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槽、基坑测量放线记录1
- 格式:docx
- 大小:37.34 KB
- 文档页数:2
定位放线一.工程定位放线方法:(1) 进场后首先对甲方提供施工定位图进行图上复核,以确保设计图纸的正确。
其次,与甲方一道对现场的座标点和水准点进行交接验收,发现误差过大时应与甲方或设计院共同商议处理方法,经确认后方可正式定位。
(2) 现场建立控制座标网和水准点。
现场平面控制网的测设方法见后。
水准点由永久水准点引入,水准点应采取保护措施,确保水准点不被破坏。
(3) 工程定位后要经建设单位和规划部门验收合格后方可开始施工。
二.根据本工程的平面形状,决定采用矩形网控制。
按工程定位图,以建筑纵横两个方向为座标轴,每30m测设一条控制线,形成30m×30m的现场控制网,建筑物的定位即以控制网轴线为准。
三.根据本工程的平面形状,适宜于采用多边形现场控制网。
以与工程主轴线相对应的互成120°方向的三根线作为控制网的轴线,控制轴线的间距为30m,形成现场控制网。
工程定位即以该轴线为准。
四.取工程纵横向的主轴线作为现场控制网轴线,组成现场控制网。
工程的其它轴线依据主轴线位置确定。
五.在土方开挖期间,对于标高的测定,采用专人负责,随挖随测的方法。
在接近基底时,应将标高点引到基坑内,可在工程桩钢筋上做记号。
作为底板施工阶段垫层浇筑、支底板模板的依据。
六.地下室施工阶段标高测量方法为了保证建筑全高控制的精度要求,在基础施工中就应注意准确地测设标高。
为±0.00以上的标高传递打好基础。
采用经纬仪将现场水准点标高引测至地下室基坑内,可在基坑四周的挡土桩上画出整米数的水平线,作为地下室标高测量的依据。
标高控制线应根据施工需要画出多处,对于各条标高线,应予校测,误差较大时(>5mm)应予调整。
七.外控法施工要点:施测时将经纬仪安置在建筑附近进行竖向投测。
(1)测前要对经纬仪的轴线关系进行严格的检校,观测时要精密定平水平度盘水准管,以减少竖轴不铅直的误差。
(2)轴线的延长桩点要准确,标志要准确、明显,并妥善保护好。
基槽开挖,基础垫层浇筑,测量放线,模板,砼浇筑,拆模,回填基槽开挖,基础垫层浇筑,测量放线,模板,砼浇筑,拆模,回填篇一:基础施工方案(土方开挖、回填、混凝土)基础施工方案该工程为广西第四地质队五一基地22#住宅楼工程。
为了使基础工程有计划,有组织施工,在确保质量、节约成本和加快施工进度的基础上,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制定本方案。
一、基础工程概况: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抗震等级为四级。
基础采用天然地基,砖混结构七层(包括底层杂物房),基础采用静压桩(具体施工内容另详桩单项方案),桩顶为600×600基础梁条形基础,基梁底标高为-1.400米。
基础垫层为C15素混凝土,基础梁砼强度等级为C25。
钢筋采用Ⅰ、Ⅱ级。
基础梁以上为水泥砂浆多孔砖基础,基础梁砼强度等级为C25。
二、编制依据: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施工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编制。
三、作业条件:1、由建设单位、勘察单位给出拟建建筑物四大角定位点及水准基点,2、各项开工准备工作已就绪,施工人员、机械已进场。
3、做好技术交底、安全交底。
四、施工工艺和方法一)基础梁施工工艺流程:土方开挖→清理→砼垫层→钢筋绑扎→支模板→搭设砼运输道→砼浇筑→养护→模板拆除→回填土(一)土方开挖一)施工准备工作1、检查图纸和资料是否齐全,核对平面尺寸和坑底标高,搞清地下构筑物、基础平面与周围地下设施管线的关系,确定好开挖程序。
2、按施工范围和标高平整场地,清除现场障碍物。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显示,基础开挖到的土层无地下水,只需作好雨天排水降水措施。
在施工区域内设置临时性排水沟,将地面水排到低洼处再用水泵抽走。
3、根据给定的永久性控制坐标和水准点,按建筑物平面图要求引测到现场,做好轴线控制的测量和校核,并有保护标志。
