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小学数学(论文)

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小学数学(论文)

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小学数学(论文)
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小学数学(论文)

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小学数学

【提纲】

专业:小学教育学号: 1553001200034 姓名:蔡恩珍

【摘要】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创设情景,营造民主、和谐、积极、愉悦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深化知识,引发多向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关键词】:上好;农村;小学数学

【引言】

一、先从本身着手,让学生喜欢上你

二、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三、通过游戏性活动,让学生喜欢上你上的数学课

四、实行民主教学,构建轻松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

五、动手实践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六、帮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七、适当的表扬奖励是上好数学课堂的添加剂

八、设计疑点,激发思维火花,“勾引”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通过让学生进行“争吵”,在争论中提出问题,开拓思维能力升华兴趣

十、“细心”、“耐心”、“爱心”是成就学生的良药

总结

【参考文献】

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小学数学

专业:小学教育学号: 1553001200034 姓名:蔡恩珍

【摘要】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创设情景,营造民主、和谐、积极、愉悦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深化知识,引发多向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关键词】:上好;农村;小学数学

【引言】

如何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灵动起来呢?对于昭通市农村小学生来说,他们和城里的学生比起来是有很大的差距的,首先在家庭教育方面就落后很多,城市里的孩子每天都有家长的关心和爱护,家长每天都会监督自己的孩子完成作业,并且指导自己的孩子学习。而农村的孩子每天放学回家以后不是父母指导完成作业,而是去干农活,家长直接没有时间监督和辅导,甚至有的家长直接不管,理由就是农活太忙,农村家长的思想根本没有放在学生身上;其次在课外活动方面也是很落后的,相比较城里的孩子而言,城市里的孩子课外活动很多,不仅家长会陪同孩子一起玩耍和成长,老师也会组织很多有趣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共同的发展,而农村孩子就不一样了,他们放学回家的活动就是干农活,除了干农活就是干家务,在学校里面呢老师组织的活动也基本上没有,因为对于山村教师来说根本没有时间来组织课外活动,一个学校六个班级,也就五六个老师,一个老师要负责好几个科目的教学,所以没有空闲的时间来搞课外活动。再次是学生习惯的养成,农村

孩子和城市里的比较,农村孩子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等都是很差的,不是说在学校老师不教育,而是山村老师根本没有时间去教育多少,而在家的话家长就更不会去教育了,家长整天忙着干农活,哪里会有时间和心思去教育孩子,家长就只会撂下一句话:“你要好好读书,以后长大了不要向我们一样去打工或者种地,是很辛苦的。”家长们是有这份心,但是他们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教育自己的孩子,因为自己本来就没多少文化,甚至有的家长连字都不认识。这就是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的区别,以至于导致了农村小学教师对于教育教学的难度和艰辛。

数学这门学科,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理性最强的学科,需要聪明的大脑和天赋才能学好的,其实不然,对于天真浪漫的小学生来讲,他们接受各种文化知识的能力是等同的,那么如何才能学好数学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分析,不论学生自身的因素还是学校、家庭环境对学生自身兴趣的影响都与教师有直接关系,就像邓小平曾说的:“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同样,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关键也是在教师,如何调动学生学数学的积极性呢?教师在学生学习中又处于什么地位呢?下面是本人在教学中的几点浅见:

一、先从本身着手,让学生喜欢上你

作为教者本身来讲,要从各方面来完善自己,比如,师德修养,文体方面等等,让学生从内心尊重你,要和学生结交成各方面的朋友,从而使他们喜欢你的同时,也喜欢你所教的学科。现在很多教师在思考如何让学生学好数学时,经常考虑的是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却忽视了自身的素质要求,如果自身不修边幅、口无遮拦的,如何让学生喜欢上你,更不用说喜欢上你的课了。学生一开始就抵触你,即使你再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只是“剃头担子一头热”。如果平时你就是一副要杀人的样子,就像谁欠你多少似的,整天板着个脸,学

生也不会喜欢你这个老师,自然他也不会喜欢学习你教的数学。另外老师说的话要言而有信,比如说,这次考试如果你们平均分考到了50分,我就教你们唱一首歌,如果真的考到了,却因为你忙不教他们,那他们的心里就会对你这个老师产生了负面情绪,这样对于以后的教学是会有很大的影响的。

二、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也可以让学生例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比如说在三年级下册有个内容是估计火柴盒的面积,再亲自测量一下,对于现在的小学生来说火柴盒是什么东西他们都不知道,有的同学见都没见过,你要他怎么做这个题目,所以我们在讲课的时候一定要符合实际生活,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疑问心、爱美心强和活泼好动的特点。所以,老师应该事先准备好几个火柴盒,先老师在讲台上讲解一下火柴盒,因为在这个年代的学生火柴盒他们并不知道,然后再把自己准备的其他的火柴盒发放到各个小组,让小组的每一位同学都认识到什么是火柴盒,再来进行让学生们讨论这个火柴盒的面积该怎么估计,又该如何计算出这个火柴盒的面积。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运用事先准备好的漂亮的图片创设情境,讲故事引入:夏季的一天,一只小蜻蜓在草地上飞来飞去捉蚊子,忽然飞来了一只美丽的小蝴蝶,绕着小蜻蜓飞来飞去,小蜻蜓生气了,小蝴蝶却笑着说它们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带着小蜻蜓去找它们家族的成员,它们找到了树叶,小蝴蝶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三个是一家人。同学们,为什么小蝴蝶要这样说呢?这样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主动去探究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智力开发的原动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

一半”,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要求创设生活情境,使生活问题数学化,数学问题生活化,以唤起学生已有的生活积淀,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主动承担学习任务,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对于农村学生而言,参与学习意识能力和自控学习能力差,学习兴趣不高,其学习动机需要教师激发和调动,所以教师要为学生创设熟悉与感兴趣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拥有学习的主动权。创设教学情境,就是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搭建一座桥梁,把学生引入一种与教学有关的情境过程。有效的教学情境能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发学生的思维火花,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力。面对农村教育现状,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三、通过游戏性活动,让学生喜欢上你上的数学课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也是智力开发的原动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诱发学生从新课刚开始时就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是至关重要的。愉快的游戏能唤起学生的愉悦感,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并由无意注意引导到有意注意,发展间接兴趣。因此,教师导入新课时,根据教学内容,可选择组织学生做数学游戏的方法,让学生人人参加,能很快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学习100以内二位数加减二位数中,我让一部分学生当作售货员,一部分学生当作买东西的顾客,让他们从实际出发,从一买一卖中得到乐趣,更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又比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的一个内容是认识3的倍数的特征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先让同学们来玩一个游戏,游戏是这样的,谁来和老师一起玩个游戏,规则是从1数到30,一次能数一个数字,也可以数两个数字,看谁

先数到30就是谁胜利,规则懂了以后,再让小组内的同学互相玩这个游戏,最后老师总结,要有什么秘诀才能保证我能数到30呢?是谁先数1吗?还是该怎么办?其实只要我在数的时候能保证我倒数第二次数的数字是27,那30就一定是我数到,但是为什么呢?这就是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引入3的倍数的概念,通过这样一个游戏,不但能让学生产生兴趣,还让他体会到了游戏中的数学,甚至在课余时间他们都会互相玩这个游戏。让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更让学生们懂得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何乐而不为呢?

