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氯消毒剂应用历史
- 格式:docx
- 大小:13.92 KB
- 文档页数:3
二氧化氯在食品加工中消毒灭菌的应用二氧化氯是一种高效强氧化剂,具有消毒、灭菌、防腐、除臭、保鲜,漂白等多种功能,现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纸张、纺织品、空气净化、水处理等方面。
在食品加工,尤其是对各种食品的灭菌消毒方面,国内外已经做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和广泛的应用。
1944年二氧化氯首次作为消毒剂用于处理美国纽约州尼加拉大瀑布城的饮用水。
20世纪80年代后期,二氧化氯作为食品消毒剂和饮用水灭菌剂得到了美国农业部(USDA)和美国环境保护局(EPA)的认可,1987年美国FDA批准作为食品加工设备的消毒剂。
世界卫生组织(WHO)认为该物质完全没有致癌、致畸型。
把它排在安全消毒方法的首位,属A1级产品。
二氧化氯是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最新一代的高效、广谱、安全的灭菌、保鲜、漂白剂,是氯制剂最理想的替代品,已在一些发达国家得到广泛的应用。
近年来,我国也开始重视二氧化氯产品的推广和应用,国家化工部颁布了有关的行业标准(GB2776—1996),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1996)规定,食品添加剂二氧化氯仅用于瓜果、蔬菜的防腐保鲜,鱼类加工行业;以及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国家标准(GB/T20783-2006)和二氧化氯消毒剂卫生标准(GB 26366-2010)等。
二氧化氯灭菌消毒机理由于二氧化氯分子结构的特殊性:外层电子数目为19,有一个未成对电子,称之为“奇分子”,所以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同时,二氧化氯对细胞壁有较好的吸附和透过性能,可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含巯基的酶,除对一般细菌有杀死作用外,对芽孢、病毒、藻类、真菌等均有较好的杀灭作用,它优于氯制剂之处在于它与有机质的反应是氧化作用,不生成致癌、致畸、致突变的有机卤代物,因此,它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
在肉制品保鲜的研究二氧化氯应用于酱鸭中有明显的杀菌作用。
在酱鸭中使用浓度为100-200mg/L 的稳定态二氧化氯溶液处理2min,可有效抑制其中的微生物的生长和延长货架期,虽然使制品的过氧化值略微升高而使pH稍微下降,但所有指标均在安全范围内,并且对酱鸭的感官质量没有影响。
自1811年英国化学家汉弗莱·戴维(Humphvy David)用硫酸将氯酸钾酸化制得二氧化氯气体以来,近两百年间,二氧化氯的制备与应用已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它以其优良的氧化性与漂白性广泛地渗入了农产品加工、造纸、制革和纺织业、循环冷却水和废水处理,油类和燃气工业、水产养殖业以及医疗场所等领域中的应用在逐年增加。
在1881年以前,有不少人制备出了二氧化氯,如米隆,他于1843年用盐酸将氯酸钾酸化获得一种黄绿角气体,随即将这一气体吸收在碱性溶液中,获得亚氯酸盐(以及次氯酸盐),但制备出的气体中的二氧化氯并没有被识别。
直至1881年卡扎罗利﹒舍恩拉科才鉴别出这种气体是二氧化氯和氯气的混合物。
上世纪20年代,德国曾备出较纯的二氧化氯,德国生物学家艾里克·施米德(Eric Schmidt)于1921年在制备木片标本时,使用二氧化氯溶去木素而剩下碳水化合物后,发现木片标本被漂白了,于是二氧化氯作为纸浆的漂白剂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因制造工艺复杂、毒性大、成本高、产品不稳定、易爆炸、腐蚀性强,当时尚未大量工业应用。