二)土方开挖1、施工顺序:定位放线→验线→机械挖运土方→开挖排水沟→整平→留足预留土层3、开挖采取自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①由控制桩引测土方开挖的控制桩,并根据开挖控制桩放出开挖的边线,经质检员和监理工程师复核验收后方可进行开挖。
基槽及各层测量放线记录
施测单位:山西四建四分公司日期:2007 年11月24日编号:
基槽及各层测量放线记录
施测单位:山西四建四分公司日期:2007 年11月22日编号:
基槽及各层测量放线记录
施测单位:山西四建四分公司日期:2007 年12月2日编号:
基槽及各层测量放线记录
施测单位:山西四建四分公司日期:2007 年11月30日编号:
基槽及各层测量放线记录
施测单位:山西四建四分公司日期:2007 年12月2日编号:
基槽及各层测量放线记录
施测单位:山西四建四分公司日期:2007 年11月15日编号:
基槽及各层测量放线记录
施测单位:山西四建四分公司日期:2007 年9 月23日编号:
基槽及各层测量放线记录
施测单位:山西四建四分公司日期:2007 年12月26日编号:
基槽及各层测量放线记录
施测单位:山西四建四分公司日期:2007 年12月29日编号:
基槽及各层测量放线记录
施测单位:山西四建四分公司日期:2007 年12月19日编号:
基槽及各层测量放线记录
施测单位:山西四建四分公司日期:2007 年12月22日编号:
基槽及各层测量放线记录
施测单位:山西四建四分公司日期:2007 年12月11日编号:
基槽及各层测量放线记录
施测单位:山西四建四分公司日期:2007 年12月15日编号:
基槽及各层测量放线记录
施测单位:山西四建四分公司日期:2007 年12月7日编号:。
基槽开挖,基础垫层浇筑,测量放线,模板,砼浇筑,拆模,回填篇一:基础施工方案(土方开挖、回填、混凝土)基础施工方案该工程为广西第四地质队五一基地22#住宅楼工程。
为了使基础工程有计划,有组织施工,在确保质量、节约成本和加快施工进度的基础上,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制定本方案。
一、基础工程概况:本工程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抗震等级为四级。
基础采用天然地基,砖混结构七层(包括底层杂物房),基础采用静压桩(具体施工内容另详桩单项方案),桩顶为600×600基础梁条形基础,基梁底标高为-1.400米。
基础垫层为C15素混凝土,基础梁砼强度等级为C25。
钢筋采用Ⅰ、Ⅱ级。
基础梁以上为水泥砂浆多孔砖基础,基础梁砼强度等级为C25。
二、编制依据:依据《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施工图纸及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编制。
三、作业条件:1、由建设单位、勘察单位给出拟建建筑物四大角定位点及水准基点,2、各项开工准备工作已就绪,施工人员、机械已进场。
3、做好技术交底、安全交底。
四、施工工艺和方法一)基础梁施工工艺流程:土方开挖→清理→砼垫层→钢筋绑扎→支模板→搭设砼运输道→砼浇筑→养护→模板拆除→回填土(一)土方开挖一)施工准备工作1、检查图纸和资料是否齐全,核对平面尺寸和坑底标高,搞清地下构筑物、基础平面与周围地下设施管线的关系,确定好开挖程序。
2、按施工范围和标高平整场地,清除现场障碍物。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显示,基础开挖到的土层无地下水,只需作好雨天排水降水措施。
在施工区域内设置临时性排水沟,将地面水排到低洼处再用水泵抽走。
3、根据给定的永久性控制坐标和水准点,按建筑物平面图要求引测到现场,做好轴线控制的测量和校核,并有保护标志。
二)土方开挖1、施工顺序:定位放线→验线→机械挖运土方→开挖排水沟→整平→留足预留土层3、开挖采取自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①由控制桩引测土方开挖的控制桩,并根据开挖控制桩放出开挖的边线,经质检员和监理工程师复核验收后方可进行开挖。
