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小学美术年级下教案修订版
- 格式:doc
- 大小:76.00 KB
- 文档页数:21
小学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进度第1课童心童趣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大胆设计、制作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把自己的设计思想与同伴交流,并选用各种材料进行新家园模型的制作。
二、教学重点: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表现,让学生体验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快乐。
三、教学难点:学生能设计出高低错落有致、造型生动别致的建筑模型并将它成功制作出来。
四、教学准备:1、教师:搜集有特色的建筑图片及城乡环境设施,制作成课件。
2、学生:各色彩纹纸、双面胶、剪刀、铅笔、白纸、废弃包装盒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近几年咱们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盖起了一栋栋实用美观的新房子。
新房子周围的花园、果园,在蓝天下显得格外美丽。
这就是我们的新家园。
(二)说一说:请同学们说一说近几年来城市、乡村居住环境的新变化。
(学生踊跃发言,教师适时提出表扬)(三)看一看:欣赏课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各种有特色的建筑,让学生感受建筑之美,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
教师:瞧!咱们新家园的房子多棒——有几十层高的摩天大厦,也有典雅精致的花园别墅,有欧洲风格的城堡,也有现代化的居民小区。
同学们,你想成为一名小小建筑师,为我们的新家园出份力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做一做吧!(四)想一想:(设计草图)小组合作,讨论、构思并画出理想的建筑外形、结构。
教师提示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房子是什么形状的:方的、圆柱的、三角形或者不规则形?屋顶是什么样的:三角形、平顶、瓦楞形?门窗造型:大玻璃窗、百叶窗、还是方格窗?单扇门、双开门或是旋转门?安装在什么部位,是否打开?其他部分:是否有阳台、阁楼?房子的装饰,周围的绿化及各种设施等。
各部分的比例要协调,一组建筑应高低错落有致,色彩搭配和谐生动。
(五)展示草图:哇,同学们设计得真新颖,这是你们合作的成果。
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出漂亮的建筑来!第二课时(一)导入:现在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想动手制作了吧?建筑模型的制作看上去复杂,其实做起来并不困难,让我们赶紧动手试试吧!(二)做一做:(动手制作)1、教师示范制作:(1)、制作建筑的形状,画好门窗后剪出,粘贴好建筑的外形。
江西版一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本教案适用于江西省一年级学生学习美术下册内容。
本教案根据国家教育部门颁布的教育标准和江西省教育部门颁布的地方课程标准,结合教师自身实践经验,设计出适合江西省一年级学生的美术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1.了解绘画材料和绘画工具。
2.掌握色彩基本知识和调色技巧。
3.能够完成简单的物体、人物绘画作品。
4.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观察和表现能力。
5.培养爱美、欣赏美的良好情感和态度。
教学内容第一章:绘画基础1.1 绘画材料和绘画工具学习目标:了解常用的绘画材料,如纸张、画板等,掌握使用绘画工具的方法。
学习内容:•学习绘画材料的种类和用途。
•了解绘画工具的种类和用途。
•练习使用不同的绘画工具绘制简单图案和色块。
1.2 叠彩条和调色学习目标:掌握叠彩条和调色的方法,了解基本的色彩知识。
学习内容:•学习如何叠彩条和调色。
•基础色彩知识的讲解及练习。
第二章:物象绘画2.1 生活中的物品学习目标:能够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描绘生活中的物品。
学习内容:•学习如何观察物品的形状、颜色等特征。
•练习用简单线条描绘物品的外形。
•练习用叠彩条和调色绘制物品的颜色。
2.2 动物绘画学习目标:掌握动物外形特征的描绘,了解基本的比例关系,掌握色彩的运用。
学习内容:•学习动物的基本外型。
•学习动物的比例关系。
•练习用叠彩条和调色绘制动物的颜色。
第三章:人物绘画3.1 人物比例学习目标:掌握以头为基准的人物比例关系。
学习内容:•学习人物比例关系中以头为基准的描绘方法。
•练习用简单线条描绘人物的外形。
3.2 人物细节描绘学习目标:掌握人物细节描绘,如眼睛、嘴巴等特征的描绘,掌握肌肉、衣物等的绘制。
学习内容:•学习人物细节描绘的方法。
•练习用叠彩条和调色绘制人物的颜色。
测评方式1.论文测评:根据学生们的绘画作品以及学生自己写的绘画心得,进行评分和评价。
