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李白
- 格式:docx
- 大小:6.56 KB
- 文档页数:1
导语:做练习可以帮助我们巩固课堂知识,拓展课外知识,有利于我们提高语文学习水平。
下面是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练习题及答案,欢迎大家过来做一做!检查我的基础1.下列词语中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天姥(mǔ) 天台(tāi)觉时(jiào) 暝色(mínɡ)B.脚著(zhuó) 訇然(hōnɡ)澹澹(dàn) 渌水(lù)C.剡溪(shàn) 殷雷(yǐn)层巅(diān) 战栗(lì)D.木屐(jī) 鸾鸟(luán)魂魄(pò) 霓裳(ní)提示:A项觉时jué。
答案:A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烟涛微茫信难求(确实)势拔五岳掩赤城(超出)B.忽魂悸以魄动(惊动)失向来之烟霞(先前)C.天姥连天向天横(遮断)虎鼓瑟兮鸾回车(驾驶)D.迷花倚石忽已暝(睡着)熊咆龙吟殷岩泉(震响)提示:D.暝:天黑、夜晚。
答案:D3.对虚词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惟觉时之枕席(独、只)B.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怎么)C.恍惊起而长嗟(表顺承)D.云霞明灭或可睹(有的人)提示:D.或:有时。
答案:D4.下列加点词词类活用情况与众不同的一句是( )A.云青青兮欲雨B.栗深林兮惊层巅C.越人语天姥D.虎鼓瑟兮鸾回车提示:B项使动用法,其余为名词作动词。
答案:B5.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中“安”字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沛公安在B.尔安敢轻吾射C.既来之,则安之D.离山十里有王平安营提示:B项语气副词“怎么”。
答案:B6.下列诗句在修辞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B.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C.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D.指如削葱根提示:A、C、D三句为比喻。
答案:B7.《梦游天姥吟留别》开篇两句“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能不能删掉,改为开门见山的方式,如用“越有名山曰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开头?参考答案:不能。
有关“李白杜甫诗歌”的测试题有关“李白杜甫诗歌”的测试题如下:
1.以下哪首诗是李白的作品?
A. 《春望》
B. 《望庐山瀑布》
C. 《登高》
D. 《兵车行》
答案:B. 《望庐山瀑布》
2.杜甫的《三吏》中,“三吏”指的是什么?
A. 三个士兵
B. 三个官吏
C. 三个诗人
D. 三个农民
答案:B. 三个官吏
3.以下哪句诗是李白《将进酒》中的名句?
A.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B.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答案:A.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4.杜甫的诗歌以什么为主题?
A. 爱情
B. 山水
C. 国家大事和人民疾苦
D. 饮酒和游乐
答案:C. 国家大事和人民疾苦
5.以下哪首诗是杜甫描写春天景色的作品?
A.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 《春望》
C. 《兵车行》
D. 《登高》
答案:B. 《春望》。
1. 简介李白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作充满了豪放、奔放的气息,深受后人的喜爱和崇拜。
其中,有一首名为《将进酒》的诗,诗中提到了“街上走提壶去买酒”的场景,引发了一道数学题的探讨和研究。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围绕这个数学题展开深入的讨论和分析。
2. 数学题内容李白街上走提壶去买酒的数学题是这样的:李白走在街上,手持一个装满酒的提壶,来到一家酒店准备买酒。
这时候,他突然碰到了三个朋友,于是他决定,每个人分得的酒量都要比上一个人多一杯。
而他自己最后还要剩下一杯。
问李白最初最少买了多少杯酒?3. 解题思路要解这个数学题,可以采取逆向思维的方法。
假设最后一个朋友拿走了m杯酒,那么前一个朋友拿走的酒量就是m+1杯,再往前推,第一个朋友拿走的酒量就是m+2杯。
那么,整个过程可以表示为三个朋友分别拿走了m+2、m+1、m杯酒。
根据题意,这三个数相加等于总酒量减去最后一杯,即3m+3=总酒量-1。
