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必修一第一二章综合习题
- 格式:docx
- 大小:693.32 KB
- 文档页数:3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二章综合测试整理版含答案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二章综合测试姓名 班级一、选择题1.下列情况中加划线的物体,哪些不.可以..看作质点?( )A .研究温州快客通过宜山大桥的运行快慢B .研究公转规律时的地球C .研究“神州”六号飞船绕地球运行的高度D .研究火车通过一座铁路桥所用的时2.下列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 )A.正在起动的汽车B.自由下落的石块C.匀速下降的跳伞员D.水平抛出的小球3.以下划线上的数字指时间(即时间间隔)的是( )A.某中学的作息表上写着,第四节:10:15-10:55B.刘翔跨栏记录为12.91sC.中央电视台《星光大道》栏目每晚7:30准时与您见面 D.午休从12:10开始4.下面为四个质点的速度图像,其中反映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是( )A B C D5.皮球从3m高处落下,被地板弹回,在距地面1m 高处被接住,则皮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为()A.4m、4mB.3m、1mC.3m、2mD.4m、2m6.一个学生在百米测验中,测得他在50m处的瞬时速度是6m/s,16s末到达终点时的瞬时速度是7.5m/s,则全程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A.6m/sB.6.25m/sC.6.75m/sD.7.5m/s7.下列描述的运动中,可能存在的是()①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却很小②速度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③速度变化的方向为正,加速度方向为负④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38.某质点的位移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式x=4t-2t2,x与t 的单位分别是m和s。
则该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分别是()A.4m/s和-2m/s2B.0和2m/s2C.4m/s和-4m/s2D.4m/s和09.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1秒末速度为6m/s,2秒末速度为8m/s。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初速度为4m/sB.加速度为2m/s2C.均速度为6m/s10.一个自由下落的物体,前3s内下落的位移是第1s内下落位移的()A.2倍B.3倍C.6倍D.9倍11.竖直升空的火箭,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A.火箭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是40s B.火箭前40s上升,以后下降C.火箭的加速度始终是20m/s2D.火箭离45 地最大的高度是48000m12.一石块从楼房阳台边缘向下做自由落体运动到达地面,把它在空中运动的时间分为相等的三段,如果它在第一段时间内的位移是1.2m ,那么它在第三段时间内的位移是( )A.1.2mB.3.6mC.6.0mD.10.8m13.在下图中,表示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是( )A .①②B .①③C .②③ D14.某同学身高1.8m ,在运动会上参加跳高比赛。
1月27日复习 位移与路程;时间与时刻;平均速度与平均速率;速度与加速度;匀速与匀变速直线;位移时间图像与速度时间图像1.如图所示,质点从A 点出发逆时针绕半径为R 的圆周运动了一圈,其位移的大小为________,路程是________.若质点运动134周,则其位移大小为________,路程是________,在此运动过程中质点的最大位移是________,最大路程是________.2.如图所示的时间轴,下列关于时刻和时间间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t 2表示时刻,称为第2 s 末或第3 s 初,也可以称为2 s 内 B .t 2~t 3表示时间,称为第3 s 内C .t 0~t 2表示时间,称为最初2 s 内或第2 s 内D .t n -1~t n 表示时间,称为第(n -1) s 内 3.某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1)若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 1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v 2求全程的平均速度. (2)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 1后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 2,全程平均速度是多少?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B .速率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C .百米赛跑的运动员以10 m/s 的速度冲过终点线是指平均速度D .子弹以速度v 从枪口射出,v 是平均速度5.由a =ΔvΔt可知( )A .a 与Δv 成正比B .物体加速度大小由Δv 决定C .a 的方向与Δv 的方向相同D .Δv/Δt 叫速度变化率,就是加速度6. 一质点在x 轴上运动,初速度v o >0,加速度a>0,当a 的数值开始减小则该质点 A .速度开始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B .位移开始增加,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C .速度继续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 D .速度增大,加速度的方向和速度的方向相反7.甲、乙两个物体沿同一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时,取物体的初速度方向为正,甲的加速度恒为2 m /s 2,乙的加速度恒为-3 m /s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物体都做加速直线运动,乙的速度变化快B .甲做加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变化快C .乙做减速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变化率大D .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8.下列所描述的运动中,能够发生的有( ) A .速度变化很大,加速度很小 B .速度变化的方向向东,加速度的方向向西 C .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越来越小 D .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越来越大9.若汽车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 ) A .汽车的速度在减小 B .汽车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D .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 10.下面关于质点的正确说法有( )A .计算火车通过站台的时间可把火车看成质点B .研究沿地面翻滚前进的体操运动员的动作可把运动员看成质点C .蚂蚁很小,可把蚂蚁看成质点D .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看成质点 11.关于坐标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建立坐标系是为了定量描写物体的位置和位置变化B .坐标系都是建立在参考系上的C .坐标系的建立与参考系无关D .物体在平面内做曲线运动,需要用平面直角坐标系才能确定其位置 12. 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运动物体的s-t 图线,由图线可以知道 A .甲和乙都做匀速运动 B .两物体的初速度都为零C .在t 1 时间内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 D. 相遇时,两物体的速度相等13.