四、实行民主教学,构建轻松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

在课堂上,师生的双边活动轻松和谐,师生们展示的是真实的自我。课堂上针对老师提出的问题,同学们时而窃窃私语,时而小声讨论,时而高声辩论。同学们争相发言,有的居高临下,提纲挈领;有的引经据典,细致缜密。比如在三年级下册的数学内容中,老师在教比较不同图形的面积大小的时候,老师可以事先准备好两个不同的图形,然后发放到每个小组,让这个小组的同学互相商量,各提各的意见,自己觉得应该怎么比较这两个图形的面积,这个内容是在学生没有学习面积的计算的时候做的,有的同学会把两个图形重叠在一起来比较,但是比不出来,有的同学又会用笔来画,有的同学会把这个图形撕成小块小块的,有的同学会用其他学具(如橡皮擦、小正方形等)来填一填,看谁占的多。通过这样一个活动,在比较面积大小的时候,每个同学都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这也就是我们要说的体现民主性的一点。针对同学们独具个性的发言,老师不时点头赞许,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则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然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如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一课时,在教学生明确什么是分类知识之后,我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主动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30多支不同颜色、不同长短、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的铅笔打乱放在一起,让学生去分类,看谁分得合理。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去分类:有按颜色分类的;

有按长短分类的;有按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分类的;也有胡乱分的。再找学生说明这样分的理由,对讲不清理由的学生予以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教师还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抱有一种想学、乐学、会学的态度。

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合作交流,能够构建平等自由的对话平台,使学生处于积极、活跃、自由的状态,能出现始料未及的体验和思维火花的碰撞,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因此课堂上应多讨论、合作、交流讨论、合作是学生商讨、分工完成学习任务的手段,而交流则促进学生智慧共享。课堂上的讨论、交流、合作首先有利于学生培养自主,自信和学习的主动性,许多平时内向、不善言辞的同学也会活跃起来,勇于发表个人见解,学生个性得到张扬;其次,有利于创造自由、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思维的伸展,这也是愉快学习的一种形式;最后有利于学生培养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针对同学们独具个性的发言,老师不时点头赞许,对表达能力较差的学生,老师则以信任鼓励的目光和话语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自然敢于讲真话、讲实话,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如教学一年级数学上册分类一课时,在教学生明确什么是分类知识之后,我有意识地放手让学生主动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将20支不同颜色、不同长短、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的铅笔打乱放在一起,让学生去分类,看谁分得合理。同学们争先恐后抢着去分类:有按颜色分类的;有按长短分类的;有按带有或者不带有橡皮头分类的;也有胡乱分的。再找学生说明这样分的理由,对讲不清理由的学生予以指导,让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自主学习、主动实践。教师还注意学生的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抱有一种想学、乐学、会学的态度。

五、动手实践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为只有通过自己的再创造活动而获得的知识,才能真正被掌握和灵活运用。根据费赖登塔尔

的观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学生年龄小,抽象思维能力弱,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和创造各种图形或物体,调动各种感观参与实践,同时教给学生操作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测量、拼摆、画图、实验等操作实践,激发思维去思考,从中自我发现数学知识,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动手实践,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国有句古话:“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授人鱼收益一时,而授人以渔却受益一生。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要学生“会学”。农村学生缺乏思维锻炼,学习基础差,教师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看做发展中的人、可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的潜能。根据费赖登塔尔的观点,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精神。努力改变原有的老师一味的讲学生一味的听而获取知识的局面,组织有效的探究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这样农村数学课堂教学就充满探究的活力。例如:我在讲“认识图形”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在课下自己收集家里常见的物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体)带到课堂上。再在课上同学们摆出了不同形状的物体摸一摸,又从不同方位去观察看到的是什么图形。每个物体有什么特点。这样比单纯教师的说效果要好。对于动作思维占优势的小学生来说,听过了,可能就忘记;看过了,可能会明白;只有做过了,才会真正理解。比如有些老师在教三角形内角和的时候,直接让学生背诵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这样做,事先准备好几个三角形,发放到小组,让同学们用量角器量出每一个角的度数,然后再把这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撕下来,撕下来以后把三个角都拼在一起,看看发生了什么事情。通过同学的亲自实验,他们会知道,三个角拼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平角,也就是180°,这时候老师再总结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通过这样一个活动,他们以后在做题的时候也会想到,以前我自己就做过这个实验,他们就会清楚的回忆起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教师要善于用实践的眼光处理教材,力求把教学内容

设计成物质化活动,让学生体验“做数学”的快乐。只有加强操作活动,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顺应他们好奇、好动的特点,才能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帮助他们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六、帮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学习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数学本身包含了许多枯燥无味的东西,特别是计算题的学习,学生的领悟能力都是有差异的,同样的计算题,有些学生可能几分钟就学会了,而有些同学可能一节课甚至更长时间也学不会,如果老师不及时去关注这样的学生的话,那么这些学生就会失去学习的信心,课堂对于他们来说就会变得很无聊,在课堂上他们会转移注意力,去干别的事情,数学老师要去关注每一位学生,当学生学习遇见困难,要及时热情地伸出双手去帮助他们,让他们恢复自信。而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计算题更是关键的关键,首先他们基础差,这是大多数小学都存在的,就拿昭通市苏甲乡鱼坝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吧,平均分也就是三四十分,平时考试最低分甚至有2分的同学,仔细了解一下才知道,这些学生是因为低年级基础没有打好,在家家长又不闻不问,又不给留级,一直拖着走,到四年级了,拼音不会拼,就连计算题的题目都不会读,所以在这方面老师要花很多的心思去辅导这类学生,从基础开始慢慢的补,同时要家长给予配合。比如我们班其中一个同学,我接手这个班级的时候他的成绩不会上20分,我私自找了他好多次,发现他存在的问题有三点,一是不喜欢学习数学,二是领悟能力差,三是基础差。我了解到了这三点以后,我开始每天辅导这个学生,每天在课余时间花两个小时时间来辅导,首先从心理方面开始,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让他明白数学的重要性,让他觉得数学不学是不行的,然后在辅导的时候先从一年级最简单的开学学习,并且在讲解的时候我都是从他身边的例子讲起,比如去买东西,人家要找你零钱你应该怎么计算;你上学的时候父母叫你顺便去某个亲戚家拿点东西,这时候你要怎么计算我多走了多少米等等。从这些生活当中的方面开始简单的进行辅导,时间

长了他就体会到,原来生活中就是数学,数学也在生活中,从而他感觉到数学并不难,也恢复了学习数学的信心,不像以前那样不喜欢学习数学了。现在他已经能够考50多分了。同样有一个同学,他的成绩还算可以,每次考试都能及格,但是在平时上课或者作业的时候发现他并不是那么喜欢回答问题,甚至有的时候会乱做作业,于是我单独找这位同学了解情况,原来他告诉我,他说数学没有意思,不像语文那样精彩,数学就是不停的计算。但是这位同学成绩不差,通过我的了解发现,这位同学很聪明,智力很好,因为不太喜欢数学,所以成绩也就刚好及格而已,针对这个不喜欢数学的同学,我的任务就是要改变他对数学的看法,让他喜欢上数学,让他觉得自己学习数学很有信心,于是我采取的措施是这样的,每次语文作业或者是语文试卷我都会叫语文老师故意把分算错或者把题目分值算错,,我都会让他带着他的语文作业来找我,通过语文里面的一些知识来体现数学,比如一个题总分多少,那一个括号占多少分值,我让他亲自感受学不好数学的后果,而让他知道数学的重要性,时间久了我也举了很多例子,他也会用数学来解决,后来我发现他学习数学的时候并不像以前那样消极的态度,从而改变了自己的成绩。这也是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的表现之一。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力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与童话世界出发,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数学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动机,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景,使学生从中感悟到数学的乐趣,产生学习的需要,激发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主动有效地参与学习。教师要创设条件,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学习和理解数学;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课堂中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于生活实际,既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又能让学生切实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验到数学的价值。体验学习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在体验中思考,锻

