸡球虫病往往是慢性病,需要持续使用药物,才能达
到有效防治。
3.注意药物的剂量和频率。
使用药物时,一定要注意药物的剂量和频率,遵循药品说明书中的使
用方法。
过量使用药物不仅无法加速治疗,反而会对鸡体造成伤害。
4.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
给药方式也是防治鸡球虫病的重要方面之一,选择合适的方式可以提
高药物的吸收率、降低不必要的损失。
常用的给药方式有水饮、饲料等。
5.加强环境卫生。
鸡球虫病主要通过污染的环境传播,因此加强环境卫生是防治鸡球虫
病的重要环节。
要定期清理鸡舍,消毒饮水、饲料和鸡舍,防止污染传播。
鸡常用抗球虫药及其使用方法发布时间: 2003-12-15鸡球虫病是严重危害养鸡业的疾病之一,少量感染后引起不易察觉的损伤,且可使鸡产生保护性免疫;当鸡大量感染球虫时便导致球虫病的发生。
病愈的雏鸡,生长严重滞后,抵抗力降低,易患其他疾病。
(一)常用抗球虫药。
目前我国允许在饲料中添加的用于预防球虫病的药物有:(1)氯苯胍。
对6种重要的艾美球虫有效,对巨型艾美球虫作用弱。
对急性暴发性球虫病的,可在每10公斤饲料中加入0.33--0.6克,连喂1--2周。
产蛋鸡禁用,肉鸡休药期为7天。
(2)尼卜巴嗪。
对柔嫩、毒害、堆型、布氏和巨型艾美球虫均有预防作用。
不影响鸡对球虫产生免疫力。
预防给药浓度为蛋鸡幼雏和中雏期每10公斤饲料中加1.00--1.25克。
产蛋鸡禁用,休药期4天。
(3)常山酮。
广谱抗球虫药,对毒害、柔嫩、巨型等艾美球虫均有较强的抑杀作用,毒性小,安全范围大,鸡使用后无不良反应,与其他抗球虫药无交叉耐药性,每10公斤饲料中加0.03克,水禽和产蛋鸡禁用,休药期5天。
(4)地克珠利。
对鸡的几种主要球虫均有杀灭作用,对鸡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力的产生均无影响,毒性极低,安全范围大。
每100公斤饲料中加0.1克。
(5)莫能菌素。
该药对柔嫩、毒害、堆型、巨型、布氏、变位艾美球虫均有高效,但不能与泰妙灵并用,产蛋鸡禁用,每10公斤饲料中可给药1.00--1.20克,无休药期。
(6)盐霉素。
对多种球虫有效,具有药效高、提高饲料利用率和促进雏鸡生长发育的作用,但该药安全范围较窄,给药浓度过大和使用时间较长,会出现毒性作用。
产蛋鸡不宜使用。
每10公斤饲料中预防给药0.60--0.70克,休药期5天。
(7)拉沙落西。
对多种球虫有效,对柔嫩艾美球虫作用最强,对毒害、堆型艾美球虫作用弱。
每10公斤饲料中可预防给药0.75--1.25克,产蛋鸡禁用,休药期5天。
(8)那拉霉素。
每10公斤饲料给药0.50--0.80克,超过0.8--1.0克有毒性作用。
国畜禽种业中2018.9鸡球虫病兽医防治措施周利岳(江苏省常熟市古里动物防疫站215515)摘要:本文介绍了鸡球虫病的概念和发病原因、发病症状,对防治方法进行总结,旨在提出鸡球虫病的防治措施,有效改善该病的防治水平,促进我国养鸡业的稳定发展。
关键词:鸡球虫病;防治;策略作者简介:周利岳(1973-),男,江苏省常熟市人,兽医师,研究方向:动物疫病预防控制。
[1]王道坤.生态养鸡的关键措施[J].当代畜牧,2007(9):5-6.[2]郭欣怡,张曼.林下生态养鸡疫病综合防控措施[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22):7-10.[3]刘建军,王元珍,赵彩荣,等.生态养鸡综合配套技术的研究与探索[J].中国畜牧业,2016(12):55-56.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我国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物质的需求量日益增长,并且对生活各方面的质量均有更高要求。
目前养殖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疾病防控,特别是在如今更加复杂的环境下,疾病发病概率显著增高,如果没有合理的防治措施加以解决,将会对养殖业带来负面冲击[1]。
在养鸡业,鸡球虫病是常见疾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致死率,对鸡球虫病如何预防和治疗的确是一重大难题。
市面上治疗鸡球虫病的药物种类很多,要慎重合理的选用才能达到防治效果。
1鸡球虫病的概述1.1定义鸡球虫病是鸡群中极其常见且危害严重的急性流行性寄生虫病。
世界记载的鸡球虫病已达13种,该病对雏鸡和青年鸡的发病率和致死率高达80%,而成年鸡是寄生虫的携带者和传播者,虽然不致死但极大影响鸡的产蛋率和产蛋质量。
1.2症状患病鸡精神萎靡,食欲减退,怕冷,易渴,生长较缓慢,运动失调,翅膀无力,贫血,鸡冠显白。
病鸡逐渐消瘦足翅轻瘫等等,病死鸡的盲肠内有大量鸡血。
2鸡球虫病的发病机理鸡球虫病有3个发育阶段,第一阶段是无性生殖阶段,本阶段的耳球虫在寄生部位的上皮细胞内分裂生殖,主要是在肠黏膜上表皮细胞中生殖。
第二阶段是有性生殖阶段,在宿主的上皮细胞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