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请根据该图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第3 s 初的速度为零B.物体的加速度为-4 m/s 2C.物体做的是单向直线运动D.物体运动的前5 s 内的位移为26 m14如图1-5-8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下列有关物体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A .前2 s 加速度为5 m /s 2B .4 s 末物体回到出发点C .6 s 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D .8 s 末物体距出发点最远 15.图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 则在0~t 1和t 1~t 2时间内( )A .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同B .速度方向相同,加速度方向相反C .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同D .速度方向相反,加速度方向相反16.如图所示为某客车的x -t 图象. (1)据图说明客车在各时间段的运动情况. (2)求各时间段的客车的速度. 若改为v-t 图象呢?反馈练习1.如图所示为一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根据图象做出的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始终沿正方向运动 B .物体先沿负方向运动,在t =2 s 后开始沿正方向运动 C .在t = 2 s 前物体位于出发点负方向上,在t = 2 s 后位于出发点正方向上 D .在t = 1 s 时,物体距出发点最远2、氢气球升到离地面80m 的高空时从上面掉落下一物体,物体又上升了10m 后开始下落,若取向上为正,则物体从掉落开始至地面时位移和经过的路程分别为 ( ) A .80m ,100m B .-80m ,100m C .80m ,100 m D .-90 m ,180 m3.作变速运动的物体,前31的位移中平均速率为1v ,后32的位移中的平均速率为2v ,则它在整个位移x 中的平均速度________=v4. 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B .速度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C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D .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5. 如图所示是物体在某段运动过程中的v —t 图象,在t 1和t 2时刻的瞬时速度分别为v 1和v 2,则时间由t 1到t 2的过程中 A.加速度增大 B.加速度不断减小C.平均速度v=221v v + D.平均速度v=221v v + 6. 如图表示甲、乙两运动物体相对同一原点的s -t 图象,下面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和乙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B.甲、乙运动的出发点相距s 0C.乙运动的速率小于甲运动的速率D.乙比甲早出发t 1的时间7. 短跑运动员在100 m 竞赛中,测得他5 s 末的速度为10.4 m/s ,10 s 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 m/s ,则运动员在这100 m 中的平均速度为A.10 m/sB.10.1 m/sC.10.2 m/sD.10.3 m/s 8. 关于速度、速度改变量、加速度,正确的说法是 A 、物体运动的速度改变量很大,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 B 、速度很大的物体,其加速度可以很小,可以为零 C 、某时刻物体的速度为零,其加速度不可能为零 D 、加速度很大时,运动物体的速度一定很大9. 某物体沿直线运动,其图象如右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第1s 内和第6s 内速度方向相反 B .第1s 内和第6s 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 .第3s 内的加速度不为零 D .第6s 末物体回到原出发点10.某人沿半径为50m 的圆做圆周运动,已知他运动半个圆周用的时间是100s ,则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率分别大约是A .1m/s ,1m/sB .l.6m/s ,1.6m/sC .lm/s ,l.6m/sD .1.6m/s ,1m/s 11. 一个小球以3m/s 的速度水平向右运动,碰到墙壁后经过0.1s 后以2m/s 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弹。
关于质点和参考系1.我们描述某个物体的运动时,总是相对一定的参考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我们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B.我们说“地球围绕太阳转”,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C.坐在火车上的乘客看到铁路旁的树木、电线杆迎面向他飞奔而来,乘客是以他自己为参考系的D.参考系必须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不动的其他物体2.在研究下列运动时,可把物体视为质点的是()A.研究从斜面上滑下的木块 B.运动中的砂轮C.绕地球运转的人造地球卫星 D.远洋航行中的巨轮3.从水平匀速航行的飞机上向地面空投救灾物资,站在地面上的观察者与飞行员看空中下落的物资,看到的现象是()A.两人看到物资都是竖直下落的 B.两人看到物资都是沿曲线运动的C.地面上的人看到物体沿曲线下落的 D.飞行员看到物体是竖直下落的4.甲、乙、丙三架观光电梯,甲中乘客看一高楼在向下运动,乙中乘客看甲在向下运动,丙中乘客看甲、乙都在向上运动,则这三架电梯相对地面的运动情况可能是()A.甲向上,乙向下,丙不动 B.甲向上,乙向上,丙不动C.甲向上,乙向上,丙向下 D.甲、乙、丙都向上,但甲、乙比丙慢5.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质点一定是体积、质量都极小的物体B.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时,因火车上各点的运动状态相同,所以可以将火车视为质点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研究哪方面,自行车都不能被视为质点D.地球虽大,且有自转和公转,但有时可被视为质点关于时间和位移1.以下的计时数据指时间的是 ( ) A.由北京开往深圳的列车于22时18分从北京站开出B.期中物理考试时间为1.5 hC.中央电视台每晚的新闻联播节目19时开播D.一节课45 min2. 关于位移和路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位移和路程都是描述质点位置变动的物理量B.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C.在直线运动中,位移和路程相同D.只有在质点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才等于路程3. 一个物体从A点运动到B点,则 ( )A. 物体的位移可能等于物体运动的路程B. 物体的位移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C. 物体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或等于物体运动的路程D. 物体的位移是直线,而路程是曲线4. 如图1-2所示,一物体沿三条不同的路径由A运动到B,下列关于它们的位移的大小说法正确的是 ( )A.沿Ⅰ较大B.沿Ⅱ较大图1-2 C.沿Ⅲ较大D.一样大5.路程和位移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运动的物体位移和路程都不可能为零B.运动的物体在一段时间内位移可以为零,但路程不可能为零C.运动的物体位移随时间一定越来越大D.运动的物体路程随时间一定越来越大6. 一支队伍匀速前进,通讯兵从队尾赶到队前并又立即返回.当通讯兵回到队尾时,队伍已前进了200 m.在这个过程中,通讯兵的位移大小是 ( ) A.400 m B.100 mC.200 m D.300 m7.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下表,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t/s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x/m 2 4 6 8 8 8 12 16 20 24(1)作出该质点的位移-时间图象;(2)质点在10s内的位移、路程各为多大?