炼思维,在思考中创造,培养、发展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当然,创设一个愉悦的学习氛围相当重要,可以减少学生对数学的畏惧感和枯燥感。让学生亲身体验,课堂上思路畅通,热情高涨,充满生机和活力;让学生体验成功,会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同时,教师应该深入到学生的心里去,和他们一起历经知识获取的过程,历经企盼、等待、焦虑、兴奋等心理体验,与学生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乐,与孩子们共同体验学习的快乐。

七、适当的表扬奖励是上好数学课堂的添加剂

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成功的机会,尤其是应“偏爱”学习困难的学生。教师要善于设法消除学生的紧张畏惧心理,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采用激励性的评价、补以适当的表扬。激励性的评价、表扬能让学生如沐春风,敢想敢问,敢讲敢做。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充满生命的活力,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学生的创造、创新火花才能迸发、闪烁。如在练习时,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老师奖励“小红旗”给学困生,有时还主动与他们说上几句悄悄话。学生得到老师的奖励,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就高了,就会更进一步地去发现问题,发挥前所未有的想象力,从而摆脱苦学的烦恼,进入乐学的境界,极大地发展创新能力。就拿刚刚那位同学来说,本来自己就什么都不懂,你平时多花点心思在上面,如果他有了一点进步,你就适当的给他一点鼓励或者是奖励,这样他会喜欢上你这个老师,会喜欢上学数学,久而久之他的学习成绩也就慢慢的提升起来了。

学生有了兴趣,还要想方设法使兴趣持久。因为小学生的兴趣既不稳定,又不长久。一位心理学家曾说过:“一个人只要体验一次成功的意念和胜利的欣慰,便会激发追求无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这种无休止成功的意念和力量也就是学生兴趣的源泉。对学生来说,老师的一点点鼓励,一次的肯定,一次表扬,都是他成功的标志,他都能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这时学生的兴趣就如同永不枯竭的源泉,就会浓厚、持久。

八、再次要设计疑点,激发思维火花,“勾引”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起于思,思起于源。心理学认为。疑是最容易引起探究反射,思维也就应运而生。例如:我在教学中,经常会问,如果是你,你会怎么样?通过换位思考,改变以前学生被动学习的境况,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思考问题,让学生产生“疑”。引起思考,是需要学习的开始。疑问使学生萌发出求知的欲望。同学们跃跃欲试,开始了对新知识的探求。比如我在教学中提出问题,现在我们农村的房子越修越好,每家每户都想把自己的房子装修的漂漂亮亮的,自己父母不识字,而我家房间要贴瓷砖,爸爸看了一块瓷砖的大小,但是一个房间那么大,到底该买多少块这样的瓷砖呢,爸爸在懊恼中,这时候爸爸找到了你,请你帮忙算一算要多少块这样的瓷砖如果算准确了,爸爸就把省下来的钱给你买零食买玩具。老师提出了这个问题,并且让同学们去相互讨论,我要赚到这零用钱,该怎么帮爸爸呢?在这里提出了一个疑点,让学生去探究,并且这个疑点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这就“勾引”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掌握这类知识。又比如我在上二年级数学认识平均分的时候,我事先准备了一包糖果,给学生提问,一个小组的同学互相讨论,我给你们一把糖果,你们要分了每个同学都一样这些糖才是你们的,对于二年级的同学来说,老师发糖给我们吃他们会很开心,为了得到糖果,他们会想方设法的去分,这样也就达到了我要教授的内容“平均分”,同学们分好了以后再引入平均分的概念,最后,同学们糖也吃到了,数学知识也学到了,这真是一举两得,所以说,设计疑点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通过让学生进行“争吵”,在争论中提出问题,开拓思维能力升华兴趣。

学习数学是一项艰苦而又细致的劳动。学习的直接兴趣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学生在刻苦学习,认真钻研的学习活动中得到发展升华的。一个懒于学习,不愿思考的学生,是很难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设条件,让学生有充分施展才能的机会,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发表与教师不

同的看法;培养学生善于独立思考的习惯,要求学生遇事要勤于思考,善于思考,丰富想象,开拓思维。在三年级认识方位的时候,我在电子白板上面出示了一个动物园场馆的图,并且提出问题,从大门到熊猫馆应该怎么走?走哪一条路最近?把问题丢给小组去讨论,他们会说从哪里哪里走,我说从左面走,你说从右面走,他说先从中间走再从右面走,在小组讨论中,各有各的说辞,通过这样的“争吵”让同学们开拓思维并且思维能力也能得到升华,这样,对升华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次,课堂上组织学生讨论是开拓学生思维能力,升华兴趣的一个好办法。因此,教师可采用同桌、小组、全班等讨论形式,组织学生对某一个问题进行开放式的讨论,让学生思维的火花互相触发,交流各自对问题的不同看法,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概括。利用这个方法的目的是引起更深入地钻研某些问题的更高兴趣。

十、“细心”、“耐心”、“爱心”是成就学生的良药

对于昭通市普遍的农村小学都是存在基础差,老师少的现象,当你接到这个班的时候,成绩也许是不理想甚至是有点绝望,但是我听过一个老教师说的,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成绩是会起来的。对于我们老师来说,翻开书本一看,什么地方都是一眼看上去就能做出来的题目,看一眼就能够背诵得下来的内容,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他们觉得这东西直接是一点头绪都没有,所以,要想把农村小学生教好,我们要细心的指导,他不会的,你要鼓励他来问老师,讲一两遍不懂,那我就再讲几遍。更要有耐心,记得去年我教三年级的同学一个舞蹈,准备在六一儿童节上表演,刚开始的时候只教了两三遍,结果同学们还在什么都不会,于是我就说,你们怎么还学不会,我都教不起了,于是就叫学生去休息,还打算再换一个简单的舞蹈,后面听见学生说,这个老师没有耐心,那么难的舞蹈怎么可能一下子就学会。想想也是,那么难的舞蹈确实怎么可能一下子就学会呢?这样一来,学生对你这个老师也有了偏见,以后课那你还怎么能上的好呢?