4. 深入分析为了更深入地理解这个数学题,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数字来进行深入分析。
假设总酒量为n杯,根据上述推导,可以得到3m+3=n-1。
进一步化简得到3m=n-4。
这时候,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具体的n和m的组合来验证我们的推导。
5. 结论通过上述的分析和计算,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当酒的总量为n时,李白最初最少买了n-4杯酒。
而当我们用具体的数字来验证时,我们发现这个结论是成立的。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李白最初最少买了n-4杯酒。
6. 个人观点在探讨这个数学题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数学的魅力和神奇之处。
逆向思维的方法在解题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让我领略到数学思维的独特魅力。
这个数学题也让我更加深入地理解了李白《将进酒》这首诗的内涵,使我对其中的情感和意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总结通过对李白街上走提壶去买酒的数学题的深入探讨和分析,我们不仅解决了这个数学题,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李白诗作中的情感和意境。
数学与诗歌在这个问题中产生了奇妙的联系,让我们从多个角度来领略和理解文学与科学之间的奇妙交融。
李白复习题答案李白复习题答案李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充满了豪放、奔放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力,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作广泛流传于后世,成为中国文学的瑰宝。
在学习李白的诗歌时,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复习题。
下面,我将为大家提供一些关于李白的复习题答案,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的诗歌。
1. 以下哪首诗不是李白的作品?A. 《静夜思》B. 《月下独酌》C. 《登高》D. 《春望》答案:A. 《静夜思》。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杜甫的作品,而不是李白的作品。
2. 李白的诗歌风格以什么为主?A. 唯美主义B. 现实主义C. 浪漫主义D. 唐诗派答案:C. 浪漫主义。
李白的诗歌充满了浪漫主义的情感和想象力,他喜欢表达自己的豪情壮志和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追求和思考。
3. 李白的代表作品是哪一首?A. 《静夜思》B. 《将进酒》C. 《登高》D. 《春望》答案:B. 《将进酒》。
《将进酒》是李白最有名的诗之一,表达了他豪情壮志和对人生的热爱,被誉为李白的代表作品。
4. 李白的诗歌常常描绘哪些主题?A. 自然景观B. 历史传说C. 爱情D. 手足情谊答案:A. 自然景观。
李白的诗歌常常描绘自然景观,如山水、月夜等,他通过对自然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5. 李白的诗歌中常常使用什么修辞手法?A. 比喻B. 对偶C. 拟人D. 反问答案:C. 拟人。
李白的诗歌中常常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自然景物或抽象概念赋予人的特点和行为,使诗歌更具生动感和表现力。
通过以上的复习题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李白的诗歌。
他的诗作不仅仅是文字的组合,更是他内心世界的抒发和对人生的思考。
无论是豪情壮志的《将进酒》,还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都展现了他独特的诗歌风格和独立的个性。
希望大家在学习李白的诗歌时能够深入思考,体会其中的美和哲理,从中汲取力量和启示。