(3)质点在第7个2s内的位移多大?关于速度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B.平均速度即为速度的平均值C.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在某一位置时的速度D.瞬时速度可看作时间趋于无穷小时的平均速度2.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瞬时速度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速率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C.相同时间内平均速度相同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D.瞬时速度的方向始终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3.子弹以900m/s的速度从枪筒射出,汽车在北京长安街上行驶,时快时慢,20min行驶了 18km,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则 [ ]A.900m/s是平均速度B.900m/s是瞬时速度C.54km/h是平均速度D.54km/h是瞬时速度4.作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4m/s,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是8m/s,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 ]A.7m/sB.5m/sC. 6m/sD. 5.5m/s5,某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1)若前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v2,求全程的平均速度.(2)若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1,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v2,全程的平均速度又是多少?解析:(1)设全程所用的时间为t,则由平均速度的定义知(前一半时间内的位移为x1=v1·后一半时间内的位移为x2=v2·全程时间t内的位移为x=x1+x2=(v1+v2)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1+v2).(2)设全程位移为x,由平均速度定义知前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为t1=/v1=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为t2=/v2=全程所用时间为t=t1+t2=+=全程的平均速度为==.答案:(1)(v1+v2) (2))6,.如图1-3-14所示为甲、乙物体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3-14A.甲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B.两物体的初速度都为零C.在t1时间内两物体平均速度大小相等D.相遇时,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7.A、B、C三物体同时同地出发做直线运动,它们的运动情况如图1-2所示,在20 s时间内,它们的路程关系是( )图1-2A.x A=x B=x c B.x A>x B=x cC.x A>x B>x c D.x A=x B<x c8.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1-4所示,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A.第1 s内和第2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B.第1 s内和第2 s内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第2 s末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D.第3 s内物体的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相同解析:选BD.由图可知第1 s和第2 s速度均大于零,方向相同,但第1 s内速度增大,第2 s 内速度减小,所以加速度方向相反,第2 s末速度变为零,但加速度不为零,第3 s物体反向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综上所述B、D正确.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1.接通电源与释放纸带让纸带(随物体)开始运动,这两项操作的时间顺序是( )A.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B.先释放纸带,后接通电源C.释放纸带的同时接通电源D.先接通电源或先释放纸带都可以2.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可以直接得到(可直接测量得到,而不需经过计算)的物理量是( )A.时间间隔B.位移C.瞬时速度D.平均速度3.如图1-4-10所示,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判断哪条纸带表示物体做匀速运动( )4.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情况如图所示,纸带在A、C之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m/s,在A、D之间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m/s,B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________m/s.加速度1.关于加速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速度就是增加出来的速度B.加速度的大小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大小C.加速度的大小反映了速度变化的快慢D.物体有加速度,速度不一定增大2.下列关于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关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方向一定与初速度方向相同B.加速度方向一定与末速度方向相同C.加速度方向一定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D.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3.足球以8 m/s的速度飞来,运动员把它以12 m/s的速度反向踢出,踢球时间为0.2 s,设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足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是( )A.-200 m/s2B.200 m/s2C.-100 m/s2 D。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10题每个2分,11-20题每个4分,每题可能存在多个答案,答错或多答不给分,全部选对的得2分或4分,答不全的得1分或2分)1.两辆汽车并排在平直的公路上,甲车内一个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一个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以大地为参照物,上述事实说明()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速度同时向西运动2.关于质点,下列说法是否正确()A.质点是指一个很小的物体B.行驶中汽车的车轮在研究汽车的运动时C.无论物体的大小,在机械运动中都可以看作质点D.质点是对物体的科学抽象3.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位移大小不同,路程一定不同B.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C.物体通过了一段路程,其位移不可能为零D.以上说法都不对4.一个小球从4m高处落下,被地面弹回,在1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整个过程中()A.位移是5m B.路程是5mC.位移大小是3mD.以上均不对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C.