细心是每个老师都应该做到的,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他们根本没办法自己主动的完成一件事情。都是在家长或者老师的指导下来完成的,比如在家的时候家长会叫孩子扫地、洗碗等,但是孩子在做的时候总是做的没有大人做的好,这时候就需要家长的细心指导了。在教学中也是一样,我在教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时候,太高估学生,所以在讲解的时候就讲的不是那么的细致,等到考试的时候才发现错的一塌糊涂,我反思是因为我没有细心的教导导致的结果,于是我又重新上了一遍,这一遍我是很细心的,把他们当作是0基础的同学来教授,本来对于三年级的同学来说,简单的计算是没有问题的了,但是无论再简单他们也会出错,所以在讲的时候我会连加减法一起讲,并且带着他们一起来算,这是细心的表现之一。

耐心也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农村小学教育最不可缺少的就是耐心了,因为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他们回家所做的事情就是玩和做家务,根本没有哪些家长说来辅导自己的孩子,等到了学校来检查作业的时候你会发现要么就是没有做,要么就是乱做来的,对于这种现象该如何处理呢?在教学中,因为没有家长的辅导,老师的任务就大大的增加了,所以耐心是关键的一个过程,在城市里你随便讲解他们就会了,因为家长辅导过,而在农村你就不一样了,你要反反复复的讲解,讲一遍不懂就再讲一遍,甚至讲上三四遍还有同学不懂,其实这不是自己的教学方法有问题,而是在农村都存在这种现象,在课堂上讲解几遍都不会的同学,你还要把学困生单独的进行辅导,从这些方面就是体现耐心的时候了,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耐心,你想要在农村教出一个好的成绩是不可能的。所以说,在农村教学,首当其冲的就是要有耐心。

爱心是每位老师都需要拥有的品质,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家庭情况比较复杂,大部分家庭都是留守儿童或者单亲家庭,要么就是父母打工,要么就是父母其中一方跑了等等,在平时的教育中你能够明显的感觉到孩子的不健康,这里说的不健康不是身体不健康,而是心理不健康,比如说我们班有一个同学,

成绩一般,她的父母是离婚的,而且他的母亲在没有离婚之前还随时的大骂她,不管你对错,只要我不高兴你就要被打,在这种环境下上大的孩子心理阴影是很大的,我们在平时联系家长的时候这位同学很明显的表现出不愿意见到她的母亲,有时候她的母亲打电话来给老师,叫她接听电话她都不愿意接听。她给我们的理由就是,“我妈妈太狠心,根本不疼我,以前随时打我,现在还不要我们了。”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心里有种说不出的心酸。针对这类学生,你们说成绩会好吗?在家没有父母的疼爱,所以在学校里面来,我们要给予这类同学一些爱心,多找他们谈谈话,多和这类同学进行语言上的沟通。

所以说“细心”、“耐心”、“爱心”这三心是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三心就成了我们教育中成就学生的良药。这句话是我从一个代课30多年的老教师身上学到的。他告诉我,即使自己没有多大的能力,但是在对待学生方面如果做到了这三个心,我相信是会有很大的收获的。

【总结】

总之,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认真钻研教材,把握学生的学习心态,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精心设计每一个教学环节,就能激发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教师要上好每一节小学数学课,教师要发挥本地特色和根据本班学生实际,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情境,运用和吸取、借鉴其他优秀教师先进的教学经验,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动手实践中,学生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在民主教学中,学生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方法,而且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从生活经验入手,通过多种形式,创设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激励性的问题情景,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在动手实践中,学生能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在民主教学中,学生们不仅能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掌握数学的方法,而且能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且要有足够的耐心去对待每一位同学;还要有很强的细心去上好每一节课,改好每一次的作业,纠正好每一次的错误;要有很好的爱心去关心每一位同学,让他们感觉到爱。

【参考文献】

[1]吕月霞.杜威的“从做中学”之我见[J].教育新论,2009.5

[2]周军.教学策略[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4]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A类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如何提高课堂有效性地思考《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感 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对于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至关重要。调动有效的学习情感,既能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调动其学习的主动性,又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情境创设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情境创设应目的明确 每一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任务。情境的创设,要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技能、数学思考、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所以,教学中既要紧紧围绕教学目标创设情境,又要充分发挥情境的作用,及时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运用数学语言提炼出数学问题。如果是问题情境,教师提出的问题则要具体、明确,有新意和启发性,不能笼统地提出诸如“你发现了什么”等问题。 2.教学情境应具有一定的时代气息 作为教师,应该用动态的、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当今的信息社会里,学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信息,教师创设的情境也应具有一种时代气息,让他们学会关心社会,关心国家发展。如教学《百分数的应用》,教师创设了中国北京申奥成功的情境:出示第二轮得票统计图(北京56票,多伦多22票,巴黎18票,伊斯坦布尔9票)请学生根据统计图用学的百分数知识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3.情境的内容和形式应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与年龄特征进行设计 教学情境的形式有很多,如问题情境、故事情境、活动情境、实验情境、竞争情境等。情境的创设要遵循不同年龄儿童的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而设计。对低、中高年级的儿童,可以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直

小学数学学生兴趣培养8篇论文

小学数学学生兴趣培养 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教育,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处于7~12岁年龄段的小学生是各项认知技能都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和人群.在这一年龄阶段,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着其兴趣而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果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就会对其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教育和教学就是培养人和塑造人的一门科学,所以说,好的教育教学是会使得人的全面发展得到增强的.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1.必须要实行的原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问题,它必须与学生的知识结构一致和协调,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全面发展,那么,我们就必须必须遵循和执行一定的原则: (1)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要求在小学数学教育的日常活动中,学习兴趣是关键,那么,我们就需要以此为原则来不用该年龄阶段的知识去引导学生的努力方向.比如说,现在小学阶段,那些小学奥数比赛已经非常流行了.这些所谓的奥数竞赛,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阶段和知识结构,很多题目大大超出他们的知识范围.但这在校园里却是一种很普遍的风尚,这种错误的风尚打击了一大部分学生,使他们发出“数学难”的呼声.这样的学习榜样当然值得肯定,但不适宜在推广而后实施,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2)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来结合社会的生活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双重因素.那么,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知识结构,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主要是要联系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感到有挑战性,又感觉到好玩和有成效.这样,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中不但能学到一定的知识,又有了继续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 2.所采取的方法 以根本原则为基础,以具体措施为方法来有针对性地达到教学目标.例如:我们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学数学的教学学习环境来说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课堂教学,二是课外思考和课外作业.在课堂教学中,应该: (1)每名学生都积极参与 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以所教知识与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为基础,设计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模式,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 (2)不同的成功体验 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对成功的体验,老师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区别对待,并根据学生不同学习程度和学习能力因材施教,这样所有程度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数学这一学科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所以说,循序渐进、激励优生和表扬后进生都是可行之策,每一名学生都会体验到自己的成就感来获得喜悦之情,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有效课堂