班级: 姓名: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文学诗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试题04_李白(时间:90分钟 分值:100分) 一、李白的诗歌创作风格 1、以下哪个词语不适合用来形容李白的诗歌风格?( ) 2、(多选)关于李白的说法,哪些项是正确的?( ) 3、李白的号是什么?( ) 4、根据创作风格特点,判断以下哪首送别诗是李白的作品?( ) 二、李白《峨眉山月歌》 1、“峨眉”“平羌”“清溪”“三峡”“渝州”,这五处地名,是用什么意象给巧妙联系到一起的?( ) 2、“峨眉山月半轮秋”中的“半轮秋”指的是什么?( ) 3、从“思君不见下渝州”一句中,不能读出李白的心情是什么?( ) 4、《峨眉山月歌》一诗中,出现了多处名称,以下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三、李白《望天门山》赏析 1、这首诗用一种动态之美,“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中的什么字,体现了这种动态美?( ) 2、天门山为何取名“天门山”?( ) 3、关于这首诗的翻译,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4、“天门中断楚江开”,这里的“楚江”又名什么?( ) 四、李白《望庐山瀑布》赏析 1、关于这首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2、《望lú山瀑布》的“lú”字怎么写?( )3、“日照香炉生紫烟”,这里的“紫烟”是怎么产生的?(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4、(多选)这首诗中哪些诗句是在用夸张的手法来描写瀑布?( ) 五、李白《夜宿山寺》赏析 1、关于这首诗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哪一项?( ) 2、“危楼高百尺”,“危楼”指什么?( ) 3、这首诗通篇都在使用什么修辞?( ) 4、以下哪个词语不适合用来形容《夜宿山寺》这首诗?( ) 六、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 1、“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样的送别场景,有哪两个字形容比较贴切?( ) 2、诗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完整意思是什么?( ) 3、关于这首诗的说法,哪一项是正确的?( ) 4、《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广陵”是什么地方?( ) 七、李白《静夜思》赏析 1、这首诗主要通过什么细节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 2、以下哪个诗句适合用来形容《静夜思》的创作风格?( ) 3、“疑是地上霜”,指李白产生了什么错觉?( ) 4、这首诗中的哪个字,代表“抬”的意思?( ) 八、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赏析 1、以下哪首写月的诗歌,不是李白所作?( ) 2、关于这首诗的说法,哪一项是不正确的?( )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的“左迁”是什么意思?( )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这些都是李白赠别朋友的诗作,他们有什么共同的创作特点?( )…………○…………○…………密…………封…………线…………内…………不…………要…………答…………题…………○…………○………… 九、李白《月下独酌》赏析1、《月下独酌》的“酌”字,在诗歌中是什么意思?( )2、以下哪项的诗句,表示李白从“三人共饮”的幻想中醒悟过来?( )3、关于《月下独酌》这首诗,以下理解错误的是哪一项?( )4、在《月下独酌》一诗中,李白在幻想自己与谁共饮?( ) 十、李白《古朗月行》赏析 1、关于《古朗月行》这首诗,以下理解错误的是哪一项?( ) 2、以下哪项诗句不是对月宫仙境的想象?( ) 3、关于诗题“古朗月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什么?( ) 4、以下哪项诗句中没有代指“月亮”的词语?( ) 十一、李白《赠汪伦》赏析 1、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能解读汪伦对待李白如何?( ) 2、以下哪个“闻”字,与“忽闻岸上踏歌声”的“闻”,意思不同?( ) 3、《赠汪伦》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歌?( )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它们在写法上有什么相似之处?( ) 十二、李白《秋浦歌》赏析 1、“红星乱紫烟”描写的是什么景象?( ) 2、“秋浦歌”“黄浦江”,这里的“浦”都是什么意思?( ) 3、“赧郎明月夜”中的“赧郎”是什么意思?( ) 4、李白十七首《秋浦歌》中,还有另外一首名篇《秋浦歌》(其十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小学李白古诗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李白的《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的下一句是什么?
A. 疑是地上霜
B. 疑是天上霜
C. 疑是月中霜
D. 疑是雪中霜
答案:A
2. 李白的《望庐山瀑布》中,“日照香炉生紫烟”的下一句是什么?
