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例新生儿呼吸暂停的病情观察与护理方法
- 格式:pdf
- 大小:204.81 KB
- 文档页数:2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新生儿呼吸暂停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治疗护理
导语:在我们生活中,往往有一些婴儿因为早产而出现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情况。
那是什么原因引起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呢?新生儿呼吸暂停又应该怎么治疗呢
在我们生活中,往往有一些婴儿因为早产而出现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情况。
那是什么原因引起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呢?新生儿呼吸暂停又应该怎么治疗呢?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一下。
想知道的朋友不妨就来看一下吧。
新生儿呼吸暂停原因
为什么新生儿会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呢?相信很多人对此都是不知道的。
所以小编这就来为大家解答一下。
1.原发性
早产儿单纯因呼吸中枢发育不全所致。
2.症状性
(1)缺氧
窒息、肺炎、肺透明膜病、先天性心脏病和贫血等。
(2)感染
如果新生儿应该感染而引起败血症或者是脑膜炎等疾病的话,则也是会出现呼吸暂停症状的。
(3)中枢神经系统疾患
脑室内出血和缺氧缺血性脑病等。
(4)代谢紊乱
低血糖、低血钠、低血钙和高氨血症等。
(5)胃肠道疾病
胃、食管反流,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生活常识分享。
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护理常规【概念】新生儿呼吸暂停是指早产儿呼吸停止超过20秒,足月小儿呼吸停止超过15秒;或呼吸停止不超过15~20秒,但伴有心跳减慢,皮肤青紫或苍白,肌张力减低。
【临床表现】新生儿呼吸道气流停止≥20秒,伴或不伴心率减慢或<15秒,伴有心率减慢。
生后24小时内发生呼吸暂停的患儿往往可能存在败血症;生后3天至1周内出现呼吸暂停的早产儿排除其他疾病后方可考虑为原发性;出生1周后发生呼吸暂停的早产儿应寻找病因,排除症状性。
所有足月儿发生呼吸暂停均为症状性。
【护理评估】新生儿入院后正确详细的评估患儿的一般情况,生命体征,反应,面色,哭声,呼吸情况等,对于早产儿、生后吃奶少,母乳不足,有感染史等,尤其是生后3—7天的早产儿应详细评估患儿的病情,做好预见性护理。
【护理措施】1、对高危新生儿均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及时发现呼吸暂停通知医生及时救治。
2、症状护理给予触觉刺激:呼吸暂停发作时需要专人守护,给予患儿托背、弹足底或给予其他的触觉刺激,常能缓解呼吸暂停的发作。
将患儿置于振动水床,可以通过增加前庭的位觉刺激而增加呼吸中枢的传感神经冲动,减少呼吸暂停的发作。
3、药物护理(1)茶碱或氨茶碱:最常用的治疗药物,(2)枸橼酸咖啡因:作用机制类似茶碱,但其半衰期长,毒性较低。
4、持续气道正压(CPAP):一般供氧不能缓解呼吸暂停者可用CPAP,常用的是双侧鼻塞或气管内插管方法。
5、机械通气:部分患儿应用上述各种方法治疗后,仍频发呼吸暂停并伴有低氧血症或明显的心动过缓时,可用机械通气。
6、保证营养供给,合理喂养,严格记录出入量。
7、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窒息。
8、做好基础护理,预防并发症。
新生儿呼吸道感染护理新生儿呼吸道感染是指新生儿在出生后的第一个月内,由于病毒、细菌或寄生虫等引起的呼吸道黏膜的炎症。
这种感染可能会导致新生儿呼吸困难、发热、咳嗽等症状。