如何组织小学数学有效课堂教学 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更具体的说: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既要关注学生当前发展,同时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可持续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构筑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欲望;组织知识体系,达成教学目标;注重激励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从而组织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促进学生智慧的生成。 一、精心备课是组织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预设的教学是盲目的,低效的,甚至是无价值的。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血肉和骨干,只有课前精心的准备,在课堂40分钟里才能经受住学生的考验,才能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否则,教师会应接不暇,手忙脚乱。如在教学《圆的认识》一课时,教师课前要了解到学生对圆有无直接或间接的认识,学生是否会用圆规画圆。所以我在教学设计时教师没有将用圆规画圆作为重点,而是适当地把他们引领到更高的境界----如何画指定大小的圆。 课堂的精彩生成需要一定的空间。因此,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应做到粗中有细,富有弹性。所谓的“粗”是指明确需要实现的三维目标,描述出课堂情景的大体轮廓,在各环节为学生的互动生成留下足够的空间。所谓的“细”,也就是预想每个环节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产生哪些不同的思维,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如我在教学《小数的意义》时,为感悟0.2与0.20大小相等时,出示了一个平均分成100的正方形纸,其中20格涂了颜色,教师用一个问题“可以用哪个小数来表示?”让学生在说理中弄清楚0.2=0.20 ,但它们的意义是不同的。这样的预设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开放,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想象、思维获取新知,这样的学习不是更有效吗? 二、组织调动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是有效课堂教学的重要途径 教学中,要改变以前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树立全新的课程目标意识,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的课程功能,满足学生学习数学的需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并在自主建构中得到发展。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论文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小学数学与生活实际同行 小学数学与生活实际同行 摘要:《数学课程课标》指出:数学是人们在生活、劳动和学习中必不可少的工具,它 能够帮助人们处理数据、进行计算、推理和证明,数学模型可以有效地描述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在他们的眼里,数学将是一门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学科,不再是枯燥乏味的数字游戏。这样,学生就是在快乐中学,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实际、学习新知、巩固新知、应用新知 一、创设情境,让问题引入生活实际中。 “创设情境”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手段,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通过情境设计、媒体使用、活动组织、物质刺激等外在手段达成目标。它可以让学生在思维冲突中发现数学问题,引发学生对数学问题本身的兴趣。例如,在教学人教版四年级《平移》时,某教师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金鱼吃小虫子”的童话情境,巧妙地设计了“小鱼金向左平移几格才能吃到小虫子”这一挑战性的问题,很自然地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对金鱼中有特征的部位,让学生在观察和交流中分析、探索、比较、体悟。尽管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有过挫折,有过怀疑,有过失误。但创设这样的情境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在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探索并发现判断图形平移距离的方法。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不仅兴趣盎然,学得主动,而且对知识的理解也更为透彻。 二、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体悟、学习新知。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两个转化过程,一是由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转化;二是有学生的认知结构向智能转化。这种转化过程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才能实现。没有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是没有办法学会数学的。在课堂教学中,我力求创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生活情景。把学生引入生活实际中来,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数学概念,掌握数学方法,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比较、分析和综合的能力。 比如,在教学相遇问题时,存在着三种类型的题目:相向而行(或相对而行)、相背而行和同向而行。为了让学生能够搞清三者之间解题规律的联系和区别,我组织学生搞了一次小小的表演:同桌两人为一组,将相遇问题中的三种情况作演示,表演场地在教室内外自由寻找,过5分钟后集中交流表演情况。学生们兴致勃勃,个个洋溢着笑容开始了自己的演出。通过这次实际演练,使学生加深了对相遇问题三种情况的理解。通过这些活动,拓宽了学生的感性认识,丰富了表象,同时也体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教师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让学生经历操作,并感悟其中的问题,激起的学生的思维,,放射出欲罢不能的情感元素,从而使学生有的放矢地展开学习讨论,从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找寻现实生活素材,练习、巩固新知。

小学数学论文题目大全

小学数学论文题目大全 1、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方法的案例研究 2、以学习为中心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研究 3、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实践研究 4、农村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5、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 6、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7、激发兴趣对小学生数学探究能力影响的研究 8、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应用策略研究 9、《几何画板》在小学平面图形上的教学应用研究 10、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直觉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 11、培养小学第一学段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研究 12、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13、基于学习共同体的学校教研组建设调查研究 14、小学阶段教师对数学评价任务的认识研究 15、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方法的案例研究 16、中美小学阶段数学课程标准比较研究 17、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课堂提问有效性调查研究 18、农村小学三年级数学体验式教学调查与实验探究 19、农村小学与初中数学教学衔接问题的研究 20、小学课堂环境改善的行动研究 21、网络环境下小学数学主题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22、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教学策略研究 23、小学五年级儿童数学学习策略干预对改善其执行功能的研究 24、小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培养 25、促进小学生数学课堂参与的教学策略研究 26、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27、改革课堂教学的着力点 28、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29、素质教育与小学数学教育改革 30、浅谈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31、浅议表象积累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2、也谈学生创新意识培养 33、实施创新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34、谈谈计算教学的改革 35、小学数学数与计算教学的回顾与思考 36、小学数学教材结构的研究与探讨 37、小学数学应用题的研究 38、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创新技能 39、21世纪我国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展望 40、面向21世纪的小学数学课程改革与发展 41、不拘一格育“鸣凤” 42、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43、改革课堂教学的着力点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标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落实新课标 学习《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使我对新课标的要求有了新的认识和体会,其中“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和理解数学”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给我最深的感触。我想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应给学生充分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的趣味,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在自主合作中体验数学的探索,从而真正享受到数学带来的快乐。因此,我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再学习,有以下的认识: 一、在教学情境中体验数学的趣味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如运用做游戏、讲故事、直观演示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学习数学知识。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可以沟通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一种享受、一种渴望,积极参与数学活动。 二、在生活实践中体验数学的价值 在数学教学中要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背景引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切感,激发他们到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数学课程标准》还指出:“提倡让学生在做中学”。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力求领悟教材的编写意图,把握教材的知识要求,充分利用学具,让学生多动手操作,手脑并用,培养技能、技巧,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数学源于生活。因此我教学时注意紧密联系实际,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入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事物,用数学的概念与语言去反映和描述社会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而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中。 例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应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一课时,在新课伊始创设情境:小东是个“小书迷”,昨天去逛新华书店,看中了三本书,回家向妈妈要钱买书。妈妈给了他100元,小东拿到钱后犹豫不决,因为他忘记三本书的具体价格,只记得其中两本三十几元,一本十几元,不知道这些钱够不够买。 1、设问:同学们觉得100元够买这三本书吗? 2、追问:每本书具体价格多少钱都不知道,你们怎么就能作出判断呀? 3、小结:感谢大家帮助小东解决了困惑。看来,生活中有些问题,不用精确计算,通过推理、估计也是能够找出结果的。 4、最后:判断购物钱数够不够的问题时,可以采用“上舍入”或“下舍入”的方法进行估算,这样比较简便。 我这样通过创设生活情境,为了唤醒学生的估算意识。有意识地“绕开”具体数据,通过推理、估计也是能够找出结果的。 三、在自主合作中体验数学的探索。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信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学习方式”而实践证明,小组合作互动学习更是一种有效的学习形式,通过合作学习不仅可以学到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参与意识,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的方法,进而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充分体验合作探索成功的喜悦。学生在合作、交流、碰撞中掌握了探究的方法。不但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还培养了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满足了他们的成功欲,从而让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合作学习的关键在于何时合作,我觉得在以下几种情况下必须合作:1,所学的知识是难点,学生感到有难度,有困惑。2,所学的知识是重点,学生需强化该知识点。3,所学的任务较重,较难,需要大家分工。如果只把合作学习当做形式而放任自流,那时无效的合作。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20篇