A. 遥看瀑布挂前川
B. 遥看瀑布挂前山
C. 近看瀑布挂前川
D. 近看瀑布挂前山
答案:A
二、填空题
1. 李白的《赠汪伦》中,“桃花潭水深千尺”的下一句是“不及汪伦送我情”。
2.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中,“牛渚西江夜”的下一句是“青天无片云”。
三、判断题
1. 李白的《将进酒》中提到了“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对)
2. 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朝辞白帝彩云间”的下一句是“千里江陵一日还”。
(对)
四、简答题
1. 请简述李白的《望天门山》中描绘的景象。
答案:《望天门山》中,李白描绘了天门山的壮丽景色,诗中“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表现了天门山的雄伟和江水的浩荡。
2. 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答案:《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李白表达了对孟浩然的深厚友情和对离别的不舍之情,诗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传达了诗人对友人远行的深情凝望和对友情的珍视。
五、默写题
请默写李白的《望庐山瀑布》。
答案: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渡荆门送别》习题及答案【部编版八年级上】班级:姓名:习题:【理解性默写】【选择题】【赏析简答题】《渡荆门送别》李白【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点明出发地.目的地的语句: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2.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化静为动,表现雄浑开阔的意境的诗句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3.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一诗中,表达了奇特大胆的想象这一特点的诗句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4.李白在《渡荆门送别》中,借故乡之水的深情厚谊,表达对故乡思念之情的语句是: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二、选择题:1、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首联叙事,直扣诗题,交代了诗人刺绣的目的:初次离开家乡,从蜀地乘船远至楚地的荆门。
B.颔联以游动的视觉描绘了两岸的地势由山脉过渡到平原,江水向原野奔腾而去的壮阔景色。
C.颈联描写近景,用两幅美丽的画面写江上美景,第一幅是天边云霞图,第二幅是水中映月图。
D.尾联“送”字用得妙,突出故乡水送我到楚地还不忍分别的情义,含蓄地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
【解析】 C项第一幅画应是“水中映月图”,第二幅画应是“天边云霞图”。
2、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A.这是一首写景抒情的五言律诗。
B.首联写诗人从蜀地来到荆门山,游览楚地风光。
C.颔联描写了山峦渐渐消失,江水奔向广阔原野的景象。
D.尾联照应诗题,将朋友比作故乡水,表达了对友人万里相送的感念。
【解析】D 诗题中的“送别”应是告别故乡而不是送别朋友,诗中并无送别朋友的离情别绪。
3、下面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A.这首诗是李白乘船出蜀至荆州时所作,随着眼前景物的变换,诗人自然地描绘出画卷般的景色,乡思旅情,尽在诗中。
B.颔联炼字精妙。
“随”表现出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写出了空间感和流动感;“入”渲染出江水汇流的磅礴气势,展示了诗人的广阔胸襟。
C.颈联描写了一幅空阔辽远的月夜飞天图,想象大胆奇特,有灵动之感,情韵悠长,表达出诗人豪迈的心情和新鲜的感受。
将进酒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李白的《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的下一句是:A. 奔流到海不复回B. 一去不复返C. 一去不回头D. 东流入海不复回2. “人生得意须尽欢”出自《将进酒》,其下一句是:A. 莫使金樽空对月B. 天生我材必有用C. 千金散尽还复来D. 古来圣贤皆寂寞3. 《将进酒》中提到“古来圣贤皆寂寞”,其下一句是:A. 惟有饮者留其名B. 惟有饮者留其声C. 惟有饮者留其影D. 惟有饮者留其名4.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是《将进酒》中的诗句,其下一句是:A. 钟鼓馔玉不足贵B. 但愿长醉不复醒C. 古来征战几人回D. 会须一饮三百杯5.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是《将进酒》中的诗句,其下一句是:A. 与尔同销万古愁B. 与君歌一曲C. 天生我材必有用D. 会须一饮三百杯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________,________”是李白《将进酒》中表达人生短暂,应尽情享受的诗句。
7. “________,________”是《将进酒》中描述古人对酒的热爱和追求的诗句。
8. “________,________”是《将进酒》中表达对酒的赞美,认为酒能解千愁的诗句。
9. “________,________”是《将进酒》中表达对人生无常,应及时行乐的诗句。