桩位测量放线检查记录日期:2024年10月15日地点:XX工程项目检查人员:1.张工-工程监理2.王工-测量师3.李工-放线工1.背景根据项目计划,本次检查目的是对施工现场进行桩位测量放线的检查,以确保施工进度和质量的控制。
2.检查内容2.1桩位测量数据王工提供了桩位测量的数据表格,包括桩号、坐标、高程等信息。
我们对这些数据进行了验证,并与设计图纸进行了比对。
通过比对发现,桩位测量数据与设计图纸相符,未发现明显的偏差。
2.2放线精度检查李工进行了放线操作,将设计图纸上的桩位用线进行了标注。
我们检查了放线的精度,并将测量结果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
在抽测了10个点位后,我们发现放线的误差在±5mm内,符合设计要求。
2.3桩位回填我们对已完成的桩位进行了回填查看,并与测量数据进行核对。
发现全部回填的桩位与测量数据一致,未发现错位或错误回填的情况。
3.问题及处理3.1设计图纸标识错误3.2放线精度调整在检查过程中,我们发现放线的精度在一些点位上稍有偏差,超出了设计要求的误差范围。
我们要求放线工对这些点位进行了重新放线,并重新进行了测量,确保放线精度满足要求。
4.结论通过本次桩位测量放线检查,我们对项目的桩位测量及放线工作进行了全面的审核和验证,发现并及时处理了设计图纸标识错误和放线精度偏差的问题。
目前,桩位测量和放线工作符合设计要求,并未影响到工程进度和质量。
建议施工方继续加强对桩位测量和放线工作的管理和监督,确保测量数据准确无误,放线精度符合要求。
并定期对桩位进行回填查看,确保标志牢固可靠,避免出现桩位错位或错误回填的情况。
以上记录供工程监理和施工方参考,并作为项目进展和质量控制的依据。
如有任何问题和调整需求,请及时沟通和协调解决。
测量放线怎么填写测量放线怎么填写施工测量记录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确保建筑工程定位、尺寸、标高、位置和沉降量等满足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的资料统称。
1.施工测量放线报验表(表B1-6)(1)施工单位应在完成施工测量方案、红线桩校核成果、水准点引测成果及施工过程中各种测量记录后,予以填写并报监理单位审核。
2.工程定位测量记录(表C2-2)(1)工程定位测量主要有建筑物位置线、现场标准水准点、坐标点(包括场地控制网或建筑物控制网、标准轴线桩等)。
测绘部门根据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含附件、附图)批准的建筑工程位置及标高依据,测定出建筑物红线桩。
有关测量的规定1)建筑物位置线施工测量单位(指专业测量单位)应根据测绘部门提供的放线成果、红线桩及场地控制网(或建筑物控制网),测定建筑物位置、主控轴线及尺寸,作出平面控制网,绘制成图。
2)标准水准点标准水准点由规划部门提供,用来作为引入拟建建筑物标高的水准点,一般为2-3点,在使用前必须进行校核,测定建筑物±0.000绝对高程。
定位测量检查内容含a.校核标准轴线桩点、平面控制网;b.校核引进现场施工用水准点;c.检查计算资料及成果,填写工程定位测量记录(表C2-2-1)报监理单位审核。
(2)填写要求:1)工程定位测量必须附加计算成果、依据资料、标准轴线桩及平面控制网示意图。
请将建筑物位置线、重要控制轴线、尺寸及指北针方向、现场标准水准点、坐标点、红线桩、周边原有建筑物、道路等采用适当比例绘制在“定位抄测示意图”栏内(可采用计算机或手工绘制)。
2)工程定位测量记录填写要求:①工程名称与图纸标签栏内名称相一致。
②施测日期、复测日期按实际日期填写。
③平面坐标依据、高程依据是由测绘院或建设单位提供。
在填写时要写明点位编号,且与资料中的点位编号一致。
④使用仪器栏:应将经纬仪、.水准仪等仪器的名称、型号、出厂编号标注清楚。
⑤仪器应由法定检测单位校验,并附校验合格证复印件。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
2、当做分项工程施工技术交底时,应填写“分项工程名称”栏,其他技术交底可不填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