第一篇:小学兴趣培养 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在小学数学中的重要性 数学是其他自然科学的基础和保证,因此,学好数学对于学生以后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小学数学主要是促进学生在幼年时期接受数学,进而为将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石,因此,培养小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显得非常重要.处于7~12岁年龄段的小学生是各项认知技能都在快速发展的阶段和人群.在这一年龄阶段,其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会随着其兴趣而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果学生因为缺乏学习兴趣,产生厌学心理,就会对其今后的发展造成不可修复的伤害.教育和教学就是培养人和塑造人的一门科学,所以说,好的教育教学是会使得人的全面发展得到增强的.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1.必须要实行的原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是一个重要的教学问题,它必须与学生的知识结构一致和协调,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全面发展,那么,我们就必须必须遵循和执行一定的原则:(1)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要求在小学数学教育的日常活动中,学习兴趣是关键,那么,我们就需要以此为原则来不用该年龄阶段的知识去引导学生的努力方向.比如说,现在小学阶段,那些小学奥数比赛已经非常流行了.这些所谓的奥数竞赛,不符合小学生的学习阶段和知识结构,很多题目大大超出他们的知识范围.但这在校园里却是一种很普遍的风尚,这种错误的风尚打击了一大部分学生,使他们发出“数学难”的呼声.这样的学习榜样当然值得肯定,但不适宜在推广而后实施,也不利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 (2)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为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来结合社会的生活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双重因素.那么,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知识结构,既不能太简单也不能太难,主要是要联系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此外,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感到有挑战性,又感觉到好玩和有成效.这样,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学习中不但能学到一定的知识,又有了继续学习的欲望和兴趣,为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是实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的. 2.所采取的方法 以根本原则为基础,以具体措施为方法来有针对性地达到教学目标.例如:我们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小学数学的教学学习环境来说分成两个部分,一是课堂教学,二是课外思考和课外作业.在课堂教学中,应该:(1)每名学生都积极参与 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以所教知识与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为基础,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模式,让所有学生参与其中,提高其学习的主动性和效率. (2)不同的成功体验 让每一名学生都有自己对成功的体验,老师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来区别对待,并根据学生不同学习程度和学习能力因材施教,这样所有程度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喜悦.数学这一学科具有系统性和连续性,所以说,循序渐进、激励优生和表扬后进生都是可行之策,每一名学生都会体验到自己的成就感来获得喜悦之情,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积极表扬和鼓励 小学生具有年龄小和争强好胜的特点以及荣誉感,所以,在教学的活动中,要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和优点来加以表扬.特别是,在学生取得进步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就会使得学生们不断保持学习兴趣. (4)趣味性课堂活动 教师可以组织一些趣味活动.首先是重视直观的教学方法,例如在教授小学一年级“加减法”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自制一些小工具,这样课堂上玩耍的过程中就学会了知识,同时也使学生学习变得直观化和简单化.其次,我们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尽量将一些大家都熟悉的生活场景引入到课堂来,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在中间穿插一些数学知识,并通过模型、实物等教具,配合多媒体等教育设施,形象而又直观地引导学生去掌握新知识.在课堂外,应该:给学生创造自由的发展空间.因为小学数学学科本身以理解为主,只要在课堂上真正理解消化了,我们可以适当地减少家庭作业.毕竟在如此小的年纪搞题海战术实在不是一件痛快的事.为了保持学生在课堂中的热情和兴趣,尽量不要给学生的课外生活布下阴影.课外作业以质量取胜.适量的人性的家庭作业能够使学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小学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课堂教学活动是面对着不同个性的生命体,它又是充满活力的生成的过程。教学活动正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重新认识课堂,也就是在重新认识教师和学生生活的舞台和空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课堂教学预设是必要的,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在这种设计中,是教师对课程的创新和开发过程,它需要教师的再加工,既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又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对学生而言,即需要预设性发展,也需要生成性发展,它是个性的张扬,心灵的共鸣,思维的共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想驾驭课堂,只有拥有最先进的理论和认识能力,才能得心应手,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课堂才能焕发勃勃生机,显现真正的活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教学预设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反映教师的教。它集中体现教师的理念、智慧、机智和经验等要素。课堂生成是伴随着课程改革派生出来的崭新理念,它是在一个个生命体鲜活的活动过程创造出来的教育资源。课堂上,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感到踏实和满足;学生是否对后继的学习更有信心,感到轻松,是衡量生成的标准。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如果没有课堂生成,学生的主体性将无法体现,学生的数学探究活动就不是真实的,从而无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虽然我们对课堂进行了预设,但是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按照预定的轨道进行。那么,该怎样转变意识理念,关注课堂的预设与学生的生成。 一、尊重学生的生成,给学生的生成营造氛围 如果每次学生有了创造的火花,有了有价值的生成,而教师给他的则是失望和不能满足的信息,学生的主动、积极思维就会被磨灭,这样对学生的培养显然也是一句空话。所以,在教学中,当学生有了火花生成时,不要被这种火花电倒,采取积极的鼓励态度,如果学生的这种火花在课堂上无法进行研究或展开的,则留到课余或其他条件成熟时再研究,而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全程参与和关注,不要简单的布置学生下课之后再研究,然后就不了了之,学生由于受到年龄、心理方面的影响,不可能会再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一次机会也就这样消失了。要让学生有这样的感觉:无论是在课堂上能研究的还是不能研究的,只要是我提出来的而且是有价值的,老师都会很重视,而且会和我一起想办法创造条件去进行研究。时间一久,学生的智慧潜能会火山爆发般的吐露出来。这时不让学生去自主研究也不行了。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我是这样进行预设的:想一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哪些条件有关?同学们有过预习并经过思考,纷纷发言:“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底边的高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斜边有关。”“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相邻的两条边的夹角有关。”由于前三个问题我都有预设,而第四个问题超出了我的预设。尽管有些胡思乱想,但我认为学生提出的新问题很有价值,因此改变了原来的教学方案。引导学生就这几个问题进行探究,找出其中的规律,并举出生活的实例来验证。结果,学生探索热情高涨,对平等四边形的面积的内容掌握的更为牢固。 二、在“预设”中给生成留足空间

农村小学数学论文: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

农村小学数学论文: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 摘要:新课程的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理念,它在为基础教育带来生机与活力时,也为农村教学带来了挑战,本文从六个方面对农村小学数学教学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学习;学习方法 21世纪是一个人才竞争的世界,创新教育势在必行。课堂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主阵地,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特别是一名年轻的农村小学教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我认为小学生年纪小,思维能力尚不发达,处于提高数学素质的起步阶段,他们刚刚接触数学,究竟怎样才能引导学生喜欢数学,使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达到课堂教学目的呢?从事数学教学多年,下面是我的几点认识: 一、利用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联系生活 小学生比较好奇、喜欢求知,希望被关注,这些都促其形成一种努力去探究的心理,这种探究心理的形成,对具有好奇心、求知欲重的学生来讲,本身就是一种满足。其过程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探究——满足——乐趣——内发性动机产生,这就保证了学生主动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 二、开发小学生的悟性 一个人的成绩如何,首先看他有多大的悟性,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学生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自己发现并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进行再创造的工作。以往的我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先让学生把一个苹果或蛋糕平均分成2份,引导出“1份可以怎样表示”。在学生无法用整数表示分得的结果时再引出分数。显然这种教学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不利于学生形成面对问题、主动搜索、沟通联系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多抓口算培养敏捷思维 口算对思维敏捷起着非常大的作用,准确迅速的解题是思维灵活的表现。抓口算基本训练,能提高学生应用法则的能力。口算时应注意两点:其一,不动笔,动笔计算不利于提高口算能力,亦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 其二,计算时要有速度的要求,使学生有一种紧迫感,它非常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师要激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如在学习乘法后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从0~9的数字卡中任意拿出4张,编成一位数乘三位数的式题,再算出来。看谁编得题多,算得又对又快,在活跃的氛围中,学生既巩固了新知,又活跃了思维,有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趣