2.展示测评:学生们在班级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同学们进行评价,教师进行点评。
江西版四年级美术下全册教案1、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性认识能力;2、运用平面造型元素表现内心对世界的感受。
教学重点:1、引发学生对生活和世界的感性认识;2、启发想象。
教学难点:创造性地运用点线面色等造型元素将想象和感受表现出来。
教学过程活动一:游戏与激趣。
1、以听歌曲《奇妙的小世界》,或玩猜谜游戏的形式,引出话题,导入课题。
2、播放“美妙的小世界”和“神奇的大世界”的相关图片,引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对身边事物的关注。
3、设问:“儿童的内心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在你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活动二:欣赏与启发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结合“范例导赏”的问题,去赏析课本提供的艺术家作品2、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
(从造型、色彩、想象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欣赏评述)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小作者想表达什么?3、比较各种表现手法的艺术效果,启发工具材料的选择运用,激发造型表现的欲望。
活动三:交流与创作1、以“我眼中的小世界”或“小眼睛看大世界”为题展开想象,(可以结合在第一册学过的“美妙的小世界”和“神奇的大世界”让学生展开联想)美丽的世界、七彩的舞台、生机盎然的地球、一次动物园的历险、一个晚上的梦境、课间的欢笑、郊游的快乐、亲情和友情,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启发创作。
2、指导学生选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造型方法将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表现出来。
(可以根据学校的艺术特色选择各种艺术形式进行创作,如泥塑、剪纸、版画等)活动四:展示与评价展示学生的作品,组织学生开展赏评问答游戏。
第2课齐白石教学目标:1、以画家齐白石为突破口,学习欣赏现代中国画的艺术表现形式及特点,初步理解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道理。
2、开拓学生的审美视野,增长知识,陶冶学生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对中国传统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齐白石的生平事迹,欣赏齐白石的作品,讨论、评述其艺术表现形式和特点。
二年级下册赣美版江西版小学美术教案完整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2. 通过绘画实践,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学习基本的绘画技巧,如线条、形状、色彩的运用。
2. 第二课时:学习简单的图案绘画,如花、鸟、鱼、虫等。
3. 第三课时:学习构图的基本原则,如主次分明、疏密有致等。
4. 第四课时:学习绘画的表现手法,如写实、夸张、抽象等。
5. 第五课时:学习如何进行绘画创作,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优秀的绘画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教学基本技巧:教师示范,学生跟随练习,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
3. 绘画实践:学生自主选择绘画对象,进行绘画实践。
4. 作品欣赏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互相欣赏、评价,教师给予指导。
四、教学评价:1. 学生绘画作品的质量,如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方面。
2. 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如团队协作、互相帮助等。
3. 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爱好,如积极参与、主动学习等。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二年级下册赣美版江西版小学美术教材。
2. 教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彩泥等绘画工具。
3. 参考资料:优秀的绘画作品、教学视频等。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教师现场示范绘画技巧,让学生清晰地了解绘画过程。