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6.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与位移成正比B.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C.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D.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7.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则物体在1s内一定走3mB.物体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D.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8.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物理含义正确的是()A.汽车在出发后1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B.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表示汽车在这段时间的每1s内的位移都是5mC.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m/sD.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9.火车以76km/h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A.76km/h是平均速度B.76km/h是瞬时速度C.600m/s是瞬时速度D.600m/s是平均速度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v 跟s 成正比,跟t 成反比B .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各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相等C .物体在1s 内通过的位移与1s 的比值叫做这1s 的即时速度D .在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的位移的大小不一定等于这段时间通过的路程11.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 到B 的速度为1v ,由B 到C 的速度为2v ,若BC AB =,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A .2/)(21v v -B .2/)(21v v +C .)/()(2121v v v v +-D .)/(22121v v v v +12.如图是A 、B 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物体A 的运动是以1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B .物体B 的运动是先以5m /s 的速度与A 同方向C .物体B 在最初3s 内位移是10mD .物体B 在最初3s 内路程是10m13.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经过相等的时间,以下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物体运动的速度相等B .物体运动的速度变化量相等C .平均速度变化量相等D .位移变化量相等14.某质点从t =0开始由原点出发,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A .1=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B .2=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C .2=t s 时,质点回到原点D .4=t s 时,质点回到原点15.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16.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 2,在质点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质点的未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B .质点在第三秒米速度比第2s 末速度大2m/sC .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未速度都比初速度大2m /sD .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末速度都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 /s17.关于加速度的概念,正确的是()A .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B .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大小C .加速度为正值,表示物体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大D .加速度为负值,表示速度一定是越来越小1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的加速度不为零,速度可能为零B .物体的速度大小保持不变时,可能加速度不为零C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 .加速度越小,速度一定越小19.一个做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逐渐减小,直至为零,那么该物体运动的情况可能是()A .速度不断增大,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大B .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最小C .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小D .速度肯定是越来越小的20.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分三段,第1、2s 为第Ⅰ段,第3、4s 为第Ⅱ段,第5s 为第Ⅲ段,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第1s 与第5s 的速度方向相反B .第1s 的加速度大于第5s 的加速度C .第Ⅰ段与第Ⅲ段平均速度相等D .第Ⅰ段和第Ⅲl 段的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都相同二、填空题(每空1分)21.一物体前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4m/s ,后一半时间平均速度为8m/s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一、选择题1.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某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纵轴表示的这个物理量可能是()A .位移B .速度C .加速度D .路程2.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的大小为2 m/s 2,那么,在任1秒内()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 B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秒的末速度大2 m/s C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 m/sD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秒的初速度大2 m/s3.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 ,经过2s 后,末速度大小仍为10 m/s ,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则在这2s 内,物体的加速度和平均速度分别为()A .加速度为0;平均速度为10 m/s ,与初速度同向B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同向;平均速度为0C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与初速度反向;平均速度为0D .加速度大小为10 m/s 2,平均速度为10 m/s ,二者都与初速度反向4.以v 0=12 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刹车过程中汽车以a =-6 m/s 2的加速度继续前进,则刹车后()A .3s 内的位移是12 mB .3s 内的位移是9 mC .1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D .3s 末速度的大小是6 m/s5.一个物体以v 0=16 m/s 的初速度冲上一光滑斜面,加速度的大小为8 m/s 2,冲上最高点之后,又以相同的加速度往回运动。