论文: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趣 [关键词]数学激趣学生 作为一位教师,一定要考虑如何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根据学生的好奇、好问、好动、好胜等心理特点,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教学过程波澜迭起,富有活力。为培养小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以期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以疑激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兴趣的方法很多,而设疑则是激发学生探求兴趣的有效方法,教师要善于把需要解决的新问题有意识地、巧妙地寓于各种各样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旧知识中,在他们心理造成一种悬念。置学生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的境地,这样就能引发他的好奇和思考,激发他们的认识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美中求趣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都喜欢感受到事物的美,都有一种对美的追求。数学里充满着简洁美、和谐美、对称美、奇异美、形式美、解法美,等等。当学生对数学所提示的客观规律浮想联翩时,对数学本身的简洁与和谐回味无穷时,对奇异、复杂深奥的数学问题豁然开朗时都会有一种说不出的惊奇感、愉快感、成功感,从而陶醉、领悟到了数学的魅力。在数学美的世界里享受数学学习的种种快感,将会使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强烈的爱。如我在教学“轴对称图形”?时,

首先我从欣赏的角度出示了几幅具有轴对称特点的剪纸艺术,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表象;紧接着我亲手剪(或撕)出树叶,蝴蝶等图为观察对象,引入“对称”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对称现象的心理。在新课进行中,又向学生展示各方面具有轴对称特点的东西,让学生在欣赏对称美的同时丰富感性认识,此时在学生的心中,轴对称已被抹上了一种神秘的色彩,撩拨着他们的心弦,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 三、以异悟趣 小学生都有种求异心理,即希望与众不同,别具一格。因此,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不仅仅是数学教学的要求,而且也是符合学生的意愿和心理特征,不管是概念教学,规则教学、计算教学,还是应用题教学都应该诱导学生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多层次地思考问题,从而全面准确地把握住学习的内容,领悟到数学的种种魅力,产生强大的自觉动力。 教学中常用的一试多叙,一题多思,一题多解,一题多变都会给学生带来无比的快乐。如我曾经设计这样题目:?=1,在教学中创设情境让学生多角度思考,结果学生争先恐后地说出多种答案: (1)1+0=1(用加法运算);(2)100-99=1(用减法运算);(3)1×1=1(用乘法运算);(4)8÷8=1(用除法运算);(5)2/5+3/5=1(想到整体1)。这样极大限度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对小学数学教学回归生活的几点思考 文张水玲摘要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 这样就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最终思想。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情境;教材 现在的教材已经由原来的不可捉摸、抽象、游离于生活之外的应用题和文字题,转变为形象生动、鲜活直观的现实生活情境,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领悟到数学的独特魅力,感受学习数学的无穷乐趣。 但是,学生的地区差异性,教育背景的差异,学习环境的差异等,造成了教师必须进一步地思考如何让日常数学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一、改编教材情境,创设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使情境更接地气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相比,教材更新速度已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教材提供的生活素材有时会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 为此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善于挖掘学生生活中的数学素材,吸收并引进与现实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重组教材内容,使其贴近学生的生活情境。

在创设生活情境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现有的生 活经验,有效地创设生活情境,把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地结合 起来,把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数学。 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他们会以积极的心态去探 思考、究、分析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教学认识角的过程中,课本中为我们提供了南京长江大桥这 样的情境,我们完全可以变为生活中兰州黄河大桥,这样让学生有种身临 其境的感觉,变日常生活为课堂内容,加深学生的认识。 又如,教学集合这种思想方法时,我提供了本班学生参加语文、数学 小组的调查表,学生积极性很高,利用圈一圈、画一画等实践活动,轻松 地将抽象的集合思想变为具象的学习内容,很容易就建构了数学模型。 二、变虚拟的生活情境为真实的生活情境,使课堂内容更具生活性和 操作性 教材提供的素材,常常把生活情境直观地以图示的方法呈现在学生的 面前,不能以主人公的形式让学生亲力亲为。 所以数学教学可让学生提前感知生活,关注课前,经历生活实际,感 受数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小数的初步认识时,课前要求学生到商场、超市调查各 种商品的标价,选择几种自己最感兴趣的物品,绘制成价目表。 在课堂上,我利用学生自己搜集到的数据进行教学,学生的积极性非 常高,感受到数学的生活化。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论文10篇【论文】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论文10篇 第一篇: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探究 一、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现状分析 由于小学生处于学习的打基础阶段,学习的任务紧,任务重决定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非常的关键,然而,我国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的方法大多数体现在以老师为中心的传授式教学法。课堂上师生关系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小学学习处于被动地位,常常一知半解,对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差。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大多数教师采用题海战术,剥夺了学生的课余时间,为了提高自己的分数,学生通过做大量的练习来实现“以练带学”的目的,学生对数学问题的思考和运用不足。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加大了教师的讲课压力,在有限的时间里为了将更多的知识点教给学生不停的讲课,而另一方面对学生的影响更大,这种方式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也不利于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由于数学教学与生活的脱轨导致了学生的视野和对数学的实际应用能力的降低,对我国数学成绩的综合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 二、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一)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的小学数学在教学的过程很多小学教师以自己为中心,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被动的过程,学生更多的习惯于教师的灌输采用的是接受式的和死记硬背的过程。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欠缺。新课改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中心,充分相信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应该弯下腰弄清楚孩子们想学什么,掌握了哪些学习技能和方法,总结出了哪些数学规律等等。首先从思想上教师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设计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环节,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认真思考,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的意识要有所启发和引导。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通过问题使教学对学生加以启发,并以任务型教学为主要依托,提高学生的自我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坚持情景式教学 情景式教学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受到了广大教师的认可,数学学科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科学,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从学生熟悉的教学情境出发,将实际生活与课堂有机结合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和解决能力。 首先,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可以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进行新课的导入,如教师在讲授小学数学中的等比数列求和的应用问

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小学数学(论文)

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小学数学 【提纲】 专业:小学教育学号: 1553001200034 姓名:蔡恩珍 【摘要】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创设情景,营造民主、和谐、积极、愉悦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深化知识,引发多向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关键词】:上好;农村;小学数学 【引言】 一、先从本身着手,让学生喜欢上你 二、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三、通过游戏性活动,让学生喜欢上你上的数学课 四、实行民主教学,构建轻松和谐的师生双边活动 五、动手实践让学生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六、帮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七、适当的表扬奖励是上好数学课堂的添加剂

八、设计疑点,激发思维火花,“勾引”出学生的学习兴趣 九、通过让学生进行“争吵”,在争论中提出问题,开拓思维能力升华兴趣 十、“细心”、“耐心”、“爱心”是成就学生的良药 总结 【参考文献】