为了确保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的有效治疗和护理,请遵循以下指南。
一、观察症状1. 呼吸困难:新生儿呼吸急促、表浅,或有呼吸暂停现象。
2. 发热:体温升高,超过38℃。
3. 咳嗽:新生儿咳嗽无力,可能有痰鸣音。
4. 精神状态:新生儿精神萎靡,食欲不振。
5. 其他症状:面色苍白,嘴唇发紫等。
二、及时就医一旦发现新生儿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医。
医生将根据新生儿的具体情况,进行听诊、胸部X光检查等,确定感染类型和程度。
三、药物治疗1. 抗生素:针对细菌性感染,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生素。
请严格按照医嘱给药,不得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2. 抗病毒药物:针对病毒性感染,医生可能会开具抗病毒药物。
请严格按照医嘱给药,不得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3. 止咳化痰药物:对于咳嗽、痰鸣症状,医生可能会开具止咳化痰药物。
请严格按照医嘱给药,不得自行停药或更改剂量。
四、家庭护理1.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天至少通风两次,每次30分钟。
室内温度控制在22-24℃,湿度在55%-65%。
2. 保持新生儿清洁:定期洗澡,更换衣物。
3. 注意新生儿饮食:保证充足的奶量,避免喂养过量。
4. 观察病情变化:密切关注新生儿病情,如症状加重,应立即就医。
5. 休息:确保新生儿充分休息,避免过度刺激。
五、预防措施1. 母体保健:孕妇在孕期加强营养,增强体质,预防感染。
2. 出生后护理:新生儿出生后,及时进行呼吸道清理,避免感染。
3. 疫苗接种:按照我国疫苗接种计划,为新生儿接种相应疫苗,提高免疫力。
请务必遵循以上指南,做好新生儿呼吸道感染的护理工作。
如有疑问,请随时咨询医生。
祝您的宝宝健康成长!。
新生儿呼吸暂停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
一、应急预案
1、保持呼吸道通畅:鼻吸气体位,避免气道阻塞;奶后侧卧位;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保证有效、安全氧气供给。
2、加强监护:持续监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密切观察患儿面色、呼吸等情况,注意是否有心动过缓、发绀等异常情况。
3、加强保暖:选择适宜的保暖方式,维持体温恒定在36-37℃。
4、合理喂养:少量多餐,耐心喂养,取右侧卧位,防胃内容物返流;根据情况选择鼻饲喂养;观察患儿排便情况,有无腹胀及呕吐。
5、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严密观察患儿有无感染征象。
6、定时监测血糖、动脉血气分析、电解质等,避免发生低血糖、电解质紊乱、酸中毒等并发证。
二、处理流程。
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管理发布时间:2022-09-22T06:44:24.995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6月11期作者:刘腊梅[导读]早产儿呼吸暂停的管理刘腊梅(湖南航天医院;湖南长沙410000)摘要:呼吸暂停是早产儿尤其是极低出生体质量儿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如果处理不当,患儿可因脑缺氧造成脑性瘫痪、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甚至死亡.本文对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应急处理和护理管理措施做一综述,包括一般管理原则、体温监测、舒适护理、体位管理、呼吸道管理、喂养管理和感染管理等方面,旨在为提高早产儿护理质量提供依据.本文立足于近年来发生的相关案例,来分析早产儿呼吸暂停时医院的管理方法和处理手段。