则()A .1s 末的速度大小为8 m/sB .3s 末的速度为零C .2s 内的位移大小是16 mD .3s 内的位移大小是12 m6.从地面竖直向上抛出的物体,其匀减速上升到最高点后,再以与上升阶段一样的加速度匀加速落回地面。
图中可大致表示这一运动过程的速度图象是()7.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 0,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住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
测试题一、选择(48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体积、质量都极小的物体都能看成质点B 、当研究一列火车全部通过桥所需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C 、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转动,所以无论研究哪方面,自行车都不能视为质点D 、各部分运动状态完全一致的物体可视为质点2、关于质点的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CD )A 、位移是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B 、位移的大小不会比路程大C 、路程是标量,即位移的大小D 、当质点作直线运动时,路程等于位移的大小3、子弹以900m/s 的速度从枪筒射出,汽车在北京长安街上行使,时快时慢,20min 行使了18km ,汽车行驶的速度是54km/h ,则( B C )A 、900m/s 是平均速度B 、900m/s 是瞬时速度C 、54km/h 是平均速度D 、54km/s 瞬时速度4、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s 2,那么( B )A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B 、每秒钟物体的速度增加2m/sC 、第3秒初的速度比第2秒末的速度大2m/sD 、第3秒末的速度比第2秒初的速度大2m/s5、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 CD ) A 、0~t a 段火箭的加速度小于t a ~t b 段的火箭加速度B 、0~t a 段火箭是上升过程,在t a ~t b 段火箭是下落过程C 、0~t a 段火箭在加速D 、t b ~t c 段火箭在减速6、甲、乙两小分队进行军事演习,指挥部通过现代通信设备,在屏幕上观察到两小分队的具体行军路线如图所示,两小分队同时同地由O 点出发,最后同时到达A 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A .小分队行军路程s 甲>s 乙B .小分队平均速度v 甲>v 乙C .y -x 图象表示的是速率v -t 图象D .y -x 图象表示的是位移s -t 图象7、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 ,加速度大小为1m/s 2,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ls 内的平均速度为 ( D )A .5.5 m/sB .5 m/sC .l m/sD .0.5 m/s8、一辆车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0—t 和t —3t 两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 1(2)位移大小之比为1: 2(3)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1: 2A.(1)(2)B.(1)(3)C.(2)(3)D.(1)(2)(3)9、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个t s内位移为x1;第2个t s内位移为x2,则物体在第1个t s末的速度是(D)A.(x2-x1)/t B.(x2+x1)/t C.(x2-x1)/2t D.(x2+x1)/2 t10、P、Q、R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一物体从P点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Q点的速度为v,到R点的速度为3v,则PQ∶QR等于(A)A.l∶8 B.l∶6 C.l∶5 D.1∶311、一个物体自静止开始做加速度逐渐变大的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末速度为v t,则这段时间内的位移(A)A.x < v t t /2 B.x = v t t /2 C.x >v t t /2 D.无法确定12、某人骑自行车,v1=4m/s,某时刻在他前面7m处有一辆以v2=10m/s行驶的汽车开始关闭发动机,a=2m/s2,问此人多长时间追上汽车(C)A、6sB、7sC、8sD、9s二、填空(16分)13、NBA球赛中,篮球以10m/s的速度水平撞击篮板后以8m/s的速度反向弹回,球与篮板接触的时间0.1s,则篮球在水平方向的加速度为180m\s (以飞来方向为正方向)14、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自A向B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停于B点,初速度为3m/s,加速度为0.4m/s2。
8、示A C 甲、乙两物体沿一直线同向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v 在时刻,A.运动时间C.位移下列物理量中相等的是()B.速度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二章练习题1、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原子核很小,所以可以当作质点。
B.研究和观察日食时,可把太阳当作质点。
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D.研究地球的公转时,可把地球当作质点。
2、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甲车内的人看见窗外的树木向东移动,乙车内的人发现甲车没有运动,如果以大地为参照系,上述事实说明()A.甲车向西运动,乙车不动B.乙车向西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西运动,乙车向东运动D.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都向西运动3、下列关于速度和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①速率是速度的大小②平均速率是平均速度的大小③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度不可能为零④对运动物体,某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不可能为零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4、下面的几个速度中表不平均速度的是()A.子弹射出枪口的速度是800 m/s,以790 m/s的速度击中目标B.汽车从甲站行驶到乙站的速度是40 km/hC.汽车通过站牌时的速度是72 km/hD.小球第3 s末的速度是6 m/s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匀速直线运动就是速度大小不变的运动B.在相等的时间里物体的位移相等,则物体一定匀速直线运动C.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第一秒内位移lm,则第一秒内的平均速度一定是lm/sD.一个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第一秒内的位移lm,则1秒末的即时速度一定是lm/s6、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加速度为2m/sl它的意义是()A.物体在任一秒末的速度是该秒初的速度的两倍B.物体在任一秒末速度比该秒初的速度大2m/sC.物体在任一秒的初速度比前一秒的末速度大2m/sD.