2. 采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参与绘画实践,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 采用分组讨论法,鼓励学生相互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 采用作品欣赏法,让学生欣赏优秀的绘画作品,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
七、教学注意事项:1.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2. 注重绘画安全教育,提醒学生使用绘画工具时的注意事项,确保课堂安全。
3.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鼓励学生克服绘画过程中的困难,完成作品。
教师学科教案[20 -20学年度第—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r \・•- 二〕r——学年度第二学期电子备课教案科目:美术班级:一年级教师姓名:教学进度第1 课外国小朋友的画(自选)教学内容:欣赏作品中的不同内容,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学目的:1.通过指导欣赏儿童美术作品,启发学生美术创造的愿望,提高学习美术课的兴趣。
2.利用作品使学生初步接受美的陶冶。
教学重点、难点:1 、讲解外国儿童画所表达的具体内容,使学生感受其生活情趣2 、使学生认识和理解作品的创作过程和表现特点。
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课本准备情况,稳定全班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
二、讲授新课1、导入课题我们小朋友热爱美术,勤学苦练,也能创作出很好的作品。
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下小朋友的画,这些小朋友的画,还在全国甚至国际上的儿童画展览中获得过各种奖呢。
(板书课题)2、逐幅欣赏课本上小朋友的画。
三、巩固练习:学生讨论过程,教师辅导。
四、课堂总结:总结本次的学习情况。
第2 课《鲜艳的花朵》教学目的:通过画生长茂密的花,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记忆能力,学习用并列的形式描绘形象。
教学重点:用并列的形式组织画面,练习用线造型。
教学难点:并列的花有疏有密,有高有矮,形态自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按课堂常规坐好,稳定情趣,查学具。
二、复习、导入:生动、形象、有趣的激发学生产生求知的极大兴趣。
欣赏课本:几幅画中的花有什么不同?一支花。
一排花。
一片花提问:这花一棵挨着一棵,长得很旺盛,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谁来形容一下?出示课题。
三、新课:(突出美术特色,体现创新精神及个人风格,渗透德育,体现教法。
)1 、欣赏奇形怪状的花。
提问:它们的种类、形状、颜色给人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回答:种类繁多、颜色鲜艳、形态各异。
2 、联想公园里的花,他们有高有矮、有疏有密、枝叶茂盛、千姿百态,向着阳光盛开的花朵像一张张可爱的笑脸,好比我们少年儿童幸福的成长。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江西版教案江西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课童⼼童趣教学⽬标①培养学⽣对⽣活的感性认识能⼒;②运⽤平⾯造型元素表现内⼼对世界的感受。
重点:①引发学⽣对⽣活和世界的感性认识;②启发想象。
难点:创造性地运⽤点线⾯⾊等造型元素将想象和感受表现出来。
兴趣点:①欣赏课本中的学⽣作品;②交流想象与感受;③作品的创作与展⽰。
教学过程1.活动⼀:游戏与激趣。
①以听歌曲——《奇妙的⼩世界》,或玩猜谜游戏的形式,引出话题,导⼊课题。
②播放“美妙的⼩世界”和“神奇的⼤世界”的相关图⽚,引导学⽣从⽣活经验出发,对⾝边事物的关注。
③设问:“⼉童的内⼼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在你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2.活动⼆:欣赏与启发①指导学⽣阅读教材,结合“范例导赏”的问题,去赏析课本提供的艺术家作品②欣赏课本中的学⽣作品。
(从造型、⾊彩、想象内容、表现形式等⽅⾯进⾏欣赏评述)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作者想表达什么?③⽐较各种表现⼿法的艺术效果,启发⼯具材料的选择运⽤,激发造型表现的欲望。
3.活动三:交流与创作①以“我眼中的⼩世界”或“⼩眼睛看⼤世界”为题展开想象,(可以结合在第⼀册学过的“美妙的⼩世界”和“神奇的⼤世界”让学⽣展开联想)美丽的世界、七彩的舞台、⽣机盎然的地球、⼀次动物园的历险、⼀个晚上的梦境、课间的欢笑、郊游的快乐、亲情和友情,引导学⽣相互交流、说出⾃⼰的感受和想象,启发创作。
②指导学⽣选⽤⾃⼰喜欢的材料和造型⽅法将⾃⼰的感受和想象表现出来。
(可以根据学校的艺术特⾊选择各种艺术形式进⾏创作,如泥塑、剪纸、版画等)4.活动四:展⽰与评价1.展⽰学⽣的作品,组织学⽣开展赏评问答游戏。
(提供评价要点):2.教师进⾏点评和学习⼩结江西版四年级美术下册第⼆课《农家乐》教案教学⽬的:1、学习风景构图知识,远、中、近景的处理⽅法和树⽊的表现⽅法。