直到1930年马蒂逊(Methieson)制碱公司研究成功工业生产二氧化氯的方法(以SO2做为还原剂还原用硫酸酸化的氯酸钠制备ClO2),1940在美国首次实现工业化生产二氧化氯,但生产的二氧化氯是用于生产亚氯酸钠,1946年加拿大和瑞典的纸浆厂开始用二氧化氯使用漂白剂漂白纸浆。
1946年加拿大拉普逊(Rapson)教授发明了制备二氧化氯新法(R1),并同年在加拿大魁北克和瑞典实现工业化生产。
R1法仍采用马蒂逊法的SO2还原NaClO3制备氯酸钠,与马蒂逊法不同的是拉普逊法没有向反应体系中加入硫酸,而是利用SO2被氧化氯后生成的硫酸来维持反应体系的酸平衡。
此法副反应多,产品不纯,其使用与推广受到了限制。
后来,教授又开发成功R2法,R2法的还原剂氯化钠还原用硫酸酸化后的氯酸钠,生成二氧化氯与氯气的混合气体,二氧化氯用冷冻水吸收,剩余的氯气用石灰乳吸收制备漂白液。
60二氧化氯是国际上公认的新一代安全、高效、广谱的消毒灭菌、除臭剂,是氯制剂最理想的替代品。
它的有效氯是氯气的2.6倍,氧化能力约为氯的2.5倍,杀菌效果是次氯酸的5倍左右;特别是它与水中的有机物反应不生成三氯甲烷等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A1级安全高效消毒剂。
1987年我国广东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批准用于食品工业管道、设备、容器、餐具的消毒和食品保鲜。
1992年,中国食品添加剂委员会批准,二氧化氯可用于鱼类加工过程,控制杂菌、大肠菌等污染。
1996年,我国将二氧化氯列入食品添加剂中的“防腐剂”。
2002年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的通知 [ 卫法监发第282号文 ] 规定二氧化氯可广泛用于食品加工、药品加工、空间环境、管道、容器的杀菌、饮用水和工业循环水、游泳池、工业废水、医院废水的杀菌除臭、医疗卫生、宾馆餐饮业的织物、餐具、用品的漂白消毒。
使用时有如下注意事项:1.配制时,先放水再加粉剂,次序不能颠倒。
2.稀释宜用塑料、玻璃容器。
3.应现配现用、每个包装宜一次用尽,用不尽的要扎紧封口。
4.本品不慎接触人体立即用清水冲洗。
5.高浓度本品具有漂白性。
6.请于低温、避光、干燥处保存。
“蓝威牌”二氧化氯消毒液是新一代绿色、高效、广谱的消毒杀菌产品,专利技术,安全健康无残留,适合复工复产的办公、学校、车站、小区、村寨等场所消毒。
蓝威公司通过技术攻关和原料精选,其产品按比例稀释后可直在室内使用,杀毒效果是84消毒液的5倍以上,而且没有刺激气味,非常适合公共场所和家庭使用。
公司地址:贵州双龙航空港经济区联系人:张世良181****1166二氧化氯消毒剂使用注意事项消毒与健康D I S I N F E C TION。
二氧
化氯
的
发
展
历
程
重庆昆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员工培训手册
昆顶生物技术
早在1811年,美国科学家H.Davery利用KClO3水溶液和盐酸反应,首次合成并收集了二氧化氯气体。
但是,直到上世纪30年代,ClO2才得以安全且经济地规模生产,开始了工业化的广泛应用。
1944年,二氧化氯首次作为消毒剂用于处理美国纽约州尼加拉大瀑布城的饮用水。
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自从研制成功二氧化氯稳定剂后,二氧化氯作为漂白剂和消毒剂,已被广泛应用于纸浆的漂白、食品加工领域的杀菌消毒及水净化处理等领域,充分显示出其所具有的强漂白和杀菌消毒能力。
二氧化氯是国际上公认的新一代的高效、广谱、安全的杀菌、保鲜剂,是氯制剂最理想的替代品,在世界发达
国家已得到广泛的应用。
美国、西欧、加拿大、日本等发达国家的有关组织如美国环境保护局、食品药品管理局、美国农业部均批准和推荐二氧化氯用于食品、食品加工、制药、医院、公共环境等的消毒、防霉和食品的防腐保鲜等。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粮食组织(FAO)也已将二氧化氯列为A1级安全高效消毒剂。
为控制饮水中“三致物质”(致癌、致畸、致突变)的产生,欧美发达国家已广泛应用二氧化氯替代氯气进行饮用水的消毒。
2006年左右,我国也开始重视二氧化氯产品的推广和应用。
于2006年6月1日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GB/T20783-2006),国家卫生部已批准二氧化氯为消毒剂和新型食品添加剂。