如果宝宝停止呼吸,护士就会立即拍打或是接触脚心来刺激宝宝呼吸。
关键词:早产儿;呼吸暂停;管理一、概述早产儿呼吸暂停在医学上有着明确的定义,一般是指婴儿的呼吸短暂地停止十五到二十秒钟,同时伴随发生的症状是心率减慢,也就是心率低于每分钟100次,还会有紫绀和肌张力下降的症状。
这是呼吸暂停,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周期性呼吸”的情况,就是指婴儿在停止呼吸的五至十秒内,又重新开始呼吸,并且婴儿的心率不发生变化,或者稍微变慢,这种呼吸停止的时间十分短,也没有影响到正常的气体交换,所以在医学上我们认为呼吸暂停的情况很有可能就是周期性呼吸的更进一步发展。
如果婴儿停止呼吸,护士就会立即拍打或是接触脚心来刺激,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恢复婴儿呼吸暂停的问题。
这是从物理角度来帮助早产儿恢复呼吸的办法,除此之外还有很多种方式,主要是根据早产儿的情况来进行治疗。
现代医学发展迅速,在科技前沿已经开发出多种药物和多种医疗手段来进行应对。
在此问题上,我们还是首先以早产儿的情况来分类治疗,那么考虑的主要问题还是导致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原因,我们将会在下文中会进行相应的探讨[1]。
二、造成早产儿呼吸暂停的原因1、原发性呼吸暂停导致婴儿原发性呼吸暂停的主要因素有三个,其一是中枢性,中枢性导致呼吸暂停是指婴儿发育不良,中枢神经发育不良和呼吸系统发育不良。
新生儿呼吸暂停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新生儿呼吸暂停是指新生儿出生后出现呼吸停止的现象,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因此,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以确保在发生新生儿呼吸暂停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救治。
下面是一份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应急预案和处理流程,供参考。
一、前期准备1.学习相关知识:医务人员应熟悉新生儿呼吸暂停的病因、临床表现、处理方法等相关知识,定期参加相关培训和学习。
2.装备准备:确保医疗机构具备必备的医疗设备和药品,包括呼吸机、吸引器、红细胞悬液、多巴胺、肾上腺素等。
二、新生儿呼吸暂停的早期识别1.观察病情: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新生儿的病情,包括呼吸、心率、皮肤颜色等方面的变化。
2.护理评估:定期进行新生儿的护理评估,注意观察新生儿的呼吸、胸骨抬头等生理表现。
三、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处理流程1.问题识别:一旦发现新生儿出现呼吸暂停,立即按照下面的流程进行处理。
2.通知呼吸暂停的处理人员:医务人员应立即通知相关的呼吸暂停处理人员,如呼吸治疗师、护士长等。
3.呼吸治疗:将新生儿置于氧气面罩下,并观察呼吸恢复情况。
如需进一步处理,可通过吸引器辅助排除气道内分泌物,或者进行新生儿复苏。
四、新生儿复苏的处理流程1.心脏按压:在进行心脏按压时,要注意手法和节奏,常用的方法为双侧拇指和食指交叉置于胸骨下三分之一的位置进行按压。
2.人工呼吸:如果新生儿不能自主呼吸,可采用人工呼吸的方法进行辅助呼吸,一般为每2秒进行一次呼吸,每次呼吸时间为1秒。
3.维持氧合状态:为了维持氧合状态,可使用氧气面罩、呼吸机等设备进行辅助通气。
4.血液循环支持:如需进一步血液循环支持,可通过红细胞悬液输注、多巴胺、肾上腺素等药物调节。
五、整理和记录1.整理设备和药品:在处理完新生儿呼吸暂停后,要及时整理设备和药品,确保其完好,并及时补充不足的物品。
2.记录病情:及时记录新生儿呼吸暂停的处理情况,包括处理方法、使用药物、处理时间等信息。