2、学习铅笔风景写⽣的⽅法和步骤,懂得如何区别主次进⾏概括。
抓住重点,分清层次,能画⼀幅简单的风景画。
四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设计江西版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和艺术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创造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和评价等环节,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和审美水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线条与形状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线条和形状的基本表现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造型能力。
2. 教学内容:学习各种线条(直线、曲线、波浪线等)和形状(圆形、方形、三角形等)的表现方法,进行线条和形状的创意绘画。
第二单元:色彩与调配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色彩的基本知识,学会色彩的调配方法,提高学生的色彩运用能力。
2. 教学内容:学习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掌握色彩的调配方法(混色、染色等),进行色彩创意绘画。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引导学生掌握绘画技巧和方法。
2. 实践法: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提高绘画能力和审美水平。
3. 引导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分析和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
四、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态度、兴趣和创造力,给予及时的指导和鼓励。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的绘画作品,从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3. 自我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和自我认知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四年级美术下册教材。
2. 教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绘画工具。
3. 参考资料:绘画作品、图片、视频等。
六、教学计划1. 单元一:线条与形状(2课时)第1课时:学习线条和形状的基本表现方法第2课时:进行线条和形状的创意绘画2. 单元二:色彩与调配(2课时)第1课时:学习色彩的基本知识和调配方法第2课时:进行色彩创意绘画3. 单元三:构图与比例(2课时)第1课时:学习构图的基本原则和比例关系第2课时:进行构图和比例的实践绘画4. 单元四:人物与动物(2课时)第1课时:学习人物和动物的绘画方法第2课时:进行人物和动物的创意绘画5. 单元五:自然景观(2课时)第1课时:学习自然景观的绘画方法第2课时:进行自然景观的创意绘画七、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是学生了解中、外儿童题材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风格特点,以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及感受美、评价美的能力。
2、通过欣赏,使学生感悟到美就在我们身边,培养他们认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他们创造美的能力重点:启发想象。
难点:创造性地运用点线面色等造型元素将想象和感受表现出来。
兴趣点:1、欣赏课本中的学生作品。
2、用美术语言描述一幅画。
教学过程1.活动一:导入激趣。
儿童时代的生活丰富多彩。
画家笔下的儿童形象多么天真、可爱。
欣赏充满童心童趣的中外美术作品,你一定能体会到画家所表现的不同题材:如果你再仔细比较一下,就更能体会到童心不分民族,不论古今中外,都是那样可亲可贵。
设问:“儿童的内心世界是多姿多彩的,在你眼中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呢?”2.活动二:欣赏与启发1)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去赏析课本提供的艺术家作品中国画:《冬日婴戏图》《杨柳青放风筝》《十不闲》。
西欧画:《孩子们的游戏》《抱鸽子的小女孩》《吹笛少年》2)(造型、色彩、想象内容、表现形式等方面进行欣赏评述)你最喜欢哪幅作品?为什么?小作者想表达什么?3)各种表现手法的艺术效果,启发工具材料的选择运用。
3、课堂小结学习领域:欣赏·评述教学目标:1、感受体会画家的人格及艺术魅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以及热爱民族传统艺术的情感。