物体在任一秒的位移都比前一秒内的位移增加2m7、不能表示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B. 3 和 0.30s D. 3 和0.28s9、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加速度大小为lm/s2,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 Is 内的平均速度为( )A. 5. 5 m/sB. 5 m/sC. 1 m/sD. 0. 5 m/s10、汽车以5 m/s 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紧急制动时以-2 m/s2的加速度在粗糙水 平面上滑行,则在4s 内汽车通过的路程为()A. 4 mB. 36 mC. 6. 25 mD.以上答案都不对11、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第2s 内和第3s 内速度方向相反B. 第2s 内和第3s 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C. 第3s 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D. 第5s 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12> 2010 •天津卷 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 图像如图所示,规定向右为正方向,则该质点 在前8s 内平均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分别为 ( )A. 0. 25m/s 向右B. 0. 25m/s 向左C. Im/s 向右D. Im/s 向左13、(09 •全国卷II • 15)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 4s 时间内的v-t图象如图所示。
高一年级物理必修一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 问题与练习1.解答子弹长约几厘米,枪口到靶心的距离大于几十米,两者相差千倍以上.研究子弹从枪口击中靶心的时间一般都可忽略子弹的长度,把子弹看做质点,这样带来的时间误差不到10-4 s.子弹穿过一张薄纸的时间是从子弹头与纸接触算起到子弹尾离开纸的一段时间.若把子弹看做质点,则子弹穿过一张薄纸就不需要时间,所以,研究子弹穿过一张薄纸的时间,不能把子弹看做质点.说明能否把物体看做质点是由问题的性质决定的,而不是由物体的大小决定.选用本题是为了说明一颗小子弹,在前一种情况可看成质点,而在后一种情况就不能看成质点.2.解答“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水相对地面(岸)的运动,“地球的公转”是说地球相对太阳的运动,“钟表时、分、秒针都在运动”是说时、分、秒针相对钟表表面的运动,“太阳东升西落”是太阳相对地面的运动.说明要求学生联系一些常见的运动指认参考系,可加深学生对参考系的理解.这类问题有时也需要仔细、深入地思考才能得出正确的答案.如我们说通信卫星是静止卫星、说静止卫星相对地球静止是模糊的.说静止卫星相对地面(某点)静止是正确的,静止卫星相对地球中心是运动的.3.解答诗中描写船的运动,前两句诗写景,诗人在船上,卧看云动是以船为参考系.云与我俱东是说以两岸为参考系,云与船均向东运动,可认为云相对船不动.说明古诗文和现代文学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内容与自然科学有关,表明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是相关的.教材选用本诗是为了凸现教材的人文因素.4.解答xA=-0.44 m,xB=0.36 m2 问题与练习1.解答A.8点42分指时刻,8分钟指一段时间.B.“早”指时刻,“等了很久”指一段时间.C.“前3秒钟”、“最后3秒钟”、“第3秒钟”指一段时间,“3秒末”指时刻.2.解答公里指的是路程,汽车的行驶路线一般不是直线.3.解答(1)路程是100 m,位移大小是100 m.(2)路程是800 m,对起跑点和终点相同的运动员,位移大小为0;其他运动员起跑点各不相同而终点相同,他们的位移大小、方向也不同.4.解答3 m8 m5 m-8 m-3 m5 m-3 m5 m-8 m-3 m3 问题与练习1.解答(1)1光年=365×24×3600×3.0×108 m=9.5×1015 m.(2)需要时间为=4.2年2.解答(1)前1 s平均速度v1=9 m/s ;前2 s平均速度v2=8 m/s;前3 s平均速度v3=7 m/s 前4 s平均速度v4=6 m/s;全程的平均速度v5=5 m/sv1最接近汽车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 v1小于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2)1 m/s,0说明本题要求学生理解平均速度与所选取的一段时间有关,还要求学生联系实际区别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3.解答(1)24.9 m/s,(2)36.6 m/s,(3)0说明本题说的是平均速度是路程与时间的比,这不是教材说的平均速度,实际是平均速率.应该让学生明确教材说的平均速度是矢量,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平均速率是标量,日常用语中把平均速率说成平均速度.4 问题与练习1.解答电磁打点记时器引起的误差较大.因为电磁打点记时器打点瞬时要阻碍纸带的运动. 2.解答(1)纸带左端与重物相连.(2)A点和右方邻近一点的距离Δx=7.0×10-3 m,时间Δt=0.02 s,Δt很小,可以认为A点速度v==0.35 m/s3.解答(1)甲物体有一定的初速度,乙物体初速度为0.(2)甲物体速度大小不变,乙物体先匀加速、匀速、最后匀减速运动.(3)甲、乙物体运动方向都不改变.4.解答纸带速度越大,相邻两点的距离也越大.纸带速度与相邻两点时间无关.5.解答由题意知音叉振动周期为1300s,测量纸上相邻两波峰的距离(或一个完整波形沿纸运动方向的距离)Δx,纸带运动这段距离的时间Δt=1300s,可以认为该处纸与音叉沿纸带方向的相对速度.5 问题与练习1.解答100 km/h=27.8 m/s2.解答A.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时.B.列车启动慢慢到达速度50 m/s,速度变化量较大,但加速时间较长,如经过2 min,则加速度为0.42 m/s2,比汽车启动时的加速度小.C、汽车向西行驶,汽车减速时加速度方向向东.D.汽车启动加速到达速度的过程中,后一阶段加速度比前一阶段小,但速度却比前一阶段大. 3.解答A的斜率,加速度.aA=0.63 m/s2,aB=0.083 m/s2,aC=-0.25 m/s2aA、aB与速度方向相同,aC与速度方向相反.4.解答滑块通过第一个光电门的速度滑块通过第二个光电门的速度滑块加速度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 问题与练习1.解答(1)15,16,18,19,21,23,24;图2-8(2)如图2-8所示;(3)可认为是一条直线.2.解答A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5 m/s;B做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1.9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做初速度为4 m/s,加速度为0.67 m/s2的匀减速直线运动,6 s时速度为0.图2-93.(1)图2-9,(2)剪下的纸条长度表示0.1 s时间内位移大小,可近似认为速度.v∝Δx,纸条长度可认为表示速度.4.略.2 问题与练习1.解答初速度v0=36 km/h=10 m/s,加速度a=0.2 m/s2,末速度v=54 km/h根据v=v0+at得2.初速度v0=72 km/h=20 m/s,加速度a=-0.1 m/s2,时间t=2 min=120 s根据v=v0+at得v=20 m/s-0.1×120 m/s=8 m/s3.(1)4 s末速度为2 m/s,,7 s末速度为1 m/s,最小.(2)这三个时刻的速度均为正值,速度方向相同.(3)4 s末加速度为零,最小,7 s末加速度为1m/s2、.(4)1 s加速度为正值,7 s末加速度为负值,加速度方向相反.说明速度、加速度都是矢量,比较矢量的大小是按矢量的绝对值判定.图2-104.图2-103 问题与练习1.初速度v0=36 km/h=10 m/s,加速度a=0.2 m/s2,时间t=30 s根据得x=10×30 m+×0.2×302 m=390 m根据v=v0+at得v=10 m/s+0.2×30 m/s=16 m/s2.初速度v0=18 m/s,时间t=3 s,位移x=36 m根据得3.初速度v0=0, 速度v=430 km/h=119 m/s, 时间t=210 s根据v=v0+at列车加速度a=(v-0)/t=119/210 m/s2=0.567 m/s24.初速度v0=10 m/s,末速度v=0, 位移x=1.2 m根据v2-v20=2ax得5.若飞机靠自身发动机起飞,飞机初速度为0,加速度a=5 m/s2,位移x=100 m,末速度vx由v2x=2ax得,所以不行.弹射装置使飞机初速度为v0,末速度为v=50 m/s根据v2-v20=2ax得v20=v2-2ax4 问题与练习1.