浅谈如何上好农村小学数学 专业:小学教育学号: 1553001200034 姓名:蔡恩珍 【摘要】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开始变得更自由、更灵活,学生也始终在愉快的状态下积极地学习数学,这的确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可喜变化。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说:“就数学本身来说,是壮丽多彩、千姿百态、引人入胜的……”入迷才能叩开思维的大门,智力和能力才能得到发展。教师要善于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利用数学课堂,创设情景,营造民主、和谐、积极、愉悦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深化知识,引发多向思维,让他们积极地感受数学美,去追求数学美。 【关键词】:上好;农村;小学数学 【引言】 如何上好数学课,使数学课灵动起来呢?对于昭通市农村小学生来说,他们和城里的学生比起来是有很大的差距的,首先在家庭教育方面就落后很多,城市里的孩子每天都有家长的关心和爱护,家长每天都会监督自己的孩子完成作业,并且指导自己的孩子学习。而农村的孩子每天放学回家以后不是父母指导完成作业,而是去干农活,家长直接没有时间监督和辅导,甚至有的家长直接不管,理由就是农活太忙,农村家长的思想根本没有放在学生身上;其次在课外活动方面也是很落后的,相比较城里的孩子而言,城市里的孩子课外活动很多,不仅家长会陪同孩子一起玩耍和成长,老师也会组织很多有趣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得到共同的发展,而农村孩子就不一样了,他们放学回家的活动就是干农活,除了干农活就是干家务,在学校里面呢老师组织的活动也基本上没有,因为对于山村教师来说根本没有时间来组织课外活动,一个学校六个班级,也就五六个老师,一个老师要负责好几个科目的教学,所以没有空闲的时间来搞课外活动。再次是学生习惯的养成,农村

浅谈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浅谈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内容提要: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爱玩的性格特点,他们的有意注意时间短,却更多地关注一些?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玩游戏是小学生的天性,而小学生的学习却渗透在了有趣的游戏活动之中,每位学生不仅是游戏的参与者,也是学习的小主人。根据小学生的性格年龄特点及实际需要,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注意从数学着眼,从游戏入手,采用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来辅助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断获得小学教学中健康、有趣的学习体验,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培养多方面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充实小学生的游戏生活,而且还可以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小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同时还能丰富他们的思维,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培养创新能力。由此可见, 数学游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关键词:数学游戏学习兴趣积极性运用 一、小学数学游戏教学法的理论依据 20世纪初,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从他的?活动理论?出发,为游戏教学奠定了哲学基础,杜威提倡的活动课程非常重视儿童的游戏活动在教学中的作用.他强调儿童?从做中学,从经验中学?,让学生在主动作业中学习知识.主动作业包括游戏、竞技、建造等方式,这些都是使儿童有机会从事各种调动他们自然冲动的活动,最适合于表现儿童各种天然的倾向,最容易成为儿童所喜欢的事

情.游戏教学法作为一种活动教学法,活动课程的理论为游戏教学法提供了依据. 小学是学生真正接触数学的初级阶段,根据这个阶段的学生的性格特点,可以知道他们是处于具有强烈求知欲、不稳定性和非常爱玩的特点,而初学数学,这一学科有很多的知识点是比较无趣和抽象的,怎么好好引导和利用他们这一时期的性格特点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因为他们的求知欲强,容易促使他们在课堂上被别的事物分散了上课的注意力,而出现了稳定性不强这一特点,稳定性不强,也就是说他们是活泼好动的,爱玩的,要期盼他们在短时间内改变或者成熟起来那是不现实的,那么针对这些的性格特点,加以利用和引导才是上上之策。?游戏?是这个年纪的学生听到就能令大脑皮层兴奋的词语,也是他们所关心和热爱的活动,通过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的教学游戏的创设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消除学生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审美疲劳,走出?厌学?的心理误区,科学的调控上课的程序和效果是必要之举。正确而适当地采用游戏教学,既能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率,也能全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游戏是可以促使左右脑均衡发展的活动之一,它可以使大脑皮层始终处于一个兴奋的状态,让学生思维活跃,学习自然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小学生年龄小,往往难以理解,学起来就常会感到枯燥无味,而游戏教学法就是可以把一些枯燥无味的知识通过游戏的方法,让学生们主动地学习掌握.数学学习如果能够做到教学和游戏结合,就能使课堂学习生动有趣,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而且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范文 小学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课堂教学活动是面对着不同个性的生命体,它又是充满活力的生成的过程。教学活动正是“静态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重新认识课堂,也就是在重新认识教师和学生生活的舞台和空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课堂教学预设是必要的,从而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在这种设计中,是教师对课程的创新和开发过程,它需要教师的再加工,既符合新课程的理念,又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对学生而言,即需要预设性发展,也需要生成性发展,它是个性的张扬,心灵的共鸣,思维的共振。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想驾驭课堂,只有拥有最先进的理论和认识能力,才能得心应手,把学生置于教学的出发点和核心地位,应学生而动、应情境而变,课堂才能焕发勃勃生机,显现真正的活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教学预设就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反映教师的教。它集中体现教师的理念、智慧、机智和经验等要素。课堂生成是伴随着课程改革派生出来的崭新理念,它是在一个个生命体鲜活的活动过程创造出来的教育资源。课堂上,学生是否都各尽所能,感到踏实和满足;学生是否对后继的学习更有信心,感到轻松,是衡量生成的标准。新课程下的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课堂因生成而精彩。如果没有课堂生成,学生的主体性将无法体现,学生的数学探究活动就不是真实的,从而无法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虽然我们对课堂进行了预设,但是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及多种因素之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不可能百分之百地按照预定的轨道进行。那么,该怎样转变意识理念,关注课堂的预设与学生的生成。 一、尊重学生的生成,给学生的生成营造氛围

小学数学课改论文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改革与探索 河夹镇中心小学陈光然 摘要:科学的发展首先是教育的发展,教育的发展农村是关键,如何推动农村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就显得非常必要,在此我谈谈个人的一己之见。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必须与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农村孩子的特点相结合,进行不断探索,不断改进。新理念是课改的指导思想,课改实践者是千千万万的教师。教师在教学中怎样贯彻小学数学新课程呢?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由此本文结合农村学生的特点和农村学校情况,谈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如何让小学生数学学习与生活更好地紧密联系起来,使课堂教学更具实效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农村;探索;新理念; 在农村的义务教育学校的小学生最大的特点是朴实、踏实。在学习上,表现为勤奋、好学,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能认真完成;但不足也是比较明显的,主要表现在机动灵活不够,学习盲目性比较大,主观能动性不高,学习目的性不明确。在新课程改革的体系下,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正在发扬农村学生数学学习的优点,解决学生思想认识上、自主思维上、合作探究上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让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目的、态度、方法都有比较明确的认识和较大的进步。 一、课堂教学实效化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改变陈旧落后的教学理念,让课程教学适应时代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性的人才。小学

数学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的体系下,以新课程的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强调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充分了解农村学生的特点有效教学在农村学校里,很多老师发现明明准备很充分的一堂课,上起来也觉得得心应手,实际效果却不是很好。学生应该能理解的却理解得不透彻,应该能掌握的却丢三落四。老师的预想与学生的收获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这就是农村教学常有的一种怪异现象。根本原因在于老师未能充分了解农村学生学习特点以及思维能力,以自己的主观臆测来安排教学所达到的结果。 农村学生见识面窄、视野不开阔、小学生本身主观能动性不强,课堂学习依赖性比较高。小学数学老师特别是一些刚从学校毕业的小学数学老师如果以自身的经验或者站在城市学生的角度来进行教学,结果就会导致这种教学预想与结果不成比例的现象出现。 2.灵活安排课堂教学进程有效教学传统教育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预设性教学。课堂教学之前,老师备课的时候,把一切可能遇到的情况充分考虑到准备好,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切按照备课时候预设的教学环节进行教学,按部就班,环环相扣,如舞台演出一样,一切按照剧本来进行,决不允许节外生枝,更不容许旁逸斜出。这种课堂看起来精准到位,实际上教学效果却不理想。因为就在这种严密死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