通过欣赏,让学生感受齐白石老人一生对艺术的不懈追求精神,并以此激励学生做事要善于观察,持之以恒,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艺术、热爱生活的道德情操。
2、学习欣赏齐白石绘画艺术特点,并对作品做简要评述。
理解“似与不似之间”的含义。
3、通过观察、体验、讨论来阐述齐白石的绘画艺术特点。
教学重点:通过欣赏齐白石的作品,了解他的艺术成就、艺术特色和艺术表现。
教学难点:运用艺术语言描述一幅自己喜欢的画,并表达出自己的独特感受。
二年级美术江西版电子教案下册教案标题:二年级美术江西版电子教案下册教案目标:1. 了解二年级美术江西版下册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2. 设计一份电子教案,以便教师能够有效地教授美术课程。
3. 提供专业的教案建议和指导,帮助教师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色彩与形状- 学习基本色彩的名称和特点。
- 掌握基本色彩的混合和运用。
- 通过绘画表达不同形状的特点和变化。
2. 第二单元:线条与纹样- 学习不同类型的线条,如直线、曲线、波浪线等。
- 掌握线条的运用和表达。
- 通过绘画创作不同纹样和图案。
3. 第三单元:造型与构图- 学习观察和描绘不同物体的形态和特征。
- 掌握造型和构图的基本原则。
- 通过绘画表达自己的观察和想象。
教学步骤和活动建议:1. 导入活动:- 引导学生回顾上一单元的学习内容,通过问题和图片激发学生对色彩和形状2. 学习活动:- 分为小组活动和个人练习,让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任务,并在个人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 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不同色彩和形状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讨论。
- 设计绘画任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如绘制彩虹、绘制不同形状的动物等。
3. 总结活动:- 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 引导学生总结本单元的学习成果和体会,提出问题和思考。
教学资源和评估方法:1. 教学资源:- 多媒体教学工具,如投影仪、电脑等,用于展示图片和视频。
- 绘画工具和材料,如颜料、画笔、纸张等,供学生进行绘画创作。
2. 评估方法:-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现,包括合作活动中的互动和个人练习中的成果。
- 收集学生的绘画作品,评估其对色彩、形状、线条等的运用和表达能力。
- 设计小测验或问答活动,检查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程度。
教案扩展:1.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设计更多有趣的绘画任务和创作活动。
2.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自然和人造事物,激发他们对美的感知和表达3.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参加美术比赛或展览,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创作能力。
赣美版四年级下册《童心童趣》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使学生了解中、外儿童题材美术作品的表现形式和风格特点,以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审美观及感受美、评价美的能力。
2、通过欣赏,使学生感悟到美就在我们身边,培养他们认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好习惯,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培养他们创造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以自己在童年时期所经历过的有趣的事为题材,进行绘画创作。
教学难点:心中、脑中所想与笔下所画的统一、和谐。
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有关资料、教材、图片介绍。
学生:美术涂色工具。
教学过程: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做好上课准备。
一、导入新课:儿童时代是充满童趣,令人回味无穷的,丰富多彩的生活。
二、讲授新课:1、《冬日戏婴图》画在绢上的宋代工笔人物画,简练生动地描绘了姐弟俩在庭院里与小猫玩耍的情景,表现了儿童爱动物的特性与真趣。
画的上方有一枝盛开的白梅,它点明了冬末或初春的时令,中国画以写意为主,重在传神,“意到笔不到”是中国画的最高境界。
2、《杨柳青放风筝》是现代画大师李可染的水墨画作品,这幅画不画场景,以简练的笔法重点塑造了牧童在牛背上放风筝的可爱形象,生动有趣地表达了儿童活泼、天真,水墨画以墨色为主,是我国传统的绘画形式之一。