汇报人:2023-11-16•新生儿呼吸暂停概述•观察新生儿呼吸暂停•护理和管理新生儿呼吸暂停目录•预防和处理呼吸暂停的复发•案例分析和经验教训新生儿呼吸暂停概述定义和原因新生儿呼吸暂停是指新生儿在呼吸过程中出现短暂的停止,持续时间通常超过20秒,并可能伴有心率减慢或青紫。
原因呼吸暂停可能是由中枢神经系统不成熟、呼吸道阻塞、感染、低血糖、低氧血症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由中枢神经系统控制呼吸的部分出现问题引起的,可能与早产或其他神经系统疾病有关。
阻塞性呼吸暂停由呼吸道阻塞引起的,可能是由于呼吸道发育异常、呼吸道感染或其他因素所致。
氧气供应不足:呼吸暂停可能导致新生儿氧气供应不足,从而影响身体各器官的正常发育和功能。
脑损伤风险:频繁的或长时间的呼吸暂停可能增加新生儿脑损伤的风险,影响神经系统的正常发育。
心率失常:呼吸暂停常伴随心率减慢,可能导致心输出量减少,严重影响新生儿的血液循环。
以上内容仅为概述,如有需要,请务必咨询专业医生以获取详细诊断和治疗建议。
观察新生儿呼吸暂停脸色变化呼吸暂停时,新生儿的脸色可能会变得苍白或青紫,这是因为缺氧导致的。
身体僵硬或抽搐新生儿在呼吸暂停时可能出现身体僵硬或抽搐的现象。
呼吸急促或短暂停止新生儿可能出现突然的呼吸急促,或者呼吸短暂停止,然后重新开始。
这种情况可能表明呼吸暂停的发生。
观察呼吸暂停的迹象在观察到呼吸暂停后,可以使用计时器记录呼吸暂停的持续时间,以便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使用计时器呼吸图表24小时监测记录每次呼吸暂停的时间和持续时间,形成呼吸图表,有助于发现呼吸暂停的模式和频率。
持续24小时监测新生儿的呼吸情况,以便全面了解呼吸暂停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
030201监测呼吸暂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03定期检查监测器定期检查呼吸监测器的电池和传感器等部件,确保其正常工作,以保证新生儿的安全。
01选择合适的呼吸监测器根据医疗人员的建议,选择合适的呼吸监测器,确保准确监测新生儿的呼吸情况。
新生儿呼吸暂停护理常规【概述】1.疾病介绍呼吸暂停(apnea)是指一段时间内无呼吸运动。
如20秒内有3个≥3s 的规则间歇的呼吸停顿,但不伴有心动过缓及皮肤颜色改变,称为周期性呼吸(periodicrespiration)。
如呼吸停顿超过20 秒或不足20 秒而伴有紫绀或突发明显的苍白及肌张力减退/心动过缓(心率小于100 次/分),称为呼吸暂停。
反复发作的呼吸暂停是新生儿尤其早产儿的一种常见的病理现象,也是早产儿死亡的重要因素。
2.临床表现1)原发性呼吸暂停常在生后2~7天开始出现,在生后数周内可反复发作。
中枢性呼吸暂停,呼吸暂停期间呼吸运动停止、气道内气流停止,持续时间短,较少发生心动过缓;阻塞性呼吸暂停,呼吸暂停时气道内气流停止,但仍有呼吸动作,持续时间长且较早发生心动过缓。
2)继发性呼吸暂停病情变化与原发病密切相关。
发作时出现青紫、肌张力低下、心率变慢、血氧饱和度下降、血压降低,如不能及时发现可致脑损伤,甚至死亡。
3.治疗原则1)心肺监护24小时监测呼吸、心率及血氧饱和度;设置灵敏的报警,定时巡视,密切观察。
2)去除诱因根据机体状况予以纠正代谢紊乱、控制感染等。
喂奶时严密观察,防止吐奶或反流引起反射性呼吸暂停。
避免颈部过度屈曲或压迫气管。
3)促使呼吸恢复物理刺激,如面罩加压呼吸、托背、拍打足底等。
4)药物治疗①首选氨茶碱:可增加呼吸中枢对CO2的敏感性和膈肌收缩力。
首次负荷量5mg/kg,20分钟内静脉滴注,12小时后用维持量,每次2~2.5mg/kg,8~12小时一次。
②枸橼酸咖啡因:首次负荷量20mg/kg,20分钟内静脉滴注,12小时后用维持量,每次5mg/kg,每天一次。
5)无创呼吸支持及机械通气鼻塞持续加压呼吸可增加功能气量和肺容量,对频发的阻塞性或混合性呼吸暂停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压力一般为0.29~0.48kPa,吸入氧浓度0.25~0.4。
若对CPAP和药物治疗均无效的患儿,应及时气管插管机械通气,并根据血气分析调整参数,维持血氧分压在50~80mmH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