昆顶生物技术。
二氧化氯在室内环境净化中的应用吕奇杨寒二氧化氯是国际上公认的安全、无毒、无“三致”效应的氧化剂、脱臭剂、保鲜剂、环保型消毒剂,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安全消毒物质中的A1级产品。
使用过程没有残留,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用于杀菌消毒和除甲醛、除TVOC、除异味等效果显著,备受应用行业青睐。
二氧化氯的特性1、物理特征二氧化氯是汉弗莱.戴维于1811年发现的,不同浓度的二氧化氯是一种黄绿色到橙黄色的气体,在低浓度时具有青草和泥土的混合气息略带有点甜味,高浓度时具有刺激性。
二氧化氯沸点11℃,在水中既不水解也不聚合。
2、化学性质二氧化氯是一种强氧化剂,能与许多有机和无机化合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且不会产生“三致”效应(无致癌、致畸及致突变作用)。
二氧化氯分子由一个氯原子和两个氧原子组成,分子,分子量为67.45g/mol。
氯原子的标准氧化态是+4,是式为ClO2自然界中完全或几乎完全以单体游离原子团型体存在的少数化合物之一。
二氧化氯结构中有一个带有孤对电子的氯氧双键结构,是一种非常活泼的强氧化性气体,性质非常不稳定。
1、二氧化氯除甲醛二氧化氯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快速氧化分解空气中的甲醛,能将其氧化分解为甲酸,进一步反应形成水分子、二氧化碳和无毒无害的氯化物,没有二次污染。
二氧化氯的分子直径是0.36纳米,小于甲醛分子0.45纳米的直径,只要甲醛能挥发出来的地方,二氧化氯均能够渗透。
进入板材家具、窗帘、壁纸、沙发和软硬装等,通过分子运动直达物体深层,氧化分解其内部的甲醛。
2、二氧化氯除苯系物二氧化氯具有去除苯系物的作用,由于苯环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氧化分解苯环的作用时间相对较长。
3、二氧化氯与除TVOC二氧化氯有极强的氧化性,能与空气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包括不饱和链烃化合物,酚类和芳烃类等。
4、二氧化氯除异味、二氧化氯的除异味机理也是强氧化作用,能有效地氧化分解NH3HS、甲硫醇、甲硫醚、二甲胺等,经试验研究表明二氧化氯对去除2氨气、硫化氢、厕所内臭味、蒜味、臭鱼味和刺激味、芳香烃等各种异味效果明显,能够有效的降低臭气的浓度,在处理恶臭污染领域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 项目解读 二氧化氯(1)标准中的规定长期以来,饮用水消毒采用氯和漂白粉作为消毒剂是供水界所公认的,但同时其消毒副产物对人所产生的危害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
因此,研究替代氯的消毒剂正在受到重视。
其中除臭氧和氯胺外,二氧化氯是研究最多的,也是很有前途能替代氯的消毒剂。
1 概述物理化学性质二氧化氯为带有浅绿色的黄色有毒气体,其味道比氯更大。
在工作区域空气中的极限允许浓度(以蒸汽计)为0.1g/L(一级危险度),有刺激性,对呼吸道有刺激作用。
感官性质水中二氧化氯的味阈值和嗅阈值为0.4mg/L。
1.2 主要用途二氧化氯用于水的消毒及控制水的气味/味道;可用作纤维素、纸浆、面粉和油的消毒剂;亦可做皮革的清洗和去鞣剂。
二氧化氯的消毒应用历史也超过50年,但真正被重视和应用还是在上世纪70年代以后,即人们认识到有机卤代物的危害及氯化消毒副产物的产生以后。
二氧化氯具有广谱杀菌性,对绝大多数细菌和病原微生物均有很好的杀灭效果,尤其对芽孢和病毒效果更明显。
其杀菌活性在很宽的pH范围内都比较稳定(pH4--10),在水中的扩散速度比氯快、渗透能力比氯强,特别是在低浓度时。
除高效杀灭微生物作用外,它还有高选择性的优点,即几乎不与水中的有机物作用产生有害的卤代有机物,其有机副产物主要是低分子量的乙醛和羧酸,其无机副产物主要是次氯酸盐,其次是氯酸盐和氯化物。
2环境水平和人体摄入途径在处理水中二氧化氯可以很快的分解为亚氯酸盐、氯酸盐和氯离子,其中亚氯酸盐占多数。