文具橡皮下落得快.纸片揉成很紧的小纸团后,小纸团下落变快.这是因为空气阻力的作用,纸片受的空气阻力大,小纸团受的空气阻力小.2.根据x=gt2得x= ×10×3.02 m=45 m由于空气阻力,下落加速度小于g,计算结果应小于45 m.3.设井口到水面的距离为x,石块下落做自由落体运动,设石块落到水面的时间为t,则有x=gt2=×10×2.52 m=31 m由于声音传播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石块自由下落到水面的时间t<2.5 s,我们估算的x偏大. 4.由频闪照片知小球各个位置的速度为时间t/s速度v/(m·s-1)0.790.041.160.081.560.121.99画出v-t图象,如图2-11所示.第三章相互作用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1 问题与练习图4-101.(1)不能炸中目标.如图4-10所示,因为,炸弹被投下后,由于惯性,仍有与飞机相同的水平速度,如果目标是静止的,炸弹就会落到目标的前方.(2)因为,当你跳起时,由于惯性,你仍有与地球相同的速度,所以还回到原处,而不落在原地的西边.2.如果不系安全带,当紧急刹车时,车虽然停下了,但人因惯性而仍然向前运动,会发生危险.系上安全带后,人虽然因惯性向前运动,但受安全带的约束,不致发生危险.3.物体以一定速度向上抛出,在空中向上运动,是由于物体具有惯性,而继续向上运动,不是因为受到了向上的力的作用.4.如果选择了相对于静止的大树做加速运动的汽车为参考系,人在车上观察大树,大树做远离汽车的加速运动.大树的运动状态改变不是因为受到了力的作用,而是因为惯性定律在选择的参考系中不成立.2 问题与练习1.答:没有矛盾.牛顿第二定律公式F=ma中的F指的是物体所受的合力,而不是其中的某一个力.我们用力提一个放在地面上的很重的物体时,物体受到的力共有三个:手对物体向上的作用力F1,竖直向下的重力G,以及向上的支持力F2.如果F1F阻.而FAB与FBA是一对相互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它们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牛顿第二定律:AB-F阻=maFAB=ma+F阻=4.0×103×0.3 N+2.0×103 N=3.2×103 N由牛顿第三定律:FAB与FBA是一对相互作用力,它们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即FAB=FBA=3.2×103 N5.小强没有注意到,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而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是分别作用在发生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上的,它们不可能是相互平衡的力.5 问题与练习图4-141.如图4-14所示,用作图法求出物体所受的合力F=87 Nv=at=43.5×3 m/s=131 m/sx=at2= ×43.5×32 m=196 m2.电车的加速度为:电车所受阻力为:F=ma=-6.0×103 N,负号表示与初速度方向相反3.人在气囊上下滑的加速度为:滑至底端时的速度为:4.卡车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根据运动学公式:所以:该车超速.6 问题与练习图4-151.取足球作为研究对象,由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可知,F1和G的合力F与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从图4-15中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求得:2.物体在五个力作用下保持平衡,它们的合力为零.其中任意四个力的合力一定与第五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依题意,除F1以外的四个力的合力与力F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撤去F1,其余四个力不变,它们的合力大小等于F1,方向与F1相反.3.答:当饮料瓶自由下落时,小孔没有水喷出.因为,瓶和水均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瓶中各处的水(包括水孔处的水)的压强都是大气压强,故水不能从瓶中流出.图4-164.(1)如图4-16甲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F-mg=maF=ma+mg=7mg=70 N 绳子受到的拉力大约为70 N.(2)如图4-16乙所示,由牛顿第二定律:F+mg=ma F=ma-mg=5mg=50 N 绳子受到的拉力大约为50 N.图4-175.当坐舱离地面50 m的位置时,升降机在做自由落体运动(图4-17),人和人手中的铅球均完全失重,所以,球对手无作用力,人没有受到压力的感觉.坐舱做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为:方向竖直向上所以,人手对铅球的作用力为F:F-mg=ma F=ma+mg=2.7mg=135 N。
物理必修一第二章测试题(一)一:选择题:1.汽车进行刹车试验,若速率从8 m/s 匀减速至零,须用时间1 s ,按规定速率为8 m/s 的汽车刹车后拖行路程不得越过5.9 m,那么上述刹车试验的拖行路程是否符合规定()A.拖行路程为8 m ,符合规定 B.拖行路程为8 m ,不符合规定C.拖行路程为4 m ,符合规定D.拖行路程为4 m ,不符合规定2.一个以初速度v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t秒末速度为v t,如图所示,则关于t秒内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v和加速度a说法中正确的是()A.2tv vv+=B.2tv vv+<C.a恒定D.a随时间逐渐减小3.下列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A 两个质量不等,高度不同但同时自由下落的物体,下落过程中任何时刻的速度、加速度一定相同B 两个质量不等,高度相同,先后自由下落的物体,通过任一高度处的速度、加速度一定相同C 所有自由落体运动,在第1s内的位移数值上一定等于g/2D 所有自由落体的位移都与下落时间成正比4.沿同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已知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这说明A 甲的速度比乙快B 甲的速度比乙大C 甲的速度变化比乙快D 甲的速度变化比乙大5.若汽车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当加速度减小时,则()A.汽车的速度也减小B.汽车的速度仍在增大C.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静止D.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汽车的速度达到最大6.关于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度g,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重的物体的g值大B .同一地点,轻重物体的g 值一样大C .g 值在地球上任何地方都一样大D .g 值在赤道处小于在北极处7.为了测出楼房的高度,让一石块从楼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测出下列哪个物理量就可以算出楼房的高度()A .石块下落到地面的总时间B .石块落地前的瞬时速度C .石块落地前最后一秒的位移D .石块通过最后一米位移的时间二:填空题: (共2题,每小题0分,共0分)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计时器使用的是50 Hz 的交变电流。