10. “________,________”是《将进酒》中表达对酒的热爱,认为酒能带来欢乐的诗句。
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10分)11. 假设李白在《将进酒》中提到的“会须一饮三百杯”为实际饮酒量,如果每杯酒的容量为50毫升,那么李白总共需要多少毫升的酒?12. 如果李白在《将进酒》中提到的“五花马,千金裘”是指他拥有的财富,假设一匹五花马价值1000两黄金,一件千金裘价值2000两黄金,那么李白总共拥有多少两黄金?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3. 请简述《将进酒》中李白对酒的态度及其所表达的人生哲学。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古风·其十九①(唐)李白西上莲花山,迢迢见明星。
素手把芙蓉,虚步蹑太清。
霓裳曳广带,飘拂升天行。
邀我登云台,高揖卫叔卿。
恍恍与之去,驾鸿凌紫冥。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
(注)①此诗当作于安史之乱后期,具体时间当在唐肃宗至德元年(756)春正月安禄山在洛阳僭号称帝以后。
11.下列关于李白诗歌风格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通俗明快B.瑰奇奔放C.清丽深微D.沉郁顿挫12.对本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用游仙体的方式写的近体诗。
B.诗歌前半部分抽象地描写出了明星仙子的美好形象。
C.“高揖卫叔卿”表现诗人“天子不得而臣”的傲岸性格。
D.诗歌后半部分含蓄地表达出诗人无比憎恶之情。
13.“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是这首诗最突出的艺术特点。
请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此进行评析。
11.B12.C13.诗歌前半部分运用浪漫的想象,展现出了奇异瑰丽的神话世界,作者登上西天莲花峰,见到手把芙蓉,霓裳广带的明星仙子,并受邀登上云台峰晤见仙人卫叔卿,表现了诗人超尘脱俗的志向。
后四句写俯瞰尘世,以写实的笔法描写安史之乱的叛军攻破洛阳后恣意凌虐中原的情景,表现诗人关心国运、心系黎民的现实主义态度。
【解析】【分析】11.本题考查学生识记诗人风格的基本能力。
总览李白的诗歌,我们既能看到那种发兴无端的奔放澎湃的激情,又能领略到那种神奇宏大的美丽想象。
在他的诗歌中,既有浩瀚壮观的瑰丽奇景,又有风神情韵自然天成的明丽意境;既有“济苍生”“安社稷”的宏伟理想,又有非凡奇特的浪漫主义色彩。
所以其诗歌风格为“瑰奇奔放”。
故选B12.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A项,“这是一首用游仙体的方式写的近体诗”错误,本诗是一首用游仙体写的古体诗。
B项,“抽象地描写出了明星仙子的美好形象”有误,诗歌前半部分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明星仙子的美好形象:玉女的纤纤素手拈着粉红的芙蓉,凌空而行,游于高高的太清,雪白的霓裳曳着宽广的长带,迎风飘举,升向天际。
李白《古风(其三十九)》试题阅读答案及全诗赏析【阅读理解题目】:古风五十九首(其三十九)李白登高望四海,天地何漫漫。
霜被群物秋,风飘大荒寒。
荣华东流水,万事皆波澜。
白日掩徂辉,浮云无定端。
梧桐巢燕雀,枳棘栖鸳鸾。
且复归去来,剑歌行路难。
[注释]①徂(cú)晖:落日余晖。
②枳(zhǐ)棘:枝小刺多的灌木。
③鵷(yuān)鸾(luán):传说中与凤凰同类,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
[试题](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四句,写诗人登高望远,看到天高地阔,霜染万物的清秋景象,奠定了全诗昂扬奋发的基调。
B.诗中“荣华东流水”与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古来万事东流水”表达的意思有相似性。
C.七、八句借助于描写白日将尽、浮云变幻的景象,形象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世事人生的感受。
D.九、十句的意思是本应栖息于梧桐的鵷鸟竟巢于恶树之中,而燕雀却得以安然地宿在梧桐之上。
(2)结合全诗,简述结尾句“剑歌行路难”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1)A(2)对荣华易逝、世事多舛的人生境遇的感慨②对黑白颠倒、小人得志的社会现实的不满③对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自身遭际的激愤。
(2010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题)[作者简介]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年),字太白,汉族,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
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
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译文]我登上高处,望向四周,但见天地间茫茫无际一片,万物被严霜覆盖着,荒野里吹来一阵阵西风。
我感慨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就像那一江东流水,无情的流逝;人间的诸事都像江水波澜起伏不过在一瞬间。
天上的浮云飘浮不定,掩蔽了太阳,掩盖了它的光辉。
普通的燕子和麻雀竟然在珍贵、罕见的梧桐树上筑巢,反而高贵的鸳鸯栖息在多刺的枳棘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