3、《十不闲》是我国清代的杨柳青年画作品,它刻画了一群儿童在演奏中国传统乐器的情景,“十不闲”是指十个手指不闲,也就是手不停地演奏,天津杨柳青是中国著名的年画产地之一,它的特点是木版水印后手绘填彩。
4、《孩子们的游戏》是画在木板上的油画,是彼得·勃鲁盖尔的作品,画家描绘了80多种游戏,人物情态生动,房屋、马路、广场、公园交代得非常具体。
5、《抱鸽子的小孩》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画,作品通过抱鸽子的小女孩的沉思形象,表达了人们热爱和平的美好愿望。
6、《吹笛少年》是法国画家马奈的名作,人物主题突出,色彩丰富,形象逼真。
三、自主创作阶段:学生思考、创作。
每个学生描绘出记忆中的童趣画面。
引导学生创作,巡视辅导。
四、展示评价阶段: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作品。
各组间自由交流。
谈谈创作体会。
赣美版四年级下册《农家乐》教案一、教学目的:1、学习风景构图知识,远、中、近景的处理方法和树木的表现方法。
2、学习铅笔风景写生的方法和步骤,懂得如何区别主次进行概括。
抓住重点,分清层次,能画一幅简单的风景画。
3、鼓励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用自己的绘画语言去发现美、创造美。
二、教学重点难点:1、运用构图知识和铅笔画技法,画一幅以农村为主的风景画2、怎样表现和处理好以树为主的风景画的质感和空间感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是否带好学具,多媒体是否正常。
(二)导入:农民画家以真诚、朴实的情感,描绘出一幅幅反映劳动、生活的作品。
瞧!他们的画构图饱满、形象夸张、色彩强烈、画面热闹。
他们用画笔表现出我们的新时代、新生活,真是了不起!(三)学习新课:介绍写生的分类,指出风景写生是写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揭示课题:《农家乐》。
(四)欣赏、评价课本图片。
1、《打井》。
2、《养牛专业户》。
3、《鱼塘》。
4、《打菜籽》。
5、《奶牛场》。
6、《采茶》。
(五)学生作业:画一画-把你看到的农民劳动情景画出来。
(六)作业展示,展示学生优秀作业,请其他学生来点评。
赣美版四年级下册《新家园》教案一、教学目标:1、情感目标:欣赏各种有特色的建筑,让学生感受建筑之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2、认知目标:了解模型制作的有关知识,掌握建筑模型的制作技巧。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大胆设计、制作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把自己的设计思想与同伴交流,并选用各种材料进行新家园模型的制作。
二、教学重点: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表现,让学生体验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快乐。
三、教学难点:学生能设计出高低错落有致、造型生动别致的建筑模型并将它成功制作出来。
四、教学准备:1、教师:搜集有特色的建筑图片及城乡环境设施,制作成课件。
2、学生:各色彩纹纸、双面胶、剪刀、铅笔、白纸、废弃包装盒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导入:近几年咱们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盖起了一栋栋实用美观的新房子。
新房子周围的花园、果园,在蓝天下显得格外美丽。
这就是我们的新家园。
(二)说一说:请同学们说一说近几年来城市、乡村居住环境的新变化。
(学生踊跃发言,教师适时提出表扬)(三)看一看:欣赏课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各种有特色的建筑,让学生感受建筑之美,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
教师:瞧!咱们新家园的房子多棒--有几十层高的摩天大厦,也有典雅精致的花园别墅,有欧洲风格的城堡,也有现代化的居民小区。
同学们,你想成为一名小小建筑师,为我们的新家园出份力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做一做吧!(四)想一想:(设计草图)小组合作,讨论、构思并画出理想的建筑外形、结构。
教师提示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房子是什么形状的:方的、圆柱的、三角形或者不规则形?屋顶是什么样的:三角形、平顶、瓦楞形?门窗造型:大玻璃窗、百叶窗、还是方格窗?单扇门、双开门或是旋转门?安装在什么部位,是否打开?其他部分:是否有阳台、阁楼?房子的装饰,周围的绿化及各种设施等。
各部分的比例要协调,一组建筑应高低错落有致,色彩搭配和谐生动。
(五)展示草图:哇,同学们设计得真新颖,这是你们合作的成果。
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出漂亮的建筑来!第二课时(一)导入:现在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想动手制作了吧?建筑模型的制作看上去复杂,其实做起来并不困难,让我们赶紧动手试试吧!(二)做一做:(动手制作)1、教师示范制作:(1)、制作建筑的形状,画好门窗后剪出,粘贴好建筑的外形。
(2)、根据建筑物的大小做出屋顶。
(3)、添加门窗并装饰房屋。