碱性条件下分解速度会加快。
二氧化氯的摄入主要来源于饮用水。
在中性和碱性条件下ClO2能产生C102-和ClO3-:2Cl02+20H-→Cl02-+Cl03-+H20在酸性条件下:Cl02+e→Cl02-由于二氧化氯的不稳定性.使得商业上不便制成压缩气体或浓缩液,必须现场制备:为此人们开发出稳定性二氧化氯,其有效二氧化氯含量在2%以上(W/V)。
二氧化氯的杀菌性能与消毒作用自1911年问世,1944年首次作为消毒剂用于处理美国纽约州尼加拉大瀑布城的饮用水,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研制成功二氧化氯稳定剂后,作为漂白剂和消毒剂被广泛应用于纸浆的漂白、食品加工领域的杀菌消毒及水净化处理等领域以来,经过漫长的各领域的开发与研究,二氧化氯的如下特点逐渐被人们所熟知:1,二氧化氯在含有机物较少的水中是一种有效的杀菌剂;2,二氧化氯与次氯酸的消毒效果同属于一个数量级,但是它比次氯酸根、一氯胺、二氯胺要强的多;3,在不同的PH 值与不同的接触时间时,二氧化氯与次氯酸的比较情况见表1所示(表中条件下对大肠杆菌的灭活率均为99%);4,二氧化氯能灭活细菌和同速同效的灭活病毒。
对灭活病毒而言,比液氯、臭氧更有效。
它也不受PH 值升高的影响。
但是在浊度较高的水中,病毒被灭活量会明显下降,这与浊度较高悬浮物固体保护了病毒有关;5,当水温从20摄氏度降低至5摄氏度时,二氧化氯的消毒效果也随之下降。
它与温度的关系见表2所示(二氧化氯投量在表中的条件下,投入0.25mg/l时大肠菌的灭活率99%);6,二氧化氯杀灭内生孢子的能力比氯强。
在含氨水中,杀灭芽孢杆菌孢子所需二氧化氯量低于液氨量,并且须行折点投氨时才能杀灭孢子;7,二氧化氯对水路系统中的异养菌、硫酸盐还原菌和真菌都有很好的杀灭效果。
它对微生物的作用机理是:对细胞壁有较好的透过性,有效地氧化细胞内巯基的酶,很快地抑制了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8,二氧化氯对饮用水中肉毒杆菌毒素的去除是卫生学效果的一项重要指标。
投入0.20~0.25mg/l的二氧化氯,在数分钟内可将肉毒杆菌杀灭,它远胜过液氯的杀灭效果;9,低剂量的二氧化氯还具有很强的杀蠕虫效果;10,使用0.5mg/l的二氧化氯就能杀灭水虱,而使用液氯则要6~7mg/l;11,用二氧化氯进行滤前消毒,对杀灭藻类也有较好的效果、1995年美国费城曾以二氧化氯取代硫酸铜作为处理水库的藻类,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奥克泰士:一种划时代的新型消毒产品简介消毒是控制微生物数量等级的过程,以减少其对人类的健康风险以及人类生产活动造成的危害。
人类利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杀菌消毒是从19世纪初开始的。
1820年第一代化学消毒剂漂白粉问世后,人们将其主要用于饮用水消毒和感染创伤的治疗上,并取得了良好地效果,开辟了化学杀菌消毒的第一个里程碑。
此后,人们相继发现了第二代消毒剂环氧乙烷,第三代消毒剂戊二醛。
新一代高效化学消毒剂终于在千呼万唤中问世,这就是被称作第四代杀菌消毒剂的二氧化氯。
消毒简史二氧化氯诞生于1811年,早年人们并未用它杀菌消毒,直到1940年前后次氯酸钠工业化生产之后,人们才开始大规模使用。
我国应用二氧化氯消毒技术始于八十年代。
1987年,广东省卫生监督部门批准其可以用于食品消毒、保鲜及食品设备、用具消毒。
1990年上海卫生管理部门批准其可以用于水处理、食品加工以及水产养殖、除臭等。
氯做为消毒剂应用以来,解决了霍乱、伤害等在内的多种传播性疾病,挽救了无数生命。
氯在饮用水中的使用挽救的生命数量,可能比青霉素以及其它抗生素加起来还要多。
然而“尺有所短”,1974年,约翰尼斯·洛克发现氯与饮水中的有机物形成了消毒副产物,导致直肠癌与膀胱癌。
同时现代病理学研究也表明,氯化消毒副产物同时会造成生长发育中的其它不良健康效应,在二氧化氯、氯胺、溴、季铵盐、臭氧等消毒方式中都会产生。
新型消毒的标准时光荏苒,岁月如梭。
科技日新月异地发展,伴随着清洁技术与无尘空间在卫生领域的发展,20世纪的消毒卫生产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人们开始着手将新创意和新技术用于研发新型消毒产品,而新催生了一系列消毒灭菌产品及知名品牌,比如奥克泰士、三诺西等、让人们逐渐摆脱了传统消毒方式在带来的各种伤害。