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金戈铁骑整理制作高一物理必修1第一章、第二章综合测试题一一、选择题(共10题,每题4分,共40分,1-6为单选,7-10为多选) 1、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只有质量和体积都极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B 、研究一列火车过铁路桥经历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C 、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不停地转动,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自行车作为质点D 、虽然地球很大,还在不停地自转,但是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仍然可以把它视为质点 2、一小球从A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 点时速度为v ,到达C 点时速度为2v ,则AB ∶BC 等于( ) A.1∶1 B.1∶2 C.1∶3 D.1∶4 3、汽车以速度v 1直线行驶了全程的2/3,接着以速度v 2=20千米/小时,跑完了其余的1/3的路程,如果汽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28千米/小时,那么v 1等于( )A 、48千米/小时B 、38千米/小时C 、35千米/小时D 、34千米/小时 4、一物体从高处自由下落,经2秒落地,则该物体下落1秒时,离地高度是( ) A 、5米 B 、10米 C 、15米 D 、18米5、做匀加速运动的列车出站时,车头经过站台某点O 时速度是1 m/s ,车尾经过O 点时的速度是7 m/s ,则这列列车的中点经过O 点时的速度为( ) A 、5 m/s B 、5.5 m/s C 、4 m/s D 、3.5 m/s6、电梯上升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从图象可知电梯上升的高度是( ) A 、6m B 、39m C 、0m D 、30m7、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就一定越大 B 、速度为零,加速度就一定为零 C 、速度很小,加速度可能很大 D 、速度很大,加速度可能是零8、在平直公路上,自行车与同方向行驶的一辆汽车在t=0时同时经过某一个路标,它们的位移s (m )随时间t (s )变化的规律为:汽车 为2t 41t 10s -=,自行车为s=6t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自行车作匀速运动B 、不能确定汽车和自行车各作什么运动C 、开始经过路标后较小时间内汽车在前,自行车在后D 、当自行车追上汽车时,它们距路标96m9、一质点做直线运动,t=t 0时,s>0,v>0,a>0,此后a 逐渐减小至零,则( ) A 、速度的变化越来越慢 B 、速度逐步减小 C 、位移继续增大 D 、位移、速度始终为正值10、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其v -t 图象如图4所示,由图象可知( AC ) A 、0~t 1时间内火箭的加速度小于 vt 1~t 2时间内火箭的加速 B 、在0~t 2时间内火箭上升, t 2~t 3在时间内火箭下落C 、t 3时刻火箭离地面最远D 、t 3时刻火箭回到地面二、填空实验题(共2题,11题共11分,12题共9分,两题共20分) 11、(1)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记录运动的_ _ __和 _ __信息的仪器,使用________电源,工作电压________伏,当电源频率为50赫时,它每隔_______打一次点。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一、选择题
1.一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m/s ,加速度大小为1m/s 2
,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ls 内的平均速度为( )
A. 5.5 m/s
B.5 m/s
C. l m/s
D.0.5 m/s
2.物体从A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到B 点的速度为v ,到C 点的速度为2v ,则AB :BC 等于
A. 1:1
B. 1:2
C. 1:3
D. 1:4 3.一枚火箭由地面竖直向上发射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火箭运动情况正确的说法是: A .火箭的速度先逐渐增大,然后又逐渐减小 B .火箭在B t 时刻上升至最高点B
C .火箭在B 点的速度达到最大值
D .火箭在AB 段的加速度比OA 段的加速度要小
4.甲、乙两质点同时、同地点向同一方向作直线运动,它们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
A .乙始终比甲运动得快
B .乙在2s 末追上甲
C .4s 内乙的平均速度等于甲的速度
D .乙追上甲时距出发点40m 远
5.甲、乙两物体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 ) A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 .甲、乙两物体若在同一直线上,就一定会相遇
C .甲的速率大于乙的速率
D .甲、乙两物体即使在同一直线上,也不一定会相遇
6.某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其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第2s 内和第3s 内速度方向相反
B .第2s 内和第3s 内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C .第3s 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D .第5s 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
二、填空题
7.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如图所示,质点在0~1 s 内做______运动,加
速度为______ m/s 2;在1~3 s 内质点做______运动,加速度为______ m/s 2;在3~4
s 内做______运动,加速度为______m/s 2
;在1~4 s 内做______运动,加速度为
______m/s 2
. 8.质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5s 后速度达到 10m/s ,然后匀速运动了 20s ,接着经 2s 匀减速运动后静止,则质点在加速阶段的加速度是______ m/s 2
,在第 26s 末的速度大小是____m/s. 9.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从v 增加到2v 时的位移是S ,则它的速度从2v 增加到4v 时经过的位移是 。
10.汽车启动时可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在5s 钟内速度由零增加到72km/时,则汽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m/s 2 。
11.某物体以初速度v 0=1m/s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0s 末速度变为6m/s ,此物体加速度为___________。
12.某物体以初速度v 0=3m/s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a =2m/s 2,则物体开始加速后第二秒末的速度为_______m/s 。
13.小钢球以10m/s 的初速度和5m/s 2的加速度从光滑斜槽底端沿斜槽向上滚动,第3s 末的即时速度为_________m/s 。
-1v
t
B
A
三、计算题
14.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在A点时的速度是 5m/s , 经3S到达B点时速度是14m/s,再经4S 到达C点,则它到达C点时的速度为多大?
15.图表示一个质点运动的v-t图,试求出该质点在3s末、5s末和8s末的速度.
16、一个物体的初速度是2米/秒,以0.5米/秒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求:
(1)物体在第3秒末的速度;
(2)物体在第4秒初的速度;
(3)物体在第4秒内的平均速度;
(4)物体在头4秒内的平均速度.
答案
1、D
2、C
3、C
4、CD
5、ACD
6、 A
7、匀加速4.匀减速-2 匀加速直线-2 匀减速直线-2
8、2;5。
9、4S。
10、4.
11、0.5m/s2
12、7
13、-5。
14、v A=5m/s v B=14m/s t1=3s
由a=(v B-v A)/t 1可得
a =(14-5)/3=3( m/s 2)
则v C=v B+at2=14+3×4=26(m/s)
答:(略)
15、质点的运动分为三个阶段:
AB段(0~4s)质点作初速v0=6m/s的匀加速运动,由4s内的速度变化得加速度:
所以3s末的速度为:
v3=v0+at=6m/s+(1.5×3)m/s=10.5m/s
方向与初速相同.
BC段(4~6s)质点以4s末的速度(v4=12m/s)作匀速直线运动,所以5s末的速度:
v5=12m/s
方向与初速相同.
CD段(6~12s)质点以 6s末的速度(即匀速运动的速度)为初速作匀减速运动.由6s内的速度变化得加速度:
因所求的8s末是减速运动开始后经时间t'=2s的时刻,所以8s末的速度为:
其方向也与初速相同.
16、(1)3.5米/秒;(2)3.5米/秒;
(3)3.75米/秒;(4)3米/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