(4)、给房屋周围布置小设施及花草树木模型,组成小社区。
2、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做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来。
(三)评一评:开个小小的建筑模型展览会,学生互相评价、发表感想,看哪组的模型最受欢迎。
(四)总结:同学们的作品太精彩了,把咱们的新家园制作得真美啊!赣美版四年级下册《看新闻、记大事》教案学习目标:1、培养学生看新闻,看新闻画新闻关注新闻的习惯。
2、根据所看新闻,用画面学会表达画新闻。
3、抓住新闻关键,看新闻画新闻表现精彩瞬间。
4、画面表现别具一格。
教学重点:用画面表现所看新闻看新闻画新闻。
教学难点:能用别具一格的画面表现新闻的精彩瞬间。
教具:学生看新闻画新闻作品数张、学校“一体通”切换至新闻频道。
学具:各种工具、油画棒、报纸、剪刀、胶水、水彩笔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世界上每时每刻都有新的消息。
尝试一下,画画电视、报刊中你最关注的新闻大事或发生在你周围的新人新事,这一定很有意义。
二、分组进行介绍、讨论最近有什么新闻?你认为新闻有那几类?你喜欢那类新闻?怎么表现?(看新闻、画新闻)你想抓住那一个场面表达你喜欢的新闻?就大家认为的好新闻,讨论其构图。
(学生可从几个方面思考,教师从不同的视角向学生示范草图。
)三、欣赏各自发表意见:你最喜欢同学的那一张作品?为什么?这些同学是如何表现新闻的?抓住了什么表现得更生动?同学们为何用这些工具表现画面?你会用其他工具表现得更好吗?四、看电视、看新闻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表达内容。
五、学生作业画新闻(大新闻:重大政治新闻、体育新闻、科研新闻、教育新闻等。
小新闻:娱乐新闻、街头新闻、小采访等)六、巡回指导七、小结:布置下节课作业:画画新闻中的人与事,描绘出地点与场景。
第二课时:一、组织教学二、交流:(学生)介绍上节课作业构思,并设想最后的表达效果。
(教师)介绍一些小技法。
如:水彩笔点彩法等。
三、学生作业学生作业时,新闻节目作衬。
四、巡回指导1、全面观察学生作业。
2、指导部分学生的画面表达。
3、指导添加、装饰画面,使学生作业更丰富。
五、小结展评作业、点评、互评。
布置下节课作业。
赣美版四年级下册《母亲节的礼物》教案教材分析:母亲的关爱是无微不至的,母亲节每年五月的第二个周日来临的时候,我们应该亲手制作一件礼物来表达我们对母亲的爱。
本课以母亲节礼物为题来设计制作花篮或贺卡,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和利用纸材进行立体造型的能力。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爱心,运用学过的美术知识设计制作花篮,写上自己最想说的话。
教学重点:学习制作花篮。
教学难点:制作有创新。
教学方法:示范、练习、讨论教具:卡纸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母亲节是哪天吗?学生讨论。
二、新授课1、交流、讨论师: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是母亲节,母亲的关爱是无微不至的,母亲的胸怀是宽广无限的,母亲的无私是无比崇高的。
有一首唱给他*的歌,你们会唱吗?“世上只有妈妈好……”“母亲的呵护好、母亲的关爱,让我们感到无比温暖,母亲节到了,你会送妈妈什么礼物?”学生讨论:“今天,我们亲手制作一份小礼物送给妈妈吧!”2、探索学习欣赏图片:1)这个花篮是由哪些组成部分组成的?2)用什么材料做的?3)学学书中的步骤。
3、教师示范1)将纸剪成若干条状。
2)交叠成米字形。
用其它颜色剪花心,用吸管或小棒做杆子,并剪出绿叶。
师:花还有什么样子的?我们可不可以做得漂亮一点?4、学生制作5、讲评作业三、小结:今天你由什么收获?把你做的礼物送给妈妈,她一定很高兴。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通过制作,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制作贺卡的方法。
教学难点:制作由创新。
教学方法:讨论、练习教具:图片等教学过程:一、导入师:今天你还想在母亲节送给妈妈什么礼物?我们来做张贺卡吧。
二、新课1、欣赏出示不同形状的贺卡,仔细观察,这些贺卡由哪些不同?2、探索学习1)贺卡的款式不同折叠式平面式叠加式剪折立体式2)贺卡的色彩不同3、老师示范立体贺卡的做法:1)把纸对折,设计好图案。
2)在需要立体的地方,小刀划开。
3)添加装饰。
4)写上贺词4、学生制作,老师指导。
5、展评三、小结母亲是伟大的,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报答母亲。
赣美版四年级下册《稻草人》教案教学目标:1、在谈话交流活动中进一步了解稻草的作用,通过制作活动发展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
2、在制作过程中,学生学习合作并体验合作的快乐。
3、了解农民劳动的艰辛,享受创造的快乐。
活动准备:稻草、绳子、竹竿、胶水等。
教学过程:一、回忆秋天的果实,并能用简笔画画秋天的果实,共同创设主题环境二、认识米,知道米的来源、用途。
1、让学生自由观察米,师巡视观察。
师:你看到的米是什么样子的?三、了解稻草人的作用1、故事:稻草人。
2、知道稻草人的作用。
师:稻草人的作用是什么呢?学生丙:可以把麻雀吓跑学生丁:稻草人做得象真的人一样,让一些动物不敢去吃。