取而代之的是新型消毒剂在彻底清除细菌的同时,不会产生任何毒副产物。
奥克泰士奥克泰士作为21世纪消毒领域最伟大的一项发明,彻底加大了行业的发展动力,德国布迪希国际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由过氧化氢与银离子结合形成强大的消毒杀菌与抑菌剂。
内容提纲二氧化氯消毒的优点、性能及工作原理等一、二氧化氯的概述二、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的优点三、二氧化氯灭菌消毒的性能四、二氧化氯消毒剂的应用范围五、二氧化氯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具体内容一、二氧化氯的概述二氧化氯(ClO2)杀菌消毒剂是美国八十年代开发的新产品,经过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和美国环境保护署(ERA)长期科学的试验论证,确认它是杀菌、消毒、除臭的理想药剂,世界卫生组织(WHO)确认其是一种高效强力广谱杀菌剂。
二氧化氯药剂由此被国际卫生组织公认的液氯、漂白粉精、优氯净、次氯酸钠等氯系消毒剂最理想的更新换代产品。
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医院污水、城市污水、工业循环水、化工环保废水、水产养殖、纸浆生产、家禽宰杀、室内空气、啤酒制造、食品加工、泳池水循环、器具洗涤等众多领域的杀菌、消毒、灭藻、剥泥、漂白、脱色、除臭、氧化、防腐、保鲜、抗霉、破氰、破酚等。
二、二氧化氯消毒剂杀菌的优点1、快速持久2、安全无毒3、广谱高效4、无二次污染5、不受PH值影响三、二氧化氯灭菌消毒性能二氧化氯消毒剂可以灭杀一切微生物,包括细菌繁殖体、细胞芽孢、真菌、分枝杆菌和肝炎病毒、各种传染病毒菌等。
其对微生物的杀菌机理为:二氧化氯对细胞壁有较强的吸附穿透力,可有效地使氧化细胞内含琉基的酶,快速的抑制微生物蛋白质的合成来破坏微生物。
二氧化氯的消毒能力和氧化能力远远超过氯气,不会像氯气那样生成对人体有害的有机卤化物和三卤甲烷(致癌物质)。
能有效的破坏酚、硫化物、氰化物等有害物质。
二氧化氯消毒剂具有无毒、无害、消毒后的水果、蔬菜不用清洗便可直接食用的众多优点。
四、二氧化氯消毒剂的应用范围1、各种场合下的生活、饮用、自来水的消毒;2、餐厅、宾馆、家庭、餐具卫生设施的灭菌消毒和空气环境消毒等。
3、食品、饮料厂、发酵工业的设备、管道、容器的最终灭菌消毒。
4、乳品厂、屠宰场的管道、设施及环境的灭菌处理;5、医院污水的灭菌消毒处理;6、游泳池、工业循环水、浴池水的灭菌消毒;7、医院、卫生、临床器械的消毒、灭菌、除臭的防霉处理;8、家庭、宾馆、饭店、水果蔬菜、鱼肉等食品的保鲜及最终淋洗消毒;9、配置各种口腔消毒液、除臭剂及创口清洗液等。
二氧
化氯
消
毒
剂
应
用
历
史
重庆昆顶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员工培训手册
人类利用化学消毒剂进行杀菌消毒是从19世纪初开始的。
1820年第一代化学消毒剂漂白粉问世后,人们将其主要用于饮用水消毒和感染创伤的治疗上,并取得了良好地效果,开辟了化学杀菌消毒的第一个里程碑。
此后,人们相继发现了第二代消毒剂环氧乙烷,第三代消毒剂戊二醛。
新一代高效化学消毒剂终于在千呼万唤中问世,这就是被称作第四代杀菌消毒剂的二氧化氯。
二氧化氯诞生于1811年,早年人们并未用它杀菌消毒,直到1940年前后次氯酸钠工业化生产之后,人们才开始大规模使用。
1940年美国的尼亚加拉大瀑布率先采用它处理饮用水,取得良好效果,之后迅速推广到全世界。
人们陆续发现用氯气对饮用水进行消毒时,水中的有机物会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有机氯化合物,有机氯会在人体内积留产生慢性累积中毒,还会诱发癌病,世界环保联盟即将全面禁止使用氯气用于饮用水的消毒,建议采用广普性、具有强氧化性的高效消毒剂二氧化氯进行饮用水的消毒。
二氧化氯已被联合国卫生组织(WHO)列为AⅠ
级消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